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說勤奮》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說勤奮》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說勤奮》教學設計 篇一

教學目的: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深刻感悟文章內涵,懂得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教育學生從小勤奮學習,長大了做一個對人民、對社會有用的人。

教學過程:

一、板書導入,初步感知勤奮的意思

1、板書課題。

板書“勤”字。認識它嗎?爲什麼右邊是個“力”字?

板書“奮”字。齊讀。給他找個兄弟。(勤勞、努力、刻苦、奮發)

師: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談談這“勤奮”二字。板書“說”字。

二、交流觀點,樹起正確的勤奮觀點

過度:曾經有人對你說過有關“勤奮”的話嗎?誰?怎麼說的?

2、你認爲我們要不要或該不該勤奮?爲什麼?(自由闡發觀點,指導用上關聯詞,如:因爲只有勤奮,我們才能取得好成績,才能做有用的人。)

3、你認爲我們可不可以不勤奮?爲什麼?

師述:我認爲人必須勤奮,沒有什麼要不要、該不該、可不可以,誰讓你是人的呢?要想一生懶惰,那麼來世就去做豬。

4、雖然,勤奮對一個人這麼重要,但老師還是發現生活中有不少人並不勤奮,那是爲什麼?(怕吃苦,圖享受)誰不想快快活活、輕輕鬆鬆、舒舒服服過日子,你們怕不怕吃苦?

投影1:我們要勤奮,我們不怕吃苦!齊讀。(讀得有決心)

5、好了,現在我們的觀點和課文中的觀點不謀而合,找一找課文中的觀點。指名說。

投影2: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是什麼?是勤奮。

只有一生勤奮,纔能有所作爲,才能對人民、對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1)自由讀。

(2)指名讀第一句。誰能把這句話說明白點?(換一種說法)課文中還有一句話你能說明白嗎?古今中外,每一個成功者手中的鮮花,都是他們用汗水和心血澆灌出來的。

(3)老師讀第二句:先強調“只有”一詞,問學生聽出什麼來了?再強調“一生”一詞,問學生聽出什麼來了?齊讀。

三、以理服人,感悟文中勤奮成才的例子

6、作者就說這兩句話,說一百遍你相信嗎?說一千遍呢?那要怎樣你才相信?(舉例)

師:對了,用事實說話,事實勝於雄辯。

7、作者舉了誰的例子?(司馬光,童第周)怎麼不舉老師我的例子的?

師:我們又學到一點:用最具有代表性的、衆所周知的事實來表達自己的觀點,更具有說服力。

8、司馬光和童第周實現理想(成功)了嗎?書上怎麼說的?

9、他們的成功靠的是什麼?(勤奮)從書中找出有關句子畫出來。

a、司馬光的事例

(1)讀課文。

投影3:他卻在屋裏一遍又一遍地高聲朗讀,一直讀到滾瓜爛熟爲止。

爲了抓緊時間,他用圓木做了個枕頭,睡覺時只要稍微一動,枕頭就會滾開,他醒來後便繼續讀書寫作。他管這種枕頭叫“警枕”。

(2)感悟第一句:什麼叫“滾瓜爛熟”?他是怎麼做到滾瓜爛熟的?(一遍又一遍)一遍又一遍就是兩遍嗎?(不知多少遍)這就是“勤奮”!

比較他和哥哥、弟弟的不同,從中能比較出什麼?(僅僅比較出司馬光很勤奮嗎?從而知道勤奮是件吃苦的事,許多人都吃不了這個苦)

(3)感悟第二句:司馬光的枕頭與我們平時用的枕頭有什麼不同?用這種枕頭你習慣嗎?爲什麼?司馬光把這種枕頭稱爲學生說(警枕)。爲什麼叫它“警枕”?這裏的警應是什麼意思?(警戒、提醒)提醒他什麼?(時時刻刻都不要浪費時間,要抓緊時間學習和寫作)這就是“勤奮”!

