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說勤奮 說課稿(彙總8篇)

本站小編爲你精心整理了8篇《說勤奮 說課稿》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說勤奮 說課稿》相關的範文。

說勤奮 說課稿(彙總8篇)

篇1:說勤奮說課稿

一、說教材

《說勤奮》是一篇說理性的課文,通過古今兩個具體事例,告訴學生,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只有一生勤奮,纔能有所作爲,才能對人民、對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根據本單元的教學訓練要求,我對這節課設計了以下教學目標:

1、檢查朗讀,學生有感情地全文。

2、圍繞“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這一論點,重點學習課文2、3小節,教育學生從小要勤奮學習,長大了對人民、對社會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3、交流課外蒐集到的名人成功的故事,從中受到教育或啓發。

(這樣確定教學目標,符合本課特點,使傳授知識,發展能力和進行思想教育緊密結合在同一教學過程中,互相滲透,共同完成。)

二、說教法、學法

1、教法

本課的教學開展緊緊圍繞“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這一論點,構建學習板塊,系統組織教學。通過組織學生精讀課文第二自然段,結合司馬光的具體事例,通過引導學生抓重點詞、句,細細咀嚼,理解司馬光手中的“鮮花”是什麼,他是怎樣“用汗水澆灌出來的”?在教學第三自然段時,主要採用學習的遷移,自主開展學習,通過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模式,採用小組合作的形式,同樣討論童第周手中的“鮮花”是什麼?和“他是怎樣用汗水澆灌出來的?”這樣兩個問題,引導學生更深入地領悟“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只有一生勤奮,纔能有所作爲,才能對人民、對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2、學法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重視學法指導,是改革課堂教學、提高學生自學能力的需要,更是讓學生終身受益的需要。爲此我根據課文內容的特點讓學生充分去感知語言材料,讓學生自己去讀書感悟、小組學習,研究語言文字。我教學生用“讀”“思”“議”“悟”的方法學習本課,仔細品味重點段、句、詞,體會文中的情感。這種方法,不僅鍛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也鍛鍊了學生自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說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談話導入:你們有自己的理想嗎?請談談你們的理想。(學生自由發言)

2板書課題

同學們,這一節課我們來學習一篇新課文。

(板書:13說勤奮)

3、解題。

題目中的“說”,就是談、講的意思。這是一篇說理類的文章,文章主要說了一個怎樣的道理呢?又是怎樣把這個道理說明白、說清楚的呢?下面我們帶着這樣的問題來讀一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

1、自己試讀課文

(1)出示要求:

a、畫出生字,圈出生字,標出自然段序號。

b、讀準字音。藉助生字表上的拼音,讀準字音。

c、讀順句子。對於比較難讀的長句子要反覆讀幾遍,直到讀通爲止。

d、讀通全文。把課文多讀幾遍,想想每一個自然段說了什麼。

(2)學生交流討論。

(指名逐段試讀課文)

學生讀,教師作如下引導:

①提醒學生注意下列字的讀音。

“宋、砸”是平舌音。

“枕、稍、礎、拙”是翹舌音。

“餒”的聲母是n

“卵”的聲母是l

②指導讀好長句子。

出示:

理想境界橋樑心血澆灌砸缸滾瓜爛熟枕頭稍微編成鉅著

生物學毫不氣餒急起直追習慣回顧名列前茅遠渡重洋剝離

基礎補拙良訓改善有所作爲貢獻

同學們/一定還記得那個砸缸救人的司馬光吧,他/是北宋/著名的史學家。

晚上睡覺前,/他總是/習慣地/回顧一下/當天的學習內容。

古今中外,/每一個成功者/手中的鮮花,/都是他們/用汗水/和心血/澆灌出來的。

如今,/我們的生活/和學習條件/雖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仍不能忘記/“勤奮”二字。提醒學生注意句中的停頓。

2、指名逐段朗讀課文。

師生評議。

3、範讀課文。

讀後引導學生說說這篇課文主要說明了一個什麼樣的道理。(不要求說全面)

4、疏通全文。

學生自由讀課文思考討論:

課文是分幾部分來談勤奮的?

三、細讀課文第一段。

1、自由輕聲讀課文第一段。

(1)找出中心句。

出示: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是什麼?

