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小石潭記》教案

摘要:《小石潭記》教案共含5篇,由本站的會員投稿推薦,小編希望以下多篇範文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小石潭記》教案

第1篇:《小石潭記》教案

《小石潭記》教案怎麼寫?以下是我們給你的範文格式參考。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掌握記敘的順序。

(二)能力訓練點

學習綜合運用多種技巧,細緻真切地描寫事物的方法,培養學生有意觀察的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體會作者筆下永州小石潭的優美景色,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

(四)美育滲透點

領略文中描寫的自然風光的美。

二、重點、難點、疑點

1.重點:①掌握記敘的順序。②學習綜合運用多種技巧,細緻描寫事物的方法。

解決方法:教師講解。

2.難點:樹、石、水、魚特點及對它們的準確描寫。

解決方法:學生自讀,從書上勾畫出來。

3.疑點:文章結尾部分感情基調爲何與前不同?

三、解決方法:教師啓發,學生回答。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學步驟

導語

杜甫曾有詩云:“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可見,景與情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柳宗元被貶永州時曾寫過永州八記,寄情山水,落筆不俗,視角獨特,如一幅優美的山水畫展現在我們面前。今天,我們就一同欣賞他的八記之一—《小石潭記》。

(一)整體感知

1.學生根據工具書、課下注釋,自讀課文,掃除文字障礙。

2.默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順序,學生回答,教師點撥。

第一段,寫小石潭的出現、潭的結構特點及周圍景物。

第二段,寫潭中游魚。

第三段,寫潭水的源流。

第四段,寫作者遊覽感受。

第五段,寫作者遊覽感受。

3.朗讀課文,體會文章中寫景的優美文字,找出欣賞點,講明爲什麼?

(1)近岸,卷石底以出,爲坻,爲嶼,爲嵁,爲巖。

坻、嶼、嵁、巖,形狀各異,寫出了潭的奇特可愛。

(2)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三句描寫潭邊景物。“蒙、絡、搖、綴”觀察入微,刻畫精確。

(3)“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

特寫游魚,游魚空遊無依,實則旁襯水清。

(4)“日光下徹,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寫魚的情態。“佁然”“俶爾”“翕忽”寫得惟妙惟肖。“樂”字寫魚,也是寫人的心境。

(5)“潭西南面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明、滅,描寫溪水因岸勢曲折而時隱時現的狀態,寫得真切、形象。

(6)“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筆意飄渺,引人遐想,“其岸”“其源”補述出“望”的對象。

(7)“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悽、寒、悄愴,寫出了作者獨特的感受。

4.突出重點,解決難點。

教師提問,作者是如何運用多種技巧,細緻描寫事物的?

(1)先聲奪人。如第一段,寫小石潭的出現,採用了先聲奪人的手法,如“隔篁竹,聞水聲”,用“雞珮環”的比喻形容水聲悅耳,用“心樂之”的主觀感受啓動讀者的興趣,然後寫“伐竹取道,下見小潭”,就十分令人神往。

(2)抓特點,用比喻。寫潭的構造形態,緊緊抓住特點來寫,先挑出“全石以爲底”,從而照應了“水尤清冽”一語,然後用比喻“爲坻,爲嶼,爲嵁,爲巖”,寫石底卷出水面的形狀,給讀者的印象非常鮮明突出。

(3)正面描寫。寫岸上景物,則採用了正面描寫的方法,“青”、“翠”寫顏色,“蒙絡搖綴”寫形貌,“參差披拂”寫動態,寥寥數語,寫得宛如圖畫。

(4)正面、側面相呼應。第二段寫潭的游魚,文字不多,卻極其精彩。“皆若空遊無所依”一句,既正面寫出游魚的自由自在,又側面表現了潭水的清澈透明。

(5)對比描寫。爲了突出魚的生動活潑,作者巧妙地把“佁然不動”和“俶爾遠逝,往來翕忽”兩種情態加以對比,靜動相對,尤能顯出魚的活潑。

(6)擬人。“似與遊人相樂”,採用了擬人的修辭筆法,更把游魚的神情寫活了。

5.文章結尾部分感情基調爲何與前不同?讓人有低沉之感?

