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學齡前兒童的學習精品多篇

學齡前兒童的學習精品多篇

動手是幼兒最主要學習方式 篇一

幼兒的學習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如遊戲學習、探索學習、模仿學習、操作學習、交往學習、閱讀學習等。當然從不同角度分類還有許多不同性質的學習,諸如接受性學習與發現學習、機械學習與意義學習、模仿學習與創新學習、體驗式學習與學術學習、情景學習與抽象學習、合作學習與獨立學習、自主學習與他主學習等。

然而,無論何種學習,動手都是嬰幼兒獲取知識經驗必不可少的方式。杜威的“在做中學”、皮亞傑的認知建構理論都清楚地闡明瞭動手對嬰幼兒發展的重要性。

過去,我國從幼兒園到研究生院的學生都是以接受性學習爲主,老師講學生聽,老師操作學生看,其弊端已盡人皆知——培養出的人大多數高分低能、眼高手低、只會說不會做……

爲扭轉這種局面,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幼兒園逐漸出現了活動區教學模式。如今,這種教學模式已被全國大多數幼兒園所接受。經過十幾年的實踐探索,活動區教學日趨完善,課堂教學與活動區教學形成了較好的互補關係。

活動區教學與課堂教學較大的區別是什麼呢?

活動區教學凸顯了幼兒的操作性學習、自主性學習、發現性學習。教師的主要任務不再是直接灌輸給幼兒知識,而是將所教知識物化到材料中,讓幼兒通過操作材料,自己獲取或發現其中的知識信息,同時獲取相關經驗與技能。

活動區教學的全過程均體現出幼兒選擇材料的自主性、學習的操作性以及對知識的自我發現。

由此可見,操作材料或學具是活動區教學的關鍵,沒有操作材料或學具,就根本談不上活動區教學。並且操作材料或學具的性質與數量直接決定或影響幼兒的學習質量。

如何才能設計出科學適宜的操作材料或學具呢?這是近十幾年來幼兒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事。她們的熱情、她們的創造性、她們的奉獻精神均通過她們所設計製作出的大量新穎獨特的操作材料與學具展現得淋漓盡致。

由福建兒童發展職業學院附屬幼兒園設計的《幼兒園區角操作活動150例》一書,展示了爲小、中、大3個年齡班幼兒設計的包含生活區、語言區、科學區、數學區、美工區以及綜合區的一大批活動材料與學具。這些學具並不昂貴,大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廢舊物品,卻凝聚了幼兒教師的奇思妙想與敬業精神,顯示了幼兒教師的心靈手巧與獨具匠心。

更爲可貴的是,她們圍繞這些材料或學具設計出豐富有趣的活動,並在實踐檢驗的基礎上提出了操作要點與指導建議。這些來自實踐的優秀成果,形象生動、極具創意、操作性強,可以爲廣大幼兒教師借鑑,用於自己的區角活動教學中。(作者系華南師範大學教科院教授、博導)

鏈接:幼兒園區角遊戲材料投放特性

區角活動是根據幼兒發展需求和主題教育目標創設的立體化遊戲環境,是組織幼兒進行自主選擇、合作交往、探索發現的遊戲活動。在區角活動中,材料投放應具有如下特性:

材料的安全性和藝術性——

安全性應是一位的,藝術性的展現意在吸引幼兒對活動材料充滿興趣,積極投入地參與到活動中來,有利於區角活動的順利開展。

材料的目標性和探究性——

目標性和探究性是促進幼兒自主性發展的前提,達到落實活動的一個或多個目標,達到提高幼兒興趣、動手能力、社會性發展等目的。材料的探究性能引發幼兒動手、動腦,支持幼兒與活動環境互動,動手操作和動腦思考。

材料的針對性和計劃性——

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幼兒的身心發展水平。因此,活動區角應根據不同年齡段幼兒的身心特點投放不同層次的活動材料,有的放矢,具有針對性和計劃性。

