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山東省2020屆上學期高三期末檢測地理

山東省2020屆上學期高三期末檢測地理

學習並不是人生的全部。但既然連人生的一部分——學習也無法征服,還能做什麼?下面好範文小編爲你帶來一些關於山東省臨沂市2020屆上學期高三期末檢測地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試題

考生注意:1.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共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2.請將各題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3.本試卷主要考試內容:大學聯考全部內容。

I卷(選擇題 共45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2019年8月,蘋果公司供應鏈數據顯示,在巴西和印度建立代工廠並未減輕蘋果公司對中國的依賴。在中國,富士康、和碩等代工廠僱用了上百萬工人爲蘋果組裝設備,其中富士康目前在中國有29個生產點,和碩有12個。除代工廠外,中國佔蘋果公司的全球供應商比例由2015年的44.9%上升到2019年的47.6%。據此完成1~3題。

1.蘋果公司在印度建廠的直接目的是

A.利用當地原料 B.降低生產成本

C.提升產品性能 D.規避關稅風險

2.富士康、和碩等代工廠的生產特點是

A.勞動力需求量大 B.研發能力強

C.空間佈局集中 D.原料來源廣泛

3.蘋果公司難以撤離中國的主要原因是

①對中國供應商依賴性強

②中國有巨大的消費市場

③對中國礦產資源依賴性強

④對中國代工廠依賴性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簡稱“六普”),廣東省流動人口分佈在珠江三角洲、東翼、西翼和山區。與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簡稱“五普”)相比,“六普”廣東省內流動人數從598.92萬增至989.27萬,省外流入人數由1506.49萬增至2149.78萬。下圖示意廣東省流動人口遷移原因(單位:%)。據此完成4~5題。

4.“五普”至“六普”期間,廣東省流動人口

①規模大、增長快 ②以省內流動爲主

③以青壯年人口爲主體 ④流入地區分佈均衡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與其他省份流入人口數相比,廣東省內流動人口數佔流動總人口比重較大的主要影響因素有

①經濟因素 ②家庭因素

③社會因素 ④歷史因素

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下圖爲我國部分省市2000~2014年油菜、小麥、豆類、玉米、水稻等農作物秸稈總量區域分佈圖。據此完成6~7題。

6.農作物④是

A.水稻 B.玉米 C.油菜 D.小麥

7.福建省各類農作物秸稈佔比相對山東省較均衡,表明福建省

A.農業經濟效益高 B.自然環境更復雜

C.農業專業化明顯 D.農業種植結構合理

壺穴主要是由水流挾帶礫石或粗沉積物研磨基岩河牀形成的凹坑,壺穴易在強急流或瀑布前方形成。下圖示意某喀斯特地貌區壺穴的形成過程。據此完成8~9題。

8.a時期壺穴形成地點

A.地表起伏大 B.含沙量大

C.水溫高 D.地表多裂隙

9.喀斯特地貌區有利於壺穴形成的條件是

A.降水更豐富 B.地勢落差大

C.岩石抗蝕力弱 D.全年氣溫較高

西藏色季拉山位於青藏高原的東南部,地處東94°28’~94°5l’,北緯29°21’~30°50’,最高海拔爲5300m,被譽爲“世界植物的博物館”。由於雅魯藏布江及其支流谷地對印度洋暖溼氣流的引導作用,該山東坡降水比西坡豐富。下圖示意色季拉山土壤垂直分佈。據此完成10~11題。

10.與西坡相比,東坡總體上

A.土壤淋溶作用較強 B.土壤類型稀少

C.不利於植物的生長繁殖 D.植物種類少

11.色季拉山被譽爲“世界植物的博物館”的主要原因是

A.光照條件好,光合作用強

B.地形平緩,土壤肥力高

C.水分充足,草類生長快

D.相對高差大,氣候垂直差異顯著

霧是空氣中的水汽凝結成細微的水滴懸浮於空中,使近地面能見度下降的天氣現象。調查發現福州市霧日多發於冬春季節,下圖是福州市2005~2017年間,每年11月至翌年6月霧的平均出現率(出現率是指某時刻霧出現的次數佔總霧次的比率)日分佈圖。據此完成12~13題。