瞭解寫作背景,柳宗元是在政治上失意遭貶的情況下寫這篇文章的,到了偏遠的永州以後,也不能不使他心懷恐懼,這種特定的思想感情,自然要反映、滲透在他的作品之中。因此,小石潭那竹樹環會的境界,別人身臨其境也許會感幽美宜人,流連忘返;而對他來說則是“湊神寒骨,悄愴幽邃”,認爲不可久居。《小石潭記》結尾部分的感情調子的低沉,原因就在這裏。

(二)總結、擴展

總結:這篇文章生動地描繪了永州小石潭的優美景色。小石潭結構的奇特,潭水的清澈,岸上景物的秀麗,潭中游魚的活潑,通過作者精描細繪,圖畫般地展現在我們面前。

擴展:優美的文章,往往得力於作者觀察事物細緻如魚在水中“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的情態,溪流時隱時現、明滅可見的景象,若不是親臨其境,進行了細緻的觀察,是很難描繪出來的。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完成400--500字的寫景抒情散文。

八、佈置作業

1.解釋下列加點的字

(1)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洌

(2)青樹翠蔓

(3)日光下徹

(4)其岸勢犬牙差互

(5)以其境過清

2.翻譯下列句子

(1)如鳴珮環,心樂之。

(2)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3)日光下徹,影布石上,佁然不動。

(4)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5)其岸勢犬牙差互。

第2篇:《小石潭記》教案

給你一篇《小石潭記》教案的寫作範例,你可以參考它的格式與寫法,進行適當修改。

教學目標:

1、朗讀感知,讀懂文意和脈絡;

2、細讀品味,感受美景和情感;

3、知人論世,領悟處境和心境。

教學重點:

朗讀感知,讀懂文意和脈絡;細讀品味,感受美景和情感。

教學難點:

知人論世,領悟處境和心境。

教學創意:

以反覆誦讀爲手段,以抓關鍵詞爲方法,以情感變化爲抓手,帶動對文章脈絡的梳理,對小石潭美麗景色的賞析,以及對人物內心情感的體悟。

教學步驟

一、激趣導入

背誦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找出這首詩中最能表現作者心境的兩個字。沒錯,“孤”和“獨”,這就是詩人當年參與改革失敗被貶時的心情寫照。柳宗元被貶永州做司馬期間,寄情山水,寫了八篇遊記,史稱“永州八記”,今天我們就來欣賞其中一記,《小石潭記》。

二、譯讀,整體感知

1、讀準字音

初讀,圈出生字詞,查字典讀準字音。

2、讀懂文意

以小組爲單位,藉助課下註解和工具書疏通文意,教師巡視,師生交流。

3、讀出文脈

(1)作爲一篇遊記,本文是按怎樣的順序來寫的?請同學們在文中標示出表明作者遊蹤變化的詞語。

從小丘西行——下見小潭——潭中——潭西南而望——坐潭上——記之而去

把握遊記以遊蹤爲序以及本文寫景移步換景與定點觀察相結合的特點。

(2)在遊覽的過程中,隨着景物的變化,作者的心情也隨之變化。請同學們找出文中表明作者情感變化的句子。

“心樂之”“似與遊者相樂”——“悽神寒骨”“悄愴幽邃”

三、品讀,緣景明情

柳宗元爲什麼先是快樂的後來又悲傷了呢?下面我們就循着文脈來找答案。

1、品讀“心樂之”。結合小石潭美景,感受其“樂”。

課文開頭就說“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意思是聲音很好聽,使我很高興,作者是“樂其水聲悅耳”。請大家讀課文,試着將“心樂之,樂其----”補充在文章某句話後面,連起來讀一讀,感受作者的“樂”。

“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心樂之,樂其潭水清涼。

“近岸,卷石底以出,爲坻,爲嶼,爲嵁,爲巖。”心樂之,樂其岸邊石頭姿態萬千,形態各異。

“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心樂之,樂其樹木青蔥,藤蔓翠綠,搖曳多姿。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心樂之,樂其潭水清澄純淨。