b、童第周的事例

指名讀課文。

從這段話裏,我們可以讀出四個字,是什麼?(起早貪黑)同樣這也是“勤奮”!

c、司馬光和童第周的事例比較

投影4:抓緊時間睡覺時

天剛亮睡覺前

從這幾個詞裏,你又沒有發現勤奮的人有一個共同的特徵?(珍惜時間)

投影5:同學們一定還記得那個砸缸救人的司馬光吧,他是北宋著名的史學家。

我國著名的生物學家童第周,到了17歲才進中學。第一學期他的學習成績很差……

比較這兩句話,能比出什麼來?有以下三點:

(1)一個是古代,一個是現代,古今中外,哪一個成功者手中的鮮花,不是他們用汗水和心血澆灌出來的?

(2)司馬光從小聰慧,童第周起步晚、基礎差。

(3)不管你是聰明也好,笨也好,只要努力,都能成功。

不管你是聰明也好,笨也好,要想獲得成功,都要靠勤奮。

投影6:名人名言:

成功=1份天才+99份汗水。

科學家愛因斯坦

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

數學家華羅庚

不論你有多麼聰明,也不論你基礎有多麼差,只要勤奮,都能獲得成功。

暫時還沒有“家”顏老師

10、讀到這兒你心中有什麼感受?

11、還是讓我們再一次齊讀大屏幕上的幾句話:

投影7: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是什麼?是勤奮。

只有一生勤奮,纔能有所作爲,才能對人民、對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12、總結:

是啊,一個人要想有所作爲,必須也只有靠勤奮二字,我們中華民族古來就有勤勞的優良傳統,也留下了許許多多家喻戶曉的勤奮成才的感人故事,像頭懸樑、錐刺骨,像鑿壁偷光,像聞雞起舞,像囊螢映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勤奮會拉長我們的生命,會讓我們短暫的生命變得有價值、有光彩!

《說勤奮》教學設計 篇二

教學目標:

1、學習司馬光、童第周勤奮學習的事例,從中受到教育。

2、懂得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知道只有勤奮學習,長大後才能對人民,對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教學重點:學習司馬光、童第周勤奮學習的事例,從中受到教育。

教學難點:懂得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知道只有勤奮學習,長大後才能對人民,對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一、複習回顧,把握論點

1、導入: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十五課《說勤奮》(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2、這是一篇說理性很強的文章,文章開門見山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

幻燈出示: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

3、齊讀觀點。

4、古今中外,涌現了許多手捧鮮花、有所作爲的人,文中選取的是哪兩個人?(板書有所作爲)

二、細讀文本,明白道理

1、細細讀課文二、三自然段,想想司馬光和童第周手中的鮮花分別是什麼呢?你是從文中哪些句子感受到他們的勤奮的?

2、學習第二自然段

司馬光:司馬光手中的鮮花是什麼呢?你是從文中哪些句子感受到司馬光的勤奮的?

交流一:司馬光手中的鮮花是什麼呢?

(1)、出示:他用了19年時間,終於編成了著名的史學鉅著《資治通鑑》。

①、我們先來看看《資治通鑑》是怎樣的一部書。

史學鉅著——《資治通鑑》:這部書是按歷史年代編寫的,記載了16個朝代1362年的歷史,內容以政治、軍事爲主,目的是讓建統治者從歷代治亂興亡中取得鑑戒。它爲後人研究歷史,提供了比較完備的資料,已被人們稱爲史學瑰寶,其地位堪比《史記》。

②、這正是一部有價值的著作,司馬光寫成這部著作很不容易,你從哪些詞語感受到的?

