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全文【通用多篇】

《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全文【通用多篇】

《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全文 篇一

從1921年到2021年,中國共產黨走過了整整一百年的歷程。這是用鮮血、汗水、淚水、勇氣、智慧、力量寫就的百年;是篳路藍縷、披荊斬棘、艱苦創業、砥礪前行、充滿艱險、充滿神奇的百年;是苦難中鑄就輝煌、挫折後毅然奮起、探索中收穫成功、失誤後撥亂反正、轉折中開創新局、奮鬥後贏得未來的百年。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是中國共產黨百年曆史的主題和主線;“不懈奮鬥史”“理論探索史”“自身建設史”,是中國共產黨百年曆史的主流和本質;把革命、建設、改革、復興事業不斷推向前進,是中國共產黨百年曆史的鮮明特徵;逐步實現救國、興國、富國、強國的奮鬥目標,是中國共產黨百年曆史的莊嚴使命。

中國共產黨百年曆史,可以劃分爲四個歷史時期:從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建立至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從1949年10月至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是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從1978年12月至2012年11月黨的十八大召開,是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從2012年11月至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在這四個歷史時期,中國共產黨完成和推進了四件大事。四件大事鑄就了中國共產黨百年輝煌。

開天闢地: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完成救國大業

中國的近代史是從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的。從那時起,中國逐漸成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爲了改變中華民族悲慘屈辱的命運,中國人民和無數仁人志士進行了千辛萬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撓的鬥爭。封建統治階級發起洋務運動,農民階級發動太平天國起義和義和團運動,資產階級改良派、革命派先後發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但都最終歸於失敗。中國共產黨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登上中國政治舞臺的。中國共產黨是在近代中國社會矛盾的劇烈衝突中、在中國人民反抗封建統治和外來侵略的激烈鬥爭中、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過程中應運而生的。

1921年7月23日,黨的一大在上海召開,幾天後在浙江嘉興南湖的紅船上結束。一大的召開標誌着中國共產黨的正式建立。在這之前各地建立的黨組織,都是黨的早期組織。關於一大的召開,黨史大家胡喬木同志曾寫過這樣一段話:一大開過了,似乎什麼也沒有發生,連報紙上也沒有一點報道。但是,中國的偉大事變在實質上卻開始了。毛澤東同志在總結黨的創建的歷史時說:“中國產生了共產黨,這是開天闢地的大事變。”“從此以後,中國改換了方向。”與以往中國其他政黨和政治組織不同的是,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爲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確立起爲中國人民謀幸福、爲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

中國共產黨對中國革命道路的探索經歷了艱難的歷程。在艱辛的探索實踐中,中國共產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找到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革命道路,進行了28年浴血奮戰,打敗日本帝國主義,推翻了國民黨反動統治,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這個過程中,黨帶領人民流血犧牲,歷經千難萬險。可以說,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它是紅色的,是由無數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毛澤東同志在黨的七大上曾指出:“我們黨嚐盡了艱難困苦,轟轟烈烈,英勇奮鬥。從古以來,中國沒有一個集團,像共產黨一樣,不惜犧牲一切,犧牲多少人,幹這樣的大事。”東北抗日聯軍領導人楊靖宇同志在同日寇作戰最後彈盡糧絕剩下一人時,面對他人的勸降,擲地有聲地說:“老鄉,我們中國人都投降了,還有中國嗎?”據不完全統計,從1921年至1949年,犧牲的全國有名可查的革命烈士達370多萬人,平均每天犧牲370多人。他們真正用行動詮釋了“爲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豪情與壯志。

新中國的成立,標誌着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大衆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宣告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了!它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徹底結束了舊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面,徹底廢除了列強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和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切特權,中國人民真正成爲國家和社會的主人,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中華民族走上了實現偉大復興的壯闊道路,“以勇敢而勤勞的姿態工作着,創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時也促進世界的和平和自由”。

改天換地: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完成興國大業

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面臨的國際國內形勢是異常艱難和複雜的。由於長期戰爭,國內經濟凋敝,民不聊生。國民黨殘餘伺機破壞,匪患嚴重。有些地方還未得到解放,很多基層還未建立政權。以美國爲首的西方國家在政治上孤立我們、在經濟上封鎖我們、在軍事上威脅我們。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隨後美國入侵朝鮮,同時派第七艦隊侵入臺灣海峽。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遭到嚴重安全威脅。“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經過充分討論和全面衡量,黨中央和毛澤東主席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略決策。抗美援朝戰爭打出了新中國的國威軍威,提高了中國共產黨在全國人民中的威望,提高了中國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維護了亞洲和世界和平,新中國站穩了腳跟。正像後來鄧小平同志所說的那樣,新中國的成立,“中國取得了一個資格:人們不敢輕視我們”。

同樣,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如何推進中國的現代化,對新中國成立之初的中國共產黨來說,也是一個全新的課題。中國共產黨從學習蘇聯到“以蘇爲鑑”,開始探索中國自己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1956年,我國社會主義改造完成,確立起社會主義基本制度,並開始大規模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取得巨大的成就。1954年6月,毛澤東同志曾這樣提出過問題:“現在我們能造什麼?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壺,能種糧食,還能磨成麪粉,還能造紙,但是,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經過全國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我們很快有了中國歷史上的無數個第一:生產出第一架飛機、第一輛汽車、第一臺拖拉機,自行研製第一顆原子彈、氫彈先後爆炸成功,自行研製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自行研製第一艘核潛艇順利下水,自行設計建造第一座大橋——南京長江大橋,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島素,首次培育成功強優勢秈型雜交水稻等。經過20多年的奮鬥,初步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鄧小平同志說:“如果六十年代以來中國沒有原子彈、氫彈,沒有發射衛星,中國就不能叫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就沒有現在這樣的國際地位。”在這一時期,我國還初步解決了幾億人的吃飯穿衣問題,這在當時也被公認爲是創造了一個世界奇蹟。

在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全黨保持了良好精神狀態,全社會形成了良好社會風氣,進而轉化爲推進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強大力量。大慶工人王進喜同志喊出“石油工人一聲吼,地球也要抖三抖”,鐵人精神給全國人民帶來了難忘的印象、記憶和感動,激勵和鼓舞全國人民不畏艱難、勇往直前。河南林縣人民用簡陋的工具,劈開太行山的重巒疊嶂,引漳河水入林縣,建成“人造天河”紅旗渠的事蹟,就是這時全國人民奮發圖強的一個縮影。

進行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這是以毛澤東同志爲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進行的偉大創造,體現了中國人民的意願,符合中國的實際,順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這場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爲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爲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爲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物質基礎。

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實現了中華民族從“東亞病夫”到站起來的偉大飛躍。

翻天覆地:中國共產黨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推進富國大業

如何結合國情,在一個經濟文化落後的國家裏,探索中國自己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是一件極不容易的事情。既然是探索,就會有失誤。我們黨在取得探索成果的同時,從1958年以後也開始出現失誤甚至是嚴重失誤,發生了“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的挫折以及影響全局長達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內亂。面對“左”的錯誤造成的嚴重後果,我們党進行了深刻反思。1978年9月16日至18日,鄧小平同志在東北考察時講:“社會主義要表現出它的優越性,哪能像現在這樣,搞了二十多年還這麼窮,那要社會主義幹什麼?”同年12月13日,他在中央工作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這就是那篇著名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他強調指出:“如果現在再不實行改革,我們的現代化事業和社會主義事業就會被葬送。”這個講話實際上成爲此後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主題報告,成爲新時期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宣言書。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實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啓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以鄧小平同志爲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面對“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危難局面,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理論勇氣,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深刻總結中國社會主義建設正反兩方面經驗,借鑑世界社會主義歷史經驗,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明確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定“三步走”發展戰略,確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深刻揭示社會主義本質,創立鄧小平理論,科學回答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問題,在撥亂反正和改革開放中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1989年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後,以江澤民同志爲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面對國內外紛繁複雜的形勢,在世界社會主義出現嚴重曲折的嚴峻考驗面前,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堅定捍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依據新的實踐確立黨的基本綱領、基本經驗,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和基本框架,確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和分配製度,提出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形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開創了全面改革開放新局面,成功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21世紀。

2002年黨的十六大後,以胡錦濤同志爲總書記的黨中央,緊緊抓住和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積極推進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堅持以人爲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加快生態文明建設,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推動建設和諧世界,推進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形成科學發展觀,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中,成功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我國經濟得到快速發展,社會保持長期穩定。從1978年至2012年,我國經濟高速增長,國內生產總值先後超過意大利、法國、英國、德國,2010年超過日本,成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同時,出口超過德國,成爲世界第一大出口國。成爲18世紀工業革命以來繼英國、美國、日本、德國之後的“世界工廠”,並於2010年跨入上中等收入國家的行列。

中國共產黨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實現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

驚天動地:中國共產黨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推進並將在本世紀中葉實現強國大業

2012年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舉旗定向,謀篇佈局,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創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堅持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的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堅定不移全面加強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黨的凝聚力、戰鬥力、領導力、號召力大大增強。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我國發展不斷朝着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爲安全的方向前進。我國已經成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0%左右。取得載人航天、探月工程、量子通信、超級計算、海底深潛、大飛機制造、航空母艦等一大批標誌性成果。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推動改革呈現出全面發力、多點突破、蹄疾步穩、縱深推進的嶄新局面。各領域基礎性制度框架基本確立。許多領域實現歷史性變革、系統性重塑、整體性重構。堅定不移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黨運用法律手段領導和治理國家的能力顯著提高。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法治建設取得新進展。堅定不移加強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全黨全社會思想上的團結統一進一步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得到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弘揚,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國家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堅定不移堅持在發展的基礎上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羣衆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脫貧攻堅成果舉世矚目,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年來累計脫貧近1億人,全國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中等收入羣體超過4億人。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階段。城鎮新增就業連續多年年均超過千萬人。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醫療保險覆蓋超過13億人,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近10億人。居民平均預期壽命提高到77.3歲。堅定不移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推動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要步伐。下大氣力治理環境污染,生態環境惡化的局面得到扭轉。堅定不移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推動國防和軍隊改革取得歷史性突破。軍隊組織形態實現重大變革。堅定不移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營造了我國發展的國際和平環境和良好周邊環境。中國在國際上的話語權得以提升,對世界的影響力不斷擴大。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黨的執政基礎和羣衆基礎更加鞏固。全面從嚴治黨成效卓著,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並鞏固發展。

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啓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進行了戰略謀劃。黨的十九大將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分爲兩個階段安排。第一個階段,從2020年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二個階段,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對2035年遠景目標進行了擘畫。根據黨的十九大的展望,到本世紀中葉,我國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將全面提升,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成爲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領先的國家,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實現,我國人民將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華民族將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新時代在中國共產黨百年曆史上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新時代是承前啓後、繼往開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時代,是全體中華兒女勠力同心、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是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不斷爲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時代。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成果,也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繼續。

新時代黨的面貌、國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軍隊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這些變化,深刻影響了中國,也深刻影響了世界。中國共產黨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迎來中華民族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寶貴經驗:中國共產黨百年曆史總結

中國共產黨百年曆史積累了寶貴經驗,這些經驗彌足珍貴,概括起來有以下內容。

(一)必須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中國近代以來的歷史表明,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我們要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完善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的體制機制,提高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

(二)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中國共產黨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建立起來的無產階級政黨。馬克思主義是黨的思想旗幟、精神旗幟。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背離或放棄馬克思主義,我們黨就會失去靈魂、迷失方向。”我們必須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徵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全黨、教育人民,不斷開闢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新境界。

(三)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方向決定前途,道路決定命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是黨和人民歷盡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是我們必須不斷推進的偉大事業,又是我們開闢未來的根本保證。”我們必須始終不渝地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而是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四)必須堅持以人民爲中心。中國共產黨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羣衆的利益外,沒有自己的利益,更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是我們共和國的堅實根基,是我們強黨興國的根本所在。”我們黨來自於人民,爲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必須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鬥。我們要堅持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貫徹羣衆路線,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始終保持同人民羣衆的血肉聯繫,凝聚起衆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團結帶領人民共同創造歷史偉業。

(五)必須堅持把發展作爲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貧窮不是社會主義,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我們必須堅持新發展理念,把推動高質量發展作爲主題,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奠定強大的物質基礎。

(六)必須堅持深化改革開放。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活力之源,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前進步伐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開放是我們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帶領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也是我們黨最鮮明的旗幟。”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我們要深化對改革開放規律的認識和運用,堅定改革開放的定力,增強改革開放的勇氣,堅定不移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

(七)必須堅持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組織原則。我們黨在長期的實踐中,豐富發展了民主集中制的內容,使之成爲黨特有的領導制度和工作制度。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民主集中制是我們黨的根本組織原則和領導制度,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重要標誌。”在新的形勢下,我們要堅持好這個根本組織原則,保持和發揮好黨這個最大的制度優勢。

(八)必須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是中國共產黨在長期執政實踐中探索形成的符合中國國情的執政方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必須適應國家現代化總進程,提高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提高國家機構履職能力,提高人民羣衆依法管理國家事務、經濟社會文化事務、自身事務的能力,實現黨、國家、社會各項事務治理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不斷提高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有效治理國家的能力。”我們要將黨這個科學有效的執政方式堅持好發展好完善好。

(九)必須堅持社會主義意識形態。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是全黨全國人民共同團結奮鬥的思想基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做好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必須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我們必須堅定文化自信,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爲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爲核心的時代精神,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強大的思想保證和有力的文化支持。

(十)必須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擁有強大軍隊和鞏固國防,是無產階級政黨奪取政權並長期執政的基本條件。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支撐。”我們的軍隊是在黨的領導下孕育產生的、發展壯大的。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我軍永遠不變的軍魂,是黨長期執政、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保障。我們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堅持政治建軍、改革強軍、科技強軍、人才強軍、依法治軍,全面提高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水平,把人民軍隊建設成爲世界一流軍隊。

(十一)必須堅持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統一戰線是中國共產黨的重要法寶。建立統一戰線,實現最廣泛的政治團結,擴大社會基礎,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是中國共產黨在各個歷史時期,取得勝利的一條成功經驗。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搞統一戰線,從來不是爲了好看、爲了好聽,而是因爲有用、有大用、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說到底,統一戰線是做人的工作,搞統一戰線是爲了壯大共同奮鬥的力量。”我們要不斷髮展壯大新時代的愛國統一戰線,促進政黨關係、民族關係、宗教關係、階層關係、海內外同胞關係和諧,尋求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爲祖國統一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增添強大力量。

