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五上第19課《天火之謎》課堂實錄【精品多篇】

五上第19課《天火之謎》課堂實錄【精品多篇】

天火之謎 篇一

天火之謎

崑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實驗國小

朱雨倩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複述課文。

2、憑藉課文的語言材料,感悟富蘭克林勇於探索、大膽實驗的科研精神,激發學生探索大自然奧祕的興趣。教學重點:

體會富蘭克林揭開雷暴之謎的艱難,學習富蘭克林潛心研究、大膽實驗、不畏艱險的科研精神。教學過程:

一、練說檢覆,激趣導入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生齊讀)天火之謎。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知道“天火”是什麼?(雷暴)

2、你知道是誰用什麼方法解開了天火之謎?(富蘭克林藉助“風箏實驗”解開了天火之謎。)

3、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是一位怎樣的富蘭克林。

二、品味詞句,感受品質

(一)品味第四自然段

A、要從“風箏實驗”中瞭解富蘭克林,我們首先得了解這支風箏有什麼特別之處。

1、同學們見過風箏嗎?富蘭克林用來做實驗的風箏與我們平常看到的風箏相同同嗎?不同。把書平放在桌上,拿起筆,圈一圈,畫一畫。出示:細鐵絲 麻繩 絲帶 銅鑰匙

師:根據以上的比較你覺得這是一隻怎樣的風箏?

在詞語上方用課件出示:這是一隻___________的風箏。

2、僅僅這些還不夠,請您關注下帶上這些東西的動詞,作者分別用了什麼?(出示:栓了細鐵絲,結了絲帶,繫着銅鑰匙)

3、請你在課文插圖上畫出每個部分,想想分別起什麼作用。

栓了細鐵絲 線是麻 繩 結上絲帶 繫着銅鑰匙 吸收天電 淋溼後導電 防止觸電 傳電放電

4、師:(指着屏幕)你能根據屏幕上這些內容向沒見過這隻風箏的人介紹一下嗎?

生:這是一隻„„(略)

5、師:從這隻風箏中你看出了什麼?富蘭克林具有豐富的科學知識。艱辛,考慮周到、費勁心思、融入了對科學的摯愛、一絲不苟。下功夫,努力。師:是啊,我們進一步感受到了富蘭克林(指板書:豐富的科學知識。)B、只知道風箏的製作過程,還不足以瞭解富蘭克林的全部,讓我們來關注放風箏的過程。請你靜心讀讀文章第四節,你覺得哪些字詞值得細細品味,從而來感受富蘭克林的品質。可以在旁邊寫寫你的感受。(生自讀自悟,師巡視)預設一:

出示:一片烏雲掠過風箏上方,富蘭克林發現麻繩上的纖維“怒髮衝冠”般地豎了起來。這是麻繩帶電的信號!根據學生回答出示兩個句子: 一片烏雲掠過風箏上方,富蘭克林發現麻繩上的纖維“怒髮衝冠”般地豎了起來。這是麻繩帶電的信號!一片烏雲掠過風箏上方,富蘭克林發現麻繩上的纖維全都豎了起來。這是麻繩帶電的信號。

1、師:比較一下這兩個句子有什麼不同?

2、從“怒髮衝冠”這個詞你看到了什麼?感受到了什麼?(做這個實驗很危險)(板書,不怕危險。)

3、從“!”中你看到了什麼?(興奮,很高興。)

4、師:大家體會得真好,你能把這種體會讀出來嗎。生讀。齊讀。預設二:

出示:這時,富蘭克林用手指靠近銅鑰匙,“啪‟‟的一聲,驟然閃現一道藍色的火花,他的手臂一陣發麻。

1、師:讀讀,這句話中哪個詞打動了你?

師:從這裏看出什麼?

生:富蘭克林不怕危險。勇敢、爲科學而獻身。

2、師:誰能把這危險的一觸讀出來。生讀。

3、小結:師:明明明知道危險,還是勇敢地做實驗。這是一種什麼精神?(板書:獻身精神)

預設三

出示:富蘭克林欣喜若狂地喊道:“成功了!成功了!我捉住„天電‟了!"(1)師:我們來品一品“欣喜若狂”,想一想還有哪些表示高興的詞語拿來和它比一比,能不能比過它。

(2)欣喜若狂是高興得發瘋了呀,什麼詞也比不了那麼高興。那麼富蘭克林爲什麼那麼高興呢?