19年:時間長;持之以恆。

終於:說明司馬光編寫《資治通鑑》很不容易,付出了很多汗水、心血。

③、補充說明:在整整19年時間裏,司馬光把全部精力放在這部著作上面,每天工作到深夜,到完成《資治通鑑》的時候,他身體已經十分衰弱,眼睛昏花,牙齒大多脫落了。

(2)、出示:小時候,每當老師講完課,哥哥、弟弟讀了一會兒書就去玩了,他卻躲在屋裏一遍又一遍地高聲朗讀,一直讀到滾瓜爛熟爲止。

①、什麼叫“滾瓜爛熟”?(司馬光背書背得熟練 )

②、爲什麼能夠“滾瓜爛熟”

“卻”看出比別人努力。

“一直”,是說司馬光讀書時沒有休息

“一遍又一遍”朗讀次數多,朗讀時間長。

③、老師請大家注意這個字“躲”,透過這“躲”,我們彷彿能看到這樣一幅幅畫面:

3)、出示:爲了抓緊時間,他用圓木做了個枕頭,睡覺時只要稍微一動,枕頭就會滾開,他醒來後便繼續讀書寫作。他管這種枕頭叫“警枕”。

①、“警枕”是什麼意思?(警示自己,提醒自己的枕頭。)

②、用這種枕頭你習慣嗎?爲什麼?(點出:稍微)

③、司馬光爲什麼要用這種枕頭?提醒他什麼?(時時刻刻都不要浪費時間,要抓緊時間讀書和寫作)

④、司馬光爭分奪秒地學習、寫作,連睡覺的時間都要擠出來,這就是——勤奮。

3、學習第三自然段

童第周:童第周手中的鮮花是什麼呢?你又從文中哪些句子感受到童第周的勤奮?

交流:

(2)、出示:第一學期末,他的學習成績很差,但他毫不氣餒,急起直追。每天天剛亮,他就在校園裏讀書。晚上睡覺前,他總是習慣地回顧一下當天的學習內容。他還十分注意改進學習方法。

①過渡:在上中學時,童第周的基礎比別人差多了,他的考試成績平均分才40多,學校建議他退學吧,但他同樣——“毫不氣餒 ,急起直追”。

理解:毫不氣餒——氣餒,失掉勇氣,失掉信心。

急起直追——馬上行動,迅速趕上基礎好、學習成績優秀的人。

②出示:天剛亮,睡覺前

從這兩句話裏,我們可以讀出一個四字詞語——起早摸黑、起早貪黑。說明司馬光學習時間長,比一般人勤奮。

③他起早貪黑地學習是一天嗎?不是——“每天”、“總是”,能夠堅持,天天勤奮,時時勤奮。

④小結:面對落後,童第周毫不氣餒,急起直追,起早貪黑的學習,每天如此,這同樣是——勤奮。

三、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讀完了課文的兩個事例,我不禁有個疑問,作者爲什麼要舉兩個事例呢?這兩個事例有什麼異同?

同:都是通過勤奮,取得了成功。

2、小結:看樣子,不論天資,不論基礎,只有勤奮,纔能有所作爲。勤奮是成功的唯一法寶。

《說勤奮》教學設計 篇三

一、教材分析

《說勤奮》是蘇教版教材第七冊第五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本課是一篇說理性較強的文章。課文通過古今兩個具體的事例,告訴讀者: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只有一生勤奮,纔能有所作爲,才能對人民,對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全文共4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通過設問的形式明確地提出了自己的觀點: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是勤奮。第二自然段列舉了司馬光的事例來證明作者的觀點。先具體寫司馬光小時侯勤奮學習,後寫司馬光長大後勤奮寫作,終於編成了史學鉅著《資治通鑑》。第三自然段寫的是童第周勤奮成才的故事,重在說明“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第四自然段是對全文的總結,號召同學們不忘勤奮,一生勤奮,長大才能有所作爲。

二、教學目標

1、學習本文,要學會9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懂得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知道只有勤奮學習,長大才能對人民、對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學習司馬光、童第周勤奮學習的事例,懂得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從中受到教育。

教學難點:理解句子“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古今中外,每一個成功者手中的鮮花,都是他們用汗水和心血澆灌出來的。”的意思。

四、教學流程設計

教學本課,我們準備以匡衡的“鑿壁借光”的故事引入新課,通過學生對“勤奮”的理解來導入新課,讓學生在回顧具體的人和事的過程中對勤奮的含義有一定的感性認識。這樣,使說理的文章更感性化,學生對學習文章的興趣也會更濃。