材料的多層次適應性——

區角活動較大的優勢莫過於因材施教,能爲興趣、能力各異的幼兒提供豐富多變、適於其發展的活動材料,這便是材料的多層次適應性。

幼兒發展指南學習心得體會 篇二

近日,我聆聽了來自深圳市教科院教研員劉華教授關於《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講座,經過劉老師的詳細介紹我們瞭解到《指南》的最終形成是來之不易的,需要我們的珍惜,更是我們幼兒教師們的“指路明燈”。通過學習《指南》我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體會到我國對學前教育的重視,《指南》的實施能夠讓幼兒真正像幼兒那樣學習與發展,從國小化的教育中解放出來,也感受到我們作爲幼兒教師身上的擔子很重,我們應該踏踏實實的在自己的崗位上工作,用自己的熱心去培養祖國的花朵,未來的棟樑,我們要爲他們的一生打好基礎。

聆聽了劉教授關於解讀《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講座後,我對《指南》有了進一步的瞭解和認識總結了以下體會:

《指南》是一本師幼家長共用的“指路明燈”。它的目的和意義是從保護兒童權利出發,強調教育平等,幫助所有的兒童科學全面地做好入學的準備。爲幼兒園教育提供細緻的專業參考,提高了幼兒教育的教學水平,提高幼兒園教育機構的質量,也爲幼兒園家長理清兒童成長的基本參照,幫助家長形成科學的保育和教育。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指導並約束成人教育行爲,增進全社會對兒童發展的準備認識,並深入貫徹落實。《幼兒教育綱要》,是兒童幸福成長的福音——《指南》的實施能夠讓幼兒真正像幼兒那樣學習與發展,從國小化的教育中解放出來,享受人生唯一的獨特的幼兒期,從成人功利主義的教育中解放出來,快樂地遊戲,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

在劉教授的講解中,我們還觀看了視頻——“老師如何組織晨間談話”。晨談是幼兒園一日活動中一個過渡性較強的環節,具有特殊的承上啓下的作用,它能幫助幼兒學習傾聽他人的談話,並及時從中捕捉有效的語言信息。能幫助幼兒圍繞一定的話題談話,充分表達個人見解。所以“圍繞一定的話題談話”,首要問題是避免“跑題”現象。談話往往有中心話題,參與談話者在這個範圍內交流,這是談話的最基本的思路及其方法。三歲以後的幼兒,自我中心語言逐漸減少,社會性語言逐步增加,但是他們仍然需要通過學習來擺脫談話“天馬行空”的狀況。

幼兒的成長離不開教師的引導,教師的成長離不開專業知識的引領,有了《指南》中更詳細的標準劃分,我們對於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應該達到的某一能力或水平有了更詳細的瞭解,對工作有積極有效的推動作用,也讓我們更快更好的在工作中不斷成長。

孩子學業壓力太了,影響心理健康怎麼辦? 篇三

由於升學、就業壓力、社會環境等各方面的影響,一些學生自殺、反社會行爲逐漸暴露出來,心理健康教育也被納入了公辦教育,但是每年總有這樣那樣的報道讓我們痛心疾首,各地頻發中學生自殺事件、中學生弒母事件、大學生跳樓、大學生因感情問題殺人事件等等,這無不讓我們敲響警鐘,心理健康要從小關注。

問題表現:

1、多動兒童綜合症,這是低年級學生髮病較高的一類心理健康問題。主要表現爲活潑過度,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不穩,特別容易衝動,自我剋制能力較差;

2、冷漠與孤獨,這類學生對人對事都很冷淡、漠不關心,有時甚至冷酷無情。他們在學校對所學的知識不專心,沒有學習熱情,對集體活動冷眼旁觀,置身於外;

3、過度自卑,學生時期是自卑感的多發期,大多數學生都有不同程度、不同方面的自卑感受。過度自卑的學生,膽小怯生,非常害怕在他人或大庭廣衆面前說話做事,常常是話到嘴邊卻說不出。他們缺乏自信和勇氣,不敢交際,畏懼失敗;

4、嫉妒心理,嫉妒是一種較爲複雜的混合心理,伴有焦慮悲哀、猜疑敵意、怨恨報復等不愉快的情緒。具有嫉妒心的學生,不僅對他人先天的身材容貌、聰明伶俐、惹人喜愛產生妒忌,而且對其他諸如榮譽、地位、家庭狀況等也產生嫉妒;