(十二)必須堅持推進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中國共產黨是爲中國人民謀幸福的政黨,也是爲人類進步事業而奮鬥的政黨。中國共產黨始終把爲人類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作爲自己的使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所做的一切,就是爲中國人民謀幸福、爲中華民族謀復興、爲人類謀和平與發展。”我們要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堅持把握世界發展大勢,始終挺立在時代發展的潮頭,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始終不渝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堅持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加強同各國的友好往來,同各國人民一道,不斷把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推向前進。

(十三)必須堅持全面從嚴治黨。中國共產黨的偉大不在於不犯錯誤,而是在於從不諱疾忌醫,敢於直面問題,勇於自我革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打鐵必須自身硬。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我們黨之所以在現代中國各種政治力量反覆較量中脫穎而出,根本原因在於黨始終保持自我革命精神,一次次拿起手術刀來革除自身病症,一次次靠自己解決了自身問題。我們黨要始終擁有領導偉大社會革命的資格,就必須勇於進行偉大的自我革命,不斷增強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我們要不斷提高管黨治黨水平,不斷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

中國共產黨立志千秋偉業,百年正是風華正茂。回顧歷史,我們豪情萬丈;展望未來,我們心潮澎湃。歷史是從昨天走到今天再走向明天的,歷史的聯繫不可割斷。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已經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創造了歷史的輝煌。中國共產黨今天取得的輝煌,爲明天取得更大的輝煌提供了前提,創造了條件,奠定了基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鬥,中國共產黨一定會在執政百年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一百年時,譜寫新的篇章,創造出新的更大輝煌。歷史在人民的探索和奮鬥中造就了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團結和帶領人民創造了歷史的輝煌。“看歷史,就會看到前途。”學習重溫中國共產黨百年曆史,我們應該堅定中國共產黨歷史自信,同時,堅定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未來自信。

《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全文 篇二

1965年12月14日發佈的《中共中央關於黨內同志之間的稱呼問題的通知》,要求“今後對擔任黨內職務的所有人員,一律互稱同志”。

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中重申:“黨內一律互稱同志,不要叫官銜。”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屆五中全會通過的《關於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中明確規定,黨內所有黨員儘管工作分工有所不同,都是平等的同志和戰友,黨內要互稱同志,不稱官銜。

2012年,中共十八大通過的黨章中也將黨的領導人稱爲同志。

2016年6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淨化黨內政治生態進行第三十三次集體學習,習近平同志在主持學習時指出,倡導清清爽爽的同志關係,規規矩矩的上下級關係。

2016年10月27日,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通過《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明確要求“堅持黨內民主平等的同志關係,黨內一律稱同志”。

黨員之間互稱“同志”,有利於構建更簡單、更純潔、更積極的黨內關係。所以說,通過“同志”一詞,我們可以學習我黨的歷史,銘記我們的歷史,反思我們的歷史。今天我講的這次黨課的主題是:《我們爲什麼要經常學習黨史?》主要分爲三個方面: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學習黨史的意義,爲什麼要經常學習黨史?一、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一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是中國共產黨人用98年的汗水和鮮血譜寫的篇章,今天我通過三個點提綱性地說一下:

(一)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各地共產主義小組的成立及活動。

從“南陳北李,相約建黨”說起。李大釗是在中國大地上舉起社會主義旗幟的第一人。陳獨秀是新文化運動代表人物,是五四運動的“總司令”。五四運動後,陳獨秀總受到警察監視騷擾,爲了幫助陳獨秀避免遭到迫害,李大釗決定親自護送陳獨秀離開北京,在從北京到天津的路上,二人談話的內容旁人難以知曉。但這次分手後,二人相繼在北京和上海建立了共產黨的早期組織,確是事實。這就成就了歷史上“南陳北李,相約建黨”的佳話。

1920年4月,經共產國際批准,俄共(布)遠東局派維經斯基等人來華,先後在北京、上海會見李大釗、陳獨秀等,介紹蘇俄和俄共情況,並認爲中國可以組織共產黨。

1920年8月,上海共產主義小組正式成立,陳獨秀任臨時書記,成員有李漢俊、李達等。這是中國第一個地方共產黨組織。

1920年秋至1921年春,毛澤東、何叔衡在湖南進行了建黨活動。董必武、陳譚秋、包惠僧等在武昌成立武漢共產黨。王盡美、鄧恩銘等建立山東共產黨小組。廣州建立共產黨小組。

1921年3、4月間,在法國的中國留學生中也建立了旅歐共產黨巴黎小組。日本留學生中也建立了共產黨小組,成員有施存統、周佛海兩人。

共產主義小組和現在我們說的黨小組不是一回事,他們是統一的中國共產黨的地方組織,目前,在全國許多出版的黨史論著中都已經不再使用“共產主義小組”的名稱,而改用“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名稱來統稱中共一大會議前的各地和旅日、旅法的共產黨組織。在成立黨的早期組織後,他們開展了以下活動。

首先是加強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研究和宣傳。如1920年9月,《新青年》雜誌成爲了上海共產主義小組的機關刊物,《共產黨》月刊、《羣報》等宣傳陣地相繼成立。其次是同反馬克思主義思潮進行論戰,如梁啓超挑起的關於社會主義的論戰,再次是進一步推進馬克思主義與工人運動的結合,創辦了一系列供工人閱讀的刊物和各種形式的學校,到工人中去開展宣傳和組織工作。最後就是建立了共青團組織,1920年8月,上海黨組織派最年輕的成員俞秀鬆負責組建。

1921年7月23-8月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嘉興南湖舉行。出席代表:12人,上海李達、李漢俊;

北京張國燾、劉仁靜;

長沙毛澤東、何叔衡;

武漢董必武、陳潭秋;

濟南王燼美、鄧恩銘;

廣州陳公博,日本東京周佛海以及陳獨秀委派的代表包惠僧(13)。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尼可爾斯基也出席了大會。代表全國53位黨員。

(二)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發展與壯大。

黨的一大,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綱領和第一個決議,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黨的二大進一步討論和確定黨在民主革命階段的綱領。規定了黨的最高綱領是實現共產主義;

最低綱領是打倒軍閥,推翻國際帝國主義的壓迫,統一中國爲真正的民主共和國。

黨的三大中心議題是國共合作,之後國民黨一大標誌着以國共合作爲核心的各革命階級的統一戰線的正式建立,成爲革命高漲的起點。

黨的四大分析了中國社會各階級在民族革命運動中的地位,明確地提出了無產階級領導權和農民同盟軍問題。爲革命鬥爭的新高漲作了思想上和組織上的準備。

黨的五大是在蔣介石集團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之後,北伐戰爭的勝利進軍和大革命的失敗,中國革命處於危急關頭召開的。大會的主要任務是接受共產國際執委會第七次擴大會議關於中國問題的決議案,糾正陳獨秀的機會主義錯誤,並決定黨的重大方針政策。但最終沒有承擔起挽救革命的任務。

接下來,南昌起義,八七會議,秋收起義和廣州起義,中國革命在留下血的教訓後又重新出發。

黨的六大在莫斯科召開,批判了陳獨秀的右傾投降主義和瞿秋白的“左”傾冒險主義錯誤,並指出黨在當時的總任務是爭取羣衆,準備暴動。這次大會的路線基本上是正確的,對後來中國革命的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

黨的七大是在抗日戰爭勝利前夜召開的。大會正確分析了形勢,指明抗戰的前途和任務,制定了黨的政治路線。大會通過的黨章,第一次明確規定了“毛澤東思想”,爲奪取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黨的八大分析了我國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後的形勢,對國內的主要矛盾作出了科學的論斷,但由於當時黨對於全國建設社會主義的思想準備不足,沒有能夠在後來的實踐中堅持下去。

一直到黨的十九大,可以說,每一次的黨員大表大會都有每一階段的任務和矛盾,都是時代的產物,以及時代的發展,黨的十九大的主題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爲什麼要選這個主題,這和我們當今的發展背景密切相關,黨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承擔着謀劃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深入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大任務,事關黨和國家事業繼往開來,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前途命運,事關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結合今年6月份開展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中國共產黨執政70週年之際開展這一主題教育,緊緊圍繞的重大時代課題依然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鑄造思想基石、鍛造堅強隊伍。

(三)中國共產的鬥爭史——從無到有,從弱到強。

中國共產黨從一個50多人的小組織,到如今8000多萬黨員的大組織,一直在鬥爭,從不停歇、從未止步。

大革命時期,1923年6月-1927年7月。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1927年8月-1937年7月。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變1937年8月13日,八一三事變1937年9月22日,中央通訊社以《中國共產黨爲公佈國共合作宣言》爲題發表中共在1937年7月15日提交的宣言,23日,蔣介石發表談話,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正式形成。

1937年洛川會議制定了《抗日救國十大綱領》,把黨的工作重心放在戰區和敵後,在敵後放手發動羣衆,開展獨立自主的游擊戰爭,開闢敵後戰場,建立敵後抗日根據地。

現在我們所說的抗日戰爭,抗戰時間是從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開始算起,至1945年結束,共十四年抗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抗日戰爭時期是中國共產黨成熟時期,中國人民革命力量得到空前大發展,爲民主革命在全國勝利奠定了基礎。

在黨領導解放區克服嚴重困難的鬥爭後,在偉大的戰略決戰和國民黨反動統治的覆滅後,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四)中國共產的發展史——從貧到富,從落後到先進。

剛纔提到了八大。這是建國後我們黨召開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大會正確分析了國內形勢和主要矛盾的變化,指出了國內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對於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提出了黨和國家人民當前的主要任務。

不得不說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開了十一屆三中全會,從此,中國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全會作出了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這是建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它完成了黨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的撥亂反正,是改革開放的開端。這次會議形成了以鄧小平爲核心的黨的第二代領導集體。

在探索中國社會主義道路上。1982年,在黨的十二大上,鄧小平強調指出了,我們的現代化建設,必須從中國的實際出發。無論是革命還是建設,都要注意學習和借鑑外國經驗。但是,照抄照搬別國經驗、別國模式,從來不能得到成功。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就是我們總結長期歷史經驗得出的基本結論。

1987年,在黨的十三大上,闡明瞭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明確概括和闡發了黨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

1992年,以鄧小平南方談話和中共十四大爲標誌,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進入到了一個歷史的新階段。南方談話爲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貢獻了新的重要論點,黨的十四大明確了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鄧小平理論確立爲黨的指導思想並寫入黨章,強調全黨要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抓住機遇,開拓進取實現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2002年,中共十六大把三個代表思想確立爲黨的指導思想並寫入黨章,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爲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而奮鬥。

2007年,黨的十七大強調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促進社會和諧,爲奪取全滿建設小康社會而奮鬥。

歷史事實雄辯的告訴我們,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只有中國共產黨纔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二、學習黨史的意義古人“以史鑑今”之說,總書記強調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是告訴我們要牢記黨的過去,不忘黨的歷史。黨史中有很多成功的經驗—黨的建設的經驗、領導武裝鬥爭的經驗、執政的經驗、搞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等等,以及經受挫折失敗的教訓,都是我們寶貴的財富。學習黨史既是一次把握規律、把握未來的理論學習,也是一次堅定信仰、堅定方向的黨性教育。通過學習必將增強我們對黨的感情認同、理論認同、政治認同。

唐太宗李世民評價丞相魏徵“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爲鑑可以知興衰,以人爲鏡可以明得失。”龔自珍“欲知大道,必先爲史;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抗日戰爭期間,爲何日本侵略者要讓我們的孩童學習他們的歷史,學習他們編纂的教科書,這就是一種在歷史上的扭曲,在文化上的毀滅。

我們都知道,蘇聯亡黨亡國的歷史離我們並不遙遠,勃列日涅夫1968年11月19日在蘇共中央意識形態會上的講話“看一看我們的歷史教科書,人們是怎麼樣在歪曲我們黨的歷史,然而我們有哪些黨員站出來,予以反駁?沒有。”所以說,鬥爭一直都在,只是表現的形式不同。

習總書記指出:“蘇聯解體、東歐劇變,就是從否定共產黨的歷史、否定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打開缺口的。這是共產黨應該永遠銘記的歷史教訓。”歷史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形成、發展及其盛衰興亡的真實記錄,是前人的“百科全書”,即前人各種知識、經驗和智慧的總彙。毛澤東同志在青年求學時期就曾說過:讀史,是智慧的事。1938年10月,毛澤東同志在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指出:“今天的中國是歷史的中國的一個發展;

我們是馬克思主義的歷史主義者,我們不應當割斷歷史。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應當給以總結,承繼這一份珍貴的遺產。這對於指導當前的偉大的運動,是有重要的幫助的。”1944年,在中國革命迅速發展、抗日戰爭勝利在望的時候,他高度評價郭沫若撰寫的《甲申三百年祭》,要求在解放區重印這篇文章,目的是“叫同志們引爲鑑戒,不要重犯勝利時驕傲的錯誤”。新中國建立以後,毛澤東同志多次向全黨特別是領導幹部發出學習歷史的號召,強調要了解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特別要了解和懂得鴉片戰爭以來的中國近代歷史和中國共產黨的歷史。

鄧小平同志也十分重視學習歷史和借鑑歷史經驗。他把了解和懂得歷史看作是“中國發展的一個精神動力”,明確指出“總結歷史是爲了開闢未來”,反覆強調“要用歷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

