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魚我所欲也原文閱讀及翻譯(通用多篇)

魚我所欲也原文閱讀及翻譯(通用多篇)

譯文 篇一

魚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這兩種東西不能同時得到,我寧願捨棄魚而選取熊掌。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道義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這兩種東西不能同時得到,我寧願捨棄生命而選取道義。生命是我所喜愛的,但我所喜愛的還有勝過生命的東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厭惡的,但我所厭惡的還有超過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災禍我不躲避。如果人們所喜愛的東西沒有超過生命的,那麼凡是能夠用來求得生存的手段,有什麼不可以使用呢?如果人們所厭惡的事情沒有超過死亡的,那麼凡是能夠用來逃避災禍的'方法哪會不採用呢?採用這種做法就能夠活命,可是有的人卻不肯採用;採用這種辦法就能夠躲避災禍,可是有的人也不肯採用。是因爲有比生命更想要的,有比死亡更厭惡的。並非只是賢人有這種本性,人人都有,只是賢人能夠不喪失罷了。

一碗飯,一碗湯,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會餓死。沒有禮貌的 吆喝着給別人吃,過路的饑民也不肯接受;用腳踢着或踩過給別人吃,乞丐也不願意接受。

可是有的人見了優厚的俸祿卻不分辨是否合乎禮儀就接受了。這樣,優厚的俸祿對我有什麼好處呢?是爲了住宅的華麗、妻妾的侍奉和熟識的窮人感激我嗎?先前有的人寧肯死也不願接受,現在有的人爲了住宅的華麗卻接受了;先前有的人寧肯死也不願接受,現在有的人爲了大小老婆的侍奉卻接受了;先前有的人寧肯死也不願接受,現在有的人爲了所認識的貧窮的人感激自己卻接受了。這樣看來這種做法不是可以停止了嗎?這就叫做喪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惡廉恥之心。

註釋 篇二

(1)亦:也。

(2)欲:想要。

(3)兼:同時具有。

(4)舍:捨棄。

(5)取:選取。

(6)甚:超過。

(7)於:比。

(8)故:所以,因此。

(9)苟得:苟且取得,這裏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10)惡:厭惡。

(11)患:禍患,災難。

(12)闢:通“避”,躲避。

(13)如使:假如,假使。

(14)之:用於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無實意,不譯。

(15)莫:沒有。

(16)則:那麼。

(17)凡:凡是,一切。

(18)得生:保全生命。

(19)何不用也:什麼手段不可用呢?用,採用。

(20)爲:做。

(21)而:但是。

(22)是故:這是因爲。

(23)非獨:不只,不僅 非:不 獨:僅。

(24)賢者:有才德,有賢能的人。

(25)是:此,這樣。

(26)勿喪:不喪失。喪:喪失。

(27)簞:古代盛食物的圓竹器。

(28)豆:古代一種木製的盛食物的器具。

(29)則:就。

(30)弗:不。

(31)得:通“德”,恩惠,這裏是感激的意思。

(32)呼爾:呼喝(輕蔑地,對人不尊重)。

(33)呼爾而與之:呼喝着給他(吃喝)。爾,語氣助詞。《禮記·檀弓》記載,有一年齊國出現了嚴重的饑荒。黔敖在路邊施粥,有個飢餓的人用衣袖蒙着臉走來。黔敖吆喝着讓他吃粥。他說:“我正因爲不吃被輕蔑所給予得來的食物,才落得這個地步!

(34)行道之人:(飢餓的)過路的行人。

(35)蹴:用腳踢。

(36)而:表修飾。

(37)不屑:因輕視而不肯接受。

(38)萬鍾:這裏指高位厚祿。鍾,古代的一種量器,六斛四鬥爲一鍾。

(39)何加:有什麼益處。何 介詞結構,後置。

(40)宮室:住宅。

(41)奉:侍奉。

(42)得我:感激我。

(43)得:通“德”,感激。

(44)與:通“歟”,語氣助詞。

(45)鄉:通“向”,從前。

(46)已:停止,放棄。

(47)本心:本性,本來的思想,即指“義”