5、抑鬱和焦慮,學生抑鬱情緒的發生主要是因爲對學生生活不滿意、睡眠無規律等原因造成的。焦慮則是一種恐懼和不安的不愉快心理狀態,常伴有憂慮、煩惱、不安的情緒體驗。適度的焦慮對人並無害處,有時還有助於人更加深思熟慮地分析和解決問題;但過分焦慮併成爲一種習慣的反應方式,則屬於心理上的問題;

6、神經衰弱,一般始發於國中階段,至高中階段發病率遞增。神經衰弱的一般症狀爲:精神不振,體力不支,容易疲勞;有睡眠障礙,入睡困難,多夢易醒;性情煩躁,好動怒,易衝動;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學習效率和成績下降等;

7、神經性厭食,神經性厭食的發病年齡爲10~30歲,但大多發生在15~23歲之間,主要表現爲進食困難、食慾不振、嘔吐或拒絕進食等。女生的發病率遠高於男生,主要是由於學生有意識地限制飲食而引起的;

8、希死心理與自殺,人在心理上希望死亡的心理活動稱爲希死心理,它是使人完全陷入了異常境地的心理活動。自殺則是希死心理髮展爲自我毀滅的行爲,是一種試圖以自己的生命解決生存意義問題的行爲。

原因分析:

學業壓力,過大的升學考試壓力會引發學生的抑鬱焦慮等情緒;

家庭環境,父母要求過嚴,抑制性格特徵發展;父母離異,影響孩子交往能力等;

學校環境,考試排名,注重升學率忽視成績差的學生,會助長學生的自卑和嫉妒;

社會環境,網絡、不良書刊都讓學生能夠接觸到社會傳媒的不良信息;

解決對策:

人們存在的心理問題受社會、文化、經濟等各方面的因素的制約,心理健康和心理問題是可變的、可逆的和發展的。中學生一定要學會適應社會、適應競爭,像重視身體健康一樣重視心理健康,有問題的同學不要緊張、不要慌張。早期發現,及時診斷,學會心理調適,把輕度的心理問題調適成正常人的心態。

1、學會微笑;

2、多想自己開心的事;

3、語言調節法,當遇到消極情緒時候,可以自己默唸“我能行、我不生氣、鎮靜、忍”等等,起到良好的心理暗示;

4、深呼吸放鬆法,剋制緊張、焦慮有很好的作用;

5、音樂欣賞法,陶冶情操;

6、想象放鬆法,克服自卑;

7、積極參加團隊生活,學會分享感受,確立良好的溝通模式,消除人際交往敏感和心理不平衡及敵對現象;

8、培養學習以外的興趣,如體育,使學生克服自卑膽小,培養勇敢的精神戰神困難跨越心理障礙。

幼兒奇特的學習方法和記憶方法 篇四

幼兒大腦接受外界環境大量豐富的信息刺激,主要是通過眼睛、耳朵、味覺、嗅覺、肢體的觸摸等身體器官接收感受的。其中,眼睛是接受住處的重要渠道。幼兒的眼睛像攝像機一樣,攝取生活中的人和物的圖像,並將此圖像印製在腦海裏。他們的知識信息,70%-80%是用眼睛這個器官來獲得,其次是靠耳朵,幼兒的耳朵像錄音機一樣,錄取外界的聲音,錄取生活中大人語言的聲調,並將些聲像錄製在腦海裏,而且原聲原調複製得不走樣。所以,北京的孩子會講北京話,上海的孩子會講上海話,廣東的孩子會講粵語,祖祖輩輩,世世代代,年年月月,中國南北語言的差別難以消除,這就是在幼兒1-3歲學習語言的最佳期,因環境不同,孩子早期接受不同語言聲調造成的差異,而且孩子從小記錄在腦海中的故鄉之音終身難改。

實踐證明,幼兒的記憶特徵是:腦圖像和腦聲像的錄印式記憶。而且幼兒天生是這種學習方法的能手。他們用這種學習方法,無意識地,輕而易舉地毫不費力地,自然而然地在短短的兩三年內認識了幾百種,甚至幾千種事物如:房子、汽車、水果、傢俱、電器、花草、樹林等等。他們在短短的兩三年內,掌握了幾百個甚至幾千個漢語口語詞彙,能流利地與大人交流。所以幼兒有驚人的探求力、模仿力、記憶力和學習能力,是成年人不可思議和望塵莫及的。

