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國中美術說課稿(整理23篇)

本站小編爲你精心整理了23篇《國中美術說課稿》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國中美術說課稿》相關的範文。

國中美術說課稿(整理23篇)

篇一:國中美術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你們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_____。

下面,我圍繞教什麼,怎樣教和爲什麼這樣教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準備、教法學法和教學過程七個方面來彙報我的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本課節選自,屬於______________課型。(地位與作用)

二、學情分析

現代學生處於科技發展迅速的信息時代,獲取信息的渠道衆多,眼界較爲開闊,思維較爲活躍。一個問題的提出會有多種想法和創意,但是由於對。經過正確引導,以學生爲本的自主探究,有利於知識的積累和運用,採用直觀性教學更貼近學生實際,從而激發他們的創作靈感並遠離誤區。

三、教學目標必須從學生角度出發,同時結合教材,聯繫生活

1、知識與技能目標爲:學習,初步瞭解並掌握。

2、過程與方法目標爲:通過(如欣賞作品、師生對話、同學討論等不斷遞進的互動探究學習,使學生,學會。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爲:使學生形成,培養學生思想情感(或審美或創新創造等)。

四、通過以上分析,根據學生的知識結構和能力,我確立本課的教學重點爲:

根據學生平時的作業表現確立本課的教學難點爲。

五、教學準備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因此備好畫具是上好本課的前提條件。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畫具等。

學生準備:網上資料收集畫具等。

六、教法學法

通過初次設計—比較分析—提高認識—再次設計的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成爲課堂的主人翁,知識的“發現者”。在“體驗中感悟,在感情中成長”,從而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即從被動接受的傳統學習方式轉變爲一種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參與者。

教學過程是師生交流、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應關注學生的能力培養,與學生共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此來點拔學生的思維,實現創造。

七、根據“以生爲本”、“先學後教”的新課程教學理念,我的教學過程設置如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二)自主學習,探究知識

1、自主學習課本,快速完成初次作業。(目的一,體現“先學後教”新理念;二是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三是檢測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後所掌握的知識情況摸底。)

2、教師出示圖片,學生賞析並結合自己初次作業進行比較研究,發現並歸納出新知識。通過問題式導學,比較式研討、教師糾正補充等師生、生生的互動環節,解決本課的重難點。

爲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是這樣引導學生學生進行探究的。

(三)實踐創意,展示點評

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水平和課堂練習時間,並結合初次作業,我設計了這樣的練習1、2、3、,供不同層次的'學生選擇完成,提高課堂作業效率,並增強學生量力完成作業的自信心。

展示點評中,我尊重個體差異,注重學生的體驗過程,鼓勵爲主,自我點評,而評價對方多從建議性出發,讓學生敢於接受別人的“指正”。

(四)教師總結,課後拓展

我總結以問題形式出現,設計三個問題:

1、你學會了什麼?

2、你的體會是什麼?

3、你喜歡今天這堂課嗎?

目的是通過學生回顧內容,尊重其個體感受,從而實現本教材人文性特點,同時又起到鞏固今天所學知識的作用。

課後拓展

其中導入2分鐘,自主學習,探究知識10分鐘,實踐創意,展示點評25分鐘,教師總結,課後拓展3分鐘。

八、本課的板書我是這樣設計的:

目的是再現過程,突出重點,加強學生對本課知識的學習。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

篇二:國中美術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我是XXX號參賽選手,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黑白裝飾畫的美感》,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教學評價、板書設計五個方面,進行我的說課。

一、(首先)教材分析:

1、本節課在整體知識結構中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課是九年義務教育人美版國中教材第十八冊第四課《黑白裝飾畫的美感》,(出示板書)本課是“造型61表現”領域的教學內容,結合作品欣賞的綜合課型。確定本節課在整體知識結構中起到承前啓後的作用。

2、教學內容:

本課通過學生對相關知識的學習,使學生可以瞭解用一種顏色與紙的對比,所表現出的對形體的概括與表現力,學習它以一種與衆不同的藝術語言所表現出作者的構思,感受黑白裝飾畫藝術的魅力。並且提高學生的形象思維和感知能力,激發學生的想象力。

3、教學目標:

根據《美術新課程標準》的三個緯度和學生的心理及認知特點,我確定本節課要達到以下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認知黑白裝飾畫的藝術特點和多種表現效果,瞭解黑白裝飾畫的創作過程。使學生掌握對黑白裝飾畫分析、理解、評價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

本節課通過大量圖片的欣賞,教師引導學生,對不同風格的黑白裝飾畫分析比較,共同討論的方法,讓學生嘗試根據生活中的形象或圖片中的形象,運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和繪畫方法,創作一幅黑白裝飾畫。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對各種風格的黑白裝飾畫分析評價,培養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並掌握正確的評價方式。發展潛在的藝術個性,大膽傳遞主觀思想和感情。提高對黑白裝飾畫的審美能力,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

4、根據我對教材分析的理解,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

欣賞圖片,讓學生對黑白裝飾畫的表現特徵、藝術效果和思想內容進行了解和掌握,從而進行對彩色照片和黑白裝飾畫的分析比較。

難點:

具體分析、理解本節課所學的內容,使學生能夠獨立、正確地理解黑白裝飾畫的美感,完成有創意的黑白裝飾畫設計。

二、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

根據本節課的特點,我運用的教學方法有:直觀教學法、體驗教學法、合作教學法、鼓勵教學法等;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遵循“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的教育思想和國中學生心理特點,我先採用引導教學,用幻燈片放映一些不同特徵的黑白裝飾畫圖片,激發學生的興趣,勾起學生主動學習的求知慾望,然後提出問題,進入課文。接着放映不同藝術特色的裝飾畫並作出比較,讓學生在頭腦中對本課所學的內容有一個完整的感性認識;突出本課的教學重點。

學情分析:

讓學生學會看作品,在看的過程學會思考,形成自己的審美價值觀,感悟出黑白裝飾畫的美感,並運用到生活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索精神,並養成認真細緻的學習態度。

三、教學過程設計

我將從課前準備—激趣導課—欣賞討論—實踐操作—教師總結幾個方面進行我的教學。

1、課前準備:教師準備各種不同的黑白裝飾畫圖片,帶進課堂讓學生欣賞。

2、激趣導課

首先,我先讓學生欣賞一個黑白效果的視頻短片,讓學生在神祕中接觸到本節課所學的內容,感受黑白美感。接着我會出示熊貓圖片,提問:“熊貓一生當中的兩大願望是什麼?”學生在老師的幫助下總結出答案:第一是熊貓想照一張彩色照片;第二個是想去掉黑眼圈。這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出黑白畫的獨特魅力。

接着,我讓學生觀察一下教室今天有什麼不同,學生髮現教室的牆上貼滿了不同風格的黑白裝飾畫,並分成小組進行討論。這樣創設情景讓學生在這種氛圍中更好地體會黑白裝飾畫的美感。從而引出本節課的教學內容。讓學生感受到黑白裝飾畫的色彩要素是有黑白灰三種要素構成的。

最後,回到課本上的圖片,具體地分析每幅作品由於表現形式的不同,使得效果截然不同,以學生的自行探討爲主,教師適當地加以補充。提出問題:同樣是表現人物的黑白裝飾畫,它們有什麼不同?引導學生分析這幾幅圖片,會發現有的比較厚重,有的比較簡練,讓學生在思考中對本節課產生好奇,在欣賞的過程中瞭解由於點線面的構成不同,以及黑白灰所佔的面積不同所以效果也不同。這樣我用問題激發學生的興趣,勾起學生對本節課的學習慾望。

在這個環節主要讓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自主學習本節課的教學內容。

3、欣賞討論

我們看到的水墨畫它體現出了黑白灰的層次美;那麼在平淡的年代裏人們追求豐富多彩的世界,在多彩的年代人們又返樸歸真想回歸自然,因爲隨着時代的變化,人們追求的是一種心態美。例如懷舊照片和黑白的攝影等對於情感的表達是色彩很難達到的。而黑白裝飾畫不僅僅是簡單的用黑白來紀實,而是用一種顏色與紙的對比關係,對客觀物象進行重新塑造,進行主觀歸納,畫面是由基本元素點、線、面基本要素組成的層次,形成一種單純的美。

首先,我用幻燈片給學生展示多種風格、多種材料的黑白裝飾畫作品。並提出問題:你對教材中“黑白裝飾是一種顏色通過與紙形成的對比關係創造的富有裝飾性的繪畫”這句話是怎樣理解的?學生觀看作品,並分組討論。分析黑白裝飾畫的內容與風格、交流對黑白裝飾畫的個人看法,挑選自己喜愛的作品。通過大量的欣賞,引起學生對黑白裝飾畫的興趣。展示學生的個性風格。

接着,我繼續拿出幾組黑白畫和彩色畫進行對比。尋找黑白畫中存在的吸引力。同樣的畫面(房子、鞋、餐具、風景、人物),但彩色的照片和黑白裝飾畫卻給人不同的感受。

我找學生用幻燈片演示從色彩照片到黑白裝飾畫的過程,讓學生從中感受黑白裝飾畫給人帶來的美感。並總結:彩色照片給人視覺上有很大的衝擊力,表達出作者豐富的情感;而黑白裝飾畫就會給人一種概況,想像的空間,人爲創作的東西也會越多,表現出的就是另外一種感受;從黑白裝飾畫到彩色照片轉變的過程也體現了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它們各有各的美,各得其美,各美其美。

接着我用一年四季做比喻,秋天給人帶來繁榮、豐富的感覺;而我卻喜歡冬天,它把豐富、繁榮變得簡約、概括,給人一種純潔,平靜的感覺。這樣以學生爲主體,師生互動交換觀點,培養學生主動思考的學習態度。

最後,請同學說說作品的獨特之處。歸納總結:

黑白畫裝飾畫的表現形式除了點、線、面以外,(出示板書)還有:明度、線條、錯覺、轉換、仿影、對比、象徵和變形等給我們一種單純的美、簡潔的美、淡雅的美。

在這一環節,主要讓學生通過對圖片的大量欣賞比較,自己體驗黑白裝飾畫給人帶來美感的同時,感受彩色照片和黑白裝飾畫的不同感受,讓學生在討論中學習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從而把整個教學過程推向高潮。

4、實踐操作

幫助學生確定自己喜愛的一種風格。嘗試根據生活中的形象或照片,創作一幅黑白裝飾畫。安排好畫面的整體黑白關係,使黑與白互相交替、互相穿插,富有節奏,是構成一幅好的黑白裝飾畫作品的先決因素。

首先我以花卉的照片爲例,介紹黑白裝飾畫的三種處理方法:

第1種,用記號筆勾輪廓。可以在背景上用點點烘托花朵。

第2種,背景塗黑。可以把背景沿輪廓塗滿黑色。

第3種,把花瓣塗黑,背景處理成灰色。

鼓勵創新意識,學生自由組合,按小組創作。培養學生大膽表現自己感受的能力,提倡分組交流的方式。

教師巡迴指導。練習中,根據學生需要,幫助學生解決一些設計上和技術上的困難,及時展示一些創意好的草圖。有共性問題統一講解,並進行個別輔導,發現好的作品及時展示表揚。鼓勵學生有創新意識。這樣給學生技術上的支持,幫學生樹立信心,使學生能在練習過程中體會到創作樂趣,提高創作能力。

通過展示學生的作品,請同學互相談對作品的想法和感受。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及情感表達能力。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掌握本節課所學內容的同時,通過實踐操作的過程讓學生對本節課有一個整體的瞭解和提高。

5、教師總結

本節課通過欣賞作品、對作品的分析、討論,瞭解黑白裝飾畫的基礎知識,讓學生感知黑白灰以及他們的關係,引導學生欣賞、認知黑白灰給人帶來的美感,嘗試用黑白裝飾畫的美感來表達自己的感受。

學習如何對物體進行概括,如何運用黑與白表現出繪畫的裝飾效果,如何用語言交流自己對黑白裝飾畫的感受和認識。

讓我們認識到黑白裝飾畫的獨特魅力,只要我們不斷地學習,選擇不同風格不斷地創新,就能夠設計出很好的畫面來表達我們的美好生活。

四、教學評價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遵循“教師爲主導”的作用,讓學生在欣賞、比較、歸納、總結幾個方面深入學習。讓大部分學生達到能夠自主、正確的掌握黑白裝飾畫的基本要素,瞭解黑白裝飾畫和彩色照片給人的不同感受;讓個別領悟性較好的學生達到除了掌握本節課的基本教學內容以外,還能夠獨立、創新、發揮自己的個性,通過自主學習和師生共同討論,達到一個更高的認知水平。

最後,讓每一位學生都能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對美有一個更深的認識和追求。

五、板書設計

下面請大家看我的板書設計,一個好的板書有微縮教案之稱,我以大綱契領的板書達到條理清晰,一目瞭然。體現了整個教學的過程,突出了重點和難點,這樣看起來簡單明瞭,從而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對美的追求。

板書設計:黑白裝飾畫的美感

一、基本要素:點線面

二、基本方法:節奏韻律對比調和

篇三:國中美術說課稿

各位老師上午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上週我在官梨坪中學執教的一堂八年級美術課《巧做魚掛飾》。我將從教學內容的選擇,教學目標,重難點的設置,教法學法的選擇,教學過程的設計及課後反思幾個方面說說這堂美術課。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選擇:

本課屬於設計·應用領域,是一堂自選內容的手工課。這樣的選擇出於兩個考慮,一是想爲各位老師展示一下我在平時手工課上怎麼開展教學的狀態,和老師們探討一下更合理的手工課教學模式;二是在官梨坪中學聽課兩週感覺美術課缺乏一些活力,想通過可以合作的課程營造相對活躍的課堂氣氛。尤其在臨近元旦的時候指導學生做一些裝飾教室的手工作品,能創造更好的實用價值。

2、教學目標:

現在的中學生動手能力較弱,當前的美術教學往往也因爲教學工具選擇的麻煩而忽略手工課的教學,所以我根據把本節課的教學目標設置如下:

(1)知識目標:掌握用彩色卡紙製作魚掛飾的基本方法,能運用立體捲紙和點線面裝飾掛飾。

(2)能力目標:提高學生基本繪畫能力、手工製作能力和小組合作能力。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手工操作細緻性;通過輕鬆課堂氛圍的營造,盡力讓學生獲得對手工課的興趣。

3、教學重點:本課的教學重點在於引導學生掌握點線面裝飾和用卡紙卷、剪、貼、連的基本方法制作魚掛飾,我主要利用範例作品引導,教師的示範讓學生觀察、探討、實際操作完成製作。教學難點:點線面的合理裝飾及如何通過小組協作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通過以上教材分析,我準備用下列教法和學法:

二、說教法學法:

新課程提倡教學中教師只作爲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的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單純傳授者、灌輸者,這次培訓專家們的講座印象最深刻的也是倡導教師營造輕鬆的,愉悅的美術課堂氛圍。所以本課的教學過程主要強調教師的引導和學生主動參與,在課堂教學中我盡力通過範例的展示和過程的示範讓學生保持高度的探索欲、嘗試欲,並通過實際的操作,讓學生更多地體驗一種成就感,進一步激發他們強烈的創造慾望。主要採用的教法和學法:示範法、觀察法、討論法、合作學習法。

三、說教學過程:

本課的基本教學過程如下:

導入(注重方式)——講解(注意細節)——示範(提示步驟)——輔導(講究方法)——展示(講求全面)——評價(注重亮點)生:初步感知——交流體驗——實踐操作——展示評價師:引導觀察——示範過程——分組輔導——評價總結

1、創設情景激趣導入

面對五十幾個初次接觸的學生,消除陌生感緊張感是首要的,首先我叫出兩名學生畫出基本的魚形,然後用神筆馬良的神話故事提示,把做好的範例展示出來。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本次手工的製作材料和方式,簡單明瞭的工藝和精美的視覺效果引發學生濃厚的興趣。

2、知識點提示

這堂手工課除了魚外形的繪製,還涉及兩個裝飾,一是點線面的裝飾,二是捲紙條的裝飾,一個需要繪,一個需要剪貼。點線面本來是國小已經學過的知識,但是大部分學生估計已經淡忘,所以教師用幾分鐘時間和兩張示範作品提示基本知識點,並引導學生觀察魚掛飾上如何使用點線面來豐富魚形。捲紙剪貼的部分教師提示讓彩色卡紙打卷的基本技巧,即用鉛筆拉卷卡紙,並用捲紙捲成圓筒和紙片的方式裝飾大魚部分。

3、教師示範

手工製作課程教師的示範很重要,教師通過示範可以演示完整的製作過程,讓學生更明瞭製作的步驟和一些製作細節,教師在黑板上張貼文字步驟和製作注意事項,以便在學生的實際操作中給出提示。

4、學生分組操作

教師提示學生檢查課前分發的材料,分組開始製作,這時教師在教室裏分組巡迴指導,儘可能關注指導到每個小組,在輔導過程中發現學生的亮點或者問題及時鼓勵、提出並解決。問題的指出能避免其他小組再次犯錯,亮點的鼓勵更有利於調動課堂氛圍。教師除了使用

輕鬆幽默的語言關注學生,更需要根據時間提示學生操作進度,以便整體推動完成教學任務。

5、展示評價

儘管大多數八年級學生會害羞扭捏,但每個學生都希望自己的努力能讓別人看到,更希望自己組比其他組做的更好,讓每個小組都走上講臺展示自己的作品,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展示他們的主體地位,所以展示評價的環節不可輕視,教師選擇幾位在輔導過程中有特點的學生點評作品,然後讓學生談談本次手工課的體驗或收穫也能更好的爲課程畫上句號。

6、總結拓展

鑑於學生的動手能力,本堂課沒有讓學生設計魚形以外的掛飾作品,教師提示學生可以製作不同形狀的掛飾,也可以使用不同的材料。寄語學生用巧手製作精美的手工作品裝飾我們的環境。

四、說教學反思:

儘管在官梨坪中學執教的這堂課上得還算完整,但依然留下了很多遺憾,比如在全班示範的時候忽略了一些製作細節的講解,比如整體的拼合要注意高低大小的搭配。小組的分工合作雖然在小組內做了指導,但全班性的提示可能效果更好。評價的時候還可以多叫幾個學生談自己的感受。課後拓展可以展示幾個不同類型的範例作品。教師的輔導面關注面可以更廣一些。

其實這是一堂過於簡單的手工課,點線面的要素也是在學生國小階段學過的內容,但結果是學生在畫的時候連一個基本的魚形也畫得縮手縮腳的,點線面的裝飾更是差強人意。還有一些學生更多的在打醬油,缺乏參與的熱情,積極主動尋求老師幫助的並不多,這一方面緣於我們日常美術課的過於沉靜,一方面緣於我們的教育過於嚴肅,老師高高站在講臺的局勢仍然沒有改變,學生沒有想去主動走近你的想法,好在課改在繼續,我們在改變。這次的三個月國培學習也讓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的美術教學我們會努力做到更好!

