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小組合作學習的個人反思 小組合作教學反思新版多篇

小組合作學習的個人反思 小組合作教學反思新版多篇

《小組合作學習》教學反思 篇一

隨着本次課堂教學改革的深入,小組合作學習已實踐一週了,這樣一種新的教學模式還真得令人好好反思。

通過近段時間的合作學習,學生的合作技巧有了很明顯的進步。但學生在小組合作中的身份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每週學生要對自己履行職責情況進行自評和他評,然後找出不足,發揚優點。每個月學生都要互換身份,在履行不同的職責中學生的能力得到了更大的提高。

1、要培養學生認真思考、積極發言的習慣

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是讓人人蔘與學習的全過程,使學生學得生動活潑,人人嘗試成功的喜悅。因此,教師首先要培養學生積極動腦,認真思考,踊躍發言的習慣,讓學生真正參與課堂教學,主動探究新知的形成過程,並把自己的探究過程用語言表達出來,在組內進行交流,既能發現與自己不同觀點的解決問題方式,又爲學有困難的學生提供幫助,真正發揮團體的合作精神,這對於我們七年級年級學生剛剛開始小組合作學習顯得尤爲重要。現在有的課堂學生看上去非常活躍,但它只來自一部分學生,還有一小部分學生,他們不習慣也不會主動思考,不知從何想,更不知從何說,難於用語言表達,教師要耐心扶助,除教給他們一步一步的思考方法外,還可努力創設便於學生思考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動腦慾望,逐步形成動腦,動口的習慣,讓學生在小組中敢想,敢做,敢說。

2、要培養學生虛心聽取別人意見的習慣

在聽課和自己的教學實踐中,會出現這種現象:當一個學生髮言時,其他學生並沒有認真聽,而是一味地舉手,不住地喊“老師,我、我”,更有甚者用胳膊把課桌碰得咚咚響,或者自己想自己的事,自己幹自己的事。這樣就不能達到合作學習的目的,因此,在交流時,教師要着力培養學生認真聽取別人意見的習慣。爲此,可採取下列措施:一是讓學生簡要記錄別人發言的主要觀點,並與自己的意見相比較;二是開展道德教育,使學生明確不認真聽取別人意見,是一種不禮貌行爲,也是一種不文明的行爲,逐步培養學生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

3、要培養學生積極實踐`、動手操作的習慣

知識來源於實踐,學習語文知識同樣也離不開實踐操作。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要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實踐操作習慣。

首先,要培養學生善於動手的習慣。很多語文知識都是通過查一查、畫一畫、拆一拆、寫一寫、練一練等動手實踐後理解和掌握的,小組合作學習更有利於動手操作實踐,教師要着力培養學生積極動手操作實踐的習慣。

其次,要培養學生把實踐與思維結合起來的習慣。實踐操作活動是學生非常感興趣的活動。

第三,要培養學生合作實踐的習慣。小組合作學習中的操作活動,更要體現合作意識,既能體現集體的智慧,又能從小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養成與人合作的習慣。教師在指導操作時,要有意創設有利於合作的活動,促進學生合作能力的提高。例如在學完《陳太丘與友期》這篇課文後,我要求學生製作一張手抄報,可以一人完成,也可小組合作,大多數同學選擇了小組合作,他們有的畫畫,有的找資料,各顯神通,完成速度快,質量高。多進行類似操作,可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養成合作操作的習慣。

《小組合作學習》教學反思 篇二

小組合作學習成功與否不僅要看個人更是要看集體,這就需要老師的引導和措施的得利,小組“代言人”要輪換真是恰到好處。自主合作學習理論是依據主動發展和動機理論,把教學過程看成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主動探索知識的師生交流活動過程。採用小組互助合作學習的方式,正是優化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交往活動的重要形式。它有利於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確保學生的主體地位,有利於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知識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首先,以小組爲單位開展學習評比活動,創設一種只有小組成員才能達到個人目標的情境。即小組成員不僅要努力爭取個人目標的實現,更要幫助小組同伴實現目標,通過相互合作,小組成員共同達到預期目標。而教師的評價不僅面向個體,更注重對小組集體成就的肯定,讓小組成員在激勵中感受集體智慧,增強集體榮譽感,提高學習的使命感。

