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七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及對策【通用多篇】

七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及對策【通用多篇】

七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及對策 篇一

一、中學生心理特點

1、國中生心理特點:

⑴認知發展 國中生不僅能夠把握事物眼前的狀況,還能把握他們能夠設想的可能情況。這種認知能力的發展,對國中生的學習、生活及其個性發展有着重要影響:①促進其學業進步。②開始與父母發生衝突。③對事物有一定的獨立見解,儘管有些是偏激和不成熟的。

⑵性意識的覺醒 隨着生理髮展的急劇變化,國中生心理開始萌動,在與異性同伴相處中,一些從來沒有過的新的體驗與感受開始產生神祕的騷動,使他們感到好奇、渴望,有時又是迷惑和害怕。

⑶不成熟的“成人感” 隨着國中生自我意識的發展,自尊心與人格獨立性也隨之明顯增強。他們不希望別人時時管教約束,否則會使他們產生逆反心情和對抗情緒。儘管國中生的“成人感”日益增強,但由於社會經驗不足,對社會問題及個人問題認識較膚淺,這使得他們對自我評價、對他人評價常常又是不成熟的,順利時沾沾自喜、狂妄自大;挫折時,妄自菲薄、自卑自棄。自我體驗也是動盪而不穩定的。

⑷學習成績分化激烈,造成學生心理壓力加大 國中生學習成績波動很大,分化明顯。八年級年級是明顯的分化期,學習優秀的學生能應付自如,學有餘力;而學習較差的學生,窮於應付,越學越吃力。學業不良將會導致學生厭學、逃學、自卑自棄等一系列不良心理。

⑸同一性問題 同一性是個體對自己的本質、價值、信仰及一生趨勢的一種相當一致和比較完滿的意識。通俗地說就是個體在尋求“我是誰”這個問題的答案。青少年在同一性形成的過程中常常會出現一些不適應問題,表現在有的人對自我和自己的生活方式感到困惑,常伴有激動的情緒和解脫困境的的嘗試;有的'人可能出現暫時的或長久的同一性混亂,即未能形成一種強烈的、清晰的同一感,他們無法發現自己。經受過同一性混亂的青年,自我評價較低,道德推理不夠成熟,難以承擔責任,衝動而思維缺乏條理。可見,青少年的自我意識,與人交往,社會適應等方面的困擾都與同一性問題有關。

二、中學心理健康輔導對策

(一)實施班級心理教育的目標(包含三個層次目標)

1、增進心理健康。班級心理教育的基礎目標,就是通過班級心理教育,使學生學會自我進行心理保健,掌握有關避免和消除心理健康問題的原則與方法;對自我心理健康狀況有正確的認識,能夠自我排憂解難,能應付生活中的各種挫折,保持樂觀、穩定的積極心態。

2、優化心理素質。這要求班主任通過對學生的智能品質、情感品質、意志品質以及其他各種個性心理品質的培養,使學生知(認知)、情(情感)、意(意志)、行(行爲)與社會現實的要求之間有着和諧的適應關係,從而促進其整體素質的提高。

3、開發心理潛能。培養跨世紀的一代新人,不僅要造就他們與未來文化相適應的現代心理素質,更要造就他們與科技進步相適應的創造心理素質,這就需要開發人的心理潛能。班主任要從已有的科技成果和教育的成功經驗那裏,吸收和借鑑一些開發心理潛能的經驗,如思維訓練教學、開發右腦教育、創造能力培養,以及旨在提高情商水平的情感教育等,以提高學生的心理機能,儘可能多地發揮他們遠未發揮出來的心理潛能,使弱智者增智,低能者增能;使智者更智,能者更能。

(二)實施班級心理教育的原則

1、以科學爲指針

2、以全體爲對象

3、以活動爲前提

4、以發展爲重點

5、以尊重爲基礎

6、以自助爲目的

(三) 中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

1、具有良好的認識自己、接納自己的心態與意識;

2、能調節、控制自己的情緒,使之保持愉悅、平靜;

3、能承受挫折

4、能較正確地認識周圍的環境,適應環境並能改造環境;

5、人際關係協調,具有合羣、同情、愛心、助人的精神;

6、具有健康的生活方式與生活習慣;

7、思維發展正常,並能激發創造力;

8、有積極的人生態度、道德觀、價值觀和良好的行爲規範。

七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及對策 篇二

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是有階段性的。從國小到國中後,由於生理、心理和環境、學習容量、人際關係等的改變,使七年級學生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而對一個成長中的關鍵轉變期,幫助他們順利完成這一轉變,是我們每一位教師和家長責任和義務。

在我看來七年級的學生,無論是在哪一方面都是在開始的轉變,例如:周圍的教育環境,同學,應該要學的懂得東西,一些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等等,都是這一年齡段的學生應該要知道、要養成的好習慣,這些將會是受益終身的事情。像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有大體這幾方面的特點:

1、成熟性與幼稚性的階段;

2、向上性與盲目性的階段;

3、獨立性與依賴性的階段;

4、新鮮感與緊張感的階段等。

針對以上的這些轉變的過程我們應該從那方面做會使我們的孩子們更好更快樂,我有以下見解:

1、加強養成教育。從上面分析可知,七年級學生的理性和自我約束能力不強。因此從一開始我們就要嚴格要求他們無論是儀表儀容、文明禮貌、作息制度,特別是好的生活與學習習慣,但是在進行教育時要針對他們的認知特點:一是要充分愛護、尊重、信任學生。如多看到學生的優點,正面表揚、鼓勵他們;不要在大庭廣衆之中批他們。二是要採用自然、具體、生動的方式。多多和他們去聊天去更多的瞭解他們的想法和心理變化。

2、注重心理輔導。從上面的分析可發現,七年級學生已開始在人生的多種矛盾中,步入了人生的多事之秋,容易發生心理問題和障礙。因此應該全面把握他們的心理特點和發展矛盾,注重心理輔導。對七年級學生的心理輔導內容主要有:

(1)自我意識的教育。

(2)情緒輔導。

(3)青春期教育。

3、開展學法指導。進入七年級,科目增多,容量變大,需要理解的成份增多;國小老師助學,面面俱到地幫助學生學,學生對老師的依賴性大;中學老師開始逐漸放手讓學生自己學,課後學生自己完成作業、支配課餘時間。這使國小一些懶惰、毅力較差的學生會產生厭學和無所適從的感覺。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就顯得尤爲重要。在這一點上,老師和家長要協調好,在教學中注重學法指導,如從要求學生制定學習計劃開始,逐步在聽課、預習、複習、閱讀、記憶方法等方面對學生進行反覆的具體指導和訓練、強化。另外,教學中也要注意國小和中學知識的銜接,使學生在學習上循序漸進,樹立學生對學習的信心,激發學習興趣。特別是對有的一些學科從國小到國中轉變比較大,更應該注重方法的引導,學習習慣的養成。

4、認識到家庭教育是一項艱苦而又細緻的長期教育工程。學生們成長過程是逐漸模仿的過程,家長的一言一行,也許在不經意的時候就會對孩子有一定促進作用,當然如果有一些不好或是消極的,偏激的孩子也會感受得到,久而久之孩子在思想上就會有一定的轉變,這都是具有兩面性的。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一個人材的培養沒有幾十年的精心培養是成不了人材的,靠朝夕之功是培養不成人材的,靠僥倖心理也是斷然培養不好孩子的。

同時還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堵不如疏,比如一點不讓看電視,這也不現實。

2、不負責任的放任,不管不問,

3、嚴管型,不解決任何問題

4、急不等於要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