篇四:國中美術說課稿

一、說教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九年制義務教育全日制中學美術課本第二冊第3課《形塊的分割與構成》,本課內容分兩課時完成。

a)本課形塊的分割與構成聽起來比較抽象難懂,(七年級學生比校難理解,通過演示創設情景把題目改爲木散爲器,帛裁成衣較易理解)其實也比較容易,指是將原有的形象打散成一個個美的、單一的、變象的設計元素,然後將這些元素組合成全新的形態。這兩個看似獨立的步驟卻是現代圖案設計中的一個統一的過程叫變異過程,是現代圖案設計的基本原理。通過這個形塊的分割與構成的練習能基本瞭解圖案設計過程,爲後面學習圖案設計打下基礎。

b)前後知識聯繫:本課內容是在第一章。

教學難點:形塊的分割與構成,分割的規律,構成的方式。

二、說教法、學法

學生分析:七年級學生心理剛開始成熟但又不成熟,思維習慣於對客觀事物進行摹仿、再現。而且對圖案在頭腦中還沒有正真形成圖案設計過程的觀念。爲開啓學生豐富的想象力,使學生實現從再造思想到創造思維的躍進,嘗試着用分割與構成的創作練習,使學生體會到創造過程的甘苦。

爲了使學生激起更大的興趣與熱情,由被動變爲主動,既鍛鍊學生形象思維能力(腦),構成能力,創造能力;也可以鍛鍊學生的表現能力(手);同時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眼)。真正體現眼腦手的協調並用的原則。

根據學生情況,我採取以下教學方法:

1、情境創設教學法:

學生總是在一種情境氛圍中接受知識效果最好,通過創設與教材情感相符合的情境,使學生輕鬆的掌握知識。在導課的時候創設“桌面整理”的活動,看誰分塊佈置合理,使桌面既美觀又便於使用,使學生初步瞭解分割與構成的觀念。

2、觀察、發現法

觀察、發現法有助於發展學生的智力,思維的主動性,體現學生的主體,是學生有效的學習方法,體會象科學家那樣探索發現真理的滋味。讓學生觀察“花瓶與人頭”的圖案畫,使學生髮現從不同角度觀察會有不同的畫面,激發學生進行分割練習的慾望。

3、演示、練習法

這是在美術課中最常用的方法,演示“人”的圖案分割構成,教師演示只是讓學生掌握其中的分割構成的方法,而不是讓學生抄襲教師的想法,給學生建議,引導學生髮揮自己的想象力,學生練習,根據教師指導,對所學的知識用實際,先選定要構成什麼圖案,再劃分爲幾塊,概括成幾個幾何形或自然形,分割裁剪,最後拼合成預定的圖案。可以展示學生豐富的想象力。

c)本課教學內容:主要是分割和構成的概念,分割的規律,構成的方式,先臨摹,再通過分割與構成獨立完成一張作品。

三、說教學過程

本節有三個高潮一開始導入和中間講解

(以學生自己動手練習引入)師生問好後,教師巡視學生桌面上的用品,桌面上只有書、作業本、文具盒、尺、筆、圓規等用具,讓學生在再短的時間內整理好,使“桌面”上即整潔、

美觀,又要便於使用方便,看學生怎麼佈置這個桌面。(學生準備教師巡迴指導講評)這是桌面的分塊與佈置,再結合教室的佈局,最後引申到課桌以及傢俱的製作方法和衣服的裁剪與縫紉。

同時板書:木散爲器帛裁成衣(5分鐘)

教師講解: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分割與構成板書:——形塊的分割與構成

1、請學生先自己來說說什麼是分割,(學生回答,教師引導補充:分割是將一個形分成若干等分;結合事例:如田地的分割、教室內部的分割,房子的空間分割,關鍵是怎麼分,)分爲隨意分割也就是——自由分割(出示範畫講解,分割成自然形、幾何圖形。)相對應的還有規則分割(把形按一定的規律分割,等量分割、等比分割等等),再是功能分割(就是剛纔作的練習按各自的功能分割)。

d)至開本課的教學目標:

①使學生了解什麼是“分割與構成”,以及它在圖案設計中的意義。

②通過“分割與構成”練習,提高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構成能力和創造能力。

③同時培養學生對圖案的裝飾美的審美能力。

e)我認爲教學重、難點最能體現課題目標,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根據本課的教學目標將本課的教學重難點確定如下:

教學重點:掌握分割與構成的規律,爲構成圖案的需要而進行合理的分割。

板書:形塊的分割與構成

1、請學生先自己來說說什麼是分割,(學生回答,教師引導補充:分割是將一個形分成若干等分;結合事例:如田地的分割、教室內部的分割,房子的空間分割,關鍵是怎麼分,)分爲隨意分割也就是——自由分割(出示範畫講解,分割成自然形、幾何圖形。)相對應的還有規則分割(把形按一定的規律分割,等量分割、等比分割等等),再是功能分割(就是剛纔作的練習按各自的功能分割)。

d)至開本課的教學目標:

①使學生了解什麼是“分割與構成”,以及它在圖案設計中的意義。

②通過“分割與構成”練習,提高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構成能力和創造能力。

③同時培養學生對圖案的裝飾美的審美能力。

e)我認爲教學重、難點最能體現課題目標,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根據本課的教學目標將本課的教學重難點確定如下:

教學重點:掌握分割與構成的規律,爲構成圖案的需要而進行合理的分割。

篇五:國中美術說課稿

一、說教材

1、教材所處的地位及前後聯繫

本課是湘版八年級美術下冊的第八單元課程,屬於“造型表現”類型課。編寫意圖主要是藉助自然風景及表現自然風景的藝術作品,引導學生掌握觀察自然色彩變化的方法,獲得表現自然色彩關係的能力,提高學生對自然界色彩變化與關係的審美感受與認識,並直接爲第8課《絢麗的陽光》中印象派風景畫作品的欣賞做技術準備。

2、教學目標

教學的目的是幫助學生在觀察和研究自然色彩現象中,分析自然界豐富的色彩變化,並思考它們形成的原因。引導他們感受、體會和解釋自然色彩造成的視覺印象,領悟藝術表現與自然現象之間的關係。培養學生欣賞美、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根據國中學生心理、智力發展水平以及當前美術教學的實際情況,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爲:

(1)知識目標

感受大自然豐富的色彩之美,初步瞭解自然色彩形成的原因和規律。

(2)能力目標:

學習寫實繪畫中色彩運用的基本方法,掌握一定的色彩工具性能與調和技巧。

(3)發展目標:

在臨摹或寫生色彩練習中體現出一定的色彩空間關係。

(4)情感目標:

A、培養學生認真學習的態度和探索新知識的興趣。

B、培養學生以審美之心來觀察事物,感受生活,看待社會。

3、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本課的教學重點在引導學生初步掌握觀察自然色彩變化的方法,獲得表現自然色彩關係的能力。

教學難點:幫助學生明確並建立色彩空間的秩序感,即分析同一色彩在不同的空間前後產生的色彩差異,分析不同色彩在不同空間前後產生色相、純度、明度的對比強度。]攻破這一難點,在教學中我運用多種方式講解:和展示大量的自然風光圖片和優秀美術作品,引導學生對比分析,並展開討論。從而獲得理性的認識。

通過以上教材分析,才能使學生達到教學目標,我準備用下列教法和學法:

二、說教法

這一課的首要任務是觀察自然色彩,瞭解寫實繪畫中色彩表現的問題。在第一課時中,首先把重點放在感受、分析自然色彩上,爲理解繪畫色彩作鋪墊。通過圖片觀察自然色彩,有感情地描述色彩景物,引導學生進行色彩感受並運用語言描述自己的感受。隨着分析的深入,教師引導學生逐步轉向對寫實繪畫作品的欣賞。從對畫面整體的感受入手,描述對作品表現出的情緒、色彩和畫面效果的理解。然後選取局部色彩進行對比分析,研究色相、明暗和純度的變化和筆觸的運用,講解自己對作品主題的認識。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知識的能力,讓學生保持高度的探索欲、嘗試欲,並通過實際的操作,讓學生更多地體驗一種成就感,進一步激發他們強烈的創造慾望。主要採用的教法和學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觀察法、討論法、合作學習法和創造作業法。

三、說學法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以學生爲主體,爲了加強學生對自然界色彩變化與關係的審美感受與認識,本課大量採用作品局部抽取放大法。在回顧知識的基礎上,分析色彩對比所產生的感覺,如強烈、柔和、平靜、明快、沉悶等;(明暗關係、冷暖關係)。

引導學生體會、理解寫實繪畫作品中色彩表現的方法,獲得的色彩觀察方法與經驗,然後,嘗試利用參考圖片或外出寫生,畫一幅寫實性的色彩風景畫。對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或者學生比較棘手的問題,教師進行適當的引導,最後同學生一起總結歸納。這一環節中,教師應充分強化自己的角色意識,始終以學生的朋友身份出現,讓學生時刻感受到與教師處於平等的地位,使學習活動成爲一種享受。

四、說教學過程

本課的基本教學程序如下:

1、創設情景激趣活動導入

用多媒體引導學生藉助自然風景與攝影、繪畫作品,分析不同光源下的色彩關係。並思考它們形成的原因。引導學生進行色彩感受並運用語言描述自己的感受。在描述過程中,啓發學生討論諸如光源、物體和環境之間的色彩關係,結合物理學的一般知識,分析光、大氣層和照射角度,不同季節植物的色彩特點以及環境的反射光等問題。如:早晨和傍晚的色彩呈現暖色;陽光下景物,受光面與背光面形成冷暖色對比;雪地上的背光面呈現天空的顏色;葉子上的高光受到天空色彩的影響等等。對不同季節、時間的風景圖片進行較細緻的色彩比較研究,幫助學生正確理解景物色彩產生的原因。

2、討論繪畫作品或攝影作品爲什麼總是傾向某種顏色?

對這個問題,通過活動來回答:

學生嘗試用各種方式改變白紙盒的顏色。

①、教師用光源色來改變白紙盒的顏色。

②、教師用環境色彩來改變白紙盒的顏色。

③、師生共同總結:白色物體的受光面受光源色的影響,背光面受環境色的影響。

3、切入正題

①、欣賞風景圖片(播放音樂)。

②、請學生分析風景畫中白色物體的色彩傾向。

⑴、提出問題:學生觀察思考,景物中物體的色彩往往多種多樣,如果景物的固有色不是白色,而是其他的顏色,它的色彩會發生變化嗎?

⑵、教師從風景畫中同一景物的受光面、背光面、中間面中拖出色塊,請學生來判斷、分析,教師及時肯定學生並總結規律。

①受光面:固有色+光源色。

②中間面:固有色爲主。

③背光面:固有色+環境色的反光。

3、教師提供風景圖片,並標出同一景物的受光面、中間面、背光面。

4、深入分析

引導學生逐步轉向對寫實繪畫作品的欣賞。同樣,從對畫面整體的感受入手,描述對作品表現出的情緒、色彩和畫面效果的理解。然後選取局部色彩進行對比分析,研究色相、明暗和純度的變化和筆觸的運用,講解自己對作品主題的認識。

5、欣賞不同意境的畫面。

對不同作品進行比較,如《迷人的夏日》和《三朵雲》兩幅作品運用不同的手法表現了不同的情緒。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作品:

1、說出畫面的色彩傾向;(色調)

2、歸納兩個不同色相,比較面積的大小;(整體的對比關係)。

3、分析色彩對比所產生的感覺,如強烈、柔和、平靜、明快、沉悶等;(明暗關係、冷暖關係)。

6、繪畫步驟:

(教師演示,多媒體播放)

1、安排構圖(展示幾種不同的構圖方式)。

2、畫出主要色塊。

3、適當補充和調整細節。

7、嘗試表現

參考圖片或寫生,選擇適合的畫面,運用顏色和畫具,畫一幅色彩風景畫。

(要求注意輕重、乾溼、運筆的變化。)

8、展示與評價

學生展示自己完成的作品,教師積極引導同學之間的相互信評價與交流。探討各自作品的特點與不足所在。

五、說板書設計:

美術課的板書應融畫與一體,因此,在教學中,應將欣賞範畫與板書相結合,將範畫、多媒體課件相對應,做到直觀清楚,突出主題,照顧全面。

篇六:國中美術說課稿

一、說教材

1、教材的解讀:

《甜蜜的夢》爲冀教版低年級美術教學內容。本課屬於造型表現學習領域,是爲了培養學生想象力,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而設置的課程。以孩子熟悉的生活中常遇到的“夢”爲題材,讓孩子回味各種各樣的“夢境”,體驗“甜蜜”的美好感受,再通過獨特的表現技法—蠟紙刮畫來表現,讓孩子在新奇中體驗製作過程的樂趣,從而既培養了孩子想象、動手、創造能力,又在此基礎上給他們以“歡樂之旅”,滲透了“構圖”、“細節表現”等基本繪畫知識,讓孩子快樂學習,又得益匪淺。且針對低年級孩子具象思維(形象思維)更突出的年齡特點,本課立足於“夢”的表現,讓孩子在天馬行空的想象中來表現。所以說本課非常適用於低年級孩子。

2、教學目標(三維):

“新課標”教育理念:重視學生美術實踐,培養想象力、創造力、創新能力,陶冶其高尚審美情操,我確定:

⑴知識與技能目標:瞭解蠟紙刮畫的有關知識、技法,能利用各種筆觸表現畫面;

⑵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對“甜蜜夢境”的感受及表現,培養學生感知美的能力及創造力;

⑶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技法孩子熱愛生活的情感,提升對美術學科的興趣。

重點:對美好夢境的體驗,感受蠟紙刮畫的技法、表現。

難點:運用蠟紙刮畫表現夢境。

3、課前準備:

教師:

⑴“美好夢境“的錄像片段;

⑵表現夢境的名家畫作;

⑶若干蠟紙刮畫作品;

⑷蠟紙、各種筆頭(尖、扁等)、全套泥塑筆、實物投影儀;

⑸展板若干放置於教室兩旁牆壁;

⑹柔美的北京音樂。

學生:

⑴蠟紙;

⑵各種形式的刮筆。

二、說思想:

針對本課重難點,我採用以下方法:

⑴“情境教學法”:情境對孩子有感染、暗示、激勵等作用。用錄像等表現美的夢境的直觀音像資料,可以讓孩子更好地進入狀態,對夢境有更直觀形象的體驗,從而爲最後的作業作很好的鋪墊。

⑵“直觀演示法”:在蠟紙刮畫表現技法上,讓孩子最快最有效地掌握,教師演示(示範)是最有效的。在實物投影下,教師用不同筆觸刮擦,表現不同形體,讓孩子馬上掌握技法;另外,範作的出示也是打開孩子思路和促進其掌握的途徑之一。

⑶“談話法”與“講授法”相結合。

三、說程序:

著名心理學家利泊說:寬鬆和生動活潑的氣氛可以使情緒具有動機和知覺作用的積極力量。因此,如何更好開發孩子的想象思維,活躍他們的思想和語言,奠定預約寬鬆的課堂氣氛是很關鍵的。

㈠引導階段(激趣):

⑴在課還沒開始前,教師的屏幕上就開始播放一些非常唯美的畫面(真實):A色彩斑斕的海底世界,多采多姿的魚兒自在遨遊;B各國的美麗風景:荷蘭的風車;威尼斯的五彩樓房和小艇;歐洲的多樣城堡;我國各地各季美景;C宇宙廣渺無邊的美麗景色:太陽系;銀河系;流星劃過的美麗痕跡……再配上優雅舒緩點的背景音樂,我想,未等上課鈴響,孩子們就已經陶醉了。(這一步的目的是,開拓孩子的思路,使他們等會的“夢境”有更多的現實中的“美景”來支撐;另外,一些美的畫面,也會給最後的作業提供更多的可描繪的素材,爲孩子的作業更有“話”可“說”打下伏筆。)

⑵鈴聲響後,我在屏幕上打出著名畫家盧梭的《夢》:旖旎的色彩,寧靜的場面,鬱鬱蔥蔥的森林中(葉子、花卉等形形色色,色彩多變)隱藏着各種小動物和野獸。它們非常和諧地相處在一起。師:在這個美麗的畫面上,你能找出哪些動物朋友呢?孩子們肯定躍躍欲試,七嘴八舌找開了。(這裏沒有直接點出“夢”這個主題,而是現讓孩子尋找,目的是激發其好奇心,提升課堂基調,爲揭題作準備。)生:有獅子、老虎、長頸鹿、小兔子、狼、大象,還有黑人小朋友……師:好美的畫面呀!可是現實生活中,它們有可能這樣快樂和睦地相處在一起嗎?生:不會!老虎、獅子還有狼會吃其它小動物……師:那爲什麼畫家會畫出這樣的一張畫呢?生:因爲他畫的是他的夢!師:說得真好!的確是這樣的,畫家在夢裏的故事被他畫下來了。你看,多美呀好!這麼多動物快樂地生活在一起。他在夢中實現了他的理想。這真是一個甜蜜的夢啊!

