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中學生心理健康現狀、成因分析及對策

學生心理健康現狀、成因分析及對策<?XML:NAMESPACE PREFIX = O />

 **教體局  楊占強 黃彥林  

中學生心理健康現狀、成因分析及對策

一、提出背景

時下,不斷有媒體報道:某某學校xx學生離家出走、xx學生跳樓、xx學生酗酒羣毆、xx學生着迷色情小說、xx學生迷戀網吧、xx學生因異性朋友大打出手……從這些報道可看出,青少年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僅關係到自身的全面發展,而且也影響到全民族的素質水平和精神文明程度。中學時期是人生成長的重要階段,是心理健康發展的關鍵時期。然而,面對現代社會競爭的加劇,教育的侷限,家庭教育的弱化,不少的中學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種心理困擾和障礙,影響其健康發展,中學生的不良行爲呈上升趨勢,有的中學生甚至出現直接危害校園和社會的臨界犯罪行爲,其性質越來越惡劣。這些不良行爲對於中學生品德的形成產生了嚴重的消極影響,必須高度重視。
    二、調查方法

我們以《中學生心理健康診斷測試》爲標準,以縣一高、二高學生爲樣本,對其心理健康問題進行專門調查。調查學生在強迫心理、人際關係敏感、抑鬱心理、敵對心理、焦慮心理和異性交往心理等六方面特點。

我們採取問卷調查法以不記名答卷方式進行調查,發放問卷800份,收回有效答卷745份,回收率93.1%。

三、調查結果

我們在對調查結果進行量化處理的基礎上,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如下表:

受調查學生心理健康狀況(%):

 

強迫

人際關係敏感

抑鬱

敵對

焦慮

異性交往

平均分

正常

65.2

67.3

65.8

75.4

70.5

79.7

70.7

心理疾病

34.8

32.7

34.2

24.6

29.5

20.3

29.3

其中輕度

 

30.6

26.5

28.1

20.8

23.7

16.6

24.4

其中

中度

3.9

5.0

5.3

3.4

5.1

3.1

4.3

其中

重度

0.3

1.2

0.8

0.4

0.7

0.6

0.6

通過調查發現,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令人擔憂,29.3%的學生存在心理問題。具體表現爲:

在強迫症狀方面,34.8%的學生存在心理問題。如,33%的學生明知沒有必要的事情,但卻有無法擺脫無意義的想法、衝動;30%的學生常會感到不能集中精神,腦子變空。

人際關係敏感方面,32.7%的學生存在心理問題。如,32.8%的學生在人際交往中常有自卑感,心神不安;34%的學生認爲別人不理解自己,不同情自己;6%的學生在公共場所吃東西會感到很不舒服。

抑鬱心理方面,34.2%的學生存在心理問題。如,31%的學生常會感到孤獨、苦悶;29%的學生有時會無精打采提不起勁來;9%的學生經常責備自己;5%的學生容易哭泣。

敵對心理方面,24.6%的學生存在心理問題。如,25%的學生容易煩惱、激動;22%的學生有想摔壞東西的衝動;18%的學生有時會不能自控而大發脾氣。

焦慮心理方面,29.5%的學生存在心理問題。如,7%的學生常會無緣無故地突然感到害怕;31.2%的學生常會感到緊張或容易緊張。                               

異性交往心理方面,20.3%的學生存在心理問題。如,2.9%的學生拒絕與異性同學交往;90%的學生認爲中學階段學生之間發展的是友情而不是愛情;18%的學生認爲自己在異性交往中需要有關方面的指導。

四、成因分析

中學生存在着心理健康問題,而且呈明顯增加的趨勢,這必須引起我們高度重視。分析原因,主要是現代社會的衝擊和學校應試教育帶來的壓力,引起了學生精神和行爲上的適應性障礙。改革開放以來,整個社會發生了急劇的變化,社會交往日益頻繁,多元價值觀的並存以及社會信息量的激增,生活節奏的加快,無疑都會造成人們的心理緊張,特別是青少年學生,除了承受社會生活的壓力外,還要面臨學習負擔過重,升學壓力過大,家長期望值過高等多種刺激,這就導致了一部分學生產生了各種心理不適和心理疾病,如強迫症、抑鬱症、焦慮症等等。基礎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是保護和增進學生的身體和心理健康,而作爲基礎教育的主要場所——學校,在教育上很長時間忽視了對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造成學生缺乏此方面的認識,從而,影響學生心理素質的健康發育。

