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呼風喚雨的世紀》教學實錄(精品多篇)

《呼風喚雨的世紀》教學實錄(精品多篇)

王崧舟精彩的教學實錄 篇一

一、繞口令導出馮驥才的《俗世奇人》述說俗世不俗之人

師:看誰能一口氣讀上幾句,這個句子就歸誰了。我請五位同學上來。

引出課題:刷子李

1、出示課題:刷子李

師:從名字中你明白了哪些信息?

生:我知道了他又一把刷子。

生:我明白他刷牆有一手絕活。

師:爲什麼叫他“刷子李”?

生:他姓李,刷牆的本領高超。

師:是的。在天津衛這個地方,某一行有絕活的人,人們用他的行當加姓稱呼他。比如在天津,有個姓張的,泥人捏得特別好,就叫他——

生:泥人張。

師:還是在天津,有個姓劉的風箏做得特別好,就叫他——

生:風箏劉。

師:虞老師教書教得好,就叫——

生:教書虞。(大笑)

師:(笑),大家叫我虞老師。我們可以用他的行當加上姓來稱呼他。

2、檢查自學情況,落實字詞:勻勻實實 蘸漿

師:課文我們都預習過了,都讀過五遍以上了?的確,課前把課文讀通讀順了,特別重要。課文中兩個詞特別難讀。

出示:勻勻實實 蘸漿

師:第一詞誰能讀?

師:什麼意思?

生:既均勻又厚實。

師:第二個誰來讀?

師:讀得非常準。

師:平時你用什麼去蘸過什麼?

生:我用麪包蘸過番茄醬。

師:蘸,在生活中很重要,我們要把它記住。拿起手書空。

師:請在作業紙上認認真真寫兩個。

二、感悟文本

1、刷子李在刷牆的行當上——技藝非凡(板書)

師:刷子李在粉刷這個行當上非常內行,手上有絕活,那個自然段告訴我們?

2、生快速瀏覽。自學第一自然段

生:第一自然段。讀“……如同昇天一般美。”

大屏幕出示第一自然段。

師:自個兒讀。

師:再讀,邊讀邊找哪個詞體現了刷子李技藝非凡?(板書:技藝非凡)

師:你能不能用你的朗讀告訴大家你找到的詞?

自練。

學生交流彙報。

生:“……如同昇天一般美。”

師:(板書:如同仙境)

師:誰來讀第二句。

師:跟“黑”較上了勁。

齊讀。

師:乾粉刷匠的身上沒有白點,難不難?

師:你見過的粉刷匠幹完活是怎樣的?

生:渾身上下都有白點。

(出示照片)

師:虞老師以前幹過粉刷這一行,看,衣服、褲子上都是白點,連臉上都是呢。

(哈哈……)

師:用一個詞來概括刷子李——

生:黑衣無瑕。(板書:黑衣無瑕)

3、師:這只是個傳說。“耳聽爲虛,眼見爲實”。我們跟着曹小三去看看他是不是真的技藝非凡。

4、學習小三跟隨師傅第一次去幹活的部分(4——11自然段)

師:哪個自然段是寫刷子李刷牆的情景?

生:第5自然段。

師:找一找哪些句子寫出了刷子李的技藝非凡?

生:“……勻勻實實一道白……”

生:“啪啪聲裏……”

生:“只見師傅的手臂悠然擺來……”

師:這三個句子體現了刷子李刷牆的非凡技藝,請你選擇你最想讀的句子,認真地讀,反覆地讀,等會比一比用朗讀體現刷子李的高超技藝。

生練讀。

師:誰選擇第一句,讀給大家聽。

師:讀得非常的流利,美中不足的是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詞,你沒有把它強調出來。

師:哪個詞?

生:勻勻實實。

師:來,在這個詞的下面做好記號。

師:你能再讀一遍,把“勻勻實實”讀好。

師:還得強調兩個詞。哪兩個?好,你們非常會讀課文。好,準備。

生齊讀。

師:難怪,坐在這樣的屋子裏,有昇天的感覺。

師:好,誰來讀第二句。

師:你很有朗讀的天賦。有一個詞讀得太好了。

生:悠然。

師:做上記號。要讀得柔一點,緩一點,悠一點,誰來讀?

師:他有一個字讀得特別好?哪個?

生:“啪”。

師:“啪”這個詞要讀得清脆,要不然自相矛盾了。

師:好,齊讀。

師:能夠把刷牆這樣普通的活做得如此悠然,如此瀟灑的,恐怕只有刷子李一人,恐怕是“前無古人,後無老者”了,尤其要讀好。

齊讀。

師:誰選擇第三句。

生讀。

師:該強調哪個詞?

生:天衣無縫。

師:什麼是“天衣”?

師:天衣唯有天上有,人間何處覓天衣。因此,“天衣無縫”要強調。誰來讀這一句?

生讀。

師:你來幫老師推薦一位。

師:好,大家像她一樣齊讀。

師:太了不起了。能把牆刷的天衣無縫!讀到這裏,你們還覺得刷子李僅僅是一個粉刷匠嗎?在我們的眼中刷子李已經是一個風度翩翩的藝術家了,那麼在你眼中,刷子李是什麼家?

生:是音樂家。

師:那你選擇一個句子,讀出音樂家的神韻。

生讀。

師:像不像音樂家?

師:在你的眼中,刷子李成什麼家了?

生:美術家。

師:那你讀出美術家的瀟灑自如。

師:你們看,此時的刷子李在同學們眼中已經成爲一個風度翩翩的藝術家,讓我們用“好一個刷子李開頭”,讀出刷子李的高超技藝。要作修改嗎?

生齊讀。

師:你現在信了嗎?

擦去問號。再齊讀第一自然段“他要是給您……”讀得肯定一點了。因爲這是現實了,不是傳說。

師:但他的徒弟小三最關心的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是否黑衣無瑕?”(快速瀏覽6——9自然段)

出示“每一面牆刷完,他都搜索一遍……”哪個詞表示他出乎意料?

生:居然。

齊讀。

師:此時,他一定對他的師傅佩服得五體投地。出示“牛”

師:說起“出乎意料”,還有幾個句子,找出來。

出示“出現一個白點,黃豆大小。”

出示“啊?”

師:還有一個句子呢?

指名讀,“……奇了!”

完成“一波三折”圖。

師:這就是曹小三心中的一波三折,這就是這個故事的“一波三折”,如果能把曹小三的所想表達出來,那這個“一波三折”會更精彩,會更豐滿。

選擇一個“出乎意料”在練習紙上寫一寫。

5、完成練習紙中的作業。

請選擇一題,用幾句話寫出小三的心理活動:

(1)當小三在師傅的黑衣上找不到一個芝麻大小的粉點時,心想:

(2)當小三在師傅褲子發現一個黃豆大小的白點時,心想:

(3)當小三明白點原來是師傅抽菸時燒的小洞時,心想:

6、在小三向刷子李學藝的過程,你明白了什麼?

(1)爲什麼要精益求精?

(2)資料拓展

7、出示對聯:(上聯)如同仙境,刷板顯功底(下聯)黑衣無瑕,絕活傳真諦(橫批)俗世奇人

三、推薦閱讀:馮驥才的《俗世奇人》的資料

師:下課

課堂實錄 篇二

第一課時

一、板題,質疑

1、板題質疑:橋,讓你想到了什麼?(學生或許會說:橋是連接河兩岸的建築,有鐵橋、木橋等)

2、一讀課題,課文爲什麼以橋命題,究竟這是一座什麼樣子的橋呢?

二、以橋爲切入口,一讀文本,初步積澱情感

1、自由朗讀課文,想,文中的橋是一座怎樣的橋?

2、交流,可以初步說說文中依據,隨機層層點撥:

窄窄的木橋 不結實的木橋 又窄又不結實的木橋

3、二讀課題。說到這裏,再讀課題,你的心情是怎樣的(可以是沉重的,鄭重的)

引導:又窄又不結實的木橋,平日裏或許只是山村裏極不起眼的,可在洪水來臨時卻成了生死橋逃命橋生命橋救命橋希望橋

三、再讀課文,感受橋的無奈,

就是這樣一座又窄又不夠結實的橋,成了洪水突然襲擊時的唯一的逃命橋。那麼它是否真的能那麼輕易地救老百姓的性命呢?當時的情況又是怎樣的呢?劃出描寫大雨和洪水的句子,選擇其中感受最深的一句作批註。

1、交流。

2、適時解疑:像潑。像倒。爲什麼獨立成句?引導:凝重的筆調。兩字卻字字千鈞,腦海裏可以是一幅活的聲勢兼備的畫面。更突出了雨非同尋常的大。致使洪水氾濫成災。

3、激情再創造引讀,感受洪水的瘋狂:洪水咆哮着,像,從山谷裏。洪水已有近,這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經在路面上

4、感悟跳舞一詞的表達:當時的情形是(無比緊張的,令人恐懼的)就是這樣一種狀況,作者怎麼竟然用了跳舞這個詞語?是不是太不合時宜啦?

