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七年級地理東南亞說課稿

七年級地理東南亞說課稿

七年級地理東南亞說課稿(一)

大家好,今天我要爲大家講的課題是東南亞,

首先,我對本節教材進行分析

一、說教材

1.教材內容:

《東南亞》是(魯教版)《地理》下冊第七章《我們鄰近的國家和地區》第二節的內容。教材的內容有:十字路口的位置;熱帶氣候和農業生產;山河相間與城市分佈;華人、華僑集中的地區

2.本課地位:

它是新課程下國中會考要求掌握的五個地區之一,尤其是熱帶氣候和農業生產和山河相間與城市分佈方面的分析題目較多。由於它是我們相鄰,爲此容易與我國西南地區融合在一塊進行考察,加大了它的難度。

3.教學目標:

(1)、能說出東南亞的位置和範圍

(2)、能說出東南亞“十字路口”的含義和重要性

(3)、能說出馬六甲海峽的重要性

(4)、能說出東南亞中南半島的地形特點以及山河分佈規律

4.教學重、難點:

重點:東南亞位置及其重要性;中南半島的地形特點。東南亞的氣候及其對農業的影響;農作物及分佈

難點:東南亞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氣候與農業的關係;農作物的分佈

下面,爲了講清重難點,使學生能達到本節課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二、說教法

根據地理教學的一般特點和國中生的認知規律,採用以下兩種主要教法:

學案導學:提前發學案,讓學生提前預習,可以做到重點和難點提前感知,有助於優生的培養。

自學討論法:通過教師提出的自學討論提綱,引導學生讀書讀圖,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促使學生積極思維,在主動的學習中獲取知識,變學會爲會學。

圖導圖練法;通過教師指導學生動眼識圖、動腦析圖、動口說圖和動手繪圖等多項措施的訓練過程,理解和鞏固地理知識,培養用圖習慣和發展地理智能。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或使用東南亞地形圖、世界地圖

三、說學法

1.讀;培養學生閱讀地理課文和地理插圖的習慣和能力,正確掌握閱讀插圖的步驟和方法—圖文結合讀。

2.思:即思考,通過教師提問啓發,學生積極思考,達到學習的要求。(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目的)

3.議:即討論,學生在初步掌握知識的基礎上,圍繞教師的置疑,互相討論,進一步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方法及其理論依據

堅持“以學生爲主體,以教師爲主導”的原則,即“以學生活動爲主,教師講述爲輔,學生活動在前,教師點撥評價在後”的原則,根據學生的心理髮展規律,聯繫實際安排教學內容。採用學生參與程度高的學導式討論教學法。在學生看書、討論基礎上,在教師啓發引導下,運用問題解決式地理教學法,師生交談法、圖像信號法、問答法、地理課堂討論法,引導學生根據現實生活的經歷和體驗及收集到的地理信息(感性材料)來理解課文中的理論知識。在採用問答法時,特別注重不同難度的問題,提問不同層次的學生,面向全體,使基礎差的學生也能有表現的機會,培養其自信心,激發其學習熱情。有效地開發各層次學生的潛在智能,力求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同時通過課堂練習和課後作業,啓發學生從書本知識回到社會實踐,學以致用,落實教學目標。

七年級地理東南亞說課稿(二)

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

今天,我爲大家說課的題目是《東南亞》。

一 、說教材

(一)教材內容

本節課是新課標人教版地理七年級下冊第七章《我們鄰近的國家和地區》第二節《東南亞》的第一課時。包括“十字路口的位置”和“熱帶氣候與農業生產”兩部分。

(二)教材分析

作爲區域地理的內容,“東南亞”這一節的教材並沒有着重某一個國家,而是對整個區域進行了總體描述。教材突出了以下幾點:

①十字路口的位置;

②熱帶氣候與農業生產;

③山河相間與城市分佈;

④華人、華僑集中的地區。其目的在於使學生了解該區域一些基本的地理常識,並通過讀圖和已有地理知識分析原因、總結規律的思維能力訓練。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瞭解東南亞地處亞洲與大洋洲,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

(2)瞭解東南亞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特點及對農業生產的影響;瞭解東南亞主要農作物和熱帶經濟作物的分佈。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讀東南亞地形圖、馬六甲海峽航線圖,分析東南亞的位置特點,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