㈡發展階段:

屏幕放映:一些動畫片的夢境片段:太空城、植物王國、螞蟻城堡……師:這些片段大家肯定都是很熟悉的,它們來自小朋友們非常喜愛的動畫片。這些都是多麼美好的畫面呀,怪不得人們說,夢是甜蜜的。(點題)。你做過哪些甜蜜的夢嗎?老師請小朋友們閉上眼睛,好好回味一下,等一會老師請你來說說你的夢境。(輕音樂)(目的:讓剛纔激動的孩子能平穩下來,更好進入狀態,並更廣打開思路。)

⑵兩分鐘後請孩子回答。(這裏,孩子們的回答肯定五花八門,有多種可能。有的可能比較現實,如成爲光榮的少先隊員;上公園玩之類;有的比較天馬行空。那麼,可針對不同的回答,給於不同的提示、拓展和鼓勵。)

㈢實踐階段:聽了這麼多美麗的夢的故事,老師的心都被甜蜜漲得滿滿的了。小朋友們的夢真美呀!大家等會可以把它畫出來。不過呢,大家不要着急畫,老師現在也有一個夢和小朋友們分享。大家願意來和老師一起感受一下我的夢嗎?(生:願意!)

在實物投影儀下,老師示範:金鑰匙形的飛船上,老師帶領小朋友們一起暢遊知識王國的情景(重難點在老師的示範下開始解決):尖頭的鐵筆描繪人物、飛船等外形和細節的刻畫;“■”型竹筆用來劃出遠景的城堡虛虛的隱在後面的透視關係;“﹋”筆頭可以劃出銀河、流星的.感覺(虛線);而棉花棒軟軟的筆頭可以把虛的雲層柔和的狀態表現出來……孩子們肯定睜大了眼睛看得很認真。當老師畫完後,還可因勢利導,讓學生還帶來的範畫,鞏固技法的掌握。

師:現在,大家有把握用老師剛纔的方法表現自己的甜蜜的夢了嗎?(開始作業)

教師巡迴指導。(屏幕上回放課前放過的美景圖片,並播放輕音樂。目的:給孩子良好的作業環境和心情的同時,再給他們以實物形態的支持。)

教師在巡迴指導的過程中,有共性問題可統一講解,並進行個別輔導。發現好的作業及時展示表揚。(目的:滲透繪畫的一些基本知識,讓學生互相借鑑學習。)

四、作業展評:

讓孩子把作業貼到教師兩旁的展板上,採用自評和互評向結合的方式,評出作業(“夢境”的表現由創意和繪畫兩方面來看),讓學生得益更多。(目的:評價是爲了促進學生的發展,最終的目的是讓學生在評價後有所收穫。)威廉·詹姆士(心理學家)曾指出:“人類本質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因此採用自評、互評等多種評價方式,是爲了肯定學生。同樣,所有的孩子的作業全部展示也是爲了這個目的。

五、課後拓展:

師:老師看到小朋友們的畫,真的很美!想法也都很獨特。課後老師向請小朋友們用“我的甜蜜的夢”爲主題,再寫一篇小美文,描述一下你的畫面上的夢。咱們下節課再來好好交流。(目的:將美術與文字緊密結合起來,訓練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的同時,讓他們對本科有更深刻的體驗。)

六、本課特點:

⑴緊扣生活與藝術:整體以興趣爲前提,以生活爲主線,讓孩子通過感受生活(夢境)的美,再表現其精彩。從中明白“藝術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道理。

⑵豐富體驗與感受:通過欣賞畫作和老師示範,給於學生豐富的情感體驗和美的薰陶。同時還獲得技法的掌握的收穫,讓孩子提升對生活的感悟,發展其想象力、創造力、動手能力。最後的評價,促進了孩子的自信心。

⑶強化時間與運用:讓孩子在一系列感受之後,多多自己動手,給他們敢於嘗試敢於探索與實踐的決心和勇氣,把孩子現在的學習和未來生活需要聯繫起來,將學生創作與解決問題聯繫起來,使學生“敢想敢畫“,得到更大收穫。

篇七:國中美術說課稿

課題:動感生活

教材分析:

“造型.表現”是美術課程內容中覆蓋面最廣,分量最重的部分。速寫是其中較難把握的內容之一。如何讓學生通過學習,感受線造型人物的藝術美感,初步瞭解人體的結構及運動規律,並能嘗試將所見以藝術的方式呈現。如速寫,鉛筆淡彩等。通過對本課題的學習,使學生克服對速寫學習的畏難情緒,並有效的激發學生喜歡以速寫的藝術形式捕捉生活中生動的一面。本課力求讓學生在造型遊戲中自主探索知識,通過討論,欣賞實踐,評價等方式逐漸激發學生藝術學習的興趣,從而不斷豐富自身的藝術感知能力和藝術表現能力。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通過對人體運動時的觀察,分析,研究和探索,學生初步瞭解人體的基本結構和運動規律。

2,能力目標

(1)對人體的基本結構和運動規律的觀察分析,培養學生良好的研究性學習的習慣。

(2)通過欣賞提高學生線造型的審美鑑賞能力。

(3)初步掌握瞭解速寫這種藝術語言,能進行簡單的寫生活動。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對速寫這種藝術語言的學習,培養學生關注周圍的事物的習慣,以及關愛他人的美好情操,同時能在這種藝術體驗中感受日常生活的美好。

教學重點:

1,通過啓發式教學,使學生了解人體在運動中的結構特徵,並瞭解動勢線在速寫中的作用。

2,研究,學習名家名作中速寫人物的造型表現手法,初步學會用速寫的藝術形式塑造人物。

教學難點:

感受人的運動美,通過一系列手段探知人的運動結構特點,並學會藉助動勢線這一手段簡練概括,扼要,準確地將自己所感受到的藝術形象,簡要明確的描繪下來。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好速寫工具,一些名家速寫作品,一些教師本人的速寫作品,還有一些歷屆同學的速寫作品(多媒體制作成欣賞課件,用來輔助教學,以實物投影儀展示本班學生作品)

2,學生準備好繪畫工具(如炭筆,鉛筆,水筆等)查閱並收集一些喜歡的大師速寫作品

教學過程:

1,導入:欣賞分析與實踐

(1)電教欣賞劉翔的跨欄動作,電教欣賞姚明的投籃動作, 電教欣賞楊麗萍《孔雀舞》表演,定格若干個動態,學生進行分析。

提問:運動員的精彩瞬間,舞蹈家優美舞姿變化多端,是身體什麼部位在起作用?學生思考人的身體結構,發現人運動的關鍵是關節,動勢線的轉折處也就是關節點上。

(2)電教出示學生操場上的體育活動場景,學生動作特寫圖片

學生小遊戲:把學生分組,快速的畫出圖片上學生體育活動的動勢線,體會關節點是活動的關鍵所在點。

設計意圖:在上節課的基礎上,學生已掌握了人體的基本比例,面部的基本比例,本節課要解決的首先是學生對人物動態的理解,首先要明確動勢線的作用,通過小遊戲讓學生輕鬆愉快的理解各種動態產生的緣由。

2,名家名作賞析(先讀畫,再學畫)

(1)看看畫家是如何用繪畫語言表現運動中的人物的,學生談感受。

小結: A,速寫主要是運用線條。

B,線條的類型:濃淡 虛實 粗細 曲直 長短 疏密

C,線條的運用:

(a ) 速寫不等於素描(富有節奏感 流暢淋漓的韻味)

(b)線的取捨提煉(“衣紋線”忌平行 ; “結構線”要準確,實在,又稱“實線”;“慣性線”不要畫太多太重,又稱“虛線”)

(c)線條的對比(濃淡對比,虛實對比,曲直對比,長短對比,疏密對比)

D,線要爲結構服務

以上分別對照優秀速寫作品由學生作出分析,教師提點。

(2)探究如何做到在短時間內,用簡練的線條概括,扼要,準確的將人物動態表現出來。學生共同商討問題,提出解決辦法。

學生小結:必須掌握正確的速寫步驟和方法

A 整體觀察,熟悉對象

B 構圖佈局,定出人物在紙面上的位置

C落幅定形,輕輕落筆,從整體出發,長直線或長弧線,確定大的形體比例,透視關係。

D局部肯定,在基本形確定的基礎上,從局部開始塑造形體,一般從頭開始,從上而下,將對象的手及身體輪廓,衣紋更進一步刻畫,注意手腳的透視方向

E 調整完成。

教師提點:一定要從整體出發,再進行局部肯定,再迂迴到整體。該加強的加強,該削弱的削弱,遵照整體到局部再到整體。

設計意圖:

美術屬於視覺範疇,它是由具體的形象語言來表達的,形象只有通過直觀才能感知 ,這一部分的設計首先由欣賞作品作爲切入,學生首先多欣賞多比較纔能有審美的能力。要先讀畫然後纔是學畫。

針對讀畫我先以提問的探究的方式提出:“看看畫家是如何用繪畫語言表現運動中的人物的?”很自然的讓學生關注到線條這種最簡單的繪畫語言,很自然的過渡到有關於線條的諸多知識,讓學生不知不覺的瞭解了這些知識,並且學習了怎樣靈活的運用這些線條。這些內容假使只是教師空洞的講解學生會覺的枯糙乏味,只有帶着任務,欣賞着鮮活的作品才能真正的有所感悟和察覺 。這個過程的學習使得學生鑑賞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即學會了讀畫。

解決了讀畫再學畫,怎樣畫速寫,除了運用上面所講的知識以外,接着進行第二個問題的探究“如何做到在短時間內,用簡練的線條概括,扼要,準確的將人物動態表現出來 。”第二點我們提出了一個很現實,很讓學生困擾的問題。也是本課我們要涉及的教學重點,簡單的講一下速寫的一般步驟學生可能很不以爲然,但用提問的方式再用解決問題的態度,談到有這樣一種方法:能做到在短時間內能完成一幅生動的速寫作品,學生就都不會拒絕而樂於接受這樣的一種方法了。事實上這個環節很簡單,也很自然,設計意圖僅僅是充分的考慮到學生的心理,儘量用學生喜歡的方式,如學生想探究想找到辦法的心理習慣等。

3,教師示範

請一位學生上來客串模特,教師按照上述步驟進行課堂速寫,每個步驟運用實物投影給予展示,直至基本完成速寫。( 此環節一定要把握好時間,基本控制在5分鐘左右。 靈活機動地把握好當場示範的火候,語言不羅嗦, 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精選示範的環節 ,分寸要拿捏得體 。)

設計意圖:

美術學科偏重於感性,而感性本身也難以解說。示範教學是美術教學中最基本,也是最直觀有效的教學手段, 歷來是美術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不二法寶。 教師當場示範比現如今流行的多媒體演示,來得更靈活、直觀,更易於引起學生的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能夠使教師在學生面前樹立自己的專業形象,得到學生的敬佩。我們欣賞美術作品,除了欣賞作品最終靜態呈現的各種美術語言綜合作用的美,對作品創作過程的感受也是十分重要的。示範可以給學生營造一種氣氛、一種心境、一種情緒,可以激起學生的表達嘗試的衝動。

4,佈置作業

(1)觀察身邊同學的各種動態,嘗試着用畫筆紀錄下來,體會速寫線造型的藝術魅力。

(2)對照電教圖片,速寫劉翔的跨欄動作,或者姚明的投籃動作。

(3)也可憑想像自由作畫

學生自主選擇工具

設計意圖:

作業佈置是美術課堂中的關鍵環節,作業佈置的難易程度,以及作業的可選擇性都直接影響到學生的作業積極性和作業的質量。因此作業的吸引力,可實踐性,可觀賞性都是教師佈置作業所要考慮到的內容,我把作業的範圍適當的放寬, 佈置美術作業要從減輕學生心理壓力,增強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的目標出發。5,評價及拓展

學生完成作業後,用雙面膠貼到黑板上,以小組形式上講臺欣賞評價作品,然後由學生展開自評和互評,最後由教師進行小結。

設計意圖

作業是評價學生知識技能掌握程度和課堂教學效果的標準之一 .對學生作業的評價要分層次,有梯度,使學生都能受到肯定和鼓勵,調動學生積極性,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 以發現學生的優點和長處,尋找閃光點,挖掘繪畫創造潛能,展現自己的真實感情爲主。關心學生創造種所付出的勞動和過程。特別是對待少數追求個性風格的學生更應該關注。總之,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和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獲取經驗和教訓這纔是最重要的。

板書設計:

1,欣賞與分析

身體結構 關節 動勢線

2,名家名作賞析

(1)線的分類:

(2)線的運用:

3,速寫的基本步驟

A 整體觀察 熟悉對象

B 構圖佈局

C落幅定形

D局部肯定

E 調整完成。

4,佈置作業

速寫作業一幅

要求:形體完整,比例合理,線條豐富有變化

5,評價拓展

篇八:國中美術說課稿

教材分析:

本課是第15冊第7課的教學內容,屬設計應用類課程。教材嘗試改變立體構成教學單調的技法訓練模式,在生活中尋找一些常見的可以產生累積效果的素材,讓學生在學習立體構成――累積構造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練習中,擴大眼界,培養對立體構成――累積構造的欣賞能力,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在內容設置上注重與生活的聯繫和審美的滲透,從而提高學生對立體構成中形式美規律的認識,增強對生活的熱愛。

教學意圖:

八年級的學生對於立體構成這部分知識的學習通常是在設計製作類的課程中涉及到,並沒有形成獨立的教學單元內容,因此相對來說學生對立體構成的知識不是十分熟悉的。事實上,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大到建築設計小到家中物品的擺放,累積構成的實際運用的例子比比皆是,本課教學的設計強調聯繫學生的實際生活中的素材,激發他們的興趣,使他們更自覺的關注生活,熱愛藝術。同時,累積構成又是一種很適合學生集體參與創作的作業類型,從累積材料的選擇到立體構成的完成過程都讓學生合作完成,由此可以培養學生的協作意識,培養集體榮譽感。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立體構成的'基本知識和累積構造的製作練習,使學生了解累積構造的基本規律

2、通過對生活中運用實例的欣賞,提高學生對立體構成作品的欣賞能力。初步培養開發學生立體形態的創造潛能,重視聯繫實際能力的培養,發展綜合實踐能力,創造性的解決問題。

3、增強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審美能力,培養集體榮譽感。

教學重點:

學習設計師通過不同形式的累積構成設計的具有形式美感的“牆體”

教學難點:

理解累積構造方式的基本規律,並嘗試運用實踐。

教具準備:

教具:各色彩卡紙,雙面膠,剪刀,刻刀,部分作品,多媒體課件

學具:各色彩卡紙,剪刀,美工刀,膠水或雙面膠,水彩筆或水分顏料等。

分組:每組準備相同的材料。(體現小組合作的精神、競爭意識和創新意識)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以學生參觀世博會的親身經歷導入本課的主題:有趣的牆。

教師:前段時間在上海舉辦了第41屆世界博覽會,有沒有同學去過世博會呢?

學生:有

教師:同學們在世博會的參觀的過程之中,對什麼印象最深刻?

學生:…

教師:老師在假期也去參觀了世博會,可惜遊客過多,許多展館都沒能參觀,但世博會的場館還是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場館的外牆讓我非常驚訝,原來牆壁還能如此的有創意!

二、 以有趣的牆面爲案例,讓學生在欣賞中體會立體構成的美。

教師:下面我們來欣賞幾個世博會的場館。

西班牙館:

又名藤條籃子,藤條的外牆是藤板用鋼絲斜向固定,像魚鱗一樣排列,既牢固又美觀。這些深淺各異的藤板都是在孔子的故鄉山東製作完成的,不經過任何染色,藤條用開水煮5小時可變成棕色,煮9小時接近黑色,這就是這些藤板色彩不一的“祕訣”。

英國館:(表現環保理念)

又名種子聖殿,英國館的主題是種子,外觀像一朵蒲公英,由6萬根亞克力管組成,管子的底部放着900種共26萬顆種子,全部是瀕臨滅絕、稀缺品種。

韓國館:(表現民族文化)

韓文被直接體現在展館的外觀設計之中

匈牙利館

匈牙利館在建築表現上有一個很明顯的特點――無論館外館內,參觀者都能看見一根根大約直徑10釐米的木套筒“從天而降”。

教師:世博會的牆真是構思巧妙!那讓我們同學們也來試一試!

三、試一試,壘一壘,在實踐中學習

請一位同學到黑板上來,用模擬的磚塊設計一面牆。

教師:有沒有同學再來試一試?但要求是不能和剛剛一位同學一樣

通過幾位學生嘗試壘牆

教師:

定義:

以一個基本型爲主體在骨式內進行重複排列,我們稱這種基本形式爲累積構造。

骨式的變化:

上下、左右、前後、傾斜…

基本型的變化:

累積構造可以是以單個塊材爲單位,同時也可以將幾個塊材組合爲一個單元后再進行累積。

總結:

累積構成能表現一種有秩序的視覺形象,使人感受到秩序美。有秩序的排列表現出的韻律美,表現出協調、和諧的感覺。

四、製作示範:

教師製作示範

1、以步驟性的示範,減緩學生自我實踐過程中的盲目性。

2、以多個類型的示範,激發學生的想象力,避免出現完全照搬的現象。

五、你也露一手:

A、作業:以小組爲單位,自由設計製作你心目中的藝術牆

B、要求:

(1)每組設計製作的基本形

(2)發揮想象累積組合

(3)製作過程中要注意刀具的安全

C、教師巡迴輔導,加強技術指導。

六、互評:

(1)選一位對本組的作品進行點評,並向同學介紹你的創意、你們的作品產生什麼樣視覺效果?

(2)評選你最欣賞的一組作品。

篇九:國中美術說課稿

大家好,我是來自三十八中學的美術老師,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蘇少版實驗教科書第15冊《角色遊戲》,下面我將從教學策略、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等幾個方面進行說課,請各位老師指導:

教學策略:我將從學生的生活情感出發,引導、指導、培養學生的學習和製作興趣。

教材分析:本課屬於“設計 學習”領域,重在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形式美化生活。的意識。面具設計讓學生們走進面具,揭開面具的神祕面紗。讓學生在歡樂愉悅的氛圍中進行製作。

學情分析:本課教學面對的是國中八年級的學生,他們正處於青春叛逆期,他們的主觀意識逐漸增強,也已經具有自己的審美觀點和初步的手工製作技巧,但面對面具手工製作中所遇到的剪切、摺疊、粘貼以及組合還不夠精細。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引導學生欣賞、評析、討論以及探究面具製作,學習面具製作基本方法.