幼兒教育學習心得體會 篇五

每天的戶外活動是孩子最開心、最快樂的時刻,孩子們在這個時段可以無拘無束的做自己最喜歡做的運動,但也是老師們最爲擔憂的時候,每次活動一開始,我就非常擔憂孩子們的安全,經常站在角落時刻關注着孩子們的一舉一動,保證每個孩子都能在我的眼皮底下活動。

一天下午,我帶上了沙包、風車和尾巴等材料讓幼兒自選並在大操場上玩耍,孩子們有的拿着沙包投擲,有的拿着風車繞着操場跑,有的三兩個結伴一起玩“揪尾巴”的遊戲,玩得不亦樂乎。我在一旁看着他們玩,隨時提醒孩子跑的的時候注意安全,不把沙包扔到小朋友臉上。這時,淼淼小朋友走到我身旁,昂起她可愛的小臉蛋,問我:“老師,你怎麼不跟我們一起玩呢?”我說:“我要看着小朋友。”她一臉困惑的問着我:“爲什麼啊?”我回答道:“我怕你們出現意外啊。”“不會的,老師,你跟我們玩,我們會更加開心的。”爲了不掃孩子的興,我加入了孩子們的行列,和他們一起開心的玩着“揪尾巴”的遊戲。……此時,孩子們的心情似乎特別好,他們的動作技能也得到了發展。

其實孩子多麼期盼我們老師能成爲他們的朋友,能和他們玩在一塊,我們教師應該做“老師”也做“孩子”,進入孩子的童心世界,設身處地體驗孩子的真實感受,成爲他們真正的朋友。

幼兒發展指南學習心得體會 篇六

工作之餘學習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通過學習,我對《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有了進一步的瞭解與認識。《指南》中所提到的種種都對我接下來的工作有很重要的意義,原先只以爲幼兒教育之切合《綱要》就能很完美了。而今天的學習讓我明白幼兒教育需要更深的挖掘,不能只停留在某一處,我們不能只根據《綱要》來指定我們的工作,《綱要》雖然比較全面,但也不能完全的停留在這裏,我們需要是更多的學習,完善自身的理論和實際,再結合《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的細緻性把我們的幼兒教育辦得更好, 在學習中,我發現其中講到的每一點內容都是我們現在日常工作中所做、所學、所研究的事情,只有將每件事情真正的落實到位、認真負責完成,才能使得我們的自身素質、工作經驗有所提高,教學效果更好。

全社會越來越關注學前教育的質量,關注學前教育的不斷髮展。目前學前教育的“國小化”傾向越來越普遍,尤其是一些民辦學前教育。其實是在拔苗助長,違反了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忽視了幼兒童年的獨特價值,適得其反。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制定遵循幼兒的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關注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尊重幼兒發展的個體差異。通過學習可以是我們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瞭解3-6歲幼兒學習與發展的基本規律和特點,建立對幼兒發展的合理期望。《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將幼兒的學習與發展分爲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個領域。每個領域按照幼兒學習與發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內容劃分爲若干方面。每個方面由學習與發展目標、教育建議兩部分組成。我要逐步將《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的先進教育理念轉化爲教育實踐,在今後的工作中,以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發展爲目標,成爲幼兒成長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

1、關注的是教師的操作性。相比較《綱要》來講,《指南》更加具體、細化,更有指向作用。《指南》不僅將幼兒的學習與發展橫向分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個領域展開,而且每個領域按照幼兒學習與發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內容劃分爲若干方面,每個方面由學習與發展目標、教育建議兩部分組成,學習與發展目標部分又分別對3-4歲、4-5歲、5-6歲三個年齡段末期幼兒應該知道什麼、能做什麼,以及大致可以達到什麼發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這樣細緻地縱向深入,讓我們一線的老師在實施各領域教學時,有了比較系統的理論依據。