魚我所欲也翻譯: 篇三

魚是我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想要的,如果這兩種東西不能同時都得到的話,(那麼我就只好)捨棄魚而選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想要的,大義也是我想要的,如果這兩樣東西不能同時都得到的話,(那麼我就只好)捨棄生命而選取大義了。生命是我想要的,但我所追求的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東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厭惡的,但我所厭惡的還有比死亡更可怕的事,所以有的災禍我不躲避。如果人們所追求的東西沒有超過生命的,那麼凡是能夠用來求得生存的手段,爲什麼不採用呢?如果人們所厭惡的事情沒有比死亡更可怕的,那麼凡是能夠用來逃避災禍的,爲什麼不採用呢?採用這種方法就能夠活命,可是有的人卻不肯採用;採用這 種辦法就能夠躲避災禍,可是有的人也不肯採用。那是因爲他們所追求的,有比生命更寶貴的東西(那就是“義”);他們所厭惡的,有比死亡更厲害的事(那就是“不義”),不僅是聖人有這種本性,人人都有,不過聖人沒有失去罷了。

一碗飯,一碗湯,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會餓死。可是沒有禮貌地吆喝着給別人吃,四處遊歷的人不肯接受;用腳踢着(或踩過)給別人吃,乞丐也不願意接受。如果見了高位厚祿不分辨是否合乎禮義就接受了,這樣,優厚的俸祿對我有什麼好處!是爲了住宅的華麗、妻妾的侍奉和熟識的窮人感激我嗎?先前(有人爲了大義)寧肯死也不願接受(因得好處而喪義),現在(有人)爲了住宅的華麗卻接受了(好處);先前(有人爲了大義)寧肯死也不願接受,現在(有人)爲了妻子與妾的侍奉卻接受了;先前(有人爲了大義)寧肯死也不願接受,現在(有人)爲了熟識的窮人感激自己卻接受了。這種做法不也是可以停止而不做嗎?(如果這樣做了,)這就叫做喪失了他的天性。

《魚我所欲也》原文及譯文賞析 篇四

《魚我所欲也》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爲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闢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闢患者何不爲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闢患而有不爲也。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萬鍾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爲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歟?鄉爲身死而不受,今爲宮室之美爲之;鄉爲身死而不受,今爲妻妾之奉爲之;鄉爲身死而不受,今爲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爲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註釋]

(1)節選自《孟子·告子(上)》。

(2)魚,我所欲也:魚是我喜歡的東西。欲,想要,喜歡。

(3)熊掌:熊的腳掌,是一種非常珍貴的食品。

(4)二者不可得兼:兩種東西如果不能同時得到。可得,同義詞複用,能。兼,同時得到。

(5)者也:語氣詞複用,與“也”相同。

(6)生,亦我所欲也:生命是我需要的。亦,這裏同“固”,本來。

(7)義:公正合宜的道理或舉動。

(8)捨生而取義者也:(我寧願)捨棄生命而去求得義。而,連詞,並列關係。

(9)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欲……者,“所欲”是主語,“有”是謂語,“甚於生者”是賓語。於,介詞,比。

(10)故不爲苟得也:所以我不幹苟且偷生(的事)。苟得,苟且偷生的意思。

(11)死亦我所惡:死本來是我厭惡的。惡,討厭,不喜歡。

(12)故患有所不避也:所以,禍害中有我不該躲避的。患,禍害。有所不避,有不該躲避的禍害。所,代“不避”的禍害。闢,通“避”,躲避。

(1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如果人們所喜歡的東西沒有比生命更寶貴的。如使,假如,假使。之,結構助詞,的。

(14)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那麼一切能夠求生的手段有哪一種不能採用呢?者,用在形容詞、動詞或動詞短語後面,構成名詞性短語,表示……(人、事、物),這裏是……的手段。

(15)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假使人們厭惡的東西沒有比死亡更可怕的。莫,否定副詞,沒有。

(16)則凡可以避患者何不爲也:那麼一切可以用來逃避禍患的手段,有什麼不能採用呢?則,連詞,表承接,就,那麼。

(17)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運用這種方法就可以生存,然而卻有人不採用它。由,介詞,用。是,近指代詞,這。

(18)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以(人們)所喜愛的東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是故,由此。