技能目標:掌握面具的基本製作方法,能夠利用身邊的廢氣材料進行創意製作。

情感目標:通過欣賞面具作品,提高學生的審美觀點以及創作熱情,同時培養對美術的持久興趣。

教學重點

掌握掌握面具的基本製作方法。

教學難點

面具的創意設計,多種材料的綜合運用。

教學準備

教具:各類分別的面具圖片,美術課件,美術教材。

學具:製作材料、剪刀、尺子、鉛筆、畫筆、各種顏料。

教學過程

(一)準備

1.課前讓學生分頭準備製作工具,收集各種紙張和相關資料(材料:舊報紙、包裝紙、毛線、木片、麻繩、羽毛等。

2.友情提醒:條件允許,可鼓勵學生走進博物館或者上網查閱相關面具的知識在課堂上與同學交流。

(二)激情導入

1.教師出示課前準備好的面具作品。

問:“這叫什麼藝術?”

學生爭相發言:“面具。

2.教師接着鼓勵學生:“哪位同學願意上來試戴一下?”

同學們好奇的爭相試戴,戴上面具的同學改變了尋常的模樣,有的可愛,有的俊美,有的怪異,有的親切,引起學生一陣驚呼。

【設計意圖】:通過提問引起學生的好奇心,通過試戴刺激學生的求知慾。

3.教師提問:“你們想親手製作一個富有個性的面具嗎?引入面具教學。

(三)探究教學,突破難點

1.媒體教學,放映形形色色的面具圖片。

提問:根據剛纔的面具作品,想一想面具要採用哪些材料?你還能想出更好的材料嗎?

2.你自己收集來的材料和你的觀察,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面具具備哪些藝術特點?

學生討論教師總結:面具造型誇張,製作精細,色彩豔麗,對比強烈等。

3.提問:重新觀察老師剛纔帶來的作品,你能找出其中不足之處嗎?

學生大膽發言:從材料、顏色、造型、製作等方面。

繼續提問:你們有改進是方法嗎?

可以剪貼細節、豐富造型,可粘貼樹葉、麻繩等進行裝飾。

最後提問:你們認爲做一幅成功的面具還需要注意哪些嗎?

學生髮言,教師總結:點、線、面的結合。誇張變形突出總體,具有較強視覺感,富有自己的感情很重要。

【設計意圖】讓課堂氣氛更加活躍,瞭解學生的審美程度,從實際出發。

4製作方法:先構思畫稿,再剪貼形象。

5.製作技法:剪、切、卷、貼、折、畫等。

【設計意圖】讓學生把握步驟,在下面的順利進行製作。

6.作業:用各種紙材進行製作,藉助多種材料輔助製作。

老師巡迴指導,適時指導。

7.評價討論

互評:戴上自制面具上臺展示,並向同學介紹你的創意。擺出各種造型,舞動生活。

評選出你最欣賞的面具

說一說從同學的面具中學到了什麼?

8.課後拓展

用面具裝飾美化你的生活起居。

以班級爲單位組織一次化妝舞會。

9教學反思

根據學生心理素質和動手能力的不同,可能在製作上有許多不同,但只要能掌握基本製作方法,注重造型能力的表現和顏色搭配就好。

篇十:國中美術說課稿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上午好:

我是某某考生,很榮幸能夠向各位老師,展示我對裝飾畫的理解和教學設計。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走進裝飾畫》。

板書課題:走進裝飾畫教室

下面我將主要從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向各位評委老師進行設計說明。

一、課時: 爲1課時

二、教材分析:

本課是八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爲生活增添情趣主題的單元學習中十分重要的內容,隨着生活品味的提高,居住環境的改善,我們更多地用繪畫來美化生活空間,其主旨是引導學生學會發現、利用身邊的廢舊材料裝點居室。突出特點是把裝飾畫的創作及廢舊材料的再利用生活化、實踐化,幫助學生學會感受裝飾畫的魅力。這也是造型與表現領域的基本要求。

三、學生分析:

本節課的授課對象是國中二年級學生。這一年級學生已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創造力和動手能力,同時體驗和感受生活環境的能力也比較強。但對形和色的搭配、組合能力卻比較有限,更缺乏運用不同材料綜合進行個性化創作的能力。 這些恰恰是本節課教學的起點也是開展教學的基礎。

四、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瞭解裝飾畫的基本含義和基本特點。

2、過程與方法:進一步認識裝飾畫的形象和色彩,掌握裝飾畫的創作步驟,嘗試裝飾畫的創作練習。

4、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提高審美素養和實踐能力,學習用自己的雙手創作作品來美化生活,提高環境意識。

五、教學重點與難點:

本課的重點是引導學生探究性地瞭解裝飾畫的構圖、造型、色彩等基本常識。難點是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通過繪畫實踐,正確理解和把握裝飾畫的基本特點和有關形式美的表現方式。

六、教學方法:

美術教學提倡探究、實踐和體驗性,提倡運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求知與探究慾望。本節課主要採用情境教學、講授法和實踐指導法,去啓發學生的想象思維,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發現、感受、表達、探索,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提高了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意識,培養學生髮散性的創新思維,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七、教學準備:

課件、教材、油畫棒、素描紙、鉛筆等

下面重點對教學過程進行設計說明

(一)導課

情境塑造:首先準備一張缺少裝飾畫的室內照片投到屏幕上,引導學生尋找畫面中缺少什麼?接着把一幅黑白素描作品和一幅裝飾畫作品分別投放到空白的牆面,請學生比較哪幅作品更適合裝飾室內?

通過任務驅動方式引導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提高興趣和求知慾,爲迅速導入課題打好基礎。

(二)新授

1、引導學生認識裝飾畫

回頭板書“一、認識裝飾畫”

什麼是裝飾畫?

凡是富有裝飾性特點或用於裝飾用途的繪畫,都可以叫裝飾畫。

帶着學生欣賞使用各種材料、肌理、風格、方法而成的裝飾作品8幅,着重給學生觀察各種材料,尤其是廢舊材料在裝飾畫中合理運用的精彩作品,開拓學生思維,激發情趣,培養學生環保意識。

通過欣賞,引導學生總結出裝飾畫的基本特點有:

裝飾的目的、鮮明的色彩、造型的誇張、材料的美感、自由多變的構圖、手法的多樣等。

板書:裝飾、色彩、誇張、材料、手法

這樣就通過觀看圖片,思考問題,逐步建構起學生對裝飾畫的基本認識和理解,從而爲下一個環節解決重難點做好鋪墊。

2、裝飾畫的表現形式(板書)

通過選擇馬蒂斯的剪紙、畢加索的繪畫、冷暖傾向明顯的裝飾畫作品,帶着學生重點理解裝飾畫的三種表現形式:

(1)構圖:自由(2)形象:變形(3)色彩:美感

通過對作品進一步分析,對裝飾畫的形象有理解性的認識,感知色彩在作品中情感的表達。這一部分是認識裝飾畫的難點,也是使學生掌握一些動手創作的必要理論指導,事實上這就是如何來構思、創作一幅裝飾畫的關鍵點。

(三)技能示範

爲了節約時間,我提前錄製並剪輯了一幅裝飾畫創作的微視頻。在播放視頻之前提醒學生思考:看完後請大家概括裝飾畫的創作步驟。這樣設計的意圖是讓學生帶着問題看視頻,提高學習主動性。同時讓學生觀看、思考、提煉步驟與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四)課堂練習

在課件中把創作裝飾畫的基本步驟呈現給學生(也可以板書)

(1)構思起稿(構圖、形象、色彩)(2)上色(3)調整完成

並佈置作業“爲我的臥室準備一幅裝飾畫”(可以板書)

同時給學生提供一幅向日葵的攝影照片,作爲創作素材,要求學生從前面學習的裝飾畫的色彩、形象和構圖等幾個方面的特點入手,進行裝飾畫的創意和創作。這樣設計課堂練習的目的是回扣導課環節,有始有終,注意教學設計的邏輯性。讓學生通過動手創作練習,切實提高鑑賞與實踐能力。

學生依據作業要求進行創作練習,我會在同學們需要我幫助的時候進行指導,發揮師教爲要,點撥昇華的作用。

(五)作業展示與評價

作業基本完成後,我會讓學生自主展示創作的裝飾畫作品,並說明爲什麼這樣表現,能和臥室的環節吻合嗎?發揮多元評價的引導作用,引導學生關注藝術作品要服務生活需要。請全班同學根據展示的學生的表現,現場投票,選出最具創意和最有表現力的裝飾畫作品。由教師頒發小小的紀念獎品,以此來激勵學生。

(六)課堂小結與提升

用精美的語言概括裝飾畫的三大特點:在生活中發現美的事物,通過分析、提煉和程式化的創意,用詩意的語言表現出來。這就是裝飾畫,更是藝術創作的基本原則。希望同學們能喜歡上裝飾畫,並能動手製作,讓它扮靚你的心情與生活。這樣設計可以提升學生對本節課的深層理解,更加明確藝術服務生活的現實意義,從而昇華情感態度價值觀。

八、最後,我在說一下本節課的板書設計

走進裝飾畫

一、認識裝飾畫????????? 裝飾、色彩、誇張、材料、手法

二、裝飾畫的表現形式??? 構圖:自由?? 形象:變形?? 色彩:美感

謝謝各位評委老師,我的說課到此結束。(鞠躬)

國中美術說課稿範文(二)

一、教學結構與內容簡析

(一)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傲雪梅花”是國中美術第七冊第四課的內容,這一課內容屬於中國畫範疇中的一些基本的知識。作爲學習中國畫的入門課,學習本課知識能使學生初步瞭解中國畫的分類、技法以及中國畫是怎樣運用筆墨進行作畫的。爲以後學習、欣賞中國畫打下基礎。使學生能瞭解古代文人怎樣以物詠志抒發自己的情懷。

(二)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熟悉中國畫工具、材料、瞭解用線的表現方法,體會筆墨的韻味。 能整體把握畫面的虛實關係,嘗試水墨的表現技法。

2、能力目標:能發展有個性的表現能力,領會中國畫所寄託的人格精神。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的愛國熱情、民族精神和審美情感。

(三) 教學重點、難點: 中國畫是通過筆、墨之間的關係來表現畫面關係,從而達到以物詠志抒發情懷。所以把筆、墨的表現方法作爲本課的重點內容。古人是通過筆墨的表現來抒發情懷,展現個性。每一幅大師的作品都是他們人格的寫照。但是怎樣通過筆墨來表現個性又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因而把“有個性的表現筆墨的關係”作爲本課的難點。

二、教學方法和手段:

1、採用討論的方式來解決“問題”,這樣體現了重教學過程,輕結論的教學理念。

2、運用計算機輔助教學的手段,利用課件進行教學。 課件中使用大量的圖片進行直觀教學。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教師演示調動他們積極參與討論課堂中出現的問題。 三、學法指導: 要求學生善於觀察,積極討論,勤于思考。培養學生在課堂中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習慣。

四、教學思路及設想:

整個教學過程以欣賞、筆墨嘗試到創作表現爲線索逐步展開。

第一課時:介紹中國畫發展史、表現題材、技法分類。演示用筆用墨的方法。

第二課時:選用梅花的詩歌及圖片設置情境導入,然後介紹梅花外型及所蘊含的寓意、及象徵精神,接着示範畫法及技法講解、學生分析和嘗試。

第三課時學生自主進行練習、創作。

教學中始終貫徹美術教學的目的――培養學生的美術素質,而不是培養畫家。

即學生只要知道怎麼畫、爲什麼這樣畫,並不要求“他們”一定會畫的方針。

教學中教師應把握得出問題的過程,注重使用學生討論(教師參與其中)這一方法得出結論。

五、教學程序:(教學環節設計)

①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②探索求進,學習新知

③教師示範,引導觀察

④展開討論,激發思維

⑤學生體驗,鞏固提高

以上教學環節設計的依據是:學生感性到理性的認識發展規律;

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相統一;

傳授知識與增進民族情感相統一;

掌握知識與形成能力相統一等教學規律。

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通過王維的詩(謎語)引出新課,使學生認識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培養他們的愛國熱情,增進民族自豪感。 探索求進,學習新知

1、運用課件進行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講解中國畫的發展史,增加學生的知識面。

3、通過大量的圖片展示,提高學生美術的素養。

教師示範,引導觀察 教師(示範)畫一張花鳥畫,讓學生觀察中國畫的用筆用墨。通過演示既可以讓學生感受中國畫是怎樣畫的,又可以通過觀察教師作畫,進行思考,進而領會中國畫的筆墨韻味。

展開討論,激發思維 讓學生討論教師演示時使用的筆法和墨法,通過合作、探究的形式得出結論。從而激發學生的思維,體現重視解決問題的過程的教學方法。(學生自己通過探索總結的結論,比教師告訴的結果印象會更深,掌握的時間會更長。利於學生將來能自主的學習,利於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學生體驗,鞏固提高 現今的美術教育的目的是爲了提高學生的美術素質,並不是培養畫家。因此,本環節,只要學生能大膽的用手中的畫筆在宣紙上塗、抹、甚至亂畫都行。

學生在體驗筆墨韻味的同時,他們(小組)之間會互相學習,學生自己會發覺誰“塗”得好、誰的不夠好。而這些體驗教師是無法直接告訴學生的。

本緩解教師應該給予學生鼓勵與讚揚,進一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通過體驗,學生能把掌握的知識轉化爲技能或技巧。

國中美術說課稿範文(三)

一、教材分析 (國中美術教案7年級上冊01課 你、我、他)

國中美術教案本單元依據國家美術課程標準中“造型?表現”學習領域的階段目標設置,學生通過描述、分析、感受、嘗試來學習人物特徵的表現方法。 國中美術教案7年級上冊01課 你、我、他

本課國中美術教案是入學後美術課的第一個教學單元,有意識讓學生通過觀察、捕捉人物特徵,關注身邊的新同學,幫助建立融洽的同學關係,並發展藝術感知力和造型表現能力。以往教學中的人物素描課側重學生對人物造型、比例、結構的掌握,這個要求對國中學生而言有相當難度。依據課程標準模糊學科界限,降低專業要求的精神,本課更爲強調培養學生捕捉和表現人物特徵的能力,通過人物頭部的描畫來捕捉人物形象、性格、精神狀態等特徵。

教材“活動一”安排學生觀察、描述同學的相貌特徵,嘗試用相機捕捉同學最有特徵的瞬間,其目的讓學生細心觀察人物特徵,形成一定的視覺感受。教材首頁呈現與學生學習、生活相關的圖片,具有親切感,以利於進入教學情境。配合教學選擇宮六朝的人物頭像畫重點分析,引導學生感受畫家如可表現人物特徵。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幫助引導學生觀察、分析人物特徵,和學生一起探討人物特徵的表現方法,有效地促使學生能較準確地說出身邊同學或繪畫作品人物特徵。

教材學習活動安排環環相扣,層層遞進。在學習“活動一”已有感知的基礎上設置第二個學習活動,臨摹畫家的人物頭像作品,分析人物特徵,體會用筆技巧,學生通過初步體驗,感受人物頭像的基本畫法,爲“活動三”作準備。教材提供利用多種材質表現的範圖,使學生對不同媒材的表現效果有一定認識,而且難度上適合學生的實際水平。

“活動三”是本單元的重點,即讓學生自主表現,爲自己或同學畫一張肖像畫。教材用設問的形式引發學生對錶現方法的思考,鼓勵其採用誇張的手法大膽表現,使學生感受造型的樂趣。教材所附學生作業有一定示範作用。

“評價建議”一欄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情感態度、知識技能的掌握提出相應評價標準,以供學生、教師參考。

資料庫對教材中出現的“肖像畫”概念作出解釋。

學習大空間中選擇了不司畫種的頭像作品,引發學生對繪畫種類、造型手段、表現效果的思考。

二、教學目標

◆學生能說出身邊人物和藝術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徵,初步瞭解表現人物特徵的方法。

◆學生能嘗試運用一定的方法,大膽地表現同學的特徵。

◆學生能在交互活動中關愛他人、培養尊重他人的品質。

三、教學思路

教材篇首提供的學生照片不是範圖,只是在教學過程中起提示作用,引發學生的共鳴,在活動一的環節教師可組織學生自己拍攝照片,在課堂上交流。人物頭部特徵主要通過臉型、五官、髮式表現是教材突顯的知識要點,教材提供了畫家的頭像素描範作,以及局部放大圖例,教學過程中可選擇重點分析。通過交流、欣賞、分析進入活動二的臨摹練習,教材提供難度適宜的素描頭像範例,在表現手法上提供不同樣式以供學生參考。在教學提示和活動三的要求中提到誇張手法的運用,可以通過教材圖例分析,還要選擇有典型代表性的作品講解。教材中提到肖像畫這一概念,以及提供的半身、全身的人物畫範圖,只是給學生提供選擇的空間,重點還是強調人物頭部特徵的捕捉。

本單元學習需在欣賞感受中體驗繪畫作品的造型語言,因此範圖的選擇很重要,課前要做好充分準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各環節的導入注意以情動人,以趣啓智,‘結合設問的方式引導學生討論,鼓勵學生嘗試。相互分析同學特徵的環節應有效控制課堂,對學生提出相應要求,避免攻擊性的語言,培養學生健康友好的心態。

安排學生戶外拍攝照片可採用小組合作方式,一方面加強學生的交流互動,另一方面能合理安排拍攝工具,有效控制教學進度。活動要有計劃、有組織進行,首先明確學習活動要求,講解攝影中的技術問題,然後分組安排組長,對其下達任務並要求及時反饋信息,最後強調紀律以確保活動的順利進行。

本單元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捕捉和表現人物特徵的能力,要達到這一目的的方式方法很多,而圍繞着“同學之間的'相互描述、相互表現”來組織教學是本單元較爲理想的一種方式,因爲對身邊同學的表現會讓學生覺得親切、有趣,從而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去學習,提高學生自己探索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圍繞着“同學之間的相互描述、相互表現”來組織教學,整個教學強調學生自主的學習行爲,以及與其他同學合作的學習方式。

