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教學反思感悟多篇

教學反思感悟多篇

教學反思感悟篇1

這是一首較活潑的原創歌曲,我根據小班幼兒關於各種糖果的原有經驗,以及認識、品嚐過跳跳糖並會用動作表演跳跳糖的經驗選擇了跳跳糖這個主題,本首歌適合小班幼兒演唱。上完這節課,我有許多想法:

1、增強環節意識,把目標具體地落實到各個活動環節中,使每個環節的目標更清晰。如讓幼兒在遊戲中感受歌曲的過程中,第一個遊戲是讓幼兒首次跟隨音樂模仿跳跳糖跳舞,幼兒跟着老師變換跳躍的動作,興致很高。但是幼兒的跳躍聲有些蓋過音樂聲,如果引導幼兒跟隨音樂的節奏來跳,應該可以在遊戲的同時更好的感受音樂的節拍,音樂也可再稍稍加長一些。

2、增強問題的有效性。如第三個遊戲“手指跳”,受幼兒前期經驗的影響,手指跳舞變成了用手臂跳舞,作爲教師的我提出要求應再明確一些,問:“手指做跳跳糖可以跳到哪些地方?”而不是問:“手可以怎麼跳?”

3、在創設好的情境中,幼兒的角色也應該貫穿始終。活動中,我有目的地創設了場景,以便幼兒能更加投入到跳跳糖的角色中。但是在活動中,幼兒角色多次轉換,一會兒是幼兒,一會兒變成跳跳糖,一會兒又變成幼兒,給人一種摸不着頭腦的感覺,也影響了幼兒的投入程度,影響了活動的效果。

4、在創編環節,幼兒沒有創編的前期經驗,對幼兒來說難度較大,教師可以先做一個示範,再讓幼兒模仿創編。

以上就是我對這節課的一些不成熟的反思和想法!

教學反思感悟篇2

一場突如其來的戰役到來,我們看不見它,卻深受其害,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打亂了我們的生活,這對於即將要開學的我們來說,更是不知所措,就在我們一籌莫展的時候,教育部提出的停課不停學,讓我們有了頭緒。

在看到停課不停學的文件後,專家們就通過釘釘直播給我們培訓如何操作,學校也就疫情防控時期停課不停學做出了具體的安排,並且也紛紛召開視頻會議,認真對如何落實停課不停學進行了研討。

停課不停學目的在於通過先進的網絡手段,藉助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多種媒介,讓學生在居家隔離的這段時間內進行觀看網絡教學,現將近期我們班如何運用網絡進行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課前準備

自開課以來,每天開課之前,我都會提前在微信羣裏安排學生對次日要學習的新內容進行預習。

二、線上學習與教學

每天網上直播開始時,我會和同學們一起聆聽觀看,做好聽課記錄,直播結束後,我會在微信羣裏總結學習中的不足,通過孩子們的互動,加深印象。

三、作業完成及輔導情況

每節課後,我會給同學們不置適量的練習題,通過優教信使形式發送,督促大家按時提交併一一落實,擇優推廣,採取表揚、鼓勵的方法進行引導,對於錯題,我會通過微信羣再次講解,個別輔導,落實到每個人,力爭做到人人都會。另外,課後鞏固工作,我會及時與家長通電話、微信溝通、瞭解學習情況,通過家校配合來促進學習。

疫情當下,我們必須接受現實,適應社會,無論還要堅持多長時間,我都會認真對待,絕不敷衍。互幫互學,服務與學生,真正做到停課不停學。

教學反思感悟篇3

今天,我進行了十一月份的彙報課《小螃蟹找工作》,通過這堂課,我認識到了自己身上存在着許多的不足之處:

一、主體性問題

幼兒園教育應該是以幼兒爲主體的,要給幼兒提供充分的機會,可以讓幼兒自己來說,來表達,而不是大部分都是由老師來說的,而且上課時要關注全體的幼兒,而不是個別幼兒,要多一些集體迴應,給每一個幼兒都有說的機會,不然的話,會讓幼兒有一直反正我開小差老師也不會知道的想法,這樣容易造成幼兒開小差的現象。

