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病房的管理制度精品多篇

病房的管理制度精品多篇

病房管理制度 篇一

(一)、病房管理以病人爲中心,護土長全面負責,科主任和主管醫師積極協助,護理人員做好分管病室的管理工作。

(二)、保持病房整潔、安靜、安全、舒適、溫馨,避免噪音,做到走路輕、關門輕、操作輕、說話輕。

(三)、做好辦公室、治療室、換藥室及配膳室等的管理工作。

(四)、統一病房陳設,室內物品和牀位擺放整齊,固定位置。牆上不張貼、不掛線,未經護土長同意不得任意變動室內物品。

(五)、保持病房清潔衛生,注意通風,病房內不抽菸。走廊每天至少拖地二次,病室內拖地一次、清掃二次;每日擦拭門窗。

(六)、護理人員上班必須穿戴工作服、帽;服裝整潔,必要時戴口罩;掛牌上崗。

(七)、病員被服、用具等按基數配給病員管理,出院時清點收回(一次性用品除外)。

(八)、護士長全面負責保管病房財產、設備並分別指派專人管理,建立賬目,每月清點一次,有記錄。如有遺失,及時查明原因,按規定處理。管理人員調動時要辦好交接手續。

(九)、每月召開工休座談會一次,徵求意見,改進工作。

(十)、病房內不得接待與病人治療無關人員,不會客,查房時不接私人電話(特殊情況例外)。病人不得擅自離開病房,有特殊情況必須請假,經醫務人員同意後方可離開。

(十一)、根據病情決定是否需要陪護,陪護人員主要職責是協助守護病人,進行必要生活照顧等。

病房管理制度 篇二

一、遵守醫院感染管理的規章制度,工作人員衣帽整潔,不着工作服離院外出。

二、在醫院感染管理科的指導下開展預防醫院感染的各項監測,按要求報告醫院感染髮病情況,對監測發現的各種感染因素及時採取有效控制措施。

三、患者的安置原則應爲:感染病人與非感染病人分開,同類感染病人相對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單獨安置。

四、醫務人員必須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操作前後要洗手或衛生手消毒,建議使用洗手液,如使用肥皂應懸掛保持乾燥,防止再污染。

五、病室應定時通風換氣;地面應溼式清掃,遇污染時即刻消毒,每週固定衛生日。

六、病人衣服、牀單、被套、枕套每週更換1-2次,枕芯、棉褥、牀墊定期消毒,被血液、體液污染時,及時更換;禁止在病房、走廊清點更換下來衣物。

七、病牀應溼式清掃,一牀一套(巾),牀頭櫃應一桌一抹布,用後均需消毒。病人出院、轉科或死亡後,牀單元進行終末消毒處理。

八、治療室、換藥室地面、物體表面等每日定時清潔、消毒,地面溼式清掃,遇污染時及時消毒。如採用紫外線燈消毒空氣,應記錄使用時間,累計時間應小於1000小時。

九、抽血、輸液實行一人一針一帶,操作前後應洗手或衛生手消毒(手部無明顯污染時)。

十、無菌鑷子罐每週高壓滅菌2次,戊二醛浸泡液麪要求達到鑷子的1/2―2/3,一罐一把,並做好使用情況的登記。如使用幹罐,應每4小時更換。

十一、所有的滅菌物品均標明“科室、物品名稱、包裝者姓名、消毒日期、失效期”,失效期一般季節7天,黴季5天。

十二、體溫表、溼化瓶、霧化器等醫療用品按要求更換、消毒。加強各類監護儀器設備、衛生材料等的清潔與消毒管理。

十三、餐具、便器應固定使用,保持清潔,定期消毒和終末消毒;共用座式便器每日進行消毒。

十四、對傳染病患者及其用物按傳染病管理的有關規定,採取相應的消毒隔離和處理措施。

十五、治療室、配餐室、病室、廁所等應分別設置專用拖布,標記明確,分開清洗,懸掛晾乾,定期消毒。

十六、垃圾置塑料袋內,封閉運送。醫用垃圾與生活垃圾應分開裝運,生活垃圾置黑色垃圾袋,醫療垃圾置黃色垃圾袋,感染性垃圾置黃色垃圾袋中並做好明顯標識,銳器應及時置於銳器盒內,進行無害化處理。