5、指名,(這洪水簡直是一羣魔鬼在跳舞,讓我不由地想到了羣魔亂舞這個詞)

6、這與下文的哪個詞語是呼應的?獰笑,洪水在跳舞,死亡在獰笑,此時你什麼感覺?你想?甚至想?看,文中的人們不也是如此

7、朗讀寫人們反應的句子。讀了這些句子,你感受到了什麼?把你的恐懼不安送進句子中去。

讀好你擁我擠瘋了似的跌跌撞撞

8、讀着讀着,我的眼前出現了逃難隊伍中的一個

9、出示:人們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橋擁去,其中有一個

按這個句式寫一寫你眼前出現的這一人物,注意寫好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

10、面對瘋狂襲來的洪水,人們幾近瘋狂崩潰,幾乎失去了理智,試想,這樣的又窄又不結實的橋?(怎能承載得了瘋狂的擁擠踩踏?)急需要什麼?(沉穩的組織者,有序地疏散)

11、老漢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出場的

第二課時

一、劃找句子,初步感受老漢的形象。

1、上節課,大家在邱老師的帶領下已經讀通了課文,並且感受到在那個黎明時分,面對突如其來的(山洪),人們(受驚了),一百多個村民都毫無秩序地擁向那窄窄的(木橋),情況非常(危急)。幸好那年邁的老漢,那受全村人擁戴的黨委書記早已站在窄窄的木橋前,讓我們穿越時空,看一看這位老漢在生死攸關之際做出的人生選擇,留下的感人事蹟。

2、請同學們讀723自然段,劃找出描寫老漢的句子,然後交流,大屏幕出示句子,同桌再讀一讀。

二、品讀句子,深刻感悟老漢的精神

1、讀了這些句子,相信老漢已經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哪一句話最讓你感動呢?用心地讀一讀這個句子,並寫下你的內心感受。

2、交流:

1)、第8自然段。

2)、第10 自然。

3)、12自然段。

學生自由抒發自己的感受,從中品悟老漢的屹立如山、責任如山,並進行朗讀指導。

3、是的,忠於職守、捨己爲人的老漢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洪水無情,但人間有愛,這樣的老漢能不受人擁戴嗎?可是當情況越來越危急,洪水已經漫到人們的腰際的時候,又發生了什麼事情呢?這些事情是否有矛盾呢?

出示15、21、23自然段。

1)揪、吼、兇和推矛盾。

2)、急於求生的小夥子和推老漢先走矛盾。

老漢和小夥子的言談舉止的確令人費解,充滿了矛盾!請一生閱讀下文,老師相信你在頃刻間會明白許多許多。文章到最後才交代老漢和小夥子之間那血濃於水的關係,這個結局。

4、反覆詠歎,感受親情。

1)、當我們明白老漢原來是小夥子的父親,小夥子原來是他的兒子的時候,讓我們再來看看這令人感動的一幕,相信你又會有新的感受。讓我們把兒子這個充滿血緣、充滿親情的字眼帶入文章中,一起深情地朗讀1423自然段,我們就能理解這位平凡而偉大的父親了。引讀。

2)、想象老漢會喊些什麼呢?出示。是啊,眼見自己骨肉被洪水吞噬,試問世間那個父母會不痛心疾首?

3)、請你結合課文內容想一想,如果再給老漢一次選擇,老漢還會把兒子從隊伍裏揪出來嗎?如果他有機會跟兒子解釋,他會對兒子說些什麼?

此時此刻,你認爲他是一個怎樣的人呢?(父愛如山)

5、這樣的老漢最終沒有留下,和他兒子一起被無情的洪水吞沒了。其實就在木橋前,在沒腿深的水裏,老漢完全可以一走了之,但是就在木橋前,在沒腰深的水裏,老漢完全可以一走了之,但是就在木橋前,在沒胸部的水裏,老漢完全可以一走了之,但是就在木橋前,老漢完全可以讓兒子一走了之,但是就在木橋前,老漢完全可以和兒子一走了之,但是,這是一個怎樣的老漢啊!這樣的老漢能不受人擁戴嗎?

然而,這樣的老漢最終還是被無情的洪水吞沒了,但兇猛的洪水吞不沒的又是什麼呢?出示屏幕。學生練習。

三、抒發情感,激情表達自己的哀思

老漢離我們遠去了,面對着殘破不堪的木橋,你最想說的又是什麼呢?表達對老漢的哀思學生寫後交流。

四、三讀課題,總結全文。

再讀課題,你對橋又有什麼感受?理解橋的象徵意義,並總結全文。投影出示讀句子:

他像一座山,一座屹立不倒的山,他更像一座橋,一座聯結生命的橋。

王崧舟精彩的教學實錄 篇三

師:同學們我們中華民族不但歷史文化悠久,而且名勝古蹟衆多,你們瞭解哪些,能說給老師和同學們聽聽嗎?

生:桂林山水。

生:泰山、長江三峽……

師:好!同學們真了不起,知道這麼多。但是你們親自去領略過嗎?

生:沒有。

師:那老師今天就帶大家去感受一下祖國的名山勝水。

【播放課件:配樂播放祖國的名山勝水圖片,教師適當介紹,最後畫面定格在頤和園的長廊】

師:同學們知道這是哪裏嗎?

生:故宮

生:紫禁城……

師:這是世界上現存的最長的觀光長廊--頤和園的長廊。

【板書課題:頤和園的長廊】

師:它給你什麼樣的印象?

生:很長。

生:很美……

師:今天我們就一起遊玩一下世界上的長廊好不好?

生:好!

【播放介紹頤和園的長廊的視頻】

師:再請同學們說一說感受。

生:廊頂有很多畫。

生:長廊有很多人蔘觀。

生:體現了很高的藝術價值。

師:同學們說得很好。現在我們一起來讀課文。請同學們跟着課件輕聲朗讀。

【播放課件:課文朗讀】

師:頤和園的長廊是頤和園中最著名的景緻,早在1990年就被載入了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它到底有哪些引人注目的地方呢?

生:它是是建築藝術和繪畫藝術的集中體現。

師:說得很好,請大家一起齊讀,想一想這段話在文中起什麼作用?

生:學生齊讀。

師:這句話在文中起總領作用,全文就是圍繞“建築藝術”“繪畫藝術”這兩個方面來寫的。

【板書 “建築藝術”、“繪畫藝術” 】

師:請同學們在找一找寫建築藝術的是哪幾個段落。(師根據生回答指出是4-7自然段。)

師:現在,請你有感情地朗讀這幾個自然段,想一想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建築藝術的,並畫出每個自然段的中心句。

生:自由讀。

師: 4.5.6這幾個自然段的中心句是什麼?

生:每段的第一句。

師:長廊有哪三絕?

【生回答,師板書:造型絕、風水絕、結構絕】

師:絕是什麼意思呢?(根據學生回答總結:有特色的、獨一無二的)

師:從哪些地方體現出造型絕的呢?請同學找出相關語句。

生:全長728米的長廊,整體造型從地面上看是看不出來的,但是如果坐在飛機上從空中看,就會發現它的形狀像一隻倒掛着的蝙蝠。坐在飛機上看說明了什麼?

生:頤和園很大,有273間。

生:長廊很長。

師:有多長?

生:728米,

師:它的形狀是…。

生:倒掛的蝙蝠

師:把長廊建成蝙蝠有什麼原因呢?找一找。

生:我國民間有在建築物上刻蝙蝠的習俗,而蝙蝠倒掛的意思就是表示福到了。

【課件出示: 倒掛的蝙蝠和頤和園的外形對比圖】

師:原來長廊奇特的造型還包含着深刻的寓意,古人真是太有才了。

師:第二絕是……

生:風水絕。

師:風水就是指一個建築的地理位置如何。風水絕就說明長廊的地理位置……

生:非常好。

師:有多好?你能說出理由嗎?

生:緊靠萬壽山和昆明湖,依山傍水。

師:來看看頤和園的全景圖。

【課件出示:頤和園的全景圖】

師:在冬天,它擋住了凜冽的寒風,夏天,又吹來習習的涼風。這就像一個天然的大空調,還有呢?

生:隨水波而動,四季而變,變化無窮。

師:請同學們展開你想像的翅膀,想像頤和園的美景。

【課件出示:頤和園及長廊在不同季節的風景變換圖在優美的背景音樂中依次呈現】

師:我們看了這一幅又一幅美麗的圖畫,我們可以用哪些四字詞來形容頤和園的美景呢?

生:人間仙景、絢麗多彩、美不勝收、如詩如畫……

師:作者用了哪一個詞來形容頤和園的美景的?

生:變化無窮。

師:自由讀,再次體會它的魅力。(師抽學生讀)

師:第三絕是什麼呢?

生:結構絕

師:結構又絕在什麼地方呢?在書上找一找。

生:長廊是斗拱結構,全部是由木頭搭成的,竟沒用一顆釘子。

【課件出示:斗拱結構圖片】

生:長廊不用一顆釘子能牢固嗎?

師:經歷了這麼多年它仍很牢固。充分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智慧!這是建築史上的一個奇蹟!我們擁有如此絕妙的長廊,作爲中國人,你有什麼感受?

生:自豪和驕傲。

生:長廊的美還美在哪些方面?

生:還長廊上那些畫。

師:讀課文,同桌相互討論,繪畫方面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的。

【生讀、討論】

師:好,現在誰來彙報一下?