二、環節的設計

語言教育是講究層層遞進的,從放到半放到全放,第一段可以由教師來說,但第二段就可以讓幼兒嘗試自己來說,到了第三段就全部放開讓幼兒自己來說。另外,故事中的小螃蟹找到理髮師、圖書管理員、服務員的工作都不是隨便找的,而是小螃蟹根據自己的特點去找的工作,我應該要點到故事的重點,講清楚小螃蟹爲什麼要找這些工作,引導幼兒把找的工作和小螃蟹自身的特點練習起來。而不是重點在小螃蟹會吐泡泡這個上。

三、教師的迴應

這堂課下來,我發現自己大多數是在重複幼兒的話,而不是在幼兒原有的水平上,給幼兒一個提升,還有就是有很多幼兒都說的很好,應該及時給予肯定的表揚。有些幼兒回答很淺的時候,應該多些追問,這樣才能挖的深,把故事的意義給挖掘出來,這樣也給了幼兒自己思考的答案的機會。

四、教學的形式

我覺得我上課的形式太過於單一了,可以再多一些形式,比如說集體學說,角色扮演,等等,不要總是關注個別的幼兒。

總的來說,我的課還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的,想要做一名優秀的教師的道路是漫長的,還需要通過不斷的努力和堅持去積累的。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之處才能更好的進步和成長!

教學反思感悟篇4

進入求實中學的半年時光,對其學校的制度和運作,以及校長的辦學理念和方式深有體會,

教學反思總結。每當在親朋好友中說到求實,大家也都以一種羨慕和憧憬的眼光打量着我這位求實的教師。大家都認爲求實的教師又輕鬆,福利待遇好。其實說實在話,福利很好是真的,但輕鬆一詞卻給我不同的感受。

這半年在求實的生活說實在的不是很輕鬆,因爲對於一個從沒有涉足過國中英語教學的一位英語老師,走進這所學校也實屬偶然。曾經認爲雖然從未教過國中,但對於已有三四年教學經驗的我來說,應該不成什麼問題。懷着這種心情,我信心十足的走進七年級英語組。走進了這個日後給了我巨大幫助的“大家庭”。

一週,一月,時光的流逝沒有任何聲音,也沒有任何痕跡。到了一月一考試的時間了。這是求實的慣例---月考。對於我來說這可是第一次讓自己的學生和其他的班級“較量”,而我的感覺是“行嗎?”考試結束,分數公佈。當組長陳老師把考試成績擺在我的面前的時候,我驚呆了!給了我這個自以爲教了幾年書的年輕人一個重重的打擊。考試結果可想而知,我們班是全年級倒數第一名。這樣的成績無異於一個晴天霹靂,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久久不能平靜!全組的人都勸我,說沒關係,下次再努力。但是我卻不能原諒這樣的失誤。我記得當時我在不斷的問自己:爲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結果,是我的知識講得不清楚,是我與學生相處的不好、不融洽,還是我真的不會講課了?帶着這樣的疑問,我輾轉反側了好久。在這其中,我不斷地尋思,不斷的注意別的老師的講課特點,留心其他老師的課堂、方法,而這其中又經歷了幾次學校的考試,成績仍然不很理想。

直到期會考試後,纔出現了轉機。這之前的一段時間,心裏的滋味,真是一言難荊期會考試以及後來的這幾次考試,我們班的成績還是可以的,比起作老幺的感覺,真得是好多了。出現這樣的結果之後,我並沒有欣喜,可能是因爲以前作過老幺,現在真的是不敢沾沾自喜,但更多的是我對這一結果的反思和總結,

