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酈道元《三峽》精品教學反思(新版多篇)

酈道元《三峽》精品教學反思(新版多篇)

酈道元《三峽原文》及翻譯 篇一

酈道元《三峽原文》及翻譯

原文

自(1)三峽山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2);重巖疊嶂(3),隱天蔽日,自非(4)亭午夜分(5),不見曦(6)月。

至於夏水襄陵(7),沿溯(8)阻絕。或王命急宣(9),有時朝發白帝(10),暮到江陵(11),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12),不以疾也(13)。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14),迴清倒影(15)。絕巘(yǎn)(16)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17),清榮峻茂(18),良(19)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20),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悽異(21),空谷傳響,哀轉久絕(22)。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山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註釋

(1)自:在,從

三峽山:指長江上游重慶、湖北兩省間的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三峽山全長實際只有四百多裏。

(2)略無:完全沒有。闕:通“缺”,中斷 。

(3) 嶂(zhàng):高峻險拔如屏障一樣的山峯。

(4)自非:如果不是。自:如果。非:不是

(5)亭午:正午。夜分:半夜。

(6)曦(xī):日光,這裏指太陽。

(7)襄(xiāng),上。 陵,丘陵,小山包

(8)沿:順流而下(的船)。溯(sù):逆流而上(的船)。

(9)或:有時。王命:皇帝的聖旨。宣:宣佈,傳達。

(10) 朝發白帝:早上從白帝城出發。白帝:城名,在重慶奉節東。朝:早晨

(11)江陵:今湖北省江陵縣。

(12)雖:即使。 奔:奔馳的馬。御:駕着

(13)不以:不如。此句謂和行船比起來,即使是乘奔御風也不被認爲是(比船)快,或爲“以”當是“似”之誤。(見清趙一清《水經注刊誤》) 疾:快。

(14)素湍:白色的急流。素:白色的。綠潭:碧綠的潭水。

(15)迴清倒影:迴旋的清波,倒映出山石林木的倒影。

(16)絕巘(yǎn):極高的山峯。絕:極高。巘:山峯

(17)懸泉:懸掛着的泉水瀑布。飛漱:急流衝蕩。漱:沖刷。

(18)清榮峻茂:水清,樹榮,山高,草盛。

(19) 良:實在,的確。

(20) 晴初:天剛晴。霜旦:下霜的早晨。

(21)屬引:連續不斷。屬(zhǔ):動詞。連接。引:延長。悽異:淒涼怪異。

(22)哀轉久絕:悲哀婉轉,很久才消失。絕:消失。

(23)巴東:漢郡名,在現在重慶東部雲陽,奉節,巫山一帶。

(24) 沾:打溼。

(25) 三聲:幾聲。這裏不是確數

(26) 裳(cháng):衣裳。

翻譯

在七百里長的三峽山中,兩岸都是相連的高山,中間沒有空缺的地方。重重疊疊的山峯像屏障一樣,遮住了天空和太陽。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就看不到太陽和月亮。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兩岸的丘陵的時候,順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隻都被阻隔了。 如果有時皇上的命令要緊急傳達,早晨從白帝城出發,傍晚就到了江陵,這中間有一千二百多裏,即使騎着奔馳的快馬,駕着風,也不如船行的快啊。

每到春季和冬季,白色的急流,迴旋着清波,碧綠的潭水,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高山上生長着許多奇形怪狀的柏樹,懸掛着的瀑布衝蕩在岩石山澗中,水清、樹榮、山高、草盛,實在是有許多趣味。

每到秋雨初晴、降霜的時候,樹林山澗一片清涼寂靜,經常有猿猴在高處長嘯,叫聲不斷,聲音淒涼怪異,空蕩的山谷裏傳來了回聲,悲哀婉轉,很長時間才消失。所以打魚的人唱道:“巴東三峽山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劃分朗讀節奏: 名字:“三峽山”

