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教育扶貧工作實施方案(精彩多篇)

教育扶貧工作實施方案(精彩多篇)

教育扶貧工作總結 篇一

20xx年,在市教體局的正確領導下,XX區教體局教育扶貧工作規範、有序、紮實開展,做實民生暖心工程,惠及廣大貧困學子,助力貧困學生圓夢。現將我區教體系統20xx年度教育扶貧工作總結如下。

一、精準發力,建檔立卡貧困生資助全覆蓋

精準識別資助對象。20xx年度,XX區教體局高度重視、精心謀劃教育精準扶貧工作,積極與市扶貧辦對接,提前排查、摸底建檔立卡貧困學生信息。春季學期確定建檔立卡學生296人,秋季學期確定建檔立卡學生434人,保障教育精準扶貧工作順利開展。

學前教育資助情況。春季學期,我區無建檔立卡貧困學前幼兒。秋季學期建檔立卡貧困49名幼兒,發放資助資金2.94萬元,實現對學前教育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幼兒資助最高檔、全覆蓋、無遺漏。

義務教育階段資助情況。春季學期共資助457名義務教育階段建檔立卡學生,發放資金24.67萬元。秋季學期共資助314名義務教育階段建檔立卡學生,發放資金17.13萬元。全年共計資助771人次,發放資助資金41.8萬元,實現對義務教育階段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全覆蓋。

4、普通高中資助情況。

(1)普高免學費。春季學期爲180名學生免除學費7.42萬元,秋季學期爲155名學生免除學費6.44萬元,全年共計爲335人次減免學雜費13.86萬元,實現對普高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全覆蓋。

(2)普高國家助學金。春季學期,爲建檔立卡學生43人,發放國家助學金6.45萬元。秋季學期爲建檔立卡學生54人,發放國家助學金8.1萬元。補發20xx年秋季學期18人助學金3.93萬元。20xx年全年共計爲115人次發放助學金18.48萬元,實現對普高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最高檔、無遺漏、全覆蓋。

5、中等職業學校資助情況。

(1)中職免學費。春季學期爲23名建檔立卡學生,減免學費3.45萬元。秋季學期爲23名建檔立卡學生,享受國家免學費3.45萬元,實現對中職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全覆蓋。

(2)中職國家助學金。春季學期爲14名建檔立卡學生,發放國家助學金1.4萬元。秋季學期爲12名建檔立卡學生,發放國家助學金1.2萬元。全年共計爲26名建檔立卡學生髮放國家助學金2.6萬元,實現對中職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最高檔、無遺漏、全覆蓋。

二、高效推進,農村學校改薄項目全完成

1、20xx年XX區全面改薄項目計3個,分別爲爲常山國小、沙河國小和大柳國中三所學校運動場,預計總投資450萬元,總建設面積15000平方米。其中常山國小、沙河國小運動場使用省級改薄專項資金250萬元,大柳國中運動場統籌使用校舍維修改造省級資金154萬元,區級配套46萬元。目前3所學校運動場均已通過竣工驗收並投入使用。

2、校舍維修改造項目。20xx年,XX區校舍維修改造專項資金計308萬元,中央、省各154萬元。省級資金154萬元計劃統籌用於全面改薄項目大柳國中運動場建設,目前已開工建設。中央資金154萬元用於中國小校校舍及附屬維修,涉及項目學校15個,總維修建設面積10051平方米。目前,各維修項目均已完工並投入使用,目前正在集中進行審計及工程款支付。

三、加強監管,建檔立卡貧困生就學全保障

20xx年,XX區教體局逐一覈查省廳下發數據及和學籍管理系統建檔立卡家庭義務教育適齡子女就學情況,覈實無學生因貧輟學情況。

四、緊密結對,貧困地區學校支教全落實

根據《關於印發<滁州市xx區教師赴農村學校支教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南教體字〔20xx〕58號)文件精神,20xx年,XX區教體局繼續堅持城鄉教育共享,優勢互補,均衡發展的理念,針對邊遠地區學校基礎設施條件差,部分學科教師緊缺的現狀,先後安排潘勇、宋禮豔兩位教師,赴西藏、定遠農村學校支教,進一步加大對口支教幫扶力度,促進當地基礎教育均衡發展。

20xx年,XX區教育體育局將繼續在市教體局、市、區扶貧辦的正確指導下,積極做好教育扶貧工作,圓滿完成精準扶貧工作任務。

教育扶貧工作總結 篇二

根據《天祝縣關於精準扶貧教育支持計劃的實施方案》和縣扶貧攻堅協調推進領導小組統一部署和要求,教育局精心安排,狠抓落實,精準扶貧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現將工作進展情況彙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全縣現有各級各類學校160所,其中職教中心1所,高級中學1所,完全中學2所,獨立國中10所,九年制學校6所,完全國小64所,國小教學點40個,幼兒園36所;寄宿制學校59所;雙語學校23所;教學班1081個。在校學生26097名,其中職中242名,高中5145名,國中6219名,國小10660名,學前班687名,在園幼兒3143名,特教班學生1名,學習雙語學生1200名;寄宿生 10365名。教職工3322名,其中專任教師3021名,從事雙語教學的專任教師110名。

截至目前,精準數據大平臺中全縣各鄉鎮各學段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8509名,其中學前教育幼兒891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4150名,高中學生1366名,中職生218名,高職專科生749名,普通本科生901名。

二、主要措施與成效

(一)擴大貧困家庭子女接受學前教育、義務教育和職業教育的機會。

一是加快發展學前教育,不斷滿足貧困家庭適齡幼兒入園需求。充分利用中國小布局調整後的富餘資源及其他安全、優質的可利用資源,在貧困村新改建幼兒園。20XX年,我縣共投入資金340萬元,新改建松山鎮阿崗灣村、松山鎮鞍子山村、哈溪鎮西灘村、華藏寺鎮周家窯村4所幼兒園,建築面積1010平方米,同時投入設備配備資金20萬元,爲4所幼兒園購臵了教具、玩具和圖書。其中,周家窯村幼兒園被列入了我縣20XX年精準扶貧貧困村幼兒園建設,投資140萬元,建築面積340平方米。配合縣人大完成了對城區部分幼兒園和哈溪等11個鄉鎮中心幼兒園及村幼兒園的視察工作,縣幼兒園順利通過省級示範性幼兒園評估驗收,對西大灘幼兒園進行了綜合督導,對打柴溝、哈溪鎮幼兒園進行了督導回訪,在全縣各幼兒園開展了“學前教育宣傳月”活動。招聘農村幼兒園教師53名,有效解決了學前專業教師短缺的問題。加大學前教育師資培訓力度,舉辦了學前教育新教師崗前培訓,選派12名骨幹教師赴北京、蘭州參加了培訓學前教育教師培訓。目前,全縣學前一年、兩年、三年幼兒毛入園率分別爲99.65%、84.89%、66.41%,比上年分別提高了0.02、1.22、0.64個百分點。