然後讓學生初讀課文,並要求學生邊讀邊思考:課文講了一個什麼道理?是怎樣把這個道理說清楚的。學生自讀結束後,組織交流。根據學生的回答理解課文內容,從整體上把握課文。

在學習第一段中,重點是引導學生先理解文章的中心句:“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是什麼?是勤奮。”“古今中外,每一個成功者手中的鮮花,都是他們用汗水和心血澆灌出來的。”的字面意思,“橋樑”指什麼?第一句話還可以怎麼說?“鮮花”指什麼?“汗水和心血”又是什麼意思?再結合二、三自然段的學習,回過來具體說說“鮮花”又指什麼?“汗水和心血”又是什麼意思?再反覆地朗讀這些句子,加以強調,深化認識。這樣,教學的重點得以強化,難點得以層層的突破。

對於課文第二自然段,學生自讀課文,找一找:司馬光取得了什麼成就?這個成就是怎麼取得的?引導學生用自由讀課文,在讀的過程中可以圈圈、點點,做上記號。學生自主研讀後,組織全班交流。在交流司馬光取得成就的過程中,對《資治通鑑》作些介紹。

第三自然段的學習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學,從童第周的故事中領悟“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的道理。

給學生適度的時間與“文本”對話,誦讀、感受、理解、欣賞課文,從兩個故事中感悟到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只有一生勤奮,纔能有所作爲,才能對人民,對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再回顧全文,進行總結,初步瞭解說理文章的“總—分—總”的寫法。最後進一步展開師生、生生間的對話,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平等地交流,真誠地溝通,學生的情感得以昇華。

《說勤奮》教學設計 篇四

教學設計簡介:

《說勤奮》是一篇說理性較強的文章,課文圍繞“勤奮”,開頭鮮明亮出了自己的觀點,中間通過敘寫富有說服力的典型事例加以證明,最後總結全文,呼應開頭。這樣的文章如果按常序說教,可能學生不太有興趣,也難有什麼實效性。我想,課文本來就只是一個載體,不應該把讀懂文章作爲單一的目標,於是我決定嘗試聊天式教學,把課文觀點作爲聊天的一個話題,把領學生與文章對話作爲一個總訓練點。所以,文章被我有計劃有目的“肢解”了,教學時從瞭解作者觀點入手,然後按“品成功—品勤奮—品不同”三個小訓練點順序品讀兩個典型事例,最後再次回顧作者觀點,並引入名言加以深化。通過這一過程,讓學生切身領會作者說明觀點的文思,同時讓課文中心在有實效的對話中一步步顯現,進而深入人心。

教學過程:

一、寫課題,談話引入:“勤”的右邊爲什麼是個“力”字?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談談這“勤奮”二字。

二、初讀課文,瞭解作者觀點。(訓練點一)

1、引導學生回顧平時對“勤奮”一詞的理解和運用。

2、要求學生速讀課文,找出作者對勤奮的觀點,用橫線畫出來。

3、指名讀找到的句子,適時出示:

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是什麼?是勤奮。

只有一生勤奮,纔能有所作爲,才能對人民、對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4、指名說第一句話的意思,齊讀。

5、教師範讀後一句話句子,第一次強調“只有”,第二次強調“一生”,引導學生理解句子意思。齊讀這句話。

三、精讀課文,瞭解司馬光、童第周的成功來自勤奮。

1、師:作者就這兩句話對你說十遍,你相信嗎?說一百遍、一千遍呢?那怎樣你才相信?(師適時小結:用事實說話,事實勝於雄辯。)

2、作者舉例了嗎?舉了誰的例子?怎麼不舉老師的例子?(師適時小結:用最具有代表性的、衆所周知的事實來表達自己的觀點,更具有說服力。)

3、師:課文中的兩個人成功了嗎?學生輕聲讀課文,從中找出有關他們成功的句子。(訓練點二)