(因爲他證實了猜想。因爲做這個實驗很不容易。)(3)是啊,誰能讓我們真切的感受一下富蘭克林從心底裏發出的吶喊。指名讀。一起來。

三、品味第三自然段

師:聯繫課文第三節,想想做這個實驗僅僅有危險,還有什麼? 預設一:

出示:人們已經習慣地認爲天上地下是兩個世界,雷暴是神靈的火焰,怎麼可以同人間的事物混爲一談呢?不僅一般人不相信他的推論,就連許多自稱有學問的人也對他冷嘲熱諷。面對人們的取笑,富蘭克林決定通過實驗來揭開雷電的祕密。

1、從習慣這個詞你看出了什麼?(這次實驗是對傳統看法的一種挑戰,富蘭克林不怕“習慣”)

2、從“決定”這個詞語你看到了什麼?(他不怕冷嘲熱諷。勇於挑戰,不服輸,不放棄,堅定的自信心,勇於堅持自己的觀點。勇於探索。)

3、從三個不怕你看到了一種什麼樣的精神?(毫不畏懼、勇敢無畏、勇往直前)板書:勇敢的獻身精神

師:在做這個實驗之前,他經過了對雷暴的長期觀察,在做這個實驗的時候他已經43歲了。我們來看看他的觀察。

出示:富蘭克林早就觀察到,天上的雷暴與靜電放電現象有很多相似之處:它們都會發光,光的顏色相同,光的方向相似,都伴隨着爆炸聲,都能斃傷動物……由此他大膽地推測,雷暴就是人們熟知的放電現象。

1、(點擊推測)給推測找一個近義詞——猜測

2、推測和猜測有什麼區別呢?(推測是有根據的。富蘭克林觀察了天上的雷暴與靜電放電現象有很多相似之處才做了這樣的推測。猜想一般沒有根據)

3、這種推測是不是一下子就產生的?(不是,他觀察了已經很久以後才做了這樣的推測。)觀察了那麼久,有那麼多的根據,那是一種什麼樣態度?(一絲不苟、嚴肅認真)對,這就是一種嚴謹的態度。(板書:嚴謹的態度)

4、誰能把這種態度融入到朗讀中,指名讀。

師:(指板書)富蘭克林憑藉豐富的知識,嚴謹的態度,勇敢的獻身精神,成功地完成了“風箏實驗”。“風箏實驗”震驚了世界。引讀:它向世人宣告——雷暴只是普普通通的放電現象,“上帝的怒火”不過是無稽之談。想想,成功以後,那些曾經嘲笑過他的人會怎麼說?

(出示富蘭克林發明避雷針的相關資料以及避雷針的圖片)

四、延伸拓展,昇華人物形象

1、師:這樣偉大的人我們當然要認識一下。(點擊出示富蘭克林的畫像)

2、師:(補充介紹)富蘭克林不僅在科學事業上做出了偉大的成就,同時在其它領域也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他是著名的文學家、政治家。第一界美國總統華盛頓曾經說:“我一生只佩服三個人,第一個人是富蘭克林,第二個人還是富蘭克林,第三個人仍然是富蘭克林。”可是在富蘭克林的墓碑上只寫了一句話“印刷工人——富蘭克林”,他的人格是多麼的偉大。師:如果我們把這個故事要講給別人聽,該怎麼講呢?

(出示小標題)今天我講課的順序是風箏實驗――觀察推測——震驚世界――發明避雷針,加上第一課時講的可怕的天火。我們按課文脈絡重新排該怎麼排?(可怕的天火――觀察推測――風箏實驗――震驚世界――發明避雷針)

師:對,按一定順序講,別人就會聽得清楚明白,這就是平時我們說“有序”。

友情提示:別在雷雨天放風箏,危險!

