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思品課課堂教學評語(多篇)

思品課課堂教學評語(多篇)

八年級思想品德教學反思 篇一

本課收穫:

本節課主要通過“實話實說、導出主題;課堂調查、體驗網絡;出謀劃策、趨利避害;各抒己見、點評案例;羣策羣力、制訂公約”等環節,運用情景教學、課堂調查、案例分析、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等手段和方法,使課堂教學充滿了生動活潑的氛圍;運用新課程理念,把對學生的思想教育貫穿到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課堂活動中去;以學生活動、自主發展爲落腳點,實行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以緊扣生活、精選材料爲載體,以學生身邊事例爲內容,循循善誘,力求教育無痕;在最後環節,將《網絡交往規則》合訂爲《班級網絡公約》,課堂達到高潮,也爲課堂知識在課外得以延伸埋好伏筆。

不足之處:

因活動較多,時間把握不夠到位;這堂課基本運用的是歸納法,而對歸納得出的結論缺乏演繹,沒有進一步拓展和加深;教學中,由於問題的開放性,學生生活體驗和掌握資料不夠等原因,學生的回答可能較零亂,活動實效性還不夠。今後,不管是思想品德課堂教學還是主題探究活動課,都要充分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力爭做到全員參與,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成爲學習的主人,活動的實踐者,同時要讓學生事先有思考,過程有總結,達到過程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目的。

國小思品教學反思 篇二

從事品德與生活教學已有多年,我認爲在教學中應該注意四方面的問題:

1、一活用教材:

教材是教師引導學生活動的工具、資源,課堂教學中既不能脫離教材,又不能固守教材,教師應準確理解教材編寫意圖,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科學地、有意義的地調整使用教材,提高思品教學的針對性、實效性如課本第4頁介紹自己的家人,只是從家人特定的職業、性格、特長、愛好幾個方面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一年級兒童已有知識,經驗較少,教師應在教材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拓展思維,打開思路,舉例說明還有哪些情況屬於性格、愛好、特長,還可以從家人的年齡、長相、生活習慣、家人的願望,自己的感受等各個方面來介紹。又如在講述家人親情故事時,可整合使用第二、三課教材的內容幫助學生開闊思維。

2、注重細節,培養學生良好習慣:

在課堂上,關注言行不良表現的學生,及時調動班級和教師的力量幫助他們認識錯誤,認識錯誤造成的嚴重後果,從而校正自己的言行。平時注重培養他們養成儉樸,文明禮貌,尊老愛幼,遵紀守法,保護環境的道德行爲習慣,個性心理方面培養學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質,總之,通過這些年的品德課教學,學生的整體素質得到了提高,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3、恰當處理和學生的關係:

要想處理好這個關係我在平日的教學中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傾聽學生說,做學生的知音。

(2)相信學生能做好,讓學做,獨立思考、獨立說話,教師相機誘導發現,凡是學生能做的不要包辦代替。

(3)放下老師的“架子”和學生交朋友,來一個變位思考,讓學生當“老師

(4)誠實守信,嚴傳身教,教書育人。對學生的“人格行爲”不要過分要求

4、評價要多樣化:

評價對學生樹立信心,體驗成功,促進發展有着重要作用。課堂上除了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自已,小組等多主體參與評價。多層次多角度去評價所有兒童,鼓勵每一個孩子。

國小思品課的靈活性、多樣性要求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教學基本功要過硬,教學業務能力要強,教學水平要高。課堂教學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要具備良好的師德。這樣你就能撐起一藍天,用你的道德行爲染學生,學生就會愛戴你,家長就會信任你,你的教學改革就會成功。總之我要從以上幾個方面努力,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思想品德教學反思 篇三

本學期,我擔任的是國中二年級政治課。在與學生教學相長中,既有許多收穫,又有許多的感悟。教師的工作時在塑造學生美好的心靈,特別是在國中階段,上思想政治課的老師要教育、啓發、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爲此,就要求老師必須具備較高而靈活的教育教學技巧。思想政治課的改革與素質教育的實施,教學方法的探索與創新,學校德育工作的加強等等,都與老師的才能與素養的提高分不開的。思想政治課主要任務是,使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合作、學會學習,全面提高認識社會、適應社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思想政治課如何激發學生學習品德課的興趣、使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結合達到教學目的。反思以往,很有必要,爲此淺談點滴體會。