教學圍繞描述同學相貌特徵展開,可以通過學生戶外拍攝的同學照片展示,或學生自己準備的照片交流,對同學的五官、臉型、髮型等特點進行分析,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爲教學的進一步深入奠定基礎,教師在學生描述過程中應不斷引導和啓發。接下來學生對同學的相貌描述轉化到對美術作品中人物形象特徵的分析,使學生認識到人物題材的繪畫作品往往通過對人物的面部刻畫來揭示其內心世界,突出表現某一主題。在感受人物特徵通過什麼方面體現的教學環節中,應引導學生對範畫作深入交流,加強學生的藝術感受力,爲臨摹作品做準備。第三個學習活動應重點講解誇張手法在人物特徵把握中的運用,教學中對誇張手法結合範圖分析,同時可以對不同材質表現的不同畫面效果有所對比,豐富學生的造型手段。教學過程中還可以涉及對五官的角度和形態特點的分析,使學生把握基本造型特點。學生在“活動三”中嘗試爲自己或同學畫一張肖像畫,教師應鼓勵學生選擇喜歡的表現手法大膽表現。學生作業減弱對造型、明暗的要求,強調學生對人物特徵的把握,以及學生的獨特個性表現。 國中美術教案7年級上冊01課 你、我、他

教師在評價過程中關注學生是否能用較準確的語言說出同學以及繪畫作品中人物的特徵,關注學生作業是否突出了人物特怔,同時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表現出的參與意識、表達能力、合作精神也是評價的重點。對個性表現應予以肯定,並使學生明確提高的方向。鼓勵學生參照教師提供的評價指標或教材中的評價建議自評、互評。

四、教學選擇

教學可以按照學習活動設置安排課時。教材活動一安排學生觀察同學特徵,並嘗試用照相機去捕捉同學特徵。學生利用照相機觀察體驗,數碼相機是最佳選擇,便於及時在課堂上交流。這一活動的實施需要一課時。

教學也可以用兩課時完成,第一、第二個學習活動作一課時安排。在實際教學中由於照相設備、場地等諸多因素的限制,戶外教學可能難以開展,可安排課外完成,把拍攝的照片發送到校園網內的班級電子郵箱,或把自己滿意的照片帶到課堂上與同學交流,通過分析、描述、感受達到教學目的。

五、教學建議

1.關於教材處理的建議。

本課圍繞頭像表現這一主題,設置了描述特徵、臨摹作品、嘗試表現三個活動。教材中提供的部分圖片資料只是起提示、參考作用,教師要根據實際教學需要選擇使用。教師在圖片選擇方面要作充分準備,教學導入圖片可選擇本班學生的頭像照片,滿足學生興趣需要,選擇的分析範圖要大而清晰。

2.關於教學情境創設的建議。

本單元是新學期開學後的第一個教學單元,良好而融洽的氣氛有利於教學活動的開展。教師要以飽滿的熱情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指導學生以拍攝方式捕捉同學的特徵,學生在相互拍攝的過程中交流認識,使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在描述、感受中認識人物特徵及其表現方法。

3.關於教學方法靈活運用的建議。

教學方法可根據教學需要、實際學情靈活處理,一般以談話法、比較法爲主。談話應緊密圍繞人物特徵及表現的相關問題展開,向學生提出問題,()提問要目的明確、有計劃、有步驟進行,使學生思維處於積極狀態,通過獨立思考、討論交流獲得知識。比較法的運用能有助於學生對客觀對象形成正確認識,通過生活中人物特徵的比較,生活中人物與繪畫作品人物的比較,不同形象特徵、不同表現形式的人物繪畫作品比較等等,幫助學生感受人物特徵,把握造型表現的方法。

4.關於教學媒材和教學手段擇優使用的建議。

教師可利用數碼相機、攝像機隨堂拍攝本班學生,也可以用速寫形式示範捕捉本班學生特徵。教學展示掛圖要大而清晰,作品可以教師自己創作,也可以放大臨摹。教師準備的學生臨摹資料建議大小合適,學生臨摹中無須考慮縮放問題。

5.關於採納不同教學組織形式的建議。

描述同學特徵環節可以採用小組討論形式,以小組爲單位交流照片,並評出特徵最明顯的同學,選出代表針對討論結果發言,加強學生合作意識。學生作業可採用評比形式,通過學生互評選出形象特徵把握最好的作業加以表揚鼓勵。

6.關於學習指導方法和學習小竅門的建議。

篇十一:國中美術說課稿

一、說教材

我說課的內容是人美版國中美術九年級上冊第5課的內容。在課程內容開始之前,我來談一談我對教材的理解:從學生的學習活動方式劃分,本課屬於造型·表現學習領域,主要內容是要求學生熟知素描三大面、五調子和素描關係,並利用明暗色調來表現物體的立體形象,掌握素描繪畫的方法。通過探究合作,以及對素描明暗知識的瞭解和創作體驗,加深對藝術的認知,加強對美術學習的興趣,進而提高對世界多元化的認知和理解。

二、說學情

九年級的學生有了一定的社會美、自然美和藝術美的廣泛體驗,產生了評價藝術作品的藝術性、感染力、表現力等藝術手段有關的情感體驗,審美觀念正逐步形成。國中生的興趣廣泛,精力旺盛,思維活躍,理解力,設計能力,動作製作能力都隨年齡的增長而不斷提高。對物體形狀、體積特徵有更強的感受力,對於空間、運動、觀察等知覺過程有更好的判斷力。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本課的主要內容以及基本學情,我確定瞭如下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熟知素描三大面、五調子和素描關係,並利用明暗色調來表現物體的立體形象,掌握素描繪畫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目標:在欣賞、分析、討論中熟知素描關係,提高學生對事物的觀察能力和表現能力,增強他們的創作慾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在體驗美術活動樂趣的過程中,加深對藝術的認知,加強對美術學習的興趣,進而提高對世界多元化的認知和理解。

四、說教學重難點

基於我的教學目標,我設置了以下重難點:

重點:利用明暗色調來表現物體的立體形象,掌握素描繪畫的方法。

難點:學會分析素描關係。

五、說教學方法

在教學中,爲了更好的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體現課程設計注重人文關懷,側重學生體驗過程,針對該階段學生的年齡特點,遵循“教爲主導,學爲主體”的教學思想。我主要採用情景教學、引導教學、演示操作的教學方式。

在學習方式上,我着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與探究意識,主要通過欣賞、觀察、思考等形式,啓發誘導學生自主探究,鼓勵學生自主探究,發表自己見解,師生互動,形成和諧的課堂氛圍。

六、說教學準備

爲了更好的達成本課的教學目標,突出教學重點,解決教學難點,我特意做了如下準備:多媒體設備、素描圖片等。

七、說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在進入新課講授之前,我會分別播放兩組鵝卵石的線描與素描圖片,引導學生觀察,並提問:喜歡哪一組繪畫方式?爲什麼?利用直觀演示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鍛鍊學生的觀察感知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了解素描立體感,從而導入課題:《明暗與立體的表現》。

環節二:直觀感知

(1)導入之後,我將採用講授法與演示法相結合的形式,帶領學生一起做一個小實驗,首先拿出一張白紙,請同學們看這是一個只具有長和寬的二維平面,接着將紙捲起,在右側打了一束光,引導學生觀察並提問:除了紙張變爲具有長寬高的三維立體外,你還看到什麼變化?我的學生可能會從物體明暗深淺角度回答。通過初步的欣賞與觀察,使學生自主的感受光線照射物體上的變化,從而激發他們深入瞭解明暗的興趣。

(2)而後,我會引導學生認識三大面、五調子,並提出問題:怎樣區分三大面?我會根據學生的回答總結出:在同一光線下,受光的面會比較亮,就把它叫做亮面。背光的面由於受不到光照比較暗,就把它叫做暗面。平行於光線的面介於亮暗之間,就叫做灰面。這就是常說的三大面。明確三大面的目的是爲了接下來學習五調子做鋪墊。

環節三:具體分析

(1)學生認識三大面之後,我會在此基礎上繼續引導學生,並提出問題:如果對三大面細分可以分成哪五調子?學生會回答:五調子分別是亮、灰、暗、明暗交界線、反光。在這過程,要求我的學生在素描作品中指出三大面、五調子。

(2)緊接着我會講解:光線的照射加之本身的結構和質地,使世間萬物產生極其生動有趣又迥然各異的明暗效果,然後播放兩幅作品,引導學生思考:兩幅作品的表現手法有什麼不同特點?這一環節我將採用小組討論的形式,引導學生觀察並思考問題,前後四人爲一小組進行討論,鼓勵他們相互交流,大膽發言。通過學生討論教師總結得出:質感不一樣,都突出了三大面、五調子,使物體更有立體感,更寫實、逼真。通這樣的安排,讓學生在合作探究中解決問題,培養了學生獨立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

(3)隨後,我會播放一組素描關係明確的圖片,引導學生分析它的素描關係,我的學生會從明暗和三大面、五調子的角度回答,這一環節我將採用生動有趣的教學手段,目的是寓知識於趣味之中,增強學生對藝術文化的感受能力,激發他們結合三大面、五調子創作具有立體感作品的興趣,進而昇華課題。

(4)當學生對三大面、五調子有初步瞭解之後,我會演示如何運用所學三大面五、調子表現物體立體感創作的方法(步驟),通過直觀的方式讓學生掌握素描明暗的創作方法,爲學生獨立創作解決技法上的難點,並將繪畫步驟確定爲:①勾出輪廓外形,完成平面形象組合;②確定三大面、五調子;③調整明暗,表現立體。

環節四:拓展延伸

1.課堂練習

教育家弗賴登塔說過:“學習唯一的正確方法就是實現再創造”。爲此,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課堂練習時間和教學重難點,我設計了這樣的練習:應用本課所學明暗關係與表現立體的知識,任意選擇一件感興趣的簡單物體進行描繪,儘量表現它的立體感。在此環節,我將巡視指導。作品完成之後,我採用自評、互評、師評相結合的點評方式,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性,優秀作品給予表揚,普通作品給予鼓勵和指導。

2.小結作業

課程最後帶領學生一起對本課知識進行梳理,通過對創作思路的整理,解決教學難點,鞏固本課所學知識,爲學生建立創作信心,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養成創新的好習慣。課程結束後我引導學生收集更多素描作品,分析它的素描關係,養成多角度觀察事物的習慣。

八、說板書設計

篇十二:國中美術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你們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下面,我圍繞教什麼,怎樣教和爲什麼這樣教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準備、教法學法和教學過程七個方面來彙報我的教學設計。

本課節選自八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一課 ,屬於_造型表現_領域。(地位與作用) 構圖作爲造型藝術的組織形式以其自身特有的形式美,發揮着獨特的藝術感染力。八年級學生經過一年多的學習,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繪畫技巧和審美意識,教學過程中應着重培養學生的審美趣味,激發學生的創作激情。

教學目標必須從學生角度出發,同時結合教材,聯繫生活,我設置

1、知識與技能目標爲: 學習如何構圖 ,初步瞭解並掌握 插花的基本方法 。

2、過程與方法目標爲: 通過 欣賞插花作品,豐富學生審美經驗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爲: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人生態度,形成美化居室的意識。

通過以上分析,根據學生的知識結構和能力,我確立本課的教學重點爲:學習簡單的構圖方法,學會插花的基本設計方法和過程。根據學生平時的作業表現確立本課的教學難點爲:學會用基本造型語言表達自己的審美情趣。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備好畫具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條件。因此本節課我的教學準備是多媒體課件 畫具等爲了學生更好地融入課堂,參與學習:課前要求學生準備:網上資料收集 畫具等

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較難突破,因此我精心設置多種教法:

1、 欣賞法:通過欣賞各種材料製成的裝飾畫,讓學生了解裝飾畫對居室環境的美化效果。

2、 演示法:通過演示讓學生明白因材施藝製作裝飾畫的過程,激發學生動手興趣。

另外,在教學中還應用講解法、分析法、圖表等等。

引導學生模仿、觀察、分析、創作。學生先模仿書本中自己喜歡的作品,通過觀察體會作品的構圖特點,色彩搭配特點,分析積累經驗,爲下次創作裝飾畫打下基礎。

教學過程是師生交流、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根據新課程教學理念,我的教學過程設置如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欣賞教師的插花作品,,,,,花是美的使者它把羙帶到我們身邊,今天就讓我們自己來嘗試做一件插花作品吧(通過欣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一邊欣賞一邊思考。通過激趣導入,激發學生的創作慾望。

(二)自主學習,探究知識

爲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是這樣引導學生學生進行探究的。讓自主學習課本,快速完成初次作業。體現“先學後教”新理念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教師出示圖片,學生賞析並結合自己初次作業進行比較研究,發現並歸納出新知識。通過問題式導學,比較式研討、教師糾正補充等師生、生生的互動環節,解決本課的重難點。

(三)實踐創意,展示點評

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水平和課堂練習時間,並結合初次作業,我設計了這樣的練習1、 2、

3、 ,供不同層次的學生選擇完成,提高課堂作業效率,並增強學生量力完成作業的自信心。

展示點評中,我尊重個體差異,注重學生的體驗過程,鼓勵爲主,自我點評,而評價對方多從建議性出發,讓學生敢於接受別人的“指正”。

(四)教師總結,課後拓展

我總結以問題形式出現,設計三個問題:

1、你學會了什麼?2、你的體會是什麼?3、你喜歡今天這堂課嗎?

目的是通過學生回顧內容,尊重其個體感受,從而實現本教材人文性特點,同時又起到鞏固今天所學知識的作用。

篇十三:國中美術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國中美術教案7年級上冊01課 你、我、他)

國中美術教案本單元依據國家美術課程標準中“造型·表現”學習領域的階段目標設置,學生通過描述、分析、感受、嘗試來學習人物特徵的表現方法。 國中美術教案7年級上冊01課 你、我、他

本課國中美術教案是入學後美術課的第一個教學單元,有意識讓學生通過觀察、捕捉人物特徵,關注身邊的新同學,幫助建立融洽的同學關係,並發展藝術感知力和造型表現能力。以往教學中的人物素描課側重學生對人物造型、比例、結構的掌握,這個要求對國中學生而言有相當難度。依據課程標準模糊學科界限,降低專業要求的精神,本課更爲強調培養學生捕捉和表現人物特徵的能力,通過人物頭部的描畫來捕捉人物形象、性格、精神狀態等特徵。

教材“活動一”安排學生觀察、描述同學的相貌特徵,嘗試用相機捕捉同學最有特徵的瞬間,其目的讓學生細心觀察人物特徵,形成一定的視覺感受。教材首頁呈現與學生學習、生活相關的圖片,具有親切感,以利於進入教學情境。配合教學選擇宮六朝的人物頭像畫重點分析,引導學生感受畫家如可表現人物特徵。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幫助引導學生觀察、分析人物特徵,和學生一起探討人物特徵的表現方法,有效地促使學生能較準確地說出身邊同學或繪畫作品人物特徵。

教材學習活動安排環環相扣,層層遞進。在學習“活動一”已有感知的基礎上設置第二個學習活動,臨摹畫家的人物頭像作品,分析人物特徵,體會用筆技巧,學生通過初步體驗,感受人物頭像的基本畫法,爲“活動三”作準備。教材提供利用多種材質表現的範圖,使學生對不同媒材的表現效果有一定認識,而且難度上適合學生的實際水平。

“活動三”是本單元的重點,即讓學生自主表現,爲自己或同學畫一張肖像畫。教材用設問的形式引發學生對錶現方法的思考,鼓勵其採用誇張的手法大膽表現,使學生感受造型的樂趣。教材所附學生作業有一定示範作用。

“評價建議”一欄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情感態度、知識技能的掌握提出相應評價標準,以供學生、教師參考。

資料庫對教材中出現的“肖像畫”概念作出解釋。

學習大空間中選擇了不司畫種的頭像作品,引發學生對繪畫種類、造型手段、表現效果的思考。

二、教學目標

◆學生能說出身邊人物和藝術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徵,初步瞭解表現人物特徵的方法。

◆學生能嘗試運用一定的方法,大膽地表現同學的特徵。

◆學生能在交互活動中關愛他人、培養尊重他人的品質。

三、教學思路

教材篇首提供的學生照片不是範圖,只是在教學過程中起提示作用,引發學生的共鳴,在活動一的環節教師可組織學生自己拍攝照片,在課堂上交流。人物頭部特徵主要通過臉型、五官、髮式表現是教材突顯的知識要點,教材提供了畫家的頭像素描範作,以及局部放大圖例,教學過程中可選擇重點分析。通過交流、欣賞、分析進入活動二的臨摹練習,教材提供難度適宜的素描頭像範例,在表現手法上提供不同樣式以供學生參考。在教學提示和活動三的要求中提到誇張手法的運用,可以通過教材圖例分析,還要選擇有典型代表性的作品講解。教材中提到肖像畫這一概念,以及提供的半身、全身的人物畫範圖,只是給學生提供選擇的空間,重點還是強調人物頭部特徵的捕捉。

本單元學習需在欣賞感受中體驗繪畫作品的造型語言,因此範圖的選擇很重要,課前要做好充分準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各環節的導入注意以情動人,以趣啓智,‘結合設問的方式引導學生討論,鼓勵學生嘗試。相互分析同學特徵的環節應有效控制課堂,對學生提出相應要求,避免攻擊性的語言,培養學生健康友好的心態。

安排學生戶外拍攝照片可採用小組合作方式,一方面加強學生的交流互動,另一方面能合理安排拍攝工具,有效控制教學進度。活動要有計劃、有組織進行,首先明確學習活動要求,講解攝影中的技術問題,然後分組安排組長,對其下達任務並要求及時反饋信息,最後強調紀律以確保活動的順利進行。

本單元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捕捉和表現人物特徵的能力,要達到這一目的的方式方法很多,而圍繞着“同學之間的相互描述、相互表現”來組織教學是本單元較爲理想的一種方式,因爲對身邊同學的表現會讓學生覺得親切、有趣,從而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去學習,提高學生自己探索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圍繞着“同學之間的相互描述、相互表現”來組織教學,整個教學強調學生自主的學習行爲,以及與其他同學合作的學習方式。