二是全力實施標準化學校建設工程,改善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按照就近、方便的原則,科學佈局學校,優先辦好貧困村教學點,保障農村兒童就近入學。根據《天祝縣關於精準扶貧教育支持計劃的實施方案》安排,我縣20XX年精準扶貧義務教育階段建設項目爲9個貧困村校舍建設工程,項目投資1047萬元,其中:校舍建設項目3項,建築面積2574平方米,操場建設項目6項,建築面積20590平方米,目前已全部完成建設任務。實施“全面

改薄”項目105項,投資11833萬元,新建、改擴建中國小教學及輔助用房、生活用房27176平方米,運動場10.71萬平方米;爲116所中國小和教學點配臵了學生用牀、課桌凳、食堂設備、安保設備及音體美術器材和圖書。全縣農村學生宿舍全部實現水暖供暖,使冬季取暖更加溫暖、衛生、安全。20XX年我縣作爲全省“全面改薄”項目現場推進會觀摩點進行了觀摩,並在推進會上作了交流發言,《人民日報》等18家媒體對我縣“全面改薄”工作做了宣傳報道,全面改薄工作得到了省、市領導的高度評價。

三是加快教育信息化進程,實現優質數字教育資源共享。以實施“全面改薄”項目爲契機,加快中國小教育信息化“三通兩平臺”建設。落實縣政府教育爲民辦實事項目,投資約2173萬元,爲中國小配臵“班班通”設備712套,計算機2246臺,錄播教室10個,實現了農村中國小“班班通”和計算機教室全覆蓋。組織全縣3033名教師參加了全國“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評選縣級“優課”105節參加國家、省、市級“優課”評選。1名教師的教學案例被推選爲第四屆全國教育改革創新典型案例。教育局在20XX年度全國基礎教育信息化應用廣州現場會和省市教育信息化工作會議上作了典型交流發言。民族中學在第二次全國教育信息化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作爲全國五個分會場代表之一作了交流發言。副省長郝遠在視察時,對我縣基礎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

四是建立教育精準資助體系,提高貧困學生就學保障。開展農村貧困家庭學生建檔立卡工作,督促、指導各鄉鎮完成了精準扶貧大數據管理平臺教育扶貧信息的採集和系統錄入工作,建立了8509名學生的電子信息檔案,受益學生佔全縣貧困人口46601

人的18.26%。構建起了從學前教育到大學教育到戶、到人的教育精準資助體系,進一步明確資助項目及標準,確保所有貧困家庭子女不因經濟困難而失學。全縣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9.75%,比上年提高了0.1個百分點。將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專項補助標準從每日3元提高到4元,落實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專項補助817.6萬元,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補助774.45萬元,學校公用經費1943萬元,普通高中“三免一補”1056.73萬元,中職生減免學費和國家助學金90 uaw .8萬元。爲3028名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髮放助學貸款1686.74萬元,爲1117名各類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提供資助金78.53萬元,其中,爲234名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落實資助金36.4萬元,爲57名普通高中學生落實資助金8.2萬元,爲 2名中職生落實資助金0.6萬元,爲381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落實資助金18.15萬元,爲506名學前一年教育幼兒落實資助金15.18萬元。免除850名貧困家庭幼兒學前教育的保教費42.5萬元,爲進入121名省內高職(專科)院校的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免除學費和書本費60.5萬元。

(二)精準對接貧困家庭脫貧需要開展招生扶貧。一是進一步完善“政策公開、羣衆監督”的招生工作制度,充分利用新聞媒體、網站、致家長的公開信、招生工作諮詢電話等渠道,積極宣傳各項招生政策規定。在大學聯考前組織召開招生工作會議,對相關人員進行培訓,深入解讀各項招生政策,安排部署招生工作,使各項招生政策深入人心。二是落實各項招生扶貧政策,認真做好招生工作。20XX年,我縣貧困地區專項招生計劃、地方高校農村生源專項招生計劃共錄取考生64人,精準扶貧專項計劃錄取農村考生8人,省內高職(專科)院校單獨招生和推薦直升招生計劃錄取考生352人。藏區“9+3”中職免費教育項目錄取國中畢業生16人。在中職生“單考單招”中106名學生被高職院校錄取。中職生對口升學考試中44名被省內外高等院校錄取,3名藝術生被對口院校錄取。職教中心招生中職生100名。

(三)加大貧困鄉村教師隊伍建設力度。一是在教師職稱晉升、榮譽獎勵和績效工資分配上向貧困村國小和教學點專任教師傾斜。今年有81名教師聘評了中高級職稱,725名教師晉升中級、初級崗位等級,其中農村教師佔80%。二是實施農村學校教師週轉宿舍建設項目,累計投入1865萬元,修建教師週轉宿舍322套,進行簡單裝修並配備了基本生活用具,有效改善了農村教師工作和生活環境。三是落實鄉村教師崗位津貼,爲1778名鄉村教師發放生活補助資金175.913萬元,爲331名縣聘60週歲以上代課人員落實工齡補助資金80.9萬元。四是紮實開展教師培訓工作,選派291名教師參加市級以上各類培訓,舉辦縣級教師培訓班8期,培訓教師853名,其中貧困村教師425名;選派17名城區學校骨幹教師到農村學校進行爲期一年的支教,選派2名城區學校骨幹教師到農村學校掛職擔任副校長。五是着力打造骨幹教師隊伍,認真實施以培養選拔名教師、名校長和創建名學校爲主要內容的“三名”工程,有30名教師被評爲甘肅省農村鄉鎮骨幹教師,評選縣級骨幹教師78名,縣級學科帶頭人19名。

(四)推動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和勞動力轉移。積極爭取省上投資專項資金100萬元,購臵了汽車實訓設備,辦學條件進一步得到改善。全面落實省、市政府職業教育工作目標,積極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重點支持汽修及電子電工骨幹專業等一批社會有需求、就業有保障的特色優勢專業,滿足貧困村產業發展對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提高勞動者的創業能力。不斷加強“雙師型”教師培訓和選拔培養工作,提高實訓在教學中的比重,進一步提高學生專業技能。今年有41名學生在市級技能大賽中獲獎,其中9名學生獲一等獎。協調扶貧、人社等部門,認真落實貧困家庭“兩後生”職業技能學歷教育培訓任務,注重發揮“造血”功能,大力開展農民實用技術和勞務輸轉技能培訓。配合扶貧辦實施貧困戶“雨露計劃(兩後生)”培訓1100名。

三、存在的問題及意見建議

一是營養改善計劃保障經費不足。根據全國、全省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20XX年秋季學期視頻調度會議及甘肅省學生營養辦《關於整改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實施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甘學生營養辦20XX1號)要求,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中國家補助的每生每天4元錢全部用於學生營養餐,加工營養餐產生的炊事員工資及日常開支不得佔用補助資金和學校公用經費。由於縣財政經費有限,僅僅爲學校食堂炊事員每人每年落實了1萬元的工資補助,加工營養餐產生的費用仍佔用大量公用經費,造成學校經費嚴重不足,影響學校發展。

二是學前教育資源相對不足。得益於國家項目支持,目前我縣基本實現了鄉鎮中心幼兒園和2000以上行政村幼兒園全覆蓋,但由於農牧民居住分散,部分農牧民居住地距離鄉鎮中心幼兒園較遠,致使貧困村學前教育三年毛入園率仍然偏低。隨着移民搬遷以及進城務工人員的增加,城區人口逐年增加,但目前城區僅有一所公辦幼兒園,城區學前教育資源相對不足,入園難問題仍然突出。