江澤民指出:“如果不瞭解中國的歷史,特別是中國的近代史、現代史和我們黨的歷史,就不可能認識和把握中國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繼承和發揚我們黨在長期鬥爭中形成的光榮傳統,也就不能勝任領導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職責。”胡錦濤指出:“在新形勢下,我們要更加重視學習歷史知識,更加註重用中國歷史特別是中國革命史來教育黨員幹部和人民。不僅要學習中國歷史、還要學習世界歷史,不僅要有深遠的歷史眼光、而且要有寬廣的世界眼光。”習近平指出:“以正確的立場、觀點、方法對待黨的歷史,是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實現黨的執政使命的必然要求,是應對意識形態領域挑戰,抵制西方敵對勢力西化、分化圖謀的必然要求,是開創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新局面的必然要求,關係黨和國家長治久安,關係我國社會主義前途命運。”同時,總書記指出:“領導幹部讀點歷史,有助於提高文化素養和思想政治修養,有助於提高工作能力和領導水平。領導幹部不管處在哪個層次和崗位,都應該讀點歷史,通過學習歷史不斷深化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共產黨執政規律的認識,不斷豐富自己的歷史知識,這樣才能使自己的眼界和胸襟大爲開闊,認識能力和精神境界大爲提高,使自己的領導工作水平不斷得以提升。”2019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8週年!翻開中國共產黨98年的歷史畫卷,是風雨兼程的98年,是波瀾壯闊的98年,是自強奮進的98年,是積極進取、不斷自我完善並逐步走向成熟的98年。今天中國共產黨已經歷史地成爲,中國人民走向富裕安康,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中華人民共和國走向繁榮昌盛的中流砥柱!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共產黨代表了人民的意願和心聲,順應了歷史的規律。路走對了,結束百年國家四分五裂的局面,真正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就順理成章了。儘管有曲折、有困難,儘管社會主義道路是前無古人,充滿着探索和艱辛,中國共產黨有能力帶領中國人民建設好新中國。中國共產黨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道路,從理論和實踐上解決和回答了這個重大課題。

三、爲什麼要經常學習黨史?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就是中國共產黨的一切。爲什麼這樣說呢?因爲,歷史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政黨形成和發展及其盛衰興亡的真實記錄。中國的歷史,就是中華民族形成和發展以及中國人民幾千年來自強不息、艱苦奮鬥的真實記錄。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就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團結帶領中國人民爲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而不懈奮鬥的真實記錄。

今天,我們爲什麼要強調學習黨的歷史?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對我們共產黨人來說,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學習歷史,可以“看成敗、鑑得失、知興替”。歷史是已然的事情,是過去的東西。但是,歷史有一個最大最根本的特點,就是具有既定的不可更改的客觀實在性。也就是說,它已經發生了,已經成爲既定的歷史事實了。既然事情已經發生,是這樣的結果而不是那樣的結果,它一定有其“所以然”的歷史原因。因此,正確地總結和認識歷史,歷史對後人就有了啓示和借鑑的功能。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寫的是歷史,敘的是奮鬥,述的是大道,探索的是規律,啓示的是當下,燭照的是未來。學習黨的歷史有用,不僅有用而且有大用。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國共產黨歷史的作用曾經用這樣一句話進行過高度概括。他說:“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是一部豐富生動的教科書。”黨的歷史中有信仰,有意志;

有目標,有方向;

有宗旨,有傳統;

有成就,有警示;

有勇氣,有定力。一言以蔽之,黨的歷史能夠給我們提供無窮的智慧、豐富的營養和前行的強大力量。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羣衆危險、消極腐敗危險更加尖銳地擺在全黨面前。”習總書記再提“四大危險”,說明我黨仍然面對很多問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翻天覆地的變化,與此同時,黨的執政環境也面臨新的形勢,特別是隨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深入,一些消極負面思想也乘虛而入。世情、國情、黨情深刻變化,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我們走的是一條前無古人的新路,遇到的很多問題沒有現成答案,沒有現成方法,不論是社會利益的協調,社會矛盾的解決,還是社會管理,黨員幹部都面臨實際能力與面臨問題不相符合的情況。十六大以來,一批大案要案刺激着人們的神經,與此同時,發生在羣衆身邊的一些腐敗現象引起羣衆的強烈不滿。

改革開放鑄就了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大的輝煌,也把我們黨領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向新的高峯。當前,我國的改革開放已進入重要的戰略機遇期、關鍵期和攻堅期,既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也面對諸多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和挑戰。世紀之交,國際情勢對我們的發展總體是有利和友善的。但是,隨着全球經濟形勢逆轉,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美貿易摩擦事件等,西方國家對我們的態度也發生很大變化。一是貿易保護主義增強,包括將全球經濟失衡的責任轉嫁給中國,逼迫人民幣大幅升值的聲浪日益高漲。二是隨着我國綜合國力的大幅度提升,使他們更多地把我們視爲競爭對手而不是戰略伙伴。三是經濟全球化拓展了我國的發展空間,使我們得以跟上世界新技術革命的步伐,但其負面影響,就是使一些西方敵對的意識形態和黃賭毒等趁機涌入。四是改革中出現的一些矛盾,也成爲改革的重要障礙。

爲什麼說講黨史,學黨史?一方面是很多人忘了黨史,數典忘祖,我們回顧黨史,是爲了什麼?爲了牢固信仰,堅定信念,舉旗跟黨走,成長成才。很多青年人渾渾噩噩,不知黨史,甚至難以回答爲何入黨,只在別人問起的時候,淡淡地舉一下手,體會一下“人無我有”片刻的光榮。

儘管時代在闊步前進,環境也在不斷改變,人民的觀念也在不斷變化。尤其是社會變革加快,拜金主義思潮、利益分配不均衡、極端利己主義的出現。使黨的一些好思想、好作風、好傳統有被遺忘、被拋棄、被失傳的危險信號,如黨的艱苦奮鬥等優良作風。更有甚的是,一些黨員幹部對黨的歷史知其一不知其二,瞭解不多、不透徹,已講不出所以然,更不知其所以然。爲此,全黨、全民必須學黨史、知黨情、感黨恩、跟黨走,堅定信念明方向。

也有些人一味的美化黨史,搞封建類的宣傳,不能正確客觀的對待,這也是不容許的。歷史是由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要素構成的,在紛繁複雜的歷史現象背後有沒有規律?事物的本質能不能被認識和把握?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創立爲我們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正確認識和把握黨的歷史,必須樹立正確的歷史觀,使用科學的方法。

歷史的記憶和應用要靠一代一代人的傳承。如果不讀史書,不翻閱、考證、研究、使用歷史資料,不講歷史故事,不宣傳歷史人物,不紀念歷史事件,歷史就會被埋沒在故紙堆中,消失在原野下,沉寂在館藏裏,歷史就只會是死的,不會是活的。從學習歷史的特點和要求講,歷史是一個線性代際的傳承過程,它的存留和延續不是自動的、天然的,而是需要通過後天的各種途徑進行學習、研究、宣傳和教育的。要激活歷史的事實,要喚醒歷史的記憶,要增長曆史的知識,就要學習,而且要認真地進行學習。因此,我們的黨員要學習,我們的幹部要學習,我們的羣衆要學習,我們的青少年更要學習。學習黨史,才能知黨愛黨興黨,學習黨史,才能知史愛國強國。

我們黨一貫重視對歷史經驗的學習、借鑑和運用,十分重視用黨的歷史教育黨員、幹部、羣衆和青少年。近年來在全黨、全社會開展的黨史學習、宣傳和教育取得了顯著成效,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實事求是地講,我們的工作與形勢和任務的要求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據有關調查顯示,在全國幾千萬黨員和幾千萬團員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對黨的歷史的基礎知識缺乏瞭解。在一些地方、部門的黨員教育、幹部教育以及國民教育中,也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對黨的歷史教育重視不夠的問題,這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另一方面,西方敵對勢力對我實施西化、分化圖謀,境內外一些別有用心的人,總拿黨的歷史說事,散佈歷史虛無主義,抹黑歷史英雄,醜化黨的領袖,歪曲黨的歷史。這些言論在社會上已經產生了極大的消極影響。因此,積極應對意識形態領域的挑戰,以正視聽,還歷史的真實面目,就顯得十分緊迫和必要。總之,學習和宣傳黨的歷史,用黨的偉大成就激勵人,用黨的優良傳統教育人,用黨的成功經驗啓迪人,用黨的歷史教訓警示人,發揮黨史以史鑑今、資政育人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習總書記指出:“歷史、現實、未來是相通的。歷史是過去的現實,現實是未來的歷史。”只有對我們黨的歷史有深切的瞭解,才能做好今天的現實工作,承擔起明天的新的使命。在黨的98年的歷史中,我們黨經歷的艱難險阻數量之多、規模之大、程度之深,都是世界歷史上罕見的,也是國內外其他政黨所不可比擬的。黨團結帶領人民戰勝和克服了各種困難和挑戰,經受了各種嚴峻考驗,從而開創了工作新局面,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由於主客觀原因,歷史上我們黨也曾犯過“左”的或右的錯誤,出現過像大革命、中央根據地第五次反“圍剿”失敗這樣的挫折,發生過“大躍進”“文化大革命”這樣嚴重的曲折。但是,黨緊緊依靠人民,正確應對,力挽狂瀾,砥礪意志,增長才幹,積聚力量,堅持真理,修正錯誤,從而又不斷奮起,繼續前進。

“功成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當前,面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戰期、調轉促的關鍵期、扶貧任務的攻堅期,黨員幹部更應時刻踐行敢擔當勇作爲的黨性承諾,把本職本業作爲主戰場,圍繞大局、服務中心,錘鍊勇於擔當的胸懷,練就善於擔當的本領,鍛造敢於擔當的拼勁,在急事危事面前挺身而出、衝鋒在前,以“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和“爭一流”的使命感,守必堅,攻必克,在推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全文 篇三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六十週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我們必須堅持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通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在國家工作中得到全面貫徹和有效執行。要不斷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善於使黨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序成爲國家意志,善於使黨組織推薦的人選通過法定程序成爲國家政權機關的領導人員,善於通過國家政權機關實施黨對國家和社會的領導,善於運用民主集中制原則維護黨和國家權威、維護全黨全國團結統一。”

結合地方人大履職特點和機關黨的建設實際,就進一步堅持和依靠黨的領導、提升人大機關黨建質效,我認爲主要應當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

我們人大及其常委會是黨領導下的重要政治機關,必須堅持正確政治方向,把加強黨的建設擺到至關重要的位置上。一是要在思想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深入持久抓好理論武裝工作,真學真懂真信真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思想,落實落細到機關黨建各方面,將其作爲我們做好新時代地方人大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二是要在政治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堅持正確政治方向貫徹到人大履職全過程,中央提倡的要堅決響應,中央決定的要堅決照辦,中央禁止的要堅決杜絕,我們任何情況下都要做到政治立場不移、政治方向不偏,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委決策部署。三是要在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樹牢大局觀念、全局意識,經常與中央和省、市委對錶對標,結合今年“以高質量履職助推高質量發展”主題,把精力和心思用在破解難題、攻堅克難、解決人民羣衆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上。要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做到政治上絕對忠誠、組織上絕對服從、行動上遵規守紀。要嚴格執行向市委請示報告制度,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在人大得到全面貫徹和有效執行。

<>

一是要堅持常學常新,在不斷提高理論修養中增強政治定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在常學常新中加強理論修養”。做好新時代地方人大工作,我們都應不斷提升理論修養水平,築牢信念堅、政治強、本領高、作風硬的思想理論根基。要在閱讀原著、深鑽細研上下功夫。堅持把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當做一種理論自覺、一種精神追求,只有原原本本研讀、原汁原味領會,才能往深裏走、往實裏走、往心裏走,才能增進理論修養的內功,提升自身的政治定力。要在學深悟透、融會貫通上花精力。要全面系統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思想,深刻領會這一理論成果的重大意義、核心要義、豐富內涵、實踐要求,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把自己擺進去、把職責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學出忠誠和擔當的自覺、自信以及能力的躍升。要在端正學風、學以致用上用氣力。防止浮光掠影、淺嘗輒止,克服淺閱讀、走形式、功利化的傾向,學用相長、知行合一,用理論來指導我們地方人大工作的開展,把學習成果轉化爲履職實效。

二是要圍繞中心大局,在依法履職中不斷增強政治定力。政治定力不能只停留在思想上,而是要落實在行動中。作爲地方國家權力機關,我們一定要緊緊圍繞貫徹落實市委全會及市人代會精神這一中心大局,把助推xx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爲工作導向,依法充分履行各項法定職權,確保取得實實在在的工作成效。要堅持立法的爲民導向。我們今年制定的農貿市場管理條例,就是立法爲民的一個積極探索,接下來即將進入審議程序的文明行爲促進條例、住宅物業管理條例,都是在地方立法權限範圍內,優先安排的與人民羣衆切身利益相關聯的立法項目。同時,要健全完善民主立法工作機制,努力讓民意民願更好貫穿立法全過程,進一步夯實立法工作的民意基礎。要緊扣中心決定重大事項。本屆人大履職以來,先後通過了關於推進“兩聚一高”、幹好“十件大事”,加快“xx”新xx建設步伐的決議,以及關於切實加強頤養社區建設的決議,作出這些決議都是圍繞全市中心大局的重要實踐,接下來我們還要繼續依法及時作出相關決議決定,助力xx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新實踐。要圍繞大局開展精準監督。要自覺從人大更好服務全市發展大局,忠實履行法定職責的角度,把握關鍵點、找準切入點、抓住重難點,聚焦聚力推動市委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繼續牢固樹立問題導向、結果導向,探索改進監督方式,完善工作(履職)評議、專題詢問、滿意度測評等監督方式,不斷提升監督工作的實效。

三是要全面從嚴治黨,在推動作風建設中不斷增強政治定力。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基礎在全面,關鍵在嚴,要害在治。“全面”是管全黨、治全黨,“從嚴”是真管真嚴、敢管敢嚴、長管長嚴,“治”就是用鐵的紀律保證全黨團結統一。我們要深入貫徹、全面落實。要切實履行黨風廉政建設的主體責任。黨組成員要始終牢固樹立“抓好黨建是最大政績”的工作導向,帶頭樹立正確政績觀,管好“自留地”、種好“責任田”。堅決消除人大是二線部門,或者抓不抓黨風廉政建設無所謂等錯誤認識。堅持從我做起,率先垂範,努力營造人大積極向上、風清氣正、擔當作爲、幹事創業的良好政治生態。要充分發揮紀檢部門監督執紀作用。去年底選舉產生了機關紀委,要切實推動發揮監督執紀職能作用,同時,機關黨委要做好與派駐紀檢監察組的工作聯繫,讓機關黨員幹部習慣在受監督約束的環境下工作,把鐵的紀律真正轉化爲大家的日常習慣和自覺遵循,爲人大各部門的履職做好護航工作。要紮實推進機關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集中整治。嚴格對照整治重點,抓住作風建設這根主線,看的再深一點,做的再實一點,抓的再緊一點,堅持問題導向,認真對照檢查,逐條進行整改,確保整治工作順利推進、取得實效。