自 / 三 峽 七 百 裏 中 , 兩 岸 / 連 山 , 略 無 /闕(quē) 處 。 重(chóng) 巖 / 疊 嶂(zhàng) , 隱 天 / 蔽 日 。 自 / 非 亭 午 夜 分 , 不 見 曦(xī )月 。

至 於夏 / 水 襄(xiāng) 陵 , 沿/ 溯(sù) 阻 絕 。 或 / 王 命 急 宣 , 有 時 / 朝(zhāo )發 白 帝 , 暮 到 / 江 陵 , 其間(jiān )/ 千 二 百 裏 , 雖 / 乘 奔(bēn )御 風 , 不 以 / 疾 也 。

春 冬 之 時 , 則 / 素 湍(tuān) / 綠 潭 , 回 清 / 倒 影 。 絕巘(yǎn) / 多 生 怪柏(bǎi) , 懸 泉 / 瀑 布 , 飛 漱(shù) / 其 間 。 清 / 榮 / 峻 / 茂 , 良 多 趣 味 。

每 至 / 晴 初 霜 旦 , 林 寒 / 澗 肅 , 常 有 / 高 猿 長 嘯 ,屬(zhǔ )引 /悽 異 , 空 谷 / 傳 響 , 哀 轉 / 久 絕 。 故 / 漁 者 歌 曰 :“ 巴 東 三 峽 巫 峽 長(cháng), 猿 鳴 三 聲 淚 沾 裳 (cháng) 。”

古今異義詞

1.或王命急宣 (或 古義:有時

今義:常用於選擇複句的關聯詞)

2.至於夏水襄陵 (至於 古義:一個動詞“到”和一個介詞“於”【 連詞】承上啓下(到了)

今義:常連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

3.雖乘奔御風 (雖 古義:即使

今義:雖然)

4.淚沾裳 (裳 古義:古人的下衣

今義:衣服)

5.不以疾也 (疾 古義:快

今義:疾病)

6.良多趣味 (良 古義:真,實在

今義:好)

7.屬引悽異(屬 古義:連續

今義:屬於)

8.猿鳴三聲淚沾裳(三聲 古義:幾聲,不是確數

今義:三聲)

一詞多義

①自:自三峽山七百里中(在)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②絕:沿溯阻絕(斷絕)

絕巘(寫作‘山’字旁在一個奉‘獻’的‘獻’)多生怪柏(極,最)

哀轉久絕(消失)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與世隔絕) 羣響畢絕:停止

以爲妙絕:極點

③清:迴清倒影(清波)

清榮峻茂(水清)

④屬: 屬引悽異 (屬(zhǔ):動詞。連接)

屬予作文以記之 (通“囑”囑咐)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類)

良:清榮峻茂,良多趣味(實在,的確)

此皆良實,志慮忠純(善良)

疾: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快)

矜(guān)、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病)

通假字

① 略無闕處(“闕”通“缺”,空缺 這裏指中斷)

② 哀轉久絕(“轉”通“囀”,婉轉)

詞類活用

①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奔:動詞用作名詞,奔馳的快馬)

②迴清倒影(清:形容詞用作名詞,清波)

③晴初霜旦(霜:名詞用作動詞,降霜、下霜)

④空谷傳響(空谷:名詞作狀語,在空蕩的山谷裏)

⑤素湍綠潭(湍:形容詞用作名詞,指急流)

⑥林寒澗肅(寒,清涼;肅,寂靜。寒、肅,在句中充當謂語。形容詞活用爲動詞。)

特殊句式

1.兩岸連山:省略句,省略定語“三峽山”。

2.重巖疊嶂:省略句,省略主語“兩岸”。

重點語句翻譯

1、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譯:即使騎着快馬,駕着風,也不如它(乘船)快。

2、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譯:水清,樹榮(茂盛),山高,草茂,實在是趣味無窮。

3、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

譯: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兩岸的山丘,順流而下逆流而上的船隻都被阻擱了。

4、空谷傳響,哀轉久絕。

譯:空蕩的山谷裏傳來回聲,悲哀婉轉,很長時間才消失。

5、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譯: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到太陽,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6、重巖疊嶂,隱天蔽日。

