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的思考(精選多篇)

目錄

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的思考(精選多篇)
第一篇: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的思考第二篇:淺談農村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第三篇:三道河中學英語教研組英語課堂教學模式第四篇:345課堂教學模式的思考第五篇:關於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的思考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的思考

[摘要] 本文通過總結傳統教學思想的精華和語言學習應遵循的規律,分析現行英語課堂教學模式的特點並對其存在的不足進行反思,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提出了一些改進措施。

[關鍵詞]課堂教學模式 反思 改進

自《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頒佈以來,我國中學英語教學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各種教學理論、教學思想、教學方法應運而生。其中,普遍爲大家接受並推廣開來的有:任務型教學法(task-based teaching approach)、交際性教學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等。這些理論在思想上雖然各有側重,但它們的共性也很明顯,即:強調英語學習以“任務”爲中心,英語教學應儘可能爲學生創設“情境”,並指導學生在“做中學”,旨在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即語用能力(pragmatic competence)。在這一理論的指導下,現行英語課堂教學呈現以下特點:(1)重視語言情境的創設,注重聽說能力的培養;(2)教學的展開以完成任務爲目的,對語言的習得在參與活動中完成;(3)對鼓勵、保護學生運用英語的積極性注重有加,忽視甚至反對爲學生糾錯;(4)多媒體、互聯網技術的引進,大大增加英語課堂教學的容量。

現行課堂教學所呈現的特點順應了“培養大量‘實用型’外語人才的時代需求”,卻在一定程度上違背了語言自身的規律和特點。(1)語言本身具有複雜性和多樣性的特點,教師不可能爲學生預測他們將來可能會遇到的各種英語交流情景。(雍毅,xx)(2)衆所周知,語言是由語言能力和語言行爲兩部分組成,且語言能力優先於語言行爲。任務的設置、活動的完成是具體的語言行爲,而語言行爲的產生依賴於各種語言能力的獲得(如基本的語法規則、詞彙的記憶及詞形轉換、基本的表達方法等)。(3)語言的學習強調日積月累和身體力行地習得。電化教學在方便課堂教學的同時,也容易讓學生產生依賴心理;課堂容量過大會使教學步驟的實施流於形式,學生對語言的學習也只能淺嘗輒止。(4)外語教學應遵循字——詞——句的語言發展的普遍規律,對基本詞法、句法的掌握是學好一門語言的基本保障,所以及時糾正學生在運用語言中所犯錯誤乃是幫助其提高語言能力的基本途徑之一。(5)語言習得的過程由輸入(input)和輸出(output)兩種循環組成。傳統教學中強調的聽、讀、說、寫的四種技能正是兩種循環的最好詮釋。語言的輸出有賴於語言的輸入,只有正確的語言信息輸入的前提下,才能保證合理得體的語言輸出。而“任務型”“交際性

”等教學模式主要以語言輸出爲主,相對忽視語言信息、語言規則的輸入,長期下來,就會使得語用能力的提高成爲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正如前文所述,語言的使用受到規則的限制。換言之,語言使用者的語言知識取決於一套有限的規則,他們通過激活這些規則來理解並生成無限的語言。(雍毅,xx)因此,如何讓學習者更好地掌握英語的基本語言規則、言語習慣,關係到他們的語言能力能否真正得以提高。正確的做法是:以語法規則爲框架,以詞彙、語言知識爲基礎,以情境、任務的設置爲途徑和手段,引導學生在具備語言能力的基礎上執行語言行爲,又通過語言行爲來鞏固和提高語言能力,完成兩個部分的良性互動,從而使語言學習的根本得以迴歸。

“任務型”“交際性”教學模式的推廣改變了以往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講授灌輸、學生被動接受的現象,強調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對貫徹新課程標準的思想起到了一定積極作用。但不能因此就徹底否定傳統教學模式,更好的做法應是將兩種思想中精華的部分結合起來。這體現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做好以下幾點:

一、藉助母語的結構和隱語現象輔助英語教學

世界上大多數語言在結構上都有共性。比如,對大多數民族來說,字母——音素——文字是最方便的文字體系。(鄧萬勇,xx)漢語在語言形態上雖然與英語有很大的區別,但在文字表意上,他們都有許多共通之處。所以,我們在具體教學中不應片面強調英漢語言的差異,而應充分利用母語與英語在句法結構、言語習慣、語言邏輯等方面的共性,引導我們學生利用已掌握的語言規律來實現語言知識的正遷移,從而更好地完成英語學習。

