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秋思》教學反思【多篇】

《秋思》教學反思【多篇】

《秋思》教學反思 篇一

馬致遠的小令名作《天淨沙·秋思》被譽爲“秋思之祖”。教這首小令,我本着“短文長教”的原則,先讓學生在背熟原文的基礎上了解作者的情感,與選取的秋景中感受令中天涯羈旅漂泊人的孤寂與無奈,然後讓他們改寫成習作,重點訓練學生“融情於景”的寫作方法。

爲了達到這節課的訓練目的,我先跟學生一塊吃透教材本身。作品內容本身,簡簡單單,普普通通,卻爲世人所知曉,不失爲千古絕唱。本小令於短短二十八字中,刻劃出一幅非常真實生動的秋郊夕照圖。在蕭瑟蒼涼的秋景中,敘述出天涯羈旅漂泊人的孤寂身影,讀來,不禁令人悲情亦痛,潸然淚下……

仔細分析全文,可以把它分爲兩幅:

第一幅畫是由作者精心選取的九個名詞、幾組能代表蕭秋的景物組成的一幅暮色蒼茫的秋野圖景:幾根枯藤纏繞着幾顆凋零了黃葉的禿樹,在秋風蕭蕭中瑟瑟地顫抖,天空中點點寒鴉,聲聲哀鳴……寫出了一片蕭颯悲涼的秋景,造成一種悽清衰頹的氛圍,烘托出作者內心的悲慼。我們可以想象,昏鴉尚能有老樹可歸,而遊子卻漂泊無着,有家難歸,其間該是何等的悲苦與無奈啊!再讀下去,眼前呈現一座小橋,潺潺的流水,依稀嫋起的炊煙的農家小院。這一切,怎能不令浪跡天涯的遊子想起自己家鄉的小橋、流水和親人呢。在這裏,作者以樂景寫哀情,烘托出淪落他鄉的遊子內心那彷徨無助的客子之悲。

第二幅畫抒寫了作者內心深處無盡傷痛而獨行寒秋的天涯遊子的情感:在蕭瑟的秋風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飽嘗鄉愁的遊子卻騎着一匹延滯歸期的瘦馬,在沉沉的暮色中向着遠方踽踽而行。此時,夕陽正西沉,撒下淒冷的斜暉,本是鳥禽回巢、羊牛迴圈、人兒歸家的團圓時刻,而遊子卻仍是“斷腸人在天涯”。此時此刻、此情此景,漂泊他鄉的遊子面對如此蕭瑟淒涼的景象,怎能不悲從中來,怎能不撕心裂肺,怎能不柔腸寸斷!

古人說“悲落葉於勁秋”,在深秋的風中,馬致遠將各種景物有機地聯繫在一起,寓情於景,情景交融,以景達情,構成了一幅和諧的秋郊日暮羈旅圖,讓今天的我們讀來依然唏噓不已。

也許是七年級的孩子涉世未深,學生的當堂改寫的小習作不能很好地體現令中那種天涯羈旅漂泊人的孤寂與無奈,但在習作的路上,他們畢竟邁出了可喜的一步。在今後教學的道路上,我會繼續引導他們體會這種寫作方法。

《秋思》教學反思 篇二

我在深圳市翠園中學東曉校區七年級4班執教了《天淨沙·秋思》。《天淨沙·秋思》繫馬致遠的小令名作,被稱爲“秋思之祖”。作品內容本身,簡簡單單,普普通通,敘述羈旅漂泊人,時逢黃昏,感而發,發而思,思而悲,悲而泣,泣而痛。我將課堂處理爲五個環節:一、導入:讓學生談談近來學詩的心得,學生迴應喜歡詩,喜歡其詩歌美。我隨即順勢導入,這節課就是要從《天淨沙·秋思》入手來品嚐詩歌的美。二、齊讀,感受韻律美。提供小令常識資料給學生閱讀,再讓學生從節拍、押韻、句式來感受其韻律美。三、自讀,描繪畫面美。要求學生任意挑選文中的一個景物詞句,合理想象,擴寫成一個小段落,展現出一個畫面。四、品讀,體驗意境美。先介紹馬致遠概況,瞭解作者生平經歷,隨後讓學生結合文中景物描寫,以“這個詞讓我感到。”爲形式,用一句話說出自己的閱讀體驗。五、研讀,賞析語言美。讓學生找出欣賞的詞句,研品其表現手法,與同學分享。