生:數量多,有14000多幅。

生:種類多

師:有那些種類。

生:歷史故事、民間故事、神話故事、山水花鳥……

師:說的很好。我們在通過影片來領略一下長廊的畫。

【播放課件:長廊裏的那些畫】

師:文中“這就是頤的長廊”,這指的是什麼?

(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指出:指頤和園的建築藝術和繪畫藝術)

師:今天,我們一起領略了長廊建築藝術的獨特,繪畫藝術的精美。請同學們課後自學文中的生字。寫一篇介紹長廊的解說詞,寫好後爲父母、婆婆爺爺當導遊,讓他們也去感受頤和園長廊的美。好不好?

生:好。

師:同學們還可以到圖書館、網絡上找有關長廊的資料來讀一讀,爭取對長廊的知識有更多更深的瞭解。

【教後記】本文的重點是學生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想象詞語所描繪的情境,感受長廊的美。我先通過播放一組山水名勝的圖片來展現祖國的壯美,過渡到對頤和園長廊的介紹,以此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課堂效果來看,這個導入非常自然、非常成功,只是時間稍長,後面用時相對緊張。

接着播放的介紹長廊的影片對長廊的美做充分的展示,給學生以身臨其境的感覺,對長廊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爲後面內容的理解奠定了基礎。

對建築藝術和繪畫藝術的瞭解是課文的重點。我採取讀-討論-彙報-課件展示的方式進行。特別是課件展示環節,非常形象直觀,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勝過教師的千言萬語,效果非常好。

課文理解完後,我通過教學生寫長廊的導遊詞和查閱長廊的有關資料來對知識進行拓展,這種設計很有必要,能培養學生的多方面的能力,但由於是課外完成,需要家長的配合。教師可以利用課外時間對學生的完成情況進行檢查。比如開展“我來當導遊”的活動,讓學生用自己的話將對長廊的瞭解展示出來。

總之,本堂課我利用媒體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充分調度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收到了較好的效果。但在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和合作討論方面,本堂課做的很不夠,在以後的教學中還需多想辦法。

王崧舟精彩的教學實錄 篇四

師:同學們,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對全人類的文明進步起過重大作用,是哪四大發明啊?

生:是造紙、印刷、火藥、指南針。

師:對。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證明了我國人民從來就是有着高度智慧和才幹的人民。此外,我國古代的橋樑建築在世界建築史上也佔着極爲重要的地位。隋朝時修築的一座大型石拱橋趙州橋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了,還完好地橫跨在河北趙縣的蛟河上,成爲世界建橋史上的一大奇蹟。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趙州橋》這一課,看看這座作爲我國人民聰明才智的又一個象徵的古代大橋,到底是怎樣的一座橋。(板書課題)

【點評:授課伊始,有針對性地在“導入”中埋設了本課教學內容的“核心”:《趙州橋》一文的寫作目的到底是什麼?同時又埋伏下了答案,以供下一步教學過程中誘發學生思考。這是一個從教學目的出發而精心設計的“導入。”】

我們先來讀課文內容。

生:(四人,朗讀課文的四個自然段)

師:我們已經講過,說明一個事物,就要……

生:抓住它的特點。

師:那麼大家看看,課文主要抓住了趙州橋的什麼特點來說明介紹的呢?(板書:趙州橋的特點)大家想想。

生:雄偉,美觀。

生:是主要抓住堅固和美觀來說的。

生:抓住了堅固,還抓住省石料。第三段是抓住美觀來說的。

生:沒有橋墩,只有一個拱形的大橋洞。另外,還說明了美觀的特點。(學生回答時,教師同時板書:雄偉、美觀;堅固、省料、美觀;沒有橋墩,只有一個拱形的大橋洞,美觀)

【點評:讓學生各抒己見,既引導學生思維進入積極活躍狀態,同時又使學生亮出不同的觀點,成功地構築了培養學生求異思維能力的生動教學環境。】

師:大家都投了“美觀”的贊成票。第三自然段,確實是抓住了趙州橋的橋欄石雕藝術的美來說明介紹的,老師也投贊成票。但是關於趙州橋的第一個特點、主要特點,卻有三種看法。我想問一問,你們各自的根據是什麼?xxx,你爲什麼說趙州橋最主要的特點是雄偉呢?

生:因爲課文第二段開頭一句就說:“趙州橋很雄偉。”

師:噢,你是認爲第一句話這麼說了,後面的內容也就跟着講這個意思?

生:嗯,第三段開頭一句說趙州橋很美觀,後面的內容不就是跟着講趙州橋怎麼美觀的嗎?

師:在一段的開頭,用一句話把這段的意思先集中地講一下,這叫段首立意。xx同學,爲什麼你認爲“堅固”是趙州橋的主要特點呢?

生:趙州橋是隋朝建的,到今天都一千三百多年了,也沒有垮掉,堅固不就是最大特點嗎?

師:嗯,也挺有道理的。xx同學,爲什麼你認爲“節省石料”這一點也非常重要呢?

生:趙州橋只有一個大橋洞,沒有橋墩,就很省石料了;兩頭又都有兩個小橋洞,這樣,就又少用了許多石料。

師:確實,堅固、節省石料,也都是趙州橋的特點之一。xxx同學,爲什麼你認爲“沒有橋墩,只有一個拱形的大橋洞”這句纔是抓住趙州橋的最主要的特點呢?

生:因爲我們看到的大橋,都是有橋墩的,有的還會有好多個橋墩。課文第二段介紹趙州橋,也是一開始就說它是一座雄偉的大橋,但是沒有橋墩,只有一個大橋洞。這不就是趙州橋最大的特點了嗎?

【點評:教師通過提問式的親切交談,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對他們自己的理解作進一步闡述;而學生理解不一,闡述各異,又更進一步地形成了培養求異思維能力的教學氛圍。】

師:以上幾位同學所說的,確實都是趙州橋的特點。應當說,他們是從不同的方面說出了趙州橋的非同一般之處。趙州橋,一座中國古代的石拱橋,竟集中着這麼多的優點,也難怪它世界聞名呢。它的確可算是我們中華民族高度聰明才智的又一個證明。這倒使我對我國的這座古代大橋和它的設計建造者們,越加心懷崇敬了,也爲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感到無比的自豪。

【點評:教學語言親切自然,與孩子們息息相通,心心相印;同時又把對學生不同意見的歸納不事聲張地引向課文的立意所在,呼應“導入”中對課文立意的暗示,爲求異思維鋪設了思維橋樑】

剛纔幾位同學說的“雄偉”是第一位的特點,連我們原來的中師教學參考書上也是這樣說的。這本參考書第120頁上說:“趙州橋的特點,一是雄偉,二是美觀。”還有同學認爲堅固和節省石料,都是趙州橋最重要的特點,聽上去,也是挺能言之成理的。國小教參上就說,趙州橋最大的特點,就是堅固而節省石料。以上兩種意見同兩本教學參考書不謀而合,看上去還蠻有一點權威性的哩。

【點評:教師似在爲學生的見解提供更爲“雄辯”的支撐,但實爲欲揚先抑,意在爲後面的闡明蓄勢。】

但這兩種意見各執一見,並不一致,不可能同時都對,可能是一對一錯,當然,也可能兩個都不對。xxx同學認爲沒有橋墩,只有一個拱形的大橋洞,纔是趙州橋最大的特點。這個意見我在教學參考書上沒有看到,那是不是言之無據呀?看上去她的看法來自生活,也來自課文,聽上去像是更能言之成理的哩。

【點評:在最後提及的位置上着意突出了學生與參考意見相異的這一種理解,隱含對這一見解的肯定態度,是對多數學生求異思維的暗示。同時又鮮明地表明瞭對持有不同意見的學生的讚揚】

以上不同的幾種意見,各有各的根據,那麼到底哪個特點是趙州橋最主要的特點呢?

【點評:以上全部教學,歸結到一點,就是循序漸進地激發、引導並逐步加強學生求異的思維意志和思維動態,把學生的思維導向對創見的追求——這是引導學生對已有的見解、主張產生否定性懷疑,使思維向着相反的方向拓展。這是求異思維的常規類型:反向思維。】

師:下面,讓我們就來細細地咀嚼趙州橋的第一大特點,也就是第二自然段。首先看第一、二句的關係。第一句,說橋雄偉;第二句,具體地說怎樣雄偉,使讀者對橋的“大”、“雄偉”有個具體的瞭解。

生;趙州橋是一座很大的橋。

師:對。我們再看第三句與頭兩句的關係:“這麼長的橋”把頭兩句的意思濃縮成五個字而組織到第三句中來了,使頭兩句與第三句的內容“沒有橋墩,只有一個拱形的大橋洞”構成對比,形成襯托,從而突出了趙州橋沒有橋墩的非同尋常。如果不對橋的雄偉先作明確說明,那麼沒有橋墩的橋就不會引起讀者驚歎了,因爲沒有橋墩的橋多得很。而像現在這樣,先說了橋的雄偉,再說它沒有橋墩,這就足以令人驚歎了:啊?!我國早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就能造出這麼大的沒有橋墩的橋了呀?!這樣,沒有橋墩的特點就被鮮明地襯托出來了,突出來了。所以,對橋的“雄偉”的說明,實際上是對橋沒有橋墩的特點進行說明的開始部分,一個鋪墊,一個襯托,而不是爲了孤立地說橋的外貌如何,不是爲了說雄偉而說雄偉。這是在說明過程中,一種說明方法的運用。(板書:說明方法<襯托>)