12.福州市出現霧的概率最高的時間及其原因組合正確的是

A.日出前後—近地面氣溫最低

B.14時前後—水汽最充沛

C.日落前後—近地面氣溫最低

D.子夜前後—空氣中凝結核最多

13.霧日當天的天氣狀況一般是

A.陰雨無風 B.太陽輻射弱

C.氣溫日較差大 D.大氣逆輻射強

冰泡景觀是指水體底部產生的氣體,受浮力上升,在水面因氣溫迅速降低而被冰凍在冰層中的奇觀。近年來,某些區域水體中冰泡景觀(如圖)呈現增多的趨勢。據此完成14~15題。

14.冰泡景觀主要形成於

A.高緯度的湖泊 B.低緯度的河流

C.低緯度的湖泊 D.高緯度的河流

15.冰泡景觀增多的年份,所在區域

A.氣溫年較差變大 B.年降水量劇減

C.水生植物生長旺盛 D.冰川反射增強

15.冰泡景觀增多的年份,所在區域(  )

A.氣溫年較差變大 B.年降水量劇減

C.水生植物生長旺盛 D.冰川反射增強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55分)

二、非選擇題(共55分。)

16.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4分)

囊謙縣位於青海省東南部,瀾滄江上源多條支流斜穿而過。囊謙縣已發現鹽泉29處,其中8處被建爲鹽場。鹽場採用傳統手工製鹽工藝,鹽滷從泉口涌出,流入人工修築的儲滷池,然後引入依山就勢修築的鹽田,經晾曬結晶成鹽。囊謙縣位於兩條西北偏西向的特大型區域斷裂帶之間,屬於盆地地形,在主斷裂帶周圍還發育有很多次一級的斷裂帶。周圍山地年降雨量約爲530mm。1949年以前,販鹽使囊謙成爲玉樹地區的經濟商貿中心。販鹽交易多在春末夏初或秋末冬初進行,來自周圍地區的皮草、羊毛、藥材雲集囊謙,多以以物易物的方式進行。近年來,囊謙鹽場經營慘淡,銷量銳減,因缺乏勞動力,一些鹽田已被廢棄,退化成鹽漬荒地。下圖爲囊謙位置和鹽場分佈示意圖。

(1)闡述囊謙鹽泉的成因。(6分)

(2)說明囊謙販鹽交易選擇在春末夏初或秋末冬初進行的原因。(4分)

(3)指出近年來囊謙鹽場衰落的原因。(4分)

1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焚風是出現在山脈背風坡,由山地引發的一種局部範圍內的空氣運動形式,是過山氣流在背風坡下沉而變得乾熱的一種地方性風。太行山東坡的焚風是當地氣候的顯著特徵,對太行山東坡及山前平原有明顯的增溫效應。下圖爲冬季某月太行山東坡地形暖脊示意圖。

(1)指出圖示該月太行山東坡地形暖脊的空間分佈特徵。(4分)

(2)分析圖示該月太行山東坡地形暖脊的形成過程。(4分)(3)研究發現,冬季太行山東坡夜間焚風強度明顯大於白天。試說明理由。(4分)

1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3分)鳳堰古梯田爲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水利風景區、國家森林公園,被譽爲“中國最美田園”。鳳堰古梯田依山傍水,主要分佈在海拔500~650m之間,連片共1.2萬餘畝;該梯田級數均在300級,梯級層高0.3~1m,級寬3~15m,最長達600m。鳳堰古梯田灌溉系統完備,依靠黃龍、茨溝、冷水和龍王4條溝的溪水自流灌溉,潺潺流水,四季不絕。鳳堰古梯田於清代修築而成,200多年來至今持續使用並不斷髮展。近年來,當地越來越多的梯田由種植水稻改爲油菜和果樹。下圖爲鳳堰古梯田景觀及周邊地區示意圖。