課後,楊特及同仁們精妙的點評,一語中矢,使我如醍醐灌頂,受益匪淺。反思課堂中,儘管諸如課堂主線、“瘦”“夕陽”的點化等多處得到大家的認可,但仍有不少地方需改進,尤其是以下四點:

1、第三環節的擴寫與第四環節的說一句話可考慮合併進行,以避免學生思維重複,騰出有更多時間給學生思考。

2、“老”、“昏”、“古”等字僅停留在表面字義理解上,仍需引導學生更學深入品賞,感受其荒涼的氛圍。

3、“斷腸人”的情感體驗仍不夠深入。當學生首次提出“斷腸人”讓其感受到悲傷時,可順勢追尋,讓學生思索“斷腸人”在悲傷什麼?嘗試換位思考,假如你遠在異地他鄉,會有何感受?從而深化主旨,提示主題。

4、可在教學中納入比較手法,如格律詩與小令形式比較,《秋天》(何其芳)與《秋思》(馬致遠)的感情基調比較等,從而彰顯出本文“秋思之祖”的文學地位。

《秋思》教學反思 篇三

本人一直比較喜歡古詩詞,所以對詩詞的教學也非常有熱情。

中國自古就有“春女怨,秋士悲”之說,這大概是因爲女人如花,而春天是百花盛開的季節,但可惜的是春光短暫,很快地百花就會凋零,而女人也是如此,她們的美麗容顏也會隨歲月的流逝而一去不復返因此睹物傷懷,女人就難免傷春怨春而秋士悲說的是在西風漸緊秋天裏,萬物開始凋零,隨之嚴冬就會來臨有遠大抱負的男人年近半百卻一事無成,而在世的日子卻所剩無幾了,就猶如草木逢霜一樣感時傷身,難免不臨秋而嘆因此,自古以來,那些抑鬱不得志的文人們陸續寫出了一些悲秋的千古名篇而這篇《天淨沙。秋思》就是這些名篇中的名篇一切景語皆情語,這種以景襯情的寫作手法很值得我們借鑑因此,可就這篇小令來引導學生體會和模仿這種以景襯情的寫作手法。

關於古代詩歌的教學,一般採取的教學方式是熟讀成誦,提倡“詩讀百遍,其義自見”。誦讀,自然是學習詩歌的主要方式,但未免枯燥。我在設計這節課時,嘗試了一種新的途徑,就是改寫詩歌,通過“繪一繪”的形式,把古詩改寫成一段話。學生要改寫,就必須先讀懂詩歌的含義,品味詩中的情感,這正是詩歌教學的重點。通過這種方式既能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拓展學生的寫作途徑,同時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可謂“一箭雙鵰。

《秋思》教學反思 篇四

《秋思》作爲《古詩詞三首》中第二首表達思鄉題材的詩歌,相對於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以寫景抒情,這首詩的角度則是敘事抒情。我認爲學生理解這樣的`專業詞語比較有難度,所以一定要讓學生在充分感知詩歌大意的基礎上去發現和領悟。因此我主要的教學重點放在了對詩歌大意的解讀,而這一重點又建立在對詩歌的充分朗讀的前提下。“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所以詩歌學習一定讓學生充分朗讀感知,自己試着對詩歌解讀和領悟。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充分朗讀後不僅能結合註釋理解詩歌大意,而且能比較順利地背誦詩歌。

《秋思》教學反思 篇五

優秀經典的詩歌猶如奔流不息的長江兩岸一幅幅美麗的畫卷;猶如浩瀚無際的天空中一顆顆閃爍的星星;猶如波浪翻滾的大海中一朵朵潔白的浪花,我帶領學生們一路欣賞,一路仰視,一路採擷。以《天淨沙·秋思》爲例,爲了讓學生領略它的神韻,我決定獨闢蹊徑──

師:請同學們自由地朗讀品味全詩,然後仔細觀察課文中爲它配的插圖,看一看這副插圖是否最好地體現了《秋思》的意境,老師非常希望同學們能給插圖作者提出一些意見和建議。(生自讀、討論)