師:我們還可以換一個角度,從內容來分析。這四句都是圍繞橋的設計來說的,但是,沒有橋墩的這種設計是放在首要的突出位置上來說的`,證明這一特點是首要說明的對象,是說明的側重點。說橋樑設計的這四個句子中,就有三個句子是圍繞沒有橋墩來說的,從說明分量來看,它顯然是說明的重點。再者,第三句說的是橋身主體的特點,既然是橋身主體的特點,當然也是整個橋樑的主要特點了。所以,無論是從說明位置的安排、說明分量的分配以及橋身主體的設計特點在整個橋樑設計中的重要性來看,沒有橋墩,只有一個大橋洞,都是這一段的說明重點,都是這一段所說明的趙州橋的最大特點。(板書:說明重點<沒有橋墩>)【

點評:以上,教師從說明方法的角度來分析、證明趙州橋的最大特點是沒有橋墩。這是在上一步教學激發起學生求異思維的思維態勢以後,開始更進一步,授之以“求異”的具體途徑。此其“授人以漁”之一。】

師:另外,“全部用石頭砌成”既是對用料的說明,更是對“沒有橋墩”這一特點的襯托。趙州橋的整個橋面全部是用石頭一塊塊拼砌起來的,這是在大體水平方向上的拼接,而不是像牆壁那樣在豎直方向上砌起來,但卻不垮,又沒有橋墩。這樣,沒有橋墩簡直就是一個奇蹟。“沒有橋墩”還不是最大的特點嗎?

【點評:從建築方法的角度授以“求異”的具體途徑。此其“授人以漁”之二。】

生:真的是奇蹟!

師:我們還可以從摳重點詞語的含義來分析。你們看,有哪個詞語也包含着趙州橋沒有橋墩這個特點的?

生:“創舉”。

師:爲什麼是“創舉”這個詞語呢?

生:“創舉”的意思是說,在趙州橋以前,只要是大橋,都是有橋墩的;到了趙州橋,才第一次沒有橋墩。

師:對!所以“創舉”這個詞,恰好肯定並且突出了趙州橋主要的特點,或者叫做最大的特點是:沒有橋墩,只有一個拱形的大橋洞。

【點評:此其“授人以漁”之三。以上三點是從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對趙州橋最大特點的思索,這是求異思維中與反向思維相對的另一種思維方式:正向思維。】

師:趙州橋的最大特點到底是不是“沒有橋墩,只有一個拱形的大橋洞”啊?讓我們把這段課文集體朗讀一遍,在朗讀中再體會體會它的這個特點。

生:(齊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師:《趙州橋》摘寫於我國著名的橋樑專家茅以升的《中國石拱橋》一文,你們將來在國中會讀到這篇文章。《中國石拱橋》文中說,趙州橋“這座橋的特點是:全橋只有一個大拱,長達37.4米,在當時可算是世界上最長的石拱橋。”也就是說,趙州橋的最大特點是什麼?

生:只有一個大橋洞,沒有橋墩。

師:讀了茅以升的這一說明,可以確信,我們剛纔對課文的理解是完全正確的。

【點評:點明課文出處,以確證本節課求異思維的正確無誤。這是最終對學生求異思維的確認,更是對學生的鼓舞。這種做法引導學生明確了趙州橋的最大特點到底是什麼。這是運用求異思維的第三種方式:側向思維;也是對學生進行第三種求異思維方式的能力訓練。】

那麼,剛纔有同學認爲雄偉、堅固、省料等等是趙州橋最大的特點,他們對課文的理解,還存在哪些不足呢?先說“雄偉”吧,剛纔我們已經明白:這一段課文第一句以後的內容並不是圍繞“雄偉”來說的,這與第三段說“美觀”的寫法不同。根據第一句的意思去斷定整個這一段的意思,顯然不行;沒有掌握整個一段的內容。而且從寫作意圖來說,它是要讓讀者瞭解、認識趙州橋在橋樑設計上的科學價值,而不是爲了向讀者說它的外觀如何如何。總之,問題有兩個:一是未全面掌握課文內容,二是未徹底領會寫作意圖。(板書:未全面把握內容、未領會寫作意圖)

【點評:具體分析歧解這一“歧”在何處,同時也就明確了進行求異思維時容易發生思維歧路的一個重要原因。】

師:再說“堅固”和“節省石料”,堅固的確是一個特點,但不是本文所要說明的主要特點,所以只在第三自然段第一句中用“堅固”一詞順便提到,而且並沒有具體解說的內容。認爲“堅固”是趙州橋最主要的特點,這一看法沒有緊扣課文。至於“節省石料”,這是設計的副產品,不是設計的出發點。不造橋墩首先是爲了減輕流水對橋身的衝擊力,確保橋身安全,同時又能有利於行洪。所以“節省石料”也不是趙州橋的最大特點。以上毛病,仍是由於沒有全面掌握課文內容,也未領會課文的寫作意圖。下面,請誰來小結一下上面幾種看法的共同毛病?

生:共同的毛病,都是沒有全面掌握課文內容,沒有很好地領會課文的寫作意圖。

【點評;讓學生自己通過總結而達到確認,這將是更直接地幫助學生積澱克服思維歧路現象的經驗】

師:所以,我們要正確地理解課文,一方面,需要有活躍的思維,剛開始分析時,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但最終我們必須辨別出有缺陷的甚至是有錯誤的理解,從不同的理解中得到最正確理解。而基本的方法,就是全面地掌握課文內容,看清課文的寫作意圖。

【點評:對培養求異思維能力以達到正確地閱讀理解作品,作出總的歸納。應可視爲在閱讀教學中培養求異思維能力的原則途徑。】

師:下面概括段落大意。既然鑽研課文要全面準確地掌握內容,而概括段意是對全段內容的濃縮,自然也要求必須全面、準確地表達內容。

生:(概括段意——略)

師:(最後將學生概括的段意組織成句,略)請注意:最後一段是與上文相同的說明,還是對上文內容畫龍點睛的總結呢?xx同學,你歸納。

生:說明趙州橋的價值和意義。

師:對了!這樣歸納,就看清了作者寫這一段的意思,看清了這一段是對全文的總結,是對寫作意圖的點明。這一段的內容,又恰好證明課文第二段對趙州橋的科學設計進行說明介紹,是通過趙州橋來證明我國古代人民的聰明才智。

【點評:呼應“導入”中對課文主旨的暗示,點明課文思想內容的“核心”,最終推出本節課教學求異思維之“果”,結束本課教學內容。】

《呼風喚雨的世紀》教學實錄 篇五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會十二個生字,正確理解“呼風喚雨”、“洞察”、“依賴”、“奧祕”、“改觀”、“探索”、“聯繫”、“哲學”等詞語的意思。

2。過程與方法: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聯繫生活實際,談自己的感受。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理解課文內容,瞭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激發學生熱愛科學的情感及探索科學奧祕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瞭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理解課文中一些含義深刻的詞語和句子。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及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主題

1、解讀“呼風喚雨”

同學們請看課題《呼風喚雨的世紀》裏“呼風喚雨”什麼意思?(呼喚風雨,想讓它來,它就來;想要怎麼樣就怎麼樣。

師:說得沒錯,這是神仙藉助法力,支配自然。

我也會呼風喚雨,你信嗎?

拍照,快傳。

我這下你信了吧。我是真的呼風喚雨嗎?不是,我是用手機拍照再用無線網絡把照片傳到計算機上。所以,呼風喚雨在現代社會是指藉助科學技術來實現發展。

2。一個世紀有多少年?(一百年)

呼風喚雨的世紀是指哪個世紀?(板書:20世紀)

從哪裏知道的?(齊讀)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第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話,這句話和題目的意思一樣,這個句子告訴我們課文主要要表達的意思就是“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這樣的寫法叫做開篇點題。也就是課文就是圍繞這句話來寫的。

師:是呀,整整一百年的時間,世界發生了太多了變化,多麼神奇,多麼令人驚歎啊!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去感受這個神奇的世紀。

二、檢查預習,指導書寫

1、解決會讀的生字。

2、指導書寫。

在這些生字中,你覺得最難寫的哪個,要提醒同學的?

師:耕:同學們觀察得很仔細,這是一個左右結構的會意字,左邊是個“耒”字表示的是掘土的農具,右邊“井”表示的是農田,合在一起一起,表示把田犁平,犁得整整齊齊。書寫的時候要左窄右寬。

潛、程、賴、核,有些字位於字或部件的左邊時末筆的捺改成點。

幻:注意和“幼”區分開來。

現在請同學們拿出課堂練習來,完成第一題。(選擇易錯的3個字寫在田字格了。)

寫完的同桌互相檢查。

三、細讀課文,感受奇蹟。

1、同學們剛纔我們說課文是圍繞第一自然的“二十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來寫的。也就是強調20世紀人類可以呼風喚雨。那麼第二自然段哪個詞意思和它相近呢?請同學們自由讀第二自然段,圈出和“呼風喚雨”意思相近的詞語。

生:呼風喚雨、奇蹟、出乎意料

師板書:奇蹟

2、哪個句子裏有奇蹟這個詞,請你讀出來?