其次,一堂課結束後,教師需要組織小組自評,給學生流出時間,讓小組成員就他們與他人一起工作的經歷進行反思;學生在一起評價他們的工作,描述成員在達到小組目標的過程中什麼行爲是有幫助的或沒有幫助的,什麼行爲需要繼續或改變。小組合作學習以現代心理學、教育學、現代教育技術學等理論爲基礎,以目標設計爲先導,以師生之間的共同合作作爲基本動力,以小組活動爲基本形式,以團體成績爲評價標準,以標準參照評價爲基本手段,從而達到改善班級學習氛圍、形成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提高學生成績和技能爲根本目標。而我們的評價活動也僅僅是個實踐和嘗試,還有待我們進一步探討、總結和摸索更爲完善和科學的方法和經驗,以不斷提高我們的教學水平。

再次,小組“代言人”要輪換。每次學生的合作學習都由小組選出一名代表(通常由學優生擔任),作爲本組的代言人向全班展示他們的學習成果。對於這類學生來說,能獲得同伴的信任,心中自然充滿自豪感和使命感,必然會做得好些。然而對於小組內其他學生特別是學困生呢?他們也有一種獲得尊重、獲得表現的需要。因此小組“代言人”不應固定,要進行角色輪換,尤其要關注學習主動性、積極性不夠的,有些自卑感的學困生。教師要用“放大鏡”去尋找學困生的長處並加以表揚,使其能揚起自信的風帆,從而主動參與小組學習,大膽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疑問。對學優生要進行教育,鼓勵他們主動幫助學困生,在小組內形成良好的協作關係,感受學習的樂。如果各個小組的學困生都能起來做“代言人”了,那麼我們的小組學習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了。大家說是嗎?

《小組合作學習》教學反思 篇三

“小組合作學習”是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一種有效方法,也是當前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重要途徑。課堂中利用小組合作學習可以提高單位時間中學生學習、交往、表達的頻度與效率,優勢互補,有利於培養探究意識和合作精神,也有利於學生口語交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發展。然後在課標思想指導下,在課改的口號聲中,許多教師在課堂中很自然地用起了小組合作學習方式。有的教師很自象地說:“我每節課都讓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許多教師在評課時把課堂上有沒有小組合作學習作爲是否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是否體現自主學習的標準。所以教學公開課、教學觀摩課上總少不了小組合作學習這一主要環節。而許多教師流於形式的做法實在令人長嘆不已。如今小組合作學習課堂缺的不是活潑有餘的教學情境,不是熱鬧的教學氣氛,也不是表面的小組合作形式,而是充分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提高教學效率的小組合作學習理論和策略。

在教學實踐中我悟出教學中不能爲了合作學習而進行合作學習,應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恰當的時機進行,才能發揮其最大的作用。

《小組合作學習》教學反思 篇四

新課程倡導了三大學習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其中小組合作學習是在形式上有別於傳統教育的一個最明顯特徵。它有力地挑戰了教師“一言堂”的專制,同時也首次在課堂上給了學生自主、合作的機會,目的是培養學生團體的合作和競爭意識,發展交往與審美的能力,強調合作動機和個人責任。

爲了有效解決傳統教學中“少數學生爭檯面,多數學生做陪客”的現象,我們在教學中引入了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在獲取數學知識的同時,形成良好的人際關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如何克服小組合作學習流於形式的弊端,使合作學習落到實處,這是走進新課改後每一位教師都必須面對的問題。我談以下幾點想法:

一、考慮是否必要

小組合作學習作爲一種組織形式,只有與實際的教學效果結合起來才能評價是否必要。要讓小組合作學習真正發揮作用,需要教師在課前做大量的準備工作,包括對學生認知水平、學習特點、教學目標、教學環境和資源作深入細緻的分析,對課上要解決的問題要有一個估測:爲什麼這節課(這個環節)要用小組合作學習?不用可以麼?如果要用,要解決哪些問題?什麼時候進行?哪些內容適合班級集體教學,哪些內容適合小組合作學習,哪些內容適合個人自學?要根據學生的情況和教學內容有所選擇,實現學習方式的多樣化,避免“把所有雞蛋放入合作學習之籃”,真正提高學習效率。

二、把握恰當時機

一般情況下,小組合作學習旨在通過共同參與探究、討論,相互啓發、互補,以集體智慧解決個體無法解決或短時間內難以解決的問題。但是合作學習必須建立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當學生自己獨立解決某個問題遇到困難,需要尋求他人幫助、產生了交流與合作的心理需求時,再安排合作與交流,可能更有實效。同時,學生要參與小組討論或研究時,必須要有自己的見解,因此,個體的獨立思考是無法由別人或小組來代替的。教師在組織學生參與討論或探索之時,要留給學生一定的獨立思考的時間。只有這樣,學生的個人力量才能在小組合作中體現出來,學生也才能獲得實實在在的發展。