三是農村幼兒園附屬工程建設資金缺口較大。按照我縣《關於精準扶貧教育支持計劃的實施方案》安排,到2017年,在1000人以上有實際需求的貧困村依託國小新建、改擴建幼兒園11所,總投資1000萬元,但根據實際情況,所下達的建設資金嚴重不足。

四是省上未足額下達20XX年省內高職院校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補助金。至目前,全縣進入省內高職院校的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有328人,而省內高職院校摸底調查後報教育廳審定覈撥資金的學生178人,因省內高職院校調查摸底和政策宣傳不夠到位,學生未能及時向就讀高職院校提交精準扶貧證明,致使150名學生遺漏而不能享受補助資金,尚缺省級資金45萬元。

四、下一步打算

一是精準宣傳教育資助政策。精準、全面地向學生、家長和社會廣泛宣傳各學段學生對應享有的教育資助政策,保障百姓享有政策的知曉權,讓黨和政府的惠民扶助教育政策深入人心。

二是精準兌現教育資助經費。按照相關資助條件和規定,精準、全面、及時地向建卡貧困戶子女兌現資助資金,保障學生享有助學經費的獲得權,確保學生不因貧困而失學。

三是精準培訓生產生活技能。着力辦好汽車運用與維修、焊接技術、學前教育三個重點專業,進一步與全省五年一貫制、“2+2+1”、提前單獨招生、推免招生、中職生對口升學考試和“3+4”(中職升本科)職業教育對口貫通分段培養試點院校對接,努力使職教中心80%的畢業生升入高職專科,就業率達到95%以上。依託天祝縣職教中心及相關部門,實施“雨露計劃”,組織未升學的農村貧困家庭初、高中畢業生等待業青年免費參加汽車維修、電工焊接等職業技能培訓,保障百姓享有生存發展的繼續教育權,提高他們科技致富、智力致富水平。

四是精準實施學校建設項目。認真、科學制定“十三五”教育發展規劃,繼續實施標準化學校建設工程,20XX年,計劃投入資金540萬元,完成華藏寺鎮陽山村等6個貧困村幼兒園建設任務;投入資金452萬元,完成安遠鎮白塔村等6個貧困村校舍改擴建工程。着力實施好“全面改薄”等6大類28項教育項目,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

五是全力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組織迎接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國家評估認定百日衝刺活動,合理配臵師資,提高農村教師待遇,提升教師專業化水平,保障學生享有優質教育的公平權,確保通過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縣國家評估認定。

教育扶貧工作實施方案 篇三

爲深入貫徹落實《中共黃岡市委 黃岡市人民政府關於全力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決定》,完成“發展教育脫貧一批”的攻堅任務,現就做好全市教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實施範圍

教育精準扶貧的實施範圍爲全市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齡人口,貧困村所在地幼兒園、國小和教學點。根據全市調查摸底,精準識別,具體對象包括貧困家庭學齡人口89525人,其中:幼兒園12332人,國小37897人,國中16529人,高中9201人,中職3050人,大學生11593人;包括貧困村所在地學校465所和教師5441人。

二、工作目標

(一)貧困家庭學生資助全覆蓋。建立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貧困家庭學生資助體系,確保不讓一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因貧失學,所有學生都能上學。

(二)貧困村所在地薄弱學校改造全覆蓋。結合全面改薄工程,在項目建設和資金安排上向貧困村所在地學校重點傾斜,確保貧困村所在地學校辦學條件達到國家標準,所有學生都能上好學。

(三)貧困村所在地學校教師培訓全覆蓋。利用“國培”“省培”“市培”“縣培”計劃全面培訓貧困村所在地學校教師隊伍,確保貧困村所在地學校教師補充、培訓、交流、保障到位,所有學生都有好老師教。

三、主要任務

(一)實施貧困生資助工程

1、落實學前教育資助政策。各縣市區要加大配套力度,保證建檔立卡接受學前教育的貧困家庭幼兒,每生每年補助生活費1000元。

2、落實義務教育資助政策。全部免除義務教育階段貧困家庭學生學雜費、課本費,補助義務教育階段貧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費,國小生每生每年1000元、國中生每生每年1250元,補助貧困地區義務教育階段貧困家庭學生營養膳食費每生每年800元。已實行校車專業化運營的縣市區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由財政補貼,免費乘車。

3、落實普通高中教育資助政策。免除建檔立卡貧困家庭普通高中學生學雜費,發放每生每年2500元助學金。

4、落實中等職業教育資助政策。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免除中等職業教育學費,發放一、二年級學生每生每年20xx元助學金,發放“雨露計劃”補助每生每年3000元,安排三年級學生到企業頂崗實習。

5、落實高等教育資助政策。提供全日制普通本專科學生每人每年1000元—8000元、全日制研究生每人每年1000元—12000元生源地助學貸款。發放高職學校貧困家庭學生“雨露計劃”補助每生每年3000元。資助高校新生入學路費及入校後短期生活費,省內院校錄取的新生每人資助500元,省外院校錄取的新生每人資助1000元。引導社會各界捐資,設立獎勵基金,對考取全日制普通本科學校的貧困生一次性給予獎學金。

6、落實特困學生特殊救助政策。縣市區設立特困學生救助專項資金,採取資助政策疊加的方式,對特困生予以特別救助。

(二)實施貧困村所在地學校改薄工程

1、重點改善貧困村所在地學校辦學條件。將貧困村所在地學校納入“全面改薄”規劃,優先安排建設項目,按照“缺什麼,補什麼”和“分項、分校推進”的原則,確保貧困村所在地學校校舍、教育裝備、運動場地、生活設施等達到國家辦學條件要求。到20xx年,全市完成406所貧困村所在地薄弱學校改造任務,其中20xx年280所、20xx年126所。

2、重點推進貧困村所在地學前教育建設。大力推進第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集中建設資金,推進學前教育資源向貧困村延伸。在有條件的貧困村,依託現有國小新建、改擴建附屬幼兒園,到20xx年基本實現貧困村學前教育全覆蓋。

3、重點建設移民搬遷集中安置點學校。對移民搬遷集中安置點確需新建、改擴建的幼兒園、義務教育學校給予重點支持,與安置點同步規劃、同步建設。

4、重點抓好教育信息化建設。加強貧困村所在地學校信息技術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推進“互聯網+教育扶貧”,通過信息技術手段,將優質教育資源輸送到貧困地區,實現“寬帶網絡校校通”、“優質資源班班通”和“網絡學習人人通”。提升貧困地區“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項目成果,逐步擴大“在線課堂”開設規模,讓貧困地區孩子“同在藍天下,共享優質資源”。建立貧困村教學點網絡學校,採取專遞課堂、名師課堂、光盤授課等多種形式,促進貧困村教學點開齊開足課程,全面提升辦學質量。到20xx年,全市195個貧困村教學點實現與省級網絡平臺互聯互通,其中20xx年100個、20xx年50個、20xx年45個。