例1.漢語:(1)我在王府井大街上遇見了她。(2)我是在王府井大街上遇見她的(不是在天安門廣場)。英語:(1)i met her in the wang fujing street.(2)it was in the wang fujing street that i met

her. 通過比較,不難發現英漢在句型結構上的相通之處。這種比較可以幫助學生快速掌握英語的強調句型。

例2.(1)he lived here 2 years ago.(=he left here 2 years ago.) 這兩個句子意思相同,學生很難理解。其實,漢語也有一樣的表達方式,即(2)他住在這兒是兩年前的事了。(意即:他兩年前就離開了,現已不住這兒了。)

例3.(1)it will be a long time before he realizes his mistake.(2)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他纔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比較以上兩句就會發現,英漢都是通過結構連詞達到這一表達效果的。

再如:在講授虛擬語氣的用法時,可以引導學生對英漢兩種語言中類似的語言現象進行比較,從而更好地理解語氣(moods)的用法。其實,英語中虛擬語氣(subjunctive mood)的使用就是爲了降低語氣的生硬度,使說話的語氣變得更柔和。例證1. would you please …? 比will you please…?;could you…? 比can you…? 的語氣更委婉、客氣。例證2 在order, demand, insist(堅持要求)等單詞的賓語、主語、同位語從句中要用虛擬語氣 (should) do也是同樣的道理。漢語的語氣表達也同樣存在這樣的現象,只不過通常是加上語氣詞達成這一表達效果的。如:“您”——“你”、“請”——“務必”、“能不能……?”——“一定”,還有“可以……嗎?”“……怎麼樣?”、“麻煩你……?”等語氣詞的使用都能起到軟化語氣的作用。

教學中如果細心觀察,還能發現英漢兩種語言中有些詞語在音、義上也是相通的,如“borrowed words”——“舶來詞”,“舶來”意即“運輸”、“引進”,與“borrowed”一詞的音、義相同。還有cool——酷,sofa——沙發等等。

二、注重詞形、詞性轉換規則的教授,使詞彙學習體系化

詞彙教學是外語教學效果得以實現的基礎,而現行課堂教學中更多注重單詞的語境特徵和語義理解,傳統教學中詞形、詞性轉換規則和基本構詞法等知識的教授常常被忽略。長此以往,勢必造成單詞記憶困難、不成體系的後果,學生在遣詞造句時也會錯誤

第二篇:淺談農村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

淺談農村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

張豔紅

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林口縣龍爪鎮中學郵編:157618

摘要:

近幾年,隨着新課改的不斷深化,農村中學英語課堂的教學模式也在發生着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村中學的英語教學質量有所提高。在此筆者將結合自己在農村中學十幾年的教學實際,從農村中學英語課堂教學理念的創新、農村中學英語教師隊伍的變化以及農村中學教學輔助手段的更新等幾方面,淺談農村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

關鍵詞:農村中學教學理念教師隊伍教學輔助手段

記得喬伊斯在《model of teaching》一書中,是這樣詮釋教學模式的:“教學模式可以定義爲是在一定教學思想或教學理論指導下建立起來的較爲穩定的教學活動結構框架和活動程序。作爲結構框架,突出了教學模式從宏觀上把握教學活動整體及各要素之間內部的關係和功能;作爲活動程序則突出了教學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作爲一名在農村中學任教的英語教師,我將這段文字反覆揣摩,得出自己淺顯的理解:教學模式應該是教師根據科學的教學理念,結合所教學生的實際情況,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摸索出的一套可行的、有效的課堂教學步驟和基本環節。教學模式應該爲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服務。有了對教學模式的整體認知,每一位教師才能根據自身條件、學生的實際情況及學校的辦學條件等,制定出具有自己個性特色的課堂教學模式。而且,在構建一節課的時候,也纔會把重點放在教學理念的應用、教師與學生基本情況的分析、及教學手段和方法的選擇等方面上。

近幾年,沐浴着新課改的春風,農村中學英語課堂的教學模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此我將結合自己十幾年的教學實際,從以下幾方面,淺談農村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