(1)簡述鳳堰古梯田修築後對水稻種植所起到的積極作用。(3分)

(2)分析該地有利於梯田灌溉的自然條件。(4分)(4)鳳堰古梯田作爲具有重要意義的農業文化遺產,試提出促進其可持續利用的措施。(6分)

19.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6分)

2018年12月,澳大利亞政府決定擬建一條服務於該國東部沿海地區,連接悉尼、墨爾本和布里斯班的高速鐵路。下圖示意澳大利亞鐵路分佈情況。

(1)指出澳大利亞東部地區擬建高速鐵路的優勢社會經濟條件。(4分)

(2)說明高速鐵路建成後對沿線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4分)(3)對比指出澳大利亞西部沿海和東部沿海地區鐵路線路佈局的特點,並說明其原因。(8分)

地理答案解析版

1.【答案】

B

【解析】

解:根據材料可知,蘋果公司在印度建立的是蘋果組裝設備的工廠,因爲,印度勞動力更加豐富且廉價,可以降低生產成本。

故選:B。

影響工業區位的因素,自然因素:普通影響因素如原料、能源、土地、水源等;特殊影響因素如某些工業對礦產、水能、空氣或氣候等有特殊要求;社會經濟因素:勞動力、市場、交通運輸、政府、科技等。

本題難度小,屬於基礎題,解題的關鍵是從材料中獲取信息和掌握影響工業區位因素的相關知識。

2.【答案】

A

【解析】

解:跟據材料可知,富士康、和碩等代工廠僱用了上百萬工人爲蘋果組裝設備,可知,該工廠屬於勞動密集型工業,勞動力需求量大。

故選:A。

影響工業區位的因素,自然因素:普通影響因素如原料、能源、土地、水源等;特殊影響因素如某些工業對礦產、水能、空氣或氣候等有特殊要求;社會經濟因素:勞動力、市場、交通運輸、政府、科技等。

本題難度小,屬於基礎題,解題的關鍵是從材料中獲取信息和掌握影響工業區位因素的相關知識。

3.【答案】

B

【解析】

解:蘋果手機公司屬於技術指向性的工業,對礦產資源的依賴性差,故排除③;

中國經濟發展快,人口多,市場廣大,①、②對;

與美國相比,中國工人的工資低、地價低,對對中國代工廠依賴性強,④對;

故選:B。

影響工業的區位因素很多,不同的工業部門所要考慮的因素是不同的,有原料指向型、市場指向型、動力指向型、勞動力指向型和技術指向型等。

本題難度較小,主要考查了影響工業的主導因素,獲取文字材料中信息即可。

4.【答案】

C

【解析】

解:材料提到”與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簡稱“五普”)相比,”六普”廣東省內流動人數從598.92萬增至989.27萬,省外流入人數由1506.49萬增至2149.78萬。,由此可知,“五普”至“六普”期間,廣東省流動人口,規模大、增長快;且圖表得流動人口遷移以務工經商爲主,這部分人大多以青壯年爲主,①③正確;

圖中省外人口明顯大於省內人口,②不正確;

由材料知廣東省流動人口分佈在珠江三角洲、東翼、西翼和山區,所以流入地區分佈不均,④不對。

故選:C。

結合圖象可知,我國人口遷移的原因多樣化,但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務工經商,其他的人口遷移原因比例大致相同。

本題屬於基礎題,考查的知識點是人口遷移的原因,需要結合材料所給的圖象進行綜合分析判斷。

5.【答案】

A

【解析】

解:由人口遷移主要原因示意圖可知,廣東省省內學習培訓、隨遷家屬、投親靠友的原因均大於省外人口遷移中相應的比重,說明這些原因是廣東省人口流動的主要原因,而結合這些主要因素主要是家庭和社會因素,而不是經濟和歷史因素,故②③對,①④錯。