五、對策建議

在培養和提高中學生心理素質中,學校教育是很重要的。具體做法我們認爲可從以下五方面努力:

    1、在中學開設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幫助學生了解心理科學知識,掌握一定的心理調節技術。在教學中,要面對全體學生爲主,個別輔導爲輔。可以分爲兩部分:一部分爲理論知識課,如心理衛生常識講座,心理調節問題答疑,焦點問題討論等,在心理知識的學習中明確認識、矯正觀念,以積極的態度去對待自己的心理衝突。另一部分爲活動訓煉課,這是在中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最爲有效的方法。活動內容包括:小品表演,角色模擬遊戲互訪互問,以及其他活動形式,在活動中學生不僅可以學習介紹自己、瞭解別人、與人交社的社交技能,還可以掌握一些諸如轉移情緒、宣泄痛苦、發泄憤怒的心理調節手段,防患於未然。
   2.通過各學科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學校教育、教學是相互依存的、相互促進的、互爲制約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學校整體教學工作中的一部分,教師要轉變觀念,改變以往只看成績不看能力的測驗評價方法。在教學中多給學生愛和尊重,多表揚、多鼓勵、少批評,創造和諧的教學環境,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只有這樣,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內驅力才能激發。
中學的許多課程都包含着豐富多彩的心理健教育內容,教師應積極深入地挖掘,對中學生實施自覺地、有意地影響,達到潤物細無聲之效。比如,歷史課中英雄人物的堅強意志和英雄事蹟、語文課文中人物心理的描寫等都會對學生的心理產生積極的影響。因此在各門學科的教學中有目的地加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使教育模式由知識教育向素質教育、心理教育轉化。   3、開展心理諮詢與輔導工作。可以在學校設立“心理健康諮詢室”,就新生入校時適應不良,老生在學習、人際交往、情感、升學填報志願等心理衝突與心理挫折造成的心理障礙等問題進行諮詢,採用一些心理治療的簡易方法對症下藥,使個別學生的心理疾病得到治療。同時,要注意自身形象,真誠關注學生,增強學生的信任感。例如,有的學生由於考試不理想,連續幾個月都苦悶,而無精打采。對此,我們應幫助分析考試不好的原因,讓其認識到成敗乃是常事,提高自我認識,鼓勵其自己找到解決的對策。同時,應多指導一些調節情緒的方法,如,多聽輕快的音樂,多活動,多與人交往等等,從而使之克服抑鬱的情緒,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

4、優化第二課堂,引導學生積極參加各種實踐活動。第二課堂是促使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和知情意行和諧發展的基本途徑,對開闊學生的知識領域、思想境界,提高文化修養,擴大社交範圍和心理容量,發展學生個性起重要作用,學生通過校內外實踐才能發現開拓自身的潛力。

第二課堂的內容是相當廣泛的,學校班級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可以舉辦各種形勢教育類、社會生活類、心理衛生類、閱讀類、審美類、信息處理類等指導性講座。可以積極組織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如參觀調查訪問。可以建立多種類型課外活動小組,閱讀小組。總之,第二課堂應當努力體現思想性、知識性、情感性、藝術性、實踐性和學生主體性的統一。

5、建立青少年心理研究中心。重視培養教師科學的心理教育觀和樹立教師正確的心理教育意識,組建一支具有豐富經驗,以從事心理學教育的教師和班主任爲骨幹的高素質教師隊伍,在學校大力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科研工作,並以此爲先導,對學生進行教育。

中學生正處於青春期,青春期是人的行爲、性格和智力等心理素質迅速發展的關鍵時期。處於這一特殊發育階段的青少年,由於生理、心理等方面急劇變化,加之文化知識及社會經驗的不足,很容易產生不健康的心理,導致心理問題或心理疾病,我們必須對這一時期的少男少女不健康心理有充分有認識,才能因人而異,循循善誘。

綜上所述,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容忽視,我們應重視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工作中,不能僅僅停留在瞭解問題,分析問題的水平上,而且要能夠解決問題,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實際意義,從而推進素質教育全面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