一、農村中學英語課堂教學理念的創新

我是1999年參加工作的,雖然那時正是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過渡階段,但是農村中學相對來說還是比較閉塞,信息不靈通,學生幾乎沒有學習英語的良好環境。加之,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老師上課無非是“一本書,一張嘴,一支粉筆,一塊黑板,最多再加上一臺錄音機。”同時,老師在應試教育的壓迫下,成了整節課的“主角”,從導入到授新,再到總結,統統都是老師一個人自編自演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突出的是老師的“教”,而忽略了學生的“學”,學生不是學習的主人,學習英語也不是爲了“運用”,而是爲了“高分”,這就是傳說中的“啞巴英語”。

然而,隨着時代的發展,尤其是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變,教師(更多請關注)們能夠深切的感受到,陳舊的課堂教學模式已經適應不了時代的變化了,不能爲培養創新型人才服務。從十多年前開始,全國上下大力推行素質教育,各種新的教學理念應運而生。伴隨着《義務教育英語課堂標準(實驗稿)》的頒佈,我國中學英語教學改革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由於受到各級教育部門的重視,像我們這樣的農村中學英語教師,也能夠通過各種培訓學習,接觸到各種新的教學理念。其中正在被廣泛使用的有:高效課堂教學法、任務型教學法、“先學後教”及“情景教學”等。雖然這些先進的教學理念在理論上的側重點不同,但卻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提倡把課堂還給學生,讓他們成爲課堂的主人,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使英語成爲學生解決問題的工具。先進的理念猶如一陣陣春風,爲農村中學的英語課堂教學帶來了勃勃生機。

二、農村中學英語教師隊伍的變化

記得剛參加工作的時候,作爲農村中學,我校英語教師存在着數量少、質量不高、教師年齡偏大、不符合學歷要求,甚至沒有中學英語教師資格證等問題。這些問題導致部分教師不重視素質教育,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接受新的教學理念、使用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從

而阻礙了教學質量的提高,阻礙了教改的深化。

十幾年後的今天,農村中學英語教師的隊伍也發生了不小的變化。以我校爲例,全校共有七名英語教師,全部是英語本科專業畢業並持有中學英語教師資格證。七人中,有六人年齡在33歲以下,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的能力極強,多次參加省市級的各種教學技能大賽,並取得優異的成績。在年輕的英語教師隊伍裏,逐漸形成了“比、趕、超、幫、學”的風氣,我校不但近幾年的英語教學成績穩步提升而且逐漸摸索出一套適合農村中學的教學方法,成爲我校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應具備整合學科和整合教材的能力,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和專業素養。教師們已經不再滿足於“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的口號,隨着課改的深入,教師們逐漸意識到終身學習的重要性,他們正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演繹着新的座右銘:“要給學生一杯水,就要把自己開創爲一條源源不斷的小溪。”

除了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學能力,我校英語教師還在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研究能力。張志遠在《英語課堂教學模式》一書中寫到:“中國的英語教學模式研究必須植根於中國傳統文化的沃土之中,必須面向世界,立足中國,基於學校,植根課堂。”“教師從事教育研究是國際外語課程改革與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教育研究與英語教育教學實踐密切結合,日益成爲中國英語教師努力進取的方向。”“實踐證明,教育研究正在從專家學者的理論殿堂走向課堂,教師正在成爲教育研究的重要力量。中國教育研究的希望在一線教師,因爲他們有最豐富多彩的教育教學生活,有最真切鮮活的教育教學體驗,有最亟待解決的教育教學問題,他們是充滿激情、富有朝氣的研究羣體。”從這幾段文字中,我們不難看出新時代向農村中學的英語教師們又提出了新的要求,發出了新的挑戰。作爲農村中學的英語教師,我們也將全力以赴,不辱使命,爲探索一套適合農村中學的英語教學模式獻計獻策。

三、農村中學教學輔助手段的更新

受益於農村標準化學校的建設,近幾年我校面貌煥然一新,且不說破舊的木頭黑板已變爲磁力黑板,也不用說平房教室變成了寬敞明亮的教學樓,單說爲我校配置的各種功能教室,就足以讓人興奮不已。對於英語教師而言,我們使用最頻繁的要數語音室和多媒體教室了。想想十多年前,“一本書,一張嘴”的講課模式,到現在的現代化教學模式,真是壤之別。

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必須適應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需要。因此在設計一節課的時候,老師們會更多的考慮用何種教學手段,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往往需要大量的語言練習,大容量的教學內容很難通過黑板去演示,就會出現費時較多、收效較低的現象。