(19)所惡有甚於死者:所厭惡的有勝過死亡的。

(20)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不僅有道德的人有這種信念。非獨,不僅。

(21)與賢者能勿喪耳:只是有道德的人喪失這種信念罷了。耳,而已。

(22)一簞(dān)食:一筐飯。簞,古代盛飯用的圓形竹器。

(23)一豆羹(gēng):一碗湯菜。豆,古代盛羹湯的器皿,形似高腳盤。羹,用肉或菜做成的帶湯的食物。

(24)弗(fú):不。

(25)呼爾而與之:如果吆喝着施捨給人家。呼爾,吆喝的樣子。爾,爲副詞詞尾。之,泛指“與”的對象,譯作“人家”。

(26)蹴(cù)爾而與之:如果用腳踢着讓人家來取。蹴爾,用腳踢的樣子。踢。

(27)乞人不屑也:即使是乞丐也不屑接受。不屑,瞧不起。

(28)萬鍾則不辨禮義而受之:對於優厚的俸祿如果不問它合不合禮義就去接受它。萬鍾,指優厚的俸祿。鍾,古量器,六石四鬥爲一鍾,這裏極言其多。不辨禮義,即“不辨以禮義”,不按禮義來分別。

(29)萬鍾於我何加焉:那麼優厚的俸祿對我來說有什麼益處呢!加,增益,這裏指所獲得的益處。焉,語氣詞。

(30)爲宮室之美:爲了自己住宅的華美。宮室,住宅,上古宮與室同義。

(31)妻妾(qiè)之奉:妻妾的侍奉。妻妾,正妻和小老婆。

(32)所識窮乏者得我歟(yú):(爲了我)結識的窮苦人感激我嗎?所,起指示作用。窮乏,貧困,貧苦。乏,缺少錢財。得,通“德”,名詞作動詞,感激。德我,認爲我有恩惠。歟,助詞,表示疑問。

(33)鄉爲身死而不受:從前情願犧牲生命也不接受。鄉,通“向”,從前。爲,肯,情願。

(34)爲:動詞,接受。

(35)是亦不可以已乎:這種作法難道不應該停止嗎?是,這些。亦,加強語氣,無義。已,停止,結束。

(36)本心:指捨生取義。

相關試題及答案

一:

1、本文出自《孟子?告子上》,作者孟子,戰國時期魯國人,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還學過他的文章有《得到多助 失道寡助》、《生於憂患 死於安樂》 (附“四書”:《孟子》《論語》《大學》《中庸》)

2、本文先以“魚”和“熊掌”設喻,引出中心論點捨生取義。從正面論述了捨生取義是人的本心;從反面論述了舍義取利是喪失本心。“捨生取義”畢竟是在特殊情況下的行爲,孟子認爲“捨生取義”的前提是“二者不可得兼”;如果生和義可以同時兼得的時候,孟子認爲則應該“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凡可以闢患者何不爲也?”文中體現了孟子“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3、本文所用的論證方法有哪些,試舉例說說。

[答]①比喻論證例。如:以魚和熊掌比喻生與義的作用是論證中心論點:捨生取義。行道之人弗受,乞人不屑的事例比喻守義不辱。②對比論證。如:魚和熊掌對比,生與死對比,一簞食,一豆羹與萬鍾對比,向合今對比。③舉例論證。如:一簞食,一豆羹;行道之人弗受,乞人不屑論證以嗟來之食爲羞。不辯禮義而受萬鍾從反面論證喪失其心。

4、怎樣評價孟子的把道義看成人心所固有的的觀點?

[答]這是唯心主義先驗論,這是不可取的,但他認爲爲了道義而捨生是有道理的。

5、課文中寫“魚”和“熊掌”“不可得兼”時,取“熊掌”的用意是什麼?

[答]意在說明在生活中經常會遇到需要選擇的事,在兩者不可兼得的情況下,人們會選取價值更高的東西,用此事情來比喻“捨生取義”的道理。

6、本文觀點廣爲後人所贊同,請寫出與之一致的兩句詩。

[答]①取義成仁今日事,人間遍種**。②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7、孟子用“ 捨生而取義 ”來表現他的人生追求(選擇),文天祥《過零丁洋》中體現這種追求的詩句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8、本文所強調的“義”與市場經濟下的“利”有無矛盾,由此會引發一點什麼樣的啓示,請簡要談談。

[答]不矛盾,在市場經濟下也要講誠信、講道德,不做違法亂紀的事。

9、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人用自己的青春熱血和寶貴的生命譜寫了一曲曲“捨生取義”的正氣歌,請概述一個這樣的例子。

[答]抗洪英雄李向羣爲保一方羣衆生命財產安全誓鬥洪魔,以身殉國。朱自清病危之際拒絕吃美國救濟糧等。

10、本文主要闡述了“捨生取義”的道理。作爲21世紀的中學生,你怎樣理解這個“義”字?