故選:A。

結合圖象可見,省外務工經商比例高達80%以上,而廣東省務工經商比例不到60%,其次寄掛戶口,婚姻嫁娶及等他等方面的遷移原因全國也高於廣東省。

本題屬於基礎題,考查的知識點是人口遷移的原因,需要結合廣東省和省外的原因進行對比從而選出正確答案。

6.【答案】

A

【解析】

解:讀圖可知,農作物④主要分佈在浙江省,浙江省位於秦嶺-淮河一線以南,爲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所以適於喜歡高溫多雨的水稻的生長,故A正確,BCD錯誤。

故選:A。

不同的氣候條件下,適於種植不同的農作物,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本題主要考查讀圖析圖能力,屬於基礎題,根據省區的位置結合課本內容即可解答。

7.【答案】

B

【解析】

解:讀圖可知,福建省各類農作物秸稈佔比相對均衡,主要是福建地區自然環境更復雜,農作物種類更多。

故選:B。

影響農業的區位因素:氣候:包括光照、熱量、水分等要素,它是影響農業生產的基礎因素。地形:平原地區地勢平坦,土層深厚。適宜發展種植業,山區耕作不便,且不利於水土保持。適宜發展畜牧生、林業等。土壤:農作物生長的物質基礎。不同土壤類型適宜生長不同農作物,如酸性紅壤種茶樹。水源:尤其對乾旱地區的農業發展顯得更爲重要。市場:市場的需求量決定了農業生產的類型和規模。交通運輸:對商品農業,尤其是對花卉等園藝生和乳畜業的生產非常重要。政策:起鼓勵或限制作用。如商品性農業生產基地建立。勞動力、科技、冷藏保鮮技術等。

本題難度一般,學生只要能抓住題乾的基本信息,結合影響農業生產的主要區位因素分析即可。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是解題的關鍵。

8.【答案】

D

【解析】

解:讀圖a可知,近地表岩層產生節理、裂隙,是a時期壺穴形成地點。

故選:D。

喀斯特地貌是喀斯特作用形成的一種獨特的地貌類型。喀斯特作用的本質是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對可溶性岩石的溶蝕和澱積作用。岩石的可溶性是喀斯特地貌發育的最基本條件。

本題難度較小,主要考查了地質構造和構造地貌,獲取題幹中信息即可。

9.【答案】

C

【解析】

解:壺穴主要是由水流挾帶礫石或粗沉積物研磨基岩河牀形成的凹坑,壺穴易在強急流或瀑布前方形成。喀斯特地貌區岩石抗蝕力弱,岩石容易被溶蝕,有利於壺穴形成。

故選:C。

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蝕力的水對可溶性岩石(大多爲石灰岩)進行溶蝕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態的總稱,又稱溶岩地貌。除溶蝕作用以外,還包括流水的沖蝕、潛蝕,以及坍陷等機械侵蝕過程。

解題關鍵是對地表形態的形成原因和地質構造基本概念的瞭解,能夠區分外力作用和內力作用的表現,並能在不同的圖中熟練應用。

10.【答案】

A

【解析】

解:由材料可知,色季拉山位於青藏高原東南部,緯度位置較低,受西南季風影響大。與西坡相比,東坡降水較多,地表易積水,土壤淋溶作用強,A項正確;

據圖可知,東坡土壤類型比西坡多,B項錯誤;

色季拉山東側降水多,利於植物的生長繁殖,C項錯誤;

東坡相對高差比西坡大,氣候、土壤類型複雜,因此東坡植物種類比西坡多,D項錯誤。

故選:A。

同一山地,因坡向、相對高度差等的不同而引起水熱條件的差異,使得同一山體不同坡向的氣候、植被、土壤等也存在明顯差異。根據圖文材料可知,色季拉山的東坡的相對高度差大、降水多,因此東坡的土壤類型、植被種類都比西坡要多。

本題以西藏色季拉山土壤垂直分佈圖爲背景材料考查不同山坡自然環境特徵的差異,旨在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山地垂直自然帶的地域分異規律。

11.【答案】

D

【解析】

解:結合題幹可知,色季拉山位於青藏高原的東南部,最高海拔爲5300m,該地被譽爲“世界植物的博物館”,說明植物種類豐富,因此主要原因爲相對高差大,氣候垂直差異顯著,D正確;