教學圍繞描述同學相貌特徵展開,可以通過學生戶外拍攝的同學照片展示,或學生自己準備的照片交流,對同學的五官、臉型、髮型等特點進行分析,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爲教學的進一步深入奠定基礎,教師在學生描述過程中應不斷引導和啓發。接下來學生對同學的相貌描述轉化到對美術作品中人物形象特徵的分析,使學生認識到人物題材的繪畫作品往往通過對人物的面部刻畫來揭示其內心世界,突出表現某一主題。在感受人物特徵通過什麼方面體現的教學環節中,應引導學生對範畫作深入交流,加強學生的藝術感受力,爲臨摹作品做準備。第三個學習活動應重點講解誇張手法在人物特徵把握中的運用,教學中對誇張手法結合範圖分析,同時可以對不同材質表現的不同畫面效果有所對比,豐富學生的造型手段。教學過程中還可以涉及對五官的角度和形態特點的分析,使學生把握基本造型特點。學生在“活動三”中嘗試爲自己或同學畫一張肖像畫,教師應鼓勵學生選擇喜歡的表現手法大膽表現。學生作業減弱對造型、明暗的要求,強調學生對人物特徵的把握,以及學生的獨特個性表現。 國中美術教案7年級上冊01課 你、我、他

教師在評價過程中關注學生是否能用較準確的語言說出同學以及繪畫作品中人物的特徵,關注學生作業是否突出了人物特怔,同時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表現出的參與意識、表達能力、合作精神也是評價的重點。對個性表現應予以肯定,並使學生明確提高的方向。鼓勵學生參照教師提供的評價指標或教材中的評價建議自評、互評。

四、教學選擇

教學可以按照學習活動設置安排課時。教材活動一安排學生觀察同學特徵,並嘗試用照相機去捕捉同學特徵。學生利用照相機觀察體驗,數碼相機是最佳選擇,便於及時在課堂上交流。這一活動的實施需要一課時。

教學也可以用兩課時完成,第一、第二個學習活動作一課時安排。在實際教學中由於照相設備、場地等諸多因素的限制,戶外教學可能難以開展,可安排課外完成,把拍攝的照片發送到校園網內的班級電子郵箱,或把自己滿意的照片帶到課堂上與同學交流,通過分析、描述、感受達到教學目的。

五、教學建議

1.關於教材處理的建議。

本課圍繞頭像表現這一主題,設置了描述特徵、臨摹作品、嘗試表現三個活動。教材中提供的部分圖片資料只是起提示、參考作用,教師要根據實際教學需要選擇使用。教師在圖片選擇方面要作充分準備,教學導入圖片可選擇本班學生的頭像照片,滿足學生興趣需要,選擇的分析範圖要大而清晰。

2.關於教學情境創設的建議。

本單元是新學期開學後的第一個教學單元,良好而融洽的氣氛有利於教學活動的開展。教師要以飽滿的熱情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指導學生以拍攝方式捕捉同學的特徵,學生在相互拍攝的過程中交流認識,使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在描述、感受中認識人物特徵及其表現方法。

3.關於教學方法靈活運用的建議。

教學方法可根據教學需要、實際學情靈活處理,一般以談話法、比較法爲主。談話應緊密圍繞人物特徵及表現的相關問題展開,向學生提出問題,()提問要目的明確、有計劃、有步驟進行,使學生思維處於積極狀態,通過獨立思考、討論交流獲得知識。比較法的運用能有助於學生對客觀對象形成正確認識,通過生活中人物特徵的比較,生活中人物與繪畫作品人物的比較,不同形象特徵、不同表現形式的人物繪畫作品比較等等,幫助學生感受人物特徵,把握造型表現的方法。

4.關於教學媒材和教學手段擇優使用的建議。

教師可利用數碼相機、攝像機隨堂拍攝本班學生,也可以用速寫形式示範捕捉本班學生特徵。教學展示掛圖要大而清晰,作品可以教師自己創作,也可以放大臨摹。教師準備的學生臨摹資料建議大小合適,學生臨摹中無須考慮縮放問題。

5.關於採納不同教學組織形式的建議。

描述同學特徵環節可以採用小組討論形式,以小組爲單位交流照片,並評出特徵最明顯的同學,選出代表針對討論結果發言,加強學生合作意識。學生作業可採用評比形式,通過學生互評選出形象特徵把握最好的作業加以表揚鼓勵。

6.關於學習指導方法和學習小竅門的建議。

本課有意識降低難度來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但必要的知識點還應讓學生掌握,例如在學生臨摹練習中,教師應幫助學生分析範本,使其對範本的構圖、形象塑造、技術處理等問題有所理解,如有必要可以示範或準備步驟圖,避免學生不知所措,無從下手。

篇十四:國中美術說課稿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的地位和作用

紙的造型(之一)是浙江省義務教學國中美術第四冊第二部分手工製作中一個教學內容,在手工製作中紙的造型是培養學生慧眼、巧思、妙手的有效途經。同時也爲學習第六冊紙的造型(之二)奠定基礎。

2.教學目標

根據美術教學大綱,依據對教材具體內容的分析和對學生實際情況的瞭解,以學生的認知水平爲出發點,以爲培養學生的造型能力落腳點,我確定本節課三位一體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讓學生了解紙造型的特點與作用,掌握其簡單的製作方法。

(2)過程與能力目標

學習從平面形態到立體形態的造型,培養學生的體積和空間意識,發展他們的想象力與造型思維能力。

3、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讓學生掌握簡單的從平面形態到立體形態的製作方法。

難點:在平面形態到立體形態製作過程中雙手的協調配合

(二)說教法

課堂教學中我始終堅持以學生髮展爲本,調整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實現教師由知識的灌輸者向學生學習的指導者、促進者轉變,學生由知識的被動接受者向自主探究者轉變,使學生由學會向會學轉變。本堂課我採用以下教學方法:

1.情境教學法

本堂課的課間、課尾,我通過圖片、音樂,兩次爲學生創設生動直觀的教學情境,使學生認知衝突,教師引導學生自主活動去解決發展的不平衡,啓迪學生的思維,

2.討論互助法

課堂討論,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在師生共同營造的和諧、寬鬆、民主的氣氛中,學生在探究知識的同時形成了豐富的人生態度和情感體驗和互助精神。

(三)說學法

現代教育思想尤其注意學生的主體作用,重視學生學的方法。本堂課我引導學生掌握和運用以下學法。

1.討論法

把學生在製作過程中互相討論促進認識,增進友誼,掌握技能。

2.學生指導法法

以學生指導學生,讓完成好的學生去幫助其他困難的學生,培養班級同學間的'一種團結互助精神。

(四)教學過程

我將本課教學過程定位在師生交往、共同探究複習方法,突出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我作了如下教學過程設計。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教學輔助,使本節課的教學更加直觀,增加欣賞內容使之教學內容更加豐富,教學更加生動。

學生:爲使課堂教學能順利進行,學生在課前準備必須的工具和材料(紙,雙面膠,剪刀)

輕鬆課間

顯示片頭(一首歌曲、教學課題)

讓學生的心逐漸平靜下來,給學習創造一種輕鬆的環境。

導入新課

讓學生動手摺紙――要求把一張紙折出一個立體的行(培養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更加直觀的瞭解什麼叫紙的造型――就是把一張平面的紙塑造成一個立體的行。

講授新課

(一)作品欣賞

開闊學生視野,瞭解紙造型的作用和各種形式,揭發求知慾,促進課堂氣氛。

(二)技法講解

1、(繪、剪、劃刻、切割、摺疊、包折、捲曲、組合、粘貼)讓學生知道通過這些手法可以創造出更加生動的形象。我主要通過具體的作品使學生來了解這些技法的運用。

2、通過提問討論的形式使學生掌握紙的造型製作圖示中各種線條的作用(提問討論加深學生了解)

(三)練習

製作書中的公雞使剛學的知識得到應用鞏固在學生練習過程中以學生輔導學生的方法來完成這次練習,培養了同學間的一種相互協作精神,同時使更多學生能得到輔導上課效率更高。

紙 的 造 型

教學目標

1、讓學生了解紙造型的特點與作用,掌握其簡單的製作方法。

2、學習從平面形態到立體形態的造型,培養學生的體積和空間意識,發展他們的想象力與造型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讓學生掌握簡單的從平面形態到立體形態的製作方法。

教學難點

在平面形態到立體形態製作過程中雙手的協調配合

課前準備

製作《紙的造型》多媒體輔助,讓學生在課前做一個摺紙作品。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上課,師生問好!

導入

讓學生動手摺紙――要求把一張紙折出一個立體的行

(三)學習新知

1、用多媒體輔助的形式讓學生欣賞一些紙的造型作品使學生明白用一些平面的紙也能做出如此漂亮的造型(揭發學生的興趣)

2紙造型的手法

(繪、剪、劃刻、切割、摺疊、包折、捲曲、組合、粘貼)讓學生知道通過這些手法可以創造出更加生動的形象。

3線條所表現的意思

表示向下折

表示向上折

表示輪廓線

表示粘貼部分

(四)練習

製作26頁公雞(根據書中的圖示製作)

折 畫 剪 刻 折

(五)輔導

由完成早並且做得好的學生進行輔導(每組一個)

做得快的同學根據26頁的圖繪製並折動物一個小結

主要講評學生的課堂練習爲主

(七)下課

評課稿(美術課)

本節美術課,潘老師在課前作了精心的準備,製作了一個多媒體輔助,節省了教師的板書和講解時間,爲學生創設了更多地動手時間,更爲重要一點是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更加加深了學生對紙造型的直觀形象,對完成本次課的教學目標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本次課教學目標明確,教學步驟安排合理,學生從開始導入到最後完成紙雞的製作,完成了本次課課前預定的教學目標。

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動手進行製作的熱情高漲,動手製作的時間也較多,充分體現了學生主體性地位,特別是課的導入,讓學生自己動手摺出一種紙的造型,發展了學生個體創造性思維能力,這點很好。

通過多種教學手段,基本解決了本次課的教學重點,如利用媒體工具和學生的示範製作,使學生基本掌握了從平面形態到立體形的製作方法。

建議:(1)提高評價機制的靈活性。

(2)出現了雞重心問題,未能最好的解決辦法。

篇十五:國中美術說課稿

課程分析:

本課程爲我區美術名師工作室嘗試開發的校本課程,在我區翰文學校育才分校國中階段嘗試實施,進行學習,並希望能通過本區工作室的影響力,最終來輻射我區部分學校校本課程的開發,從而促進美術活動的開展,提高美術學科的影響力,激發學生學習美術學科的興趣。課程內容以湘版教材七年級《第五課喜慶吉祥的民間美術》爲依據,來進行的一個課程延伸性的探究。課程主要圍繞民間藝術扎染的製作方法來進行展開,學生自主探究學習不同的扎法,簡單瞭解扎染藝術的歷史,瞭解扎染藝術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並通過嘗試手工製作,感受扎染藝術的魅力,從而體會我們祖國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感受我國博大精深的民間藝術魅力。

學生分析:

本課教學選擇七年級的學生進行教學演示,主要是因爲這個階段的學生,已經能夠把扎染的一些技法過程用手指靈活的製作出來,在思維上,他們剛進入國中,很多時候還保留着國小孩子思維的活躍性,不會受到太多的思維固式,這樣他們能更加大膽的表達出自己的創新和想法。可以認識到中華民族傳統工藝美術扎染。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簡單瞭解扎染藝術,知道扎染的製作方法,嘗試完成一件扎染作品。

2、過程與方法:可以嘗試合作來完成一件作品,也可以通過創新嘗試一些新的扎法,通過逐步瞭解扎和染過程中一些細節的把握,從而能形成不一樣漸變效果的作品。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了解和製作扎染的過程,培養學生動腦動手的能力,鼓勵學生的創新思維,體會成功的自信心。同時,感受中國深厚的民間文化藝術,體會了藝術服務於生活的終身實用性。

教學重點:

能夠製作一副扎染作品,瞭解扎染藝術。

教學難點:

嘗試一些新的有創意的扎法,並完成效果好的作品。

教學方法:

多媒體教學法、自主探究法、小組合作法

教學準備:

1、扎染作品

2、扎染染料、冷染劑、木夾子、皮筋、線、針、一次性手套、盆子、手帕、揹包、圍巾、布料

教學過程:

教學程序

教學活動

媒體運用

一、情境

導入

佈置:一副玻璃裝框的扎染布、一個靠枕、

一個揹包、掛起的紮好的包、扎染的手帕、

1、播放音樂,同學們進入教室,請同學們看一看、摸一摸。

2、上課

打開小禮物

在你打開的時候,你要關注2個小小的問題:、

你是怎麼樣把他打開的?打開後有什麼感受呢?

像這樣把織物部分結紮起來進行染制,使之不能着色的一種染色方法,我們叫做扎染。

今天歡迎各位老師和同學們來到我們的扎染工作室和我們一起走進民間美術——魅力扎染

音樂+扎染作品背景

二、初步感受扎染

1、一起欣賞生活中的扎染

圖片和實物

2、扎染的美在哪裏?

師:扎染的美正如剛纔同學們的打開過程一樣,每一次打開都有不一樣的驚喜,她體現一種獨特的變化美和痕跡美,同學們想知道這麼美的藝術品是如何製作的麼,請看

三、學習扎染的製作方法

1、師播放視頻

2、扎染的工具

3、扎染的步驟是怎麼樣的呢?

師總結:扎染步驟:折、扎、染、展示

微課

四、折法體現變化美

1、討論折扎的方法。

同學展示

師總結:橫條紋的扎法

圓形放射紋的扎法

2、我們來欣賞一下不同的扎法不同的作品。

圖片展示扎法和染的規律

五、自主學習

1、完成學習任務單

討論學習

總結學習任務單

六、扎染的不同方法

師:除了我們常見的捆紮法還有夾染法和縫製法。

圖片

七、複習美術色彩知識

色彩的色相、明度、純度、

我們一起來複習一下同類色、近似色、互補色

八、實踐製作

請同學們嘗試扎染一塊手帕。

我這裏有一個揹包和二條圍巾,有沒有同學想挑戰一下實物的?

九、瞭解扎染的歷史文化

1、扎染已經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至今已有1500年的歷史,我國最有代表性的是白族的民族扎染,古老扎染的染制方法要經過印花、扎花、染色、晾曬的過程。扎花是需要用針帶筆進行縫製,染色有冷染和熱然,每染制一次需要拿出晾曬,然後再染。一件作品大約需要染制十來次。

現今,這種古法染制的師傅越來越少了。需要把這種文化傳承下去。

十、作業展示與點評

1、把作品用圖釘按到我們的前面KT板上

2、請你來說說:你對自己的作品滿不滿意,有什麼更好的設想?

3、師和同學一起說說自己喜歡的效果。

十一、總結

1、師:今天我們製作了一副扎染作品,感受了扎染藝術的魅力,我們學習了這一課,希望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加入到我們社團中來,更好的傳承民間扎染藝術。

2、下課

篇十六:國中美術說課稿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學生了解牆壁小裝飾的多種表現形式,學會運用多種材料進行壁飾的設計與製作。

【過程與方法】

學生通過直觀感知與實際操作,學會牆壁小裝飾的製作方法。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學生在生活中能夠注意提升環境的藝術品質,豐富室內空間。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初步掌握牆壁小裝飾的製作方法;

【難點】

結合學過的景物、風景畫設計有創意、符合室內環境的牆壁小裝飾。

三、教學方法

示範法、演示法、討論法、練習和實踐指導法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皮革紙、麻線、彩紙、瓦楞紙、海面紙、穀物、秸稈、鈕釦等。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兩張圖片,一張是隻有傢俱和生活用品的室內空間圖,另一張是經過裝飾的室內空間圖,並提出問題:

同學們,這兩幅圖片的室內空間有何異同?你能從中得出什麼結論?

學生進行直觀比較並回答,教師小結:裝飾對居室環境的重要作用,而牆壁小裝飾則在家居裝飾中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教師自然地引出課題——《牆壁小裝飾》。

(二)直觀感知

教師分發多幅不同表現形式的牆壁小裝飾作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觸摸。

師:這些牆壁小裝飾都有什麼材料構成?

師生共同總結日常生活中可以用到的材料:彩紙、瓦楞紙、海面紙、穀物、秸稈、毛線、鈕釦等。

教師展示由生活中常見的靜物、風景、動物等圖案進行變形、誇張,而組成的牆壁小裝飾,提出問題:

從這幾幅裝飾中,你能看出這是生活中的哪種事物?是如何進行描繪的?

學生思考、討論,教師小結:靈活運用生活中的景物,拓展想象力,適當誇張造型和色彩。

篇十七:國中美術說課稿

一、設計思路

爲了更好的上好本課,我對本課的教材和學生的學情進行了深入分析。

1、教材分析

《唐代墓室壁畫》屬墓室壁畫中的精品,具有很高的美學價值。唐代墓室壁畫進入中學美術課堂對培養學生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對唐代豐富多彩的壁畫藝術表現形式的理解,以及對個人品味和審美水平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

2、學情分析

在本節課前已經學習過了《敦煌莫高窟》,學生已經對壁畫藝術有了較爲系統的瞭解,並掌握了壁畫的製作方法,這些都爲學生學習唐代墓室壁畫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因爲大部分學生沒有接觸過墓室壁畫,所以我在課件中展示了多幅作品讓學生欣賞,引導學生了解和認識唐代墓室壁畫,開拓學生的眼界,激發其探索墓室壁畫的興趣。本課我採用對比分析法和小組合作探究法,通過比較分析唐代墓室壁畫和唐敦煌莫高窟壁畫的異同,使學生對唐代壁畫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和認知。

3、教學目標

作品結合教學內容,從知識與能力、方法與途徑、情感與評價、現代教學手段的運用等4個方面提出明確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瞭解唐代墓室壁畫的有關基礎理論知識和藝術特徵;學會用對比分析法分析比較唐代墓室壁畫和唐敦煌莫高窟壁畫的異同。

方法與途徑:欣賞唐代墓室壁畫,瞭解唐代墓室壁畫的歷史和意義;在討論與交流過程中,瞭解唐代墓室壁畫和唐敦煌莫高窟壁畫的不同藝術特徵,能用線描的形式臨摹壁畫作品的局部。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與評價:感悟唐代墓室壁畫的藝術美,分析壁畫的不同表現形式,提升欣賞水平,培養學生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自評、互評和教師評價相結合,運用具體的,有針對性的評價用語,多激勵,多引導。

4、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瞭解唐代墓室壁畫,學會用自己的語言分析評價唐代墓室壁畫的美。

教學難點:運用比較分析法探究唐代墓室壁畫和唐敦煌莫高窟壁畫的異同。

二、教學準備

參觀陝西省歷史博物館的唐代壁畫珍品館,撰寫觀後感。查閱唐墓室壁畫相關的文獻資料。研究總結唐代墓室壁畫中的題材、構圖、人物造型、色彩特點藝術特色。分析比較唐代墓室壁畫與敦煌莫高窟壁畫的異同,並結合壁畫圖片詳細列舉,將所需要的圖片配上簡要的文字資料製作成幻燈片在開課前循環播放。製作多媒體課件供詳細講解需要。

教學方法:欣賞法、對比分析法、小組合作探究法

課時數:1課時

三、教學過程

【導入】用已學知識,引出課題(2-3分鐘)

1、課前循環播放敦煌莫高窟壁畫和唐代墓室壁畫經典代表作品。

2、提問:同學們,我們已經學習了哪裏的壁畫?