5、重點配置特殊羣體教育資源。在9所特殊教育學校建立特殊教育資源教室(中心),配齊基本的教育教學和康復設備,爲殘疾學生提供個性化教育和康復訓練。加強特殊教育經費保障,義務教育特教學校生均預算內公用經費標準20xx年達到6000元。貧困村所在鄉鎮至少建成1個留守兒童關愛中心,開設親情電話,招募志願者,進行思想引導、生活指導、學業輔導、心理疏導。

(三)實施貧困村所在地學校教師提升工程

1、優先培訓貧困村所在地學校教師。“國培”“省培”“市培”“縣培”項目重點向貧困村所在地學校傾斜,全面輪訓貧困村所在地學校教師5441人,其中20xx年2700人、20xx年1741人、20xx年1000人。

2、優先補充貧困村所在地學校教師。按照“總量平衡、退一補一”的原則,通過新機制教師招聘、縣市區公開招考等途徑及時補充貧困村所在地學校教師。

3、優先安排對貧困村所在地學校支教計劃。加大城鄉教師交流力度,將“三區”人才計劃和啓明星計劃向貧困村所在地學校傾斜,力爭貧困村所在地學校10%的教師來源於城鎮優質學校,力爭貧困村所在地教學點至少有一名來源於城鎮學校教師。

4、優先提高貧困村所在地學校教師待遇。落實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貧困村國小、教學點教師每人每月400元、600元生活補助。對貧困村所在地學校、教學點教師職稱評審重點傾斜。對在村小、教學點教育教學崗位上任教達20年以上且作出貢獻的教師予以表彰。

(四)實施貧困家庭“明白人”培養工程

1、加強貧困家庭學生職業技術教育。對國中畢業沒有升入普通高中的學生進行免費中等職業教育,推薦貧困家庭學生到大中城市示範性中等職業學校接受學費、生活費全免的職業教育,並優先安排就業。

2、加強貧困家庭職業技能和實用技術培訓。以縣市區爲單位,協調相關部門整合各類培訓資源,以縣級職教中心(理工中專)爲主陣地,對貧困家庭居民開展全免費的職業技能培訓。縣級職教中心等培訓機構要加強專業和教師隊伍建設,打造“培訓包”和“培訓菜單”,提高培訓質量和吸引力,助推精準扶貧。

3、加強貧困家庭畢業生就業創業引導幫扶。縣市區建立貧困家庭大學畢業生就業創業幫扶機制,充分發揮現有的大學生就業創業孵化基地作用,開展有針對性的職業規劃指導、創業教育培訓,舉辦專門招聘會,挖掘適合性就業崗位,優先推薦和幫助貧困家庭畢業生就業創業。

四、實施步驟

(一)調查摸底(20xx年12月——20xx年1月)

市縣教育行政部門爭取扶貧部門的支持配合,深入到貧困村和貧困村所在地學校,全面瞭解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情況,採集貧困家庭學齡人口、貧困村所在地學校和教師的基本信息,建立全市教育精準扶貧數據庫。

(二)制訂方案(20xx年1月——20xx年2月)

結合精準識別數據,根據中央、省、市精準扶貧有關要求,研究制訂市縣教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實施方案。

(三)推進實施(20xx年2月——20xx年12月)

根據實施方案,掛圖作戰,分縣市區組織實施,分類推進。定期檢查督辦,確保全市教育精準扶貧工作各項目標任務按期完成。

(四)考覈結賬(20xx年12月——20xx年12月)

20xx年對黃州區、團風縣、紅安縣、羅田縣、英山縣、武穴市、黃梅縣進行考覈結賬;20xx年對麻城市、浠水縣、蘄春縣進行考覈結賬。對全市教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進行總結,建立長效機制。

五、工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教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在市縣扶貧攻堅領導小組統一領導下開展工作,建立教育精準扶貧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定期研究解決教育精準扶貧工作中的重大問題。扶貧部門負責精準扶貧工作指導,做好貧困家庭學齡人口精準識別,提供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基本信息;教育部門負責組織實施,成立教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領導小組,一把手負總責,明確一名班子成員具體抓,資助中心牽頭組建工作專班。

(二)強化責任上肩。按照軍事化管理的要求,市、縣、鄉鎮、學校、班級逐層簽訂責任狀,實行包保責任制。建立包保機制,市教育局班子成員帶領科室對口幫扶聯繫點縣市區;縣市區教育局班子成員帶領科室對口幫扶鄉鎮,鄉鎮中心學校負責人帶領有關管理人員對口幫扶學校,學校負責人帶領中層幹部對口幫扶班級,班主任帶領科任老師對口幫扶學生。通過層層包乾,確保每所貧困村所在地學校有幫扶負責人、每個貧困家庭學生有幫扶人,定點跟蹤,精準幫扶,一包到底。市縣教育部門分別建立學生資助、薄弱學校改造、教師培訓、“明白人”培養幫扶機制,明確責任領導和責任科(股)室。

(三)強化任務落地。按照“縣爲單位、精準識別、動態管理”的原則,摸清底數、瞄準對象,構建覆蓋貧困村所在地每所學校、每個貧困家庭學齡人口的信息管理平臺。按照貧困家庭學生資助、貧困村所在地薄弱學校改造、貧困村所在地學校教師培訓、貧困家庭“明白人”培養等分別建立教育精準扶貧工作任務清單,保證資助落實到學生,項目建設到學校,培訓交流到教師,技能培訓到家庭。繪製教育精準扶貧路線圖,掛圖作戰,按時間節點推進。加強過程痕跡管理,保證每一個貧困家庭學生資助情況等信息進入貧困家庭檔案,做到精準扶貧可查詢、可追溯、可考覈。將貧困家庭學生名單、資助項目、資助金額、資助時間等信息在所屬村、學校公示,接受社會監督。

(四)強化資金保障。集中財力用於教育精準扶貧工作,整合現有國家資助政策、項目建設資金和“國培”“省培”“市培”“縣培”計劃,重點向貧困家庭學生、貧困村所在地學校和教師傾斜;加大資金籌措力度,安排專項資金統籌解決貧困家庭學生實際困難;各縣市區政府出臺政策鼓勵社會各界捐資,加大對特殊困難學生的救助。

(五)強化督查考覈。縣市區建立教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考覈督查機制,強化責任落實。市級教育和扶貧部門定期督導檢查各類資助政策落實、教育項目實施、貧困生在校上學等教育扶貧工作情況,並予以通報。將教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內容納入縣市區教育部門重點工作,年底考覈結帳。對未完成教育精準扶貧年度工作目標任務的縣市區約談問責。

教育扶貧工作總結 篇四

爲掌握全縣農村教育工作實情,提高教育扶貧實效,教育局積極開展進鄉村、進學校、進家庭“三進”活動,就教育精準扶貧工作進行了專題調研,進一步摸清了全縣教育特別是貧困山區學校辦學情況,並就如何有效實施教育精準扶貧進行了思考。