十七、定期清洗空調過濾網,保持新風機房清潔,嚴禁堆放物品。

病房管理制度 篇三

一、嚴格消毒和防護下,減少並固化,活動空間減少並固化物品接觸,減少並因固化人員接觸——每個人:醫護,其他必須工作人員,患者,陪護,事前均清晰自己的“網格”規範,自覺參與管理。

二、病房

1、疫情期間,隴海醫院XX科病房消殺制度、物品更換制度

2、治療區域消殺制度

3、工作區域的消殺制度

4、緩衝隔離管理制度

5、病區隔離管理制度

6、病房隔離管理制度

7、標識與宣傳方案

8、醫療垃圾轉運制度

三、工作人員

1、出入病區通道及消殺管理

2、上下班更衣制度

3、飲食解決方法及注意事項(生活指導)

4、大小便注意事項

5、工作會議制度(原則上不要三人以上聚集)(查房與交接班制度)

6、查房制度(查房與交接班制度)

7、陪同專家查房制度(查房與交接班制度)

8、治療操作治療(每一種詳細制度)

9、疫情期間關於洗手的要求(如何正確洗手及標準預防

四、外出病區治療的要求,原則不外出,如化驗抽血在病房完成(醫療垃圾處理)必須外出如放射科,每個科室制度定製度(會接觸空間和物品處理)

五、患者

1、院前流行病學瞭解提問,瞭解社區無需隔離情況(電話並記錄)

2、不可以公共交通來院

3、活動範圍病房

4、飲食注意事項(生活指導)

5、陪護人同患者,在診療過程中,陪護人儘量迴避

6、出入院路徑及辦理方法

病房管理制度 篇四

新冠病毒疫情期間,托幼機構應當及時設立臨時隔離室。對可疑人員採取有效的隔離措施。隔離室內環境物品應便於實施隨時消毒和終末消毒,控制傳染病在托幼機構內的續發和爆發。

一、設置標準

1臨時隔離室設置應相對獨立,不得設在緊靠教室、食堂以及兒童易到達的場所,採光、通風、保暖設施齊全,有獨自通向園外的出口,不與其他室內區域有空氣流通。

2設立醒目的“臨時隔離室”標識,門前有閒人免進等提醒標識,避免其他人員誤入隔離觀察區域。有足夠的空間供被觀察的人員使用。

3隔離室內應配備兒童牀、桌椅、塑洗用具、便盆、消毒液、洗手盆、毛巾、壓舌板、聽診器、手電筒、體溫表、玩具、書籍、成人隔離衣等,最好有單獨使用的衛生間和洗手設施,隔離室用品一人一用一消。

4建立臨時隔離室管理制度,配備適量的安全防護用品和工作人員,專人負責,職責明確。工作人員應做好個人防護。

5對臨時隔離室每天進行常規消毒處理。如若有可疑病例或發熱人員進入,需在疾病控制部門指導下,對臨時隔離室進行規範徹底消毒處理。

6同一室內不能同時安排不同病種的病例。

二、工作制度

1臨時隔離室設置應符合標準要求,每週進行常規清潔消毒。臨時隔離室由衛生保健人員具體負責,其他人員不得擅自進入。

2托幼機構內發現可疑傳染病,啓用臨時隔離室暫爲隔離,隔離人不能隨意離開隔離室,在衛生保健人員的指導下,可在制定範圍內活動,並儘快前往定點醫院診治。

3隔離室的物品專用,使用後必須對牆面、地面、隔離室內物品等嚴格的消毒處理後方可再用,做到物品擺放整齊無雜物、無污染、無安全隱患。患傳染病兒童的排泄物和分泌物必須經過消毒再排入下水道。

4衛生保健人員進入隔離室必須穿隔離衣、帶工作帽和口罩,接觸患者後必須及時洗手。

5隔離室每週進行紫外線消毒一次,照射時間不少於30分鐘,並及時進行紫外線消毒燈使用登記。

6隔離室建立使用登記本,一旦啓用必須進行詳細登記。

病房管理制度 篇五

1、住院病員應遵守住院規則,聽從醫護人員指導,與醫護人員密切配合,服從治療和護理,安心休養;

2、住院病員應遵守病房作息時間,經常保持病室內外環境整潔與安靜,不隨地吐痰,不在室內吸菸和喧譁;