1)解讀寫司馬光成功的句子。

指名讀,師:司馬光手中的鮮花是什麼?《資治通鑑》。

2)解讀寫童第周成功的句子。

指名讀,師:童第周的成功,關鍵體現在那個詞上?(影響。)

4、師:他們的成功**的是什麼?(勤奮。)學生自讀課文,從書中找出有關句子畫出來進行品讀。(訓練點三)

l品讀寫司馬光勤奮的句子

1)指名讀寫司馬光勤奮的句子,教師適時出示:

他卻在屋裏一遍又一遍地高聲朗讀,一直讀到滾瓜爛熟爲止。

爲了抓緊時間,他用圓木做了個枕頭,睡覺時只要稍微一動,枕頭就會滾開,他醒來後便繼續讀書寫作。他管這種枕頭叫“警枕”。

2)師:上一句寫他什麼時候勤奮?下一句呢?這就叫做——一生勤奮。

3)指名讀第一句話,適時理解“滾瓜爛熟”和“一遍又一遍”。

師:無數遍的讀書,一直讀到滾瓜爛熟爲止。這就是——勤奮!

齊讀第一句話。

4)指名讀第二句話。引導學生聯繫實際對比體會睡覺用“警枕”的不舒服

5)師:司馬光卻自己親手做了這種枕頭來煩自己,還管它叫作警枕。這裏的“警”應是什麼意思?(警戒、提醒的意思。)那你知道提醒他什麼嗎?生回答,師適時引到“勤奮”的主題。

6)學生自由讀、齊讀兩句話,好好體會司馬光的勤奮。

l品讀寫童第周勤奮的句子。

1)指名讀寫童第周勤奮的句子。師:從這兩句話裏,我們可以讀出四個字,誰知道?(起早貪黑。)

2)師小結:童第周起早貪黑的學習,每天如此,這同樣是——勤奮。

3)齊讀這兩句話。

5、對比兩個事例的異同。(訓練點四)

1)師:下面我們來把司馬光和童第周的“勤奮”放在一起看看。

2)老師從課文二、三自然段裏找出了四個詞(出示:抓緊時間睡覺時天剛亮睡覺前)師:從這幾個詞裏,你有沒有發現勤奮的人有一個共同的特徵,是什麼?(珍惜時間)

3)出示句子:

同學們一定還記得那個砸缸救人的司馬光吧,他是北宋著名的史學家。

我國著名的生物學家童第周,到了17歲才進中學。第一學期他的學習成績很差……

4)師:比較這兩句話,看能比出什麼來?(司馬光是古代人,童第周是現代人。)

師:這又能說明什麼?(古今中外,每個成功者都要**勤奮。)

5)師:還能讀出什麼?(引導學生區別出二人的起步不同)

6)師:但他們最終都成功了。這又說明了什麼?

四、揭示主題。

1)師指出示的句子一:學到這裏,你相信作者的觀點了嗎?齊讀。

2)出示:成功=1份天才+99份汗水。——發明家愛迪生

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數學家華羅庚

不論你聰明與否,只要勤奮,都能獲得成功。——容老師

3)指名讀和理解第一句話。這句是說誰的?(司馬光)

4)指名讀和理解第二句話。這句是說誰的?(童第周)

5)指名讀老師的話。知道是寫誰的?(不僅僅是寫他們兩個人的,也是寫給所有的同學的。但願每位同學都能通過自己的勤奮實現遠大理想!)

《說勤奮》教學設計 篇五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19個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10個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學習給課文分段,說出段落大意。

4、懂得勤奮是通向理想境界的橋樑,教育學生從小勤奮學習,長大了對人民、對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教學重點、難點】

1、懂得“司馬光”、“童第周”有輝煌的成就是因爲他們刻苦勤奮。

2、懂得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 二 課 時

【教學目標】

1、學習司馬光和童第周勤奮成才的故事,懂得勤奮是實現理想的橋樑的道理。

2、教育學生從小勤奮學習,長大了對人民、對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3、略知說理文的篇章結構,擺事實,講道理。

【重點難點】

讓學生懂得成功= 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勤能補拙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上節課學習了第一段,你從中懂得了什麼?