“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心樂之,樂其魚兒自由靈動,調皮可愛。

無意間發現小石潭這麼個幽靜美麗的地方,作者自然是激動的,驚喜的。

2、品讀“悽神寒骨”,結合小石潭氛圍,感受其“悽”。

景美人樂,作者是不是流連忘返了呢?從哪些語句可以看出來?“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如此美景卻不能長時間的停留,爲何?“以其境過清”。朗讀直接表現“其境過清”的句子,“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體會作者淒涼悲傷的感情。

是什麼引發了作者心境如此大的變化的呢?找到關鍵字。“潭西南而望”的“望”字。他望到了什麼?“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並不美好的設喻,正是作者淒寒、迷茫的內心體現。指導朗讀,語速要緩慢,語調要低沉,讀出淡淡的憂鬱之感和作者內心的迷茫。

四、悟讀,知人論世

柳宗元明明站在潭邊沒動,眼前的景客觀上也沒有變,那爲什麼感受突然就不一樣了呢?結合作者身世,從作者由“樂”變“悽”的微妙情感變化中領悟其孤獨的內心世界。

屏幕顯示柳宗元身世:(出身於官宦世家,少年有才名,20歲即中進士。

積極參與王叔文集團政治改革,失敗後被貶爲永州司馬,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

後任柳州刺史,4年後病逝於柳州任上,終年46歲。)

當作者向西南望去,見到了水流曲折幽邃,或明或暗,岸勢如犬牙一般交錯,於是有一種幽深不可測度的內心感受,而這一感受,似乎隱約的與自己被貶謫以來一貫的心境有某種契合,於是,眼前的景象,不再是先前的蒙絡搖綴,參差披拂的勃勃生機了,而是顯得寂寥無人,悽神寒骨。

這遠離塵世的小石潭,雖充滿了生機,卻無人賞識,四周被竹圍抱,其幽清無聞,與自己的境遇何其相似,所以作者不禁觸景傷情,爲小石潭的處境感傷,也爲自己感傷。所以再美的風景也只能帶給他短暫的快樂,卻始終走不進他苦悶而孤寂的心靈。

五、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欣賞了小石潭的美景,感受了柳宗元情緒的變化,觸摸到了柳宗元孤寂卻不頹廢的心靈。推薦大家課外閱讀“永州八記”中的其他作品,更多地感受柳宗元遊記的獨特魅力。

六、板書設計

第3篇:《小石潭記》教案

《小石潭記》教案的寫法與格式是什麼?請參考以下這篇範文。

教學目標

1.利用工具書疏通文意,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2.通過閱讀文章激發熱愛自然的情感,培養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1.通過反覆誦讀,推敲、揣摩、品味小石潭的特點

2.仔細體會景物描寫的特點,感悟作者貶謫後的孤悽悲涼

教學難點

1.體會文章抓住景物的特徵移步易景的寫法

2.品味文章情景交融的寫作特點

教學流程:

一、導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蘇軾的《記承天寺夜遊》,感受到了蘇軾被貶謫後的一段心路歷程。今天,我們再學習一篇古文,它也是作者被貶謫到地方之後所作的,也傳達出了作者的一段心路歷程。它就是《小石潭記》。板書課題、作者

柳宗元,我們以前學過他的哪篇文章?介紹一下他。

柳宗元不僅寓言寫得好,他的山水遊記也寫得妙,歷來都被廣大讀者所傳誦。他的山水遊記特點就是文字潔淨有力,能夠很精細地刻畫山水的鮮明形象。今天,就讓我們展開想象的翅膀,跟隨柳宗元的筆記,探尋一處幽靜的美景。(5分鐘)

二、讀課文,疏通文意

1、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對照註釋,解決字音、句讀。

2、小組合作,疏通文意(10分鐘)

三、串講課文,學生爲主體

1、由題目可知這篇山水遊記的主角是小石潭。柳宗元是如何發現小石潭的`?

