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祭竈風俗文化禮儀【精品多篇】

祭竈風俗文化禮儀【精品多篇】

祭竈節的寓意 篇一

祭竈節,民間講究吃餃子,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山區多吃糕和蕎麪。晉東南地區,流行吃炒玉米的習俗,民諺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鍋倒”的說法。人們喜歡將炒玉米用麥芽糖粘結起來,冰凍成大塊,吃起來酥脆香甜。 祭竈這天除吃竈糖之外,火燒也是很有特色的節令食品。每到臘月二十三祭竈這天,城市中的燒餅攤點生意非常興隆。供品除糖瓜之類外,也有供水餃,取民間“起身餃子落身面”之意,有的也供麪條。

每到臘月二十三這天,中原城鄉噼噼叭叭燃放起新年的第一輪鞭炮。城鎮居民忙於購買麻糖、火燒等祭竈食品。而在廣大農村,祭竈的準備活動和隆重的祭竈儀式便在震耳欲聾的炮聲中漸漸拉開了帷幕。

祭竈儀式多在晚上進行。祭竈時,祭竈人跪在竈爺像前,懷抱公雞。也有人讓孩子抱雞跪於大人之後。據說雞是竈爺昇天所騎之馬,故雞不稱爲雞,而稱爲馬。若是紅公雞,俗稱“紅馬”,白公雞,俗稱“馬”。

焚燒香表後,屋內香菸繚繞,充滿神祕的色彩。男主人斟酒叩頭,嘴裏唸唸有詞。唸完後,祭竈人高喊一聲“領”!然後天執酒澆雞頭。若雞頭撲楞有聲,說明竈爺已經領情。若雞頭紋絲不動,還需再澆。

祭竈儀式結束後,人們開始食用竈糖和火燒等祭竈食品,有的地方還要吃糖糕、油餅,喝豆腐湯。

在河南,典型的祭竈食品要首推竈糖。竈糖,是一種又粘嘴又粘牙的麥芽糖。祭竈供竈糖的原因,是爲了粘住竈爺的嘴巴。傳說竈爺是玉帝派往人間監督善惡之神,它有上通下達,聯絡天上人間感情,傳遞仙境與凡間信息的職責。在它上天之時,人們供它竈糖,希望它吃過甜食,在玉帝面前多進好言。也有人說,祭竈用竈糖,並非粘竈爺的嘴,而是粘嘴饞好事、愛說閒話的竈君奶奶的嘴。

祭竈這天除吃竈糖之外,火燒也是很有特色的節令食品。每到臘月二十三祭竈這天,城市中的燒餅攤點生意非常興隆。人們擠擁不動,爭買祭竈火燒。農村大多是自己動手,發麪、炕制,一家人熱熱鬧鬧,很有過小年的味道。

在河南,人們把祭竈節看作僅次於中秋的團圓節。凡在外地工作、經商、上學的人,都爭取在臘月二十三之前趕回家裏。能吃到家裏做的祭竈火燒,便會得到竈神的保護,來年家人就能平安無事。

祭竈節這天,人們都在祈禱未來的生活愈加美好。最重要的是祭竈節的文化意義,讓我們每個人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民間的活動是多種多樣的,文化的傳承一直留在我們的心中。

祭竈節活動的含義 篇二

我國春節。一般是從祭竈揭開序幕,民謠“二十三,糖果粘”指的就是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竈。有所說“官三民四船家五”之談,也就是官家二十三祭竈。農民二十四。船家二十五。其實人們一般都是在二十三祭竈。

在《禮記》的《祭法》篇稱,「王爲羣姓立七祀」,在七祀中有一祀就是祀竈。上竈還要洗刷鍋盆,因此《禮記》的《禮器》篇又稱祭竈是「老婦之祭」,「惟盛食於盆,盛酒於瓶,卑賤之祭耳。雖卑賤而必祭之者,以其有功於飲食,故報之也」

在中國現代社會的農村,祭祀活動仍很重視。作爲一個農村的孩子,很有幸親身經歷過祭竈神這一活動。

祭竈在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的祭祀活動中,它的地位僅次於祭祖。

這個生長在黃土地上的民族。他們沒有遊牧民族的粗放,也沒有歐洲海盜們的野蠻。因爲他們的生活不需要浪跡天涯,更不需要漂泊四方。他們要做的,就是永遠深愛這塊土地。

祭竈神活動,反映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人民的心態,反映了他們對土地的眷戀,對生命的愛護,反映了他們的“忠”“義”“孝”,反映了人性的“真”“善”“美”。