2、課文圍繞“勤奮是實現理想的橋樑。”這一中心,作者主要寫了哪兩個人勤奮成才的故事?(相機板書:司馬光、童第周)

二、細讀第二、三自然段

1、齊讀課文二、三自然段。

師:聽你們整齊的朗讀,真是一種享受。不過,老師想學齊泯王,不聽你們齊“奏”,想聽你們一個個“吹”,見識你們各人的真功夫。誰敢出來?

2、指名讀。

師:有勇氣,你百分之百不是南郭先生。

(1)、正音。滾瓜爛熟(shu)、剝(bo)離;遠渡重洋(chong)

(2)、生字形近字辨別:期末(己、由)稍微(悄、俏)、社會(杜)、基礎(拙)

(3)、理解詞語並造句:滾瓜爛熟、名列前茅(首屈一指)、急起直追(換奮發向上的詞)、毫不氣餒。

3、默讀課文。

師:剛纔,我們把課文讀兩遍了,我告訴大家,學語文一定要靠讀,不認識的字多讀幾遍就讀準了,讀不順的句子多讀幾遍就讀順了,不理解的地方多讀幾遍就讀明白了。當然,學語文不能光是讀,都讓你們讀去了,讀完下課,各走各的,讀了以後各人有什麼感受、體會、發現、疑問、聯想,大家彼此都不知道,那又何必要幾十人擁擠在這一間屋子裏幹什麼呢?是吧!那你們說,不光要讀,還要幹什麼?要堅持自己的觀點,實話實說,怎麼想的就怎麼說。好了,現在我還想請大家讀課文,不過要求高了,讀完要談想法。建議大家默讀,這樣便於思考,可以在你認爲有想法的地方勾勾畫畫,做個批註。會批註嗎?

4、師生交流。第二自然段涉及以下話題:

(1)、從司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可以看出司馬光小時候是個怎樣的孩子?板書(天資聰明)

(2)、天資聰明的司馬光長大後取得了什麼成就呢?

司馬光手中的鮮花是什麼?司馬光取得這麼大的成就容易嗎?從哪個詞可看出來?“終於”這個詞說明了什麼?(指出“終於”一詞說明《資治通鑑》是司馬光花費心血和汗水換來的)怎樣讀好這一句?

司馬光勤奮表現在哪些地方?他付出的汗水和心血是什麼?(引導學生邊讀邊找出書上有關詞語和句子。理解“滾瓜爛熟”“一遍又一遍”)

(抓住:“每當”、“卻”、“一遍又一遍”、“一直”、“滾瓜爛熟”等詞體會司馬光的惜時,讀書次數多、時間長、程度深,以及對比手法更突出了司馬光的勤奮)

如何讀好這一句?自由練讀,讀給同桌聽,推薦讀,注重評議(是否讀出了司馬光的刻苦、勤奮?)。交流:

a.小時候別人玩的時候他仍讀書。

b.長大後用“警枕”的自勵自勉。文中“警枕”的“警”是什麼意思?

(3)、小結:砸缸救人的司馬光從小就天資聰明,但是他依然始終如一地勤奮學習,最後寫成了名留千古的史學鉅著《資治通鑑》,這就充分說明了“成功= 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

5、師生交流。第三自然段涉及以下話題:

(1)童第周手中的鮮花是什麼?