出示:在20世紀一百年的時間裏,人類利用現代科學及時獲得那麼多奇蹟般的、出乎意料的發現和發明。

3、師:同學們,這一句話裏有兩個詞很接近,是——發明和發現,你們知道這兩個詞語有什麼區別嗎?

板書:發明發現

生1:生2:生3:

PPT出示兩個詞語區別

同學們會理解詞語,一下子就分清了。是呀,發現指經過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沒有看到的事物或規律,強調的是本來存在的;而發明則是創造出了新事物、新方法,強調的是本來就不存在的。

這篇課文中有些發現和發明,誰來區分下,哪些是發現?哪些是發明?

4、這些發現和發明對我們的生活有沒有什麼影響?

有,從那句話看出來?

生讀:正是這些發現和發明,使人類的生活大大改觀,其改變的程度超過了人類歷史上百萬年的總和。

5、指導朗讀:PPT出示:正是這些發現和發明,使人類的生活大大改觀,其改變的程度超過了人類歷史上百萬年的總和。

同學們這個句子比較不好讀,我們一起來用斜線來畫出該停頓的地方。

批註功能,師劃節奏,在“人類歷史上百萬年”部分停下來。

正是這些/發現和發明,使/人類的生活/大大改觀,其改變的程度/超過了/人類歷史/上百萬年的總和。

這裏記得把“上百萬年”合在一起讀,因爲它表達的意思是超過百萬年,而不是剛好百萬年。

一起把這句話讀一讀。

6、同學們讀懂這句話的意思了嗎?看到大家納悶的神情,看來這句話不僅不好讀,還不好懂。我們一起來畫個線段圖,就會比較清楚了。

我們畫一條線段來表示人類歷史長河,上百萬年肯定是在這條線段的大部分,而20世紀只是一個點。20世紀一百年的發現和發明帶給人們的便利超過了上百萬年的發現和發明帶給人們的便利。所以說,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它帶來了奇蹟。

如果作者就這樣停止了寫作,你會同意他的觀點嗎?嗯,你會覺得有點兒疑惑:真的是這樣的嗎?

7、那麼我們接着來學習,請同學們輕聲讀讀課文第三、四自然段,然後在練習紙上填上“上百萬年的人類社會”是怎樣的,“20世紀的人類社會”是怎樣的。填關鍵詞就可以。

師抓拍學生作業,WIFI快傳至大屏幕。

請展示的同學來說一說:你寫的人類上百萬年的社會是怎樣的?20世紀又是怎樣的?

師板書:上百萬年沒有沒有沒有

通過這張圖表,你感受到了什麼?

生:以前人類的生活太辛苦了。

師:是呀,就在9月份,我們廈門受莫蘭蒂颱風影響,我們似乎回到了農耕社會,沒有電,沒有水,實在太不方便了。

生:20世紀的變化太大了。多,快。

師:是呀,這上百萬年的時間很長,但是人們獲得成就很少,20世紀時間很短,人們獲得的成就卻很多,所以我們說——

生接讀: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五、關注表達,學習方法

師引導:是呀,我們感受到了20世紀的成就的偉大,作者是怎樣寫的才讓我們感受這麼強烈呢?

1、先請同學們一起讀讀這些詞組,說說你覺得哪些詞語用得好。

登上月球

潛入深海

洞察百億光年外的天體

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奧祕

學生談體會:登上、潛入感覺比較有勁,要花費一定的力氣,有技術含量。觀察指的是看的這個動作,沒有表明看的結果,洞察說明已經瞭解的較爲透徹。探索指對事物進行搜查的行爲,或指多方尋求答案的過程。

真好!作者作爲中國科學院院長,他寫起科普類文章可真是用詞講究呀。

2、同學們,20世紀的發現和發明多不多呀?你還知道哪些?(生答)

那作者爲什麼不寫你們說的那些,偏偏要選擇這些呢?爲什麼不多寫一些?

生1:登上月球,是向上的,

生2:潛入深海,是向下的——向上登天——向下入海(形成對比)

生3:洞察的天體是龐大的,遙遠的

生4:探索的原子核世界的奧祕是微小的,深入的

師:所以,作者就選擇典型的事例來說明他的看法,這些事例所涵蓋的範圍非常廣,把20世紀的偉大成就都概況出來了。

不是的,如果都寫出來就太囉嗦了。

那寫上百萬年的社會,作者是不是也是這樣選擇典型的事例來寫?

是的,也只寫了沒有電燈,沒有電視,沒有收音機,也沒有汽車。

其實,上百萬年的人類社會沒有的東西是不是太多了,但是,作者沒有一一列舉,也是爲了使表達更簡潔。

3。除了舉典型事例,作者還用了什麼寫法,讓我們感受到20世紀的偉大成就。

生:第三自然段寫的是農耕社會,第四自然段寫的是20世紀,它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生:第三自然段寫農耕社會只寫了“沒有電燈,沒有電視,也沒有汽車”,只能靠幻想寄託美好願望,20世紀,人們的幻想都實現了。

我們來合作着讀讀這些句子,你就會有更深的感受。

女生:上百萬年的人類社會沒有電燈,沒有電視,也沒有汽車。(師:人們生活不便,信息閉塞)

男生:20世紀,電視、程控電話、因特網以及民航飛機、高速火車、遠洋船舶等,日益把人類居住的星球變成聯繫緊密的“地球村”。(師:人們出行方便,不出門也可知天下事)

女生:上百萬年的人們只能在神話中用“千里眼”“順風耳”和騰雲駕霧的神仙,來寄託自己的美好願望。(師:只能幻想,除了幻想,還是幻想)

男生:20世紀,人類登上月球,潛入深海,洞察百億光年外的天體,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奧祕。(師:挑戰一個個不可能,人類真棒!)

女生:上百萬年的人類社會,人們一直生活在一個依賴自然的農耕社會。(師:諸多不便)

男生:20世紀,人類生活的舒適和方便,是連過去的王公貴族也不敢想的。(師:我們都過得比過去的王公貴族幸福呀)

師:這麼一讀,你是不是感受到了什麼?(這對比實在太強烈了!)

師:嗯,這對比實在太巧妙了。(板書:巧對比)

3、這麼懸殊的對比,作者是怎麼把它寫到一起的呢?用什麼話把它們連接起來?

生答。

PPT出示:

我們的祖先大概誰也沒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們的那麼多幻想紛紛變成了現實。20世紀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來形容。

師:嗯,沒錯,誰來說說,這兩句話在文中的有什麼作用?(承上啓下)

承接上文,啓示下文,上文是?下文是?

師:同學們真厲害!我們把承上啓下的句子叫過渡句。

師:寫作文時如果適當地運用過渡,可以讓我們的作文更嚴謹,更有條理。(板書:巧過渡)

請同學們拿出課堂練習,完成第三題,圈出表示過渡意思的關鍵詞。

(1)這座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趙州橋》

(2)他們都照自己的話做了。十年以後,他們又在水井旁邊相遇了。——《幸福是什麼》

(3)鵝的高傲,更表現在它的叫聲、步態和吃相中。《白鵝》

同學們各個都是學習的小能手。

六、小結課堂,佈置作業。

1、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了什麼收穫?

預設:通過把文字轉化爲圖片,感受到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知道了寫作文時要“巧對比,巧過渡”。

2、師:看來同學們在這一堂課裏收穫滿滿,一起來看看課後作業。

(1)把課文讀給家長聽,讓他們說說感受,再寫下來,最好能做到“巧對比,巧過渡”的其中一點。

(2)閱讀《小牛頓科學館》第19冊《電磁懸浮列車》或其他科普書籍。

《呼風喚雨的世紀》教學實錄 篇六

學習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語言簡潔、條理清楚的表達特點,能聯繫生活實際,談出自己的閱讀感受。

3、瞭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激發熱愛科學的情感以及學習科學、探索科學奧祕的興趣。

教學重點:

瞭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中一些含義深刻的詞語和句子。

第一課時教學案例:

一、激趣導入

1、小遊戲:比眼力、比嘴力

師:同學們,我們一起來做個遊戲,題目叫“比眼力、比嘴力”。看錄象,把你看到的事件、事物大聲、快速、準確地說出來。

生:人類登上月球。

生:潛入深海,探索奧祕。

生:人造衛星。

生:程控電話。

生:高速火車。

生:飛機。

生:遠洋船舶。

生:因特網、電腦、視頻……

2、導入課題

師:你知道這些事物都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嗎?

生:20世紀。

生:對,剛剛過去的20世紀。

師:20世紀出現了這麼多新生事物,人們發現了那麼多新奇的東西,有人就把20世紀稱爲“呼風喚雨的世紀”。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29課。師板書,生讀題。

二、質疑問難,學習第一、二自然段

1、師:你讀了課題,有什麼疑問?

2、交流。

(1)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生:呼風喚雨的世紀指的是哪個世紀?

生:20世紀。

師:請大家讀讀課文第一自然段: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生讀,師評價。希望大家學完這節課後能讀得更好。

(2)學習第二自然段。

生:誰來呼風喚雨?

生答:當然是人類。

生:靠什麼來呼風喚雨?

生答:靠的是現代科學技術。

生:爲什麼說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生:20世紀有哪些了不起的成就?

生:20世紀使人類的生活發生變化了嗎?怎樣的變化?