回想在那段時光中,雖然我已經很在意其他老師的教學,但我知道,模仿和吸收其他老師的的優點,長處,這只是一方面,最重要的要在自身的課堂中尋找不足,在每一堂課後找出課堂的亮點和缺點,開動腦筋,變化教學,更加註重教學中的反饋,及時發現問題,並及時糾正。而且變換、更新授課模式和語言的灌輸方法,不僅是我的課堂更加的生動,而且學生們主動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也提高了。效果就好的多。在這段“艱難”的學習教學生活中,我有兩點體會是最深刻的。

第一就是求實生活中最重要的一塊就是學習。在這裏我的學習一方面是來自於學校的讀書時間和演講時間,瞭解了很多關於校內外的趣事軼聞,知道了許多班主任的心得體會,以及最重要的教學經驗總結。另一方面是我覺得最實用的小組集體教研和備課的時間。每逢下午第三節課,我們的教研就開始了,少了很多的客套和風趣,多了許多嚴謹和務實,這也是每天我最能吸收經驗和知識的時間。老師們把下節課要講和重點的知識,一一羅列,甚至是明天的默寫內容都安排的科學、適量。當一天的工作結束後,我,就開始了我的“補課”。知道落後就要迎頭趕上,一味的捫心自問也不是辦法啊,想擺脫作老幺的感覺就一定要奮力趕上。因此,每天下班後,我都會利用一點時間,把教研時所說的明天的上課內容再根據我們班自己的情況和程度,進行一定的順序調整,難易程度的更換,幻燈片順序的調整,最後達到自己心中有數的程度。這樣纔會覺得心裏踏實些。雖然辛苦,但很滿足。

第二就是我很樂意去想,去思考,但卻很是難以堅持動手寫的,就是寫教學反思。還好,學校有硬性要求的,每個老師一定要寫的。這樣我才保留住了那爲數不多的珍貴的教學反思總結,現在看來當時自己總結的那幾點教學中的失誤和總結仍然顯得那麼中肯。雖然寫下的不多,但是隻要勤于思考,反覆試驗、總結,就不難不有所進步。好在學校在下學期實施了多媒體教學,這又是一番新的天地。憑藉着以前曾使用多媒體教學的經驗和特長,總是能把幻燈片設計的很受學生們的歡迎,聽着他們說,我們英語老師的幻燈片可好看了。心裏這是美滋滋的。多媒體的使用不僅讓我們對課程以及課件的相互關聯、知識的相互連續性有了更好的把握,做到心中有數,同時也在板書方面解放了教師,不拘於三尺講臺的侷限,擴展老師的活動範圍,增加的與學生的接觸,有利於教學主題的昇華和教學活動的展開。

總之,在求實的生活是愉快的、是累心的、是新穎的、是學習的。雖然隨着教師年齡的增加,也許會覺得“學習”就越來越遠,其實不然。越是這樣,就越要不斷保持學習的“心態”,努力感受教學及學習的過程,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和鑑別欣賞品味,加強反思能力,不斷追問自己,建立自己的教學風格和教育風格,理性而智慧的安排自己的工作。我想我們可以在教育的過程中追求藝術的創新和人生思索的極致。

教學反思感悟篇5

教學反思活動主要涉及四個方面的內容,即教學實踐活動、個人經驗、教學關係與教學理論,這四個方面的問題構成了教學反思的基本向度。

(一)對教學實踐活動的反思

教師在教學實踐歷程中,要及時捕捉能夠引起反思的事件或現象,通過理性檢查與加工,逐漸形成系統的認識,形成更爲合理的實踐方案。對教學實踐活動的反思包括實踐內容、實踐技術與實踐效果的反思三個方面。實踐內容的反思是指教師在教學活動展開前,需要對活動所關涉的內容本身進行反省,因爲任何內容都是在抽象了具體現象和對象的基礎上編制的,在不同時間、對象、場景面前,或多或少都需要進行重組、改造、增添或刪減,這是教師課程能力的體現,也是教師的責任和權利。實踐技術的反思是指教師對活動展開過程中所使用的工具、方法、時機等的適切程度的總結檢討,其目的在於對自己的行動軌跡進行回溯,發現問題和不足,探尋更佳的方案。實踐效果的反思是指,在教學活動結束後,教師對整個實踐所取得的成效的價值判斷,包括學生角度的需要滿足程度與教師自己角度的價值感受兩個方面。前者主要考查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的受益狀況,後者要考察教師在確定價值取向、實施教學活動、進行價值判斷過程中自己的教學活動對學生的影響狀況、對個人經驗的提升狀況、對教學理念和理論的促進狀況。