(2)童第周的情況和司馬光相比有什麼不同?從哪些詞可看出來?(起步晚,基礎差,抓住“17歲才進中學”、“學習成績很差”)

(3)童第周起步晚,基礎差,爲什麼他同樣取得了成功?(勤奮)

抓住“毫不氣餒,急起直追”、“天剛亮……就”、“睡覺前……總要……還”等詞句體會,怎樣讀好這些句子?體會童第周的勤奮。你能用幾個成語來形容他學習勤奮嗎?(起早貪黑、夜以繼日、披星戴月等)。但“經過半年的努力,他終於趕了上來,學習成績在班上名列前茅。”“終於”一詞說明了什麼?(成績的取得來之不易,付出艱辛的勞動)。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後來他遠渡重洋,……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簡介“青蛙卵剝離手術”體會“高難度”。

(4)童第周的成功說明了一個道理:“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從課文中找出語句來理解“勤能補拙”,用“ ”劃出。這句話告訴我們什麼道理?這是著名數學家華羅庚的名言,你還知道哪些有關“勤奮”的名言和故事?(交流、推薦、出示投影)齊讀這兩句名言,大家認爲這兩句名言好嗎?好,就讓我們一起把它抄在自己筆記本的首頁,時刻勉勵自己。除了司馬光、童第周外,你還知道古今中外名人勤奮好學的經典事例?(囊螢照讀、鑿壁借光、懸樑刺股等)

6、請你用簡短的一句話對他們做一個評價。可以是讚美的語氣。

教師小結:作者通過一古一今兩個人的典型事例再一次證明勤奮是實現理想的橋樑。不論天資聰明還是基礎比較差的人,只要勤奮,都可以成才。成功者的成功無一

不是勤奮刻苦、孜孜以求的結果。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

1、學生自由朗讀,思考主要寫了什麼?(作者對我們的要求和希望)

2、齊讀最後一句話,(抓住“只有……才能……才能”體會勤奮的意義)

3、這一段在全文起什麼作用?(總結全文)歸納說理性文章的篇章結構特點:提出觀點、舉例說明、總結觀點。說理方法:擺事實、講道理。

4、質疑後學生共同探究:(你的問題很有價值,課後在去找資料解決,好嗎?)

怎麼理解“勤奮”?是不是“廢寢忘食”、不吃、不喝、不玩、不睡就是“勤奮”?(出示投影)

五、總結課文: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說勤奮》這篇課文,知道了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只有一生勤奮,纔能有所作爲,才能對人民、對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在今後的學習中,希望同學們能以課文中的司馬光、童第周爲榜樣,學習他們那種勤奮刻苦、孜孜以求的精神,相信你們一定在人生旅途中有所作爲,爲人民、爲社會作出貢獻。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我們還可以說:勤奮是 ( 階梯 );是( 鋪路石或成功之母 )。xc

《說勤奮》教學設計 篇六

一、質疑導入,激發興趣

(一)複習詞語

橋樑基礎枕頭習慣遠渡重洋稍微一動有所作爲名列前茅

①詞語複習,不同於第一教時的詞語教學,重點抓“樑”、“茅”,通過理解字詞意思來記住字形,達到正確書寫的目的。

(二)昨天,老師和大家一起初讀了課文,你們知道課文講了哪幾個有關勤奮的故事?

(三)老師有一個疑問,想請同學們來幫助解決這個疑問。既然課文講了兩個有關勤奮的故事,爲什麼課題不用《勤奮的故事》,而要用《說勤奮》作爲課題呢?請大家自由地讀讀課文,再討論交流。

②幫老師釋疑,一方面激發學生探究學習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又整體感知了全文。

二、自由選擇,精讀感悟

(一)讀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想一想這一段作者想要告訴我們什麼?

(2)比較句子

③通過讀,讓學生咀嚼體會;通過讀,培養語感;通過讀,感悟語句表達要正確、具體、形象。

a.成功者手中的鮮花,是他們用汗水和心血澆灌出來的。

b.成功者所取得的成就,是他們用艱辛的勞動換來的。

c.古今中外,每一個成功者手中的鮮花,都是他們用汗水和心血澆灌出來的。

讀第一句。“手中的鮮花”指什麼?“汗水和心血”又指什麼?

第一句與第二句相比,哪一句好?爲什麼?

齊讀第三句,第三句與第一句比,多了哪些詞?哪一句好?爲什麼?