<>

一是要緊緊扭住政治建設這個人大履職的重要命脈。十九大以後,黨中央管黨治黨最鮮明的特徵,就是把講政治作爲根本要求。我們要把政治建設作爲首要政治責任,堅持高標準和嚴要求,以實在的舉措和成效,爲依法高效履職打好根基。黨組成員要切實強化政治意識,走在前列、率先垂範、擔當作爲,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帶頭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營造人大機關良好政治生態。要把中央和省、市委有關要求,結合人大工作實際,認真細化落實。政治建設是機關黨建的“綱”和“魂”,要常態化堅持政治統領,把政治建設貫穿機關黨建和常委會履職全過程,常態化融入人大工作各方面。

二是要堅定抓住規矩意識這個人大履職的思想保證。治黨務必從嚴,從嚴必依法度。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制定、修訂、出臺了一批標誌性、關鍵性、基礎性的法規制度,爲全面從嚴治黨提供了制度保障和現實路徑。俗話講,“心中有規矩,行爲定方圓”,人大是講程序、講規矩的地方,今年以來,我們先後研究制定出臺多部機關黨建工作規章制度,常委會工作制度和機關管理制度也在抓緊修訂完善中,這是一個打基礎、利長遠的事情。制度機制建立起來,目的是要不斷推進機關各項工作的規範化建設,重點在執行、在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定了規矩就要照着辦”,我們要以釘釘子精神抓好制度落實,切實解決各種制度執行不力的問題,不要把它們束之高閣。黨組成員要帶頭學習、研究、宣傳、貫徹,機關黨委要做好學習宣傳工作,各黨支部要組織黨員幹部集體學習,增強學習的廣度和深度,推動黨員幹部人人熟知、人人認同、人人遵守,時時、處處、事事講規矩,以“規”格物,以“矩”修身,使各項規章制度真正落地見效。

三是要充分彰顯黨組領導這個人大履職的根本路徑。與時俱進地做好新時代地方人大黨組工作,必須以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黨組工作條例》爲根本遵循,充分發揮黨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重要作用。要在“把方向”上下功夫。突出黨組的領導職責,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提高政治覺悟,保持戰略定力,緊密圍繞市委全會和市人代會確定的核心目標任務,推動常委會依法高效履職。要在“管大局”上動腦筋。黨組成員要自覺把自己分管的工作放在人大履職的大平臺上來思考,放在市委確定的中心任務上來定位,放開眼光、提升定位,管大局、觀大勢,思維想的再深一層,眼光看的再遠一點。要在“保落實”上做工作。黨組要凝聚智慧力量,狠抓推進落實,集中全力做好“規定動作”,精心細緻開展“自選動作”,在推進地方立法、決定重大事項、精準有效監督、發揮代表作用以及加強自身建設等方面,積極探索實踐、勇於擔當作爲,確保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得到貫徹落實,並在執行過程中不變形、不走樣、接地氣、有成效。

《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全文 篇四

一部中國共產黨的奮鬥史,讓我們廣大黨員認識到了新事物發展之初的艱難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強大生命力。習主席曾在“七一”講話中指出,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在中國這片古老的土地上,書寫了人類發展史上驚天地、泣鬼神的壯麗史詩,集中體現爲完成和推進了三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第二件大事,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第三件大事,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進行了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開創、堅持、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三件大事,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不可逆轉地結束了近代以後中國內憂外患、積貧積弱的悲慘命運,不可逆轉地開啓了中華民族不斷髮展壯大、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進軍,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歷史的中國面貌煥然一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

(一)黑暗統治下應運而生。五四運動以後,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日益結合,中國先進分子在鬥爭實踐中逐步認識到:要從根本上改造中國社會,必須建立一個布爾什維克式的無產階級政黨,作爲中國革命的領導核心。從1920年初開始,中國先進分子從各方面展開了創建中國共產黨的工作。

中國共產黨的創建,是從建立地方組織開始的。最早醞釀創建中國共產黨的是陳獨秀和李大釗。1920年2月,爲了擺脫反動當局的迫害,陳獨秀決定離京赴滬,李大釗在護送他去天津乘船的途中,二人交換了建黨的意見,相約在北京和上海分別展開建黨的準備工作。4月,共產國際派維經斯基(中國名字叫吳廷康)來華,在北京與李大釗等會晤,後經李大釗介紹又去上海會見陳獨秀,商討在中國建立無產階級政黨的問題。經過幾個月的醞釀,1920年8月,陳獨秀、李漢俊、李達、陳望道、邵力子等在上海建立了中國共產黨的發起組——上海共產主義小組。同年秋到1921年上半年,李大釗、張國燾、鄧中夏等在北京;毛澤東、何叔衡等在湖南;董必武、陳潭秋等在湖北;譚平山、陳公博等在廣東;王盡美、鄧恩銘等在山東;張申府、趙世炎、周恩來等在法國;施存統、周佛海在日本,也都相繼成立了共產主義小組或開始建黨活動。

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樹德里3號祕密舉行。出席會議的有上海代表李達、李漢俊;北京代表張國燾、劉仁靜;長沙代表毛澤東、何叔衡;武漢代表董必武、陳潭秋;濟南代表王盡美、鄧恩銘;廣州代表陳公博;留日學生代表周佛海。包惠僧受當時在廣州的陳獨秀派遣,也參加了會議。他們來自7個地方,代表着50多名黨員。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和尼科爾斯基也列席了會議。會議聽取了各地黨組織的報告,起草了黨的綱領和決議。7月30日晚,會議遭到法租界巡捕房的搜查,被迫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一艘遊船上繼續舉行。

中共一大在代表少、局勢亂的背景下召開,但它的成功預示着一個偉大的政黨即將登上歷史舞臺。

(二)關乎生死存亡的遵義會議。1934年11月,在湘江戰役中,中央紅軍付出了空前慘痛的代價,由從江西出發時的8.6萬人銳減至3萬多人。湘江戰役後,中央紅軍仍按原定計劃,繼續向湘西前進。這時,蔣介石已判明紅軍的行動企圖,在紅軍前進的道路上部署了重兵。在此危急關頭,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主席毛澤東根據當時軍事態勢,力主放棄原定北去湘西會合紅2、紅6軍團的計劃,改向國民黨統治力量薄弱的貴州前進,以擺脫敵人,爭取主動。1935年1月初,中央紅軍分別從回龍場江界河、茶山關渡過烏江,1月7日晨,紅軍先頭部隊進佔黔北重鎮遵義。

截至此時,王明“左”傾錯誤統治全黨已達4年之久,給黨和紅軍造成了極其嚴重的損失。還在中央蘇區時,許多幹部就對中央主要領導人在軍事指揮上的錯誤產生懷疑和不滿,一些軍團指揮員在作戰電報、報告中提出批評意見,有些同志甚至同李德發生激烈的爭論。這時,中央大部分領導人對於中央軍事指揮的錯誤問題,基本上取得一致意見。1935年1月15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義召開擴大會議。出席會議的政治局委員有毛澤東、張聞天、周恩來、朱德、陳雲、博古,候補委員有王稼祥、劉少奇、鄧發、何克全(凱豐),還有紅軍總部和各軍團負責人劉伯承、李富春、林彪、聶榮臻、彭德懷、楊尚昆、李卓然,以及中央祕書長鄧小平。共產國際駐中國軍事顧問李德及擔任翻譯工作的伍修權也列席了會議。會議着重總結了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的經驗教訓。會上,毛澤東作了長篇發言,對博古、李德在軍事指揮上的錯誤進行了切中要害的分析和批評,並闡述了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戰術問題和今後在軍事上應採取的方針。

遵義會議改組了中央領導機構,增選毛澤東爲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成立了由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組成的新的“三人團”,周恩來爲團長,負責指揮全軍的軍事行動。遵義會議是在緊急的戰爭形勢下召開的,集中地解決了黨內所面臨的最迫切的組織問題和軍事問題,結束了“左”傾教條主義錯誤在中央的統治,確立了毛澤東在紅軍和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這些成果,是中國共產黨同共產國際中斷聯繫的情況下獨立自主地取得的,標誌着中國共產黨在政治上開始走向成熟。這次會議,在極端危急的歷史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在中國共產黨和紅軍的歷史上,是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以毛澤東爲核心的黨中央,制定了一條正確的政治路線和軍事路線,屢遭挫折的紅軍從此有了從勝利走向勝利的保證!

(三)抗日戰爭中反清剿鬥爭。1941年和1942年,是世界法西斯勢力最爲猖獗的時期,是中國抗日戰爭極端困難的時期,也是黨領導的人民革命力量由上升轉入下降的時期,黨領導的敵後抗戰出現了極爲嚴重的困難局面。日本爲了把中國作爲它進行太平洋戰爭的基地,妄圖在短期內消滅共產黨及其領導的革命力量,於是集中主力部隊,對抗日根據地進行瘋狂進攻,對淪陷區殘酷地進行殖民統治和經濟掠奪。

在華北,日軍把1938年底在華北推行的“治安肅正運動”擴展爲兇狠毒辣的“治安強化運動”,提出了“三分軍事,七分政治”的口號。從1941年春到1942年底,日軍在華北連續五次推行以“反共”與“建立東亞新秩序”爲中心口號的“治安強化運動”,把整個華北劃分爲“治安區”(即敵佔區)、“淮治安區”(即敵我雙方爭奪的游擊區)、“非治安區”(即敵後抗日根據地)。然後對這三種不同的地區,分別採取不同的政策。在敵佔區,日軍以“清鄉”爲主,普遍建立漢奸政權,強化保甲制度,鎮壓人民的反日運動,進行奴化教育和政治欺騙,實行殘酷的殖民統治。在游擊區,日軍推行“蠶食”政策,大量修築公路網、碉堡羣、封鎖溝、封鎖牆和崗樓,製造“無人區”,以防止人民武裝深入游擊區和敵佔區活動。對敵後抗日根據地,日軍以“掃蕩”爲主,實行極其野蠻殘忍的“三光”政策。

在人民抗戰的嚴重困難時期,黨領導的人民革命力量處於下降階段。從1941年到1942年,八路軍、新四軍兵力由50萬減少到40萬,幹部損失很多;根據地面積縮小了1/6,人口也從1億降到5千萬;生產遭到破壞,財政經濟和軍民生活發生極大困難,沒有任何外援。這時幾乎弄到沒有衣穿,沒有油,沒有菜,沒有紙,戰士沒有鞋襪,傷病員沒有醫藥,工作人員在冬天沒有被蓋的境地。當時日軍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岡村寧次宣稱:華北的共產黨軍隊敗局已定。

針對敵人進攻的新形勢,1941年11月,中央軍委發出《關於抗日根據地軍事建設的指示》,確定了敵後軍民對敵鬥爭的方針是:堅持長期的、分散的游擊戰爭,採取一切鬥爭方式與敵人周旋,節省與保存自己的實力,以待有利時機。終於在1945年迎來了戰略反擊,最終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

(四)文化大革命**十年。1965年11月10日發表在上海《文匯報》上由姚文元署名的《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這就是文化大革命的導火線。此後,全國上下進行了紅衛兵運動和批判“資產階級反動路線”,支持青年學生到全國各地去“煽文化大革命之風,點文化大革命之火”

1967年元旦,《人民日報》、《紅旗》雜誌發表社論,題爲《把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進行到底》。社論根據毛澤東1986年12月25日在一次會議上的談話內容,提出1987年“是全國全面展開階級鬥爭的一年”,號召“向黨內一小撮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和社會上的牛鬼蛇神展開總攻擊”。從此,“文化大革命”進入全面奪權階段。

1967年1月4日,張春橋、姚文元以“中央文革小組調查員”身份從北京回到上海,緊急策劃奪權。4日、5日,上海《文匯報》和《解放日報》先後被造反派奪權。這就是當時所謂的“一月革命”。毛澤東支持了這一奪權事件,肯定了上海的“一月革命”,把它看作貫徹“文化大革命”方針,徹底改組各級領導的有效方式,認爲“這是一個階級推翻一個階級,這是一場大革命。”

這樣的嚴重局勢,引起了新中國開國元勳們的擔心和憂慮。在1967年1、2月間的中央軍委會議上和在2月11、16日周恩來主持的在中南海懷仁堂召開的政治局碰頭會上,政治局委員譚震林、陳毅、葉劍英、李富春、李先念、徐向前、聶榮臻和國務院主管經濟工作的餘秋裏、谷牧,對“文化大革命”的錯誤做法表示強烈不滿,同林彪、江青、康生、陳伯達一夥進行了嚴正的鬥爭。毛澤東對於批評“文化大革命”十分不滿,於2月18日夜,嚴厲批評了這些老同志。從2月25日至3月18日,中央召開了7次“政治生活會”。江青、康生、陳伯達、謝富治、葉羣等以“二月逆流”的罪名,對提意見的老同志進行圍攻和批判,周恩來也受到責難。同時,他們藉機掀起所謂“反擊全國自上而下的復辟逆流”,更大規模地打擊迫害黨和國家的各級領導幹部。此後,中央政治局停止活動,中央文革完全取代了中央政治局和中央書記處。

老一輩革命家的二月抗爭被壓下去之後,無政府主義的狂潮更加高潮。1967年3月16日,中共中央發出文件,把1936年薄一波等人經劉少奇請示中央批准決定出獄一事,錯定爲“自首叛變”,並說這是一個“長期隱藏在黨內,竊據了中央和地方黨政領導機關的重要職位”的所謂“叛徒集團”。這樣,全國颳起了“揪叛徒”的惡風,矛頭直指劉少奇,誣衊他是“叛徒集團的頭子”。

7月18日在中南海組織召開“批判劉少奇大會”,對劉少奇、鄧小平、陶鑄夫婦進行批判,並對劉少奇實行抄家和人身迫害。7、8月間,康生、謝富治、戚本禹等煽動組織“揪劉火線”,圍困中南海,衝擊國務院。

從1967年1月上海奪權起,至1968年9月初止,經歷了20個月錯綜複雜的鬥爭,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先後勉強成立了革命委員會,實現了所謂的“全國山河一片紅”,這標誌着“文化大革命”的奪權任務已經基本完成。當時,毛澤東認爲“文化大革命”已經取得了偉大的勝利。“奪權鬥爭”和全面內戰,使中國人民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冤假錯案遍及全國,給全國各族人民造成了空前災難。

<>

(一)抗戰得勝利舉國齊歡。1945年上半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繼續向勝利的方向發展,盟軍在歐洲取得了徹底戰勝德意法西斯的巨大勝利。5月2日,蘇聯紅軍攻克柏林,8日,德國宣佈無條件投降,歐洲戰爭結束。

