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校企合作實施方案(精品多篇)

校企合作實施方案(精品多篇)

校企合作方案 篇一

校企合作是中職學校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模式,是實現中職學校培養目標的基本途徑。爲進一步搞好我校的職業教育,實現我校辦學思想和培養目標,進一步促進人才培養模式和辦學機制的根本轉變,在進一步發揮好學校和企業(或行業)作用的同時,加大推進校企合作力度,更好地發揮職業學校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基地的作用,結合我校實際,借鑑其它院校的經驗,特制訂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服務爲宗旨,以就業爲導向,大力推進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突出實踐能力的培養,加強我校爲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能力,深化校企合作融合度,更新教學理念,依託企業行業優勢,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建立校企深度合作、緊密結合,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合作機制,達到“雙贏”的目的,提升我校教育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努力開創校企合作的新局面。

二、校企合作主要方式

(一)“定向”培養模式

根據我校專業綜合實力,將繼續主動了解國內各大企業單位的用人需求,積極主動地與企業單位溝通協商,使學生直接學習用人單位所急需的職業崗位知識和技能,達到供需共識,簽訂訂單培養協議書;明確雙方職責,學校負責招生,根據企業用工要求,制定切合培養目標的教學計劃和開課計劃並與企業共同組織實施教學,對學生進行定

向培養;企業提供實習教學條件並投入一定資金,用於學校添置必需的教學設施、實習實訓場地建設、改善食宿等辦學條件和學生專項獎學金等方面;學生畢業並取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後接收學生就業。

(二)頂崗實習模式

通過前兩年(1-4學期)在校學習,培養學生本專業的理論知識、實踐技能及職業基本素質;從第5學期開始,根據企業需求工種和用工條件決定培訓期限,在校外實習實訓基地進行教學實習和實訓,在企業實踐教師指導下實現輪崗實操培訓,熟悉企業一線相應崗位的實際操作標準與要求,提升職業崗位技能,做到與工作崗位“零距離”對接,爲頂崗實習奠定堅實基礎,然後進行頂崗實習,擬定就業崗位,以“準員工”身份進行頂崗實際工作,學生接受企業的分配和管理企業付給學生相應崗位的勞動報酬。

(三)見習模式

根據各專業的實際情況,每學期安排學生到企業行業參觀和見習兩週以上,讓學生了解企業,瞭解生產流程和設備設施工作原理,學習企業文化,體驗企業生活。這樣有助於學生理論聯繫實際,提高學習興趣和培養他們愛崗敬業的精神。

(四)雙方職工培訓和研發模式

利用學校教師資源、職業技能鑑定培訓點、繼續教育等資源,主動承接企業的職工培訓工作及繼續教育工作,學校教師參與企業的研發項目和技術服務工作建立良好的雙方支援體系,互惠互利,互相支持,獲取企業對學校設備設施及實習耗材的支持和幫助。

(五)生產經營模式

利用學校的場地和其他資源優勢,主動與企業合作進行相關的項目投資經營。學校以場地或其他現有資源作爲股份參與投資,利用企業生產經營的優勢,解決學校的人才培養的途徑和方式,以生產項目帶師生實訓,彌補學校辦學經費的不足。

(六)校企合作開發課程

課程開發應考慮到實現教學與生產同步,實習與就業同步。校企共同制訂課程的教學計劃、實訓標準。學生的基礎理論課和專業理論課由學校負責完成,學生的生產實習、頂崗實習在企業完成,課程實施過程以工學結合、頂崗實習爲主。

開發的課程應具備的特點:一是,課程結構模塊化,以實際工作崗位需求分析爲基礎,其課程體系、課程內容均來自於實際工作任務模塊,從而建立以工作體系爲基礎的課程內容體系;二是,課程內容綜合化,主要體現在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的綜合,職業技能與職業態度、情感的綜合;三是,課程實施一體化,主要體現在實施主體、教學過程、教學場所等三方面的變化。也就是融“教、學、做”爲一體,構建以合作爲主題的新型師生、師徒、生生關係,實現教具與工具、耗材與原料相結合,做到教室、實訓室或生產車間的三者結合等;四是,課程評價開放化,除了進行校內評價之外,還引入企業及社會的評價。

(七)校企合作開發教材

教材開發應基於課程開發的基礎上實施。教材開發應聘請行業專家與學校專業教師針對專業課程特點,結合學生在相關企業一線的實習實訓環境,編寫針對性強的教材。教材可以先從講義入手,然後根據實際使用情況,逐步修正,過渡到校本教材和正式出版教材。

(八)成立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

根據專業、課程特點,聘請企業行業專家與學校教師共同組建“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共同商討、明確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確定專業教學計劃方案和教學內容,提供市場人才需求信息,參與教學計劃的制定和調整,根據企業、行業的用工要求及時調整課程教學計劃和實訓計劃,協助學校確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

(九)實施“雙百工程”