3、住院病員不得自行邀請院外醫師診治,不得向醫師要求不必要的治療或指名要藥;也不得隨意到外院購藥服用;

4、住院病員的飲食須遵照醫師的醫囑,不能隨便更改;院外送進的食物,須經醫師或護士同意後方可食用;

5、住院病員不得隨意外出或在院外住宿,如有特殊情況須經醫護人員批准在病志上簽字後,方可離開;

6、住院病員未經許可不得進入診療場所;不得翻閱病歷及其他有關記錄;

7、住院病員應愛護公共財物,如有損壞須按價賠償。兒科病員損壞物品可以酌情處理;

8、住院病員可以攜帶必需生活用品,其他物品不得帶入,貴重物品自行保管,嚴防遺失;

9、爲了避免交叉感染,病員不得亂竄病房或自行調換牀位;

10、住院病員可隨時對醫院工作提出意見,供醫院參考,幫助醫院改進工作;

11、病員如有不遵守院規或違反紀律者,院方給予勸阻教育,或通知出院,必要時通知原工作單位或請有關部門協助處理。

病房管理制度 篇六

一、目的

按照《關於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要求進一步加強醫療機構感染防控工作的通知》(聯防聯控機制綜發〔20xx〕169號)和《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於完善發熱門診和醫療機構感染防控工作的通知》(國衛辦醫函〔20xx〕507號)等文件要求,醫院設置應急隔離區/過渡(緩衝)病房。對於就診的急、危、重症患者,做到不推諉、不拒收、堅持生命至上原則,在科學論證、充分做好防控防護基礎上,開闢綠色通道,優先搶救生命。

爲規範應急隔離區/過渡(緩衝)病房的消毒、隔離工作,嚴格落實國家衛生健康委《醫療機構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降低發生感染的風險,保障醫患安全,特制定該管理制度。

二、適用範圍

適用於需要急診入院、待排查新冠肺炎可能的患者收治在應急隔離區/過渡(緩衝)病房,該病區工作人員以及到該病區會診、搶救、保潔或轉運等工作人員均應執行該制度。

三、具體要求

(一)對於急診患者且不能排除新冠病毒感染時,可按照接診疑似患者做好防護,先搶救治療。

(二)新收入院患者,單人單間收治,固定陪護人員,在應急隔離區/過渡(緩衝)病房排除新冠肺炎可能後再轉入普通病區進一步住院治療,降低潛在院內交叉感染風險。

(三)應急隔離區/過渡(緩衝)病房內設置污染區、潛在污染區和清潔區,分區明確。配足必要的防護用品(詳見附件)。

(四)醫務人員進入污染區前,在清潔區穿防護用品;離開污染區時,通過緩衝間脫去防護用品,並進行手衛生。

(五)應急隔離區/過渡(緩衝)病房應有明顯標識,並限制無關人員出入。

(六)患者的診療、護理工作和病人的生活活動必須在病室內完成,直到核酸檢測結果陰性排除新冠肺炎後再轉至普通病區。

(七)醫護要及時對患者及陪護進行健康教育:嚴禁探視,不串病房,自覺規範佩戴口罩,正確實施咳嗽禮儀和手衛生。

(八)醫務人員應加強個人防護和消毒隔離觀念,在搶救或處置不同患者時醫護人員應相對固定。如人員緊張無法固定專人時,在處置不同患者之間應立即進行手衛生,更換防護用品,緊急情況下可更換外層隔離衣、外層口罩和手套,避免交叉感染。

(九)應急隔離區/過渡(緩衝)病房,應符合隔離要求,在實施標準預防的基礎上採取接觸隔離、飛沫隔離和空氣隔離等措施。進出隔離病房,應當嚴格執行《醫院隔離技術規範》、《醫務人員穿脫防護用品的流程》,正確實施手衛生及穿脫防護用品,防止污染。

(十)個人防護標準應依據國家及省相關要求做好防護。

1、醫務人員個人防護:按照相關防護標準嚴格執行穿脫防護用品流程,正確穿脫個人防護用品2.醫用外科口罩、醫用防護口罩、護目鏡/防護面屏、隔離衣、防護服、手套、鞋套和膠靴等防護用品被患者血液、體液、分泌物等污染時應當及時更換。