在現代化教學手段的幫助下,學生們可以在語音室裏進行集中識詞,由於和單詞是“零距離”接觸,有些學生可以在當堂記憶30多個詞語;多媒體教室裏,教師通過大屏幕進行演示,很多抽象的東西在學生們的面前一覽無餘,盡收眼底,銘記心裏,從而實現了英語課堂的高效性;通過實物投影儀,教師在英語寫作課上,可以和同學們一起評價多篇作文,讓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在“評”與“被評”的過程中得以提高。

四、說說我的課堂教學模式

在新教學理念的指導下,在現代化教學手段的幫助下,結合我在農村中學十幾年的教學經驗,通過自己的不斷探究和總結,我逐漸摸索出一個適合我校學生的教學模式。這種模式受到教研員的表揚和同學們的歡迎,現在就簡單談談我的英語課堂教學。

1、 營造一個輕鬆的英語學習起點

對於農村學生來說,在學習英語的時候,存在普遍着排斥性。萬事開頭難,順利引導學生入門,就尤爲重要。面臨每一批新生,我都會上這樣一節課。

師:想一想,剛上國小一年級時候,你是怎樣開始學習我們的母語的?

生:(學拼音、學生字、組詞、造句、寫作文······)

師:那好,我們來試試。(引導學生:聲母b,韻母à,拼在一起bà,想到漢字“爸”;聲母m,,韻母ā,拼在一起mā,想的漢字“媽”;組詞“爸爸”、“媽媽”;造句“我愛爸爸和媽媽。”學生因爲覺得簡單,配合的聲音也很洪亮。)

師:其實,英語也是這樣簡單。輔音/d/,元音/ ? /,拼一下/d ? d/,想到單詞dad爸爸;輔音/m/,元音/ ? /,拼一下/ m ? m /,想到單詞mom媽媽;造句“i love my dad and mom.我愛爸爸和媽媽。”

藉助熟悉的漢語結構,讓學生尋找英語與漢語的共同之處,幫助學生輕鬆進入英語學習的大門。

2、 搭建一個簡單的英語學習階梯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堅持給學生一個學習方法,讓學生自己踏上學習英語的階梯。“音標+字母——單詞——句子——文章”,這個階梯是引導學生學會用音標拼讀單詞,用字母拼寫單詞;學會不同詞性單詞的用法,併合理排列成句子;當學生能自如地翻譯句子的時候,就可以寫出想要表達的文章了。

3、 創設一個豐富的英語學習近平臺

在學習的過程中,用多媒體展示畫面,讓學生懷着愉悅的心情去學習英語;創設不同的“情境”,讓學生在pairwork 和groupwork中,獲取較好的口語訓練,養成敢說敢用英語的習慣;設計不同的遊戲,讓學生參與其中,多角度使用英語,從而體驗學習英語的樂趣;每學期用英文給老師寫一封信,交流感情的同時,也鍛鍊了寫作能力;教他們唱英文歌曲,讓他們在優美的旋律中,感受語言的美,領略其中的情感教育。

踩着新課改的節拍,農村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無疑爲農村中學英語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至於如何充分運用新的教學理念、合理使用教學方法和手段,還需要我們農村中學英語教師在實踐中進一步摸索和完善。

參考文獻

喬伊斯 《教學模式》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2014年1月1日

張志遠 《英語課堂教學模式》中國物資出版社 2014年10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4年版)》北師大出版社2014年1月 作者簡介:張豔紅,出生於1980年9月25日。1999年畢業於黑龍江省牡丹江師範學校,從教在牡丹江市林口縣龍爪鎮中學。2014年,獲取哈爾濱師範大學英語本科專業畢業證書,擔任英語教師職務,現職稱爲中學二級。手機:13089879849e—mail:

第三篇:三道河中學英語教研組英語課堂教學模式

三道河中學英語教研組英語課堂教學模式

一、複習:3-4分鐘, 對話練習或小短文複述。

二、預習檢測:5-8分鐘,檢測本節課的單詞、短語、句子預習情況。

三、口語專練:10-15分鐘1.教師示範對話2.獨學完成後,對子組

互考,組內小展示對話3.班內大展示,對子組同學練習對話,可創新。

四、教師精講:5分鐘

五、題組訓練:8分鐘。根據月考題型和會考題型對學生進行有目的

訓練。

六、達標檢測和整理學案:8分鐘

第四篇:345課堂教學模式的思考

“345課堂教學模式”的思考

課堂教學改革是新課程實施的客觀要求,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途徑,是教學質量提升的根本。近兩年來,我們辛興數學組高度重視課改理論學習,尤其今年我校根據市教育局教研室、中心校關於進一步推動課堂教學改革、提高教師授課水平的相關指示精神,結合我校實際情況,更加深入的學習有關課改的教學理論,研討《新數學課程標準》和新教材,評析成功案例,觀看課堂教學實錄??通過學習我們更深刻地認識到,新的數學課程倡導從學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出發,要發揮學科自身的優勢,將探究作爲課程改革的突破口,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創新意識, 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下面我將學校數學科在有關課改方面的工作作簡單概述:

一、在領導的縝密組織下,數學教師積極做課改的有效執行者

新課程以“爲了每個學生的發展”爲基本理念。這意味着要避免目標單一、過程僵化、方法機械的“教學模式”,讓每個學生的個性獲得充分的發展, 培養出豐富多彩的人格。爲此, 我們在平日教學中努力做到:把學生作爲課程的主體。在平日學習中,大膽聯繫實際,使用生活素材,把學生身邊的實際問題與數學教材有機結合起來,我們讓學生收集生產生活中的問題用於數學課的探究學習,便於學生接收知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通過賽課,積極推進“345高效課堂”學習模式。

將各授課教師分組進行賽課,具體組織過程分以下幾步:

首先,開學初,每學科按一定順序進行公開課示範,展示自己對高效課堂模式的理解與認識,校領導參與聽課,大家熱情高漲,課堂一時呈現百花齊放的局面。每位教師自願選擇授課內容,本着“自主”的原則在規定的週期內選擇授課課題、授課時間與節次、授課班級。

其次,我們第一輪公開課結束,進行第二輪的賽課。除授課教師外的同科教師必須參與聽課,授課教師成績的得出也不是由某一個人或某幾個人說了算,而是由同科其他教師和參與聽課的其他科教師進行無記名打分,去掉一個最高分和一個最低分,其餘所得平均分即爲授課教師最終得分。今年諸城市課改先進個人,我們學校的就是按照賽課成績評選出的。 再次,我們應用週六教研活動的時間,對授課教師的課進行評價,各位教師充分發表意見,指出優點互相學習,提出問題探究解決,切實把每節課的問題剖析出來,每位授課教師都虛心地聽取、記錄自己的問題,並體會、總結,落實到今後的課堂教學之中,真正使“賽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總的來說,通過組織的“賽課”,提高了教師教學水平,賽出了實效,我們的教學思路清晰了,視野開闊了,課堂不再是一潭死水,學生變得生動活潑,教學效果也有了明顯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了培養。

三、通過教研活動,使我們的教學有了很大的變化

在賽課過程中各教師準備充分,體現了教師們的課改熱情和重視程度。特別是導學案的編寫:雖然課前延伸與課後提升沒有具體的體現在紙面上,但總的來說一句話:細緻認真,質量高,針對性強,有利於學生髮展。如九年級教師劉老師的課,教材挖掘細緻深入,導學稿編寫合理,有梯度,便於學生知識的接收。在課堂中都能使用新課改模式,教學環節設計恰當,學生活動形式多樣,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教學實際,教學環境的創設有利於學生健康發展。如七年級教師殷老師的課內容講解充滿了激情,加之教師善於鼓動學生,學生學習態度積極,氣氛活躍,學生學習效果好。

課改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1 課前延伸案的適度性與適量性,課前延伸這一環節應該在課內完成,還是在課前完成

課前延伸案難度是否恰當,設計問題的量多少?課前延伸這一環節到底應放在課前、課內,老師們想法不一。

2課內探究部分學生積極性不高,鞏固檢測反饋落實不好,並且形式單一。

四、教學過程中存在問題,使我們明確了方向,下一步我們將從以下幾方面繼續課堂改革的研究探索

1、獎懲制度明確上牆,繼續實行小組綁定評價。

雖然我們想過很多辦法,但學生的參與度仍不高。所以我以爲鼓勵學生參與課堂,成爲課堂的主體一定要配以相應的獎懲制度並且嚴格執行。課堂上可以利用報道站、評比臺等形式來隨時掌握學生學習知識的情況。當然獎懲制度最好一段時間一更新,以保護好學生學習的熱情。