三、讓學生學會傾聽

教學中,我們常看到:當一個同學發言時,還有許多同學舉手,嘴裏不住地喊着“老師,我、我”,有的甚至就直接打斷別人,大聲地發表自己的見解。營造一種輕鬆愉悅的氛圍,讓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展現自我是需要的,但引導學生學會傾聽也是非常必要的。傾聽是對發言者的尊重,只有熱情傾聽他人發言,才能使發言者感到自己是受歡迎的。相反,有人發言而無人傾聽時,將極大地挫傷發言者的積極性。同時,傾聽別人發言能使自己從中得到啓發,以觸類旁通,彌補自己考慮問題的不足。高效的課堂不但要鼓勵學生“愛講”,而且要引導學生“會聽”,倡導學生“多思”。

在發展不斷提速的社會中,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反思過往之事,活在當下之時。反思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小組合作學習》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組合作學習》教學反思 篇五

合作學習是一種共同的,開放的,包容的學習。它要求學習小組成員共享目標和資源,共同參與任務,直接交流,相互分享。在教學中,教師常常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要求小組成員共同完成某一設定目標,如討論、演唱、合奏、創作、遊戲等。它不僅可以使教學民主化,活躍課堂氣氛,爲學生的自主學習創造機會,而且也能增加學生的信息交流量,使傳統的信息傳播網絡化,擴展學生的深度和廣度,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以及與他人合作的能力。

隨着素質教育、課程改革及創新教育的不斷深入發展,小組合作學習已被越來越多的教師運用到教學中。音樂學科也在積極努力做着這方面的嘗試,我們音樂教師也應對這一“課堂模式”做更深入的研究與反思。那麼“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如何?怎樣才能使“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和質量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呢?

我在音樂學科教學中嘗試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發現“熱鬧”的場面背後,只有41%的同學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具有積極效果,51%的同學小組合作學習收效甚微,只是流於形式,8%的同學小組合作學習則是在浪費時間,毫無功效。例如,在教學中有下面一個片斷:

在聽賞美妙的人聲《閒聊波爾卡》(七年級上冊)時,我讓學生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分析對作品的感受,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把作品表達出來,例如,畫畫、一首小詩、圖式等等。教室一下子熱鬧起來了。我身邊的一個小組在認真地研究着,討論着,由於意見不一,爭得面紅耳赤;離我視線較遠的地方的一組,四個女同學在認真地討論着,兩個男生在嬉鬧,還有一個女同學坐着悶聲不響;其他的小組表面看來很認真,但不知合作的結果如何。

十分鐘後,小組學習結束。各小組開始交流展示,但效果不理想。有的小組有形式但無內容,有的有內容但形式單一,由此可見,剛纔學生的合作學習是失敗的。那麼,影響小組合作學習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呢?我認爲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即合作內容、合作態度、合作時間等。如何提高和改進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呢?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合作學習的內容要有合作價值

形式爲內容服務。爲了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積極主動,使學習富有成效,教師必須設計適合多人合作學習的活動和作業。首先,必須有合作價值,能引起學生的興趣;這些活動和作業或是引人入勝的場景,或是令人興奮的刺激,或是讓人困惑的問題,或是可以預見的成就。其次,我們在設計合作學習的內容時,應該注意內容含量不宜過小,如果單*個人力量就能解決的問題,就沒有大家合作的必要;內容難度要大衆化,過難容易冷場,或者導致只有少數人的真正參與,而且,創作活動不宜出效果,過易會使學生無須作深入的思考,缺少思維價值的合作,沒有什麼意義。