生1:詩中說是瘦馬,可畫中的馬還比較健壯,馬腿上的肌肉都看得很清楚,應該把馬畫得瘦骨嶙峋一些纔好,而且最好是老馬。

生2:我覺得人不一定非要騎在馬上,如果由人牽着馬走,豈不是更能表現出鞍馬勞頓的味道。因爲連馬都累得走不動了,畫中人心情的落寞就可想而知了。

師:很有創意。人騎馬還是人牽馬的問題反映了你的思考很深入。

生3:圖中人物的表情很到位,但馬的表情還可以更憂鬱一些。

生4:插圖中的樹也有問題。圖中遠處的樹給人鬱鬱蔥蔥的感覺,近處的樹卻是光禿禿的。這樣的對比太強烈了,不符合詩中的意境。我認爲老樹上如果有幾片搖搖欲墜的葉子更能體現出蒼涼之感。

生5:枯藤呢?插圖中根本沒有枯藤。如果能畫出枯藤與古樹的纏繞,植物的意象就鮮明瞭。

生6:遠處的夕陽可以畫得朦朧一些,還可以畫出半邊已經下山的樣子,渲染出傍晚的氣氛。

生7:插圖中鳥兒們飛得很輕盈,哪裏是昏鴉啊。我認爲鳥兒可以畫得沉重一些,笨重一些,最好讓大部分鳥棲息在枯枝上,因爲“秋思”的畫面應凝重。

生8:風呢?如何體現西風?圖中並沒有表現出來。

生9:可以在茅屋上畫些淡淡的炊煙,炊煙裊裊,小橋流水人家的溫馨氣息更足,風的動感也表達出來了。

生10:畫中人可以不戴帽子,讓髮絲微微飄起,西風不就出來了嗎?

生11:本是遊子思鄉圖,作者卻用了一些筆墨去寫溫馨的小橋、流水、人家,這不是矛盾了嗎?

生12:不矛盾。這叫反襯,以溫馨襯淒涼嘛!

生13:對,遊子觸景生情,別人家是天倫之樂,自己卻是淪落天涯,羈旅漂泊,這種對比痛徹心懷啊!

生14:也只有這樣對比起來,斷腸人的形象才更豐盈!

師:對插圖還有什麼建議嗎?

生15:除了細節的問題,我覺得插圖最大的問題是整體構思上的毛病。我讀完這首詩,眼前浮現的是一副古道蒼蒼,秋風蕭瑟的圖畫,但是這副圖給我的感覺太擁擠了,甚至是太熱鬧了。

生16:可能是景物都擠在一起的原因吧。我們可以把“小橋流水人家”安排得遠一點,讓古道的縱深感更強一些,如果景物能真正地成爲背景,以此突出主人公的孤獨,畫面的整個格調就改變了。

……

師:說得真好,通過這樣的修改,我感覺到大家對這首詩的理解相當深刻了。下課以後,愛好繪畫的同學還可以把我們的想法畫出來,然後和課文插圖比較一下,怎麼樣?……

【反思】

一節課下來,我主動“退位”,學生踊躍“登基”,收到了曲徑通幽的效果。想起以前講這首詩時,惟恐學生不能體會其中之妙,羅羅嗦嗦,零零種種,不勝其煩,結果搞得意境全無,自己也疲憊不堪。這樣多好啊,教師“退位”,學生“登基”,還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但是這不等於說教師就可以完全放棄自己的責任,變成課堂上無所事事的人,教師依然是核心,而且是真正的核心。沒有這個核心,學生也將一事無成。但這個核心不再是拿着一本教參讓學生坐授筆錄的人,而是一個導遊。他將學生──他的“遊客”──引入勝境,自由觀賞,但當“遊客們”對巍然高聳的建築羣茫然不解或不識鳥獸草木之名時,他不會置身事外,而是適時出面做精彩解說,令人如沐春風。講解一篇文章就像引導遊人做一次暢快的旅遊一樣,使遊人的知識得以豐富,精神得以陶冶,境界得以昇華。另外,教師的講有時還要像仙人指路,在學生的思路出現滯澀凝絕時輕靈而高妙地一“點”,即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效,這樣的講就是“點撥”,需要教師精心備課本,備學生,備語言。其實,課堂教學的創新並不玄妙,不迷信,不偏激,老老實實地鑽研教材,靈感總會與你有個約會的。

秋思教學反思 篇六

當我拿起《秋思》這篇課文,心如千斤重。雖然文本只有四行,二十八個字,但詩人那份濃濃的思鄉之情如何傳遞給沒有雷同生活經歷的學生,讓學生感受着詩人的感受,想着詩人的所想?除了詩的內容外,我到底要通過《秋思》這個載體教給學生什麼?詩的課堂到底應該是個怎樣的課堂?……這一系列的問題不斷呈現在我的腦海中。我不禁自問:古詩教學爲何物?直教人寢食難安!