3、回顧敦煌莫高窟壁畫,引導學生說一說敦煌莫高窟壁畫的特點,引導學生思考唐代壁畫除了莫高窟壁畫以外,你還知道哪些優秀的作品?引出唐代墓室壁畫。

【講授】欣賞感知,合作探究(8-10分鐘)

1、什麼是墓室壁畫?(課件展示)

墓室壁畫作爲中國傳統壁畫的重要一翼,它一般繪於墓室的四壁、頂部以及甬道兩側。墓室壁畫的內容多是反映死者生前的活動情況,也有神靈百物、神話傳說、歷史故事、日月星辰以及圖案裝飾,目的主要是說教和對亡者的紀念或者希望死者在冥間能過上好日子。

2、唐代墓室壁畫

(1)、唐墓壁畫簡介

唐墓壁畫是陝西曆史博物館獨具特色的珍貴藏品,共有20多座唐墓的壁畫精品近600幅,達1000多平方米。其中5件(組)18幅被國家定爲國寶級,69件(組)82幅被定爲一級品。唐墓壁畫以風格獨特的建築、簡約傳神的人物、特色鮮明的器物、簡潔明快的山水與栩栩如生的動植物,描繪了當時的儀禮規範、生活習俗、服飾特色、娛樂方式與建築風格,是研究唐代社會生活尤其是貴族生活和精神追求的重要形象資料。

陝西曆史博物館的唐墓壁畫包括章懷太子墓客使圖、馬球圖、狩獵出行圖,懿德太子墓闕樓圖、儀仗圖,永泰公主墓宮女圖在內的壁畫珍品97幅;以及輔助文物18件組,其中有些是上展壁畫墓出土,有些則與畫面內容有關。爲了便於觀衆比較唐墓壁畫和唐代傳世繪畫,還專門選出唐代前後的傳世名畫複製品作爲輔助展品。

(2)、欣賞永泰公主墓壁畫

永泰公主墓,李仙蕙(684-701年)中宗李顯的第七女,諡永泰公主。其墓爲高宗乾陵陪葬墓,長87.5米,由墓道、過洞、天井、前後甬道、前後墓室組成。出土隨葬品1300遇見。壁畫題材有青龍、白虎、建築、儀仗、列戟、宮女等。

《永泰公主墓宮女圖》是陝西省乾縣唐永泰公主李仙蕙墓前室東壁南側出土的畫,現藏陝西曆史博物館。高176釐米,寬196.5釐米。李仙蕙是唐中宗第七女,初封永泰郡主,後贈永泰公主。此圖場面宏大,保存較好,畫中人物爲九位風姿綽約的宮女,頭梳高髻,肩披紗巾,長裙曳地,個個體態豐盈,婀娜多姿。她們手捧方盒、酒杯、拂塵、如意、團扇、蠟燭等,在爲首女官的引領下款款徐行,或低語、或回顧、或凝神,神態被描繪得細緻入微,生動傳神。體現了大唐喜好秀麗豐滿、華貴豔媚的女子的風尚,真實的展示出唐代皇室貴族奢靡生活的一瞬間。整體構圖既注意到各顯人物特點,又顧及到畫面和諧統一,色彩豐富,線條流暢,人物的裝束、服飾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精美的畫面又有極高的藝術性。畫師着重通過人物的正、側、背、轉各種微妙的變化,使單調排列的宮女神情相應,構成一個完美的整體,是唐墓壁畫中的精品,達到了藝術效果與歷史價值的高度統一。

(3)、總結永泰公主墓壁畫中的人物造型與色彩特點

充滿氣勢的構圖、樸拙生動的造型、流動飛揚的線條、豐富熱烈的色彩

3、自學探究章懷太子墓壁畫、懿德太子墓壁畫

(1)、小組合作思考、討論章懷太子墓壁畫中人物的造型與色彩特點。

(2)、小組合作思考、討論章懷太子墓壁畫中人物的造型與色彩特點。

(3)、小組派代表總結髮言

【練習】小組合作探究(15-18分鐘)

小組合作運用對比分析法分析比較唐墓室壁畫與敦煌莫高窟壁畫的異同,將討論結果寫到黑板上。(8-10分鐘)

老師總結(4分鐘)

相同點:

1、社會背景相同。盡顯唐朝的繁榮文化、當時所盛行的厚葬文化和牆繪畫風氣的流行。

2、相同的材料與繪畫思維方式。運用毛筆蘸墨在牆上勾勒出人物,山水、花鳥的形體,然後賦予應有的理想色彩,其用色方法、繪畫技巧、構圖方法和文化習慣,都透漏出中國人的審美和人生哲學,與西方美學相異。

3、都是心靈的寄託。論兩者的產生原因,都是源於心靈的寄託。唐莫屬壁畫所服務的是皇親國戚、貴族後裔,表達他們希望自己在死後或轉世人能享受榮華富貴、權利、地位等。莫高窟壁畫則是貧苦老百姓、商戶、官員的心理願望,祝福祖先在另外一個極樂世界幸福,寄託自己在外經商平安,脫離塵世的痛苦,來生可以投胎到富貴權勢人家,過得比今生更好。

不同點:

1、題材的選定各有不同。唐墓室壁畫是貴族皇室流行厚葬所產生的繪畫作品,大體表現自己奢華的生活和歷史事件。主要有儀仗出行、外交、狩獵、宮女、樂舞等,希望死後仍能享受今世的快樂。取材關注自己的生活,作品富有生活化、真實化的特點。敦煌莫高窟壁畫則是寄託百姓所想,題材大都選自佛經故事、佛教教義、佛教歷史畫、西方淨土等,經變畫是這時期的重點內容,供養人也漸漸進入了畫面,繪畫題材與百姓的生活逐漸融合起來。

2、構圖處理手法相異。兩者共有長方形構圖和長卷式構圖,三聯式構圖和立體藻井構圖是盛唐敦煌莫高窟壁畫中獨特的。

3、藝術語言各有追求。唐墓室壁畫,構圖簡約,形象生動,故事情節簡練,追求自然生動、生活氣息濃郁的真實感受;用筆用色虛實相生,具有中國畫的寫意屬性;設色爲工筆淡彩但又不失該有的厚重感。莫高窟壁畫中,故事內容豐富,構圖飽滿,氣氛活躍,人物造型比較豐滿,顯示佛家的大度與佛法的廣大,具有普度衆生之意;場面宏大,畫面複雜,裝飾性比較強烈,顏色豐富多彩,表述了佛國的一派盛世之象。其用筆設色屬於傳統的工筆重彩畫。

【展示與評價】(3-5分鐘)

1.組代表發言,自評本小組的討論結果,分享心得。

2.激勵學生學會有針對性、抓重點進行高效討論。

3.小組互評討論結果,說說自己在今後的課堂討論中該如何改進。

【總結】(2-4分鐘)

鼓勵學生談一談本節課學到了什麼,教師補充總結本課學到的知識點,同時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滲透。

【課後作業】

1.週末去陝西省歷史博物館唐代壁畫珍品館參觀。

2.撰寫200字左右的觀後感,在課餘時間和同學交流感受。

3.嘗試用線描形式劃一劃壁畫中的人物。

以上內容3選2

篇十八:國中美術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美術鑑賞課,本課作爲國中整個美術鑑賞教學的開篇,對後面的教學具有指導意義。學習本課知識使學生學習欣賞、評述古代經典藝術品的方法。使學生了解到藝術與科技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兩個方面,追求藝術與科技的完美結合來進行發明與創造,是人類從古至今不斷進行的社會實踐活動。不同時代、不同民族的藝術家、科學家以及民間的能工巧匠,創造了無數審美價值和實用價值相結合的工藝品、科學儀器、建築等,充分反應出勞動人民創造世界的智慧。爲以後學習、欣賞其他課程打下基礎。

二、教學目標

根據上述教材分析、《美術課程標準》和素質教育的要求,我特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引導學生初步瞭解藝術與科技相結合的特點,古代藝術與科技結合的原理和造型風格。

2.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欣賞我國古代的工藝美術品,科學觀測儀器,橋樑建築等範例,通過小組討論、師生對話等不斷遞進的互動探究學習方式,使學生了解了古代經典文物的藝術與科技結合的特點。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藝術觀察的能力。

3.情感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的愛國熱情、民族精神和審美情感。通過對古代藝術與科技結合的範例賞析,感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深厚博大。

三、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以上分析,根據七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結構和心理特徵,我特制定如下教學重難點:

1.藝術與科技結合的特點。

2.理解古代經典的文物既是工藝品,同時也是科技產品,感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ppt)課件、課本等。

學生準備:美術教材、收集的圖片、資料。

五、教學過程:

根據“以生爲本”、“先學後教”的美術新課程標準理念來 組織課堂教學。

我的教學過程設置如下:

導入新課---講授新課---學生練習---作業展示---小結---拓展。

(一)創設情景 導入新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主動參與)

1.首先課件出示打火機一支向學生提問,現代是用打火機取火,那麼古代呢?學生談古人取火的方式。 (以提問導入課題。)

2.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那麼有誰知道古人最早將藝術與科技結合的例子嗎?(設問形式製造懸念。)

(二)講授新課 教師演示

1. 教師講解,提問引導學生自主欣賞與探索:從出土的無數珍貴文物中,我們可以發現,古老的文物既是規範性的工藝品,同時也是當時的高科技產品,你們發現了它們的共同特性嗎?

2.出示大量的中國古代與科技有關的藝術品的圖文資料,由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討論曾侯乙編鐘、四羊方尊、長信宮燈、渾天儀、趙州橋、唐三彩等古代藝術品的藝術結晶與科技的某些聯繫。

3.先讓學生自己觀察各範例,然後老師逐個講解分析各範例實用功能、美觀特徵和科技含量。 長信宮燈

實用功能:燈具,燈盤可以轉動,燈罩還可以開合,更能夠巧妙的將煙塵收納到宮燈體內。 美觀特徵:造型及裝飾風格舒展自如、輕巧華麗。

科技含量:高超的冶金鑄造技術。

4.在講解各範例的時候,同時結合這些作品的時代背景和社會狀況,對於作品的造型特點、表現手法、藝術風格,更加深入詳細給學生講解。

5.教師講解完一個範例之後要求學生小組合作討論,分析其他幾個範例的藝術性和科技性結合的啓示。然後師生再共同討論。學生在實際操作中欣賞可分爲:描述其外形與特徵、分析其美學價值與科技含量、判斷其視覺美感與科技功能。

(三)學生練習教師指導

1、完成課本上的思考與評價練習,以小組爲單位,選一個大家感興趣的範例進行填表分析。

2、其後可另加一些課外的圖片,嘗試對不同的藝術形式,圍繞藝術與科技結合的主題,發表自己的感想。培養學生“探究性”的學習方式。

(四)總結

這一環節,我將通過提問方式來完成本課的總結部分,目的是通過學生來回顧本課內容,尊重個人感受,從而實現本教材的人文性特點,同時又起到鞏固今天所學知識的作用,爲今後學習美術做鋪墊。(本節學會了什麼?體會是什麼?你喜歡今天這堂課嗎?)

依據以人爲本,用於賞識教育的教學理念,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因勢利導,促進學生主動參與活動交流,以愉悅的心情體驗課堂,培養學生基本的美術素養,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美術。

篇十九:國中美術說課稿

一、說教材

《民間藝術的色彩搭配》是人民美術出版社國中美術十四冊中的第7課。民間藝術是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主要來源於勞動人民之手,以其視覺上的優勢,運用最自發、最鄉俗的藝術語言,完美地體現了民間意識形態中最美好的理想和願望,包含着豐富的歷史、文化、民俗和審美心理的積澱。突出特點是把對色彩的教學綜合化,在鞏固已有色彩知識的基礎上,重在強調對色彩的搭配練習。

二、說學情

中國民間藝術種類繁多,特色鮮明,鄉土氣息濃厚,要使學生對其認可並喜歡,必須先使學生對其深度有一定了解,基於學生已掌握基本信息手段,因此有必要在美術課中引導他們利用網絡等手段查找相關信息主動探究。應從民間美術的內涵入手,加深對民間美術的瞭解,增強興趣,進而感受民間美術的形式美感,探討民間色彩搭配的規律。是否能把學生從膚淺的認識帶入到對民間美術理解的氛圍中,是本課成功與否的關鍵。

三、說教學目標

【知識和技能】

明確民間美術的色彩搭配的主要特點,並學會運用對比的手法進行創作表現民間藝術;

【過程和方法】

通過利用網絡收集和處理信息,提高對民間藝術色彩搭配自主、探究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理解民間美術的文化內涵,增強愛國主義和民族自豪感,激發學習美術的持久興趣。

四、說教學難重點

【教學重點】

明確民間藝術色彩搭配的主要特點及規律;

【教學難點】

瞭解民間美術作品是怎樣運用色彩的強烈對比手法的,分析不同的色彩搭配體現的文化內涵。

五、說教學方法

(一)教法分析

在教法中,我運用了情景教學法和啓發誘導等多種教學方法。運用多媒體課件,網絡平臺等教具,採取多種教學手段,創設教學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進而也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增強學生學習和運用知識的技能。

(二)學法分析

基於本課教學內容的獨特性,因此在本節課當中主要採用自主學習法與合作學習法相結合,如此能夠更大程度的啓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其積極思維,強化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

六、說教學環節

環節一:激趣導入,引入新課

播放視頻,引導學生欣賞東北秧歌,使學生對生動絢爛的民間藝術有個強烈的感知印象,學生針對着衣者的色彩搭配談感受,引起他們對民間藝術色彩搭配的關注。

事實表明:在學生欣賞視頻的時候,色彩能夠吸引學生很大的注意力產生學習動力。進而引出本節課的課題:《民間藝術的色彩搭配》。

環節二: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一)說一說民間美術的在種類

設疑:根據自己對民間藝術的理解,嘗試說一說民間美術種類有哪些?

學生翻閱教材回答問題,教師總結。

(二)瞭解民間藝術形式及其色彩

在瞭解民間藝術的種類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從美術的角度分析民間美術的藝術形式是怎樣的?有什麼樣的特點?

學生分組討論問題,並派小組代表回答問題。

目的:通過設疑方式,以此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體現美術學科強調視覺感受,以疑惑帶動興趣的新教學理念,併產生愉悅的學習心理,爲深入地探究民間藝術色彩搭配的形式手法、文化內涵,打下了認知上的基礎。

環節三:自主探究,感悟新知

(一)教師組織學生以小組爲單位,利用網絡資源進行相關信息(民間藝術)的調查,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以及收集和處理資料的能力,並在這一過程中感受民間藝術的色彩魅力和它所體現的文化內涵,進而解決本課的難點。

目的:利用網絡可以使學生更直觀的理解本節課的教學目標、重難點。

(二)教師明確具體步驟

1.學生登陸指定網址收集和處理資料,利用網絡教育平臺做以彙報。

2.代表性民間藝術作品賞析:組織學生以色彩爲導向,分析民間美術的色彩搭配特點。

3.總結民間美術色彩搭配特點:純度較高的顏色、採用強對比的手法、地域性強。

4.回顧色彩知識:色相對比、純度對比、明度對比

5.通過再次欣賞不同形式的民間藝術作品圖片,進一步感受民間藝術的色彩魅力和它所體現的文化內涵,使學生對本節課的知識有一個回顧提高的過程。

通過教師引導,學生以合作討論、小組探究、分析發現等學習方式營造了輕鬆愉快的教學氛圍,並且對民間藝術的色彩搭配做以小結,這樣不僅完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且通過教師總結,使知識得以正確全面的呈現。從而解決了本課的重點,進而又一次地突破教學難點,以學生爲主體,體現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來,使學習不再枯燥無味。

環節四:放飛想象,實踐創新

根據學生自己對民間藝術色彩搭配特點的理解,利用畫圖軟件來完成民間玩具塗色練習,以此來解決學生在繪畫方面的不足之處。

通過實踐的方式完成本節課教學目標,培養了學生獨立意識,爲學生終身發展打下基礎。

在整個活動中,教師力求做到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激發學生主動嘗試應用的樂趣,再一次突破了本課的難點,並感受到民間藝術來源生活,又應用於生活這一特徵。

環節五:作品展示,交流評價

通過多媒體教學平臺展示作品的方式讓學生主動評價作品,使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和教師一起擁有講臺,擁有說話的權利,提高學生語言表述能力,體現美術學科與信息技術學科的整合。

同時愉快的情緒體驗促使學生積極思維,主動參與,這爲今後的學習作好了充分的心理鋪墊。

環節六:總結提高,情感昇華

通過師生共同總結,培養學生對祖國優秀文化遺產的熱愛,加強民族自豪感,並把發揚傳播民族文化視爲義不容辭的責任。課後學生之間可進行彼此間的交流。進行後續的學習。

目的:鼓勵學生學以致用,主張個性表現,強化民間文化的傳承意識,培養民族責任感與自豪感。

五、說板書設計

民間藝術的色彩搭配

一:民間美術的種類

二:民間藝術形式及其色彩

三:民間藝術色彩搭配的規律

篇二十:國中美術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蘇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八年級上冊“造型 表現”單元的第一課。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是人物肖像速寫,要求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以線造型,抓住人物頭部的比例結構,形象而生動的表現人物的特徵。本課主要讓學生掌握人物頭部的結構比例關係,能在寫生練習注入一定的理性思維,提高造型表現能力,爲下一課全身動態速寫作好鋪墊。

二、學生分析

本課的授課對象是八年級的學生,他們對人物肖像畫只有感性的思維,缺乏理性的觀察力及表現力。新課標要求美術課中淡化技能,但並不是不要技能,所以,在人物結構比例關係的講解的環節中,我刪除複雜、枯燥的理論知識,選取最重要的部分結合啓發、演示等手段,引導學生認識人物頭部的結構比例關係,培養學生理性的分析能力。

三、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

①讓學生了解人物五官的基本特徵。

②讓學生了解人物頭部的結構比例關係及繪畫步驟。

2、情感目標

通過徒手肖像畫的練習,培養學生理性的觀察力及造型表現力。

四、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瞭解五官的特徵,掌握人物頭部的比例結構關係。

教學難點:通過學習,能對人物肖像進行寫生。

五、教學過程

一、故事情景導入

(教師)同學們,我們學校旁邊新開了家超市(歐尚),開業那天你去了嗎?人多嗎?