2、合作學習的態度要誠懇,要有集體協作的意識

合作學習是一種集體的學習。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不自覺地發現他人的優勢,學習他人,悅納他人,完善自己,學會與他人合作,形成一種情感同化的態度,爲達到共同目標而努力。但是,在日常教學中,我們卻發現,有些小組的學生雖然面對面地坐在一起,卻各忙各的事,無法交流,不會合作,小組學習如同虛設。那是因爲我們面對的是未成年的學生,其主體性受其身心尚未成熟的狀態制約,認識水平、交往水平、自律水平是逐漸發展提高的過程,學習行爲需要監護、引導和規範。比如前面提到的《閒聊波爾卡》中的小組合作之所以失敗,主要原因是學生根本不知道怎樣合作。因此,要使“小組合作學習”富有成效,教師必須引導學生制定選擇小組活動規則,探索小組學習的方法。如:如何在小組中表達自己的觀點;明白聆聽別人的發言是尊重他人的表現;指導小組長的工作方法,提高其組織管理能力等。譬如,我在給其他班學生欣賞《閒聊波爾卡》時,改變以往的小組合作方式,在請學生以小組討論的形式談談對樂曲的感受時,讓學生採用“任務分割,結果整合”的方式,做到人人蔘與。有的可以從情緒上談,有的可以從速度、力度上談,有的可以從節奏、旋律上談,指派一名學生記錄大家的發言,然後代表小組在全班進行交流。這種方法可以使學生遇到困難時互相幫助、協同作戰、共同成功。

另外,在每次交流結束時,教師在評價學習結果的同時,還要有意識地評價小組合作的能力。以此經常提示、強化,使學生學會交流,學會合作,使他們真正懂得,不是聰明的人能成功,往往是能吸取別人的意見,與他人合作的人能成功,進而不斷提高“小組合作”的質量。

3、合作學習的時間要充分

現在,課堂上的小組合作學習普遍存在着這樣一種遺憾:學生剛剛進入角色,學生的思維剛剛展開,所研究的問題剛剛有所深入,教師便偃旗息鼓,終止大家的討論,“小組合作學習”因時間的不充裕直接制約了其深入展開。

大量的研究資料表明,小組合作學習方法使用得當,在教學中確實能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我們也應清醒地意識到,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決不是萬靈丹,一服馬上見效,它通常需要花長時間苦練才能成功。除了要有良好的學科知識之外,要設計良好的合作學習教案或教學活動,還需要有很好的認知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的基礎,整合成良好的教學專業知識。

《小組合作學習》教學反思 篇六

通過本週的新課學習,很明顯的感到,經過了長時間的假期修養,學生們的狀態非但沒有得到很好的恢復,相反,很多學生似乎越發的失去的對理想目標的拼搏和進取精神。他們不管是優秀的學生還是後進的差生,都無一例外的不在狀態。他們這些表現讓我很是費解和頭疼。也許真的到了需要開一個主題班會的時候了。

從學生的現有狀態來看,下一步,我需要在加強學生的數學學習的積極性的同時,通過主題班會的形式,更好的將學生的在校學習意識加強。

任何事情都有高潮和低谷,縱然是簡單的單純的課堂教學也無一例外的呈現這種特點。本週的公開課的效果在我的預料之中,課堂氛圍並沒有出現領導們想那樣的情況。

經過了一個學期的小組磨合,學生相互熟悉了每個人的學習特點,知道了各自的優缺點,甚至於出現了厭煩的情緒。我不否認,在班級管理中,我依然存在漏洞,但是,我們不得不面對小組合作學習的疲勞期的到來。學習,本身就是學生髮自內心的事情,如果學生出現了大面積的厭學情緒,我想所謂的小組合作就成了一紙空文。

自從新學期開學以來,學生的學習狀態很不好,更多的學生因爲種種原因,喪失了學習的動力。組長的積極主動引起了小組的逆反情緒。我覺得,不管什麼樣的教學方法,學生的積極主動,濃厚的學習氛圍,遠遠要高於所謂的模式。所以,我接下來的任務,將一如既往的在激發學生學習動力,調整班級學習氛圍上下文章,只要這些做好了,任何老師到我的班裏上課,都會組織起一節高質高效的成功的課。

《小組合作學習》教學反思 篇七

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也是很好的做法。因爲學生在小組中可以通過表達、交流,將其在探究過程中獲得的信息、材料、思維方式、思維成果與小組中的其他成員共享,還可以通過組與組之間的交流,與其他小組的同學共享。

如教學“觀察鯽魚外形特徵和內部主要結構”時,將學生分成4組去做“探究魚的各種鰭在游泳時所起的作用”的實驗,每組按不同的要求去探究:第一組,剪去背鰭和臀鰭後觀察其游泳狀況,分析背鰭、臀鰭在游泳時所起的作用;第二組,剪去尾鰭後觀察其游泳狀況,分析尾鰭在游泳時所起的作用;第三組,剪去胸、腹鰭後觀察其游泳狀況,分析胸、腹鰭在游泳時所起的作用;第四組,剪去所有的鰭後觀察其游泳狀況,分析魚鰭在游泳時所起的作用。各組得出結論後向大家彙報,再組織學生在組間交流觀察。在實驗過程中,人人有事幹,個個有收穫,這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造熱情,而且還增強了學生學習的合作精神,提高了解決問題的效率。