我個人認爲古詩教學的課堂應該是一個充滿詩意的課堂。這才無愧於古人創造詩詞,無愧於詩詞有別於其它文體,無愧於編書者納入古詩詞教學的用意。怎樣才能創造出一個詩意的課堂?我想方設法讓《秋思》的情意在詩意的課堂上流瀉。

一、在讀彰顯詩性。

我一直認爲詩的教學應不同於其它的課文閱讀教學。一般的'課文閱讀教學可抓住重點的字詞句深入品味體會,但詩一經這樣折騰就會把詩拆得支離破碎,它就失去了詩本身的整體完整性。爲了保護"詩"作爲一種"完形"的存在,我採取的策略就是誦讀。不管學生懂與不懂,先讓學生讀了再說,讓《秋思》在誦讀中流淌。整節課我安排了學生大大小小的讀差不多有三十多次。開始整首詩的自由讀,個別讀,小組讀,要求讀準字音,讀出節奏,理解詩的意思。接着課中導讀,在理解了詩意的基礎上,在體會了詩人的思想感情,在有了自己的個人獨特的見解後,再讓學生有感情地誦讀。最後熟讀成背。這樣一層一層地深入讀,讓學生在讀中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詩人的思想感情,讀出自己的體會。讀出詩的味道。

二、在想象中豐富詩意。

古詩詞言簡意賅,一字千金,是極富魅力的。它講究形象、色彩、韻律,每個字、詞都是作者獨具匠心所在。所謂"十年得一字"、"語不驚人死不休"更是古人錘鍊語言的佳話。在深入備課後,我覺得詩中的"見秋風"可作爲教學這首詩的突破口。"意萬重"是這首詩的教學重點,也是教學難點。我個人覺得引導學生想象,豐富學生對"見秋風"的表象,加深對"意萬重"的理解。這樣對學生體會作者的內心情感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當學生對這首詩有了整體的印象後,我馬上抓住詩眼"見"大做文章。我安排了學生一次次想象"見到什麼"""見不到什麼"",目的是希望學生在我營造的意境中,在一次次的對比中,以有形的景來襯無形的思,循序漸進地引領孩子們探究、品味"見秋風"。希望一次又一次地讓學生感悟詩人"鄉愁生於秋風裏"、"鄉思寄寓家書中"、"鄉心乃在寂寞處"。希望想象到的畫面成爲學生通往作者內心的橋樑,讓學生與作者感同身受。

詩人的"意萬重"是學生難以理解的。學生可能只會想到詩人思念家鄉,可久居在外,一生坎坷的詩人又豈止是思家呢?於是爲了讓學生更進一步瞭解詩人的"意萬重"我先出示張籍的資料,讓學生了解詩人的生平,幫助學生走進詩人的內心世界。學生對詩人有所瞭解後,我馬上又讓學生想象詩人的"意萬重"可能是什麼?這樣學生通過理解後的想象,就有可能走進詩人的內心了。這樣詩中"意萬重"學生就能理解,就能在想象中深化了。

在《秋思》一課中,我前後安排了多次不同類型的想象。"見秋風""意萬重"是聯想,聽誦讀想象畫面是一種表現想象,配樂想象家書是一種創造想象,多維度問作者是一種角色想象。目的是希望在恰如其分的情感的激發下,學生的想象豐富起來,說話寫話的訓練就水到渠成。