(是勤奮)

(2)這兒的“橋樑”是個比喻句,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通往理想的橋樑”的意思嗎?

(實現理想的途徑)

(3)你能把這個自問自答的句子換一個說法嗎?

(“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是勤奮。”“或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

(板書: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學生齊讀板書)

(4)過渡:是的,勤奮是實現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成功者手中的鮮花,是他們用汗水和心血澆灌出來的。

相機出示:

成功者手中的鮮花,是他們用汗水和心血澆灌出來的。

討論:“鮮花”在這裏指什麼?(他們所取得的成就)

“汗水和心血”又是指什麼?(艱辛的勞動)

(5)想一想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這裏把成功者所取得的“成就”比作“鮮花”,把他們爲此付出的艱辛勞動比作“汗水”和“心血”。說明了成功者的成功是他們勤奮刻苦、孜孜以求的結果,勤奮是他們的成功之路,是他們取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因素)

(6)出示:

a、成功者手中的鮮花,是他們用汗水和心血澆灌出來的。

b、古今中外,每一個成功者手中的鮮花,都是他們用汗水和心血澆灌出來的。

(7)比一比,這兩句話你更喜歡哪一句?

(教師引導學生理解,第二句話更加具體,通過“古今中外”“每一個”“都是”說明了無數的事例證明了勤奮是實現理想的橋樑)

(8)指導朗讀第一段。

四、教學生字,指導書寫

1、指讀要求學會寫的生字。

2、自己設計記憶字形的方法,感到困難的在下面打“?”。

3、交流自學情況。

4、指導書寫“枕、末、慣、基”。

五、作業

1、完成課後習題2,用鋼筆描紅。

2、抄寫句子。

古今中外,每一個成功者手中的鮮花,都是他們用汗水和心血澆灌出來的。

(要培養學生紮實的語文基本功,對於四年級學生而言,讀準字音,讀通課文依然是重點。第一課時主要是讓學生藉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順句子,讀通全文爲重點。)

板書:

說勤奮

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

篇2:《說勤奮》說課稿

《說勤奮》是一篇說明文,通過古今兩個具體事例,告訴讀者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只有一生勤奮,纔能有所作爲,才能對人民,對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本文選擇的兩個事例非常典型,一個是古代的,一個是現代的,一個是天資聰穎的人靠勤奮成材的,一個是基礎較差的人靠勤奮成材的,這樣才能把道理說得更深刻,更能令人信服。

一、說教法學法:

1,自主討論法:這篇文章對於四年級孩子來說,理解不存在什麼問題,內容深入淺出,沒有什麼孩子理解的難點。有的學生甚至不太感興趣,所以應該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學。

2,採用變序法課文圍繞“勤奮”,開頭鮮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觀點,中間典型事例加以證明,最後總結全文。但如果按層次學習,學生積極性不夠,易產生疲勞感,隨意我打亂順序。從司馬光和童第周的相同點和不同點作爲教學的契入點。

3,中心突破法:圍繞勤奮是實現理想的橋樑這一中心展開教學,所謂“提領一頓,百毛皆順。”

4,我根據《課標》對中年級閱讀教學要求:“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詞的意義。這雖然是種要求,但我認爲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因此,我把”聯繫上下文理解詞義,抓住關鍵詞體會含義,有感情的朗讀“做爲本節課的學習方法。

二、說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懂得勤奮是通向理想境界的橋樑,從小養成勤奮的習慣,長大了對人民,對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懂得”司馬光“"童第周”之所以取得輝煌的成就是因爲他們刻苦,勤奮。

難點:懂得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

四、說教學準備:

1,收集古今中外成功人士的事例。

2,多媒體課件。(名人名言)等

五、說教學過程:

(一),直奔中心,知勤奮。

1,通讀課文,找出中心句,圍繞這句話,作者主要寫了哪兩個人勤奮成長的故事

(精練導入,明確中心。)

(二),合作探究,解勤奮。

1,認真讀一讀第2,3小節。

2,比較司馬光和童第周的事例, 找找他們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用筆在旁邊圈圈畫畫。)

3,合作完成表格:

司馬光

童第周

相同點

成功了 很勤奮

不同點

天資聰明,古代的

基礎差,起步晚

4,研讀關鍵詞句,體會勤奮是通向成功的橋樑。

(1)小時侯,每當老師講完課,哥哥,弟弟讀了一會兒書就去玩了,他卻躲在屋裏一遍又一遍地高聲朗讀,一直讀到滾瓜爛熟爲止。

(2)爲了抓緊時間,他用圓木做了個枕頭,睡覺時只要稍微一動,枕頭就會滾開,他醒來後便繼續讀書寫作。他管這種枕頭叫“警枕”.