生齊讀。

3、師對學生的提問進行點評、小結。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剛纔同學們既提出了問題,又解答了問題。還有一些問題現在還解決不了,我們就一邊學課文一邊來解決。

三、根據提問解疑問,學習課文

1、師:作者路甬祥用哪些具體事例來說明人類把幻想變成現實,使得20世紀成爲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大聲讀課文。(不動筆墨不讀書,比腦力、比嘴力、比手力)

2、交流。

(1)生各自談感受,師做引導。

生:古時候的“千里眼”現在有了,如望遠鏡、視頻。它能讓千里以外的人彼此看得到,還有一些可視電話也是。

生:古時候的“順風耳”,現在有了,那就是程控電話,它可以讓兩個相距很遠的人很快聽到對方的聲音。還有手機、錄音機都是神話中的“順風耳”。

生:“千里馬”也有了。有了高速火車、飛機,想到哪裏都很方便。

生:古代的人想騰雲駕霧,沒能實現,只能靠幻想,而現在我們可以騰雲駕霧了。你只要坐上飛機就可以了。

生:以前的人想着飛到月亮上去看看,就有了“嫦娥奔月”的故事。現在我們的飛船已經登陸月球,做了很多實驗。

師生小結:也就是說,在20世紀以前,人們一直生活在依賴自然的農耕社會,那時沒有電視,沒有電視,沒有收音機,也沒有汽車。人們只能在神話中想象“千里眼”、“順風耳”、騰雲駕霧的神仙,這些都是人們的幻想。而20世紀,人類依靠現代科學技術把這些幻想變成了現實。所以說,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2)齊讀第三自然段前四句話。

3、師:這麼多先進的、美好的、神奇的事物都在20世紀這一百年的時間裏冒出來了。而以往上百萬年的歷史中,卻沒有。同學們,這說明了什麼?

交流。

生:20世紀的成就很大。

生:20世紀,人類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把以前人們的很多幻想變成了現實。真厲害。

師總結:是啊,20世紀,人類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改變了自身的生活,這變化的速度是如此之快,範圍是如此之大,內容是如此之多。如果引用課文中的一句話,一句詩來形容,那就是: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師:你怎麼體會這句詩?

生:“忽如”說明速度很快。一夜之間春風來了,很多的梨花都開了。

師:你從字面上來理解的。

生:20世紀,在整個人類上百萬年的歷史中是很短的,但是變化是很多、很大、很快的。

師:是啊,20世紀,人類把很多幻想變成了現實。如果請你讀這句詩,你會怎麼讀。自己試一試。

指生讀,評價。

4、師:同學們,現在老師再請你讀本文第一句話,你會怎麼讀?

生讀,評價。

生:我們要讀出變化速度之快,內容之多,範圍之廣。

生齊讀。

5、“發現”與“發明”

(1)師:請同學們看板書,20世紀,科學技術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人類發現了很多,也發明了很多。你能說說哪些是“發現”?哪些是“發明”?

(2)生思考。

(3)交流。

生1:人類登上月球是發明。

生2:我不同意。人類登上月球是爲了探索月球上的奧祕,應該是發現。

生1:那人類是怎麼登上月球的?那人造衛星不就是發明的嗎?

師:我來綜合一下你們兩個人的意見。人類靠人造衛星登上月球,這是發明;人類登上月球是爲了探索奧祕,這是發現。

生1:我明白了。那“潛入深海”也是一樣的。

生:電視、程控電話、因特網、飛機、遠洋船舶等,這些都是發現。

師:如果請你給“發現”與“發明”找意思相近的朋友,你會找誰?

生:發現——探索。

生:發明——創造。

五、總結、延伸

師:20世紀,科學技術日益發展、進步,使我們的生活日新月異。人們如何評價這個世紀,如今人們還取得了哪些科技成果?我們下節課接着學。

同時,也請你準備好需要交流的資料,下節課,歡迎你展示。

板書設計:

29、呼風喚雨的世紀

人類

幻想現實

現代科學技術

登上月球、潛入深海……

千里眼望遠鏡、視頻

順風耳電話、手機、收音機

騰雲駕霧的神仙飛機

千里馬、飛毛腿高速火車

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主要講述了20世紀百年間的科學技術發展歷程,展示了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和燦爛前景。教學前,同學們預習了課文,對文中出現的新事物名稱也有了初步的瞭解。同時,他們也通過上網,知道了作者路甬祥。這些對上好這篇科普性文章是很有幫助的。課堂上,我主要讓學生質疑、解疑,弄清課文內容。讓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語文的習慣。同時,靜心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學生在這節課上是相當踊躍的。

科普性文章,老師在教學時對朗讀的指導不必太過分要求,因爲它不同於其他文章。但是,今天,我在教學中,抓住了課文第一段“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和另一句詩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着重進行了朗讀的指導和點評。我認爲這兩句話,很生動地體現了作者的意圖。學生在朗讀時也是激情飛揚,自豪滿懷。不知道這樣的處理恰當否?

王崧舟精彩的教學實錄 篇七

當得知特級教師王崧舟要來平湖講學上課時,很是興奮,但得知他要上四下的課文《魚游到了紙上》時,不由狐疑:《魚游到了紙上》是一篇按事情的發展順序的課文,以青年人特別的舉止爲線索,隨着我對他認識的不斷深入,一位勤奮專注、畫技高超的殘疾人形象躍然紙上,作者的敬佩之青也越來越濃。這樣一篇平淡無奇、又有些俗的課文,怎樣體現王老師一貫的詩意語文呢?

正是懷着這樣的心情,我聆聽了王老師的課。他的獨特的教材解讀讓我眼前一亮。

一、靜靜地畫魚(第一課時)片斷

師:青年是怎麼畫魚的呢,請你仔細閱讀課文,找一找。

生:他有時工筆細描,把金魚的每個部位一絲不苟地畫下來,像姑娘繡花那樣細緻;有時又揮筆速寫,很快地畫出金魚的動態,彷彿金魚在紙上游動。

師:你找到了99%,還有誰補充。

生:原來那位青年在靜靜地畫畫。

師出示這一段話,是怎麼畫的,看清楚了嗎?閉上眼睛,什麼地方讓你印象深刻?

生:我印象深刻的是:他把金魚的每個部位都一絲不苟地畫下來,非常細緻。

生: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他揮筆速寫,很快畫出金魚的動態

生:我感受到了青年畫畫到了如火純青的地步。

師:我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靜靜,什麼是靜靜?

生:靜靜就是不出聲。

生:就是不受干擾。

師:青年靜靜地畫畫,有多麼仔細,請用心讀,用心體會。

師:你就是那位青年,

生:不會,我已經把魚的樣子記在腦子裏了。

師:你揮筆速寫,很快畫出金魚吃食的動態。你在畫畫時,還會到魚缸邊去看嗎?

生:不會,我已經把金魚記到心裏去了。

師:是啊,青年靜靜地畫畫,他心裏裝着金魚,記着金魚,刻着金魚,這就叫靜靜。

生:這是一絲不苟的靜。

生:是專心致志的靜。

生:這是胸有成竹的靜。

(板書)師:把青年靜靜畫畫的情景記到心裏去。讀

師:正是那位青年靜靜地畫,所以小女孩驚奇地喊:魚游到了紙上

師:正是那位青年靜靜地畫,所以圍觀的羣衆都覺得:魚游到了紙上

(反思;如果讓我教學這段,必定在怎樣畫這兒大做文章:他怎樣把每個部位一絲不苟地畫下來,怎樣揮筆速寫,你能學一學他的樣子嗎?然後讓學生展開聯想。我相信很多老師也會這樣處理。但是王老師沒有,他抓住讓我們忽略的靜靜二字,大做文章,透過靜靜,看到了青年的專心致志、一絲不苟,簡單的靜靜似乎蘊涵的遠比我們想像的多,也爲我們開啓另一扇風景獨好的窗子。)

二、靜靜地看(第二課時)片斷

師:這麼高超的畫技是怎麼練出來的呢?請你從文中找一找?

生:他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魚缸邊,靜靜地看着金魚在水裏遊動,而且從來不說一句話。

師:你一定會注意到一個詞靜靜,什麼叫靜靜地看着?

生:靜靜地看,就是專心致志的看。

生:就是一心一意地看。

生:就是聚精會神地看

師:從靜靜,有人讀出專心致志,有人讀出聚精會神,你感受到了嗎?用心讀

師:你去看過金魚嗎?你跟青年的看有什麼不一樣嗎?

生:我是走馬觀花地看,但是青年卻是專心致志的。

生:我會邊看邊玩耍。

生:我可能是三心二意的。

師:但是那位青年是怎麼看的?讀他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魚缸邊,靜靜地看着金魚在水裏遊動,而且從來不說一句話。

師:這樣的看叫靜靜地看、專心致志地看、全神貫注地看。

師:這樣靜靜地看了多久?

生:他告訴我,他學畫才一年多,爲了畫好金魚,每個星期天都到玉泉來,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飯,忘了回家。

師:誰留心了一年多、每個星期、一整天、常常

生:我算了下,他這樣靜靜地看了六十多天啦!

師:什麼叫每個星期天?