譯:層層疊疊的山峯像屏障一樣把天空和太陽都遮蔽了。

7、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譯:兩岸都是相連的高山,完全沒有空缺的地方。

賞析

本文是《水經注》中《江水》中的“(江水)又東過巫縣南,鹽水從縣東南流注之”的一條注。記敘了長江三峽山雄偉壯麗的奇景,能激發人們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自三峽山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總寫三峽山的特點:山高嶺連,中間狹窄。“自三峽山七百里中”,交代峽之長,接着指出兩岸山的特點在於“連”。“略無闕處”,毫無殘缺的地方,進一步寫“連”。下面接着寫山的“高”。山峯相重,羣山復疊,山上壘山,說明山高。山隱,遮蔽住太陽匿於天空,從另一個角度寫山的高。“重”和“疊”,就山本身的狀態寫其高,是俯瞰而得;“隱”和“蔽”,以天和日來襯其高,乃仰視所見。下面兩句,則以特定條件下的情景形象地綜合表現以上特點。只有正午和半夜的時候才能見到太陽和月亮。如果不是“兩岸”連山,哪怕只有一岸連山,也不會形成這種狀況;如果連山有缺,其他時間於缺處也能見到日月;如果連山不高,也不必待到這時才見日月;如果三峽山不窄,其他時候也可見到日月。正午見日,夜半見月,由特定條件充分顯示了三峽山特點。

“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寫夏季三峽山情景:水漲流速,交通阻斷。夏季水漲,淹了山陵,上行和下航的船隻都被阻絕了。這裏所寫的是水勢大水流速情況下的通例。下舉一特例,以進一步證明水速。只有王朝的。緊急命令要向各地傳達時,纔會有航船。這一方面照應了平常情況下是“沿溯阻絕”的,同時藉此可寫出船行之快。朝發白帝,暮到江陵,補筆交代“其間千二百里”,則時速約爲百里,加上更用奔馬和疾風作比較,給人的感受也就更爲形象而深刻了。

本節承上段而來。上段寫三峽山山的特點,爲本節寫水設置了條件。山高,則水的落差大,山高自然流急。山連,則水不得他泄,必然盡在漕中。峽窄,則斷面小,單位面積裏的水的流量也就大。水“漲”的因素和峽的特點及條件,構成了水流的湍急。作者是爲江水作注,重點是寫水,而水以夏季爲盛,故先寫“夏水”。爲寫水勢,先寫山勢,這既能揭示水速的原因,又能使急流和峻嶺相互映襯,能形成一幅險峻壯奇的圖畫。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迴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寫春冬時三峽山情景:水退潭清,風景秀麗。以“春冬之時”領起,很自然地轉換了描寫對象,時易則景異,鏡頭中搖出了另外一種景象。白色的急流回映着清光,綠色的水潭倒映着景物的影子。這裏先寫俯視江中所見。“湍”是動態,“潭”爲靜境。以“素”飾“湍”,水如白練,明淨輕快,上有清光回照,白中間青,水光變幻。深水爲潭,以“綠”飾“潭”,益見深沉寧靜。水中有影,則水平如鏡,倒影入潭,更覺風光秀麗。急流上波光粼粼,深潭裏景物重重,動靜相雜,色彩各異,相映成趣,堪稱秀麗雋逸。下文即寫仰視所見,由峽底寫到山上。以“絕”狀山,以“怪”寫柏,道出了當地的自然特徵。山岩陡削,高聳入雲,故爲“絕”。山上的柏樹,托足於岩石之間,正午之時方見日光,它要曲體向陽,加之峽窄風大,自然枝幹扭曲,何況年代久遠,當然要變成“怪”形。在這人跡罕至、鳥獸少見的境地,“怪柏”顯示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堅強的意志,給山水之間投進了一股生命的活流,使人頓覺生意盎然。作者寫此,還只是給“懸泉瀑布”勾勒出一個背景。山靜、泉飛、柏怪、水奇,靜中有動,聲色紛沓,山水相配,構成了一幅挺拔超脫的圖畫,這和“素湍綠潭,迴清倒影”又大爲異趣。最後作者總括說:水清、木榮、山峻、草茂,實在富有趣味。以極爲精練的四字,狀寫了四種景物,且各具特色,由景境導出了作者的心境。