(學生)去了,人特別的多。

(教師)開業那天很多人都去了,有一位母親帶着她的女兒也去了,由於人特別的多,就出現了一點意外?這時,該怎麼辦?

(學生)她們走丟了。到服務檯廣播女兒的長相以尋求大家幫助。

(教師)由於這位母親當時很着急,表達的不是很清楚。於是,工作人員出示了幾張畫像:

你能幫這位母親認出她的女兒嗎?

(學生)不能,我們不知道女兒的長相。

(教師總結)我們要從人羣中找到一個人,首先要知道她的長相,也就是她的特徵(特徵:人與人之間的區別)。

(說明:以身邊熟悉的超市開業,讓學生處理常見的突發事件導入,引起學生的共鳴,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二、新授

1、理論新授

(教師)下面,我們看看這個女兒的特徵:橢圓型的臉,大眼睛,雙眼皮,塌鼻子,小嘴巴,有劉海,紮了兩個馬尾辮。找一找,這幾張畫像中有沒有走失的孩子:(具體分析畫像,教學生認識人臉部的幾種特徵)

(說明:緊緊圍繞“尋找走失的孩子”這條線索,讓學生在“尋找”的過程中不知不覺中掌握臉部五官的幾種特徵。)

2、技法分解

這幾張畫像與這個走失的孩子不符合,那怎麼辦呢?我們現場畫一張,請同學們仔細觀看,然後回答幾個問題:

1)繪畫的順序是什麼?

臉型輪廓、鼻子、眼睛、嘴巴、耳朵,頭髮

2)其中輔助線的作用?

“ ”是中軸線,把臉平分爲左右兩邊。

“ ”比例線。眼珠把人的臉平分上下兩半,鼻子在下半邊的一半偏上一點的位置,嘴巴在剩下一半偏上一點的位置。

注:這是一般人正常的比例結構,()當然也有些情況比較特殊,我們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說明:這是本課的重點,也是學生難掌握的地方,在這個環節的講解中,我選取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使之簡單化並結合演示的手段,引導學生認識人物頭部的結構比例關係。)

3、回顧熟悉的人的特徵

1)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分析大家都熟悉的明星的特徵。如:劉德華 周杰倫 … … (可以展示一些大家熟悉明星的圖片)

2)說一說你身邊的親人、朋友、同學的特徵… …

(能說出身邊的親人、朋友、同學的特徵的同學很少,幾乎沒有。)

(教師總結)同學們對明星觀察的很仔細,而忽略了身邊的、最親近的人。

4、作業佈置

寫生你的同桌

要求:仔細觀察你的同桌,抓住他(她)的特徵,用線造型。注意人物頭像的比例結構。

反思:這在沒有任何現代教學設備的前提下上的一節公開課,剛拿到課題的時候,我真不知道該從何處入手,一般的“造型 表現”單元的課上起來就比較困難,更何況還沒有多媒體和實物投影儀。怎樣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就成爲我思考的重點,我將本課新課的內容貫穿在一個故事中,以學校旁邊的超市開業,幫助尋找走失的小女孩併爲她畫像爲線索,在如何畫像的環節中,教師遵循美術課上“淡化技能,但並不是不要技能”要求,減輕技法的難度,結合啓發、演示等手段,引導學生對人物頭部的結構比例關係有了理性的分析能力。本課充分體現“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的教學原則,增強學生的理性分析能力和造型表現能力,讓學生體會到“造型 表現”中的樂趣。

篇二十一:國中美術說課稿

一、 說教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九年制義務教育全日制中學美術課本第二冊第3課《形塊的分割與構成》,本課內容分兩課時完成。

a) 本課形塊的分割與構成聽起來比較抽象難懂,(七年級學生比校難理解,通過演示創設情景把題目改爲木散爲器,帛裁成衣較易理解)其實也比較容易,指是將原有的形象打散成一個個美的、單一的、變象的設計元素,然後將這些元素組合成全新的形態。這兩個看似獨立的步驟卻是現代圖案設計中的一個統一的過程叫變異過程,是現代圖案設計的基本原理。通過這個形塊的分割與構成的練習能基本瞭解圖案設計過程,爲後面學習圖案設計打下基礎。

b) 前後知識聯繫:本課內容是在第一章

教學難點:形塊的分割與構成,分割的規律,構成的方式。

二、 說教法、學法

學生分析:七年級學生心理剛開始成熟但又不成熟,思維習慣於對客觀事物進行摹仿、再現。而且對圖案在頭腦中還沒有正真形成圖案設計過程的觀念。爲開啓學生豐富的想象力,使學生實現從再造思想到創造思維的躍進,嘗試着用分割與構成的創作練習,使學生體會到創造過程的甘苦。

爲了使學生激起更大的興趣與熱情,由被動變爲主動,既鍛鍊學生形象思維能力(腦),構成能力,創造能力;也可以鍛鍊學生的表現能力(手);同時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眼)。真正體現眼腦手的協調並用的原則。

根據學生情況,我採取以下教學方法:

1、 情境創設教學法:

學生總是在一種情境氛圍中接受知識效果最好,通過創設與教材情感相符合的情境,使學生輕鬆的掌握知識。在導課的時候創設“桌面整理”的活動,看誰分塊佈置合理,使桌面既美觀又便於使用,使學生初步瞭解分割與構成的觀念。

2、 觀察、發現法

觀察、發現法有助於發展學生的智力,思維的主動性,體現學生的主體,是學生有效的學習方法,體會象科學家那樣探索發現真理的滋味。讓學生觀察“花瓶與人頭”的圖案畫,使學生髮現從不同角度觀察會有不同的畫面,激發學生進行分割練習的慾望。

3、 演示、練習法

這是在美術課中最常用的方法,演示“人”的圖案分割構成,教師演示只是讓學生掌握其中的分割構成的方法,而不是讓學生抄襲教師的想法,給學生建議,引導學生髮揮自己的想象力,學生練習,根據教師指導,對所學的知識用實際,先選定要構成什麼圖案,再劃分爲幾塊,概括成幾個幾何形或自然形,分割裁剪,最後拼合成預定的圖案。可以展示學生豐富的想象力。

本課教學內容:主要是分割和構成的概念,分割的規律,構成的方式,先臨摹,再通過分割與構成獨立完成一張作品。

三、 說教學過程

本節有三個高潮一開始導入和中間講解

(以學生自己動手練習引入)師生問好後,教師巡視學生桌面上的用品,桌面上只有書、作業本、文具盒、尺、筆、圓規等用具,讓學生在再短的時間內整理好,使“桌面”上即整潔、美觀,又要便於使用方便,看學生怎麼佈置這個桌面。(學生準備教師巡迴指導講評)這是桌面的分塊與佈置,再結合教室的佈局,最後引申到課桌以及傢俱的製作方法和衣服的裁剪與縫紉。

篇二十二:國中美術向日葵說課稿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我想說:“一切色彩皆情感。”《向日葵》這一課就是最好的印證。這一課需要2課時來完成,這裏只介紹第一課時的安排情況。在教學中爲了突顯並運用這一主題,我將從以下四方面進行闡述:眼中有課本,突出教材核心地位;腦中有目標,彰顯色彩情感魅力;心中有方法,實現自主合作探究;胸中有流程,達到授之以漁效果。

一、眼中有課本,突出教材核心地位

《向日葵》是湘教版的第三課。本課是以“色彩與情感”爲主要取向的課程,選擇色彩表現爲教學內容,通過引導學生欣賞觀察熟悉的景物進行發散思維,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表達能力和創作能力,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活動中瞭解色彩的象徵意義和色彩使人產生的不同情感,並運用色彩進行個性化的創作。

二、腦中有目標,彰顯色彩情感魅力

本節課注重色彩、情感和意境的渲染,以豐富的色彩和生動的意境感染學生,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所以我把該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爲:

1、知識與能力目標:通過學習,讓學生體驗不同色彩給人的感受。

2、過程與方法目標:能夠嘗試運用色彩的情感特性、筆觸的表現力進行大膽表現;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讓學生獲得藝術創作的快樂,培養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根據課程要求和學生需要,教學重點確定爲:

能夠嘗試運用色彩的情感特性、筆觸的表現力進行大膽表現。

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以往的教學經驗,教學難點確定爲:

讓學生理解藝術家作品中要表達的情感和學生的個性化的創作。

三、心中有方法,實現自主合作探究

根據七年級學生的學情特點:他們已初步接觸並嘗試過運用一些色彩進行搭配,以滿足自己的視覺需要和個人興趣,但對於運用色彩來表達情感方面還比較陌生。在教法和學法上要選擇能使每個學生自主去學習的方法,力爭在學生心中種下一個火種,點燃學生頭腦中的智慧和創作、生活的熱情。

因此,本節課以活動爲載體,主要採用情境渲染法、觀察法、討論法、示範法、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強調師生互動,讓學生保持高度的探索欲、嘗試欲,更多地體驗學習的快樂和成就感,從而進一步激發他們強烈的創作慾望。

四、胸中有流程,達到授之以漁效果

本節課整個教學過程以情境導入-探究新課-創作體驗-展示評比-深化主題爲線索逐步展開。

(一)情境導課入美境,燦爛葵花向陽開

1、伴着《太陽出來喜洋洋》的歡快的節奏,讓同學們欣賞多幅不同形態和顏色的向日葵的圖片,並讓學生隨着音樂與向日葵一起舞蹈,感受向日葵亮麗的色彩和頑強的生命力。

2、出示課題《向日葵》和本節課教學目標。

設計說明: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給學習生動直觀豐富的視聽感受,使學生對向日葵的形象有一個初步的感性的認識,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吸引學生快速進入新課,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導入新課水到渠成。

(二)探究新課尋美源,大家一起去闖關

向日葵以它獨特的魅力征服了我們,也征服了一位世界著名畫家。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這位藝術家,學習他運用色彩表現向日葵、表達情感的方法。

運用多媒體展示凡高自畫像,進入闖關1:

你知道這位愛畫向日葵畫家是誰嗎?請作以簡單介紹。

學生回答,老師簡要小結。

凡高是荷蘭人,世界著名畫家。他一生滄桑坎坷,在生活上經歷了很多苦難,但他在藝術上的追求卻非常執著,在他短暫的37年的生命裏,創作了很多幅《向日葵》用來裝飾房間,還把整個房子都塗成了跟《向日葵》一樣的金黃色。

運用多媒體展示凡高的向日葵作品進入闖關2:

1、凡高的《向日葵》在顏色和用筆上有什麼特點?

2、作品表達了畫家怎樣的情感?

(引導學生欣賞作品,分小組討論,然後由小組代表回答。)

根據學生回答情況教師作重點強調:

通過對作品的分析,我們能感受到凡高對向日葵的喜愛,對生活的熱愛。我們發現色彩和筆觸是表達情感的重要的手段。

出示圖片,進入闖關3:小遊戲(你來選,我來猜)

出示一組不同色彩的圖片,欣賞比較,請同學們各自選擇一個喜歡的圖片,其他組同學猜猜爲什麼會選擇這個色彩的圖片,看誰猜得對!

(由於色彩的不同,我們對圖片的心理感受完全不同,這也說明:色彩可以表達情感。色彩於我們的生活無處不在,人們賦予不同色彩以不同的象徵意義。)

然後與引導學生明確各種色彩的象徵意義及給人的不同感受。

設計說明:《美術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要以活潑多樣的課程內容呈現形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因此,這一環節運用多媒體課件將畫面呈現出來,又通過闖關欣賞、討論、分析、遊戲等多種形式激發學生的積極性,開啓學生智慧的閘門,瞭解藝術家經歷和作畫的背景,以此來引導學生體驗、思考、鑑別、判斷,有助於學生理解作品,讓學生學會從作品的色彩中感受畫家的情感,明確色彩和筆觸是表達情感的重要的手段,進而形成健康的審美情操,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

(三)老師示範我創作,色彩助我顯身手

1、老師示範創作能表達自己心情的向日葵。在創作過程中邊講故事邊畫畫,畫出特定情境中的向日葵。(注意:此環節不能以展示老師自己的繪畫能力爲目的,要儘量簡單而又能表達自己的情感,讓學生感到畫畫其實挺容易的。)

2、學生練習:

〈1〉改畫凡高的《向日葵》,畫面造型構圖不變,只改變畫面色彩關係。

〈2〉任意確定畫面造型構圖,畫自己心中的'向日葵。

〈3〉明確要求:a、個人獨立完成或與其他組員合作完成均可;

b、先擬定一個主題(如:熱情的向日葵、憂鬱的向日葵、向日葵在沉思……),再嘗試用色彩來大膽地創作,力爭表達出自己獨特的情感。c、能夠給作品起一個合適的名字並向同學們介紹自己的作品。

3、播放音樂,請學生跟着旋律輕鬆自由地進行大膽想象和創作。

設計說明: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運用個人獨創和組員間合作兩種方式讓學生把理論應用於實際,受之以漁,讓學生有所得,得之有法。這是打造高效課堂的良好途徑。要注意的是:現今的美術教學的目的是爲了提高學生的美術素質,並不是培養畫家,因此,本環節只要學生能通過自主合作的方式大膽地用手中的筆在紙上塗抹,就應該鼓勵。

(四)互賞互評展風采, 多彩花兒放光芒

1、各小組選出優秀作品參與全班展示。

2、全班互賞互評,選出你心中的優勝作品。

注意:從色彩、筆觸、構圖、想象力、個性特點等多方面欣賞和評價作品。

設計說明:《美術新課標》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美術教育中,評價主要是通過互相欣賞、討論、交流的方式促進學生的發展。因此這一環節應對學生抱以熱切積極的期望,並引導學生髮現色彩的神奇力量,從多角度欣賞作品,尋找閃光點,體驗成功的樂趣,樹立自信心,鼓勵他們根據自己的特點提高學習美術的興趣和能力。

(五)、認識向日葵女孩,學習向日葵精神

展示“向日葵女孩”何平照顧弟弟的圖片,簡介何平的事蹟,引導學生學習“向日葵女孩”的生活態度:要像向日葵一樣迎着太陽生活!

設計說明:此環節主要是爲了進一步啓發學生感悟生命的意義,培養學生積極樂觀堅強的生活態度。這也符合《美術新課標》中提出的力求在美術課中體現素質教育,發展創造美好生活的願望與能力的要求。

板書設計:

向日葵

色彩和筆觸可以表達情感

教師示範畫

設計說明:這樣板書,簡潔明瞭,形象直觀地突出了教學重點,對學生領會知識和自由創作能起到較好的輔助作用。

教育家誇美紐斯說過,“找出一種教育方法,使教師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學生可以多學。”這也是我對堂課的追求和努力的方向。以上是我對《向日葵》一課的設想,請老師們指正。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大家

篇二十三:國中美術向日葵說課稿

各位評委老師:

我今天要說的內容是幼兒大班美術欣賞《向日葵》,我將從下面幾點開始說起。

在這幅作品中,畫家像閃爍着熊熊的火焰,滿懷熾熱的激情令運動感的和彷彿旋轉不停的筆觸是那樣粗厚有力,色彩的對比也是單純強烈的。然而,在這種粗厚和單純中卻又充滿了智慧和靈氣。觀者在觀看此畫時,無不爲那激動人心的畫面效果而感應,心靈爲之震顫,激情也噴薄而出,無不躍躍欲試,共同融入到凡高豐富的主觀感情中去。總之,凡高筆下的向日葵不僅僅是植物,而是帶有原始衝動和熱情的生命體。

在《向日葵》這幅作品中,值得幼兒欣賞和學習的是:畫面中鮮明亮麗的色彩和極富特色的線條,感受畫面傳達出來的強烈、炙熱的感情大班美術欣賞《向日葵》說課稿大班美術欣賞《向日葵》說課稿。然而對於城市的大班幼兒來說,孩子缺乏對“向日葵”這種植物的真實的感知,孩子不知道向日葵這種植物的外形、色彩、特徵以及它的象徵。而這些恰恰正是欣賞《向日葵》這幅作品的經驗基礎。新《綱要》強調:“幼兒的學習要來源於幼兒的生活,以生活爲基礎,建立在生活之上。”缺乏生活經驗的學習,對於幼兒來說是空洞乏味的,因此在欣賞“向日葵”這幅作品之前,我認爲幼兒應該豐富的經驗可以包括:色彩、線條、構圖等美術欣賞要素方面的經驗,這一點大班幼兒已逐步積累;另外教師要幫助幼兒認識“向日葵”這種植物,幫助幼兒建構有關向日葵的知識經驗。那麼我相信在幼兒擁有了如此豐厚的經驗之後,他們的欣賞活動會更加生動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