該地晴天多,光照條件好,光合作用強,但是不是植物種類豐富的原因,A錯;

該地爲山地,土壤肥力較低,B錯;

該地爲高原高山氣候,降水較少,C錯。

故選:D。

地域分佈規律主要:由沿海向內陸的的地域分異規律,由赤道向兩極的地域分異規律,山地的垂直地帶性分異規律。

本題主要考查地理環境的地域分異規律,較爲簡單,關鍵是結合該山地的所處的地理環境進行分析。

12.【答案】

A

【解析】

解:根據霧氣形成的原因可以推斷,當近地面氣溫低時更容易出現霧氣。日出前後是一天中氣溫最低的時刻,水汽凝結成霧氣。

故選:A。

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有:

1、緯度位置。

通常情況下,赤道地區降水最多,兩極附近降水最少。南北迴歸線附近,大陸東岸降水較多,西岸降水較少。

2、海陸分佈。

溫帶地區,沿海地區降水較多,內陸地區降水較少。

3、地形地勢。

通常情況下,山地迎風坡降水較多,背風坡降水較少。

4、洋流因素。

暖流對沿岸地區氣候起到增溫、增溼的作用。寒流對沿岸地區的氣候起到降溫、減溼的作用。

5、人類活動。

通過改變地面狀況,影響局部地區氣候。

本題主要考查霧氣形成的原因,掌握相關知識結合圖象信息進行綜合分析即可。

13.【答案】

C

【解析】

解:據霧的形成條件可推知,下墊面增溫,霧滴蒸發;風速增大,將霧吹散;大氣不穩定,水汽上傳,熱量下逆,使霧滴蒸發。結合圖象中霧氣出現的時間分佈可知霧氣在凌晨,中午出現最少,可以判斷當天的氣溫變化較大。

故選:C。

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有:

1、緯度位置。

通常情況下,赤道地區降水最多,兩極附近降水最少。南北迴歸線附近,大陸東岸降水較多,西岸降水較少。

2、海陸分佈。

溫帶地區,沿海地區降水較多,內陸地區降水較少。

3、地形地勢。

通常情況下,山地迎風坡降水較多,背風坡降水較少。

4、洋流因素。

暖流對沿岸地區氣候起到增溫、增溼的作用。寒流對沿岸地區的氣候起到降溫、減溼的作用。

5、人類活動。

通過改變地面狀況,影響局部地區氣候。

本題主要考查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掌握相關知識結合圖象信息進行綜合分析即可。

14.【答案】

A

【解析】

解:結合材料可知,形成冰泡景觀需要該環境緯度高、海拔高,具備迅速封凍的氣候條件,因此高緯度纔可達到條件,BC錯;

湖泊底部的生物量高於河流底部,因此更容易形成冰泡,A對,D錯;

故選:A。

由材料可知,冰泡湖的形成條件是:①要有可在水中釋放氣體的源頭。②湖泊地溫度急速降到冰點以下(湖面冰封的速度要快過湖底氣泡衝向水面的速度),這樣氣泡才能被“鎖”在冰層之中。

本題屬於基礎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冰泡的形成原因,需要結合區域環境特點進行綜合分析判斷。

15.【答案】

C

【解析】

解:“冰泡”景觀最基本的形成條件:一是湖底腐殖質豐富,能分解形成甲烷等氣體;二是湖泊當地氣溫急速降到冰點以下。讀圖看出,該區域有豐富的腐殖質,說明該區域水生生物生長旺盛,形成了腐殖質。

故選:C。

冰泡景觀是指水體底部產生的氣體,受浮力上升,在水面因氣溫迅速降低而被冰凍在冰層中的奇觀,結合試題的要求分析解答。

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了冰泡景觀,解題的關鍵是從圖文中獲取信息並調用相關知識進行解答。