一、教育扶貧所做主要工作

我縣是典型丘陵地貌,大部分學校爲山區學校,典型特點是“點多、面廣、人少、路遠”,即教學點多,學校輻射面廣,學生人數少,交通不便。全縣現有各級各類公辦學校所,其中鄉鎮國中 25 所、鄉鎮九年一貫制學校 4 所、鄉鎮中心國小25 所、村級國小(教學點)216 所(個);全縣在校學生*人,其中鄉鎮在校學生**人,農村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 100%、小升中比例 98.16%;現有農村幼兒園所(公辦 5 所),村小附設學前班 145 個,在園幼兒*人,農村學前三年幼兒入園率 81.4%。近年來,我縣從着力改善農村尤其是貧困村學校辦學條件、優化農村師資隊伍和做好扶貧濟困助學工作入手,不斷 提升農村學校辦學品質,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有效實施教育扶貧工作。

1、不斷加強農村學校基礎設施建設。20xx 年以來,我縣先後被省教育廳列爲全省教育園區建設、教師週轉宿舍建設、農村公辦學前教育和全國營養餐工程、農村薄弱學校食堂改造等 5 個試點縣,爭取到項目資金 7 個多億,先後改擴建學校校舍 5.1 萬平方米,裝備學校圖書 7.3 萬冊,實驗器材、音體美教學器材和現代教育技術設施等 9.25 萬件,農村學校辦學條件明顯改善,先後有 48 所學校被義務教育合格學校;改建增設村小附屬學前班 89 個;建設教師週轉宿舍 1 萬多平方米。極大地改善了農村學校尤其是邊遠山區學校教育教學條件。

2、着力強化農村教師隊伍建設。近三年來,全縣招聘的義務教育學校教師,全部分配到農村學校任教;同時,組織選派了近百名城鎮優秀教師到農村學校、偏遠地區學校、薄弱學校支教援教,定期組織骨幹教師、學科帶頭援助農村學校開展兼職授課和教學交流活動,爲農村學校教師進行示範指導和傳、幫、帶,有效提升農村教師師能素養。

3、全力開展扶貧濟困助學工作。積極落實教育惠民政策,不斷加大濟困助學力度。在全面落實義務教育“一免一補”普惠政策的同時,全力做好睏難幼兒補助、義務教育困難寄宿生補助、中等職業教育助學金和免學費、貧困高中生 補助以及貧困準大學生補助等工作,僅 20xx 年發放各類助學資金**萬元,受惠學生多學生,解決了衆多貧困學生讀書難問題。

4、努力倡導社會捐資助學。在認真實施好政府層面的教育惠民政策的基礎上,廣泛宣傳扶貧助學工作,努力在全社會營造捐資助學的良好氛圍,積極倡導行政、企事業單位與社會愛心人士開展慈善助學活動,匯聚社會正能量。據不完全統計,20xx 年來,先後接受社會各界義工組織、愛心人士捐資建校助學金 930 多萬元,其中助學金 260 多萬元,惠及學生近3000 人次。

二、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

從調研情況來看,一些農村尤其是貧困村教育還存在不少的問題,制約着脫貧致富的進程。

1、部分村級學校基礎設施薄弱、設備匱乏。①基礎設施薄弱。薄弱。全縣農村國小有 B、C 級危房 13 萬多平方米,大部分都集中在村小和教學點,其中相當一部分還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建設的磚木結構瓦房,建設標準低,屬於 C 級危房;配套設施差,生活用房、運動場地等緊缺。如,江口優新國小和河坑國小教室、教工宿舍等均爲 80 年代建造的磚瓦房,現仍在使用。②教學設施匱乏。②教學設施匱乏。對比省定標準,全縣邊遠鄉鎮尤其是貧困村的學校教學設施缺口很大,其餘 5 所學校教學儀器配備不完善,課堂教學基本還停留在黑板加粉筆的模 式上。簡陋的教學條件和落後的教學模式無法滿足教育需求,許多家長不惜花重金將子女轉入城鎮學校寄宿或者租房陪讀,這在無形中增加了邊遠村羣衆的教育開支,教育成本的增加在一些貧困山村則直接造成了一些孩子的輟學。

2、村級學校教師普遍年齡老化、結構失衡。由於農村學校尤其是邊遠山村學校位置偏遠、工作條件較差,大部分年輕教師不願意到村小和教學點任教。現在主要是原來民辦代課轉正教師,或家在本地的中年教師在支撐村級國小(教學點)的教學,這部分教師大部分年齡偏大、學歷偏低、教學方法比較傳統,基本爲初高中學歷。同時,農村邊遠學校教師學科結構不合理,“教非所學”問題突出,很多村小都沒有專職英語教師,或由其他學科教師兼任,或由中心國小派員走教

3、扶貧助學政策針對不夠強、缺乏精準。現有“一免一補”、困難寄宿生補助、學生營養餐等扶貧助學政策,帶有“普惠性”,缺乏精準性,有“撒胡椒麪”的現象,而且標準不高,如貧困寄宿生補助,受助率達 30%多,這其中相當一部分非屬貧困學生或者說非屬特別貧困學生;同時,因爲受助面偏大,導致人均受助資金偏少,國小爲 500 元/學期/生,國中爲 620 元/學期/生,不能完全解決問題,因此,少數貧困生不能順利完成九年義務教育。

4、愛心助學重物質資助、輕情感激勵。當前不少學生特 別是一些留守學生、貧困學生、後進學生有自卑感、孤寂內向,存在膩學厭學心理,但無論是政府層面還是慈善機構以及愛心人士層面,對留守學生尤其是貧困學生注重給予物質資助,而忽略了情感交流、精神激勵和心理關注。從調研情況看,一部分接受過捐助的貧困學生,感恩意識和上進心不夠強,而且少數學生還有被可憐、被施捨的感覺,有些甚至有依賴、等待等消極心理。

三、對策與建議

20xx 年元旦前夕到河北省阜平縣考察時指出,治貧先治愚,把下一代的教育工作抓好,把貧困地區孩子培養出來, 是扶貧根本之策。 針對我縣教育扶貧的實際,特別是存在的不足和問題,我縣教育精準扶貧要緊緊圍繞“有標準化校舍讀書,有專業化教師教書,讓貧困生都讀得“有標準化校舍讀書,有專業化教師教書,讓貧困生都讀得起書,讓學生陽光快樂更好讀書”的思路,定向施策,精準起書,讓學生陽光快樂更好讀書”的思路,定向施策,精準發力,保障每個孩子都能享受公平、優質的教育,不斷增強發力,保障每個孩子都能享受公平、優質的教育,不斷增強貧困家庭的“造血”功能,阻止貧困現象代際傳遞。 貧困家庭的“造血”功能,阻止貧困現象代際傳

教育扶貧工作總結 篇五

20__年,市外僑辦以黨的精神爲指導,根據《關於對20__年全市農業農村工作主要目標實施考評的通知》(通辦發〔20__〕23號)和《關於開展“十三五”市級機關部門單位幫村黨員幹部幫戶活動的意見》的文件精神和總體部署,我辦認真做好結對扶貧工作。結合本辦實際,真情幫扶,在開展與海門市包場鎮河南村的“部門單位幫村,黨員幹部幫戶”工作中取得了較好的成效,現將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組織領導到位,確保幫扶規範化