(通過對關鍵詞語“一遍又一遍”,“滾瓜爛熟”等的理解,體會司馬光的惜時,讀書次數多,然後感情朗讀,通過讀好關鍵詞句來體會司馬光的勤奮。)

(3)每天天剛亮,他就在校園裏讀書。晚上睡覺前,他總是習慣地回顧一下當天的學習內容。

(4)他還十分注意改進學習方法。經過半年的努力,他終於趕了上來,學習成績在班上名列前茅。

(抓住“毫不氣餒”,“奮起直追”等詞語,體會童第周的勤奮。)

(三),迴歸勤奮,課後拓展。

1,出示名人名言:成功=1份天才+99份汗水。 ——發明家愛迪生

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數學家華羅庚

2,理解:古今中外,每一個成功者手中的鮮花,都是他們用汗水和心血澆灌出來的。

(名言小結,讓學生朗讀體會,聯繫課文內容,懂得不管是天資過人,還是基礎差,通過勤奮,能使聰明的人成長,能能使基礎差的人成爲可用之才。並理解難句。)

3,練習深入體會中心。學了這篇課文,我想對司馬光說( ),想對童第周說( ),想對自己說( )。

篇3:《說勤奮》課堂說課稿

《說勤奮》課堂說課稿

一、說教材

1、課文內容:

本文是一篇說理性較強的課文。課文通過古今兩個具體事例,告訴讀者: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只有一生勤奮,纔能有所作爲,才能對人民、對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本文選擇的兩個事例非常典型,一個是古代的,一個是現代的;一個是天資聰穎的人勤奮成才的,一個是基礎較差的人靠勤奮成才的。這樣,使道理說得更深刻,更能令人信服。

2、教學目標: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懂得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知道只有勤奮學習,長大才能對人民、對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3、教學重點和難點:

(1) 重點:通過讀文感悟兩位名人成就的事例。

(2) 難點:理解“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所蘊涵的深刻道理。

二、說教法

關於教法,有一句話對我的啓發很大:“真正的閱讀是與作者心靈的`對話,如果讀書的人是正在成長的中學生,而書的作者是民族與世界、人類的大師、巨匠,那麼,這樣的讀書實際上是一個文化傳遞、精神傳遞的過程,要能形成作者—編者—教師—學生四者之間對話交流的互動關係。”教師應當設法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保持旺盛的精力和良好的興趣,領會、認同作者的情感和編者的意圖。據此,我採用討論法激活學生的思路,開拓他們的思維。

三、說學法

課堂教學要充分讓學生自主學習,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體。因此,我準備以自學討論法作爲總的學習方法,以朗讀訓練作爲突破口,體會課文所蘊涵的深刻道理。

四、說教學過程

(一)、複習。

通過上一次的學習,你知道了什麼?(學生交流)

(二)、細讀課文。

1、自由輕聲讀課文第一段。

(1)、找中心句。

(2)、教師出示: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是什麼?是勤奮。

(3)、用自己的話說說句意。

(4)、換一個說法。

(5)、出示:成功者手中的鮮花,是他們用汗水和心血澆灌出來的。

這句話什麼意思?

(6)、指導朗讀第一段。

2、細讀第二段。

(1)、讀課文第二段,思考:圍繞“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這一中心,作

者主要寫了哪兩個人勤奮成才的故事。

(2)、學生自讀課文,圈圈、劃劃。

討論交流。

(3)、兩位名人成功的事例說明了什麼?

(4)、齊讀課文第二段。

3、細讀第三段。

(1)、自由讀第三段,思考這一段主要講了什麼?

(2)、默讀課文思考,這一段在全文起什麼作用?