2、對我們提出了明確要求,指導我們該做什麼,該怎麼做,使我們少走彎路,不走錯路。

爲幼兒的發展提供彈性空間和個性化環境,使他們在不同的水平上都能夠得到提高。幼兒的興趣和需要、變化是我們環境變化的立足點,提供環境爲幼兒的活動需求服務。在活動中教師“隱身”在環境中成爲環境的一部分,擔當的是觀察、引導、支持的任務。活動環境在這樣的教育思想的支持下,顯現出靈活、生動、富於教育意義的、互動、深受幼兒喜愛的狀態。

3、《指南》的教育建議給我們一線老師在環境創設、活動內容、幼兒養成習慣、情緒情感的表達和控制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議,這對於我們今後實現以上的學習與發展目標、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具有非常大的指導、引領作用,也可以有效防止教師的一些滯後或者理念落後的教育行爲,從而促使幼兒更好地得以發展。

4、《指南》指引着我們前進的方向,它衡量着我們教育行爲是否有效,讓我們樹立正確的思想,擺正教育重心,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態度和習慣,教給孩子正確的學習方法,授之以“漁”,全方位的幫助孩子成長。幫助家長樹立正確教育理念,使他們的教育觀念在不斷的轉換,和幼兒建立起平等和諧的新型親子關係。使家庭教育、幼兒園教育形成了合力,更爲有效的促進了幼兒們和諧健康的全面發展。

幼兒園學習心得體會 篇七

非常有幸於20xx年1月8日—12日在學區張校長和研訓員趙紅芳老師帶領下,參加了承德市“xx”第一期幼兒園園長任職資格培訓班的學習。這次學習機會異常難得,所以格外珍惜。在此期間,我們聆聽了培訓中心安排的專家們的講座,參觀了承德市第一幼兒園,聽取了幼兒園園長的管理經驗介紹。通過這次學習培訓,不僅使我進一步開拓了視野,增長了見識,結識了許多幼教行業的新朋友,爲今後我們幼兒園的發展指明瞭方向。同時我也找到了差距,明瞭了我所在幼兒園存在的不足之處。回顧這次學習過程,真是受益匪淺,感慨頗深。

首先,通過培訓學習、參觀,使我理解了“以人爲本”的幼兒園教育理念,懂得了與幼兒園息息相關的教育法規,更進一步深入的體會到幼兒園教育應該怎樣科學管理、如何做好安全工作、如何做一名教職工喜歡的園長、如何科學地開展幼兒園的活動、如何正確引導家長教養觀念的轉變、如何有效與家長溝通,真正瞭解了什麼是教師專業成長,教師應該怎樣關注孩子,怎樣去研究孩子,以及怎樣創新幼兒園的管理等,這次學習培訓爲我們以後開展教師培養和自身培養方面指明瞭方向,從而避免管理和教育的盲目性。

其次,作爲園長,對於當什麼樣的園長,辦什麼樣的幼兒園正是我所面臨的問題,講座中很明確的給我們提出了現代園長應具備的觀點和要求。明確了我們園長的角色和幼兒園的發展方向,在此次學習中,讓我們明確幼兒園的管理不容忽視,從師資、設備、環境、孩子、家長等各個方面做了全方位的分析,幼兒園必須朝着精細化方向發展。

再次,在這次培訓學習中,我們深刻的感受到了學區張校長和趙老師刻苦學習的勁頭,學習期間張校長的一句樸實的話時刻縈繞耳畔:我也得多學習,不學就不知道幼兒教育怎麼發展了。不知道我作爲一名直接的幼兒園的管理者,還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習呢?

第一,加強學習,不斷提高綜合素質。

學政治、習管理、學理論、學專業等,時刻關注學前教育的策法規發展動態,不斷豐富自己的管理知識,切實轉變教育管理理念,讓理論提升自己的整體素質,拓展自己的知識結構,深化自己的知識領域,努力營造科學發展的氛圍,爲幼兒園走上科學持續發展之路積極創造條件,讓自己站於教師隊伍前沿,當好教職工開展幼教工作的支持者、引導者、合作者與助手,切實做到依法辦園,依法治教,努力發揮示範園的輻射作用。