開展結對幫扶活動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協調地域經濟發展的有效形式。我辦領導始終把結對幫扶工作作爲外僑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工作,積極採取幫扶措施,不斷拓展扶貧工作新局面。年初我辦把結對扶貧工作列入辦重點工作,對全年的扶貧工作進行專門研究和部署,成立了以黨組書記任組長的結對幫扶工作領導小組,明確一名分管領導主抓此項工作,並專門安排友城友協支部負責日常聯絡,責任落實到人。工作中我們堅持做到有組織領導、有實施方案、有檢查督導;堅持做到落實任務、落實責任、落實資金,從實現共同富裕的大局出發,傾情傾力,認真對待和落實幫扶工作,以此推動結對幫扶工作的規範化和制度化運作。

二、扶貧助困到位,確保幫扶有成效

20__年,我辦緊緊圍繞結對幫扶工作責任目標,認識到位,行動迅速,措施紮實,充分發揮我辦職能優勢,結合海門包場鎮河南村實際,有針對性地制訂了幫扶方案,重點抓好了以下工作:

一是充分發揮中華民族助人爲樂、扶貧濟困的優良傳統,積極組織開展走基層、送溫暖活動。在端午、春節等重大節日前夕,分別組織黨員幹部3次對結對幫扶的困難黨員江金生家庭進行了走訪慰問,並給予該家庭1600元經濟救助,及時幫助解決他們當前家庭生活上面臨的暫時困難,幫助他們重樹致富的信心,讓他們真切感受到黨的關懷和溫暖。

二是組織黨員幹部深入幫扶村進行實地走訪調查。通過召開座談會、走訪羣衆等形式,詢問他們在生產、生活方面的困難,詳細瞭解村情,理清幫扶思路。在深入調研、統籌協調的基礎上,制定了幫扶方案,並將幫扶工作與開展“三解三促”、推動機關作風建設有機結合,通過開展扶貧助困活動,進一步密切了黨羣、幹羣關係, 確保了結對幫扶工作有序推進,加強了結對幫扶活動的有效落實。

三是堅持既扶貧,又扶志,積極做好政策宣傳與羣衆思想工作。20__年,我辦組織黨員幹部先後3次深入結對村、結對戶中,採取面對面交流等方式,一方面切實宣傳好黨的一系列新觀點、新部署;另一方面積極引導他們樹立勤勞致富、創業致富,自強自立的意識,增強他們對改革發展的信心,幫助他們提高素質,學會一技之長,增強就業本領和創業能力。

四是在財力有限的情況下,先後給予河南村4000元資金,作爲對河南村社區公共服務中心建設的資金扶持,以此來幫助豐富該村羣衆的業餘文化生活。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結對幫扶工作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工作中還存在一些問題與不足。主要有:一是黨員幹部結對幫扶形式比較單一,活動開展還不夠平衡,有待進一步改進;二是由於業務工作繁忙,安排和組織下去的時間次數比較少,宣傳力度還不夠;三是捐款和資金幫扶的多,真正在政策、技術和市場信息等方面給予幫扶的東西不多。

四、20__年工作打算

20__年,我辦將繼續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不斷深化幫扶力度,拓寬幫扶途徑,增強幫扶實效,鞏固幫扶成果,以促進農民持續穩定增收爲重點,繼續做好“部門單位幫村,黨員幹部幫戶”工作,進一步健全長效幫扶機制,

努力發揮本辦職能優勢,實現農業增產、農村增效、農民增收,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爲推進城鄉統籌科學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教育扶貧工作實施方案 篇六

根據《中共貴定縣委貴定縣人民政府》(貴黨發[20xx]33號)文件精神,爲解決農村貧困學生上學問題,提高教育扶貧能力,結合我縣教育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目標任務

從20xx年起,按照定人定向的原則,構建全縣貧困學生資助精準扶貧工作體系,並形成長效工作機制。從入幼兒園到完成高中、中等職業教育畢業,實行減免學費、補生活費和培訓費等政策,對考取和就讀高等教育的貧困家庭子女,按獎、貸、助、減、補等政策給予多元資助,確保貧困家庭學生不因貧失學。加強農村貧困家庭學生技能教育和綜合素質培養,實施就業幫扶和就業援助,使其順利就業,脫貧致富。

二、主要措施

(一)落實教育資助政策

加大貧困生資助力度,落實國家濟困助學政策。農村貧困家庭子女在校就讀期間,除享受國家普惠性資助政策,如義務教育免雜費、免費提供教科書,中等職業教育免學費政策外,優先享受以下資助政策:

1、學前教育階段。對符合入園年齡,在經縣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審批設立的公辦幼兒園及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就讀的建檔立卡的家庭經濟貧困兒童、烈士子女、孤兒和殘疾兒童,由縣專項扶貧資金給予生活補助(200元/生/年)。同時積極爭取中央、省獎補資金,實現家庭經濟貧困學前兒童應助盡助。幼兒園按相關資助政策對家庭經濟特別困難學前兒童,酌情減免保教費。

2、義務教育階段。落實好義務教育階段“兩免一補”政策,對就讀義務教育階段建檔立卡的貧困家庭寄宿生給予生活補助,在上級規定標準(普通國小每人每年1000元、普通國中每人每年1250元)的基礎上,由縣專項扶貧資金對建檔立卡的家庭經濟貧困寄宿生給予生活補助(100元/生/年)。在全縣穩步推進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按照每生每天4元的標準,爲貧困義務教育學生提供營養改善計劃膳食補助。

3、普通高中教育階段。認真落實好普通高中 “兩助三免(補)政策,對就讀我縣全日制普通高中(含民辦普通高中)和完全中學的高中部建檔立卡的家庭經濟貧困學生,確保享受原有的國家助學金(20xx元/生/年)基礎上,新增扶貧專項助學金(1000元/生/年)、免(補助)學費(760元/生/年)、免(補助)教科書費(400元/生/年)、免(補助)住宿費(500元/生/年)的資助項目,新增學生資助項目所需資金,由省、州、縣按相關比例負擔。同時,積極爭取國家政策傾斜,引導社會各界參與捐資捐助,逐步擴大我縣普通高中家庭經濟貧困學生資助面。

4、中等職業教育階段。認真落實好中等職業教育“兩助三免(補)金政策。對就讀我縣全日制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含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建檔立卡的家庭經濟貧困學生,確保享受原有的國家三年免學費(20xx元/生/年),一、二年級享受國家助學金(20xx元/生/年)基礎上,新增扶貧專項助學金(1000元/生/年)、免(補助)教科書費(400元/生/年)、免(補助)住宿費(500元/生/年)資助項目。新增學生資助項目所需資金,由省、州、縣按相關比例負擔。

5、普通高等教育階段。認真落實好普通高校“兩助一免(補)”政策,對就讀普通高校本專科(高職)建檔立卡的家庭經濟貧困學生,除享受國家助學金(平均3000元/生/年)外,新增扶貧專項助學金(1000元/生/年)、免(補)學費(本科3830元/生/年、專科3500元/生/年)資助項目。新增學生資助項目所需資金,根據學生就讀學校隸屬關係,由各級財政分級承擔。

(二)支持貧困村學校發展

着力改善貧困村、貧困戶較集中村及農村國中學校基本辦學條件,優先安排校建資金,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落實教育均衡發展,擴大城鄉學校結對幫扶覆蓋面,加大師資扶持力度,全面提升貧困村及貧困戶較集中學校辦學品質,讓貧困家庭子女就近享受優質教育資源,降低教育支出。