先聽見水聲--“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西”,向西;“樂”,以……爲樂,含有“感到快樂”“覺得快樂”之類的意思。

再見小潭--“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尤”,特別。“清冽”,清澈。

2、依據課文來畫一幅作者眼中的小石潭的畫,說明如此畫的依據。小組合作探究,評選優秀畫作,各組代表展示、說明。教師從旁引導。

潭底--整條石頭、潭周--各種形狀的石頭

潭周圍的樹木--“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第二段”--可,大約;許,表示約數;空,在空中;所依,所依靠的東西。佁然,愣住的樣子;俶爾,忽然。

潭水來源--西南,向西南方向;鬥,像北斗七星那樣;蛇,像長蛇爬行那樣。明滅,或現或隱。其,指示代詞,那。犬牙,像狗的牙齒那樣。其,它的,指溪水的。

潭上四周景色給人的感覺--寥,空虛,寂靜。悽和寒在這裏都是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悽,使……寒。悄愴,寂靜得使人感到憂傷。邃,深。以,因爲。清,悽清。居,留,停留。乃,副詞,就。之,代詞,指代小石潭的景物。去,離開。

3、齊讀課文,理清思路,

發現小潭,概寫全貌--潭中景物,突出水魚--潭水源頭,曲折明滅--潭周氣氛,寂寥悽清

4、用一兩個字總結景物的特徵。並且說明理由。

潭--石質--石奇

水--尤清

樹--青

魚--活

溪水、溪岸--曲折

5、本文主體爲小石潭,作者是如何寫出“石質”的特徵的?

側面寫石--水聲清脆,水特別清澈

正面寫石--潭底、潭周

6、本文又是怎樣寫水尤清澈這個特徵的?

正面寫水--“水尤清冽”,側面烘托--游魚的狀態

7、齊讀第2段,看這一段如何寫魚的?

先寫觀者的感覺“若空遊無所依”,再寫日光下的魚影、和遊動的狀態清清楚楚,明寫魚的一靜一動,暗寫了水的清澈透明。

8、看到這樣的景色,作者的心情如何?

樂--“似與遊者相樂”

9、後來作者爲什麼又離開了這裏?

“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10、小石潭這裏的景物如此清幽,爲何作者卻認爲不可長久停留呢?聯繫寫作背景,說說你的見解。

寫作背景:柳宗元因爲參加王叔文等人的政治運動,被貶永州,做着有職無權的司馬一職,心中憤懣難平。爲了排遣心中的抑鬱,他常常遊覽山水,于山水中寄託自己憤懣不平的苦悶心情。

小石潭清幽的環境觸發了作者因貶謫帶來的抑鬱憤懣之情,使得作者憂傷、悲涼的心境再次流露出來。

所以,作者見到小石潭周圍的景色,有怎樣的感受?

“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景中寓情

小結:由此可見,小石潭如此優美的景色也無法磨滅作者心中的憂鬱。所以,憂悽是柳宗元感情的主調。寄情山水雖是爲了擺脫這種感情,但是這種快樂畢竟是暫時的。一經悽清環境的觸發,憂傷、悲涼的心境又會流露出來。

11、請大家帶着這樣悲涼的心境朗讀第四段。

總結全文:

這篇課文描繪了小石潭的石、水、游魚、樹木等,表現出小石潭的幽僻、悽清特徵,着意渲染了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的氣氛,借景寫情,抒發了作者自己在寂寞處境中悲涼悽愴的心緒。

第4篇:《小石潭記》教案

本文是本站的網友推薦,並由本站編輯整理的《小石潭記》教案範文精選,僅供參考。

教學目標

1、掌握重點實詞和短語。

2、通過推敲、揣摩、品味文中詞語和句子,概括小石潭的特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作者貶官失意後的孤清之情。

教學重難點

1、掌握重點實詞和短語。

2、通過推敲、揣摩、品味文中詞語和句子,體會作者貶官失意後的孤清之情。

教學設計

一、導入,引出作者和課題:人物競猜

(1)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2)他21歲中進士,後參加王叔文政治集團,主張革新,失敗後被貶爲永州司馬。寫下著名的《永州八記》

(3)他對唐代的古文運動有獨特的貢獻,他的山水遊記是中國遊記文學的奠基作品,對後世散文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柳宗元《小石潭記》

二、熟讀課文:

1、學生自由朗讀

2、推薦學生朗讀

3、糾正字音和節奏

4、全班齊讀

三、整體感知

1、課文寫的是哪個地方的景色?(小石潭)