實施“雙百工程”(即:百名企業家進校園、百名教師進企業),增加教師企業一線工作經歷,提高教師專業實踐能力。選派骨幹教師深入到企業一線頂崗鍛鍊並管理學生,及時掌握企業當前的經濟信息,技術信息和今後的發展趨勢,有助於學校主動調整培養目標和課程設置,改革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管理制度,使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與企業密切接軌。同時學校每年聘請有較高知名度的企業家來校爲學生講課、作專題報告,讓學生了解企業的需要,讓學生感受校園的企業文化,培養學生的企業意識,儘早爲就業做好心理和技能準備。

三、校企合作具體要求

(一)新設置專業必須以就業爲導向,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在設置新專業時,充分調查和預測發展的先進性,在初步確定專業後,應邀請相關部門、用人單位的專家和實際者進行論證,以增強專業設置的科學性和現實應用性。

(二)各專業的教學計劃、課程設置與教學內容的安排和調整等教學工作應徵求企業或行業的意見,使教學計劃、課程設置及教學內容同社會實踐緊密聯繫,使學生在校期間所學的知識能夠緊跟時代發展步伐,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

(三)近三年內,在四個重點系進行試點工作的基礎上,在各系、部全面鋪開此項工作。每個專業必須實施1-2門校企合作開發課程建設工作。

(四)近三年內,每個專業必須實施1-2門校企合作開發校本教材建設工作,實訓教材儘量採用校企合作編寫的教材。

(五)完善專業教師定期到企業一線輪訓制度,各系、部每學年要選派10﹪的教師到企業一線參加2個月以上的實踐鍛鍊,重點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和實踐教學能力。同時每個專業至少聘請或調進3個以上生產和服務第一線的高技術人員和能工巧匠充實教師隊伍。

四、保證措施

(一)健全校企合作組織機構。成立由學校領導及各部門主要負責人組成的“校企合作指導委員會”,全面指導協調校企合作各項工作。各系、部由一名領導具體分管校企合作工作,並配備一名專(兼)職校企合作聯絡員,負責校企合作工作的開展。

(二)合作雙方簽訂協議,明確職責,規範雙方的行爲。學校保證人才培養質量,保證企業用人的優選權,爲企業提供培訓、技術等。

校企合作方案 篇二

爲了認真貫徹國務院《關於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精神,緊緊圍繞“以服務爲宗旨,以就業爲導向”的指導思想,深化校企合作,促進技能人才的培養,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更好地爲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爲學生就業服務,結合學校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國務院和省政府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精神爲指針,以市場需求和勞動就業爲緊密結合點,積極探索開展學校與企業間多渠道、多層次、全方位的合作模式,爲企業和社會培養更多的適用性複合型專業技能人才。

二、合作內容

1、學生校外實習:與企業簽定學生校外實習協議,企業接受學校一定數量、專業對口《本站·》的學生實習,學生實習結束畢業時,企業可優先選擇錄用學生,補充企業的生產一線人員。

2、企業在職職工培訓:合作企業需培訓在職職工時,學校克服困難,創造條件,爲企業培訓在職職工,幫助企業提高職工素質。培訓專業、培訓目標由企業確定,培訓計劃和內容由企業與學校共同商定,培訓師資由學校安排或企業委派,教材由學校提供。具體可籤培訓協議。

3、教師實踐:學校每年安排一定數量的專業課教師到合作企業實踐。實踐時間一般爲兩個月,利用假期進行。實踐教師填寫企業實踐登記表,登記內容應包含實踐內容、實踐期限、實踐企業評價、學校意見等,並納入對教師的考覈、培養、提高。

4、學校積極與企業聯繫,由企業每年適當安排高級專業技術人員或技術專家到學校任課,指導充實專業課教學,彌補師資的不足。

5、學校與企業共同成立教學諮詢委員會,企業委派技術專家或人力資源管理專家參加,學校有關校領導、部門負責人或專業課教師參加,每年召開兩次會議,爲學校各專業的培養目標、專業設置、教學計劃、教學改革、實訓基地建設、就業安置等工作提供諮詢服務。

6、加強校企交流,通過聯誼活動、校企互訪、聯辦文體比賽、工學技術比武等,增進雙方感情,密切校企關係,促進教學教研和學用結合,提高實用人才培養質量。

三、校企合作的實施

校企合作涉及面廣,以校辦、市場研發部和就業辦爲主,教務處、政教處配合實施。

校企合作實施方案 篇三

一、總體思路

青島高新職業學校爲辦好人民滿意的學校,學校積極開展校企合作工作。校企合作過程中堅持立德樹人,重視專業、崗位技術能力培養,又重視在實踐中加強思想教育和職業素質培養,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緊緊圍繞我校的主幹專業,充分發揮學校優勢,密切關注企業需求,找準與企業的合作點,與企業開展全方位、深層次、多形式合作,形成校企按需組合,相互支持,共同發展,實現“雙贏”的發展模式。

二、合作原則

(一)服務企業原則。支持爲企業服務的指導思想,是做好校企合作的前提和基礎。學校主動深入企業調研,瞭解企業人才需要狀況、用人標準、技術需求,積極爲企業開展培訓,急企業之所急。