三、在寫中深化詩情。

在《秋思》一課教學中,當學生的情緒被完全調動起來的時候,我運用多媒體,悽婉的背景音樂,讓一個飄滿離愁別緒的意境在課堂緩緩流淌,流淌進學生的心田。此時我說:"秋風瑟瑟,鄉思絞碎了詩人的心,他最想和家人說些什麼呢?學生們遐想翩翩,我讓學生拿出筆來寫一寫家書,學生紛紛拿起了筆,盡情地釋放着內心的感受,學生的情感在"寫"當中得到了釋放。

互文印證也是我這節課採用的一個較爲有效的教學方法。

在學生深入領悟了"見到"與"見不到"後,我及時挑疑:讓詩人朝思暮想的家鄉到底是怎樣的?學生帶着好奇之心細讀詩人另外兩首詩《送從弟戴玄往蘇州》、《南歸》的部分詩句:"楊柳閶門路,悠悠水岸斜。……夜月紅柑樹,秋風白藕花。""骨肉待我歡,鄉里望我榮。…… "學生認真細讀後,我馬上問:"你們從中體會到什麼?"學生回答:家鄉景美;親人對詩人很好,一家團聚,其樂融融……這樣,就引發了學生對詩人思鄉的深層解讀。

課前的設想只是我的一個理想課堂,一堂課下來,遺憾頗多。如:與學生的互動還欠缺,教師的課堂教學機智還有待提高……不足之處,希望多提寶貴意見。你們的意見將是我久旱的甘露。

《秋思》教學反思 篇七

“ 洛陽城裏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整首古詩,側重情景描寫,看似簡單,實則情在言外。每個環境、每個動作都透露出詩人的悽楚,惶恐與思念。

在教學這篇詩文時,首先,我介紹了張籍其人。然後讓學生讀詩文,初步感知它,獨立理解詩文。但是,很明顯,學生對於古詩文中的字義的積累相當的匱乏。理解也僅僅停留在表面,不能夠進行字義與意境的轉化。如:第一句“洛陽城裏見秋風”學生將之理解爲:在洛陽城裏看見了秋風。學生根本沒有在意我在開始的時候給學生介紹的張籍的基本資料:幼年家貧,年紀很小就已經遠離故鄉,漂泊異鄉,浪跡天涯。因此學生不能進行角色植入進入那時那景,更不能體會那時心情,無法感知“見秋風”下的孤單悽楚。由此可見,在對學生進行古詩文教學時,教師要特別注意加強對字義的講解,同時嚴格要求學生積累古詩文字義;其次,加強學生對資料感知、運用的能力。

在引導學生對詩文意境的體會時,不知不覺中變成了引導學生對詩文意境的體驗。儘管大費口舌,卻收效甚微。忽略了學生年齡,生活經驗。造成這次課堂教學的一大失誤,偏離了方向。正是因爲學生的年齡,生活環境,使得學生無法感知詩人當時那種細微的情感體驗。在之後,學生想象詩人家書內容,學生更是頭腦發懵,眼神裏透露出的是一片茫然。詩人千言萬語說不盡,千愁萬緒難落筆之後,詩人到底會寫些什麼?在這裏,必須得有學生的角色代入。而學生極少有類似的情感體驗,學生想象的內容也僅僅是乾癟的空話。無新鮮之感。

此處教學:一、教師引導不到位,教學功底不夠,汗顏!二、過高的估計學生的能力,應該記住:要相信學生的能力,卻不能盲目的高估學生的能力。在課後的練習中有一個練習:想象《秋思》中的畫面,把《秋思》改寫成一個小故事。這是一個相當不錯的練習,可以彌補教學中的一些不足,加深學生對詩文的理解,體會。迫使學生角色代入,體驗詩人情感。教師應該重視到這個練習的重要作用。

在教學詩詞時,我們應該要求學生體會而不是體驗詩人情感,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製造各種條件,充分引導學生儘可能的“體驗”到詩人情感。詩文教學,不是簡簡單單的理解就能完成任務的。

張籍這首《秋思》寓情於事,藉助日常生活中一個小小的片斷──寄家書時的思想活動和動作,非常真切細膩地表達了作客他鄉的詩人,對家鄉親人的深切懷念。

教完全詩,應課後要求,要這首詩改成一個小故事。因此,上課學這首詩時,我就特意引導學生觀察

課文中的插圖;交流“詩人在寫家書時,他會想些什麼?以及如何拆開家書,再看一遍自己寫的詩?”就這樣,在教完詩後,我自以爲學生這下應該會寫了。可是,學生寫完後,一看上交的作業,竟然會像課堂上學生自己口述的文章很少,可以說是幾乎沒有呀。上課說的,作者的心理活動,作者拆開信時的動作,這兩方面可以說是等於在課堂上,白白地走過場呀!