2、下面請大家再仔細讀讀課文,看看作者都寫了小石潭哪些景物? 水石樹魚源岸環境

3、小石潭的特點是什麼?請從文中找出一個字或詞語

預設:

(1)、清(水尤清冽)

句子:下見小潭,水尤清冽。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學生朗讀,解釋。

鏈接材料: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吳均《與朱元思書》)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迴清倒影。(酈道元《三峽》)

高峯入雲,清流見底。(陶弘景《答謝中書書》

(2)青

句子: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學生朗讀,賞析。

妙哉!這裏有青青的樹木和翠綠的藤蔓,它們交錯纏繞在一起,組成一個綠色的網,點綴在小潭的四周,參差不齊的枝條,隨風擺動。此等仙境,令人心馳神往。

(3)幽

句子:隔篁竹伐竹取道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

總結1:小石潭景色清幽、悽美,但它卻被遺棄在荒野之中,無人賞識。甚至連一個名字也沒有。那麼柳宗元爲什麼給他取名“小石潭”?

4、找出描寫“石”的句子

(1)全石以爲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爲坻,爲嶼,爲,爲巖。

(2)其岸勢犬牙差互

(3)悽神寒骨

四、細讀課文,落實重點實詞。

看能否用一個四字詞語來概括小石潭景物的特點,投影:這是一個的小石潭。(找景物,說特點)

並引用原文說說你的理由,哪些詞語體現了這一特點,你明白這些詞語的意思嗎?細讀課文,落實重點實詞。哪些句子是快樂的,這些句子中哪一句是最精彩的,同學們討論(學生討論2分鐘)

例如:讀完此文,我彷彿看見了一個怪石嶙峋的小石潭。理由是:文中這樣寫道,“全石??爲巖”。我是從“爲坻??爲巖”這幾個詞語看出來的。

注意:爲,成爲的意思。這句話的意思是??大家一起把這句話讀一讀。

明確:

教師預設:

填詞理由重點講解

樹木青蔥――青樹??披拂――學生看註解理解

羣魚戲水――潭中??.相樂――定點寫景

水清見底――潭中??.相樂――側面描寫

源頭曲折――潭西南??蛇行――斗折蛇行

岸勢崎嶇――其岸勢??.其源――犬牙

環境悽清――坐潭??幽邃――學生看註解理解

五、品讀課文,指導朗讀

同學們邊讀邊試着用一個關鍵詞來概括小石潭給你帶來的心理感受,也可以幾個同學小聲議一議。、哪些句子是悲傷的,這些句子中哪一句是最精彩的?學生自由發言

投影:這是一個讓人感到(說心情,談感受)

教師結合學生的理解指導品味詞、句並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接下來請大家聽聽我來讀這篇課文,看看我是怎樣理解柳宗元的心境的。學生齊讀課文。

六、探究作者的情感

過渡語:如此悽美、清幽的小石潭,作者坐在此地有什麼感受呢?

預設:悽神寒骨,悄愴幽邃(憂傷孤寂)以其境過清(悽清)

那爲什麼前面提到“心樂之”“似與遊者相樂”,怎樣理解?

出示課件:柳宗元被貶爲永州司馬後,遍遊永州山水,永州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沙一石皆有情。他結合自己的經歷和遭遇,寫下了有連續性的、精美的山水遊記多篇,合稱《永州八記》。《小石潭記》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柳宗元的永州情結)

作者參與改革,失敗被貶,心中憤懣難平,因而悽苦是他感情的主調,而寄情山水正是爲了擺脫這種抑鬱的心情:所以纔會有發現小石潭時心樂之,觀魚時覺得魚似與遊者相樂的愉悅心情;但這種歡快畢竟是暫時的,一經悽清環境的觸發,憂傷、悲涼的心境便會自然流露出來。

六、拓展:千古文人山水夢,“仕不得志”便寄情山水。

1、

(1)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鳥飛絕,(絕)萬徑人蹤滅。(滅)孤舟蓑笠翁,(笠)獨釣寒江雪

(2)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餘獨往湖心亭看雪。(張岱《湖心亭看雪》)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蘇軾《記承天寺夜遊》)