16.【答案】

解:(1)讀圖可知,大氣降水在囊謙盆地西北部海拔較高地區沿地層裂隙滲入地下,由於地勢高差而產生的水壓使水流沿斷層向東南方向運動,在運移過程中,地下水不斷與周圍岩層發生物質交換,溶濾了地下含鹽層,並最終沿着裂隙上升,出露地表,形成鹽泉。

(2)據圖可知,囊謙位於青海省的南部,夏秋季節受夏季風影響,降水多,冬春季節受冬季風影響,降水少,光照強。

(3)據材料1當地的鹽場仍在沿用傳統的生產工藝“可知生產設備和生產技術落後,市場上出產的鹽變多,競爭力大。

故答案爲:

(1)①大氣降水在囊謙盆地西北部海拔較高地區沿地層裂隙滲入地下;②由於地勢西北高東低,使地下水沿斷層向東南方向運動;③在運動過程中,地下水不斷與周圍岩層發生物質交換,溶解了地下含鹽層;④並最終沿裂隙上升,出露地表,形成鹽泉。

(2)冬春季。囊謙地處季風區,夏季多雨;冬春季降水少,晴天多,蒸發強有利於曬鹽。

(3)①生產設施落後,生產規模小,生產效率低;②傳統的手工生產,生產技術落後,產品質量較差,市場競爭力弱;③隨着交通的發展,海鹽進入內地,市場競爭壓力增大。

【解析】

(1)主要的地質作用有地殼運動、風化作用、風力作用、流水作用、海浪作用和冰川作用。

(2)影響鹽場的因素,主要因素有太陽輻射、天氣、海拔、地形、土質。

(3)影響工業的社會經濟條件,主要因素有市場、交通、政策、技術、勞動力。

本題難度中等,需掌握工業的知識,並具備一定的提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才能解決問題。

17.【答案】

解:(1)根據上圖可知,該月太行山東坡地形暖脊南高北低,而且大致與太行山平行,等溫線向北凸出。

(2)根據氣溫分佈可知,該月是冬季,太行山受來自蒙古-西伯利亞的西北風的影響,西北風先到達太行山西部,一部分受山脈阻擋,另一部分沿着山脈爬升到達山頂,然後下沉形成“焚風”,所以太行山東側氣溫明顯高於西部。

(3)夜間主要是山風,能抵消焚風;白天是穀風,能增強焚風效應,所以冬季太行山東坡夜間焚風強度明顯大於白天。

故答案爲:

(1)南北狹長分佈;平行於太行山走向(或呈東北-西南走向);暖脊等溫線數值南高北低,等溫線向北凸出。

(2)冬季,來自較高緯度的冷氣團移經太行山區時,一部分在山脈西側受阻擋堆積;另一部分受山地擡升作用翻越山頂到達東側背風坡,在太行山東坡及山前平原地區下沉,增溫明顯,形成暖脊。

(3)夜間太行山東坡坡面輻射冷卻快,氣流沿山坡下沉,形成山風,與焚風風向一致,焚風隨之加強;白天山地東坡增溫快,氣流沿山坡上升,與焚風風向相反,有抵消和抑制作用,故焚風強度較弱。

【解析】

(1)空間分佈特徵主要從哪裏高哪裏低,整體走向等分析。

(2)暖脊是指從高溫區中延伸出來的較狹長區域,說明暖脊氣溫較高,結合太行山地形特徵分析。

(3)冬季太行山東坡夜間焚風強度明顯大於白天主要跟山風、穀風有關係。

本題難度適中,屬於能力題,解題的關鍵是從材料中獲取信息和掌握區域差異的相關知識。

18.【答案】

解:(1)鳳堰古梯田主要分佈在海拔500~650m之間,屬於山區,地形起伏大,所以坡地改梯田可以減輕水土流失,有利於蓄水保肥;該梯田級數均在300級,梯級層高0.3~1m,級寬3~15m,最長達600m,則梯田面上地形平坦,有利於耕作和田間管理;坡地改梯田可以增加耕地面積,提高水稻產量,增加經濟收入等。