根據班級人數將學生劃分爲適當的幾組,每大組內再按好中差不同程度給學生編排序號,並確立幫扶小對子,實現學習任務的細化、監督和及時反饋。課前預習效果檢測、課內探究展示、反饋各個環節緊密聯結,教師做好引導工作。小組的綁定評價有利於待優生、潛能生的提高。展示環節我們將採用小展示,學生在本小組內進行小展示,通過講解目題來鍛鍊自己的表達能力樹立自信爲下一步的更好的展示自己打好基礎。

2、繼續實行集體備課,利用每週的教研活動時間搞好課改研究,組織說課,賽課等活動。

集體備課能充分展示集體的智慧。對於教材的合理使用,大家集思廣益,每次備課都有一位主設教師,談自己的教學設計,其他老師針對這位教師的備課方案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並拿出自己一些好的做法與大家分享,彼此各取所需,互相取長補短。學案設計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所以這種備課方式能最大限度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備課效率和質量。

3、做好學生的課前延伸的預習指導與課內探究的點撥指導。

要實現課堂的高效,預習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教師的主導作用在預習階段要充分體現,要指導學生預習什麼以及怎樣預習,將知識問題化,引導學生思考。

在課內我們遵循三講三不講原則,它與教師將疑點、難點、易錯、易混、易漏點的彙總和點撥是一致的。點撥能幫助學生梳理知識,促進學生思維的有序化;通過引導比較,促進學生對知識認識的深刻化;通過加強知識整合,促進學生知識的結構化;老師注重歸納總結,能使學生學會反思與聯想。與此同時,我們也發現了自己教學中存在的不足,爭取在今後的教學中繼續深入研究,加強學習,揚長避短,向課堂45分鐘要質量,使自己的授課水平再上一個新層次!

4、繼續開放課堂,面向全體學生,有明確的目標意識,促進學生的主動發展,突出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面向全體學生,創新教學模式,落實面向全體的目標。在課堂上,教師要一視同仁,不偏袒、不偏心,全心全意教育好每一個學生。每一節課要制訂切合實際的教學目標,明確清晰的教學方向。充分認識“主體發展”、“主動發展”和“合作學習”的價值,把一切外在的影響因素轉化爲學生的內在需要和主動進取的動力。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必須以培養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爲出發點,引導學生形成主動學習、積極思維、主動探索、主動發展的習慣。

要讚賞學生的獨特性和富有個性化的理解與表達,鼓勵學生質疑,培養學生樂於動手、勤於實踐的意識和習慣,切實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重視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思維品質,把每一堂課,都變成充滿智慧挑戰的生命經歷。

當然,我們知道高效課堂改革不是對某種模式的照搬照抄,下一步我將繼續經過實踐摸索,結合我校學生的學情和校情,打造具有我校特色的適合學生學習的有效模式。

第五篇:關於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的思考

關於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的思考

我們正處於教學改革時期,語文教學課堂結構應該往哪個方向走,確實需要有人來指導。所以,我們覺得教研室經過研究出臺的國中語文教學模式,對探討適合我們自己的課堂結構,確實起到了引領和示範的作用。我們借鑑這一標準的結構和樣式,可以擺脫語文課堂教學的隨意性,剔除不合理的方式方法,儘快實現教學的規範化,實現教學水平的均衡化。然而由於教師自身知識結構、教育理念、組織教學能力的不同,教學內容的不同,學生知識結構、學習能力的不同,又不能完全照搬照抄。作爲語文老師,應努力積澱深厚的文化底蘊,增強清醒的思考問題的能力,提高教學反思能力。注重對知識體系的把握,對學生學習狀態、學習情緒、學習心理的把握。要認識自己的優勢、劣勢,逐漸清晰地認識和總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和認識事物獨特的視角,最終形成自己鮮明的教學個性,實現教師教學風格的百花齊放。也只有這樣,才實現了“教無定法”的主張,恐怕這也是當初教研員們制定教學模式的初衷吧。

推薦相關範文:

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與研究開頭

中學英語任務型課堂教學模式研究

關於構建鄉村中學英語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探討

基於電子白板下的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探究

淺談國中英語有效課堂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