(二)對個人經驗的反思

教師對個人經驗的反思有兩個層面,一是對個人日常教學經歷進行反思使之沉澱成爲真正的經驗,二是對經驗進行解釋從而獲得提升。如果教師不去挖掘和使用教學反思的判斷、反省與批判的權限,教師的教齡再長,教學經歷再豐富,也不一定與教師個人的獨特經驗成正比。如果不對其進行反思,那麼這些經歷將一直是懵懵懂懂的,就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教師不斷地經歷着,又不斷地忘卻這些經歷,致使教師的經驗系統中缺乏由自己反思所形成的、歸屬於自己個人所有的獨特經驗,從而使得教師那些具有極大潛在意義的經歷失去了應有意義。可見,教學反思可以幫助教師把他的經歷昇華爲真正的、富於個人氣息的經驗,並且不斷使自己的經驗體系得到拓展。“每一個對藝術作品有經驗的人無疑都把這種經驗整個地納入到他自身中,也就是說,納入到他的整個自我理解中,只有在這種自我理解中,這種經驗纔對他有某種意義。”如果教師只對個人經驗作出描述性的記錄而不進行解釋,那麼這些經驗就無法得到深層次的解讀,只有對經驗作出解釋後,對經驗的閱讀纔是有意義的。也就是說,經驗形成過程的同時應該是解釋和理解的過程,重新閱讀經驗的過程也仍然是解釋和理解的過程,這樣才能常讀常新,每一次的閱讀過程就是一次重新理解和創造的過程。在教學反思實踐中,人們經常使用的“反思檔案”就應該有這樣兩種用途,一是描述記錄並分析所發生的種種情況,使之成爲文本形式的經驗,二是對文本經驗本身不斷加工和再創造,使經驗得到昇華,改善教師的理念與操作體系,甚至可以自下而上地形成新的教學理論。目前看來這第二步的功夫尚顯不足。

(三)對教學關係的反思

通常在教學反思實踐中,人們往往把注意力放到對具體事務的反思上,而不可見的關係在反思活動中經常被忽視。從關涉的人的角度,需要反思教師與學生的關係、教師當前的自我與過去的自我的關係、教師本人與其他教師的關係、教師與家長的關係等;從關涉的教學要素的角度,需要思考教師與教學目標、課程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等的關係;從關涉的教學支持系統的角度,需要思考教師與社會文化、價值體系、課程與教學改革、時代精神與理念等的關係;等等。對教學關係的反思在教學反思活動中是相當重要的。它向上可以爲教學理論反思提供基礎,向下可以使實踐與經驗反思得到昇華。對於每種關係,都應該從認識、實踐和價值三個角度進行反省。認識角度是對關係的客觀描述,即現在關係的狀態如何,爲什麼會這樣;實踐角度是對關係改善與發揮作用的思考,即如何改善現在的關係狀態和怎樣使關係發生作用;價值角度是對關係改變或發生作用的結果的思考,即這樣的關係狀態該朝什麼方向改變,改變的效果如何。