(2)讀圖可知,鳳堰古梯田位於漢江北岸,屬於依山修築,根據等高線數值可知,其地勢北高南低,可依靠溪水自流灌溉;鳳堰古梯田灌溉系統完備,依靠黃龍、茨溝、冷水和龍王4條溝的溪水自流灌溉,潺潺流水,灌溉條件便利;該梯田北部是秦嶺南坡,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植被爲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山區植被茂密,涵養水源的能力強;秦嶺山脈呈東西走向,該地地處夏季風的迎風坡,溪水的補給量大,灌溉水源充足,所以該地有利於梯田灌溉。

(3)鳳堰古梯田於清代修築而成,200多年來至今,時間長,存在自然耗損,需要整修梯田及灌溉系統;隨着人口的增加,人類的影響加大,需要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利用該地優良的自然環境發展生態農業綠色農業;恢復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鳳堰古梯田爲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水利風景區、國家森林公園,被譽爲“中國最美田園”,所以可以發展古梯田生態旅遊等。

故答案爲:

(1)坡地改梯田可以計算水土流失,有利於蓄水保肥;梯田面上地形平坦,有利於耕作和田間管理;增加耕地面積,提高水稻產量。

(2)梯田依山修築,地勢北高南低,可依靠溪水自流灌溉;臨近溪流,灌溉條件便利;北部的秦嶺山區植被茂密,涵養水源的能力強;地處夏季風的迎風坡,溪水的補給量大,灌溉水源充足。

(3)整修梯田及灌溉系統;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利用該地優良的自然環境發展生態農業綠色農業;恢復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發展古梯田生態旅遊等。

【解析】

(1)鳳堰古梯田修築後對水稻種植所起到的積極作用主要是增加耕地面積、減輕水土流失等。

(2)梯田灌溉的自然條件是水資源的多少和變化及其地勢的高低等。

(3)促進鳳堰古梯田作爲農業文化遺產,可以採取環境保護、維修和維護、促進經濟發展、古爲今用等。

本題組以鳳堰古梯田爲切入點,考查區域地理的自然環境和開發,屬於基礎題,根據題幹內容結合圖示分析解答即可。

19.【答案】

解:(1)讀圖可知,澳大利亞地區人口、城市主要集中在東部地區,因此對交通運輸的需求量大;且經濟發達,技術先進,爲高速鐵路的建設提供的資金和技術。

(2)高速鐵路的特徵之一是速度快,因此高鐵建成之後會縮短出行時間;環境交通壓力;促進地區的人口流動和文化交流,促進經濟的發展。

(3)讀圖分析可知,東部沿海地區的鐵路線密集,形成交通網絡;而西部地區鐵路線稀疏,線路單一;主要是由於東部地區人口、城市密集,需求量大;西部地區主要是由於礦產資源豐富,鐵路線主要與港口連接。

故答案爲:

(1)人口、城市密集,交通運輸需求量大;經濟、技術發達,可爲高速鐵路建設提供技術和資金保障。

(2)節省沿線城市居民出行時間;緩解交通運輸壓力;促進城市人口流動和人文交流,加快城市經濟發展速度。

(3)特點:西部沿海地區鐵路線稀疏,線路單一;東部沿海地區鐵路線密集,形成鐵路運輸網;

原因:西部沿海地區鐵礦資源豐富,鐵路線連接礦區與港口,東部沿海地區人口,城市密集,客運和貨運均發達,形成鐵路運輸網。

【解析】

(1)澳大利亞東部地區擬建高速鐵路的優勢社會經濟條件主要從人口、城市、需求、經濟、技術等方面分析。

(2)高速鐵路建成後對沿線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主要從出行時間、交通壓力、人口流動、文化交流、城市發展等方面分析。

(3)澳大利亞西部沿海和東部沿海地區鐵路線路佈局的特點主要從圖中分析即可,原因主要從人口、城市、資源的分佈分析。

本題以澳大利亞鐵路分佈情況爲背景,考查了澳大利亞東部地區擬建高速鐵路的優勢社會經濟條件、高速鐵路建成後對沿線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讀圖分析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