[答]能見義勇爲、爲正義事業而獻身、做與國與民與人有益的事等。社會上的哥們義氣是與小團體個人私利相關的江湖義氣與本文的“義”不同。

11、孟子提倡的“捨生取義”曾經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現在的學校教育則強調我們中國小生要“珍愛生命”,最近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學生日常行爲規範》就刪掉了“見義勇爲,敢於鬥爭”的字樣,對於這些,你是怎樣看待這一問題的?

[答]人的生命是寶貴的,我們應當要珍愛這僅有的一次生命,但並不表示我們不見義勇爲,不伸張正義,只是我們在見義勇爲時,要量力而行,儘量避免對自己的損害,對生命的威脅。

二:

12.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思。(2分)

(1)今爲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爲之 得:

(2)此之謂失其本心 本心:

13.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1)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2)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

14.本文開頭從“魚”和“熊掌”說起,有什麼好處?(2分)

15.文中作者肯定的是哪種人?聯繫實際談談你的看法。(2分)

參考答案

12.(2分)(1)通“德”,感激。(2)天性,天良。

13.(4分)(1)不只是賢德的人有這種思想,人人都有這種思想,賢德的人能夠不喪失罷了。

(2)不分辨是否合乎禮與義就接受優厚的俸祿,這優厚的俸祿對我有什麼好處呢!

14.(2分)作者用“魚”比喻“生”,用“熊掌”比喻“義”,通過類比,形象生動地引出了本文的中心論點——捨生取義。

15.(2分)答題示例:作者肯定的是捨生取義的人。現實生活中,捨生取義、見義勇爲的人會得到人們的肯定和讚揚,而見利忘義、唯利是圖的人會遭到人們的唾棄。(言之有理即可)

三:

1. 解釋下列加點的字在文中的意思

(1)避 (2)喪(3)皆(4)患

2.本段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中心論點,接着運用________________的`論證方法論證這個論點。

3.你能說說文中“捨生取義”的“義”與社會上哥們義氣的“義”有什麼不同嗎?(限定50字以內)

4.翻譯下列句子

(1)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2)所欲有甚於生,故不爲苟得也

(3)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闢患而有不爲也。

5.下列句子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由是則生而不用也/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

B.蹴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

C.所惡有甚於死者/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

D.[]今爲妻妾之奉爲之/項燕爲楚將,數有功

6.請說說文中畫線句子中的“是心”具體指的是什麼?

7.下列加點詞的意義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A.屋舍儼然/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B.故患有所不避也/且人患志之不立

C.非獨患者有是心也/是進亦憂,退亦憂

D.同舍生皆被綺繡/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

8.根據文段內容填空.

(1)選段中,作者將______比作魚,將______比作熊掌,提出了他的主張:當二者不能兩全時,應___________。

(2)孟子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此處的“大丈夫”與文段中的“_________”這個詞意義相同。

9.孟子認爲“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請舉出你所瞭解的一位“賢者”,並寫出他的一句表明其氣節的名句。

賢者:_________

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出自該文的成語是_________,現在的意思是:

11.對加點的詞解釋不準確的一項是()

A.故患有所不避(躲避)也

B.所欲有甚(超過)於生者

C.乞人不屑(因輕視而不肯接受)也

D.此之謂失其本心(自已的修養)

12.選出對本文理解有誤的一項( )

A.作者在文中表達的主要觀點是“二者不可得兼”。

B.首段用“舍魚而取熊掌”的常情來比喻“舍而取義”的道理。

C.第二段主要用對比的方法闡明不應爲物慾所獲而喪失本心

D.文中用了不少兩兩相對的句子,形式優美,情感強烈,說理透闢。

13.能概括全文中心意思的句子是:

參考答案:

1.(1)躲避。(2)喪失。(3)都。(4)禍患,災難

2.生,亦……取義者也 正反對比論證

3.孟子的“義”指的是大義它事關人民,民族國家的利益(或是與進步的,正義的事業有關的仁義),而哥們義氣是與小團體、個人私利有關的江湖義氣(或只着眼於個人和小團體的無原則的私利)。

4.(1)(如果)兩者不能同時得到,那麼就會捨棄生命,選取正義。

(2)(我)所喜歡的還有勝過生命的東西,所以我不敢做苟且偷生的事。

(3)由此可見採用某種手段就能夠活命,可是有的人卻不肯採用;採用某種方法就能夠躲避災禍,可是有的人卻不肯採用。

5.A

6.在“生”和“義”不能兼顧的情況下,應該捨生取義。

7.C

8.(1)生,義,捨生取義

(2)賢者

9.魯迅:“我以我血薦軒轅。”