首尾呼應,總結全文。

(3)、有感情地朗讀第三段。

(4)、教師小結。

(三)、背誦課文。

學生選擇背誦2—4自然段中的任意一段。

檢查背誦。

(四)、課外作業。

蒐集有關名人成功的事例。

篇4:課文《說勤奮》說課稿

設計理念:

以學生的思維爲中心,從課題入手,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學習中,初步瞭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地領悟課文,體會課文所闡述的論點及告訴的道理。

一、說教材

1、說內容。

本課是蘇教版國小語文第七冊第五單元第16課。《說勤奮》是一篇說理性的課文,通過古今兩個具體事例,告訴學生,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只有一生勤奮,纔能有所作爲,才能對人民、對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根據本單元的教學訓練要求,我對這節課設計如下:

2、說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生字,生詞。

3)、學習給課文分段,說出段落大意。

4)、懂得勤奮是通向理想境界的橋樑,知道從小隻有勤奮學習,長大後才能對人民、對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3、說重難點

重點:讀通讀順課文,學會字詞。

難點: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學習給課文分段,歸納每段的大意。

這樣確定教學目標,符合本課特點,使傳授知識,發展能力和進行思想教育緊密結合在同一教學過程中,互相滲透,共同完成。

二、說教法。

本課是《說勤奮》的第一課時,我採用了“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運用了指導點撥的教學方法。在教學時,先談話導入、展示教學目標,再借助課文錄音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接着出示導讀提示,讓學生同桌共同學習探究,繼而進行檢查。

三、說學法。

二十一世紀是一個知識經濟迅猛發展的時代,新時代人們對教育的要求開始轉向追求個體的自由,“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重視學法指導,是改革課堂教學、提高學生自學能力的需要,更是讓學生終身受益的需要。爲此我根據課文內容的特點讓學生充分去感知語言材料,讓學生自己去讀書感悟、小組學習,研究語言文字。我教學時充分讓學生用“讀”“思”“議”“悟”的方法學習本課,仔細品味字、詞、段,理清課文條理。這種方法,不僅鍛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也鍛鍊了學生自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說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談話導入。讓學生自由說說自己的理想。

2、揭題。

3、解題。

(設計意圖:讓學生理解課題的意思,並說說自己對勤奮的理解,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爲學習下文打下基礎。)

(二)出示教學目標。(設計意圖:課件出示目標,讓學生明白這節課的學習目標,以便下面去學習課文。)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課文錄音,想一想課文說了一個什麼道理?(設計意圖:設計這一環節,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學生在仔細聽的同時能明白課文主要說的道理。)

2、課件出示自學提示。(設計意圖:課件出示目標,讓學生明白這節課的學習目標,以便下面去學習課文。)

3、生按提示自讀自悟,同桌討論。

(設計意圖:設計這一環節,主要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閱讀理解能力與合作能力。)

4、彙報交流,完成教學目標。

(設計意圖:設計這一環節,主要檢查學生的自學效果,對不足之處師及時點撥。)

(四)指導寫字。

(五)課堂小結。

(六)佈置作業:分課堂作業和課外作業以檢查教學效果,鞏固所學知識。

五、說板書設計

16說勤奮

提出觀點: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

舉例說明:司馬光童第周

提出希望:一生勤奮作出貢獻

(設計意圖:設計這樣的板書,讓學生一目瞭然,幫助學生快速理清課文條理。)

總之,課程總目標提出“學會使用常用的課文工具書,初步具備蒐集和處理的能力。”爲了實現教學目標,教師可根據教學需要,設計出與教學目標有關的作業。教學之前,我佈置學生回去自學課文,查找資料。學生收集到的資料是多方面的,有圖片、有錄音、有文字介紹,從不同的角度預習了課文,學會了字詞,也懂得了“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和從小隻有勤奮學習,長大後才能對人民、對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的道理,爲更好地學習課文內容打下了基礎。

篇5:課文《說勤奮》說課稿

一、說教材

1、課文內容:

本文是一篇說理性較強的課文。課文通過古今兩個具體事例,告訴讀者: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只有一生勤奮,纔能有所作爲,才能對人民、對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本文選擇的兩個事例非常典型,一個是古代的,一個是現代的;一個是天資聰穎的人勤奮成才的,一個是基礎較差的人靠勤奮成才的。這樣,使道理說得更深刻,更能令人信服。