在中國戰場上,堅持在敵後的八路軍、新四軍根據中共中央“削弱日僞,發展我軍,縮小敵佔區,擴大解放區”的指導方針,從5月12日開始,向日、僞軍發動了大規模的夏季攻勢。1945年7月26日,中英美三國發表了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無條件投降。8月8日,蘇聯對日本宣戰。8月6日和9日,美國分別向日本廣島和長崎投放了兩顆原子彈。中國的抗日戰爭隨即進入全面反攻階段。1945年8月9日,毛澤東發表《對日寇的最後一戰》的聲明,號召解放區“軍民應在一切可能條件下,對於一切不願投誠的侵略者及其走狗實行廣泛的進攻”。10日至11日,朱德總司令連續發佈受降及對日展開全面反攻等七道命令。命令華北、華中和華南各解放區的人民軍隊,迅速前進,收繳敵僞武器,接受日軍投降,並命令冀熱遼邊區的人民軍隊迅速深入東北。在黨中央的指揮下,根據地軍民紛紛出擊,在各戰場上向敵僞軍舉行了全面大反攻。

在蘇聯紅軍及英美盟軍的打擊下,在解放區軍民的全面反攻下,8月14日,日本政府照會蘇、美、英、中四國,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廣播“終戰詔書”的形式,宣告無條件投降。16日,日軍大本營在下達“停止戰鬥行爲”的命令同時,又命令日軍“在不得已的情況下,爲了自衛可以採取戰鬥行爲”。由於日軍宣佈投降又不放下武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軍隊反攻作戰仍繼續進行。9月2日,日本天皇、日本政府及大本營的代表在投降書上簽字。至此,中國抗日戰爭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同時勝利結束。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徹底打敗了日本侵略者,捍衛了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使中華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運,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爲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實現徹底的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礎。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促進了中華民族的大團結,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對世界各國人民奪取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維護世界和平的偉大事業產生了巨大影響。

(二)新中國成立華夏同慶。1949年4月21日,也就是國民黨南京政府拒絕在《國內和平協定(最後修正案)》上簽字的第二天,毛澤東主席和朱德總司令發佈向全國進軍的命令。中國人民解放軍向尚未解放的廣大地區,舉行了規模空前的全面大進軍。在第四野戰軍嚴密監視帝國主義動向的情況下,第二、第三野戰軍於21日凌晨,在西起湖口,東至江陰,長達500餘公里的戰線上,強渡長江,徹底摧毀了敵人苦心經營了3個半月的長江防線。23日解放南京,宣告了國民黨反動政權——中華民國的徹底覆滅。5月3日解放杭州。27日攻佔上海。第四野戰軍於5月14日,在武漢以東的團風、武穴間200餘公里的地段上強渡長江,16、17兩日,解放華中重鎮武漢三鎮。與此同時,華北各兵團於4月20日攻克太原。第一野戰軍於5月20日解放西安。接着,各路野戰軍分別向西北、西南、東南、中南等地進軍,用戰鬥和和平兩種方式迅速解決殘餘敵人。8月4日和平解放長沙。17日解放福州。26日解放蘭州。9月19日和平解放綏遠。25日和平解放新疆。到9月底,全國大陸絕大部分地區獲得解放。

10月1日,首都30萬軍民齊集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開國大典,毛澤東宣讀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公告,親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宣告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過28年艱苦卓絕的英勇奮鬥,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舊民主主義革命的歷史表明,中國其他各階級的政黨都不能充當革命的領導者,也不能建立新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歷史證明,沒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就沒有獨立、民主、富強的新中國;可以預料,建國以後的漫長曆史還將進一步證明,沒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就沒有繁榮昌盛的社會主義的新中國。

(三)改革開放春潮滾滾。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全會恢復和發揚了黨的實事求是、羣衆路線、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優良作風,開成了全局性的撥亂反正和開創新局面的重要會議。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圍繞工作重點轉移這個主題,討論決定了一系列關係到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重大問題。重新確立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重新確立了以經濟建設爲中心的政治路線,實施改革開放的偉大策略。

在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把集體所有的土地長期承包給各家農戶使用,農業生產基本上變爲分戶經營,自負盈虧。在城市,擴大企業自主權的試點,把一部分中央和省、自治區直屬企業下放給城市管理,試行“劃分收支,分級包乾”的新財政體制,疏理流通渠道、搞活流通體制,進行城市經濟體制綜合改革試點。1979年4月中央工作會議期間,鄧小平向廣東省委領導人提出了建立經濟特區的設想。7月,黨中央和國務院決定在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四個市劃出部分地區試辦出口特區。

<>

習主席在“七一”講話中指出,事實充分證明,在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發展進步的壯闊進程中,歷史和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黨,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選擇了改革開放。事實充分證明,中國共產黨不愧爲偉大、光榮、正確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不愧爲領導中國人民不斷開創事業發展新局面的核心力量。

(一)我們黨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注重在思想上建黨。黨的發展歷程告訴我們,理論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堅定的基礎,理論上的與時俱進是行動上銳意進取的前提,思想上的統一是全黨步調一致的重要保證。中國共產黨人堅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顛撲不破的科學真理,堅信馬克思主義必須隨着實踐發展而不斷豐富和發展,從來不把馬克思主義看成是空洞、僵硬、刻板的教條。在歷史上的一些時期,我們黨犯過錯誤甚至遇到嚴重挫折,比如“第五次反圍剿失敗”、“文化大革命”十年**等等,根本原因就在於當時的指導思想脫離了中國實際。我們黨能夠依靠自己和人民的力量糾正錯誤,在挫折中奮起,繼續勝利前進,根本原因就在於重新恢復和堅持貫徹了實事求是。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黨注重及時回答實踐提出的新課題,爲實踐提供科學指導。習主席在“七一”講話中,要求全體黨員、幹部都要把學習作爲一種精神追求,深入學習和掌握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深入學習和掌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牢固樹立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真正做到學以立德、學以增智、學以創業。全黨同志特別是黨的各級領導幹部都要不斷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堅定理想信念,增強爲黨和人民事業不懈奮鬥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咬定青山不放鬆,真正做到堅定不移、矢志不渝。

(二)我們黨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爲先的用人標準,注重培養和使用人才。黨的發展歷程告訴我們,政治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因素。堅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賢,是我們黨性質和宗旨的必然要求。我們黨除了人民利益,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我們黨堅持這個崇高原則,爲一切忠於人民、紮根人民、奉獻人民的人們提供了施展才華的寬廣舞臺。我們黨堅持以寬闊的視野、高尚的境界、宏大的氣魄,廣開進賢之路,在革命鬥爭時期廣泛吸納各方面的優秀人才,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一文中指出,“中國共產黨是在一個幾萬萬人的大民族中領導偉大革命鬥爭的黨,沒有多數才德兼備的領導幹部,是不能完成其歷史任務的。十七年來,我們黨已經培養了不少的領導人材,軍事、政治、文化、黨務、民運各方面,都有了我們的骨幹,這是黨的光榮,也是全民族的光榮。但是,現有的骨幹還不足以支撐鬥爭的大廈,還須廣大地培養人材。在中國人民的偉大的鬥爭中,已經涌出並正在繼續涌出很多的積極分子,我們的責任,就在於組織他們,培養他們,愛護他們,並善於使用他們。”

習主席在“七一”講話中指出,要把各方面優秀幹部及時發現出來、合理使用起來。要堅持把幹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選拔任用那些政治堅定、有真才實學、實績突出、羣衆公認的幹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衆、以德領才、以德潤才、德才兼備的用人導向。要堅持憑實績使用幹部,讓能幹事者有機會、幹成事者有舞臺,不讓老實人吃虧,不讓投機鑽營者得利,讓所有優秀幹部都能爲黨和人民貢獻力量。

人才是第一資源,是國家發展的戰略資源。習主席在講話中要求,全黨同志和全社會都要堅持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重大方針,牢固樹立人人皆可成才的觀念,敢爲事業用人才,讓各類人才都擁有廣闊的創業平臺、發展空間,使每個人都成爲對祖國、對人民、對民族的有用之才,特別是要抓緊培養造就青年英才,形成人才輩出、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生動局面。

(三)我們黨堅持貫徹羣衆路線,注重保持黨同人民羣衆的血肉聯繫。黨的發展歷程告訴我們,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是我們黨永遠立於不敗之地的根本。密切聯繫羣衆是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勢,“羣衆路線”是中國共產黨長期革命和建設經驗的總結,是黨的科學的領導方法,是歷史唯物主義的生動體現。以人爲本、執政爲民是我們黨的性質和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集中體現,是指引、評價、檢驗我們黨一切執政活動的最高標準。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密切聯繫羣衆,是我們黨區別於其他任何政黨的一個顯著標志。我們黨是在與人民羣衆密切聯繫、共同戰鬥中誕生、發展、壯大、成熟起來的。黨離不開人民,人民也離不開黨。一切爲了羣衆、一切依靠羣衆,從羣衆中來、到羣衆中去的羣衆路線,是我們的事業不斷取得勝利的重要法寶,也是我們黨始終保持生機與活力的重要源泉。實踐啓示我們,必須始終緊緊依靠人民羣衆,誠心誠意爲人民謀利益,從人民羣衆中汲取前進的不竭力量。

習主席在“七一”講話中提醒全黨同志“脫離羣衆是我們黨執政後的最大危險”。要求全黨必須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爲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做到權爲民所用、情爲民所繫、利爲民所謀。

(四)我們黨堅持對腐敗的“零容忍”,注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黨的發展歷程告訴我們,堅決懲治和有效預防腐敗,關係人心向背和黨的生死存亡,是黨必須始終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務。

提起腐敗,很多人都會在腦海中迅速掠過幾個貪官的醜陋嘴臉,可能還會記起那令人瞠目的貪腐數字。對腐敗的種種形式,比如貪污賄賂、索賄受賄、挪用公款、買官賣官等等,也並不陌生。腐敗,在民衆眼裏已如“過街之鼠”。我黨在反腐敗工作上一直保持高壓態勢,每年都有不少官員因貪腐落馬,鋃鐺入獄。

1952年,剛剛在廢墟中崛起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爲了阻止腐敗的滋生和蔓延,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聲勢浩大的“三反”、“五反”運動。2月10日在保定東關大教場,河北省人民法院臨時法庭面對2萬多與會羣衆宣佈:“奉中央人民政府法院令準,判處大貪污犯劉青山、張子善死刑,立即執行!”兩個昔日屢建戰功的“紅小鬼”,沒有犧牲在敵人的槍林彈雨中,卻因貪污倒在中國共產黨反腐敗的槍口下。“鋤一害而衆苗成,刑一惡而萬民悅”。新中國反腐第一案兩聲槍響,舉世震驚,舉國震撼,廣大人民羣衆無不爲之拍手稱快!

(五)我們黨堅持始終代表廣大青年、贏得廣大青年、依靠廣大青年,注重保持蓬勃生機和活力。一個有遠見的民族,總是把關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個有遠見的政黨,總是把青年看作是推動社會前進的最活躍力量。習主席同志在“七一”講話中強調,青年是我們黨的未來和希望,這既是歷史的生動寫照、現實的深切呼喚,也是對祖國富強和民族復興的殷切期待。

我們黨的偉大征程,就是一部始終代表廣大青年、贏得廣大青年、依靠廣大青年的“青春之歌”。13位平均年齡只有20多歲的馬克思主義信仰者,創造了中國歷史上開天闢地的大事變;劉胡蘭、雷鋒、張海迪、李向羣等一批批年輕優秀黨員前赴後繼,爲鮮紅的黨旗添光增彩;一代又一代從青年時期就追隨馬克思主義併爲之奮鬥終生的共產黨人,讓黨的事業薪火相傳。今天,8000多萬黨員中35歲以下年輕人有近1/4,呈現着黨的事業對青年一代強烈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贏得青年,就是贏得未來。毛澤東把青年生動地比作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中國共產黨始終注重發揮青年在革命、建設和改革中的作用,始終高度重視青年工作,黨的偉大事業纔有了繼往開來的輝煌。只有黨的隊伍裏始終洋溢着懷抱崇高理想、充滿奮鬥精神的青春激情,黨的肌體裏始終流淌着解放思想、與時俱進、銳意改革、大膽創新的青春血液,我們偉大的事業才能永葆生機活力,我們偉大的祖國才能更加繁榮富強。

《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全文 篇五

在長期的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中,黨的優良作風經歷了一個不斷豐富和發展的過程。三大優良作風是毛澤東同志在黨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做的《論聯合政府》的政治報告中總結概括出來的,是中國共產黨在長期的革命鬥爭中,特別是延安整風運動中形成的全黨統一的優良作風,是我們黨同其他政黨相區別的顯著標志。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同志又進一步提出“兩個務必”的作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鄧小平同志恢復和發揚我們黨的優良作風,提出必須堅持黨的三大優良作風。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後,江澤民同志高度重視作風建設,多次指出要結合新的實際,努力發揚黨的優良作風,提出了“八個堅持、八個反對”。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爲核心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結合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號召全黨要牢記“兩個務必”,大力弘揚求真務實之風,把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繼續推向前進。

(一)堅持和發揚黨的三大優良作風

鄧小平同志說過:“我們黨的好傳統、好作風,就是毛澤東同志所概括指出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作風,聯繫羣衆的作風,自我批評(當然也包括批評)的作風。總的來說,就是毛澤東同志所說的實事求是的作風。”

1堅持和發揚理論聯繫實際的作風

理論聯繫實際的作風是指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實踐相結合,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作風,其實質是正確處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踐的關係問題。它是我們黨思想路線的基本內容,是我們黨的事業興衰成敗的決定性因素。在長期的革命、建設和改革過程中,我們黨始終不渝地堅持理論聯繫實際這一優良作風,積極同主觀主義、教條主義作鬥爭,取得了黨的事業一個又一個勝利。理論聯繫實際的優良作風,要求我們首先認真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用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其次,要聯繫黨的歷史經驗和教訓,力求認識和把握中國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要聯繫中國現在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的實際;要聯繫國際國內的形勢,提高對形勢的洞察力和判斷力,增強政治的堅定性和敏銳性,牢牢把握大局,辨別是非,真正同黨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保持高度一致;要聯繫改造主觀世界的實際,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不斷提高抵制腐敗思想侵蝕的能力。