文天祥:“人生自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陳毅:“取義成仁今日事,人間遍種**。”

夏明翰:“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

10.捨生取義 爲了正義而犧牲生命

11.D

12.A

13.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翻譯:

魚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這兩種東西不能同時得到,那麼我寧願捨棄魚而選取熊掌。生命是我所想要的,正義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這兩樣東西不能同時得到,那麼我寧願犧牲生命而選取大義。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還有勝過生命的,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厭惡的,但我所厭惡的還有超過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災禍我不躲避。如果人們所想要的東西沒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麼凡是一切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又有什麼手段不可用呢?如果人們所厭惡的事情沒有超過死亡的,那麼凡是能夠用來逃避災禍的壞事,哪一樁不可以幹呢?採用某種手段就能夠活命,可是有的人卻不肯採用;採用某種辦法就能夠躲避災禍,可是有的人也不肯採用。由此可見,他們所喜愛的有比生命更寶貴的東西(那就是“義”);他們所厭惡的,有比死亡更嚴重的事(那就是“不義”)。不僅賢人有這種思想,人人都有,只不過是賢人能夠不丟掉罷了。

一碗飯,一碗湯,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會餓死。可是呵叱着給別人吃,過路的饑民也不肯接受;用腳踢着給別人吃,乞丐也不願意接受。(可是有的人)見了優厚俸祿卻不辨是否合乎禮義就接受了。這樣,優厚的俸祿對我有什麼好處呢?是爲了住所的華麗、妻妾的侍奉和熟識的窮人感激我嗎?從前(有人)爲了(道義)(寧願)死也不願接受(別人的施捨),如今(有人)卻爲了住宅的華美而接受了;從前(有人)爲了(道義)(寧願)死也不願接受(別人的施捨),如今(有人)卻爲了得到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從前(有人)爲了(道義)(寧願)死也不願接受(別人的施捨),如今(有人)卻爲了讓所認識窮困貧乏的人感激他們的恩德而接受了它。這種(行爲)難道不可以停止嗎?這就叫做喪失了人的天性(指羞惡廉恥之心)。

賞析:

《魚我所欲也》出自《孟子·告子上》,作者很可能是孟子。

《魚我所欲也》是孟子以他的性善論爲依據,對人的生死觀進行深入討論的一篇代表作。強調“正義”比“生命”更重要,主張捨生取義。孟子性善,自認爲“羞惡之心,人皆有之”,人就應該保持善良的本性,加強平時的修養及教育,不做有悖禮儀的事。孟子對這一思想,認爲是中華民族傳統道德修養的精華,影響深遠的事。

這篇文章選自《孟子·告子上》,它論述了孟子的一個重要主張:義重於生,當義和生不能兩全時應該捨生取義。

什麼是“義”呢?孟子說:“羞惡之心,義也。”(《告子上》)又說:“義,路也。……惟君子能由是路。”(《萬章下》)孟子認爲自己做了壞事感到恥辱,別人做了壞事感到厭惡,這就是義;義是有道德的君子所必須遵循的正路。

孟子是怎樣提出和論證他的主張呢?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孟子用人們生活中熟知的具體事物打了一個比方:魚是我想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在兩者不能同時得到的情況下,我寧願捨棄魚而要熊掌;生命是我所珍愛的,義也是我所珍愛的,在兩者不能同時得到的情況下,我寧願捨棄生命而要義。在這裏,孟子把生命比作魚,把義比作熊掌,認爲義比生命更珍貴就像熊掌比魚更珍貴一樣,這樣就很自然地引出了“捨生取義”的主張。這個主張是全篇的中心論點。

