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解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新版多篇】

解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新版多篇】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心得體會 篇一

黨的十九大報告講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要集中回答一個時代課題,即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去堅持和發展的問題。新時代有新的發展趨勢、新的挑戰、新的問題,所以改革必須有新內容,發展必須有新目標。“新”在哪裏,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稍作分析。

比如說,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已經發生了變化,這也是黨的十九大報告反覆強調的一個基本觀點。過去我們的生產力很落後,物質文化需要構成了社會主要矛盾,隨着生產力不斷髮展,今天人們的溫飽需要已經得到解決,新的需要不斷產生,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原有需要的不斷升級,加上新的需要領域的不斷拓展,綜合在一起就成了“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要滿足這一“美好生活需要”,我們的生產力發展仍是不平衡、不充分的。所謂不充分,就是需進一步發展;所謂不平衡,是指階層、區域、城鄉之間,人們各方面需要的滿足還不是很平衡。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給我們黨和政府的工作提出了很多新要求。或者說,在今天,黨和政府的工作必須與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相適應。

再比如,生產力由過去粗放的要素驅動,走向了今天的創新驅動。中國過去的經濟發展模式叫“三高一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今天舊的發展方式已經不可持續,經濟發展方式必須轉變,把發展基點放在創新上。沒有創新能力,核心技術受制於西方,我們怎麼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現在美國對中國的遏制很大一方面來自高科技領域。在現代化早期,我們可以模仿,或者叫“山寨”,但到了今天,在現代化進程的關鍵時期,一味模仿是不行的,加大科技創新力度,靠創新驅動經濟發展,儘管難度很大,但勢在必行。

就分配關係來說,新時代也帶來了新挑戰、新要求。過去我們常說把蛋糕做大,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逐漸實現共同富裕。今天蛋糕仍然需要做大,這一點毫無疑問,但要走向共同富裕,更要注重把蛋糕分好。之所以這樣講,是因爲今天貧富差距的問題已經比較嚴重,亟待解決,拖不得了。全面小康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內涵就是儘可能推動落實社會公正。社會主義的本質和優越性如何體現?要靠共享發展。

相信大家都很清楚,分配問題多年以來一直存在,積重難返,不好解決。從這個意義上講,鄧小平當年開啓改革固然不容易,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天深化改革同樣難度很大。

生態環境在新時代也面臨着新挑戰、新要求。在改革開放的幾十年時間裏,我們取得了巨大成就,也付出了非常大的代價,比如出現了空氣污染、水污染等環境污染問題。如今社會大衆對生態環境的要求逐步提高,揚棄工業文明,走向新時代的生態文明成爲一種新趨勢、新要求。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心得體會 篇二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一系列原創性戰略性重大思想觀點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以一系列歷史性開創性重大成就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是當之無愧的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是引領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富起來走向強起來的偉大思想,是爲人民謀幸福、爲民族謀復興的偉大思想。領導幹部學習貫徹這一思想,應當始終幹在實處、走在前列。

忠誠履職,做政治過硬的表率。政治過硬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於黨員領導幹部第一位的要求。當前世界形勢複雜多變,黨和國家的事業正處於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各種困難風險挑戰前所未有,世界充滿各種不確定性。只要我們黨是有力的,黨和國家的目標和意志是確定的,戰略定力是堅強的,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就堅如磐石。特別是黨和國家有習近平總書記這樣的領袖把舵領航,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作爲黨員領導幹部,我們要以許黨許國的絕對忠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始終對黨忠誠、爲黨分憂、爲黨盡職、爲民造福,滿懷激情地投入到新時代的偉大實踐中去。

樂學善學,做本領高強的表率。在實踐中應對挑戰、抵禦風險、克服阻力、解決矛盾,需要黨員領導幹部本領高強。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了八個方面的本領,即學習本領、政治領導本領、改革創新本領、科學發展本領、依法執政本領、羣衆工作本領、狠抓落實本領、駕馭風險本領。作爲新時代的黨員領導幹部,這八個方面的本領缺一不可。黨校是黨員領導幹部成長的加油站和充電器,爲大家在實踐中的“熱運行”提供了“冷思考”的機會。實踐是課堂,希望大家進一步強化問題意識、樹立問題導向,把黨校學習的收穫運用好、轉化好,向羣衆取經,向實踐學習,用高強的本領攻堅克難、建功立業。

刻苦鑽研,做懂行精進的表率。黨的十九大報告要求“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幹部隊伍”,強調“注重培養專業能力、專業精神,增強幹部隊伍適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的能力”。作爲黨員領導幹部,我們不但要有“萬金油”的妙用,也要有“金剛鑽”的專用,不但要有“雜家”的廣度和眼界,也要有“專家”的深度和視角。身處新時代,更要與時俱進,希望大家結合自身實際和工作崗位,進一步學得更好、做得更好。

