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護理學基礎說課稿(共2篇)

第1篇:護理學基礎說課稿

護理學基礎說課稿(共2篇)

護理學基礎說課稿範文

作爲一名老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怎麼樣才能寫出優秀的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護理學基礎說課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課程概況

《護理學基礎》是護理學的奠基課程,是內、外、婦、兒等專科護理的基礎。其內容主要包括幫助護理對象滿足生理、心理和治療需求的護理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

本課程在護理專業的第三、第四學期授課。周學時4學時。每期18周。共144學時,其中理論78學時,實驗66學時。學分3分。

《護理學基礎》教材使用高職高專護理專業專用教材,李如竹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課程包括兩大部分:護理學導論和基本護理技術。

第1~6章,是護理學導論部分,主要介紹護理學作爲一門專業的發展趨勢,護理實踐中常用的相關理論與概念,護理學獨特的理論與模式,並重點描述作爲護理實踐框架結構的護理程序。

第7~22章,是基本護理技術部分。包括幫助滿足病人生理和心理需要,維持病人與環境之間的平衡,從而獲得健康狀態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

全課程教學有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兩個環節……

《護理學基礎》學習的前期課爲醫學基礎課(包括人體解剖學、人體生理學、病理學、藥理學、免疫學與微生物學等)及人文科學(心理學、社會學等)。後期課爲護理學專業課。

二、教學指導思想:

《護理學基礎》是護理學科的核心專業基礎課程,課程以引導學生認識護理學、認識護理專業,滿足護理服務對象身、心、社會需求爲導向來組織教學,展示護理專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工作方法、基本技能操作與原理,並通過對知識、技能和實踐經驗的學習與積累,以及人文關懷理念的整合,重點培養學生關愛和照顧病人的綜合能力,在幫助學生認識護理學科專業價值、培養學生專業素養、發展專業技能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三、教學目標

《護理學基礎》課程的'教學目標在於讓學生通過學習和應用護理學基礎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滿足護理服務對象的生理、心理、社會需求,使其處於恢復、維持、促進健康的最佳身心狀態;同時,通過教學活動和臨牀實踐環節,幫助學生建立專業態度、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爲學生日後的護理專業學習和職業生涯發展奠定堅實的知識與技能基礎。

具體目標是:

1、素質目標:

培養學生具有現代護理理念,熱愛護理專業,有爲人民健康服務的意識,有樂於奉獻的精神,有高度的責任心,有慎獨嚴謹的品行,有很強的團隊合作精神,有較高的人文、社會科學素養,有良好的護士儀表、舉止、語言、態度和職業情感。

2、知識目標:

具有“以人爲本”、以人的健康爲中心的現代護理理念,具備較紮實的爲服務對象的生理、心理、社會文化等方面進行健康評估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主動求知和接受新信息的能力。

3、能力目標:

掌握生理、心理、社會文化在內的護理操作方法;

具有一定的溝通技巧和心理護理、健康教育能力;

具有運用科學的臨牀思維去評估服務對象的健康問題、分析及處理問題的能力;

能將掌握的專業技術轉化爲從事臨牀護理、社區護理的職業本領。

能將所學的基本理論儘快地轉化爲護理專業實踐能力;

四、課程的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重點:

1、護士的基本素質、道德、倫理要求

2、護理學的基本概念

3、護理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4、護士的專業角色和功能

5、護理學的基本操作技能

6、爲病人創造促進康復和休息的環境

7、爲服務對象進行生活護理的技巧

8、爲服務對象進行護理服務時應體現的護理理念

9、在爲服務對象進行技能操作時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10、樹立學生正確的專業思想,使學生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職業情感,熱愛護理專業,願意爲護理事業奉獻一生。

難點:各種基礎操作技能及技巧的掌握。

解決辦法:

本課程難點在於操作技能的掌握。解決技能學習難點,需抓住幾個環節。

第一,授課環節:採用精講示範—錄像輔助—講完即練—重點抽查的模式教學。

第二,開放實驗室,校內模擬病房練習:增加學生動手練習機會,提高動手能力。

第三,進行校外課間見習:使學生了解臨牀,鞏固課堂知識,使護理操作能夠在真實的護理情境中及時得到應用,增加了真實感。

第三,評價考覈環節:採用單項抽查和全面考覈相結合方法,促使進一步掌握操作技能,也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

五、教學資源、條件及課時分配

(一)教學資源、條件

1、教材使用:

(1)高職高專護理專業專用教材,《護理學基礎》李如竹主編,人民衛生社出版。

(2)教研室教師集體編寫的《護理學基礎練習冊》、《護理學基礎實習手冊》,供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使用。

2、《護理學基礎》教學錄像,自制多媒體課件

3、實踐性教學環境

護理實訓基地建築面積約1000平方米,房屋20多間,儀器300多件,總價值400多萬元。按照現代化醫院的規格、佈局、設施進行規劃建設,營造了仿真病房模式、爲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現有2個配備實踐技能操作教學軟件系統的多媒體示教室、7個演練室(模擬病房)、1個模擬CCU病房、以及各種標準的實驗室等,共有80多張牀位,爲學生提供了真實的實習環境,可同時安排200名學生進行護理學基礎技能操作演練。

第2篇:

一、課程定位

1.課程性質和地位

我們通過社會調研,對護理崗位需求進行分析,根據實際崗位工作的任務所需要的知識、能力、素質要求,制定人才培養方案,要求培養出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而《護理學基礎》涵蓋了從事臨牀護理工作必須掌握的護理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且貫穿於病人對健康需求的始終,是連接基礎醫學與臨牀護理的“橋樑課”,是學習各專科護理的基礎,因此,《護理學基礎》系統的學習,學生具備了護理專業理論知識、技能方法及對行業的情感體驗,且爲獲得執業證書打下基礎,又能更好的服務於崗位工作,所以,這門課程也是爲了滿足各領域護理崗位的工作而開設的,來源於崗位也服務於崗位。

2.課程目標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應確立以人的健康爲目標的現代護理理念,在學習和實踐中培養良好的敬業精神和職業道德,達到如下目標:(1)知識與技能:熟悉護理學的基本理論、基本工作方法;熟悉幫助護理對象滿足生理、心理、治療需要的基本護理知識和基本技能。(2)過程與方法:經歷探究學習的過程,體驗情境,發展學習的能力,表現出自覺學習

進取創新的精神。(3)情感、態度、價值觀:樹立關愛生命、關注健康的思想理念;形成對護理對象同情、關懷、理解、寬容、仁愛的情感,表現出認真踏實、高度負責的工作態度。

二、課程內容

1.課程內容的選取依據

(1)結合崗位需要和職業標準:結合護理崗位對護理人員知識結構

專業技能的要求,選擇符合護理人員職業要求的教學內容。

(2)結合人才培養目標:選擇的教學內容需緊貼人才培養目標,符合培養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的需求。

(3)結合學生實際:結合學生現有的知識基礎和能力基礎,注重理論與技能相結合,以必需、夠用、適用爲原則選擇教學內容。

2.課程設計

根據護士素質形成的規律和本課程的教學特點,將傳統的課程分解爲三個側重點各不相同的三級平臺,即“護理學入門”-護理學導論,一般生活護理知識和技能,臨牀病情觀察及治療的知識和技能,課時安排分別爲:學時學時學時,實踐達學時。三級平臺的教學內容安排使得《護理學基礎》的學習貫穿於學生學習的始終,能循序漸進的促進學生職業態度和行爲習慣的養成。

3.課程設計理念

本課程的設計體現課程內容的循序漸進,符合學生由淺漸深的學習規律;體現以學生爲中心,根據內容精選典型案例,穿插知識鏈接,輔以聯繫監測,並保證與臨牀的緊密結合;術中所涉及的護理操作按照護理程序的要求進行編排,體現了“以護理工作過程爲導向,崗位技能培養爲主線的理論實踐一體化”,注重培養學生職業能力和終身學習的能力,對學生職業素質的形成起到了支撐作用。

3.課程實施

(1)學情分析

學生在接觸本課程前已有一定的文化基礎知識,對護理已經有一定的感性認識,所以學生對護理專業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本校學生的特點還表現爲興趣廣,模仿及動手操作能力較強。基於這樣的特點,我們以積極的教學方法發揮出課堂

中學生的主體作用,主張學生們在學中做,做中學,將學生培養成技能型、實用型專業人才。

(2)教學模式

(1)探索以臨牀護理工作爲導向的理論實踐一體化護理教學模式。

(2)以培養能力爲總體目標,採用“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注重崗位勝任能力的培養教學,評估學生的操作技能,開放實訓室,定期到醫院見習、實習,極大的增加學生練習技能的時間和機會,強化技能培訓,畢業前到醫院頂崗實習,有利於學生護理職業綜合素質的提高,爲就業做好準備。