齊讀第一段。

(二)小組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1、以小組爲單位任選一個例子,合作學習。要求:小組先確定學習哪一自然段,然後各自輕聲讀一遍,再劃出說明勤奮的句子,注意不要多劃也不要少劃。劃好之後,互相交流,談談自己的理解。

④確立學生在課程中的主體地位,努力建立學生自主、探索、發現、研究以及合作學習的機制。

2、第二自然段

指名讀第二自然段,能不能把司馬光刻苦、勤奮的精神通過你的朗讀感染給大家?

討論:哪些地方說明司馬光很勤奮?

什麼叫“警枕”?(用書上的語句回答)能不能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警枕的作用?

看錄像。哪一樣東西最能引起你的注意?爲什麼?

⑤先學文,再看錄像,再者結合談感想,進一步凸現司馬光的勤奮。

指導背誦:說說課文按什麼順序寫的?(先寫小時候怎麼勤奮,再寫長大以後,更加勤奮,最後寫取得的成果)

⑥注意學法指導,理清順序,幫助記憶。

3、第三自然段

認真默讀一遍,有沒有不懂的地方,請提出來。

⑦加強教學的針對性,摸清學情,有的放矢。

出示句子: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

⑧抓住這句話,牽一髮而動全身。

“拙”什麼意思?課文中又是指什麼呢?童第周是如何“勤能補拙”的呢?

指導背誦:用什麼辦法把這一段話記住。

小組討論:司馬光與童第周相比,哪些地方相同的?哪些地方是不同的?

⑨這是一個很有思考價值的開放性問題,答案沒有唯一性,通過討論感悟作者選材精心;天資好的人,通過努力能成才;基礎差的,只要不氣餒,同樣可以取得成就。

歸納兩段的段意。

4、齊讀第四段。

三、課外延伸,拓展閱讀

1、看錄像:這一段錄像你能不能用一個成語來概括?(鑿壁借光)你還知道哪些成語與勤奮有關?

⑩積累語言,化消極詞彙爲積極詞彙。

2、學習幾句與勤奮有關的名人名言。選一兩句你喜歡的,讀一讀。

自己應爲之事,勿求他人,今日應爲之事,勿等明日。

——孫中山

懶惰像生鏽一樣,比操勞更有消耗身體,經常用的鑰匙,總是亮閃閃的。

——富蘭克林

天才就是勤奮。

——歌德

春天不播種,夏天就不生長,秋天就不能收割,冬天就不能品嚐。

——海德

形成天才的決定因素應該是勤奮,有幾分勤學苦練,天資就能發揮幾分;天資的充分發揮和個人的勤學苦練是成正比例的。

——郭沫若

在天才和勤奮之間,我毫不遲疑地選擇勤奮,她幾乎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產婆。

——家因斯坦

3、如果這篇課文再增加一個勤奮成才的事例,你認爲選什麼爲好?爲什麼?你能幫作者寫一個事例嗎?

⑾讀中學寫,寫中促讀,讀寫結合。

設計意圖:

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煥發出生命的活力,讓學生在綜合性的語文實踐活動中提高語文素養,這是當前語文教學改革中需要重點探討的一個熱點問題。

本教時設計緊扣“勤奮”兩字,以讀爲主線,讓學生對課文的語言文字經歷一個由感知——感受——感悟的過程。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體會“勤奮”是通過哪些事例、什麼樣的語言文字表達出來,讓學生在語言文字和思想內容之間走一個來回。

《語文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爲此,筆者在教學兩個具體事例的過程中,努力營造一個能夠讓每一個學生都願積極參與、都能自主選擇的開放的學習環境,教師參與其中,關注學習過程和方法,努力讓學生在自由而充分的學習活動中生成智慧,能力,提高素養。

第二個事例,採用質疑探究,讓學生自主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使之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最後由“課本”向“課本外”延伸,說成語,讀名句,寫事例,幫助學生營造“大語文學習”的時空,引導學生將課內外知識聯繫起來,運用課堂上所掌握的知識和能力,去解決實際問題。讀中學寫、寫中促讀、在學中做,在做中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