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畫》原文、翻譯及賞析精品多篇

《畫》原文、翻譯及賞析精品多篇

譯文及註釋 篇一

譯文

遠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聽水卻沒有聲音。

春天過去,可是依舊有許多花草爭奇鬥豔,人走近,可是鳥卻依然沒有被驚動。

註釋

色:顏色,也有景色之意 。

驚:吃驚,害怕。

《畫》原文、翻譯及賞析 篇二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翻譯/譯文

遠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聽水卻沒有聲音。

春天過去,可是依舊有許多花草爭奇鬥豔,人走近,可是鳥卻依然沒有被驚動。

註釋

⑴色:顏色,也有景色之意。

⑵驚:吃驚,害怕。

賞析/鑑賞

看遠處的山往往是模糊的,但畫上的山色卻很清楚,在近處聽流水,應當聽到水聲,但畫上的流水卻無聲。在春天盛開的花,隨着春天的逝去就凋謝了。而畫上的花,不管在什麼季節,它都盛開着。人走近停在枝頭上的鳥,它就會受驚飛走。但畫上的鳥,即使你走近了,它也不會驚飛。全詩讀起來似乎行行違反自然規律,其實正是暗中設謎,寫出了畫的特點。

遠看山有色

遠山含笑,有色便是好山,何爲有色?清秀俊朗紅溼綠垂是色,寒色蒼蒼亦是佳色,奇傀峭拔也是異色,只因其距離而產生美感,讓人覺其有無限的風光。此乃是“靜境”,靜境之美出乎首句,在於有靜心者能品之。這就好比是陽春白雪,一開始就將下里巴人給趕出了藝術空間。取消了浮躁者的欣賞美的資格。在這裏,任何的浮躁都不行,有的只是心靜如水。但不是死水而是活水。你看畫中有水呢?一汪春水有着擋不住的盛情傾瀉而出。一種流動之美跳躍於詩人的眼中。

近聽水無聲。

源頭活水本是“動境”,而無聲二字又進入靜境,寧靜致遠。和首句並無矛盾之處。動靜的取捨上詩人可以說是能夠做到遊刃有餘。是什麼如此神奇?靜的如此讓人難以放棄去一探究竟,這樣,我們就會接近此詩此畫,這樣心神和山水便靠近了。一切的妙處只是因爲“無聲”,無聲是一種美。王羲之的詩中有“在山陰道上行,如在鏡中游”,便也是這種美。有聲無聲都溶在一起,完美的天籟之聲!莊子所提的“天籟”之聲就是如此,當“天籟”與“人籟”“地籟”一起時,便共同構成一個常人無法言語的自然之聲。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花兒在那個最美的季節裏盡情的開放,並最終將自己的生命燃燒般的開到最美。美到極致後,飄然而去。但此中花兒不謝,只因在畫中。不僅僅是如此,寫的近近是畫中的花,是春盡之時,花兒盡逝,無處得美而傷懷的感觸在裏面。

鳥兒不驚,不知青春已盡,歲月已逝。徒留下多少悔恨。

詩中的畫似乎代表着一種夢想,一種可見而不可得的夢想,但那種夢想只是在人的心靈處於一種安靜的狀態中我們才能夠想起。但不可得已是事實,詩人唯有帶着淡淡的幽思去尋覓世間最後的能夠寄託情懷的東西。人已去,空留花,鳥未驚,人又來,沒有永恆的美麗,而一切的美麗都將隱於虛幻。

《畫》原文、翻譯及賞析 篇三

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丞括·墨竹圖題詩

朝代:清代

作者:鄭燮

原文: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

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譯文

在書齋躺着休息,聽見風吹竹葉發出蕭蕭之聲,立即聯想是百姓啼飢號寒的怨聲。我們雖然只是些小小的州縣官吏,但是老百姓的一舉一動都牽動着我們(州縣官吏)的感情。

賞析

這首詩是鄭板橋在公元1746~1747年(乾隆十一至十二年間)出任山東濰縣知縣時贈給包括的。一二兩句託物取喻。第一句“衙齋臥聽蕭蕭竹”,寫的是作者在衙署書房裏躺臥休息,這時聽到窗外陣陣清風吹動着竹子,蕭蕭叢竹,聲音嗚咽,給人一種十分悲涼淒寒之感。第二句“疑是民間疾苦聲”,是作者由淒寒的竹子聲音產生的聯想。作者由自然界的風竹之聲而想到了老百姓的'疾苦,好像是飢寒交迫中掙扎的老百姓的嗚咽之聲,充分體現了作者身在官衙心繫百姓的情懷。三、四兩句暢述胸懷。第三句“些小吾曹州縣吏”,既是寫自己,又是寫包括,可見爲民解憂的應該是所有的“父母官”,這句詩拓寬了詩歌的內涵。第四句“一枝一葉總關情”,這句詩既照應了風竹畫和詩題,又寄予了深厚的情感,老百姓的點點滴滴都與“父母官”們緊緊聯繫在一起。鄭板橋的這首題畫詩,由風吹竹搖之聲而聯想到百姓生活疾苦,寄予了作者對老百姓命運的深切的關注和同情,一個封建時代的官吏,對勞動人民有如此深厚的感情,確實是十分可貴的。