一、政治老師要自覺提高自身素質

“打鐵先要自身硬”,實施素質教育,首先要提高老師的自身素質,老師的素質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自身的專業知識要紮實,更新,業務能力要提高;二是老師的言行修養、道德覺悟要提高。這是素質教育的基礎,也是推行素質教育的先決條件。要提高老師素質,必須紮紮實實地做到如下幾點:

1、堅持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還要豐富其他學科知識。曾聽學生說過:“老師,我本來對思品課沒興趣,我喜歡你上課,我纔對思品課產生興趣”。我經常買書,不管是教育教學方面的書籍,還是雜誌,電視新聞,心理訪談等。常與學生及社會上不同層次的人交往,在教學中加以運用。豐富課堂教學,加之我本人的經歷豐富,常以我自身的經歷說給學生聽,纔有如此效果。

2、勇於反思。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老師有淵博、深厚的學科知識,還需勇於反思,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這就要求老師積極參與教學研究,結合實際、因材施教、勇於實踐、善於總結,不斷探索和掌握思品學科教學的好方法,有效地推行素質教育。“吾日三省吾身”我儘管做不到,但我常反省自己還是能做到。特別注意學生的言行,說話較爲恢諧,學生不反感,有時就是一個眼神,學生都很在意。幾乎每上一節課,只要有不如意時,會多寫一點,如果覺得這節課有興奮點也記下。

3、老師要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權利,尊重學生的特長、個性和人格。有的老師總是一廂情願替學生“着想”,常常因此忽略學生的權利,認爲自己爲學生好,而學生的權利微不足道。於是,上課經常拖堂,擠佔學生的課間活動時間,隨便把學生的副課挪用,作業沒完沒了,久而久之難免學生厭倦、反感。有一次上九年級的課時,因現在會考只作爲績效考覈,學生不太在乎,一個成績較好的學生覺得聽這課沒興趣,便抄寫英語筆記,當時我特生氣,將她的筆記本當着同學的面撕成兩半,頓時,教室很安靜,因爲我一般情況是不會生氣的。繼續將內容上完,課後與學生談話瞭解她的想法,我給她道歉,“我不應該撕筆記本,畢竟你花了那麼多心血”。學生也承認了她的錯,後來我上課時,當着全班的面給學生道歉,有學生不理解,我解釋教師也有犯錯誤時。就這樣我迎得了學生的信任,於是學生有什麼心理話都與我說。請我爲她們出主意。我尊重了學生,學生也尊重我,不管是上課的學生,還是沒上課的學生對我都很親近。我在學校哪怕在累,只要與學生相處,煩惱就沒有了,學生只要看我臉色不好,都會說,教師別太累着了,多休息,保重身體。

二、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國中思想政治素質教育的主渠道仍然是課堂教學,使學生較好地掌握社會主義建設基礎理論知識,必須堅持老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的教學原則,改進教法,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環境,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教學中,運用“讀、議、講、測”是課堂教學最有效的教學方法。“讀”是學生主動學習,掌握知識的基礎。老師要指導學生讀,提高讀的質量。結合實際把握好重難點,提出讀的提綱。同時要精讀,讀懂,掌握基礎知識;“議”是發展學生思維的有效方式,也是學生互相學習,自我教育的過程,老師要把握好主題,明確議題,開拓思維,適時引導,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觀點,激發學生探討問題的興趣。有效地培訓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講”是老師對關鍵問題的點撥。老師對重點知識給予精講,及時對學生糾偏,解疑。“練”是知識鞏固、培養能力的重要環節。“測”讓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測試,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讓學生覺得在課堂上將所學知識及時鞏固,對教學及時反饋,及時補缺。使學生基礎知識得到鞏固,形成知識樹。教學的形式是多樣的,我們應根據不同課題,結合學生實際,採用有效的教學方式,如:“探求式、導讀式、討論式”等。總之,要體現老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面向全體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原則。達到傳授知識,提高學生政治理論知識水平,又發揮德育功能,提高學生道德覺悟和政治素質,使知與行統一。