(四)對教學理論的反思

任何教學理論都不是完美無缺、持續高效的,在不同的時代、價值取向、技術條件、人員素質面前,理論都需要重新認識和把握。同時,教學實踐是教學理論的源泉,實踐活動本身就是理論的前兆,蘊涵着豐富的可能性理論。對教學理論進行反思有三種基本的樣式。第一是對實踐的理論反思。對於教師個人經歷與在此基礎上形成的經驗體系,應不斷地從理論層面進行解釋和建構,通過對教學實踐與教學理論之間的不斷觀照、反省、聯結,既可以完成對實踐的理論提升,又有機會對先有理論進行審視、訂正。第二是對教學理論的實踐反思。教師在學習和掌握某一教學理論後,通過在教學實踐中的還原,該理論的各種元素得到實踐的考驗,使得教師能夠進一步理解教學理論中的道理、價值、方案與技術,在此基礎上進行原有理論的判斷與選擇。第三是對教學理論的理論反思。在理解和學習教學理論時,教師是主人而不是理論的奴僕,教師有權利依據自己的知識背景與學術專長對教學理論進行反省,對理論進行修正與再創造,通過比較不同的教學理論發現某一理論的缺憾,從先有理論推演新理論,從其他學科不斷更新的概念範疇中建構新理論,這種針對原有理論的修正、推演概括與建構就是對教學理論的理論反思。

在對教學事務進行反思時,應力求從實踐活動、個人經驗、教學關係、教學理論四個向度進行。這也是對教學現象或事件進行反思時的四個層次。如果一個反思對象能夠在這樣四個層面得到重新認識和理解、解釋,那麼這樣的教學反思應該是深刻而周詳的,也會獲得豐碩而長久的反思效益。

在教學反思實踐中,人們探索了多種反思方式。例如,在時間序列上,有日反思、周反思、月反思、期中反思、期末反思,就一堂課而言,有課前反思、課中反思、課後反思;在主體序列上,有個人反思、教師集體反思、教師與學生共同反思、教師與專家共同反思、教師與家長共同反思;在內容序列上,有個案反思、主題反思、學科反思、跨學科反思,具體到教師的日常工作內容,有講課反思、作業反思、評價反思、活動組織反思;在教學發展序列上,有學生成長反思、教師成長反思、教學理念反思、教學改革反思;在表現形式序列上,有反思日記、反思檔案、反思報告、反思競賽、反思作業①等。在進行教學反思時,除了可以採用上述方式外,教師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實踐智慧,針對具體的條件與問題,創造更爲適合的方式方法。因爲沒有哪一種方式方法是適合每個人、每件事的,創造本身就是教學反思所追求的境界。

無論採取或創造怎樣的反思方式,教師在教學反思行動中都需要堅持這樣兩個策略。

第一,教師要保持敏感而好奇的心靈,教師經常面對紛繁複雜的教學現象和事件不知道該對哪一個進行反思,對於自己的心靈活動不知道哪些可以成爲反思的話題。雖然在邏輯上可以編制出反思對象選擇的理論框架,但在教學活動過程中,究竟哪一個現象、哪個事件、哪種行爲、哪種感受可以反思、應該反思,這是無法預先確定的。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保持開放、敏感而好奇的心靈,時刻捕捉可能的反思對象。“好奇心‘喚起關心’,喚起對現在存在或可能存在的東西的關心,喚起對我們周圍奇怪和古怪之物的關心。正是好奇心使人們擯棄熟悉的思維方式,用一種不同的方式來看待同一件事物。”

第二,要經常、反覆地進行反思,不僅對不同事件或現象經常進行反思,對於同一個事件或現象,也要不斷地持續地進行反思。反思對象“總是對向它詢問的人給出新的答案,並向回答它問題的人提出新的問題。理解一個文本就是使自己在某種對話中理解自己”。反思的過程就是不斷解讀,不斷獲得新答案,產生新感覺,提出新問題的過程,對於教學活動的日常反思絕不能一蹴而就,對於不同的或者同一個反思對象,不同的人進行反思,就會得出不同的答案,產生新的疑問。在不同的時間、環境、心境下,反思也會有不同的結果。與不同的主體共同反思,認識也會有所不同。從不同的視角出發,也會提示出新的答案、新的問題。反思的實質,是教師在不斷的反思活動中,通過反思來理解對象、理解自己,讓自己與對象對話、與自己對話。