生:每個星期天都到現場看魚。

師:不管嚴寒酷暑,每個星期天都在看魚。這是個春光明媚的星期天,青年(讀)他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魚缸邊,靜靜地看着金魚在水裏遊動,而且從來不說一句話。

師:這是個烈日炎炎的星期天,青年他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魚缸邊,靜靜地看着金魚在水裏遊動,而且從來不說一句話。

師:這是個秋高氣爽的星期天,青年他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魚缸邊,靜靜地看着金魚在水裏遊動,而且從來不說一句話。

師:這是個寒風凜冽的星期天,青年他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魚缸邊,靜靜地看着金魚在水裏遊動,而且從來不說一句話。

師:他動搖過嗎?沒有。間斷過嗎?沒有

這是持之以恆地看、專心致志地看,看地忘了吃飯、忘了時間。

生:到了癡迷的狀態。

生:到了忘我的境界。

師:他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魚缸邊,靜靜地看着金魚在水裏遊動,忘了吃飯,忘了時間,忘了自己,愛魚到了忘我的境界,這就是靜(板書)

靜是專心致志,是持之以恆。

游到紙上的僅僅是魚嗎?

生:有青年的心血、有青年的汗水,有青年的心。

師:是啊,心靜了,還有什麼事做不成的呢。(板書心靜)

反思:靜得精彩,靜得深沉。

沒想到王老師拋卻了傳統的對於教材的解讀:青年人身殘志堅的教育主題,緊緊抓住靜字,對文章解讀迴歸了心與物遊、寧靜致遠的中國傳統的文化母題上,讓平淡無奇的文章一下子豐盈起來,充滿了文化的意味。這是我所沒有想到的。

正是這樣靜靜地看、持之以恆地看纔會有靜靜地畫,胸有成竹地畫,從靜靜中教會學生在各種變化和誘惑中保持平靜的心態,堅定不移去努力,甘於寂寞,保持清靜圓滿心態不停追求。這就是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

是啊,心靜了,還有什麼事做不好呢?

王崧舟精彩的教學實錄 篇八

師:看黑板,咱們一起恭恭敬敬的把題目讀一讀。(生讀)

師:去掉“深”讀一讀,(生讀)加上“深讀一讀。(生讀)有什麼問題向問

生:母親的情到底有多深?

師:提的好

生:母親的情表現在哪裏?

師:真會提問,跟我想得一樣。

師:帶着這兩個問題,完成練習。

①填空

②給括號後的第一個字標上拼音:我()想買一本長篇小說《青年近衛軍》,想得整天()。我來到母親工作的地方,七八十臺縫紉機發出的噪聲()。母親掏出一卷揉得皺皺的毛票,用()龜裂的手指數着,旁邊一個女人大聲阻止母親,母親卻已將錢()塞在我手心裏了,大聲對那個女人說:“我挺高興她愛看書的!”母親說完,立刻又()陷入了忙()碌……我(),()攥着錢跑了出去…… 要求不看書,憑着預習時的印象。

(師巡視,提醒學生注意寫字的姿勢,頭要正。)

師:做的慢的同學才寫了一個,做的快的同學已經寫完了。做課堂練習一要講正確,二要講速度,理想的課堂練習講究四個字,又好又快。

師:停筆,看大屏幕,自己校正,錯的地方馬上改正。(學生自己改正。)

師:全對的舉手示意。我請一個同學來讀一讀,哪位?其他同學注意聽,特別是括號裏的詞語讀準了沒有。

(學生站起來讀。)

師:讀的真好,送給你四個字,字正腔圓。聽的時候你有沒有發現,其中一個詞讀音怪怪的。一生讀龜(jūn)裂。平時讀ɡuī 。帶大家一起讀。

師:誰看到過皸裂的手?

生:我媽媽的手,手裂開了一道道。

師:說一說。

生:我媽媽每天做家務,手上裂開了一道道紋。

師:真的嗎?全裂開了嗎?這樣的手就是皸裂的手,回去提醒你媽媽保護好。

生:我奶奶的手就是龜裂的手,因爲爸爸媽媽不在家,她要做家務,手上是一道道裂紋。

師:一個詞形容就是

生:龜裂。

師:摸上去着感覺如何?

生:乾燥。

師:心裏怎樣?

生:難受。

師:真會心疼人。帶着感情一起讀。

師:還有一個字,特別煩。(生讀攥。)

師:我替你們數過,正好23筆,超過20筆的字不多,用你們在手心上工工整整地寫一寫。

確認已經寫完,且沒有錯的把你的左手攥緊。

一起再讀一讀大屏幕上的句子,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學生讀。

鼻子一酸,讀這個詞。學生讀3次。

孩子們鼻子一酸是種什麼感覺?

生:很想哭的感覺。

師:你們的感覺呢?

生:心裏難受。

師:不光鼻子難受,心裏難受,這才叫會讀書。

鼻子難受,想哭,心裏難受,這就叫鼻子一酸。讀。

師:不對啊,我想母親要錢買書,母親給我的錢不少。我應該高興,心想事成了。

我高興了嗎?(讀鼻子一酸,再讀,再讀)

師:這到底是爲什麼?(生舉手)

師:不着急,靜靜地讀一讀慈母情深這個故事。想一想文中哪些句子讓我鼻子一酸。畫上波浪線。(生讀課文)

師巡視

師:都已經在畫了,有的同學用尺子,有的同學徒手畫。老師建議大家徒手畫。這有的同學改不過來,我好許可。

師:有的同學不但畫了,在有些詞語下畫了着重號。說明他的思考深了一步。很好。

師:還有的同學不但畫了,還在有的句子旁邊特意寫上一個詞語,這是他思考的結晶。這就太棒了。

師:好,請孩子們停下,有的同學畫了二三處,多的同學畫了八處。其實畫多花少沒關係。只要你用心思考,是你思考所得。

師:(投影出示句子“七八十臺縫紉機發出的噪聲震耳欲聾。”)王老師向問一下,有同學畫這句嘛?(生舉手)不多,厲害,一起讀。(生讀。)

師:王老師給大家提個醒。什麼時候把震耳欲聾的聲音讀出來就好了。讀

師:什麼叫震耳欲聾?

生:聲音很大,耳朵都快聾了。

(生再讀)再強烈些(生齊讀。)

師:假如當時你在這種環境下,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生:堵上耳朵

生:馬上離開。

師:這是你的反應,我的母親能離開嗎?行嗎?

師:母親在什麼樣的環境工作?(生讀句子)

師:這是母親工作的地方,這“震耳欲聾”的噪聲停止過嗎?消失過嗎?

生:沒有。

師:再讀這句。在文中找出答案。

誰找到了?

生:“旁邊一個女人……”

師:她就在母親旁邊,爲什麼要喊?因爲(生讀“七八十臺……”)讀出感覺

師:沒有辦法,只能這樣,這是依據一。

依據二誰找到了?

生:“母親大聲……”

師:爲什麼大聲問?(生讀)這是依據二

師:作者喊媽的時候,破折號,因爲“七八十臺……”沒有辦法,只能喊,有依據四、五……

文中比比皆是。讀

師:母親在這掙錢、血汗錢,依生活經驗推斷出昨天的母親在什麼樣的環境下工作呢?(生讀)

明天?(生讀書)

夏日炎炎,我的母親在什麼環境下掙錢。(生讀)

寒風凜冽的時候,我的……(生讀)

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的母親就在這樣的環境下掙錢,就這樣十二年。孩子們看到母親在這樣的環境下掙錢。心裏是什麼滋味?

生:難受。

師:肯定的。要哭了,是啊,眼眶都紅了。

生:很難受,(哽噎了。)

師:是啊,帶着感情再讀。

師:孩子們你要理解慈母情深,這個句子能輕輕地放過去嗎?

生:不能。

師:你畫了嗎?趕緊阿。

你加點了嗎?趕緊

我們學語文不管要知道作者寫了什麼,更重要的是很多人不會注意。更多的是要想一想問一問作者爲什麼會這樣寫。今天你想了。說明你在語文學習上進了一步。

我們繼續交流。看看文中還有哪些句子感受鼻子一酸。

生:“我穿過一排排……”,寫了母親的外形,爲了我們很勞累。

師:不錯你關注了母親外貌神情地描寫,讓兒子鼻子一酸。再找找還有那裏描寫母親外貌的。

師:“背直起來了……”誰也畫了這一處,舉手示意。基本都畫了。

咱們一起來讀一讀這一句。學生讀。

師:一定找到感覺了。什麼感覺。這段話寫得怪,寫的特別,與衆不同。

上面有三個我的母親。

“我的母親”前前後後出現了三次,讀一讀,感受。

(學生讀。)

三次,整整三次我的母親。

請問誰的背直起來了。

請問誰的身轉過來了

誰的眼睛吃驚的望着我。

剛纔老師提問,我的母親放在前面還是後面。這是我們平時說的,作者卻放在後面,這就奇怪了。按照我們平時說話的,這句話可以寫成。(出示句子)“我的母親……省去二次我的母親。

這兩句上下,意思差不多,幾乎沒有變化,你自己讀一讀,體會味道一樣不一樣,給你的感覺一樣不一樣。按自己的節奏讀。

怎麼樣,味道一樣嘛,感覺一樣嗎?說一說,比如讀第一句。

生:這樣感情豐富,母親更勞累。

師:感覺不錯。第一句感覺母親更勞累,誰還有不一樣的感受。

生:我覺得逗號表示母親很勞累,表示都做很慢。下一句表示母親不勞累。

師:太有才了,他談自己的觀點,談到

學語文滔滔不絕的說是水平,聽是修養。

誰聽出來了?慢。

是啊,他說了一個字慢,真好。

孩子們你們都看到電影嗎。電影中有一種鏡頭叫慢鏡頭。把動作放慢可以讓你看得更仔細,更真切。我們一起看看慢鏡頭。閉上眼睛。

隨着慢鏡頭的推移,你的眼前會出現什麼樣的畫面。教師讀。

睜開眼睛,你看到什麼樣的背?