第二,深入實踐,勤於反思。

要切實樹立爲家長服務、爲幼兒服務、爲教師服務的觀念,在日常事務繁忙中要科學安排時間,經常深入教職工和家長中,切實解決問題,充分發揮團隊精神,同心同德促進幼兒園科學發展。每天要擠出時間進行反思,反思自己的一切工作,從反思中自省,從反思中明理,從反思中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發揮表率作用。

幾天的培訓結束了,靜下心來,查找差距,借鑑別人反思自己,確定今後努力的方向:

一、明確幼兒園的發展方向

根據學區幼兒園發展的總體目標及具體規劃,中心幼兒園在實際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完善不足,促使幼兒園管理日趨規範化、精細化,辦園水平優質化,力求做到在發展中創特色,在特色中求提高。爭創農村示範性幼兒園。

二、具體措施

1、加強培訓力度,全面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

我園教師的實際情況:教師老齡化突出,專業知識人才匱乏,教師數量少,任務重,這對幼兒園的發展來說是不容樂觀的。幼兒園科學發展的關鍵在師資。在現有條件下,我們只有堅持以人爲本的原則,加快教師專業成長的步伐,提升師資隊伍的整體素質,才能爲我園幼兒教育科學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因此,通過縣直教師培訓、學區教師培訓、幼兒園內培訓、園本教研等,幫助教師在業務上成長起來,通過傳幫帶的形式,發揮骨幹教師及老教師的示範作用,使所有教師在思想業務方面儘快成熟起來,鼓勵老師們積極參與教育科學研究,錘鍊組織教育活動與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的藝術,不斷提升業務素質。

2、完善考覈、評價等制度,促使幼兒園科學化、規範化管理,增強教職工的凝聚力。

根據幼兒園的實際情況,完善幼兒園的教職工的考覈、評價管理制度,加強幼兒園科學的管理體制,增強教職工的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完善班級管理制度,增強班級精細化管理力度。

3、加大園本課程開發的科研力度,辦出特色

繼續開展農村美術園本課程的開發,多研討,多實踐,多積累經驗。爭取做到,每週一交流研討,每班一特色,每學期開展一次美術作品展評。

4、注重養成教育,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爲習慣,爲幼兒一生奠基。

在幼兒養成教育方面,要制定幼兒園的總體方案,月活動主題,周活動安排。班級要制定相應的活動方案及相關的教育內容,將無形的知識,實施到有形的教育中。幼兒園將制定班級養成教育評比方案。

5、規範一日生活,提高保教水平,確保幼兒安全健康成長。

要按照幼兒身心發展規律,促進每個孩子在原有基礎上健康、和諧、快樂的成長。爲實現這一目標,強化細節管理,在幼兒一日活動各個環節加大教育、引導力度,讓每一個幼兒實現科學發展。

6、多與家長溝通,轉變育兒觀念。

我們要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家長,耐心、誠心聽取家長的一些合理化的建議。通過開展家長會、親子活動等活動;利用家長接送幼兒的時間,家訪等多種形式與家長進行交流和溝通,爭取營造和諧、自然、輕鬆、愉快的家園共育的氛圍。通過開展育兒交流主題會,耐心告訴家長要運用科學的育兒方式,肯定孩子的成績,強化孩子繼續努力的心理,爭取每個孩子都不斷的提高成長。

幼兒園學習心得體會 篇八

1月4日至5日,我在******參加了*****幼兒園園長、骨幹教師培訓班。通過聆聽專家們的講座,不僅使我進一步開拓了視野,增長了見識,明確了幼兒園的發展方向,還懂得了許多管理策略,業務知識和工作技巧。加之課餘與各區縣園長進行了一些交流,讓我瞭解到了幼兒園之間的差距和成功的辦園經驗。對於一個剛剛走上學前崗位的新手而言,可謂是雪中送炭。其中,董旭花教授講述的《迴歸與重構——對幼兒園區域活動的分析與反思》,對我觸動極大,就此談一下自己的體會和認識。