1、優先改善貧困村學校辦學條件。優先安排貧困村學校基礎建設項目,在實施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農村中國小校舍維修改造、義務教育學校信息化建設等項目時,優先考慮貧困村。按照“缺什麼補什麼、建一所成一所”的原則,一校一策確定具體建設方案,改善貧困村學校的基本辦學條件,改善師生住宿等生活條件,完善配套附屬設施。

2、加強貧困村學校師資隊伍建設。提高貧困村學校教師素質,以師德建設爲引領,建立健全貧困村學校教師的補充、培訓、交流、保障以及評價和發展機制。支持鼓勵教師到貧困村從教;選派優秀教師到貧困村學校支教,開展多形式的貧困村學校支教工作;在培訓進修、評先評優等方面,優先考慮在貧困村學校任教的教師。

3、強化貧困村學校結對幫扶。在原有城鄉學校結對幫扶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結對學校,由重點幫扶中心國小轉爲幫扶貧困村或貧困戶較集中的村小、教學點,形成“縣—鎮”“縣—村”和“鎮—村”等結對幫扶體系,進一步優化和深化幫扶措施,主要在學校常規管理、教師業務能力提升、教育科研、高效課堂改革等方面進行幫扶和督促。

(三)扶持貧困生職業教育

充分發揮貴定縣中等職業學校的優勢,結合貴定產業特點,爲貧困家庭學生和農民提供職業技能培訓,使有教育需求的貧困家庭勞動力都能完成職業學歷教育,幫助貧困戶加快脫貧致富。

1、建好縣職業學校。做好中等職業學校招生工作,加強對農村貧困家庭子女職業觀教育,針對貴定產業特點和市場需求,重點建設好茶葉加工、電子商務、電子計算機、旅遊管理等專業,爲貧困家庭學生提供高質量、高就業、高收入的職業技能培訓。

2、開展貧困生職業學歷教育。通過定向委培特困生等方式,幫助貧困生完成中職以上職業學歷教育,實現就業脫貧;落實好農村貧困家庭子女職業學歷教育財政補貼政策。

3、開展勞動力技能培訓。依託縣中等職業學校專業優勢,配合政府各部門開展各類培訓,培訓對象爲主要從事農業生產、經營、服務和農村社會事業發展等領域工作的務農農民以及農村新增勞動力。

(四)鼓勵社會力量捐資助學

建立和完善以政府投入爲主、推進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的多元化教育扶貧機制,鼓勵和引導全社會關心、支持教育事業發展。

1、充分協調工會、共青團、殘聯、婦聯、紅十字會等社會團體、公益組織現有的扶貧資金和扶助政策進行扶貧助學。

2、廣泛發動社會力量參與捐資助學。鼓勵引導企業以及行業協會等社會團體積極參與教育捐資助學活動,積極動員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公職人員參加“教育扶貧日捐款”等形式的捐資助學活動,多渠道籌措資金。本着充分尊重捐贈者意願的原則,設立助學基金,鼓勵社會力量通過“點對點” 的方式支持貧困村學校建設、幫扶貧困家庭學生。

(五)開展特殊羣體關愛活動

每年的2月、8月,結合教育精準扶貧工作,大力宣傳義務教育法律法規,開闢學習宣傳專欄、專題,集中報道學習宣傳的動態、典型,使“保學控輟”和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宣傳進機關、進企業、進社區、進農村、進學校、進家庭,宣傳到村、到戶、到班、到人。認真執行“控輟保學”三項制度,進一步從源頭上控制輟學現象的發生,切實保障適齡兒童、少年依法平等享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確保適齡少年兒童不因貧困而輟學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縣教育局成立由局長擔任組長,副局長任副組長,縣教育局各科室負責人爲成員的貴定縣教育局精準扶貧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教育局基教科,牽頭負責教育精準扶貧日常工作。各站(校)要成立相關工作小組,負責推進教育精準扶貧各項工作。

(二)落實工作職責。教育局有關科室要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加強溝通、信息共享。縣教育局基教科負責牽頭制定教育精準扶貧工作方案,指導和督促學校落實國家資助政策;縣學生資助管理辦負責扶貧對象的識別和動態管理、扶貧培訓管理及扶貧補助資金髮放,落實應補盡補政策。各中國小校(幼兒園)、中等職業學校負責將就讀本校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納入貧困家庭學生資助政策範圍予以優先資助,並將資助信息載入學生資助管理系統進行管理,加強資助基礎信息的收集和統計,確保統計信息真實可靠。

(三)強化宣傳報道。教育精準扶貧是一項惠及數以千萬計農村家庭和學生的“民心工程”,各教育指導站和學校要整合宣傳資源,充分利用電視、手機短信、微信、宣傳橫幅、板報等各種載體,宣傳好教育精準扶貧的重大意義、資助政策內容、申請程序、補助標準,讓各項扶貧惠民政策家喻戶曉,進一步統一廣大幹部羣衆思想認識,激發教育扶貧攻堅信心,形成工作合力。

(四)建立信息臺賬。各學校要建立精準扶貧學生檔案,將建檔立卡貧困家庭中正在接受教育(含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的學生進行全面登記造冊,建立詳細檔案,對扶貧對象享受資助情況進行全程跟蹤,確保其獲得有效資助,完成學業。要完善檔案管理,分類建立資助、培訓檔案,將相關資助申請、評定、審批、公示和資金髮放憑證等資料整理歸檔。

教育扶貧專項實施方案 篇七

根據《涼山州2017年教育扶貧專項實施方案》要求,結合我縣教育工作實際,特擬定我縣2017年度教育扶貧專項實施方案。

一、年度目標任務

(一)促進學前教育加快發展

1、新建鄉鎮幼兒園20所,計劃投資10290.4萬元。

2、新建幼教點146個,新增283個幼教班,實現學前教育全覆蓋。招收幼兒6997人,學前三年入園率達85%左右。新聘輔導員566人,輔導員總數達688個。

(二)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寄宿制學校建設8所,計劃投資1585.5萬元。全面推進新市壩鎮、田壩片、海棠片、蘇雄片、玉田片等區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達標任務,新增城區教育資源,新增寄宿制學生1500人以上,營養餐正餐供餐率提高10個以上百分點。努力化解城區學校大班額。完成國小招生4000人,國中招生3000人左右;國小學齡人口入學率達到99%以上,國中學齡人口入學率達到97%以上,九年義務教育階段鞏固率達到75%以上。

(三)擴大高中中職教育規模

完成普通高中、中職招生任務,普通高中在校人數超過1800人。完成縣職業技術學校、內地彝區“9+3”學校招生任務,中職入學率達40%以上。啓動實施縣職業技術學校創辦統合性高中建設,努力探索高中、中職教育發展新模式。

二、具體措施

(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全面統籌落實“全面改薄”、“大涼山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十年行動計劃”和“大小涼山教育扶貧提升工程”等重大教育工程,搶抓發展機遇,加大基建資金投入,全面改善農村辦學條件。