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師生角色得到了轉換,教師僅負責課程的設計和安排,更多的是引導學生自主參與,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作爲“平等中的首席”參與其中,還能針對學生的問題和困難適當進行引導,更多地激發學生獨立思考的火花。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消除了過去學習中的緊張、枯燥、厭煩的情緒,體現了學習的“易”、“趣”、“活”,能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潛能。

課堂小組合作的學習反思 篇八

在我們以往的教學中,教師更多地關注怎樣設計教學過程,怎樣突出教學重難點,怎樣設計板書,教學設計很大程度上只是教師的一廂情願而已,這對於學生來說,未必都有用,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小組合作的幾點反思。因爲它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學生的學習過程,這樣的教學必然是低效的。今天,在合作學習背景下的課堂教學,學生已成爲教與學的主角,課堂上出現了更多的生生、師生互動、平等參與的局面,教學組織形式異彩分呈,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成爲其中一個閃光的亮點。

一時間,各種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風起雲涌。語文課堂教學中改如何貫徹落實合作學習,纔不會捨本逐末?纔能有實效、出高效呢?我認爲首先應處理好如下幾個問題:

一、強化人文性,但不能淡化工具性。

過去語文課上,教師把課文條分縷析,弄得支離破碎,把語文課上成純粹的工具訓練課。語文課上沒有思想的碰撞、心靈的觸動、情感的陶冶、審美的薰陶。語文教學的人文教育功能遠遠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新的課程標準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學目標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語文教育應有的豐富內涵,充分展示語文自身的無窮魅力,還語文以本來的面目。

但要注意的是在教學中我們在突出體現語文人文性的同時,不能忽視其工具性,應當使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交融。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輔相成的,是高度統一的。葉聖陶先生說過:語文教學的根在在聽說讀寫,是聽說讀寫之內的挖掘與創新,而不是遊離於聽說讀寫之外的花樣翻新。

可時下語文課堂中的有些做法就值得反思了,有的教師認爲搞字詞句等基礎知識教學就顯得落後、過時,平時教學不重視了。小組合作課堂教學熱熱鬧鬧,教學形式變化多樣,可就是聽不到朗朗讀書聲,看不到對語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賞不到對優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獨到分析見解,沒有了必要的訓練,缺少了必要的積累,短短的課文學生讀起來結結巴巴。如果我們的語文課堂長期如此,少了聽說讀寫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基本訓練,那麼可想而知其他的一切活動也都將成會空中樓閣。

二、強調自主性,但不能放任自流。

有人認爲自主學習應該把時間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學,教師的職責只是維持紀律,或者根據教材重難點拋出幾個問題或幾個觀點,然後讓學生自學、自練、背誦、記憶,教師講得越少越好,這樣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體現其主人翁地位。這種觀點其實是對自主學習本質的一種誤解。自主學習指的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積極主動地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學習,而不是忽視教師的指導。如果忽視了教師的指導,課堂教學可能會處於一種無序狀態。一方面,學生的知識、經驗、能力的提升需要一個指導的過程;另一方面,學生的自覺性不是很高,自制能力較差,對自主學習的適應性不強。所以,自主學習中教師的責任非常重大,教師要研究學生的資質、基礎、接受能力等,並根據其特點和教學內容提出真正有啓發性的問題,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能夠進行發散性思維並能最終理解掌握教材重難點,既讓學生百家爭鳴,又能夠殊途同歸才行。

三、鼓勵合作學習,但不能忽視獨立思考。

提倡學生的合作學習不能忽視學生的獨立思考。合作學習作爲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被老師們廣泛採用。那種人人蔘與、組組互動、競爭合作、時有思維碰撞火花閃現的課堂確實能給人以享受與啓迪。實施合作學習是有一定條件的,要以學生個體的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爲前提。

如果只追求所謂小組學習的形式,在學生沒有充分閱讀、思考的情況下進行合作學習,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還不深入,認識也不很深刻,小組合作加工整理的結果與所得也是膚淺的、片面的,這樣的合作只是爲個別優生提供展示的機會。有的教師讓學生合作學習,但沒有給學生足夠的時間,看到一兩個小組有結果就匆匆收場,完成一次合作。在合作學習中,還經常看到如下場面:①小組中有一個成員在權威地發言,其他成員洗耳恭聽,彙報時當然也是小權威的“高見”。②小組成員默不作聲,自己想自己的。③小組成員熱熱鬧鬧地在發言,但沒圍繞主題,討論時氣氛熱烈,卻沒解決實際問題。以上種種的合作學習,未能充分發揮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表面上看熱熱鬧鬧,實質上是流於形式,收效甚微。