一、重構幼兒教育新理念幼兒教育是人生的啓蒙教育,是爲一個人的學習和發展做準備的教育,是爲終身學習和發展奠定良好基礎的教育。所以要站在教育的原點看幼兒教育,那就是促進幼兒的發展,培養有個性的人。區域活動是幼兒在有準備的環境中進行的自由、自主、自選的活動,是我們現在較爲普遍採取的一種教育活動形式。同時也是符合兒童爲本,改變幼教國小化傾向的捷徑。我們還要主動通過園內講座、家長會、公開信、區域活動展示與講解等途徑改變家長的育兒觀念,摒棄知識爲本的觀念,最大限度理解和支持我們更多的進行區域活動。通過區域活動課程的落實把幼兒從被動的學習中解救出來,凸顯其主體價值,在自由活動中保護兒童的創造性,促進其各種能力的發展。

二、重新定位教師角色

在區域活動中,教師應該做什麼?這是我們必須弄清楚的首要問題。區域活動中教師的支持性指導是有別於集體活動中教師的主導式指導的。也就是從活動的臺前到後臺,從一個引領者變成一個尊重幼兒意願的支持者和推動者。這就要求老師們要關注幼兒探索學習的整個過程,這樣才能充分了解每一個幼兒的發展水平,有利於正確指導和幫助不同層次的孩子。

一是教師介入指導要適宜。幼兒的探索學習需要得到老師的支持、幫助,但這並不意味着教師可以不分情況的隨意提供幫助。我們應該有這樣的理念:只有當幼兒確實因其本身經驗與能力的侷限,致使探索活動難以繼續的時候,纔給予一定的支持。所以這就要求老師一定要具有敏銳地觀察力和判斷力。比如當孩子在很專注、很順利地進行製作活動時,老師最好不要在此時去打擾他,以免中斷孩子的思維、影響孩子的活動。如:當孩子用橡皮泥在捏一個蘋果時,不要去問:你在幹什麼呀?捏的是什麼呀?這些問題的提出不僅不能推動幼兒的活動,反而會影響孩子。

二是要注重教師的隱性指導。皮亞傑曾經指出:“在遊戲中, 兒童是自我主宰世界。”在活動區中,如果老師的指導太突出,完全處在一種主導、主動、主持的地位,有時反而會限制、影響幼兒的活動。比如在指導創造性遊戲時,當面對孩子的無所事事,老師此時的適時引導確實是非常重要的,但老師的隱性參與指導 要適度,只要達到引發、深入遊戲的目的即可,不必長時間參與遊戲,尤其是對中大班孩子。而且這種長時間的參與還會影響老師對其他孩子的觀察和指導。我覺得,老師本身還應該注意指導個別孩子時的音量,儘量不要影響其它正在活動的幼兒。區域活動時,教師應以自然觀察爲主,要做到:靜心、細心與耐心。靜心是儘量不打擾幼兒自然的行爲過程,與之保持一定的距離。細心是注意捕捉幼兒行爲表現中的有益信息和其發生的時間、背景等,必要時可做一定紀錄。耐心是不要怕多花費時間,觀察有時需要經過一定的時間後才能獲得一些有價值的資料。觀察是教育的先導,只有充分觀察、瞭解幼兒,教育指導纔能有更好的針對性、也纔有可能真正適應、滿足幼兒的發展需要,一個成功的教育者,首先是一個善觀察者。

三、爲區域活動落到實處提供保障

一是重構幼兒園課程。要讓教師和家長認識到區域活動是幼兒課程的組成部分,而且是重要的組成部分,不可或缺。因此幼兒園要爲這門課程的開設提供保障,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把區域活動安排到一日作息時間表中去,使之成爲幼兒一日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天一次甚至兩次,讓孩子們在這種自由、自主、自選的活動快樂成長,全面發展。

二是提供適宜、豐富,富有層次性的材料。每個幼兒的能力水平不同,因此材料投放要兼顧每個層次幼兒,不能都簡單,也不能都複雜,要爲不同水平的幼兒提供活動的機會和成功的條件,兼顧兒童的興趣。比如美術區操作材料、益智區投放的拼圖等都應該堅持由易到難,由簡到繁體現層次性。就像董教授著作的名字“小區域,大學問”。幼兒的自主發展需要有自由的活動空間。