1、實施教學及輔助用房建設。建設裏克鄉、尼爾覺鄉、坪壩鄉、玉田鎮中心校、新市壩鎮爾覺國小、吉米九年制學校教學用房;建成裏克鄉、尼爾覺鄉、坪壩鄉中心校和新市壩鎮爾覺國小廁所;建成裏克鄉中心校食堂。

2、實施寄宿制學校建設工程。建設裏克鄉中心校、玉田鎮中心校、新市壩鎮爾覺國小、尼爾覺鄉中心校、坪壩鄉中心校、普昌鎮中心校、吉米九年制學校學生宿舍和新華初級中學學生宿舍樓。

3、實施學校運動場建設。新建裏克鄉、尼爾覺鄉、坪壩鄉、玉田鎮中心校、新市壩鎮爾覺國小、普昌鎮中心校和吉米九年制學校運動場。

4、實施新市壩片、田壩片、海棠片、玉田片和蘇雄片49所學校教學設施設備標準化配置工程。

5、實施146個幼教點和20個農村鄉鎮中心幼兒園建設工程。

6、實施甘洛中學新校區和職業技術學校實訓基地建設。

(二)提升基礎教育水平

1、實施免費學前教育。2017年春季學期起,逐步免除全縣在園(班)幼兒保教費,對經教育部門批准設立的民辦幼兒園按公辦幼兒園財政補助標準給予等額補助,其收費標準高於財政補助的部分由學生家庭承擔。積極鼓勵社會力量,以多種形式舉辦學前教育。配齊公辦幼兒園教職工,採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配齊村級幼教點輔導員,建立幼兒教師培養機制,努力提高農村學前教育公共服務水平。

2、鞏固和提升普及義務教育發展水平。全面落實控輟保學縣長、教育局長、公安局長、人社局局長、鄉鎮長、校長、村長、組長、家長“九長”責任制,建立健全義務教育控輟保學責任機制,逗硬獎懲,通過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嚴控學生輟學;建立健全區域內義務教育學生流動預測和管控機制,適齡兒童、少年戶籍所在地居住地鄉鎮要建立兒童、少年花名冊,做到人頭清、數據準;加大義務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宣傳力度,繼續強化未成年人外出務工專項整治和義務教育執法督導檢查,進一步落實父母作爲第一監護人的責任;深化義務教育課程教學改革,增強課程適應性和教學吸引力,提高教學質量。新增甘中、民中和城小用地,適當增加城區學校學位,合理劃定甘中、民中、寄宿制及新市壩鎮國小畢業生升國中範圍,切實緩解城小、附城國小大班額問題。

3、全面創新高中階段辦學模式。積極探索綜合高中辦學模式,充分利用現有職業技術學校辦學優勢,擴充辦學規模,整合辦學資源,把現有職業技術學校建設成綜合性試點高中。(具體方案另文專報)

4、大力實施遠程教育和教育裝備工程,擴大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範圍。結合國家教育信息化重點工程的啓動以及實施農村國小計算機建設工程,加快推進“三通兩平臺”建設,在具備基本條件的學校全部完成寬帶網絡校校通,優質資源班班通數量遞增10%,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註冊教師達70%以上,學生達30%。

(三)提升高中辦學效益

1、實施普通高中中職免費教育。全面兌現普通高中免除學費並免費提供教科書政策,繼續實施中職免費和彝區“9+3”免費教育,促進高中階段健康發展。

2、提升高中中職教育辦學效益。啓動甘洛中學爭創省級示範性高中工作,不斷提高高中辦學質量,爲高等學校培養更多優秀人才,努力爲全縣扶貧攻堅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撐和人才保障。按照標準化要求進一步健全完善縣職業技術學校辦學條件,根據就業和學生需求調整和增加中職學校專業設置,提高職業教育辦學水平。

3、加大成人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從2017年起,通過縣職業技術學校的職業學歷教育、職業短訓班、內地中職學校彝區“9+3”免費教育計劃、成人農技培訓等多種方式,每年完成農村青年勞動者技能培訓任務。針對扶貧攻堅工作部署,根據貧困戶就業需要舉辦各專業培訓班,力爭年內完成培養2000名技能型打工人才。

(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1、積極爭取專任教師編制。2017年,力爭專任教師編制數在1922名的基礎上提升5%。

2、拓寬鄉村教師補充渠道,通過特崗和公招的方式,擇優聘用優秀大學畢業生補充我縣師資力量,力爭2017年補充80名。

3、加強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探索建立義務教育階段教師隊伍“縣管校用”制度,建立健全農村教師輪流任教、激勵機制和榮譽制度。2017年起,義務教育階段新增教師必須安排到農村學校從事教育教學工作3年以上。對支教教師、三類地區村小或教學點教師任職資歷進行加分。建立健全縣城教師到鄉鎮學校、鄉鎮學校到村小輪流任教機制,每年交流輪換教師不低於在職教師總數的5%。

4、實施提升鄉村教師能力素質工程。加大對教師的培養培訓力度,加大對教師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的培訓,校長、教師繼續教育每人每年不低於80學時,參加省、州、縣規範性培訓不少於24學時。建立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定期表揚制度,對長期從教的教師進行表揚予以激勵。繼續實施教師學歷達標計劃,2017年,幼兒園、國小教師專科以上學歷達到80%以上,國中教師本科以上學歷達到60%以上。

5、實施教師培訓計劃。加強教師專業培訓,制定實施“雙語”教師培訓計劃,開展規模化、專業化的各種培訓,從2017年,培訓人數達400人以上,計劃投入資金46.8萬元。使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得到明顯提升。

6、實施支教計劃。認真做好四川大學、眉山市、東坡區、洪雅縣的扶貧幫扶和對口支援工作,切實做好支教教師的接收、管理和考評工作,落實好支教教師的各種支教政策和待遇保障。

(五)落實教育經費保障

1、經測算,“一村一幼”開辦經費465萬元;輔導員工資補助1118.4萬元;“一鄉一所”工程10290.4萬元;免學前教育保教費360萬元;高中免學費115.9萬元並按標準免教科書費;師資培訓46.8萬元;新建或改擴建教學用房、學生食堂、學生宿舍、廁所、運動場,建設甘中新校區、職中實訓基地等經費14039.2萬元;義務教育學校設施設備裝備資金3000萬元。共需投入資金29436萬元。其中需縣財政投入4500萬元左右。

2、建立與教育扶貧目標任務相銜接的經費保障機制,推動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向教育傾斜,確保教育扶貧項目的順利實施。教育要主動對接上級有關部門,積極爭取項目和資金支持。縣級財政要調整支出結構,加大教育投入。審計、監察部門要加強對扶貧資金使用管理,堅決查處挪用、截留和貪污資金的行爲。

(六)強化教育督導檢查

依據教育扶貧工作的特點,制定和完善相關的評估考覈辦法和細則,按照科學規範、客觀公正的原則對教育扶貧專項工作實施考覈評估,並強化考覈評估的結果運用。要加大對教育扶貧專項工作的督導檢查力度,對督查中發現問題及時整改,推動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加大工作落實力度,提高教育扶貧的'質量和水平,確保教育扶貧工作取得實效。對重視不夠,工作不實造成嚴重後果或不良影響的,嚴格問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