3.教學方法

本課程是一門科學性、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靈活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與手段,達到教、學、做一體,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掌握知識及各項技能。如任務驅動教學法、項目教學法、案例分析法、示範教學法、情境教學法等。以任務驅動教學法爲例進行示範,課堂前,教師爲同學下達任務,以任務引導出課堂知識點,讓同學以各種形式組織討論,完成任務,課堂中教師檢驗任務或指導技能,課堂結束時總結點評,促進同學發展,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起主導作用。同學在接受任務後,對任務進行分析或分解,通過分組,進行討論、資料查閱,制定出合理計劃,根據計劃,同學們有效的進行情景模擬、角色扮演、最終完成任務並在課堂展示,在老師的點評指導下,優化任務,最終將課堂知識、技能掌握通過過程體驗學會學習,培養自己終身發展的能力,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起主體作用,動用眼、耳、手、腦等,體現教、學、做一體。所有任務的安排圍繞本課堂的三維目標,並最終實現三維目標。

4.學習方法

在有效的教學方法引導下,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及實用型、技能型人才培養要求,知道學生採用的學習方法如下:PBL式學習法、角色扮演法、合作學習法、小組討論法、探究學習法。以角色扮演法爲例。本課程教學中,學生進行角色扮演,能感知病人的痛苦和需求,從而能深刻理解護士應有的人文關懷精神,且通過角色扮演,護士能有效的與病人進行交流溝通,提高了學生的溝通技巧。

5.教學資源整合

校內教學資源包括教材及教材相配套的資料、題庫、錄像等的使用,網絡教學、多媒體教學、校內的臨牀護理實訓中心,設有模擬病房,配備先進的模型及實訓教具;校外我們有幾十所實習醫院爲我校學生提供實習、實訓,校外實訓基地的教學設施先進,並聘請行業專家擔任兼職教師。提供校內外資源的有效整合,將課堂教學與實習工作融爲一體、工學交替,充分實現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

6.理論依據

本課程的教學中(1)遵循了新課改的理念: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和技能,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新精神,真正使學生在課堂中起主體作用。

(2)遵循了羅傑斯的人本主義教學理念:注重學生內心世界的發展,順應學生的興趣、需要及個體差異,達到開發學生潛能、激發其認知與情感作用。

(3)遵循了陶行知先生的“知行合一”理念:表現爲做中學、學中做。

(4)遵循了建構主義理論,強調以學生爲中心,強調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和對所有知識的主動建構。

(5)遵循了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爲學生提供帶有難度但在潛能的發揮下仍可完成的任務,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激發潛能。

四、課程評價

1.課程教學評價

本課程的教學評價採用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其中更注重過程性評價。過程性評價常包括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師生互評、小組互評。終結性評價常包括理論考試和技能考試。目前我校採用的評價方式與臨牀緊密結合,有利於培養符合臨牀需要的人才。

2.對人才培養的評價

對人才培養的評價即結局性評價。我校培養出的學生多次參加省市及國家技能大賽取得優異的成績;我校護士執業考試通過率也是逐年攀升;我校培養出的學生在進入崗位工作後,一致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得到社會的認可,真正實現了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的培養目標。

五、課程特色

特色一:“三階梯“多層次實訓模式。護理實訓室護理教學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結合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的培養目標,我們制定了”三階梯“的實習模式:第一階梯(第

一、二學期),認知見習;第二階梯(第

二、三學期),課程見習;第三階梯(第

五、六學期),畢業實習。做到早實踐、多實踐、反覆實踐,既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也符合了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

特色二:任務驅動式的見習反思。讓學生帶着任務、帶着問題臨牀,如:今天,你學到了哪些知識?你見到了什麼?讓你印象深刻的事?你與病人溝通了嗎?帶教老師示範了什麼操作?等等。在問題引導下,學生能認真觀察,細心思索,在見習結束後及時將所見、所聞、所想記錄下來,並進行彙總。通過收集,制定成反思見習案例集,作爲校本教材。

特色三:護理專業課程項目化多元整合。從情景、內容、資源方面進行整合,表現爲營造職業氛圍,建立校本教材,建立共享資源庫。通過整合,將文化、基礎、專業融合,將專業和技能知識交叉滲透在各個課程內容中,真正實現以“學科爲中心”轉變爲“以能力爲本位”。

標籤:護理學 說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