2堅持和發揚密切聯繫羣衆的作風

中國共產黨根據馬克思主義的羣衆觀點,在長期的革命建設的實踐和鬥爭中創造了“一切爲了羣衆、一切依靠羣衆,從羣衆中來、到羣衆中去”的羣衆路線,形成了密切聯繫羣衆的優良作風。我們黨始終以全心全意爲爲人民服務作爲自己的宗旨,始終認爲歷史歸根到底是人民羣衆創造的,所以無論何時何地做什麼事我們都要堅持走羣衆路線。第一,必須保證決策和決策的執行符合人民的利益,正確處理對上負責與對下負責的關係,不能只兩眼向上,看領導臉色行事。第二,正確處理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的關係,目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關係,國家、集體和個人利益的關係,堅決反對個人主義、本位主義和“一切向錢看”的思想和行爲。絕不能把商品交換原則帶入黨內政治生活。第三,必須經常深入羣衆。現在有些領導同志深入調研只是到安排好的點上走馬觀花,就是一些基層同志也成了井裏的油葫蘆——浮在水上而未深入其中,以至於整天處在基層卻對羣衆的所思所盼一無所知。這樣根本無法瞭解羣衆的現實情況,也就無法制定出符合實際的政策措施。

3堅持和發揚批評與自我批評的作風

批評與自我批評是開展積極的思想鬥爭,清除黨內各種錯誤思想,維護黨的團結統一,提高黨的戰鬥力的有效方法;是發揚黨內民主,實施黨內監督的有效手段;是抵制資產階級和其他剝削階級腐朽思想的侵蝕,加強黨風建設,拒腐防變的有力武器。堅持和發揚批評與自我批評的作風,要着力提高民主生活會的質量。現在不少同志心理防範意識很強,他們在開會時,“爲了保護自己我不提分歧性意見,爲了不使別人難堪我不提懷疑性意見,爲了不影響團結我不提反對性意見”,甚至於把吹吹拍拍的庸俗作風帶進黨的生活中來,把批評與自我批評變成了所謂的“表揚與自我表揚”,嚴重影響了民主生活會質量。要提高民主生活會質量,就要拿起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武器,嚴於律己、堅持原則。特別是領導幹部要帶頭,要聯繫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實際,正視自己的缺點、不足和錯誤,嚴於解剖自己。在民主生活會上,每個同志都要對找出的問題和羣衆反映較多的問題,尤其是廉潔自律方面的問題,作如實說明,自查自糾,並分析原因,吸取教訓,認真整改。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必須本着“團結—批評—團結”的原則和“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方針。批評與自我批評的作風,是我們黨成熟和富有活力的標誌,是保證黨的事業健康發展和勝利前進的有力武器。

(二)堅持和發揚“兩個務必”的作風

1949年3月,在全國革命勝利前夜,毛澤東同志向全黨提出“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這就是著名的“兩個務必”。黨的十六大閉幕不久,胡錦濤同志帶領中央書記處全體同志前往西柏坡學習考察,重溫毛澤東同志當年倡導的“兩個務必”,號召全黨同志牢記我國的基本國情和黨的莊嚴歷史使命,牢記“兩個務必”,要求我們大力弘揚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作風,要求我們居安思危,自覺增強憂患意識,爲實現黨在新時期的奮鬥目標開拓進取、團結奮鬥。

(三)樹立“八個堅持,八個反對”的作風

2001年9月,中國共產黨十五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的決定》,針對黨的作風建設中存在的比較突出和嚴重的問題,提出了“八個堅持,八個反對”的糾正措施,豐富了黨的作風建設的時代內涵。“八個堅持,八個反對”具體包括: 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反對因循守舊、不思進取;堅持理論聯繫實際,反對照搬照抄、本本主義;堅持密切聯繫羣衆,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堅持民主集中制,反對獨斷專行、軟弱渙散;堅持黨的紀律,反對自由主義;堅持艱苦奮鬥,反對享樂主義;堅持清正廉潔,反對以權謀私;堅持艱苦奮鬥,反對享樂主義;堅持任人唯賢,反對用人上的不正之風。

(四)堅持“八個方面良好風氣”

胡錦濤同志在2007年中央紀委第七次全體會議上強調,加強領導幹部作風建設,主要是思想作風、學風、工作作風、領導作風、生活作風等五方面作風建設,要大力倡導八個方面良好風氣:

一要勤奮好學、學以致用。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堅持理論聯繫實際的馬克思主義學風,努力在建設學習型政黨和學習型社會中走在前列,把學習的體會和成果轉化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轉化爲推動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的能力。

二要心繫羣衆、服務人民。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的羣衆觀點,始終堅持黨的羣衆路線,時刻擺正自己和人民羣衆的位置,在思想感情上貼近人民羣衆,下大氣力解決好羣衆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下大氣力做好關心困難羣衆生產生活的工作,多辦順應民意、化解民憂、爲民謀利的實事。

三要真抓實幹、務求實效。發揚求真務實精神、大興求真務實之風,增強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一步一個腳印地把我們的事業推向前進,使各項政績真正經得起實踐、羣衆、歷史的檢驗。

四要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牢記“兩個務必”,帶頭髮揚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精神,帶頭反對鋪張浪費和大手大腳,帶頭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在各項工作中都要貫徹勤儉節約的原則,真正把有限的資金和資源用在刀刃上。

五要顧全大局、令行禁止。自覺維護中央權威和中央大政方針的統一性和嚴肅性,確保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落實,確保黨和國家工作部署的貫徹落實,同時善於把中央精神與地方和部門實際結合起來,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六要發揚民主、團結共事。嚴格執行民主集中制的各項制度規定,自覺接受黨組織、黨員和羣衆的監督,共同推動形成心齊氣順、風正勁足的局面。

七要秉公用權、廉潔從政。自覺遵守黨的紀律和國家的法律法規,嚴格執行領導幹部廉潔從政的各項規定。

八要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講操守,重品行,注重培養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

以上八個方面的良好風氣,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彼此相互聯繫,相互促進,是對我們黨“三大優良作風”、“兩個務必”、“八個堅持,八個反對”等一系列優良傳統的繼承和發揚。

《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全文 篇六

是篳路藍縷、披荊斬棘、艱苦創業、砥礪前行、充滿艱險、充滿神奇的百年;

是苦難中鑄就輝煌、挫折後毅然奮起、探索中收穫成功、失誤後撥亂反正、轉折中開創新局、奮鬥後贏得未來的百年。

在一百年的接續奮鬥中,黨領導人民創造了偉大歷史,鑄就了偉大精神,形成了寶貴經驗,使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創造了中華民族發展史、人類社會進步史上的偉大奇蹟。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是中國共產黨百年曆史的主題和主線;

“不懈奮鬥史”“理論探索史”“自身建設史”,是中國共產黨百年曆史的主流和本質;

把革命、建設、改革、復興事業不斷推向前進,是中國共產黨百年曆史的鮮明特徵;

逐步實現救國、興國、富國、強國的奮鬥目標,是中國共產黨百年曆史的莊嚴使命。

中國共產黨百年曆史,可以劃分爲四個歷史時期:

(一)從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建立至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二)從1949年10月至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是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

(三)從1978年12月至2012年11月黨的十八大召開,是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四)從2012年11月至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

在這四個歷史時期,中國共產黨完成和推進了四件大事。四件大事鑄就了中國共產黨百年輝煌,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全黨全國正在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奮力前進。

開天闢地,中國共產黨緊緊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中國的近代史是從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的。從那時起,中國逐漸成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爲了改變中華民族悲慘屈辱的命運,中國人民和無數仁人志士進行了千辛萬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撓的鬥爭。封建統治階級發起洋務運動,農民階級發動太平天國起義和義和團運動,資產階級改良派、革命派先後發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但都最終歸於失敗。中國共產黨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登上中國政治舞臺的。中國共產黨是在近代中國社會矛盾的劇烈衝突中、在中國人民反抗封建統治和外來侵略的激烈鬥爭中、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過程中應運而生的。

1921年7月23日,黨的一大在上海召開,幾天後在浙江嘉興南湖的紅船上結束。一大的召開標誌着中國共產黨的正式建立。在這之前各地建立的黨組織,都是黨的早期組織。關於一大的召開,黨史大家胡喬木同志曾寫過這樣一段話:一大開過了,似乎什麼也沒有發生,連報紙上也沒有一點報道。但是,中國的偉大事變在實質上卻開始了。毛澤東同志在總結黨的創建的歷史時說:“中國產生了共產黨,這是開天闢地的大事變。”“從此以後,中國改換了方向。”與以往中國其他政黨和政治組織不同的是,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爲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確立起爲中國人民謀幸福、爲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

中國共產黨對中國革命道路的探索經歷了艱難的歷程。在艱辛的探索實踐中,中國共產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找到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革命道路,進行了28年浴血奮戰,打敗日本帝國主義,推翻了國民黨反動統治,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這個過程中,黨帶領人民流血犧牲,歷經千難萬險。可以說,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它是紅色的,是由無數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毛澤東同志在黨的七大上曾指出:“我們黨嚐盡了艱難困苦,轟轟烈烈,英勇奮鬥。從古以來,中國沒有一個集團,像共產黨一樣,不惜犧牲一切,犧牲多少人,幹這樣的大事。”東北抗日聯軍領導人楊靖宇同志在同日寇作戰最後彈盡糧絕剩下一人時,面對他人的勸降,擲地有聲地說:“老鄉,我們中國人都投降了,還有中國嗎?”據不完全統計,從1921年至1949年,犧牲的全國有名可查的革命烈士達370多萬人,平均每天犧牲370多人。他們真正用行動詮釋了“爲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豪情與壯志。

新中國的成立,標誌着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大衆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宣告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了!它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徹底結束了舊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面,徹底廢除了列強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和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切特權,中國人民真正成爲國家和社會的主人,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中華民族走上了實現偉大復興的壯闊道路,“以勇敢而勤勞的姿態工作着,創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時也促進世界的和平和自由”。

摸索前行,中國共產黨緊緊依靠人民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面臨的國際國內形勢是異常艱難和複雜的。由於長期戰爭,國內經濟凋敝,民不聊生。國民黨殘餘伺機破壞,匪患嚴重。有些地方還未得到解放,很多基層還未建立政權。以美國爲首的西方國家在政治上孤立我們、在經濟上封鎖我們、在軍事上威脅我們。從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是社會主義艱辛探索的30年。在中國這樣一個經濟文化落後、人口衆多的東方大國搞社會主義,對中國共產黨人來說是一個全新的課題,只能在實踐中不斷探索。

在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全黨保持了良好精神狀態,全社會形成了良好社會風氣,進而轉化爲推進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強大力量。大慶工人王進喜同志喊出“石油工人一聲吼,地球也要抖三抖”,鐵人精神給全國人民帶來了難忘的印象、記憶和感動,激勵和鼓舞全國人民不畏艱難、勇往直前。河南林縣人民用簡陋的工具,劈開太行山的重巒疊嶂,引漳河水入林縣,建成“人造天河”紅旗渠的事蹟,就是這時全國人民奮發圖強的一個縮影。

在這個時期的前7年,我們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完成了中國歷史上最廣泛、最深刻的社會變革。由於中國革命的特殊性,剛剛建立的新中國是帶有過渡性質的新民主主義社會。黨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期的三年時間內,完成的主要任務是什麼?是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權,實現了財政經濟狀況的根本好轉,基本完成土地改革和其他民主改革,恢復和發展了國民經濟。新中國的國民經濟恢復的任務完成之後,把我國從落後的農業國變成先進的工業國,由新民主主義國家轉變到社會主義國家,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的任務就迫切地提到了全黨和全國人民的面前。所以,1952年黨制定了過渡時期的總路線,提出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並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也就是“一化三改”的總路線。到1956年底,我國完成了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消滅了以生產資料所有制爲基礎的剝削制度,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

從1956年社會主義的改造基本完成,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十年,也是在實踐中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十年。十年間,我國已初步建立了有一定規模和技術水準的工業體系,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奠定了物質技術基礎,十年間,我國農業的基本建設和技術改造開始大規模展開,並逐漸收到成效。科學技術事業也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大慶油田的建成和“兩彈一星”的升空,奠定了大國地位,與世界強國比肩而立,有力打破了超級大國的核壟斷和核訛詐,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

但是,1966年,一場長達10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和全面內亂,給黨和人民造成了嚴重的災難。然而中國共產黨人痛定思痛,一舉粉碎了林彪、“四人幫”兩個反革命集團,1975年實行了全面整頓,特別是1978年12月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了建國以來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黨在理論上逐漸形成了以鄧小平理論和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在實踐上從“文化大革命”災難中擺脫併成功地走出一條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總之,1949年到1978年,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社會主以建設艱辛探索的30年,取得的經驗是寶貴的,教訓是深刻的。這個時期有成功也有重大挫折,概括一下,我認爲,我們取得了三個重大成果:

一是鞏固了人民當家作主的獨立、統一、民主的新中國政權,恢復了被戰爭破壞的經濟;

二是建立了人類迄今歷史上最進步的社會主義基本制度;

三是黨領導人民進行經濟建設,使我國開始有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建立起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

進行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這是以毛澤東同志爲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進行的偉大創造,體現了中國人民的意願,符合中國的實際,順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這場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爲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爲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爲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物質基礎。

改革開放,中國共產黨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推進富國大業如何結合國情,在一個經濟文化落後的國家裏,探索中國自己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是一件極不容易的事情。既然是探索,就會有失誤。我們黨在取得探索成果的同時,從1958年以後也開始出現失誤甚至是嚴重失誤,發生了“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的挫折以及影響全局長達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內亂。面對“左”的錯誤造成的嚴重後果,我們党進行了深刻反思。1978年9月16日至18日,鄧小平同志在東北考察時講:“社會主義要表現出它的優越性,哪能像現在這樣,搞了二十多年還這麼窮,那要社會主義幹什麼?”同年12月13日,他在中央工作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這就是那篇著名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他強調指出:“如果現在再不實行改革,我們的現代化事業和社會主義事業就會被葬送。”這個講話實際上成爲此後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主題報告,成爲新時期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宣言書。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實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啓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以鄧小平同志爲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面對“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危難局面,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理論勇氣,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深刻總結中國社會主義建設正反兩方面經驗,借鑑世界社會主義歷史經驗,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明確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定“三步走”發展戰略,確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深刻揭示社會主義本質,創立鄧小平理論,科學回答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問題,在撥亂反正和改革開放中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1989年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後,以江澤民同志爲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面對國內外紛繁複雜的形勢,在世界社會主義出現嚴重曲折的嚴峻考驗面前,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堅定捍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依據新的實踐確立黨的基本綱領、基本經驗,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和基本框架,確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和分配製度,提出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形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開創了全面改革開放新局面,成功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21世紀。