語文課堂少不了品讀,感悟,玩味,思考。語文課“心動”比“形動”更爲重要,有時“沉靜”比“活躍”更有效。見問題就討論,動不動就合作的語文課堂只能是華而不實的泡沫語文課。

“真理向前邁一小步,就會變成謬誤。”傳統語文教學的弊端必須革除,但我們不能矯枉過正,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在新課程的語文教學改革實踐中我們只有不斷地深入學習,冷靜地思考,不斷的反思,才能讓我們的語文課堂真正的走進新課程。

課堂小組合作的學習反思 篇九

隨着素質教育、課程改革及創新教育的不斷深入發展,小組合作學習已被越來越多的教師運用到教學中。音樂學科也在積極努力做着這方面的嘗試,我們音樂教師也應對這一“課堂模式”做更深入的研究與反思。那麼“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如何?怎樣才能使“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和質量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呢?

我認爲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即合作內容、合作態度、合作時間等。如何提高和改進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呢?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合作學習的內容要有合作價值

形式爲內容服務。爲了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積極主動,使學習富有成效,教師必須設計適合多人合作學習的活動和作業。首先,必須有合作價值,能引起學生的興趣;這些活動和作業或是引人入勝的場景,或是令人興奮的刺激,或是讓人困惑的問題,或是可以預見的成就。其次,我們在設計合作學習的內容時,應該注意內容含量不宜過小,如果個人力量就能解決的問題,就沒有大家合作的必要;內容難度要大衆化,過難容易冷場,或者導致只有少數人的真正參與而且,創作活動不宜出效果,過易會使學生無須作深入的思考,缺少思維價值的合作,沒有什麼意義。

2、合作學習的態度要誠懇,要有集體協作的意識

合作學習是一種集體的學習。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不自覺地發現他人的優勢,學習他人,悅納他人,完善自己,學會與他人合作,形成一種情感同化的態度,爲達到共同目標而努力。但是,在日常教學中,我們卻發現,有些小組的學生雖然面對面地坐在一起,卻各忙各的事,無法交流,不會合作,小組學習如同虛設。那是因爲我們面對的是未成年的學生,其主體性受其身心尚未成熟的狀態制約,認識水平、交往水平、自律水平是逐漸發展提高的過程,學習行爲需要監護、引導和規範。比如前面提到的《閒聊波爾卡》中的小組合作之所以失敗,主要原因是學生根本不知道怎樣合作。因此,要使“小組合作學習”富有成效,教師必須引導學生制定選擇小組活動規則,探索小組學習的方法。如:如何在小組中表達自己的觀點;明白聆聽別人的發言是尊重他人的表現;指導小組長的工作方法,提高其組織管理能力等。譬如,我在給其他班學生欣賞《閒聊波爾卡》時,改變以往的小組合作方式,在請學生以小組討論的形式談談對樂曲的感受時,讓學生採用“任務分割,結果整合”的方式,做到人人蔘與。有的可以從情緒上談,有的可以從速度、力度上談,有的可以從節奏、旋律上談,指派一名學生記錄大家的發言,然後代表小組在全班進行交流。這種方法可以使學生遇到困難時互相幫助、協同作戰、共同成功。

另外,在每次交流結束時,教師在評價學習結果的同時,還要有意識地評價小組合作的能力。以此經常提示、強化,使學生學會交流,學會合作,使他們真正懂得,不是聰明的人能成功,往往是能吸取別人的意見,與他人合作的人能成功,進而不斷提高“小組合作”的質量。

3、合作學習的時間要充分

現在,課堂上的小組合作學習普遍存在着這樣一種遺憾:學生剛剛進入角色,學生的思維剛剛展開,所研究的問題剛剛有所深入,教師便偃旗息鼓,終止大家的討論,“小組合作學習”因時間的不充裕直接制約了其深入展開。

大量的研究資料表明,小組合作學習方法使用得當,在教學中確實能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我們也應清醒地意識到,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決不是萬靈丹,一服馬上見效,它通常需要花長時間苦練才能成功。除了要有良好的學科知識之外,要設計良好的合作學習教案或教學活動,還需要有很好的認知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的基礎,整合成良好的教學專業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