鳶飛戾天者,望峯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吳均《與朱元思書》)

2、教師讀自己寫的詞:“報國爲民改革忙,奸人起,埋忠良,貶謫永州,十年愁斷腸。縱然閒情又逸趣,釣江雪,孤獨傷。忽逢小潭悅心房,流水清,游魚暢,岸似犬牙,亂石寫文章。雖有快意躍然起,離別時,又淒涼。”

七、結束語

中國歷史上,有多少這樣的古代文人,他們在現實中被壓彎了腰,他們在現實中透不過氣來

了,於是,他們只有在大自然中來伸一伸他們要被壓垮了的腰桿,在大自然中來深深地呼吸一口乾淨的空氣。他們寧願自己是山是水是樹是花是草是石,他們寄情於闊大寧靜清寒靈動之山水。他們在這片山水中來尋找心靈的歸依,尋找心智的獨一。

第5篇:《小石潭記》教案

《小石潭記》教案範文精選系列,如果你喜歡可以下載全文。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⑴疏通文意,整體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

⑵通過推敲、揣摩、品味文中詞語與句子,概括小石潭的特點。掌握抓住景物特徵加以細緻描摹的方法,提高自己的鑑賞能力。

⑶理解作者借景所寄寓的心情,體會借景抒情的藝術特色。

2、過程與方法

⑴預習課文,根據工具書、課下注釋、自讀課文,掃除文字障礙。

⑵反覆朗讀課文,合作交流探究課文景物的特點和寫景方法。

⑶結合文章背景,分析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感情。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體會作者筆下小石潭的優美景色,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領略文中描寫的自然風光的美。

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能熟讀成誦,學習文章精準的寫景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作者借景所寄寓的心情,體會借景抒情的特色。

教與學互動設計: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課前播放自然風光視頻,創設情境。

2、導語:高山流水的曠遠讓我們深深陶醉其中,我們不得歎服大自然的神奇。法國著名雕塑家羅丹說:“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現在,就由我帶着大家一起去探訪一處曾名不見經傳的小石潭,讓我們一起見證一種遠離俗世的美。

(二)初讀課文,整體把握

1、生齊讀課題,明確文章文體。

記:古代一種文體,主要記載事物往往通過記事、記物、寫景、記人來抒發作者的感情或見解,即景抒情,託物言志。

2、走近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山西人,世稱“柳河東”唐代著名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柳河東集)《永州八記》等留存,其中最負盛名的是第四篇《小石潭記》,柳宗元的山水遊記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獨特的地位,被後人譽爲“刻畫山水的聖手”“遊記散文的宗師”。

3、生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習指導:知文意,準字意,曉節奏。

①指名學生朗讀。集體評定

②指導學生積累字詞

篁竹(huáng) 卷石底(quán) 爲坻(chí)

爲堪(kān) 參差披拂(cēncī) 佁然(yǐ)

俶爾(chù) 往來翕忽(xī) 悄愴(qiǎo chuàng)

③教師範讀課文,學生學讀,聽準字音和語氣語調後分男女生比賽讀,最後齊讀。

(三)合作交流,研讀賞析

一篇好的文章,就像一杯濃濃的香茶,光讀是不夠的,還需要我們同心情去慢慢的品味,接下來,我們一起走近小石潭那如畫的世界,去欣賞小石潭優美景色。(方式:小組合作探究)

1、出示思考題:課文寫了小石潭哪些景物?它們各有什麼特點,作者是怎麼樣描寫的?

2、學生合作探究,任選角度發言展示(提示:生在回答時用“__________就把(景物)的_________的特點概括出來了”的句式回答)。

3、師點撥明確:作者按遊覽順序依次寫了發現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氣氛。景物特點:水清、石奇、樹美、魚樂、溪身蜿蜒、岸勢參差,展現了小石潭的清幽美。

①文中的“鏡頭”與“畫面”

點撥明確:在第一段,作者採用的是“聞聲繪形”“移步換景”的寫作方法,在移動變化中引導我們看到不同的景物,看到了奇形怪狀的石頭,青翠蔥鬱的樹,具有極強的動態的畫面感。在第二段作者描寫潭水、游魚,採用了“定點特寫”的寫法。只用了四十個字,就下面與側面描寫相結合,動態與靜態相生活靈活現寫出了潭水的空明澄澈,游魚的活潑可愛。