課間,我把這事與同一個年級段的其他幾位語文老師交流了一番。才明白,讓學生面面俱到是不可能,應該允許他們在詩意的基礎上去擴充,或是讓一些學困生抄抄詩意也行。

【反思】

作業中的“練筆”,在我們教學時,應該因材而寫。結合學生實際,讓學生進行寫作練習。同時,也要注意因人而異。我想,面對這樣比較難操作的內容,可事先與同年級段的老師交流,這樣集思廣益,也能相互之間有成長。不過,絕對不能走過場;批改時也應該把握尺度,這也是個關鍵。

教學反思

學習《秋思》這首古詩時,在學生自讀,解疑後,我引導學生髮揮想象:作者客居洛陽城,他眼中的秋天是什麼樣子的呢?學生由一個“秋”字,聯想到蕭瑟的秋天來了。我進一步啓發學生:你能把詩人眼中的秋天描述一下嗎?學生的儲備被調動起來了,有的說,詩人看到樹上的葉子飄落下來,像一枚枚郵票,像一把把小傘,又像的飄舞的蝴蝶;有的說,詩人看見到菊花開了,奼紫嫣紅,美麗極了;也有的說,詩人看見到燕子飛到南方去了,大雁也排着整齊的隊伍往南南方去??這時,我進行小結:是啊,秋風帶來了豐碩的果實,也帶來了淒涼和寂寞,客居他鄉的遊子,見到這一切,怎能不勾起起對家鄉、親人的悠長思念呢?這時,他想寫一封家書給家鄉的親人。我們曾經到德勝的實踐基地去了一個星期,你們想家了嗎?你在想家的時候最想對家裏的親人說些什麼呢?結合你的生活經歷想一想,詩人會寫些什麼呢?有的學生說,我想告訴媽媽,秋天來了,天氣變涼了,你每天多穿點衣服,不要感冒了;也有的學生說,我想告訴爸爸不要太節約,要吃好一點,不要做太多的事,別累壞了身體??詩人飽蘸深情寫好家書,封好後爲什麼又拆開信封?拆開信封后他會做些什麼?

學生興趣很濃,說得很多,氣氛很熱烈。在討論的基礎上,我讓學生把這首詩改編成一個故事。第二天,我欣喜地

看到了一篇篇佳作。抓準讀寫的結合點,會有效提高練筆的質量。

《秋思》教學反思 篇八

古人云:“一切景語皆情語”。古人又說“詩言志”,所以在教學設計中我緊緊扣住“景”(——全詩的畫面)、情”(——情感)志(——作者的抱負)三個字來設計問題。全詞從誦讀入手,以誦讀中感悟的情感來引出詩詞畫面的特點,並引導師生們感悟畫面中不一樣意象所蘊含的情感,

對於本詞上闕,設計了這樣幾個小問題:“上闕描繪的畫面有什麼特點?哪個詞最能體現這一特點?這些畫面渲染了怎樣的氛圍?”

經過誦讀理解引導師生品讀關鍵字詞比如“衡陽雁去無留意”中“無留意”、“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中“千嶂”與“孤城”、“長煙落日”與“孤城閉”“四面邊聲連角起”中“四面邊塞”及“連角起”,在景物中感受到了邊地生活的艱苦,軍事態勢的嚴重,邊塞荒涼的秋景。這些秋景又與作者家鄉的景緻迥然不一樣,一個“異”最能體現這一特點。渲染了邊塞荒涼蕭瑟有悲涼壯闊的氛圍。

在下闋情感的感悟中,我也設計了幾個簡單的問題:“下闋能直接體現作者情感的詞語是什麼?(——淚)征夫爲何流淚?這樣看似簡單的問題其實有助於引導師生閱讀文本、探究文本、深入思考的意識。師生們很容易在文本中找到將士流淚的兩個原因——“燕然未勒”“歸家無計”。在此時此地,將士們勒石無功,歸家無計,自然會悲從中來,進而我引導師生們進一步思考:“男兒有淚不輕彈,是什麼讓男兒不寐,最終以淚洗面?”再次將大家的思緒引迴文本。師生們發現文本中的“濁酒一杯”“羌管悠悠”“霜滿地”這些獨特視覺形象所蘊含的獨特情感。經過對以上意象的分析,讓大家進一步體會戍卒歸家無計的憂傷,將軍勒石無功的鬱悶。