讓我們一起爲幼兒創設、提供這樣的空間,促進幼兒全面健康的發展。

-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心得體會 篇九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怎樣讓我們的孩子在德、智、體、美、勞五個方面全面的發展,而且發展的更好。通過學習《指南》從中我有所領悟。知道了做爲老師的我們和家長,一定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而不是一味地拔苗助長。比如,現在的家長想看到的就是孩子認識了多少字,會唱多少的歌曲,經常把自己的孩子和其他的孩子做比較,根本沒有發現自己孩子身上的長處,而是用其他孩子的優點來埋怨自己的孩子哪裏不足。從而家長的攀比心理害的孩子有學不完的東西,孩子最珍貴的兒童時期就這樣在“學”中流失。《指南》促進學前教育科學,規範發展的需要,糾正國小化,超前的教育問題。

《指南》的建議非常清晰,具體,有指向性;從健康、語言、社會、科學和藝術明確了不同年齡段的孩子的年齡特點,給予了很全面的建議,讓我們知道不同階段的孩子需要什麼,他們能力的範圍。這樣老師瞭解清楚後,不僅在學習和遊戲中給予支持,在孩子的操作材料上也會體現出層次,使老師們有了更多的方向。

通過本次學習,我想在以後的教育中,還要不斷的學習《指南》,將裏面的內容細化,更加深入來指導自己的教育行爲,同時也要將裏面有利於家長育兒方面的內容傳遞給家長,樹立家長正確的教育官,達到家園合作一致化,使孩子發展的更好。

幼兒應具備的良好學習習慣 篇十

1 、主動學習的習慣

別人不督促能主動學習,一學習就要求自己立刻進入狀態,力求高效率的利用每一分鐘學習時間。要有意識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用於學習,並能堅持始終。

2、及時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的習慣

要在規定的時間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把每個規定的學習時間分成若干時間段,根據學習內容,爲每個時間段規定具體的學習任務,並要求自己必須在一個時間段內完成一個具體的學習任務。這樣做,可以減少乃至避免學習時走神或注意力渙散的情況,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還可以在完成每個具體學習任務後,產生一種成功的喜悅,使自己愉快地投入到下一時間段的學習中去。

3、各學科全面發展,不偏科的習慣

現代社會迫切需要的是發展全面的複合型人才,所以要求中學生要全面發展,不能偏科。這就要求中學生對自己不喜歡的學科更要努力學習,在學習中不斷提高興趣。對不喜歡的學科或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科,可以適當降低標準,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確立經過努力完全可以實現的初期目標、中期目標、遠期目標,然後要求自己去完成。這是克服偏科現象的有效方法。

4、預習的習慣

課前預習可以提高課上學習效率,有助於培養自學能力。預習時應對要學的內容,認真研讀,理解並應用預習提示、查閱工具書或有關資料進行學習,對有關問題加以認真思考,把不懂的問題做好標記,以便課上有重點地去聽、去學、去練。

5、認真聽課的習慣

上課時,老師不僅用語言傳遞信息,還會用動作、表情傳遞信息,用眼神與學生交流。因此,中學生上課必須盯着老師聽,跟着老師想,調動所有感覺器官參與學習。能否調動所有感覺器官學習,是學習效率高低的關鍵性因素。上課要做到情緒飽滿,精力集中;抓住重點,弄清關鍵;主動參與,思考分析;大膽發言,展示思維。

6、上課主動回答問題的習慣

中學生應該成爲學習的主人,在課上要認真思考每一個問題,積極回答問題可以促進思考,加深理解,增強記憶,提高心理素質,促進創新意識的勃發。回答問題要主動,起立迅速,聲音宏亮,表述清楚。

7、多思、善問、大膽質疑的習慣

學習要嚴肅認真、多思善問。“多思”就是把知識要點、思路、方法、知識間的聯繫、與生活實際的聯繫等認真思考,形成體系。“善問”不僅要多問自己幾個爲什麼,還要虛心向老師、同學及他人詢問,這樣才能提高自己。而且,還要在學習的過程中,注意發現問題,研究問題,有所創造,敢於合理質疑已有的結論、說法,在尊重科學的前提下,敢於挑戰權威,要做到決不輕易放過任何一個問題。要知道“最愚蠢的問題是不問問題”,應該養成向別人請教的習慣。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