(二)校企互利共贏原則。企業保證在設備、場地等條件上的支持及人員的支持,保證學生實訓任務的安排;企業有權優先選拔留用學生,有權根據學生能力對學生就業進行部分淘汰。

(三)校企互動原則。學校定期或不定期組織專業理論教師到企業現場培訓,企業專業技術人員來學校教學。通過校企互動,學校教師在企業學到了實踐知識和能力,企業技術人員增長理論知識,實現理論與實踐互補,實現理論與實踐一體化。

三、組織機構

學校成立由主要負責人和相關人員組成校企合作領導小組,明確領導小組的職責,下設辦公室於招生就業服務中心,負責日常事務。

領導小組主要職責:

1.研究、確立校企合作的指導思想、方式及步驟。

2.領導、組織校企合作的實施工作。

3.建立、完善校企合作的相關制度、機制,加大宣傳力度。

辦公室主要職責:

1.組織實施校企合作的宣傳及建章立制工作。

2.開展外聯工作,選擇企業,明確合作目標、內容、方式等。

3.組織、實施校企合作的具體實施工作。

4.及時總結經驗,加以改進,保證持續提高。

四、合作要求

(一)瞄準高技能人才培養開展合作。以培養行業企業急需的技術技能型、複合技能型和知識技能型高技能人才爲重點,緊密結合企業先進生產裝備和技術發展的最新要求,充分運用好企業在師資、技術、設備設施等方面的優勢,將專業理論知識與崗位操作技能以及課題攻關有機結合,不斷提高高技能人才培養的成效。

(二)堅持合作方式的多元化。可以將企業的資金、設備、師資和技術引進學校,也可以主動送服務上門,將培訓送到車間和工廠一線;既可以承接企業定單,根據企業用人數量和規格開展定單培訓,也可以校企共同確定培養方案,實施聯合培養。結合實際,選擇最符合雙方需求、能產生最佳效益的合作模式。

五、合作模式

(一)“訂單”合作模式

實現招生與招工同步,教學與生產同步,實習與就業聯體。企業根據所需人才的需求,與學校簽訂用人協議,加強人才培養的針對性。校企雙方共同制訂教學計劃、課程設置、實訓標準。學生的基礎理論課和專業理論課由學校負責完成,學生的生產實習、頂崗實習在企業完成,畢業後即參加工作實現就業,達到企業人才需求目標。具體設有定向委培班、企業冠名班、企業訂單班等。

(二)工學交替模式

學生通過一定的在校專業理論學習後,到接受企業文化職業道德和勞動紀律教育,培養學生強烈的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到合作企業對企業工作程序及生產、操作流程等進行現場觀摩與學習;並安排學生實地參與相關工作、親自動手製作產品、參與產品管理,較爲系統地掌握崗位工作知識,有效增強協作意識、就業意識和社會適應能力。

(三)頂崗實踐模式

學生前二年在校完成教學計劃規定的全部課程後,採用學校推薦與學生自薦的形式,到聯合辦學合作企業進行爲期一年的頂崗實習。學校和用人單位共同參與管理,合作教育培養,使學生成爲用人單位所需要的合格技術人才。

(四)現代學徒制模式

校企招生與招工一體化,雙導師育人。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是現代學徒制試點的核心內容。試點合作雙方要根據技術技能人才成長規律和工作崗位的實際需要,共同制訂人才培養方案,開發課程和教材、設計組織教學和考覈評價、開展教學研究等。職業學校承擔專業理論和基礎技能教學,企業通過師傅帶徒形式,提供技術含量較高的崗位,承擔專業實踐教學。

(五)共建校外實習基地

學校根據專業設置和實習教學需求,本着“優勢互補,互惠互利”的原則在有發展前景又有合作意向的企業建立校外實習基地。學校可以利用基地的條件培養學生職業素質、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增加專業教師接觸專業實踐的機會,促進專業教師技能提高;基地也可以從實習生中優先選拔優秀人才,滿足企業日益增長的用工需求,達到“雙贏”的效果。

(六)成立專業教學指導小組

根據學校長設專業的不同特點,聘請行業專家、企業領導與學校教師共同組建“專業教學指導小組”,參與學校教學計劃及培養目標的制定和調整。

(7)舉辦企業家沙龍。

學校每年舉辦企業家沙龍,聘請有較高知名度的企業家來校爲學生作專題報告,讓學生了解企業的需要,儘早爲就業做好心理和技能準備。

六、保障措施

(一)健全校企合作組織機構。成立由校領導及各部門主要負責人組成的“校企合作領導小組”,全面指導協調校企合作各項工作。由一名校領導具體分管校企合作工作,負責校企合作工作的開展。

(二)合作雙方簽訂協議,明確職責,規範雙方的行爲。學校保證人才培養質量,保證企業用人的優選權,爲企業提供培訓、技術等方面的支持。企業保證在設備、場地等條件上的支持及人員的支持,保證學生實訓任務的安排。

(三)學校制定相關制度規範校企合作工作,明確各部門職責,建立校企合作考覈指標和獎懲措施,保障校企合作工作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