守土盡責,做勇於擔當的表率。作爲黨員領導幹部,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還要重點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從政實踐中彰顯出來的擔當精神。不管是在哪一個層級的崗位上,習近平總書記身上那種迎難而上的韌勁,那種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幹勁,那種“得罪千百人、不負十三億”的決心,都體現了勇於擔當的精神。正所謂,“大事難事看擔當、逆境順境看襟度”。黨員領導幹部必須要有擔當精神,面對大是大非要敢於亮劍而不是當“紳士”,面對矛盾要敢於迎難而上而不是當“鴕鳥”,面對危機要敢於挺身而出而不是當“逃兵”,面對失誤要敢於承擔責任而不是找“替身”,面對歪風邪氣要敢於堅決鬥爭而不是當“好好先生”。前不久,中央印發了激勵廣大幹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爲的意見,爲擔當作爲者撐起了保護傘。希望大家進一步深刻領悟新時代、新思想、新要求,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以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的責任擔當,以擔當帶動擔當,以作爲促進作爲,努力作出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無愧於歷史的業績。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論文參考 篇三

試談特色社會主義建設

摘要:實踐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具有豐富的內涵和意義。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爲認識和解決馬克思主義與具體實踐相結合,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則在中國的運用和發展奠定了極爲重要的思想基礎。

關鍵詞:實踐觀;社會主義建設;探索

0引言

馬克思和恩格斯把他們自己的哲學稱爲“實踐的唯物主義”。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不僅科學地揭示了社會生活的本質和社會意識形態的物質根源,爲探尋人類認識的本質和解開人類社會歷史之迷提供了鑰匙,而且是馬克思主義成爲開放性科學的內在因素,是馬克思主義具有無限生命力的奧祕。馬克思主義科學的實踐觀,作爲“認識論的首要和基本的觀點”,其內涵是非常豐富的,所涉及的範圍也是十分廣泛的。

1馬克思主義實踐觀的科學內涵

馬克思主義的研究者從沒有提出過實踐的完整定義。研究者們圍繞着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進行論述,一直是我們對實踐進行闡釋的理論依據。在馬克思主義看來,實踐就是人類的一種存在的方式,是人與自然,人與社會關係的總和。

1.1在人與自然關係層面上來看,馬克思主義認爲實踐是人類爲自身的生存與發展所進行的創造對象世界的生產勞動或生產實踐實踐是人類的第一個歷史活動,體現了人與自然之間最普遍、最直接的聯繫。人的實踐過程,一方面連接這事實對象,另一方面連接着這個理論。這個邏輯鏈條就是理論-實踐-事實和事實-實踐-理論,同時檢驗理論,也是一個必須有人蔘與的過程,因此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就是正確的。隨着人類生產實踐與人的需要的互動,使人的需要超越動物性的生存需要的層次進展到享受需要層次再演進爲發展需要這一人類高級層次的需要,實現人類自身全面而自由發展乃是人類實踐的最終目的。

1.2在人與人的社會關係層面上來看,實踐是人類爲了解放生產力和實現人類自由與解放的社會生活實踐按照馬克思主義的觀點,人與自然以及人與社會的關係就是人類進行生產生活的表現,生產活動與許多人的社會關係是對立統一的。實踐是人作爲類存在物爲了自身的生存與發展所從事的處理自身各種關係的一切社會歷史性的活動,這種活動是主體與客體、人與社會環境的否定性統一。

人的實踐活動之所以與自然的物質運動具有不同的特點,就是因爲人的活動是在理性支配下的活動。人作爲主體,實現了必然性與應然性的統一,創造出屬人的對象世界,即人類世界。學習實踐活動,還得出了四點啓示:一是科學發展觀是提升競爭力的堅強支撐;二是正確的思想路線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三是政治保證是推動科學發展的重要力量;四是堅持羣衆路線是科學發展源頭活水。推動科學發展,做到:①持之以恆、常抓不懈,使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成爲永續工程;②關注實踐、解決問題,不斷破解改革發展中的熱點難點問題;③注重長效、完善機制,努力形成科學發展的長效機制;四是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切實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的建設。

2馬克思主義實踐觀的偉大而深遠的意義

首先,實踐觀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區別於其它一切哲學的根本標誌,是實現哲學上偉大變革的關鍵。馬克思主義哲學既不同於唯心主義,也有別於舊唯物主義。它以實踐的觀點爲基礎,科學的闡述了物質與意識的關係。把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解爲“實踐唯物主義”,是對馬克思主義哲學本質的概括。這點已經在學術界達成了一致。對於這種本質的理解也是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筆者認爲,在我們對實踐唯物主義進行了長期的研究並已經有了許多基本共識的基礎上,現在我們應該對馬克思主義實踐觀又更深層次的解釋,也就是要開始更深入的去研究馬克思主義實踐觀的批判性。