教學反思感悟篇6

今天我執教了一堂公開課,我們的朋友主題背景下的數學課《忙碌的動物》,這是一堂關於4和5的分解和書寫的課,這個對我們現在大班的幼兒來說是不難的,對於我的課來說,還是存在着許多不足和需要改進的地方:

一、常規的培養

雖說這節課對我們的孩子來說是不難的,但是我發現在我上課之前,有一個幼兒就和我說,現在的數學我都懂的,我不用聽也知道的,可這樣的孩子,他的傾聽習慣顯然是不好的,應該在平時就培養他的傾聽習慣,今天在上課的時候,就一些幼兒因爲是自己懂的就不想聽了,這樣的習慣是很不好,雖然我和他說了,但我覺得他的興趣還是不濃的,導致上課的紀律不好,在後面說作業要求的時候,有很多幼兒聽不清楚,做作業的時候再來問我這個怎麼做,那個怎麼做,應該等到所以的幼兒全部都安靜下來再繼續講題目的要求。

二、提問的形式

因爲我覺得這些問題對於幼兒來說都是十分簡單的,我就採用的集體回答的方式,但是這樣的回答方式太過於單一了,幼兒的興趣不濃,下面回答的幼兒也不多,回答的好應該要及時給予表揚,提問的方式也應該再多一些,要顧全到每一個幼兒。

三、作業的評價

作業做的好的,做的快的幼兒一定要及時進行表揚,不會做的幼兒也要耐心的對幼兒進行講解,如果來不及和幼兒講解的話,也要請做的又好又快的幼兒來教一教,作業既可以培養教的幼兒的語言能力,又能幫助到不會做的幼兒,不要讓不做的讓它去,也不要讓教的幼兒直接幫他做,這個一定要切記!另外也可以進行整體的作業評價。

總的來說,我覺得我的課主要的問題就是幼兒的常規的培養,在上課時,幼兒只要靜不下來,設計的再好的課也沒有辦法進行,所以一定要注意平時的點點滴滴,從點滴做起,從小事做起,當然要幼兒有好的常規,也要採用的一定的方式方法,這個方面可以從網上借鑑,也可以去別的經驗老教師那邊去學習!

教學反思感悟篇7

在本週執教的活動中有一節大班的數學活動《彩色毛巾》,仔細閱讀了建構上的教案後,瞭解了這個活動主要是讓孩子們學會比較寬與窄。在設計教案時,我想大班幼兒在數學活動中,已經對數量的多少、物體的大小和區別左右都有一定的學習經驗,在中班下學期也對物體的粗與細有了一定的認識。通過本次活動,讓孩子比一比、排一排、做一做的形式,能進一步掌握物體寬窄的排序。

我發現在我班中,大多數孩子的數學認知都是不錯的,但是也有部分孩子對數學活動中一些抽象性地概念很難理解。因此在設計活動中,教師如何將容易孩子理解的東西巧妙地運用於課堂即非常重要的。因此爲了讓活動更具有吸引力,我以“毛巾商店”爲由,開展一系列的活動貫穿於教學中。

通過整個教學活動我也及時地進行了反思,發現了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

成功之處:課前認真熟悉教材,教具準備充分,保證教學環節的流暢性。教學活動中利用“開毛巾商店”的情節貫穿這個教學活動,充滿趣味吸引孩子。在讓孩子們通過寬窄將毛巾比一比的過程中始終強化孩子語言的規範性,學會用完整地語言來表達寬窄。更爲之後的活動做好鋪墊作用。

不足之處:因爲課前沒有讓幼兒對“寬”和“窄”有一定的經驗認識,所以在活動中,孩子們對這兩個詞的理解不夠。部分孩子多用“胖”和“瘦”來解釋。在教師預設好的活動中孩子們能夠按照我的教學環節通過要求進行排列,但是在作業中,對於不同的兩種物體有兩個不同的要求,即從寬到窄的排列;和從窄到寬的排列。這時,有部分孩子們在獨立作業時就遇到了問題對幼兒的作業評價可以用更多的時間,讓孩子更明白自己爲什麼做對,爲什麼不對。同時在對能力弱的小朋友,可以給予更多的鼓勵。