反思帶來的快樂我感受頗深,如今嚐到了甜頭。“親其師,信其道”。受學生歡迎和喜愛的老師,往往對學生產生一種親和力,對學生的教育事半功倍。快樂老師就是教育教學的快樂,就有學生學習生活的快樂。這就是新型師生關係要求做到的,儘管做得還不好,還需不斷學習新的教學、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思品教學反思 篇四

“生命根植於生活,生活因擁有無數的生命而精彩。”這句話我非常喜歡,我認爲這句話是對魯潔教授強調的“兒童的生活經驗是課程的基礎”所作的最好的詮釋。然而,怎麼體現生活的課堂,讓學生生命在課堂教學中充滿活力?怎麼讓學生在自己的生活中進行有意義的學習呢?我們在《秋遊去》教學實踐的過程中,經歷了酸甜苦辣,儘管失敗多於成功,但每次都有或多或少的收穫。我深深地感受到:我們共同經歷了生活,探索的本身就是在過有意義的生活。

就在不經意中,我們的品德與生活課程實驗經歷了兩年。通過參加省市培訓和教學研討,應該說對該課程的性質、基本結構、課程目標等略知一二。可當拿到《秋遊去》這個話題備課時,我們感到了莫名的棘手:“秋遊”是一個學生無法自主決定的話題,“秋遊帶什麼”一般都是由家長給準備的,到底什麼是學生自己的呢?教師怎麼對學生“出遊”生活進行有意義的引導或指導呢?這個看似與學生生活貼得很近的內容,卻不知怎麼與學生走近。在痛苦的思索中,我們根據課程的生活性、開放性、活動性特徵,拿出了上面教案。

試教之後帶來的是更大的困惑:爲了體現活動型綜合課程,我們設計了闖關遊戲。而課堂上,孩子爲了完成校長的任務在活動,活動中和活動後學生在想些什麼、感悟到什麼看不出。我們還感到教學活動缺乏與學生實際生活的聯繫,不能很好地體現目標,只是一種形式呈現,沒有意義或意義不大,使課堂教學缺少生活的意蘊。

在虛擬中我們能捕捉的東西就是教師有意識地在幫助學生知道怎麼秋遊——在認識層面上,而非實踐層面。虛擬中獲得的`認識,需要在實際的、真實的秋遊中檢驗,內化、深化認識。

反覆研討之中,我們拿出過好幾份教案,上面的這份可以說是最新的。回想起研究的過程,我們從沒有生活——爲了生活——在生活中過生活。我們學會了思考:怎麼從學生的生活經驗、經歷中尋找談話的內容;怎麼從教材的範例中發現與自己的學生最接近的生活問題,變爲學生自己的問題;怎麼關注學生,在平實中指導學生的生活;怎麼以真實生活的邏輯爲依據進行活動安排與設計……

一、課前調查,瞭解學生實際

品德與生活課標中指出“教師在教學活動的每一個環節應注意把握兒童的實際情況”,怎麼把握?在品德與生活實踐中,我們越來越感到課前調查的重要性,因爲它是有效進行教學設計和有效開展教學活動的基礎,課前少了調查瞭解,課上的把握就難以做到。課前走近學生和他們交談,從中瞭解他們對生活問題的看法、對生活事件的態度、對生活現實的需求和困惑等,根據孩子的實際設計教學,才能符合他們的心理願望,才能讓孩子真切感受這是自己的生活。例如,我們課前深入學生時,發現孩子們雖然無法自主決定去哪兒秋遊,但是一年級的秋遊活動的經歷卻給他們留下了的深刻印象;孩子們說不出秋遊有什麼意義,但他們對看到什麼、玩了什麼興致盎然。正是有了課前的調查資料,才爲我們進入孩子的生活提供了話題。

二、回味經歷,引發學生心聲

讓學生回憶去年秋遊中的最快樂、最難忘的事,和大家一起分享,雖然教材中沒有提到,那麼我們設計的目的又何在呢?正如魯潔教授所強調的:“課程是爲了生活”,爲了促進兒童“過有道德的社會生活”。因此我們認爲,真實生活經歷、經驗就是最好的課程資源,也是課程的基礎。秋遊的目的不僅僅是玩,玩中體驗到了大自然的美麗,體驗到了生活的美好,體驗到了集體活動的快樂。這種教育不是通過“說”完成,而是孩子能用自己的心靈感受得到的生活。我們就是要讓學生在自己的生活中進行有意義的學習,從而提高對現實生活的感悟能力。