作者將冬春二季放在一道寫,要兼及兩季的特點。冬季水竭,纔會出現“素湍綠潭”,春天物鮮,始有草木“榮茂”。本節所寫與上節所述,意趣迥異。夏水急猛,春水潺;夏水多險,春水富趣。作者認爲三峽山風光“良多趣味”,和封建士大夫對三峽山“悉以臨懼相戒”的思想感情大相徑庭。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悽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山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寫秋天三峽山情景:水枯氣寒,猿鳴淒涼。以“霜旦”的“霜”暗指秋季,開筆多變。接着以實景補足前意,林澗之間,清冷肅穆。這時已無江水喧騰,也不見草木爭榮,而是充滿了悽清肅殺的氣氛。寫秋峽以代表性事物猿來表現,寫猿又分兩層,一是直接敘述,一是引漁歌爲證。寫猿又圍繞着“山”和“哀”兩個重點,從而顯示秋峽的特色。以“高”形容猿,指明是高山上的猿,以“長”形容嘯,送聲長遠,暗示是在長峽之中。“空谷傳響”,直言在山中。“久絕”,迴應“兩岸連山,略無闕處”。寫漁歌也是一言“峽長”,一言聲哀。從猿鳴之中,使人進一步體會到山高、嶺連、峽窄、水長,同時山猿哀鳴,渲染了秋天的蕭瑟氣氛。

本文雖屬節選,但全文結構嚴謹,佈局巧妙,渾然一體,尤其作者在描山摹水上更見功力。由於作者曾“踐躋此境”,有具體感受,所以能掌握三峽山的特點和不同季節的風貌。首先,作者採取先大而小,先總後分的辦法,按季節分層次,寫得起迄分明,各具特色。其次,善於選取富有特徵性的事物,寥寥幾筆,使境界全出,叫讀者恍如身臨其境。如以“朝發白帝,暮到江陵”表現水流湍急,以“素湍綠潭,迴清倒影”形容江水澄澈,風光嫵媚,以“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渲染猿鳴幽悽、山谷空曠,都言簡意賅,情景交融。再次,各個部分,各有側重,互相映襯,互相補充,從不同角度寫出了三峽山特色,而下面的三個部分,又都圍繞着首段關於山峽總的特點來寫。最後,作者運筆富於變化,有正面落筆,有側面烘托,有粗線勾勒,有工筆細描,有明言直寫,有隱喻暗示,有全景鳥瞰,有特寫鏡頭,有仰觀遠景,有俯察近物,有繪形寫貌,有摹聲錄音,有自己立言,有由人代語,雖只幾百字的短文,卻概括千里,包容四季,收納山水草木,羅入清猿怪柏,真可謂片言敵萬語,尺素羅千里。

詞類小結

略無:完全沒有。略,這裏是完全、全部的意思。

闕: 通“缺”,空缺

嶂(zhàng):直立像屏障的山峯。

亭午: 中午。

夜分:半夜。

曦(xī):日光。這裏指太陽

夏水襄陵:夏天大水漲上了高陵之上。襄,上。陵,大的土山,這裏是丘陵的意思。

沿:順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或:有時。

王命:朝廷的文告。

宣:宣佈,傳達。

朝發白帝:早上從白帝城出發。白帝:城名,在重慶市奉節縣。

江陵:今湖北省江陵縣。

奔:奔馳的快馬。

御風:駕風。

以:也不如,可作“認爲”