五、作業:1把這個故事講給不知道的人聽。

5、課外閱讀關於富蘭克林的故事。《富蘭克林傳》

六、板書設計:

19、天火之謎 豐富的知識 勇敢的獻身精神 嚴謹的科學態度

天火之謎(本站推薦 篇二

《天火之謎》教學設計

江蘇省盱眙實驗國小三分校

張徵梅

一、教材解讀

《天火之謎》這篇課文主要講了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爲了揭開雷暴的祕密,在雷電交加的天氣裏進行“風箏試驗”的故事,讚揚了富蘭克林勇於探索、敢於試驗的科學態度,說明只有通過精確、細緻的觀察、研究和試驗,才能揭開大自然的奧祕。作爲故事,課文有一條顯而易見的線索就是事情的發展。起因是:在人們心目中雷暴一直是個可怕的東西。經過是:寫富蘭克林通過風箏實驗終於揭開了“天火之謎”。結果是:富蘭克林發明避雷針,造福人類。這個故事背後,其實還隱含了一個科學研究的一般過程,即發現問題→觀察分析→大膽推測→實驗探究→問題解決。

二、教學理念:

1、教師爲媒,讓學生走進文本,深入文本,超越文本。

2、教材爲例,讓學生感悟語言,內化語言,運用語言。

3、課堂爲介,讓學生學會閱讀,收集信息,自主發展。

三、教學目標 :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抓重點詞理清實驗步驟,體會作者表達上的準確與嚴謹,簡要複述實驗過程。

3、會用“不足爲奇”,“欣喜若狂”表達合適情景下人物的心情和表現。

4、憑藉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富蘭克豐富的學識、嚴謹的態度和勇於探索,敢於試驗的精神。

5、培養學生收集課外信息的習慣,提高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

四、教學重難點:讀懂課文、複述風箏實驗經過

五、教學準備:課件

六、課前準備:師生共同蒐集資料

1、富蘭克林簡介。

2、哪些人做過風箏實驗。

3、富蘭克林的名言

七、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夏天下雷雨時的景象你們見過嗎?描述一下此時的情景,說說你當時的心情。知道雷暴是什麼現象嗎?

2、古時候,人們不瞭解雷暴到底是怎麼一回事。西方人把它看作是-----,中國人則把它稱爲------(板書:天火)現在大家對雷暴現象已不足爲奇,但那時,雷暴神祕又可怕,是人們心中解不開的謎。(板書:之謎)齊讀課題。

3、生活中,有什麼東西或現象,你已經不足爲奇,但別人卻引以爲怪呢?練習用“不足爲奇”說話。

4、後來,有一個了不起的人解開了這個謎。他是怎樣解開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天火之謎》這篇課文。

二、自學

1、按要求自讀課文:

(1)自由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讀順句子和課文。(2)給課文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3)讀讀生字詞,查字典或聯繫上下文想想它們的意思。

2、檢查自學:(1)、出示:

雷暴

斃傷

攥住

顛簸

鑰匙

纖維

不足爲奇

難以置信

混爲一談

冷嘲熱諷 怒髮衝冠

欣喜若狂

無稽之談

安然無恙(2)、指名讀,齊讀。重點理解:怒髮衝冠、無稽之談

3、理清脈絡。

課文哪些自然段寫富蘭克林做了風箏實驗,揭開了雷電的祕密?(第2—5自然段)(引導學生用抓重點部分的方法劃分段落。)

那麼課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後一個自然段又在寫出什麼呢? 第一段(第1自然段)雷暴在人們的心目中一直是種可怕的東西。

第三段(第6自然段)富蘭克林根據放電的原理,發明了避雷針。

三、導學

一)、爲什麼說雷暴在人們的心目中一直是種可怕的東西呢?請自由讀第一段。二)、學習第二段。

1、默讀第二自然段,作者自問自答,在全文中起什麼作用?(過渡)

2、指名讀課前收集的富蘭克林簡介。

3、科學家進行研究的一般過程是發現問題→觀察分析→大膽推測→實驗探究→問題解決。這也是課文暗含的另一條線索。

4、富蘭克林發現了什麼問題?他是怎樣觀察分析的?指名回答。“早就 ”說明了什麼?(說明經過了反覆觀察。)

5、正是在這個基礎上,富蘭克林大膽推測什麼? 劃出相關句子。

6、富蘭克林是怎樣實驗探究的?請大家仔細讀第4自然段。小組合作幫助富蘭克林完成這次的實驗報告。(課件出示)

實驗報告

實驗名稱:

實驗目的:

實驗條件和材料:

實驗步驟:

第一步,第二步,„„

實驗結論:

7、研讀課文,完成報告。

8、集體交流。重點明確材料的作用和實驗步驟,體會作者表達的準確。

9、能把實驗過程再複述一遍嗎?小組內先複述,推選優秀同學上臺複述。

10、福蘭克林的風箏實驗除了周密的考慮夠了嗎?還需要什麼呢?請同學們讀讀課文第四自然段後半部分,邊讀邊思考。(需要勇敢的精神。)

11、這個實驗危險嗎?你從哪裏看出來?再讀讀課文第四自然段,邊讀邊劃出相關語句。

12、你們收集到別人做的這個實驗了嗎?指名讀。

俄國著名電學家利赫曼爲了驗證富蘭克林的實驗,不幸被雷電擊死。血的代價,使許多人對雷電試驗產生了恐懼。但富蘭克林在死亡的威脅面前沒有退縮。(通過比較,感悟富蘭克林勇於探索、大膽試驗、爲追求真理的勇敢無畏的精神。)

13、指導朗讀,特別要讀好句子:富蘭克林欣喜若狂地喊道:“成功了!成功了!我捉住‘天電’了!” 結合動作朗讀,體會實驗成功時的欣喜若狂。

14、指導用“欣喜若狂”說話,你有這樣的時候嗎?說出來與大家分享。

15、指導讀第4自然段。

16、這個實驗震驚了世界,人們被什麼震驚了?對呀,這個實驗不光揭示了一個科學真相,還蘊含着科學家的科學精神。因此他發出的聲音纔會擲地有聲。讓我們再來讀一讀這個宣言。三)、引讀第三段

後來,富蘭克林的實驗成功有什麼意義?齊讀最後一個自然段。理解“安然無恙”。

四、小練筆

學習了課文,你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麼?請寫下來。指名讀。

五、延伸拓展 1.讀了故事,相信同學們對富蘭克林一定有深刻的瞭解。讓我們再次走進這位偉大的科學家,讀一讀富蘭克林的幾句人生格言。

2、出示資料讀。

板書設計:

富蘭克林

19、天火之謎

早就觀察

大膽推測

實驗揭密

創造發明

震驚世界

天火之謎 篇三

《天火之謎》教學設計

《天火之謎》是國小語文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課文,課文主要講了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爲了揭開雷暴的祕密,在雷電交加的天氣裏進行“風箏試驗”的事,讚揚了富蘭克林勇於探索、敢於試驗的科學態度,說明只有通過精確、細緻的觀察、研究和試驗,才能揭開大自然的奧祕。課文第一部分寫了雷暴在人們的心目中一直是可怕的東西,第二部分寫富蘭克林通過親自進行的“風箏試驗”,終於揭開了“天火之謎”,最後一部分寫富蘭克林根據放電原理髮明瞭避雷針。文章表現了一位偉大的科學家堅持真理、百折不撓的精神。文章語言清晰、簡約,細細讀來,理性之中蘊含着豐富的感性。本單元的主題是“百折不撓”。

【學情分析】 :

五年級的學生對於文章內容的理解已經沒有什麼問題了。爲了揭開“天火之謎”富蘭克林是怎樣做 “風箏實驗”的?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高年級學生在學習課文時要關注文章的表達順序和表達方式。這篇文章爲了樹立人物形象,採取了一些寫作手法:文中作者寫雷暴的可怕,那是爲了烘托富蘭克林毫不畏懼的精神;寫人們對富蘭克林的嘲笑,也是爲了烘托富蘭克林堅持自己觀點的勇氣和決心。在講解課文時,着重滲透這一點。

通過“風箏實驗”才解開雷暴的祕密的。因此,第四自然段的教學作爲課堂教學的重點,從比較實驗風箏與一般風箏的不同到感受富蘭克林爲科學研究不顧自己的生命再到富蘭克林發現祕密的欣喜若狂的心情,逐層深入,環環相扣,既瞭解了“風箏實驗”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又感受到了富蘭克林善於觀察、敢於嘗試、勇於爲科學研究奉獻一切的精神。