2、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懂得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知道只有勤奮學習,長大才能對人民、對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3、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通過讀文感悟兩位名人成就的事例。

(2)難點:理解“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所蘊涵的深刻道理。

二、說教法

關於教法,有一句話對我的啓發很大:“真正的閱讀是與作者心靈的對話,如果讀書的人是正在成長的中學生,而書的作者是民族與世界、人類的大師、巨匠,那麼,這樣的讀書實際上是一個文化傳遞、精神傳遞的過程,要能形成作者—編者—教師—學生四者之間對話交流的互動關係。”教師應當設法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保持旺盛的精力和良好的興趣,領會、認同作者的情感和編者的意圖。據此,我採用討論法激活學生的思路,開拓他們的思維。

三、說學法

課堂教學要充分讓學生自主學習,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體。因此,我準備以自學討論法作爲總的學習方法,以朗讀訓練作爲突破口,體會課文所蘊涵的深刻道理。

四、說教學過程

(一)、複習。

通過上一次的學習,你知道了什麼?(學生交流)

(二)、細讀課文。

1、自由輕聲讀課文第一段。

(1)、找中心句。

(2)、教師出示: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是什麼?是勤奮。

(3)、用自己的話說說句意。

(4)、換一個說法。

(5)、出示:成功者手中的鮮花,是他們用汗水和心血澆灌出來的。

這句話什麼意思?

(6)、指導朗讀第一段。

2、細讀第二段。

(1)、讀課文第二段,思考:圍繞“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這一中心,作者主要寫了哪兩個人勤奮成才的故事。

(2)、學生自讀課文,圈圈、劃劃。

討論交流。

(3)、兩位名人成功的事例說明了什麼?

(4)、齊讀課文第二段。

3、細讀第三段。

(1)、自由讀第三段,思考這一段主要講了什麼?

(2)、默讀課文思考,這一段在全文起什麼作用?

首尾呼應,總結全文。

(3)、有感情地朗讀第三段。

(4)、教師小結。

(三)、背誦課文。

學生選擇背誦2—4自然段中的任意一段。

檢查背誦。

(四)、課外作業。

蒐集有關名人成功的事例。

篇6:課文《說勤奮》說課稿

尊敬的評委老師、各位同仁,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說勤奮》,下面,我將從說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法,學法、教學準備、教學過程、板書設計、教學效果預測幾個方面與大家進行交流。

教材分析

《說勤奮》這篇課文是蘇教版國標本國小四年級語文第七冊第五單元中的第一篇文章,文章的說理性較強。文章首先開門見山提出作者的觀點: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是勤奮。然後通過古今兩個具體的事例告訴學生:只有一生勤奮,纔能有所作爲,才能對人民、對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全文共四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通過設問的形式提出自己的觀點: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是勤奮。第二自然段例舉了司馬光的事例證明自己的觀點。先具體寫司馬光小時候勤奮學習,後寫司馬光長大後勤奮寫作,終於編成了史學鉅著《資治通鑑》。第三自然段寫的是童第周勤奮成才的故事,重在說明“勤能補拙是良訓,一份辛苦一分才”的道理。第四自然段號召學生不忘勤奮,一生勤奮,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實現自己的價值。讓四年級的孩子初步領略了葉聖陶先生所說的“說服他人爲成功”的議論文的魅力。

在國小階段,說理的文章並不少見,常將說理融於寓言故事、童話故事或是人物小故事中,主要是通過事情的描述讓學生明白一定的道理,但本文行文結構更接近於議論文,既是對以前說理文的一種深化,也爲國中認識和學寫議論文做好了良好的鋪墊,在整個九年制義務教育知識的的梯度體現中有着不可取代的過渡作用,充分體現了編者的智慧。同時,這篇文章還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都會產生影響,有利於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充分體現了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促進了課本與生活的聯繫。

教學目標

基於對本課內容的理解,踐行新課標中對“語文課程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的理念,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習能力,在第一課時目標達成的基礎上,我將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設置爲:

學生通過學習文中的兩個事例,能用自己的話或是書中的語言表達勤奮能使天資聰明的人成才,也能使基礎較差的人成爲可用之才。

教學重、難點:

本文的說理性很強,通過具體事例來論證所提出的論點,因此,根據本文的結構特點和教學目標,我把學習文章2、3自然段作爲本課教學的重點,把比較兩個例子的異同,明白其中蘊含的道理作爲教學的難點。

教法

考慮到四年級學生的整體素質,也爲了體現“讓學生成爲課堂的主體”這一新課標理念,我對教材進行了創造性的組合,使學生既憑藉於教材又不拘泥於教材,本節課主要使用的教法是“談話法”和“學導法”。

學法中國有句老話:“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重視學法指導,是改革課堂教學,提高學生自學能力的需要,更是學生終身受益的需要。根據四年級學生已經具備的學習能力以及本節課教學使用的教法,我引導學生使用“讀”“思”“議”“悟”學習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學習本課,仔細品味重點詞、句、段,體會文中的搭道理。這種方法,不僅鍛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也鍛鍊了學生自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

爲了達成教學目標,根據本節課教學過程的設計,我和學生做了以下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

課前蒐集勤奮小故事或和勤奮有關的名人名言。

老師準備:

1.大白紙兩張(課前貼於牆上)。記號筆一隻。

2.人物事例異同情況比較表(每小組一張)

3.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圍繞以上教學目標,本着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原則,我從複習導入、合作探究、分享交流、課堂總結四個方面進行教學過程設計。

一、複習導入

好的導入是教學成功的一半,在導入時我設計了兩個問題:本文作者的觀點是什麼?課文圍繞“勤奮是實現理想境界的橋樑”這一觀點,作者舉了哪兩個人物的例子?這樣設計既可以複習第一課時的內容,引出事例,可以爲接下來學習2.3自然段打實基礎,也可以作爲新舊知識聯繫的橋樑,可謂一舉三得。

二、合作探究

首先我在幻燈片中出示小組合作的表格和要求,小組合作的內容是課文的2.3自然段,目的是通過對兩個事例異同的比較,對關鍵詞、句的勾畫、釋義,明白“不管你是聰明人還是基礎較差的人,都可以通過勤奮獲得成功,達到理想的境界”,接着小組按要求進行合作探究,教師巡視於各小組間,也可參與其中某個組的討論,然後進行小組間的補充式反饋,補充式反饋時教師要再次強調補充式反饋的意思和重複的懲罰,最後教師補充《資治通鑑》和青蛙卵剝離手術的文字資料,將表格答案呈現於幻燈片中,總結反饋。

(這一環節的設計是整個教學過程的重頭戲,也是能否達成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關鍵,應該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合作探究,教師的相機引導和深入挖掘也很重要。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學生調動聽、說、讀、寫、想各種感官,對文本進行了深入的探究,鍛鍊學生的思維,提高了學生的合作能力。

三、分享交流

第一步,隨機請幾位學生將自己在課前蒐集的勤奮小故事或名人名言與大家分享,每人只享一個,要說清楚內容和表達自己的感想。沒機會在課堂上分享的,將自己蒐集的文字資料粘貼牆上的資料分享庫,大家分享。

第二步,個人思考,回答大白紙上的其中一個問題,並說明原因。補充反饋,教師將學生回答的原因書寫在大白紙上,最後教師進行總結反饋。

(分享時,學生蒐集的文字資料是多方面的,從不同角度論證了本文觀點,同時讓學生的參與性大大提高,也更深一層的理解了課文闡述的道理。交流時,學生說出自己的觀點和原因,既尊重了學生的個體體驗,又完成了知識從外化到內化的過程,旨在說明,作者是這樣的觀點,大家是這樣的觀點,我也是這樣的觀點。又在此過程中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對學生的行爲指引有重要作用。)

四、總結課堂

通過學生的齊讀和個性化朗讀,感受勤奮的重要性。接着教師總結陳詞,對學生提出要求和期望。(本環節設計意圖是號召學生不忘勤奮,一生勤奮,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實現自己的價值)

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對教學內容的梳理和課後的學生的記憶有很大的作用,本課的板書設計特點是結構鮮明,條理清楚。根據教學過程中相機書寫。