(2)會用比較的方法來分析東南亞的氣候特徵,培養學生的比較、分析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樹立因地制宜、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四)教學重點

1、東南亞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的特徵和區別。

3、熱帶氣候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五)教學難點

1.馬六甲海峽的重要性。

2. 因地制宜、可持續發展觀念的建立。

二、說教法

爲了更好地實現以上教學目標,以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以“讀圖分析+分組討論”的教學方式爲主,充分利用課本所提供的練習和資料。

教學中使用讀圖法、觀察比較法,合作學習法,並以多媒體教學爲輔助手段,來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課堂效率。

三、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以“新馬泰”旅遊引入課題。通過學生身邊熟悉的事情引入,以激發學習興趣。

二、講授新課

1、課件展示圖7.18“東南亞的地形” 和“東南亞政區圖”,明確東南亞的範圍和主要國家。

2、課件展示圖7.17“東南亞在世界中的位置”和 圖7.18“東南亞的地形” ,瞭解“東南亞”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

通過對地圖的判讀,知道區域地理學習中要了解該區域的範圍、構成、位置等,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對於地理位置的分析一般要從緯度位置、海陸位置、相對位置三方面進行,

緯度位置:位於10°S—24°N之間,地處熱帶。

海陸位置:亞洲東南部,東臨太平洋,西臨印度洋。

相對位置:處於亞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

通過引導學生結合地圖分析“東南亞“的地理位置,使學生掌握國家或地區地理位置分析的一般方法。

課件演示東南亞“十字路口”的位置,明確東南亞處於亞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十字路口” 重要位置。通過多媒體的演示,使學生對東南亞處在“十字路口”位置有一個更形象的認識。

3.課件展示:圖7.19“馬六甲海峽的航線”,瞭解“馬六甲海峽”的重要性。

學生讀圖7.18“東南亞的地形”,明確“馬六甲海峽” 位於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

然後組織學生分組依次討論以下問題:

① 讀圖7.19“馬六甲海峽的航線”,經過馬六甲海峽的航線連接了哪些地區?這些航線不經過馬六甲海峽會怎麼樣?

② 日本稱馬六甲海峽爲“海上生命線”,結合上一節的學習,說說這是爲什麼?

學生通過讀圖並結合以前的知識進行討論、分析進行探究性學習,既有利於知識的綜合運用,也可以體驗到合作學習的樂趣。

4、課件展示圖6.10“亞洲的氣候”,學生讀圖並思考:

①東南亞主要有哪兩種氣候類型?

②主要分佈在東南亞的哪些地區?

5、課件展示圖7.25“曼谷年內各月氣溫與降水量”和圖7.26“新加坡年內各月氣溫和降水量”,通過觀察比較知道這兩種氣候類型的特徵和區別。

6、讀圖7.27“熱帶雨林氣候區一天中的天氣示意”,由學生說出熱帶雨林氣候區一天中的天氣過程,加深學生對東南亞高溫多雨氣候的印象。

7、由東南亞高溫多雨的氣候,是亞洲人口稠密的地區,耕地較少的地理特點討論東南亞最適宜種植哪種類型的糧食作物。

通過討論認識到:各個國家或地區的發展一定要與本國或地區的自然環境相適應,做到因地制宜,使人與環境相協調,這樣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建立因地制宜、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8、讀圖7.22“東南亞國家主要農作物的分佈”,瞭解東南亞水稻的種植以及熱帶經濟作物的生產。

四、教學效果

這一節課教學基本能以學生爲主體,能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掌握地理知識,對於學生的讀圖、分析能力的提高及地理學習方法的瞭解有一定的幫助。

五、教學反思

地理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知識跨度很大的學科,要讓學生真正地學好它,需要不斷地改進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調動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本節課的地理教學中,我深感許多教學環節沒能做到位,值得反思的地方很多。我認爲地理教學應結合學生的生活和周圍世界密切相關的地理知識,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教學中要正確處理師與生,教與學的關係,給足學生思考的空間,突顯教學活動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地理學習方法和能力的訓練,切實達到教學活動的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德育目標。

各位領導、老師,以上是我在這節課教學中的一些嘗試和摸索,屬於個人的膚淺之見,希望大家多多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