2002年黨的十六大後,以胡錦濤同志爲總書記的黨中央,緊緊抓住和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積極推進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堅持以人爲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加快生態文明建設,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推動建設和諧世界,推進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形成科學發展觀,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中,成功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我國經濟得到快速發展,社會保持長期穩定。從1978年至2012年,我國經濟高速增長,國內生產總值先後超過意大利、法國、英國、德國,2010年超過日本,成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同時,出口超過德國,成爲世界第一大出口國。成爲18世紀工業革命以來繼英國、美國、日本、德國之後的“世界工廠”,並於2010年跨入上中等收入國家的行列。

總之,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偉大成就,老百姓看得到,摸得着,實實在在。中國共產黨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實現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因此,世界銀行曾經這樣評價:“中國只用了一代人的時間,就取得了其他國家用了幾代人才取得的成就”。

繼續前進,中國共產黨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2012年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舉旗定向,謀篇佈局,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創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堅持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宏偉藍圖已經繪就。新時代在中國共產黨百年曆史上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新時代是承前啓後、繼往開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時代,是全體中華兒女勠力同心、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是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不斷爲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時代。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成果,也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繼續。

我們黨已經踏上新的歷史征程。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啓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進行了戰略謀劃。黨的十九大將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分爲兩個階段安排。第一個階段,從2020年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第二個階段,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對2035年遠景目標進行了擘畫。根據黨的十九大的展望,到本世紀中葉,我國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將全面提升,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成爲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領先的國家,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實現,我國人民將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華民族將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新時代黨的面貌、國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軍隊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這些變化,深刻影響了中國,也深刻影響了世界。中國共產黨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迎來中華民族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但是通往勝利的道路依然佈滿荊棘,必須準備付出更爲艱鉅、更爲艱苦的努力。踏上新徵程,我們黨要拿出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闖勁,拿出只爭朝夕、敢於擔當的拼勁,努力有新作爲,爭取有新氣象,在十九大、十九屆五中全會擘畫的新徵程上奪取更大勝利。

最後,我還想談一下,黨的百年輝煌歷程給我們的深刻啓示今天的中國共產黨已經歷史地成爲中國人民走向富裕安康,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中華人民共和國走向繁榮昌盛的中流砥柱!100年的偉大曆程深刻昭示:

(一)必須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中國近代以來的歷史表明,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我們要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完善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的體制機制,提高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

(二)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中國共產黨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建立起來的無產階級政黨。馬克思主義是黨的思想旗幟、精神旗幟。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背離或放棄馬克思主義,我們黨就會失去靈魂、迷失方向。”我們必須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徵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全黨、教育人民,不斷開闢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新境界。

(三)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方向決定前途,道路決定命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是黨和人民歷盡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是我們必須不斷推進的偉大事業,又是我們開闢未來的根本保證。”我們必須始終不渝地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而是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四)必須堅持以人民爲中心。中國共產黨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羣衆的利益外,沒有自己的利益,更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是我們共和國的堅實根基,是我們強黨興國的根本所在。”我們黨來自於人民,爲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必須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鬥。我們要堅持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貫徹羣衆路線,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始終保持同人民羣衆的血肉聯繫,凝聚起衆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團結帶領人民共同創造歷史偉業。

(五)必須堅持把發展作爲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貧窮不是社會主義,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我們必須堅持新發展理念,把推動高質量發展作爲主題,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奠定強大的物質基礎。

(六)必須堅持深化改革開放。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活力之源,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前進步伐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開放是我們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帶領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也是我們黨最鮮明的旗幟。”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我們要深化對改革開放規律的認識和運用,堅定改革開放的定力,增強改革開放的勇氣,堅定不移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

(七)必須堅持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組織原則。我們黨在長期的實踐中,豐富發展了民主集中制的內容,使之成爲黨特有的領導制度和工作制度。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民主集中制是我們黨的根本組織原則和領導制度,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重要標誌。”在新的形勢下,我們要堅持好這個根本組織原則,保持和發揮好黨這個最大的制度優勢。

(八)必須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是中國共產黨在長期執政實踐中探索形成的符合中國國情的執政方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必須適應國家現代化總進程,提高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提高國家機構履職能力,提高人民羣衆依法管理國家事務、經濟社會文化事務、自身事務的能力,實現黨、國家、社會各項事務治理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不斷提高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有效治理國家的能力。”我們要將黨這個科學有效的執政方式堅持好發展好完善好。

(九)必須堅持社會主義意識形態。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是全黨全國人民共同團結奮鬥的思想基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做好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必須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我們必須堅定文化自信,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爲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爲核心的時代精神,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強大的思想保證和有力的文化支持。

(十)必須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擁有強大軍隊和鞏固國防,是無產階級政黨奪取政權並長期執政的基本條件。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支撐。”我們的軍隊是在黨的領導下孕育產生的、發展壯大的。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我軍永遠不變的軍魂,是黨長期執政、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保障。我們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堅持政治建軍、改革強軍、科技強軍、人才強軍、依法治軍,全面提高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水平,把人民軍隊建設成爲世界一流軍隊。

(十一)必須堅持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統一戰線是中國共產黨的重要法寶。建立統一戰線,實現最廣泛的政治團結,擴大社會基礎,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是中國共產黨在各個歷史時期,取得勝利的一條成功經驗。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搞統一戰線,從來不是爲了好看、爲了好聽,而是因爲有用、有大用、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說到底,統一戰線是做人的工作,搞統一戰線是爲了壯大共同奮鬥的力量。”我們要不斷髮展壯大新時代的愛國統一戰線,促進政黨關係、民族關係、宗教關係、階層關係、海內外同胞關係和諧,尋求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爲祖國統一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增添強大力量。

(十二)必須堅持推進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中國共產黨是爲中國人民謀幸福的政黨,也是爲人類進步事業而奮鬥的政黨。中國共產黨始終把爲人類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作爲自己的使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所做的一切,就是爲中國人民謀幸福、爲中華民族謀復興、爲人類謀和平與發展。”我們要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堅持把握世界發展大勢,始終挺立在時代發展的潮頭,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始終不渝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堅持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加強同各國的友好往來,同各國人民一道,不斷把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推向前進。

(十三)必須堅持全面從嚴治黨。中國共產黨的偉大不在於不犯錯誤,而是在於從不諱疾忌醫,敢於直面問題,勇於自我革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打鐵必須自身硬。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我們黨之所以在現代中國各種政治力量反覆較量中脫穎而出,根本原因在於黨始終保持自我革命精神,一次次拿起手術刀來革除自身病症,一次次靠自己解決了自身問題。我們黨要始終擁有領導偉大社會革命的資格,就必須勇於進行偉大的自我革命,不斷增強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我們要不斷提高管黨治黨水平,不斷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

結語同志們,中國共產黨立志千秋偉業,百年正是風華正茂。學習重溫中國共產黨百年曆史,我們應該堅定中國共產黨歷史自信,同時,堅定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未來自信。

同志們,歷史是從昨天走到今天再走向明天的,歷史的聯繫不可割斷。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已經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創造了歷史的輝煌。中國共產黨今天取得的輝煌,爲明天取得更大的輝煌提供了前提,創造了條件,奠定了基礎。扛起新擔當,我們責無旁貸!“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主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回首過往,我們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華麗轉變;

展望未來,我們又將用新的輝煌譜寫華章。“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遠景目標,是新時代賦予我們的新使命,作爲中國夢這艘巨輪上的一名“弄潮兒”,我們每一個人都應咬定目標、勇往直前,以昂揚姿態奮力開啓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一百週年,繼續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今天就講這麼多,不妥之處,敬請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全文 篇七

2021年,中國共產黨迎來了百年華誕。這一百年,中華民族從災難深重的舊中國黑暗歲月中一步一步走出來。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正確處理革命和現代化之間的關係,在不斷艱難探索中頑強前進,有條不紊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些前人從未經歷過的問題都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而不是靠任何其他政治力量得到解決的。在中國這樣一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裏,能夠把如此衆多的各族人民凝聚成萬衆一心的力量,朝着一個正確而堅定的方向團結奮進,而不是各行其是,更不是四分五裂的,只有中國共產黨。如果沒有中國共產黨,很難想象中國會在這一百年裏,出現如此舉世震驚的根本變化。

新的覺醒——馬克思主義成爲新思潮的主流

中國共產黨成立前,爲了改變中華民族備受屈辱和奴役的悲慘命運,無數志士仁人曾經做過種種試驗,作過不同的選擇。但無情的事實證明:只搬用一些洋槍洋炮和工業技術而不從根本上改變腐朽的舊社會制度的洋務運動,救不了中國。期望清政府自上而下地進行改革的戊戌維新運動,雖然起到過引人注目的思想啓蒙作用,但在舊社會勢力反撲下,很快就失敗了。義和團“扶清滅洋”的舊式反抗,也改變不了中國的命運。孫中山領導的推翻統治中國幾千年君主專制制度的辛亥革命,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中國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但仍沒能改變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社會性質和人民的悲慘境遇。

中國的前途和命運應該怎樣,它的出路在哪裏?這時,也正在這時,列寧領導的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給了中國先進分子苦苦思索的問題一個全新的答案。本來,社會主義在許多人看來,還只是一種書本上的學說,十月革命卻使社會主義變成活生生的現實,在中國先進分子中產生巨大的吸引力,給他們指出一條以前沒有清楚認識到的新出路。

毛澤東接受馬克思主義是在到北京和上海去同李大釗、陳獨秀等長談並且閱讀了一些中文的馬克思主義書籍以後。他對美國記者斯諾講過:“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間,讀了許多關於俄國情況的書。我熱心地搜尋那時候能找到的爲數不多的用中文寫的共產主義書籍。有三本書特別深地銘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我一旦接受了馬克思主義是對歷史的正確解釋以後,我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就沒有動搖過。這三本書是:《共產黨宣言》,陳望道譯,這是用中文出版的第一本馬克思主義的書;《階級鬥爭》,考茨基著;《社會主義史》,柯卡普著。到了一九二〇年夏天,在理論上,而且在某種程度的行動上,我已成爲一個馬克思主義者了,而且從此我也認爲自己是一個馬克思主義者了。”

先驅者的思想經歷是值得後人深思的。他們接受馬克思主義,這個決心絕不是輕易下定的,更不是一時衝動或趨時行爲,而是經過自己的深思熟慮,經過反覆的比較和實踐檢驗,最後才確定這個真正能爲中國人民謀取幸福的正確途徑,作出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選擇。

新的理想和信念——中國共產黨從成立起,就明確地把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確定爲自己的長遠奮鬥目標

經歷了五四愛國運動,越來越多的先進分子在時代潮流激盪下先後奔集到馬克思主義旗幟下,樹立起新的理想信念。中國共產黨的早期成員幾乎都是愛國的知識分子,他們經過五四運動的洗禮,從愛國救亡的強烈要求出發,痛感現存社會的惡濁和不合理,要求從根本上改造這個社會。他們經過反覆的比較推求,認定必須走社會主義道路,才能救中國。他們從事實的教訓中認識到,單靠個人的力量決不能實現社會的改造,必須把有着相同志向的人結合成一個有組織的有嚴格紀律的堅強有力的集體,齊心合力去做;否則,就只能停留在空談上,不可能真正撼動舊社會的根基。因此,他們中許多人經歷了痛苦的自我鬥爭後,心甘情願地準備犧牲原被他們看作至高無上的某些個人自由,甚至在必要時獻出自己的生命。

中國共產黨從建黨一開始就旗幟鮮明地把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規定爲自己的奮鬥目標,並且要以革命的手段來實現這個目標。中共一大着重討論的,是制定綱領和實際工作計劃。大會通過的綱領,第一條寫明:“本黨定名爲‘中國共產黨’。”把中國共產黨這個名稱正式確定下來,反映出它已成爲一個全國性的統一的黨;並且表明它和其他政黨不同,是以最終在中國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爲奮鬥目標的。也許從今天看來,中國共產黨在一大時邁出的只是漫長征途上的第一步,而且還顯得相當稚嫩。但有了第一步,纔會有以後一步步的前進。這是決定性的一步,有如一聲春雷,震醒了原來冰封的大地。

新的道路選擇——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一切從中國的實際出發

革命的勝利,單靠頑強不屈的堅強意志是不夠的,還需要有正確的理論指導和道路選擇。那就是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中國的實際相結合,一切從實際出發。一九三九、一九四〇年之交,毛澤東接連發表了《〈共產黨人〉發刊詞》《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新民主主義論》等文章,第一次旗幟鮮明地提出新民主主義的完整理論,並對它作了系統說明。這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歷史進程中的第一次飛躍。它不僅回答了時局中提出的種種問題,而且回答了中國現階段民主革命和未來建設新中國的一系列根本問題。爲什麼毛澤東要在這時寫出這些文章?這是客觀形勢發展的需要決定的。抗戰爆發後,中國共產黨從狹小根據地裏走出來,公開走上全國政治生活的大舞臺,受到人們的密切關注。他們渴望瞭解中國共產黨對時局和中國未來前途的看法。中國共產黨爲了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堅持獨立自主,也必須在全國人民面前旗幟鮮明地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張,把人們吸引到自己高舉的大旗下來。一九四〇年一月,毛澤東在陝甘寧邊區文化協會第一次代表大會上作了長篇演講。這篇演講在延安出版的《解放》雜誌上發表時,把題目改定爲《新民主主義論》。毛澤東在講演中開宗明義地提出:我們要建立一個新中國。無產階級領導的中國革命,第一步是進行新民主主義的革命,第二步纔是進行社會主義的革命,只有完成前一個革命,纔有可能去完成後一個革命。新民主主義理論的提出,在認識上是一個富有創造性的飛躍。一九四五年四月至六月,中國共產黨在延安舉行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會上,毛澤東作了《論聯合政府》的政治報告。報告聲明:“我們共產黨人從來不隱瞞自己的政治主張。我們的將來綱領或最高綱領,是要將中國推進到社會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去的,這是確定的和毫無疑義的。我們的黨的名稱和我們的馬克思主義宇宙觀,明確地指明瞭這個將來的、無限光明的、無限美妙的最高理想。每個共產黨員入黨的時候,心目中就懸着爲現在的新民主主義革命而奮鬥和爲將來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而奮鬥這樣兩個明確的目標。”這就是中國共產黨對戰後中國的明確設想。