爲什麼要捨生取義呢?孟子從三個方面進行論證。其一,“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爲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闢也。”這幾句論證說:生命是我珍愛的,但還有比生命更爲我所珍愛的(指義),所以不能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厭惡的,但還有比死亡更爲我所厭惡的(指不義),所以有時對禍害(死亡)不願躲避。這是從正面論證義比生更珍貴,在二者不可兼得時應該捨生取義。其二,“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避患者何不爲也?”這幾句論證說:如果沒有比生命更爲人們所珍惜的,那麼凡是可以用來保全生命的手段哪樣不能用呢!如果沒有比死亡更爲人們所厭惡的,那麼凡是可以用來避免禍患(死亡)的事情哪樣不能做呢!言外之意是:這樣下去,人們的行爲不是會變得無所不爲、卑鄙無恥了嗎?這是從反面論證義比生更珍貴,在二者不可兼得時應該捨生取義。其三,“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闢患而有不爲也。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這幾句論證說:通過這樣的手段(指不正當的手段)就可以保全生命,而有的人不願意採用;通過這樣的辦法(指不正當的辦法)就可以避免禍患(死亡),而有的人不願意去幹。所以,還有比生命更爲人們所珍愛的(指義),還有比死亡更爲人們所厭惡的(指不義);不單是賢人有這種重義之心,而是人人都有,只是賢人沒有喪失罷了。這是從客觀事實論證義比生更珍貴,在二者不可兼得時有人捨生取義。通過以上論證,文章開頭提出的中心論點就成立了。

不過,上面的論證只是講道理。爲了使這種道理更令人信服,更容易被人接受,孟子接着用具體的事例來說明。“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簞”是古代盛飯的圓形竹籃,“豆”是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呼爾”是大聲呼喝着,“蹴爾”是用腳踢着。這幾句說:只要得到一小筐飯、一小碗湯就可以保全生命,不能得到就要餓死,如果是輕蔑地呼喝着叫別人吃,哪怕是飢餓的過路人都不願接受,如果是用腳踢着給別人吃,那就連乞丐都不屑要了。《禮記·檀弓》有一段故事與此相類似:“齊大飢,黔敖爲食於路,以待餓者而食之。有餓者,蒙袂輯屨,貿貿然來。黔敖左奉食,右執飲,曰:‘嗟!來食!’揚其目而視之曰:‘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於斯也!’從而謝焉,終不食而死。”可見,孟子寫這段話是有根據的。“所惡有甚於死者”,當面忍受別人的侮辱比死亡更令人厭惡,所以寧願餓死也不願接受別人侮辱性的施捨。連無人認識的路人和貧困低賤的乞丐都能這樣做,常人更不用說了。這一事例生動地說明了人們把義看得比生更爲珍貴,在二者不可兼得時就會捨生取義。

在孟子看來,“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人人都有這種重義之心,人人在生與義不可兼得之時都應捨生取義。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並非都是如此,有的人在窮困危急的情況下可以拒絕別人侮辱性的施捨,而在和平安寧的環境中卻見利忘義。這種現象該如何解釋呢?文章第三段對這個問題進行了分析。孟子指出,社會上確實存在“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的人。“鍾”是古代的計量單位,六斛四鬥爲一鍾,“萬鍾”指豐厚的俸祿。爲什麼有人不問合不合禮義而接受萬鍾俸祿呢?萬鍾俸祿對自己有什麼好處呢?“爲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是爲了住房的華麗、妻妾的侍奉、因爲給了所認識的窮朋友以好處而使他們對自己感恩戴德嗎?華麗的住房也好,妻妾的侍奉也好,朋友的感激也好,這些都是身外之物,與生命相比是微不足道的。那些“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的人當初寧肯餓死也不願受侮,現在卻爲了這些身外之物而不顧廉恥,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此之謂失其本心”,孟子認爲這種人原來也有捨生取義之心,後來因爲貪求利祿而喪失了。孟子警告說:“是亦不可以已乎?”這種“不辯禮義而受之”的可恥之事不是可以罷休了嗎?

魚我所欲也全文背景資料: 篇五

孟子繼承了孔子的思想,而又有發展。他生活在諸侯互相攻伐“無義戰”的時代,目睹了人民遭受塗炭的社會現實,也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在此基礎上,發展了民本思想,明確提出“民爲貴”、“君爲輕”。政治上主張實行“王道”、“仁政”。反對“霸道”、“暴政”。呼籲統治者重視人民、安定人民、少收賦稅,減輕刑罰,使百姓“不飢不寒”。這些觀點反映了人民的願望,有一定進步意義,但卻脫離當時的社會實際,根本行不通。孟子還主張社會分工,這符合社會發展規律,但卻得出“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的結論,爲階級剝削和壓迫製造了理論依據。孟子的哲學思想屬於主觀唯心主義,最具代表性的是他的“性善論”,認爲人生來就有善良的本性,他說:“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小無有不下。”還說:“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知也。仁義禮智,非曲外鑠(給與)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的人性說中有合理的成分,他特別強調後天環境和教育對人的影響,以及自我修養的作用,認爲“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要求人們反躬自求,“養浩然之氣”,做到“捨生取義”,“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