生:極其瘦弱的背

生:極其彎曲的背

師:你還看到什麼?

生:瘦骨嶙峋的背。

生:看到母親的肋骨。

師:一個瘦弱的彎曲的瘦骨嶙峋。不對阿,這是我母親的背嗎?我記得母親的背不是這樣的。是什麼樣的?形容一下,用一個詞。

生:是筆直的。

生:我還記得是挺拔的。

師:對呀,這纔是我母親的,如今這個背不見了。閉上眼睛,往前看,慢鏡頭拉近,讀背直起來了,母親轉過來,一張臉,你看到那是一張什麼樣的臉?

生:疲憊的

師:疲憊不堪

生:瘦弱的

生:佈滿皺紋的。

師:怎麼會是我母親的臉,在我的印象中,母親的臉不是這樣的。在我的印象中母親的臉是?

生:富有光澤的,

生:精神十足的,

生:沒有一絲皺紋的,

師:然而這張臉不見了。我的母親,閉上眼睛,繼續看。(師讀背直起來了……)

睜開眼睛,你看到了一雙怎樣的眼?

生:佈滿了黑煙圈的眼睛。

生:疲憊的眼睛、

生:佈滿血絲

師:母親阿母親,你的眼睛如何佈滿眼圈,血絲?

我分明記得我母親有一雙黑珍珠,炯炯有神。

如今這雙眼睛不見了,到哪裏去了,到哪裏去了啊。我的母親。

孩子們,現在對慢鏡頭有感覺了嗎。再讀,三次我的母親老師讀,其他的你們的讀帶着你們的感情。

好,調過來,三次我的母親你們度,其他的老師讀。注意找到那種感覺,讀出那種節奏。

連起來讀,讀出自己的感覺,讀出自己的感受。學生讀。

孩子們,突然發現自己的母親如此憔悴,如此疲憊。做兒子的心理什麼感受

生:難受生

生:鼻子一酸

生:對母親充滿愧疚。

師:帶上感情,再來讀一讀這個慢鏡頭。讀

有很好地感受理解慈母情深,這句話能放過馬嗎?能省去我的母親嗎,能放在開頭嗎?

學語文要咀嚼味道。

如果這時慢鏡頭,那麼還有一個寫母親動作的塊鏡頭,誰找到了。

生:“母親卻已經……”

師:這是你的意見,還有不同意見。

生:“數了數……”

師:還有嗎?

生:“母親說完……”

師:找到塊鏡頭的感覺。快。請問哪個次給你一種塊鏡頭的感覺?“立刻”幾個立刻。

整整四個立刻。

再讀,體會

四個立刻,立刻什麼意思?找個同義詞。

生:立即

生:馬上

生:急忙

生:立馬

生:隨即。

師:我發現立刻的同義詞多大二十幾個。我就納悶,替作者納悶,你們知道樑曉聲是幹什麼的?著名的作家。肚子裏都是墨水。那麼多詞不用,用四個立刻。我給他改了。馬上,趕緊,迅速,立刻。

(出示改過的句子)讀,改不改?爲什麼?

生:馬上和又重複了。

生:連用四個,單調乏味,可以突出母親工作環境的單調

師:樑曉聲要的就是單調,乏味,因爲母親掙錢的環境就單調乏味。

再讀。

感覺單調乏味,讀的時候可不能這樣。

讀四個立刻時候一樣嗎?

誰來試試。

學生讀。

師:有點不一樣,只是有點,誰再試試。

真好,感覺到就能讀好,讀好就能感覺到,語文就要這樣。味道不一樣。

這就是我的母親。他怎麼掙錢。就這樣,拼命。爲了一家大小,爲了孩子們,就這樣掙錢。

你們知道母親這樣拼死拼活的掙錢,一個月掙多少嗎?

生;10元

生:15元

師:老師說吧,不怪你們,沒有哪個體驗。拼死拼活一個月就27元。算算每天掙多少錢。

一天才九毛錢。可是一家大小七口人的生活費。想想我開口要了多少。整整兩天啊。

假如當時是你,你突然意識到這個錢的重要,你還會要嗎?

生:不要

師:當我意識到不該要的時候,我竟然開口了。

看看我的母親是如何說,如何做的?(生讀“母親卻已經……”)

師:大聲對那個女人說,讀。(生讀)

這句話說給那個女人聽,更說給我聽。這就是我的母親。

當你聽的時候,一定會注意一個細小的動作。

生:塞

師:圈出“塞”

再讀,留意這個動作。

是塞,不是給,不是放。爲什麼?

生:母親非常希望我看書,長大做個有用的人。

師:你再讀。

師:讀得好,這就是我的母親。誰還有不同的感受?

生:愛惜錢,怕我掉了。

師:母親愛惜錢,當兒子開口要的時候,卻塞給我。讀(這個學生讀)

師:你讀的好是因爲你理解的好。塞是希望,無私慷慨大方,塞的後面不是錢,是一個字

生:母親對我的愛

生:母親對我的希望。

師:懷着這樣的感受,讀一讀,體會母親這個極其細小的動作

(學生讀)

師:孩子們剛纔我們一口氣細細品讀了四句話,“七八十臺……”那是一組廣角鏡頭

……慢鏡頭,……快鏡頭。母親的塞是特寫鏡頭。

有了這四個鏡頭我們感受到了慈母情深。

把四句話放回課文。

剛纔的四句話你們讀。老師讀其他的,對話你們會很自覺地讀。

拿好書,梳理一下自己的感情。

(師生共同讀書)

師:(出示練習句子)我鼻子一酸,我思緒萬千,百感交集。拿出筆,可以寫自責,可以寫希望……但不要忘了媽媽這個字眼,在你內心獨白裏。最少出現三次。

(學生進行想想寫話。)

師:孩子們,請停下你手中的筆。

此時此刻,你寫多些少,寫長寫短,有沒有寫完都沒有關係。因爲你是寫自己的內心的讀白。

(全班交流彙報。)

師:孩子送你一句話,你長大了。因爲你會說媽媽我愛您了。

孩子你也長大了,有你這段話,媽媽再苦再累也願意。

迴歸課題。讀兩遍。

讀了這個故事,自然的想到了一個人。誰?

生:自己的母親。

師:你們想的何樑曉聲一樣。

師:(出示詩的結尾拓展樑曉聲的詩)師範讀

恭恭敬敬的做好,爲你的母親,爲天下的母親獻上一首歌《懂你》。

《呼風喚雨的世紀》教學實錄 篇九

一、解題釋題導入新課

1、說說生活中有哪些高科技?

2、引入課題:

正如大家所找的這些資料所說明的,我們已經到了一個能運用高科技來呼風喚雨的世紀。

板書課題:

呼風喚雨的世紀

3、解題釋題:

什麼叫世紀?

(一百年爲一個世紀,2005年屬於21世紀。)

什麼叫呼風喚雨?

(原指神仙道土運用法力喚來風雨,這裏是比喻人們能夠比較自由地控制自然、支配自然。)

4、過渡引入:

讓我們一起學習看看人們怎麼利用科學來控制、支配自然吧。

二、指導學習生字新詞

1、自讀課文:

找出含有生字新詞的句子多讀幾遍。

2、出示生字卡片輪讀生字:

⑴糾正不良讀音。

⑵強調讀音:

後鼻韻──程耕幻控。

翹舌音──程、哲。

第二聲潛。

①彙報預習:

哪些字容易寫錯?鞍右邊不是反文。幻不能多一擻。

②字詞意思質疑──通過預習,哪些宇詞你不理解?

3、引導解疑全班討論解答,教師相機點撥:

⑴難點詞釋義:

奇蹟、出乎意料、依賴、千里眼、順風耳、騰雲駕霧、寄託、洞察、歸根到底、回顧、改善。

⑵易混詞區別:

發明──發現:

發現是本來存在的但我們不瞭解的事物或規律,發明是指本來不存在的,是新創造。如電腦電視是人類的發明,而恐龍曾生活在地球上是後人的發現。

三、初讀課文感悟大意

1、指名分節讀課文:

比一比誰讀得最正確最流利。

2、說說讀後給你留下的印象:

生A:科技發展太迅猛。

生B:人類原先生活的環境太差,沒有電燈沒有電視

生C:人類能登上月球、能潛入探海、能洞察百億光年外的天體、探索原子核的奧祕等是科學創造的奇蹟。

四、課堂小結

今天學習了本課生字,理解了難解字詞,知道了20世紀是一個科技迅猛發展的世紀。

五、佈置作業

1、寫生字。

2、熟讀課文。,激發其熱愛科學、探索科學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