抗日戰爭勝利後,當蔣介石不顧全國民意悍然發動全面內戰,全國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只用了不到四年時間便推倒了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締造了新中國。鄧小平曾深情地說:“沒有毛主席,至少我們中國人民還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長的時間。”

新的社會制度誕生了——它規定了中國繼續前進的方向是走社會主義道路,而不是走資本主義道路

新中國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翻天覆地的社會大變動。這個大變動的主要標誌是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中國人民終於擺脫了被壓迫被奴役的命運,翻身做了主人。

全世界都注視着:新中國究竟能不能站住腳?能不能邁開大步前進,還是會堅持不住而失敗?年輕的人民共和國不但站穩了腳跟,而且充滿一派朝氣蓬勃的氣象。儘管發生了抗美援朝戰爭,恢復國民經濟的艱鉅任務仍在三年內按原計劃超額完成。民主革命遺留的任務已經基本完成,中國展開大規模經濟建設的基本條件已經具備。

開展大規模經濟建設,把中國建成一個繁榮富強的現代化國家,是幾代中國人一百多年來夢寐以求的理想。進行這樣大規模的經濟建設,對中國人來說,最初連有些方面的常識都缺乏,但又不能等有了足夠成熟的條件後再動手,這樣,建設工作只能邊摸索邊大膽地向前闖,困難自然很多很大。但就在這樣的條件下,第一個五年計劃在一九五三年開始。激動人心的捷報一個接一個傳來,氣勢恢宏的大規模經濟建設在人民面前一步步展開。這在舊中國不但從來沒有見過,甚至連想也沒有想過,使中華民族感到難以抑制的揚眉吐氣,對新中國充滿自豪。多少人爲它無私地奉獻出自己的青春年華。

經過社會主義工業化的發展和“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已經在中國大地上建立起來。一種新的社會制度誕生了,它規定了中國繼續前進的方向:是走社會主義道路,而不是走資本主義道路。離開了這個起點,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可言,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可言。

這時,又一個全新的問題放在中國人面前:怎樣根據自己的實際國情來建設社會主義?在中國這樣一個古老的、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東方農業大國,在既沒有先例、又缺乏足夠準備的條件下,在異常複雜的內外環境中,要獨立探索出一條中國自己的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闖出一條新路來,實在是一件極艱難的事業。人們在事後看起來十分明白的事情,當時卻未必能看得清楚。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錯誤的,往往需要經過實踐的反覆檢驗,甚至吃了苦頭,才能逐步明白。

偉大的歷史性轉折——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從一開始就在明確而堅定的社會主義大方向指引下進行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它開創了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全新局面。思想解放的閘門一經打開,什麼樣的主張都會有。但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前進,必須有明確的共同方向。沒有這種堅定正確的方向感,就像大海上的一葉扁舟,只能隨着浪潮漂流,是十分危險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最突出的貢獻,是衝破長期“左”的錯誤的嚴重束縛,作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和實行改革開放的戰略決策。這是一個劃時代的轉變。

走上這條“新路”,應該舉着怎樣的旗幟前進?“一心一意搞建設”的目標是什麼?“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就是對這些問題響亮的總回答,它是鄧小平在中共十二大開幕詞中提出來的,這面把全國各族人民凝聚在一起的大旗,就這樣高高地舉起來了。中共十三大又系統地闡明瞭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和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使社會主義中國前進的方向更加明確。十三大報告提出:“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們黨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基本路線是: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爲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爲把我國建設成爲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鬥。”中國正是這樣一步一步前進的。

上世紀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之交,國際局勢發生了令人震驚的巨大變化。蘇聯解體,東歐劇變。西方有些人得意洋洋地說二十世紀最大遺產是社會主義的試驗和失敗,國內也有一些人感到惶惑。面對這種嚴峻的局面,中國該怎麼辦?鄧小平冷靜地指出:“別人的事情我們管不了,只講一個道理:中國的社會主義是變不了的。中國肯定要沿着自己選擇的社會主義道路走到底。誰也壓不垮我們。只要中國不垮,世界上就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在堅持社會主義。我們對社會主義的前途充滿信心。”“不要急,也急不得。要冷靜、冷靜、再冷靜,埋頭實幹,做好一件事,我們自己的事。”“做好一件事,我們自己的事”,就是要把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開創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紮紮實實地不斷推向前進。在這種思想指引下,中國大地上不但沒有出現西方有些人期望的那樣放棄社會主義或經濟停滯不前,而是到處熱氣騰騰,國民經濟出現蓬勃發展的勢頭,社會主義制度在自我完善和發展中更加充滿生機活力,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

進入新時代——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一部百年黨史,就是一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歷史。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把爲中國人民謀幸福寫在自己的旗幟上,把爲中華民族謀復興的使命扛在肩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一直是中國共產黨和全國各族人民頑強追求的目標,是時代潮流的主題。中國的革命也好,建設也好,改革也好,歸根到底都是爲了實現這個目標。

“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舉旗定向、謀篇佈局、改革創新,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黨和國家事業取得了全方位、開創性歷史成就。

黨的十九大報告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勾勒出清晰的路線圖: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鬥十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鬥十五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黨的十九大以來,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繼續在攻堅克難中奮力突破,在披荊斬棘中堅定前行。2020年,我國經濟總量突破100萬億元大關,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偉大歷史性成就,決戰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了新的一大步。可以說,經過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一百年的接力奮鬥,我們黨帶領人民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歷史性跨越的新階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出光明的前景。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這個目標。

每一段征程的結束,都是下一個新徵程的開始。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閉幕後不久帶領中央政治局常委前去瞻仰中共一大會址時語重心長地指出:“事業發展永無止境,共產黨人的初心永遠不能改變。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歷史、告慰先輩,方可贏得民心、贏得時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無前。”“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啓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2021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開啓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第一年,我們再次站在新的歷史關頭。在新的征程上,我們必須齊心協力幹、加油好好幹,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邁進。

“行百里者半九十。”在前進道路上,不確定因素和難以預料的困難仍會很多。我們在滿懷信心地向前邁進時,對這些要有足夠的精神準備。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指出:“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是抵禦風險挑戰、聚力攻堅克難的根本保證。”只要全黨和全國人民不忘初心,團結一致,萬衆一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個可以告慰先人的崇高歷史使命,必將完美地化爲現實!

《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全文 篇八

同志們:

今年是2021年,再有半年的時間,我們就要迎來了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紀念日。作爲一名黨員幹部,以什麼樣姿態、拿什麼樣的成績來爲建黨100週年獻禮,是在座每名黨員幹部必須思考的內容。在我看來,黨員幹部要從黨的百年光輝歷史中堅定初心使命,做到政治過硬、本領高強,常懷憂黨之心、爲黨之責、強黨之志,積極主動投身到社會主義建設中來,以更加奮發有爲的精神狀態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下面,我以“黨員幹部要從黨的百年光輝歷史中堅定初心使命”爲題,爲大家上次黨課,和大家一起從兩個方面回顧光輝歷史、堅定初心使命。

<>

一個政黨的初心和使命,詮釋着這個黨“是什麼、幹什麼”,“從哪裏來、到哪裏去”,是根本性、方向性的大問題。黨的十九大報告鄭重宣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爲中國人民謀幸福,爲中華民族謀復興。這是貫穿我們黨近百年奮鬥歷史的重大主題,也是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矢志不渝的奮鬥目標。

(一)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是一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不懈奮鬥史。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回顧黨的歷史,我們黨從小到大、由弱到強,在腥風血雨中能夠一次次絕境重生,在攻堅克難中能夠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根本原因就在於不管是處於順境還是逆境,我們黨始終堅守爲中國人民謀幸福、爲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義無反顧向着這個目標前進,從而贏得人民的衷心擁護和堅決支持。

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爲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我們党進行的一切奮鬥,無論是革命戰爭年代浴血奮戰推翻“三座大山”,還是和平建設時期建立社會主義制度,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歸根到底都是爲了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近100年來,中國共產黨人爲了人民的利益,始終堅持吃苦在前、奉獻在前,不懼流血流汗,乃至犧牲寶貴的生命。第一屆中央監察委員會10名委員和候補委員中,8人爲黨英勇獻身,沒有一人叛黨投敵。

得民心者得天下。紅軍長征出發時,百姓主動送來門板、牀板,甚至壽材,幾乎家中所有可用的木料都用來搭設了浮橋。在淮海戰役66個晝夜的戰火中,543萬羣衆奮勇支前,男女老少齊上陣,僅小推車就動員了88萬輛。華東野戰軍司令員陳毅曾深情地說:“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羣衆用小車推出來的。”

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但是,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立場不能變,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能忘,羣衆是真正英雄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不能丟。我們要牢固樹立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理念,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幹在一起,更加自覺地維護人民利益,厚植黨的執政基礎。

(二)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是一部百折不撓、前赴後繼的理論探索史。

中華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歷史,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明,爲人類作出了卓越貢獻,成爲世界上偉大的民族。鴉片戰爭後,中國陷入內憂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國人民經歷了戰亂頻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難。爲了民族復興,無數仁人志士不屈不撓、前仆後繼,進行了可歌可泣的鬥爭和各式各樣的嘗試,但終究未能改變舊中國的社會性質和中國人民的悲慘命運。

中國共產黨順應這樣的形勢任務而誕生和成長。近100年來,黨團結帶領人民歷經千難萬險,付出巨大犧牲,實現了三次偉大飛躍。一是實現了中華民族從東亞病夫到站起來的偉大飛躍,以鐵一般的事實證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二是實現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以鐵一般的事實證明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三是迎來了中華民族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以鐵一般的事實證明只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三次偉大飛躍昭示我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來之不易,它是從中華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傳承中走出來的,是從1840年以來追尋民族復興的歷程中走出來的,是從中國共產黨近100年艱辛探索中走出來的,是從新中國72年接續發展中走出來的,這條道路具有無比廣闊的時代舞臺、具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今天,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央,我們要更加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始終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三)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是一部自我革命、勇立潮頭的自身建設史。

勇於自我革命,從嚴管黨治黨,是我們黨最鮮明的品格,也是我們黨最大的優勢。因爲我們黨除了國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沒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不謀私利才能謀根本、謀大利,才能從黨的性質和根本宗旨出發,從人民根本利益出發,檢視自己。

大革命時期,國民黨背叛革命,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和“七·一五”反革命政變,危急關頭,黨在武漢召開“八七會議”,作出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使黨在革命中前進了一大步。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由於王明、博古的“左”傾教條主義錯誤,導致了第五次反“圍剿”失敗,黨由此開始了戰略大轉移——長征,1935年1月召開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在黨和紅軍中的領導地位,在中國革命最危急的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抗日戰爭時期,黨開展了延安整風,全黨同志系統學習黨的歷史,通過《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達到空前的團結和統一。1978年,黨召開了十一屆三中全會,決定將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作出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

近100年來,我們黨一次次勇敢地拿起手術刀革除自己的病症,一次次依靠全黨同志的努力解決了自身的問題,充分證明中國共產黨不愧爲偉大、光榮、正確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不愧爲領導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核心力量。當前,我們正在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其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是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我們要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把黨建設成爲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於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更好地肩負起新時代的使命任務。

(四)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是一部嚴明紀律、反對腐敗的艱辛創業史。

我們黨從一個幾十人的小黨,現在成爲領導14億多中國人民,有9100多萬黨員的大黨,靠什麼呢?一靠理想,二靠紀律。始終有鐵的紀律,是我們事業取得成功和勝利的保證。

我們黨成立伊始,就強調立規矩、講紀律。1921年7月,黨的一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綱領》共15條,900多字,雖無紀律專章,但涉及紀律的內容佔相當大的比重。大革命失敗後,我們黨陷入生死存亡之境,叛變者有之,不聽招呼者有之,消極動搖者有之,在黨內另立派別者也有之,1927年4月,黨中央在武漢召開第五次代表大會,決定成立黨的監察委員會。1932年5月9日,葉坪村蘇維埃政府主席謝步升在江西瑞金伏法,這是我黨反腐敗歷史上槍斃的第一個“貪官”。毛澤東很關注謝步升案,他力主嚴懲,並指示說:“腐敗不清除,蘇維埃旗幟就打不下去,共產黨就會失去威望和民心!與貪污腐化做鬥爭,是我們共產黨人的天職,誰也阻擋不了!”

新中國成立後,黨的地位發生了重大變化,黨內的腐敗現象也有所增長。1949年11月,中央就作出《關於成立中央及各級黨的紀律檢查委員會的決定》,50年代嚴厲懲處了劉青山、張子善等一批腐化墮落分子。公審劉青山、張子善之前,有人向毛澤東說情,他說,“正因爲他們兩人的地位高,功勞大,影響大,所以才下決心處決他們;只有處決他們,才能挽救20個、200個、2000個、20000個犯有各種不同程度錯誤的幹部。”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總書記的新一屆黨中央,以強烈的歷史責任感、深沉的使命憂患感、頑強的意志品質,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黨風政風爲之一新,黨心民心爲之一振,受到了黨內外、國內外的高度讚譽。著名作家二月河評價:“我們黨的反腐力度,讀遍二十四史,沒有像現在這麼強的。”

從我們黨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歷程看,如果沒有嚴明的紀律和規矩,黨內各唱各的調、各彈各的琴,不要說奪取全國政權、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恐怕我們黨早在革命初期的白色恐怖中就消亡了。當前,世情、國情、黨情都發生巨大變化。黨面臨的“四大考驗”、“四種危險”尖銳而嚴峻,黨內存在的思想不純、組織不純、作風不純等突出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黨面臨的形勢越複雜、肩負的任務越艱鉅,就越要加強紀律建設,越要維護黨的團結統一,確保全黨統一意志、統一行動、步調一致前進。”我們要自覺做黨的紀律的堅定執行者和忠誠捍衛者,堅持問題導向,保持戰略定力,持之以恆正風肅紀,鞏固和發展反腐敗鬥爭壓倒性勝利,通過不懈努力換來海晏河清、朗朗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