就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內容及思想來說,它既是一種科學的實踐理論,同時又是一部實踐批判理論。這是一個理論的兩個相對的側面,二者相互聯繫,缺一不可;如果只片面的看到理論的某一個側面,都是不完整的,都不能全面的解釋馬克思主義實踐觀。在整個哲學的發展中,把實踐當做哲學的基礎,馬克思是第一人,而後馬克思又轉變哲學的思維方式,創建了以實踐爲基礎的現代唯物主義觀點。

其次,在實踐的基礎上,馬克思主義哲學實現辯證法和唯物論的相互統一。實際上,馬克思主義作爲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並不是一概的對實踐進行論述。在辯證法的意義上,對實踐的肯定中與對實踐的否定是相互聯繫的而在對實踐的肯定中也包涵着對實踐否定的意義,甚至在某種特定的時候二者還可以相互轉化。因此,從本質上說,馬克思的實踐理論既是實踐的唯物論又是實踐的辯證法。

馬克思主義哲學不只是推崇實踐的理論,而更是一種批判實踐的理論,即一種實踐批判理論。再次,以實踐概念爲基礎,馬克思主義實現了辯證唯物的自然觀和實踐觀二者的統一。馬克思主義最初的唯物主義不是完整的唯物主義,而只是在自然觀層次上的唯物主義,並沒有將唯物主義的理論與社會歷史的發展相結合。這樣,就使得唯物主義的自然觀和歷史觀沒有統一起來,二者相互脫節。

馬克思指出:“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最後,在不斷的完善後,馬克思理論在實踐的基礎上達成了認識論與本體論的相互統一。實踐作爲整個世界存在的基礎,從馬克思主義哲學既在實踐的基礎上建立了作爲存在論或本體論的自然觀和歷史觀,同時在實踐基礎上建立了它的認識論。馬克思人爲,人類的認識並不是與實踐沒有人和網關係的活動,而它本身就是一種實踐的過程或者環節。

3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實踐探索

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思維是歷史的產物,也只有根據不同的時代條件特點把它實際運用於具體的社會實踐,才能真正顯示其重大的歷史作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中國國情相結合產生的,它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具體化,它豐富了馬克思主義,併爲世界各國馬克思主義者開闢了一條新的路,爲後來的馬克思主義在世界各國的傳播提供了有力的保證。

3.1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比較徹底地認識和解決了馬克思主義與具體實踐相結合的問題,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則在中國社會主義實踐中的運用和發展奠定了極爲重要的思想基礎。鄧小平認爲:“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口號,從而開闢了社會主義發展的新道路。鄧小平理論作爲發展中國家建設社會主義的理論模型,是可以視爲科學社會主義觀的一個新形態的。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是立足於當時比較發達的歐美國家來作分析的。我們不妨將馬恩關於社會主義的那些設想,即馬恩的科學社會主義觀,視爲那個時代的發達國家建設社會主義的一種理論模型。

3.2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實踐是馬克思主義理想精神的現實化,從而把對馬克思主義的堅持和發展推向一個更加具體而深刻的歷史階段。鄧小平從闡明社會主義的本質出發,提出要從中國實際國情出發,以生產力不斷解放和發展與社會主義生產關係完善的統一爲前提,以逐步實現人們的共同富裕爲現實目標。目前世界上還有一些國家在堅持社會主義,也有自己的許多獨特經驗。但就建設社會主義所取得的成就而言,中國被公認爲取得了最大的成就,是社會主義國家進行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最成功的。正是有了馬克思主義實事求是思想路線如此淋漓盡致的發揮,中國社會主義的發展纔有這般絢麗的新篇章。

3.3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實踐在一系列重大的基本理論問題上豐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開拓了馬克思主義的新境界。很多重要的理論的形成對我國社會主義實踐的發展具有推動作用,是對馬克思主義關於生產力標準、社會基本矛盾及其作用、社會主義制度和特徵等方面思想的具體運用和重大發展,馬克思主義也由此融入了更加現實和廣闊的歷史發展的空間。首先,這是對十五大高度評價鄧小平理論的解讀。

十五大指出:鄧小平理論“抓住‘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根本問題,深刻地揭示社會主義的本質,把對社會主義的認識提高到新的科學水平”,開拓了馬克思主義的新境界,“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在當代中國,只有鄧小平理論,“而沒有別的理論能夠解決社會主義的前途和命運問題”。在我們黨的文獻中,對一個理論作這樣高的評價是罕見的。從黨的文獻研究角度看,十五大將鄧小平理論高度評價爲“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我以爲,是可以解讀爲它是科學社會主義觀的新形態的一個參照。: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3)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鄧小平文選》(3)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3]《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彙編》,人民出版社,1997年。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篇四

①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社會主義制度具有無比的優越性。

②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

③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國國情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④改革開放是決定中國當代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⑤我國統籌區域協調發展,堅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⑥黨和國家堅持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思想。

⑦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黨的奮鬥目標。發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進民生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