三、貼近生活,關注學生問題

課前調查中,我們發現不少學生秋遊時留下的遺憾,比如:水帶少了,還沒出發水就喝光了;衣服穿多了,脫下的衣服沒辦法;吃的帶少了,午餐時沒吃飽;鞋穿得不合適,摔了跤……生活中出現問題,並不等於孩子

會關注問題,能面對和解決問題。教學怎麼貼近學生的生活呢?關鍵在教師。我們進行教學設計時注意了這些,從教材的範例中捕捉到與自己的學生最接近的生活問題,生成爲學生自己的問題,引起孩子們的關注,通過“說出遺憾或不開心的事”到“談自己的感受”,爲積極主動參與探究,主動思考,主動想辦法解決“出遊的準備”問題打下基礎,使課堂離學生近了,課堂教學成爲了學生生命歷程中的一部分。

四、學會選擇,提升學生生活

杜威說:“生活是一種自我更新的過程。”爲了體現這個過程,我們還設計了學生介紹自己出遊準備的物品,說出選擇的理由;師生、生生互動提出看法、建議;根據自己的經歷、經驗進行的溫馨提示等一系列活動。通過師生、生生多向互動的課堂生活,學生學會在生活中選擇。在生活自導的同時,在生活經驗交流的基礎上,學生走進了自己的生活,學習活並不斷進行着自我更新,這些無疑爲他們正在進行的生活起着有意義的引導或指導作用,不僅推動了學生在課堂上所進行的有效學習,也使其已有的生活經驗得到了提升,生活觀點得到了發展,也使我們常說的“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生活”不再是一句空話。我想,這不就是新課程追求的生活的課堂,涌動着生命活力的課堂嗎?

以上是我通過課例的研究積累的感受,儘管認識有限或許不妥,但我願意把它呈現給大家,爲的是讓更多的探索者創造出更多更好的課改新篇章。

思品教學反思 篇五

國小低年級是進行養成教育的關鍵時期。有無好的生活習慣對其以後的生活與學習有非常重要的影響。記者曾問過一位榮獲諾貝爾獎的科學家“請問您在哪所大學學到您認爲最重要的東西?”這位科學家平靜地回答:“我小時候老師教過的飯前要洗手,東西要放齊,要按時作息,要與小夥伴友好相處。”

在教學中我爲學生提供兩種情境:

(1)經常能早睡早起,起牀迅速、輕鬆;

(2)經常被媽媽叫起,仍感到睏倦。

學生能夠經過自己的判斷知道早睡早起對我們的身體是有好處的.從而更能主動的早睡早起。

在這節課中,我設計了三個活動,最後一個活動是“議一議,再說說自己”。明明現在退步了,可一年級的紅紅卻一直沒改,請你想想她這樣做結果會怎樣?你想給她哪些建議?有兩三個孩子發言了,可是說來說去,卻只說得到簡單的兩句話,爲了引導孩子們的想象,我說:“根據調查,老師發現我們班小明同學和鍾姐姐是好朋友,他早晨鬧鐘響了,小明自覺起牀;路上不圍小攤點,抓緊時間去學校;課堂上,家中做作業一心一意,不開小差,不看電視;晚上鬧鐘響了,小明自己上牀睡覺。說說自己的情況和想法,以前怎麼樣?今後該怎麼樣?設計了這個環節後,孩子們有東西說,也就越說越好了,根據後來家長的反映,孩子們在家裏都談到了這堂課,也開始由小小孩漸漸地懂事成長爲合格的國小生了!