全詞的情感不僅僅止於戍卒歸家無計之悲,將軍壯志難酬之憾,還包含了他作爲政治家心懷天下的強烈之憂患。

《秋思》教學反思 篇九

《秋思》是五年級上冊第5課《古詩詞三首》的第二首。這三首詩都是抒發作者思鄉之情的詩歌。通過前一首詩《泊船瓜洲》的學習,學生基本上已經掌握了理解詩句意思,體味詩中感情的方法,因此在進行這首詩的學習時,我放手讓學生通過自讀自悟的形式,依靠自己的閱讀理解詩句的意思,而把重點放在引導學生想象詩境,體味詩情之上。

一、品讀

開始整首詩的自由讀,個別讀,小組讀,要求讀準字音,讀出節奏,理解詩的意思。接着課中導讀,在理解了詩意的基礎上,在體會了詩人的思想感情,在有了自己的個人獨特的見解後,再讓學生有感情地誦讀。最後熟讀成背。這樣一層一層地深入讀,讓學生在讀中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詩人的思想感情,讀出自己的體會。讀出詩的味道。

二、想象

學生自讀,解疑後,我引導學生髮揮想像:作者客居洛陽城,見到了秋風,就是見到了什麼?學生由一“秋”字,聯想到蕭瑟的秋天來了。我進一步啓發學生“秋天來了,作者見到了秋風,還見到了什麼”?學生腦海中儲存的關於秋天的意象紛紛涌現出來。有的說詩人在洛陽城裏見到樹上的葉子有的變黃了,有的變紅了。秋風一吹,樹葉一片一片的落下來。有的說詩人在洛陽城裏見到白花謝了。還有的說詩人在洛陽城裏見到燕子飛到南方去了,大雁也排着整齊的隊伍往南南方去。這時,我進行小結:是啊,秋風使秋葉紛飛,落紅滿地;秋風帶來了淒涼和寂寞,客居他鄉的遊子,見到這一切,怎能不勾起對家鄉、親人的悠長思念呢?這時,他想寫一封家書給家鄉的親人。他會給哪些人寫信,寫些什麼呢?現在,你就是詩人,你就把你寫給親人的信,給大家念一唸吧!當學生的情緒被完全調動起來的時候,此時我說:詩人飽蘸深情寫好家書,封好後又做了件什麼事?詩人爲什麼又拆開信封?拆開信封后他會做些什麼?想象一下,把這首詩改編成一個故事。

課後孩子們改寫的《秋思》都比較成功。

反思:

1、讀中指導欠缺,詩句誦讀在感悟這一層面沒有到位。誦讀的韻味沒能淋漓盡致體現出來。

2、對學生的生成沒有及時利用,趁熱打鐵,引導感悟中讀,讀中再感悟。在學生一個個起來反饋自己所感受,想象“意萬重”的內容時,我沒有及時讓他們一一讀出在每一次思念,每一份思緒時的心情。試想當孩子站起來說出自己獨特感受後,相機馬上讓他們讀出感受那不就是不斷與作者的內心對話嗎,不就是一次次讓我們聆聽張籍的萬重思緒嗎?這樣個性化的想與個性化的讀就結合起來了,起到了一個深刻理解與昇華的作用。

3、學生的情感體會仍然不夠深,從讀中可以感覺得到。這也說明與文本的對話還有點“浮”,也許還只是在與文字對話,還沒有真正做到與作者的內心去對話。進入到他的精神世界裏。老師的引導與示範作用不明顯。

4、板書設計及演示存在問題。一個是書寫功底還不夠,沒能把文字本身的美感表現出來。另外一個就是板書安排有些凌亂和隨意。這也是一個老師教學思路是否清晰,從容的反映。

5、在面對“啓而不發”的局面時,仍然不夠嫺熟、老練。語言過快,過碎。需要沉積下去繼續打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