【教學流程的設計】:我設計了兩大板塊,一是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二是複述“風箏實驗”。第一個板塊設計是基於文章表達的方法考慮的,因爲文章前三自然段採用了對比烘托的手法,其目的是突出富蘭克林善於觀察,善於思考的品質。引導學生仔細閱讀文字,看看同是雷電現象,富蘭克林和衆人看到有何不同,你從中瞭解到什麼。這樣設計學生思維深度大,有探索價值。第二個板塊是基於複述課文考慮的,先請同學默讀第四自然段,看看富蘭克林在什麼氣候做實驗?用什麼材料?是如何做實驗的?這樣的設計,培養了學生讀書的能力,也能讓他們對整個實驗有了比較清晰的印象。接着,我讓學生交流:“在實驗中,你讀懂了什麼?”然後複述課文。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複述課文。

2、學習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2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不足爲奇”、“欣喜若狂”造句。3.學習給課文分段,並用課文中的語句概括段意。4.感受富蘭克林勇於探索,敢於實驗的精神。

二、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做實驗的部分,有感情朗讀課文。

三、教學難點:

憑藉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富蘭克林勇於探索,敢於實驗的精神。

第 一 課 時(略)

第二課時

一、學習課文第二部分。

1.齊讀第二自然段,想想它在文中的作用。

2、出示第三組詞:混爲一談

難以置信

冷嘲熱諷 不足爲奇

(1)“不足爲奇”自己說說什麼意思?

(2)課文中什麼“不足爲奇”?在你生活中有哪些“不足爲奇”的事情呢?

(3)用“不足爲奇”練習說話。

3.默讀3、4自然段,思考:這個謎是怎樣被富蘭克林解開的?

4、。當時的人們是怎麼議論的?齊讀第三段。

(1)人們爲什麼對他冷嘲熱諷?怎麼諷刺,說了什麼話?

板書:堅定。

(2)面對嘲諷,面對前人的迫害,他畏縮了嗎?動搖了嗎?沉默了嗎?你感受到富蘭克林是一個怎樣的人?(勇於探索)

5.學習第4.自然段

小結:富蘭克林經過仔細觀察和大膽推測,反覆思考決定用實驗來揭開雷電的祕密。

(1)勇於探索表現在哪裏?(在雷電交加的情況下親自實驗)

(2)讀“風箏實驗”這一部分。

A.明確實驗的條件和器材。在課本上做批註做實驗的時間、地點、人物、天氣情況、實驗器材等。

B.彙報,對照課本插圖明白實驗器材的作用。

1)“富蘭克林發現麻繩上的纖維‘怒髮衝冠’般地豎了起來。這是麻繩帶電的信號!”

2)你理解麻繩上的纖維爲什麼要“怒髮衝冠”嗎?聯繫生活中頭髮的靜電現象談一談。

3)你體會到富蘭克林心情怎樣?從哪裏看出來的?那該怎麼讀這一句?要讀出有驚奇發現的心情

4)“這時,富蘭克林用手指靠近銅鑰匙,‘啪’的一聲,驟然閃現一道藍色的火花,他的手臂一陣發麻。”

“藍色的火花”和“發麻”說明了什麼?從這裏你覺得富蘭克林是個

怎樣的人?(爲研究科學,不怕危險,敢於試驗)

5)“富蘭克林欣喜若狂地喊道:‘成功了!成功了!我捉住天電了!’” 這時候,富蘭克林怎麼樣?從哪裏看出來的?那該怎麼讀這一句?三個感嘆句要讀出他成功的喜悅。

(3)再讀第四自然段,體會富蘭克林的勇於探索、敢於實驗、勤于思考的科學精神。

(4)指導複述富蘭克林做風箏實驗的經過。6.學習第5自然段

(1)理解“無稽之談”。

(2)富蘭克林實驗成功了,那些取笑過富蘭克林的人現在會怎樣說?

(3)小結。

(4)用課文的語句說說第二部分的段意。

二、學習第三部分

1.理解“安然無恙”的意思。

2.用課文的語句說說第三部分的段意。

3、思考:富蘭克林根據這一原理髮明瞭什麼?有什麼作用? 4.體會第一節和最後一節首尾呼應的作用。

四、小結:爲什麼富蘭克林能解開天火之謎?(注意觀察、認真思考、勇於探索、大膽推測、勇於實驗)

五、拓展延伸、推薦閱讀。

六、佈置作業。1.抄寫詞語。2.課後收集些防雷小常識,在班內交流,與大家分享。

七、溫馨提示:下雨天注意安全,不要放風箏,很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