八年級思想品德教學反思 篇六

通過3月30日到臨沂二十七中的學習,我受益匪淺,由此我深刻的感悟到以下幾點:

(1)今後我要加強對本學科的深刻鑽研,認真備課,一堂高效課往往需要老師付出10倍以上的代價來準備,這是一個艱辛的工作,更是對老師們耐力的巨大考驗,“精心備課”貴在堅持,這幾節課的執教教師都是花費了大量的心血設計課堂的,每環節知識點過渡都很自然合理。

(2)精心研究課堂問題的設置。問題設計既要考慮課本主要內容,也要考慮學生接受能力,還要考慮學生課堂學習時間。新課問題設計儘量注重基礎,由淺入深,難度太大的問題可以分解成易於學生認知的幾個小問題。倘若問題設計精巧,就能讓學生感覺到一節課既輕鬆又充實!老師也能感覺到順理成章,一氣呵成!

(3)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思品課不同於其他學科,它的主要任務是引導學生逐步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世界觀,能夠運用正確的思想觀點對某種行爲或社會現象進行評判,因此思品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及社會實際聯繫最緊。在這幾節課中讓學生感知生活中處處有合作時,有的教師選用了大量的圖片以及生活中的情景,讓學生體驗感悟知識,還有一位教師設計了一個分組完成的競猜活動,讓學生體會合作的重要性,給學生帶來了學習的樂趣,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思品教學反思 篇七

九年級的學生怎樣在有限的時間裏發揮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習效率,有幾個方面需要注意:

一、把握基礎,很抓重點

政治試卷的主觀題比例較大,基礎知識題也比較多,所以基礎知識是否紮實非常重要。平時必須加強對基礎知識的複習,讓學生熟悉課本,牢記基礎知識。但是基礎知識內容較多,所以更要去粗取精,抓住主幹知識,突出重點,抓住最基本、最本質的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以便於學生的識記。還可以構建知識樹,以此來建立知識之間的聯繫,已達到融會貫通的效果。

二、關注時政,結合實際

理論聯繫實際始終對政治課來說至關重要,政治會考的`最大的特色就是給出一段時政材料讓學生進行分析,提出相應的問題,結合課本知識進行回答,以此達到理論聯繫實際的效果,比較注重學生實際和社會實際。所以學生在複習時要多關注近期社會熱點,還要重視關於青少年實際生活的問題,運用所學知識,去判斷、分析、解決實際問題,從而培養和提升學生的能力。

三、注重思路,規範答題

“濫做百題,不如精做一題。”在複習中要精選試題,否則只是浪費時間。多研究歷年會考題,分專題並將題型分類,研究答案也能有意外的收穫,研究答案可以發現答題規律,拓展思維。作大題的時候,要培養做題技巧,認真分析材料、認真審題、不要急於下筆,從材料中提取有用信息,找準關鍵詞和關鍵句,然後結合課本知識,組織答案,字跡工整,理清思路,最後呈現答案。

政治複習總的來說知識多、比較抽象,在有限的時間裏快速提高會考成績,就要掌握複習方法,根據個人實際情況,多下功夫,一定會有效果。

思品教學反思 篇八

一學期轉眼即逝,反思過去,有許多的感慨,酸甜苦辣皆俱全。思想政治課是老師在塑造學生完美的心靈;個性是在國中階段,上思想政治課的老師要教育、啓發、幫忙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爲此,就要求老師務必具備較高而靈活的教育教學技巧。思想政治課如何激發學生學習品德課的興趣、使教學資料與學生生活實際結合到達教學目的。反思以往,很有必要,爲此淺談點滴體會。

一、政治老師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

“打鐵先要自身硬”,實施素質教育,首先要提高老師的自身素質,老師的素質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自身的專業知識要紮實,更新,業務潛力要提高;二是老師的言行修養、道德覺悟要提高。這是素質教育的基礎,也是推行素質教育的先決條件。

二、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國中思想政治素質教育的主渠道仍然是課堂教學。使學生較好地掌握課本的基礎理論知識,務必堅持老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的教學原則,改善教法,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環境,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教學中,運用“讀、議、講、測”是課堂教學最有效的教學方法。我時時問學生學習狀況,針對學生中存在的問題,加以引導。幫忙她們解決學習生活中的難題,成爲她們的良師益友。課堂上我鼓勵學生大膽表現自我。

三、利用好社會大課堂,與社會實踐相結合。

理論聯繫實際,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結合,是國中政治課推行素質教育重要途徑。其主要方式是走出去和請進來。同時結合實際,在第二課堂活動中舉行時事演講,辯論賽、政治小論文。這樣,使學習生動活潑,在思想政治課所學的知識得到檢驗,得到昇華,從而激發學生對社會主義建設理論追求慾望和創新精神,有效地提高學生政治學科的理論素質和思想道德覺悟水平,獲得良好的效果。