3、正確使用防護用品,穿防護用品前、戴手套前、脫去手套或隔離服後應立即進行手衛生。

4、下班前進行個人衛生處置。

5、嚴格執行新冠職業暴露及銳器傷防範措施。

(十一)消毒要求:

1、空氣消毒:按照《醫院空氣淨化管理規範》,加強病區走廊和病室通風換氣,每日至少4次;治療室等每日用紫外線燈進行空氣消毒2次。

2、地面、牆壁消毒:每日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或噴灑消毒至少4次,消毒作用時間應不少於30分鐘。地面若有明顯的血漬等體液污染時,先用吸溼材料去除可見的污染物,再用2000mg/L含氯消毒劑的噴壺對準血漬等沿四周方向向中心噴灑;作用30分鐘後用一次性毛巾清潔,用後此毛巾作醫療廢物處理。

3物體表面消毒:診療設施設備表面以及牀圍欄、牀頭櫃、傢俱、門把手、呼叫按鈕、監護儀、微泵、門把手、計算機等物體表面、轉運車輛、擔架等運輸工具等(使用完之後立即消毒),每日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2次,作用30分鐘後清水擦拭乾淨。有血漬體液污染時處理同前。

4、患者的嘔吐物、排泄物、分泌物,應採用專門容器收集,使用5000mg/L的含氯消毒劑作用2h後處理污染物。

(十二)應當儘量選擇一次性使用的診療用品。聽診器、溫度計、血壓計等醫療器具和護理物品實行專人專用。重複使用的醫療用品用雙層黃色垃圾袋盛裝,做好標識,密閉運送至洗衣房或消毒供應中心消毒滅菌處理。

(十三)患者外出檢查應戴外科口罩,檢查完成後檢查室應立即消毒;運送車輛應更換一次性牀單或座椅套,並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十四)確診患者使用過的牀單、被套、枕套用雙層黃色醫療廢物袋盛裝,袋外貼上“新冠”字樣,一次性使用,按照感染性廢物處理。

(十五)患者排除新冠可能轉入普通病區後,對其病室應按《醫療機構消毒技術規範》進行終末消毒。

(十六)患者未排除新冠或已確診新冠的患者死亡,對屍體應當進行處理。處理方法爲:用3000mg/L的含氯製劑棉球或紗布填塞屍體口、鼻、耳、肛門等所有開放通道;用雙層紗布包裹屍體,裝入雙層屍體袋中,通知殯儀館專用車輛及時火化處理。

(十七)應急隔離區/過渡(緩衝)病房產生的廢棄物,包括醫療廢物和生活垃圾,均按照醫療廢物進行分類收集,用雙層黃色垃圾袋盛裝,不得與其他醫療廢物混裝,要與醫療廢物處置單位進行單獨交接。

(十八)每日對病區醫務人員的體溫和症狀進行監測,如有發熱或出現呼吸道症狀則應立即報告醫務科/護理部。

病房管理制度 篇七

1、對新入院的病員介紹醫院有關制度和情況,瞭解病人的思想和要求,鼓勵病員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2、對病人的態度要親切和藹,語言要溫和,避免惡性刺激。對個別病員提出的不合理要求,應耐心勸解,既要體貼關懷又要掌握治療原則;

3、有關病情惡化,預後不良等情況,要以恰當的方式告知病人、家屬、患者單位,必要時由負責醫師或上級醫師做出合理的解釋;

4、在檢查、治療和處理中要耐心細緻,選用合適的器械,不增加病人的痛苦,進行有關檢查和治療時,如換藥、洗胃、灌腸、導尿等,應用屏風遮擋或到治療室處理;

5、進行創傷性檢查與治療前應徵得病人同意,並填寫“知情同意書”;

6、對手術的病員,術前應做好解釋安慰工作,以消除病人的恐懼和顧慮;術後要告訴病人轉歸情況,使其安心休息;

7、合理安排工作時間,避免紊亂嘈雜,早晨6時前,晚上9時後及午睡時間,尤應保持病房安靜。在不影響醫療效果的情況下,有些處理可待病員醒後施行;

8、保持病房清潔衛生,痰盂、廢料桶和垃圾要及時處理,廁所隨時清掃。

9、重視病員的思想工作,對其治療、生活、飲食、護理等各方面的問題,應儘可能設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