素湍:白色的急流。

綠潭:碧綠的潭水。

回清:迴旋的清波。

絕巘(yǎn):極高的山峯。巘,凹陷的山頂。

飛漱:飛流衝蕩。漱,衝蕩。

懸泉:從山頂飛流而下的泉水。

清榮峻茂:水清,樹榮(茂盛),山高,草盛

良:實在,的確

晴初:秋雨初晴。

霜旦:下霜的早晨。

屬(zhǔ):動詞,連接。

引:延長。

悽異:淒涼怪異。

哀轉(zhuàn)久絕:悲哀婉轉,很久才能消失。轉,同“囀”,婉轉。

巴東:漢郡名,在現在重慶雲陽、奉節一帶。

沾:打溼。

*注意區分 綠:綠色。 藍:深青色。 蒼:青色(深藍或暗綠色)。 碧:青綠色。 青:藍色。

三峽山 酈道元是如何從不同的季節景象來描寫江水的特點

夏天:從江水奔騰的速度描寫水流湍急

春 冬:從兩岸的景色與江水交相輝映,交織出一幅美景

總小結

一、原文

自三峽山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迴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悽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山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二、譯文

自三峽山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釋:從七百里長的三峽山中,兩岸羣山連綿,沒有一點空缺的地方。重重疊疊的岩石直立的像屏障一樣,遮住了藍天和太陽。除非正午,看不到太陽;除非半夜,看不見月亮。

一層 三峽山的山(長、多、陡、高)

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釋:到了夏天,江水暴漲,漫上了兩岸的小山包,上下航行的船隻都被阻隔斷了。 有時皇上的命令要緊急傳達,白天從白帝城出發,晚上到了江陵,這中間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騎着奔馳的快馬,駕着快風飛翔,也不如船行的快啊 。

二層 三峽山的水(兇險、迅疾)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迴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釋:春冬時節,白色的急流,碧綠的潭水,迴旋的清波,倒映着各種景物的影子。極高的山峯上生長着許多奇形怪狀的柏樹,懸掛着的泉水和瀑布,從上面飛瀉下來,水清樹茂山高草盛,實在是樂趣無窮。

三層 三峽山的春冬美景(清幽)

每到秋雨初晴、降霜的早晨,樹林山間一片清寂,經常有高處的猿猴拉長聲音大叫,叫聲連續不斷,音調淒涼怪異,空蕩的山谷裏傳來了回聲,悲哀婉轉,很長時間才消失。所以,打魚的人唱道:“巴東三峽山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四層 三峽山的秋景(悲寂、淒涼)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悽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山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釋:每到秋雨初晴、降霜的早晨,樹林山澗一片清寂,經常有處在高處的猿猴拉長聲音鳴叫,叫聲接續不斷,音調淒涼怪異,空蕩的山谷裏傳來了回聲,悲哀婉轉,很長時間才消失。所以漁歌裏面唱道:“巴東三峽山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三、主題思想

1.主旨:

《三峽山》是酈道元《水經注·江水》中的一段文字。這段文字儘管只有155個字,卻寫出了三峽山七百里的萬千氣象。文章生動地描寫了江水流經三峽山時的壯觀場面,描繪了兩岸的景物;山石樹木,飛泉哀猿,情景歷歷如繪,使人讀後,宛如身歷其境。

本篇用彩筆描繪了三峽山的地貌,再寫三峽山不同季節的壯麗景色。作者融景入情,最後以憂傷的漁歌做結,表現了“山水雖佳,可世上猶有勞貧”的思想感情。文篇雖小,但展示了祖國河山的雄偉奇麗、無限壯觀的景象。

2.詳細解釋:

《三峽山》以凝練生動的筆墨,寫出了三峽山的雄奇險拔、清幽秀麗的景色。作者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描寫。寫山,突出連綿不斷、遮天蔽日的特點。寫水,則描繪不同季節的不同景象。夏天,江水漫上丘陵,來往的船隻都被阻絕了。“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迴清倒影。絕 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雪白的激流,碧綠的潭水,迴旋的清波,美麗的倒影,使作者禁不住讚歎“良多趣味”。而到了秋天,則“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那悽異的叫聲持續不斷,在空曠的山谷裏“哀轉久絕”。三峽山的奇異景象,被描繪得淋漓盡致。作者寫景,採用的是大筆點染的手法,寥寥一百五十餘字,就把七百里三峽山萬千氣象盡收筆底。寫春冬之景,着“素”“綠”“清”“影”數字;寫秋季的景色,着“寒”“肅”“悽”“哀”數字,便將景物的神韻生動地表現了出來。文章先寫山,後寫水,佈局自然,思路清晰。寫水則分不同季節分別着墨。在文章的節奏上,也是動靜相生,搖曳多姿。高峻的山峯,洶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飛懸的瀑布,哀轉的猿鳴,悲涼的漁歌,構成了一幅幅風格迥異而又自然和諧的畫面,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引用的句表現了漁人漂泊不定的悲傷,襯托了秋的淒涼。體現了作品的人文關懷。

四、寫作特色

1.抓住景物的特徵寫景

2.語言生動簡練

酈道元

酈道元(約470—527),字善長。漢族,范陽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北朝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仕途坎坷,終未能盡其才。他博覽奇書,幼時曾隨父親到山東訪求水道,後又遊歷秦嶺、淮河以北和長城以南廣大地區,考察河道溝渠,蒐集有關的風土民情、歷史故事、神話傳說,撰《水經注》四十卷。

酈道元《三峽》閱讀答案 篇二

三。綜合練習

1.選出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解釋正確的一項( )

A.沿溯阻絕(順流而下) B.乘奔御風(奔馳)

C.夏水襄陵(河岸) D.屬引悽異(連續)

2.下面是“素湍綠潭,迴清倒影”一句的翻譯,請選出正確的一項( )

A.白色的急流,碧綠的潭水,迴旋着清波,倒映出各種景物的影子。

B.向來碧綠的潭水裏,清楚的倒映出各種景物的影子。

C.平靜的河流,碧綠的潭水,都清楚的倒映出各種景物的影子。

D.平時碧綠的潭水裏,迴旋着清波,倒映着影子。

3.酈道元筆下那雄奇險峻的三峽,業已成爲舉世矚目的水利工程。截至5月20日,大壩工程全線建成。聽到這振奮人心的消息,你想對三峽工程的建設者們說些什麼?(字數在50個以內)

例:三峽工程的建設者們:你們譜寫了築壩史上的記錄,創造了建築上的奇蹟!實現了中華民族的百年夢想!

4.課文在寫三峽春冬景色時,既描寫了素湍綠潭,迴清倒影 的靜景,也描寫了懸泉瀑布,飛溯其間的動景,動靜結合,相得益彰。

5.文章最後的漁者歌謠體現了三峽秋景怎樣的特點?作用是什麼?

寂靜悽清 進一步突出三峽山高水長的特點,同時渲染三峽秋天蕭瑟悽清的氣氛。

6.《三峽》的作者酈道元 ,字善長,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

7.結合具體語境,說說下面語句中加點詞語使用的妙處。

絕t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

“飛”形象一寫出了瀑布從天而降,落下深谷的氣勢。

8.本文寫景善於抓住景物特點進行描寫,寥寥幾筆,便能將景物的神韻表現出來,如只用“素湍綠潭,迴清倒影”8個字,便寫出了春冬之時的江水澄澈,景色明媚。

9、三峽適合修建水力發電站,也可以從本文找出兩條理由,請用自己的語言概括,並寫出文中印證理由的原句。(3分)

理由1:水流急 原句:朝發白帝,暮到江陵(或:雖乘風御風不以急也。)

理由2:落差大 原句:懸泉瀑布,飛漱其間。

10.詩人李白“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這兩句詩,印證了本文中那些句子?(2分)

答: 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酈道元《三峽》的鑑賞 篇三

酈道元《三峽》的鑑賞

原文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迴清倒影。絕t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悽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註釋:

(1)自:在,從

三峽:指長江上游重慶、湖北兩省間的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三峽全長實際只有四百多裏。

(2)略無:完全沒有。闕:通“缺”,中斷 。

(3) 嶂(zhàng):高峻險拔如屏障一樣的山峯。

(4)自非:如果不是。自:如果。非:不是

(5)亭午:正午。夜分:半夜。【酈道元《三峽》原文及翻譯】酈道元《三峽》原文及翻譯。

(6)曦(xī):日光,這裏指太陽。

(7)襄(xiāng),上。 陵,丘陵,小山包

(8)沿:順流而下(的船)。溯(sù):逆流而上(的船)。

(9)或:有時。王命:皇帝的聖旨。宣:宣佈,傳達。

(10) 朝發白帝:早上從白帝城出發。白帝:城名,在重慶奉節東。朝:早晨

(11)江陵:今湖北省江陵縣。

(12)雖:即使。 奔:奔馳的馬。御:駕着

(13)不以:不如。此句謂和行船比起來,即使是乘奔御風也不被認爲是(比船)快,或爲“以”當是“似”之誤。(見清趙一清《水經注刊誤》) 疾:快。

(14)素湍:白色的急流。素:白色的。【酈道元《三峽》原文及翻譯】綠潭:碧綠的潭水。

(15)迴清倒影:迴旋的清波,倒映出山石林木的倒影。

(16)絕t(yǎn):極高的山峯。絕:極高。t:山峯

(17)懸泉:懸掛着的泉水瀑布。飛漱:急流衝蕩。漱:沖刷。

(18)清榮峻茂:水清,樹榮,山高,草盛。

(19) 良:實在,的確。

(20) 晴初:天剛晴。霜旦:下霜的早晨。

(21)屬引:連續不斷。屬(zhǔ):動詞。連接。引:延長。悽異:淒涼怪異。

(22)哀轉久絕:悲哀婉轉,很久才消失。絕:消失。

(23)巴東:漢郡名,在現在重慶東部雲陽,奉節,巫山一帶。

(24) 沾:打溼。

(25) 三聲:幾聲。【酈道元《三峽》原文及翻譯】

(26) 裳(cháng):衣裳。

《三峽》翻譯

在七百里長的三峽中,兩岸都是相連的高山,中間沒有空缺的地方。重重疊疊的山峯像屏障一樣,遮住了天空和太陽。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就看不到太陽和月亮。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兩岸的丘陵的時候,順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隻都被阻隔了。 如果有時皇上的命令要緊急傳達,早晨從白帝城出發,傍晚就到了江陵,這中間有一千二百多裏,即使騎着奔馳的`快馬,駕着風,也不如船行的快啊。

每到春季和冬季,白色的急流,迴旋着清波,碧綠的潭水,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高山上生長着許多奇形怪狀的柏樹,懸掛着的瀑布衝蕩在岩石山澗中,水清、樹榮、山高、草盛,實在是有許多趣味。

每到秋雨初晴、降霜的時候,樹林山澗一片清涼寂靜,經常有猿猴在高處長嘯,叫聲不斷,聲音淒涼怪異,空蕩的山谷裏傳來了回聲,悲哀婉轉,很長時間才消失。所以打魚的人唱道:“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酈道元《三峽》優秀教學反思 篇四

《三峽》一文是人教版八年級上的教材,這是一篇閱讀文言文,作者以極其精煉、優美的語言飽含深情地向我們展示了雄偉、壯麗的長江三峽。根據課標對閱讀的要求,即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的能力,使學生受到情感的薰陶,思想的啓迪,享受審美的樂趣,我精心設計了教學目標

(1)是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作者對三峽的由衷讚歎之情。

(2)是品味作者優美的語言,充分感受三峽雄偉壯麗的景色。根據課標對文言閱讀的要求:閱讀淺易的文言文,能借助工具書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我直接確立的教學目標是:

(3)落實實詞,結合書下注釋理解文意。最後我又根據課標對寫作的要求,即善於捕捉事物的特徵,力求表達對自然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我又設計的教學目標是

(4)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點來寫的寫作方法。從整個課堂效果來看,我覺的我的教學設計是合理的,是完全按照課標的三個維度精心構思的,從教學目標的順利達成情況來看,尤其是從知識紮實的落實,閱讀與寫作能力的提高,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對學生的薰陶漸染,更使我感到我還是上了一節比較成功的一課。授完這節課很長時間了,在我的耳畔還一直迴盪着氣吞山河的長江之歌,在我的眼前還一直浮現着一幅幅雄偉壯麗的三峽美景,我的情感和思緒還一直沉醉在和諧、融洽,充滿激情的課堂裏,學生們一雙雙主動求知的雙眼,師生之間熱情的交往,情感的互動,更使我深刻地感覺到在課改精神的感召下,我正一步步向新型的人民教師過渡。

酈道元《三峽》優秀教學反思 篇五

課堂教學是師生共同的舞臺,教師的引導,學生的即興學習把課堂教學推向了高潮。在這裏,師生情感的互動、昇華,是語文課堂教學靈魂的精髓。現代化教學手段,豐富、拓展、完善了學生的創意空間。文學作品的審美,就是生成創新的情感體驗。它是一種激情,這種情感牽動着師生走進作品、走進作者的內心世界。

對於遊記散文這類文體,一定要抓住課文的重點進行賞析,其中朗讀這個環節是最關鍵的。一篇文章的內在美,它是通過讀者的賞析產生共鳴的。而在這種共鳴中,無論是羣體的朗讀還是個體的朗讀,這個環節起到審美的重要作用,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強化這化環節。

語文能力的提高貴在積累。這種積累不只侷限於我們的學習生活,它還淵源於我們的課餘生活。所以要善於培養學生養成觀察生活的好習慣,只要留心、只要在意,在生活中到處都有可以學習的知識。我們教育者要不斷的引導學生,學會積累,學會蒐集整理信息,使之更好地服務於我們的課堂教學。

酈道元《三峽》教學反思 篇六

能用合適的情緒演唱歌曲是本節課的一大目標。在學生聽錄與教師範唱熟悉旋律之後,讓他們找出印象最深的地方——襯詞部分,進行分析並指導學生準確唱出。在引導學生在後半段加入號子聲前設問:“孩子們唱到:看慣了濤聲一陣陣,聽慣了號子一聲聲。你能讓沒來過三峽的人真正從這首歌裏,感受到濤聲和號子聲嗎?又怎樣使你們的聲音與歌聲融爲一體,和諧悅耳呢?”在此基礎上分步實施。爲學生提供合理的創造空間從歌曲表現內容中拓展,根據歌曲表現的情境、形象內容等,設置不同的音樂活動,通過變化力度、速度、音色進行重新演繹。教學中教師將學生創造的表演加以評價、提取富有審美的材料片段,並美化學生的創造效果,使學生獲得的不同的審美感受,豐富學生的審美體驗,獲得更多的愉悅和認識。尤其是它帶有地域特點的襯詞“也衣也衣也”孩子們非常愛唱。至於說興趣,我不用特別的調動或精心的導入,只要簡介三峽,與學生共同說一說對三峽的瞭解,及其作用可大部分時間我們都用在歌曲的學習上,咬字、吐字需要教師特別強調。我認爲咬字、吐字是學好本課歌曲的不容忽視的問題。

成功之處:學習了歌曲,我請了幾個同學演唱歌曲,效果不錯,孩子們的齊唱效果也很好。在這個環節裏,我還通過教師唱譜,學生找出歌曲中相同的旋律,過渡到同頭異尾的樂理知識。

不足之處:由於是學生自主參與學習而不是教師機械的灌輸,但是在旋律學習上沒有設計好,使學生對樂譜掌握的不熟,結果出現了反覆的師帶生學的沉悶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