《畫》原文 篇四

唐代:王維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古詩誦讀 畫 篇五

古詩誦讀 畫

教學目標:

1、能對照圖畫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懂得這首詩講的是一幅山水畫,欣賞詩中所描

繪的充滿生機和濃濃春意的畫面。

2、在語言環境中認讀“有、無、來、去”4個生字,瞭解“有”和“無”、“來”和“去”

意思相反。

3、在反覆朗讀的過程中,瞭解詩句的大概意思,感受詩歌語言的優美,有主動背誦的願望。 教學重點:

1、在語言環境中認讀“有、無、來、去”4個生字,瞭解“有”和“無”、“來”和“去”

意思相反。

2、在反覆朗讀的過程中,瞭解詩句的大概意思,感受詩歌語言的優美,有主動背誦的願望。 教學難點:

能對照圖畫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懂得這首詩講的是一幅山水畫,欣賞詩中所描繪的充滿生機和濃濃春意的畫面。

教學準備:

投影、詩歌錄音。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

1、同學們,你們喜歡謎語嗎?誰願意說一個謎語讓大家猜一猜?

老師也說一個謎語,請大家猜一猜謎底是什麼?仔細聽。

2、教師範讀詩歌, 並出示詩歌內容: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根據學生回答,出示課題:《畫》

3、這是一首詩歌,它字數相等,語言簡潔。因爲它是古代詩人的作品,所以稱古詩。這堂

課我們一起來讀讀古詩。

二、指導看圖,理清內容:

1、讓我們來看看這幅圖,仔細觀察,畫上到底有什麼?

2、交流。(引導學生按一定順序觀察,可以從遠到近,也可以從近到遠)

板書:山、水、花、鳥

3、詩歌是這樣寫的嗎?再聽老師讀古詩《畫》

(隨機在是各種相關的詞語下面加點)

三、熟讀古詩,理解內容。

1、剛纔我們欣賞了美麗的山水畫,知道了詩人所寫的正是畫上的情景。讓我們一起來讀古

詩吧。

(1) 學生自由讀古詩。

(2) 指名讀詩句,師生共同正音。

(3) 同桌一起讀古詩。

2、對照圖畫,在讀古詩,想一想,每一行主要說什麼?

3、學生交流,教師隨機板書:有色、無聲、還在、不驚。

四、再讀古詩,明確“詩——畫”的關係。

1、大聲自由讀古詩,和同桌小朋友討論: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課文寫的是一幅畫?

(啓發學生從實際生活出發談體會)

2、理解“山有色,水無聲”。

(1) 從遠處看山,山上的景色能看得清。站在近處,水從山上往下流的聲音也能聽的清。

(出示課件,讓學生欣賞流水聲)

(2) 詩句所描寫的爲什麼是一幅畫,而不是真正的山水景色呢?

(因爲是“畫”,所以雖然遠看山——有色,但是近聽水——無聲。)

“色”是指顏色,詩句中指景色。

(3) 學習“有”和“無”。

這是一組反義詞,說說怎樣記住這兩個字。

“無”就是沒有的意思。

(4) 朗讀第一、二行,用自己的話說說意思。

3、理解“花還在”、“鳥不驚”。

(1) 花開花落是隨着季節變化而出現的,可是課文卻說“春天過去了,可花——還在。”

那是因爲——這是一幅畫。

(2) 這是一幅畫,所以,人走到小鳥面前,鳥卻——沒有嚇得逃走。這就是詩句中說的——人來鳥不驚。“驚”就是吃驚、害怕的意思。

(3) 指導朗讀第三、四行,有那個自己的話說說意思。

五、學習反義詞。

1、剛纔我們從詩句中已經認識了一對反義詞“有”和“無”,其實在這首詩歌中還藏着兩

對反義詞,你能找到它們啊?自由朗讀古詩,在書上將其中一對反義詞用大圓圈圈出來。

2、交流,並出示:“遠——近”、“來——去”。

3、學習“來、去”。學生交流識記好辦法。

4、說說生活中你還知道哪些反義詞。

5、遊戲——找朋友。教師準備學生常用的幾組反義詞做成頭飾,給學生戴在頭上,做找朋

友遊戲。

六、結合板書,熟讀成誦。

1、自己練習背誦。

2、同桌互背。

3、指名背誦。

附板書:

遠山有色

近水無聲

去花還在來鳥不驚

鑑賞: 篇六

看遠處的山往往是模糊的,但畫上的山色卻很清楚,在近處聽流水,應當聽到水聲,但畫上的流水卻無聲。在春天盛開的花,隨着春天的逝去就凋謝了。而畫上的花,不管在什麼季節,它都盛開着。人走近停在枝頭上的鳥,它就會受驚飛走。但畫上的鳥,即使你走近了,它也不會驚飛。全詩讀起來似乎行行違反自然規律,其實正是暗中設謎,寫出了畫的特點。

遠看山有色。

遠山含笑,有色便是好山,何爲有色?清秀俊朗紅溼綠垂是色,寒色蒼蒼亦是佳色,奇傀峭拔也是異色,只因其距離而產生美感,讓人覺其有無限的風光。此乃是“靜境”,靜境之美出乎首句,在於有靜心者能品之。這就好比是陽春白雪,一開始就將下里巴人給趕出了藝術空間。取消了浮躁者的欣賞美的資格。在這裏,任何的浮躁都不行,有的只是心靜如水。但不是死水而是活水。你看畫中有水呢?一汪春水有着擋不住的盛情傾瀉而出。一種流動之美跳躍於詩人的眼中。

近聽水無聲。

源頭活水本是“動境”,而無聲二字又進入靜境,寧靜致遠。和首句並無矛盾之處。動靜的取捨上詩人可以說是能夠做到遊刃有餘。是什麼如此神奇?靜的如此讓人難以放棄去一探究竟,這樣,我們就會接近此詩此畫,這樣心神和山水便靠近了。一切的妙處只是因爲“無聲”,無聲是一種美。王羲之的詩中有“在山陰道上行,如在鏡中游”,便也是這種美。有聲無聲都溶在一起,完美的天籟之聲!莊子所提的“天籟”之聲就是如此,當“天籟”與“人籟”“地籟”一起時,便共同構成一個常人無法言語的自然之聲。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花兒在那個最美的季節裏盡情的開放,並最終將自己的生命燃燒般的開到最美。美到極致後,飄然而去。但此中花兒不謝,只因在畫中。不僅僅是如此,寫的。近近是畫中的花,是春盡之時,花兒盡逝,無處得美而傷懷的感觸在裏面。

鳥兒不驚,不知青春已盡,歲月已逝。徒留下多少悔恨。

詩中的畫似乎代表着一種夢想,一種可見而不可得的夢想,但那種夢想只是在人的心靈處於一種安靜的狀態中我們才能夠想起。但不可得已是事實,詩人唯有帶着淡淡的幽思去尋覓世間最後的能夠寄託情懷的東西。人已去,空留花,鳥未驚,人又來,沒有永恆的美麗,而一切的美麗都將隱於虛幻。

《畫》原文、翻譯及賞析 篇七

予告歸裏,畫竹別濰縣紳士民

烏紗擲去不爲官,囊橐蕭蕭兩袖寒。

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江上作釣竿。

翻譯

我決定拋棄烏紗帽棄官而去,回家之時兩袖清風,一貧如洗。

我畫了一竿瘦竹,竹子能在(秋天)涼風習習的江邊當作漁竿。

註釋

烏紗:當時做官爲宦的代名詞囊橐:一種口袋。

蕭蕭:空空的樣子。

創作背景

乾隆十八年,山東大旱,當時做濰縣縣令的鄭板橋因爲請求賑濟饑民的事,得罪了上司,這首詩是鄭板橋被罷官離開濰縣回鄉時,告別濰縣紳士民之作。

賞析

“予告歸裏,畫竹別濰縣紳士民” ,寫的是鄭板橋決定拋棄烏紗帽棄官而去,歸裏之時兩袖清風,一貧如洗。他畫了一竿瘦竹,竹子能到清冷的江邊作爲魚竿。乾隆十八年,山東大旱,當時做濰縣縣令的鄭板橋因爲請求賑濟饑民的事,得罪了上司,這首詩是鄭板橋被罷官離開濰縣回鄉時,告別濰縣紳士民之作。作者爲人正直,只關心百姓疾苦,不願逢迎吹捧上司,深爲上司不滿,於是上司藉故罷了他的官。時年他已61歲,在濰縣擔任了7年縣令,照理說,至少也該發點小財了,然而他罷官之日,卻是囊橐蕭蕭兩袖寒,惟有一囊書畫,兩袖清風,實在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清官。這首詩在用詞上很有感情色彩。蕭蕭寒、清瘦、秋風都從字面上傳遞出一種蕭索、冷落、淒冷之感,與作者的心情和處境和諧一致。

這是一首贈別詩,然而卻很特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