篇7:優秀《說勤奮》說課稿

精選優秀《說勤奮》說課稿

各位考官,上午好。(鞠躬)我是01號考生,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說勤奮》(板書)。根據新課標的理念,我將從說教材,說學情,說教學目標、說重難點、說教學設計等幾個方面加以闡述。下面開始我的說課。

一、說教材

本篇文章選自蘇教版四年級上冊第十六課。《說勤奮》是一篇說理性議論文,文章通過古代和現代兩個具體的事例告訴我們,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只有勤奮,纔能有所作爲,才能對社會做出貢獻。主要引導學生明白勤奮的做事,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做成功。

二、說學情

四年級的學生思維活躍,處於樂於思考,勤于思考的階段,對具像事物感受較深,但是抽象思維還處於發展階段。教師應舉出生活中的例子來說明勤奮的意義,學生也更容易理解。

三、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會寫“枕、稍、拙、砸”等10個生字,會讀“餒、卵”等5個生字。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通過合作探究法,圍繞“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這一論點,重點分析文章第2、3小節。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從小勤奮學習,長大對人民、對社會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四、說重難點

重點難點: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圍繞論點,分析文章論據,最終教育學生從小應勤奮學習。

五、說教法學法

1.教法:本文的教學緊緊圍繞着“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這一論點。組織學生精讀第二自然段,結合司馬光的事例,引導學生抓住重點的字詞句,理解司馬光手中的“鮮花”是什麼?它是怎樣“用汗水澆灌出來的”?然後學生朗讀第三自然段,主要採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採用小組合作討論的形式,討論童第周手中的“鮮花”是什麼?和“他是怎樣用汗水澆灌出來的”?這兩個問題,引導學生更深入的領悟文章論點的深層含義。只有一生勤奮努力,纔能有所作爲,才能對人民,、對社會作出貢獻。

2.學法:“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重視學法的指導,才能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使學生終生受益。爲此,學生採用“讀”、“思”、“議”、“悟”的方式學習本文,品味文章重點詞句,體會文章的情感。

六、說教學過程

1.激趣導入

談話導入的方式,如:上課之前詢問學生,你們都有自己的理想嗎?請談一談你們的理想。然後請學生自由發言。接着問,怎樣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呢?大家暢所欲言。最後導入今天的課題。

2.初步感知

首先學生朗讀課文,讀的過程中明確幾點要求:第一,標出自然段,圈出生字詞,藉助工具書查找一下;第二,讀順句子,對於比較難讀的長句子反覆讀,直到讀通,並思考每一段的段落大意。

再次通讀全文,找出中心句,圍繞這句話,作者主要寫了幾個人勤奮成長的故事?分別是誰?

3.深入研讀

帶領學生認真讀一讀第2、3段,並比較司馬光和童第周的事例,找一找他們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並完成投影儀上的表格。下面請前後四人爲一小組進行討論,教師下場進行巡視指導。

然後研讀關鍵詞句,體會勤奮是通向成功的橋樑這一論點的深層含義。

(1) 小時候,每當老師講完課,哥哥、弟弟讀了一會兒書就去玩了,他卻躲在屋裏一遍又一遍地高聲朗讀,一直讀到滾瓜爛熟爲主。

(2) 爲了抓緊時間,他用圓木做了枕頭,睡覺時只要稍微一動,枕頭就會滾開,他醒來後便繼續讀書寫作。他管這種枕頭叫“警枕”。

通過對關鍵詞語“一遍又一遍”、“滾瓜爛熟”等詞的理解,體會司馬光讀書次數之多,珍惜時光。

(3) 每天天剛亮,他就在校園裏讀書。晚上睡覺前,他總是習慣地回顧一下當天的學習內容。

(4) 他還十分注意改進學習方法,經過半年的努力,他終於趕了上來,學習還在班上名列前茅。

通過抓住句子中“毫不氣餒”、“奮起直追”等詞語,體會出童第周的勤奮好學的精神。

4.拓展延伸

投影儀上出示名人名言,學生進行討論,爲什麼他們會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給我們什麼樣的啓示?並分享討論的結果。最後大聲朗讀並識記。

如:成功=1分天才+99分汗水 ——愛迪生

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 ——華羅庚

5.小結作業

學習了本篇文章,你想對司馬光和童第周分別說什麼?又想對自己說什麼?請寫一段300字的小短文,下節課來分享。

篇8:國小語文課程《說勤奮》說課稿

國小語文課程《說勤奮》說課稿

一、說教材:

《說勤奮》是一篇說明文,通過古今兩個具體事例,告訴讀者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只有一生勤奮,纔能有所作爲,才能對人民,對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本文選擇的兩個事例非常典型,一個是古代的,一個是現代的,一個是天資聰穎的人靠勤奮成材的,一個是基礎較差的人靠勤奮成材的,這樣才能把道理說得更深刻,更能令人信服。

二、說教法學法:

1、自主討論法:這篇文章對於四年級孩子來說,理解不存在什麼問題,內容深入淺出,沒有什麼孩子理解的難點.有的學生甚至不太感興趣,所以應該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學。

2、採用變序法課文圍繞“勤奮”,開頭鮮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觀點,中間典型事例加以證明,最後總結全文。但如果按層次學習,學生積極性不夠,易產生疲勞感,隨意我打亂順序。從司馬光和童第周的相同點和不同點作爲教學的契入點。

3、中心突破法:圍繞勤奮是實現理想的橋樑這一中心展開教學,所謂“提領一頓,百毛皆順。”

4、我根據《課標》對中年級閱讀教學要求:“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詞的意義。這雖然是種要求,但我認爲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因此,我把“聯繫上下文理解詞義,抓住關鍵詞體會含義,有感情的朗讀”做爲本節課的學習方法。

三、說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懂得勤奮是通向理想境界的橋樑,從小養成勤奮的'習慣,長大了對人民,對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四、說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懂得“司馬光”“童第周”之所以取得輝煌的成就是因爲他們刻苦,勤奮.

難點:懂得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

五、說教學準備:

1、收集古今中外成功人士的事例。

2、多媒體課件。(名人名言)等

六、說教學過程:

(一)、直奔中心,知勤奮。

1、通讀課文,找出中心句,圍繞這句話,作者主要寫了哪兩個人勤奮成長的故事?

(精練導入,明確中心。)

(二)、合作探究,解勤奮。

1、認真讀一讀第2、3小節.

2、比較司馬光和童第周的事例, 找找他們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用筆在旁邊圈圈畫畫。)

3、合作完成表格:

司馬光 童第周

相同點 成功了       很勤奮

不同點天資聰明,古代的 基礎差,起步晚

4、研讀關鍵詞句,體會勤奮是通向成功的橋樑。

(1)小時侯,每當老師講完課,哥哥、弟弟讀了一會兒書就去玩了,他卻躲在屋裏一遍又一遍地高聲朗讀,一直讀到滾瓜爛熟爲止。

(2)爲了抓緊時間,他用圓木做了個枕頭,睡覺時只要稍微一動,枕頭就會滾開,他醒來後便繼續讀書寫作。他管這種枕頭叫“警枕”。

(通過對關鍵詞語“一遍又一遍”、“滾瓜爛熟”等的理解,體會司馬光的惜時、讀書次數多,然後感情朗讀,通過讀好關鍵詞句來體會司馬光的勤奮。)

(3)每天天剛亮,他就在校園裏讀書。晚上睡覺前,他總是習慣地回顧一下當天的學習內容。

(4)他還十分注意改進學習方法.經過半年的努力,他終於趕了上來,學習成績在班上名列前茅。

(抓住“毫不氣餒”、“奮起直追”等詞語,體會童第周的勤奮。)

(三)、迴歸勤奮,課後拓展。

1、出示名人名言:成功=1份天才+99份汗水。——發明家愛迪生

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數學家華羅庚

2、理解:古今中外,每一個成功者手中的鮮花,都是他們用汗水和心血澆灌出來的。

(名言小結,讓學生朗讀體會,聯繫課文內容,懂得不管是天資過人,還是基礎差,通過勤奮,能使聰明的人成長,能能使基礎差的人成爲可用之才。並理解難句。)

3、練習深入體會中心。學了這篇課文,我想對司馬光說(     ),想對童第周說(      ),想對自己說(      )。

七、說板書設計:

13、說勤奮

司馬光(天資聰明)      編成《資治通鑑》

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

童第周(起步晚、基礎差)    完成蛙卵剝離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