一堂數學活動,對老師的邏輯思維和口語表達有很多要求的,但老師更要了解自己班中的幼兒,對知識點掌握的程度,比如想這堂課中的“寬”和“窄”,教師可以在活動之前,就和孩子一起明確什麼是“寬”,什麼是“窄”,因爲有些孩子知道這兩個字是什麼意思,但是不能很明確的回答到這兩個字,會用“胖”表達“寬”,用“瘦”表示“窄”,我如果在課前能做到事先預知孩子的知識經驗這堂課,就能上的更加清晰,時間上也不會太長了。

教學反思感悟篇8

這段時間,我們都在學習關於教育教學改革的相關內容,通過學習,收穫頗豐,爲我以後的教育教學工作提供了更好的指導,下面來說說我的感受。我的一個很深的感受就從中體會到了一種寬容的理念。

一、教師角色的改變體現了師生之間的寬容。

隨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幾乎每一個學校都舉起教育改革的大旗,政府將教育改革和學校改進納入政府優先考慮的議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要求教師作爲參與者必須打破“教師中心”,構建民主、平等、合作的教室“文化生態”,教師從居高臨下的權威走向平等中的首席,和學生一道去尋找真理,分享他們成功的快樂。教學過程中不再是教師獨白,而是教師和學生不斷地進行對話。教師應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個體不斷探究。

其中,教師主要是鼓勵學生主動參與活動並獲取積極的體驗,主動提出解決問題的途徑,教師成爲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參與者、幫助者、引導者、促進者。學生主體性的展現需要自由,寬容則是自由的保障,沒有寬容也就沒有自由可言。而教師角色的轉變是我們主動和積極營造寬容氛圍的表現。

對學生而言,教師對學生內心深處的寬容,爲學生提供充分表達自己的機會和空間,纔能有針對性地開啓頓悟,進行更有效的教育,並培養他們判斷是非的能力。對教師而言,在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網絡通訊技術使得教師不再擁有絕對的權威優勢,這種角色的轉變也是對教師個體能力有限性的寬容。

二、課程結構的選擇性體現了對學生個體差異性的寬容

課程結構具有選擇性,課程設置出現了多樣性,教學組織制度具有靈活性,加大了選修課的比例,以適應學生多樣化的需要,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爲形成一種寬容的文化創造了條件。從短期看,課程結構的選擇性爲學生學業的自由發展和創造性的培養提供了一定的條件,而從長遠看,這能使學生在邁向社會前,儘早地學會認識自己、尊重自己和對自己的選擇負責。給學生選擇的自由也就是承認了學生的差異,並寬容於學生之間的差異。

三、課程結構的綜合性體現了學科間的寬容

新課程強調綜合性,克服了學科門類過多、相互獨立的傾向。因此課程中所體現的這種融合,能使學生間接地從綜合學科中學到寬容,也能在經歷綜合的學科教育後,以全面的觀點和多元的視角來處理和解決實際問題。

教育變革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政府、學校、教師、家長、學生之間的相互寬容、共同努力。基礎教育改革任重而道遠,我們要更加努力的前行。

由此更深刻理解了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孩子有能力在體驗後思考和決定,在犯錯誤和改正錯誤中有效地學習。孩子由此獲得的學習能力是可持續的,由此獲得的成長動力也是可持續的!因此我們更應該:

1,解放孩子的頭腦;

2,解放孩子的雙手;

3,解放孩子的嘴巴;

4,解放孩子的空間;

5,解放孩子的時間。

社會與經濟的發展必然對教育的要求越來越高,教育的改革必須適應甚至超前於社會的發展。因此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變革是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和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在素質教育中我們在探索中前行,在發展中創新,中創新中尋求更高、更快、更強的發展,不斷推進我們的基礎教育的改革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