祭竈是民間一個重要的活動,體現了人們生活的多樣性,生活需要儀式感。祭竈節每個地方都有各種各樣的習俗,在民間的影響非常大,節日期間都會祭拜自家的竈神。

祭竈習俗 篇三

農曆臘月二十三,是春節前的一個重要民間節日,人們稱它爲“祭竈節”。每到這個時候,人們按捺不住迎接新年的喜悅心情,停下手中各種活計,忙忙碌碌地例行年前的祭竈送神活動。

臘月二十三祭竈的習俗,伴有一則淒涼的民間傳說。古代的時候,一對老夫婦僅有一子,兩人視兒子如掌上明珠,十分疼愛。但因家中貧困,無以湖口,只得忍痛讓兒子到煤礦去挖煤。

兒子久去不歸,老人格外想念。這天,老太婆囑老漢到煤礦看看。路上,老漢遇到一個光腳片的同路人,兩人越走越熟,相處十分融洽。閒談之中,老漢得知光腳片是受閻王指使,來礦上收回一百名礦工。老漢心急如焚,乞求光腳片留下自己的兒子。光腳片慷慨應允,囑他不要告訴別人。

見了兒子,老漢佯裝害病,兒子侍奉左右,一直無法下井。不久,煤礦出了事故,老漢趕忙把兒子領回家裏。

轉眼三年過去了,這年臘月二十二夜裏,老漢想起當年的風險,忍不住對老伴說了。誰知此話被竈君聽走了,二十三晚上,竈君上天后,對玉帝講了這件事。玉帝惱羞成怒,立即懲罰了光腳片,並收走了老漢的兒子。

爲此,每到臘月二十三這天,人們敬竈君吃竈糖,希望他到天宮後,不要再搬弄人間是非。久而久之,人們都在臘月二十三祭竈。

每到臘月二十三這天,中原城鄉噼噼叭叭燃放起新年的第一輪鞭炮。城鎮居民忙於購買麻糖、火燒等祭竈食品。而在廣大農村,祭竈的準備活動和隆重的祭竈儀式便在震耳欲聾的炮聲中漸漸拉開了帷幕。

祭竈儀式多在晚上進行。祭竈時,祭竈人跪在竈爺像前,懷抱公雞。也有人讓孩子抱雞跪於大人之後。據說雞是竈爺昇天所騎之馬,故雞不稱爲雞,而稱爲馬。若是紅公雞,俗稱“紅馬”,白公雞,俗稱“白馬”。焚燒香表後,屋內香菸繚繞,充滿神祕的色彩。男主人斟酒叩頭,嘴裏唸唸有詞。唸完後,祭竈人高喊 一聲“領”!然後天執酒澆雞頭。若雞頭撲楞有聲,說明竈爺已經領情。若雞頭紋絲不動,還需再澆。

祭竈儀式結束後,人們開始食用竈糖和火燒等祭竈食品,有的地方還要吃糖糕、油餅,喝豆腐湯。

北京祭竈的風俗 篇四

昔日北京,每逢到陰曆臘月上旬,大街小巷的油鹽店、雜貨鋪、南紙店、百貨攤都以代賣“竈王爺”。這種要木版水印的神像,大多來自華北的“版畫之鄉”天津楊柳青。那和藹、肅穆、善靜的竈王爺、竈王奶奶盛裝端坐,給人們以莊重的感覺。

每年一度,人們都要“請”回來一幀新的竈王像(不能說“買”)來代替被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薰火燎了陳舊不堪的舊竈王像。這似乎是在向人們預告,除夕馬上就要來到了。

給竈王爺、竈王奶奶奉上的供品,不須用雞鴨魚肉、乾鮮果品之類,更不須用牛羊三牲,只須一些“糖瓜“(用麥芽糖製做的像雞蛋大小的瓜狀糖塊)就可以了。稍考究一點的人家,再供上一碗用糯米蒸熟的蓮子八寶飯,他老人家就會更心滿意足。竈王爺騎的神馬,還要供以香糟炒豆和清水。

俗雲“臘月二十三日,竈王爺上天”,這天人們稱它爲“祭竈日”。在北京,這一天晚餐之前,每家家長都要先用糖瓜在竈門前烤化,然後抹在竈王爺、竈王奶奶的咀脣上。即使竈王爺不饞,人們也硬要把烤化了的糖飴放在他老人家的嘴邊,看業竈王爺賢伉儷都是喜歡吃甜食的。至更盡時分,家家院內立杆,懸掛天燈,燃放鞭炮,舉家男子羅拜,祝以抑惡揚善之詞,送竈王爺上天,去向玉帝啓秦人間一年之善惡,而婦女不能參拜,只於內室掃除爐竈,燃燈默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