②文中的“動”與“靜”

點撥明確:除了游魚動靜相宜一會“怡然不動”一會“俶爾遠逝”生動活潑外。就小溪本身來說,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樣曲折,這是靜止的,就溪水說,作者形容它像蛇爬行那樣曲折,這是流動的。用了這兩個比喻,一靜一動來描寫小溪。

③文中的“對比”與“烘托”

點撥明確:爲了突出魚的生動活潑,把“怡然不動”和“俶爾遠逝,往來翕忽”兩種情態加以對比,靜動相對,尤顯魚的活潑。作者用反襯的手法寫魚在潭中歷歷可數,使人感到像是“空”、“無”,尤使水清這狀具有實感。

4、思考:你覺得此處取名“小石潭”恰當嗎?

①生合作探究,指名彙報。

②師點撥明確:文中描繪的景物無不浸透着“石”的氣息。“全石以爲底”、“卷石底以出”說明這個“潭”的確是個“石潭”。“如鳴佩環”形容聲音嘹亮,說明“石潭”的不一般。“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寫出了翠蔓附石而形成的優美形態。“影布石上”借印在石上的魚影表現水的清澈透明。“悽神寒骨”不盡是石的冰涼,不容含蘊地表達了作者憂傷、悲涼的心境。

5、重點知識的鞏固練習:

①請你來幫忙:結合課文內容,爲小石潭裏的優美景點,寫一則廣告或一篇導遊詞。(相信你一定能做到!)

②同桌之間先互相做導遊,選擇優秀者給全班彙報展示,集體評定。

(四)品讀課文,體會情味。

1、一切景語皆情語,欣賞着如詩如畫的美景,作者的心情怎樣?在文中找出描寫作者心情的句子。

2、生讀課文,找出“心樂之,”“似與遊者相樂”“悽神寒骨,悄愴幽邃”。明確情感由樂轉爲憂。

3、師補充交待作者寫作背景,給學生解惑,讓學生有更深的情感體驗。

寫作背景:作者寫作此文時(唐順宗永貞元年)因參與王叔文政治革新失敗,被貶爲永州司馬,當時永州地處荒僻貧瘠,人煙稀少,生活十分艱苦。到永州後,朋友被殺,老母去世,自己不斷受到保守勢力的攻擊、陷害、恐嚇。作者當時剛三十出頭,正值施展才華之時,卻一貶十年,後又被貶到更爲偏遠的柳州。這讓柳宗元悲憤、憂鬱、痛苦、悽苦是他的感情主調,寄情山水正是爲了擺脫這種抑鬱的心情。

點撥明確:樂是憂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寄情山水爲了擺脫被貶的抑鬱憤懣,但這種歡樂畢竟是暫時的,一經悽清環境的觸發,憂傷悲涼的心情又會流露出來。這種寫景方法是寓情抒情。

5、配樂齊讀:要求學生聲情並茂,讀出感情來。

6、穿越時空,對話柳宗元。(讓學生說出勸解柳宗元的話)

(五)課外拓展

1、請蒐集有關古代文人被貶官後創作的詩文作品。

2、模仿本文手法,寫一篇景物描寫的短文。(300字左右)

(六)課堂小結

同學們,通過這節課,我們在一起的交流學習,我們真切感受到了柳宗元當時的不幸與無奈,也就是這不幸和無奈成就了一代文學大師。感謝上蒼,如果沒有被貶的柳宗元,中國文化也就少了一篇傳誦千古的經典名作,如果沒有被貶的柳宗元,在我們失意的時候,也就少了一個安放心靈的地方。一千多年過去了,那曾經顯赫一時的權貴早已無人知曉,真正被記住的名字是柳宗元,是那個踏遍山水的柳宗元,讓我們一起記住失意成就永恆的經典吧!

本站的小編希望你能喜歡以上5篇《小石潭記》教案範文,你還可以點擊這裏查找更多《小石潭記》教案範文。

標籤:潭記 小石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