反思帶來的快樂我感受頗深,如今嚐到了甜頭。“親其師,信其道”。受學生歡迎和喜愛的老師,往往對學生產生一種親和力,對學生的教育事半功倍。快樂老師就是教育教學的快樂,就有學生學習生活的快樂。這就是新型師生關係要求做到的,儘管做得還不好,還需不斷學習新的教學、教育理念,提高自我的教學水平。

思想品德教學反思 篇九

本節課主要讓學生認識社會生活的巨大變化,體會改革開放的意義,熱愛我們現在的生活,提高學生關心社會的情感,懂得社會生活的複雜性,正確認識從衆心理,自覺抵制社會生活的消極影響,初步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注重引導學生感受社會生活的感性化材料,在充分感受體驗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思考社會發生變化的原因,初步認識社會的發展離不開黨的正確領導和人民羣衆的辛勤勞動。同時結合教材提供的新詞彙變遷——小組活動來認識社會的發展,接着從學生生活體驗入手認識社會的意義,瞭解參與社會生活的途徑和方法;其次爲了突破重難點,對社會複雜性、從衆心理這兩個理論性較強的問題,給學生創設情境、提供案例資料幫助學生理解。

爲了集體的發展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所選視頻爲學生所熟知且和歷史教材有聯繫視頻爲學生營造了一個還原歷史、探究知識的氛圍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眼、耳、口、手、腦等多種感官學生的興趣被大大的調動起來。學生的主體地位彰顯討論熱烈積極回答的答案除了教材涉及知識點外還有拓展和延伸。例如面對集體安排我們要犧牲個人利益人多不一定就是力量大等。另外本節課所選視頻題材內容積極向上很好的體現了愛國主義教育進課堂的要求學生在學習的同時情感得以昇華思想得到提高。

確認識個人和集體的關係教學反思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是教育的主體,又是活生生的獨立個體,他們有自我意識,有自尊心,有自己的需要、興趣、愛好、追求和個性,有自主性、能動性,他們不是消極地接受教育,而是以強烈的自我意識,對教育內容、方法甚至老師都能作出反映和選擇,一旦認識教育的意義和重要性時,他們就會以主人翁的態度將教育要求變爲自我需要。我們要充分認識到學生這種主觀能動性的重要性,而不是忽視和壓抑。沒有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沒有學生在教學中的積極主動的參與,教育就可能蛻變爲“馴獸式”的活動。發展學生的主體性是學生主動獲得知識、能力和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根本保證,離開了學生主體性的發展,教育就失去了依託和生命力。

充分利用新教材的優勢,創設一個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利用多媒體的現代教育手段支撐整個教學過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使學生在一個生動、有趣、多姿多彩的思想品德課堂中,愉快地“享受”學習,真正地把課堂還給學生。

在體現新課程考試要求方面,本次課在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通過設置一個開放性的話題——請以學校團委的名義寫份倡議書,號召全體同學維護正義,遵守規則,做一個有正義感的人,充分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以適應未來會考的要求,也培養了學生參與社會生活的意識。整體來看,效果良好。

公平正義是人們永恆的追求,保障每一個人的基本生存權利,是一個社會進步與文明的體現。關注弱勢羣體,是我國政府非常重視的問題。九年級學生的生活範圍不斷擴大,不再侷限於家庭和學校這樣簡單的社會環境之中,逐步擴展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失學問題、三農問題、下崗問題、貧富差距等各種社會問題逐漸進入他們的視野,引發了他們的思考。

同時,九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對各種問題的認識已經不滿足於感性的瞭解。他們渴望對自己生活的社會和世界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引導學生形成對社會問題的正確看法,引導他們懂得與人合作,學會通過溝通與對話,去了解社會各種羣體的生活處境,學會尊重人、理解人、信任人,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課題,也是社會主義公民教育的當務之急。爲適應這些方面的教育引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聯繫實際,結合具體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如何正確看待這些問題,解決這些不公平的現象,提出自己的建議,會起到較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