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李文祥先進事蹟材料(精選多篇)

第一篇:李文祥同志先進事蹟

李文祥先進事蹟材料(精選多篇)

李文祥同志先進事蹟

李文祥同志是濮陽市範縣人,1925年5月出生,1947年參軍入伍,1949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解放軍第28軍83師247團戰士、班長、排長、副連長,先後參加了濟南、淮海、渡江、平潭島等戰役,榮立二等功、一等功、特等功各一次,榮獲“戰鬥英雄”榮譽稱號。1956年,他轉業安排到福建省建設廳建築工程總公司工作。1962年,他響應國家支農號召,主動要求回家鄉務農,先後擔任生產隊長、村委會主任和村黨支部書記。

3月31日上午,在省人民會堂舉行的李文祥同志先進事蹟報告會上,範縣人武部政工科科長周玉陶、範縣白衣閣鄉副鄉長杜曉玲、範縣民政局幹部劉朝慶、李文祥同志的女兒李金英、濮陽人民廣播電臺記者張鋒5位報告團成員從不同側面講述了李文祥同志的先進事蹟。現將有關內容摘發如下,以饗讀者。

永不生鏽的軍功章

這些天來,我一直被深深地感動着,而最讓我震撼的,是省委盧展工書記看望老英雄時親手打開的那個已經發黃的小布包,裏面一枚枚軍功章,見證了老英雄在革命戰爭年代的輝煌。

1948年9月20日凌晨1時,是濟南戰役發起總攻的時刻。濟南城西的永鎮門是李文祥所在83師247團2營6連的主攻方向。傷亡很大,連長迅速收攏人員,決定組織“敢死隊”進行強攻。“共產黨

員站出來!”連長話音剛落,齊刷刷地站出六七名戰士。“李文祥,你不是黨員,不能參加!”李文祥一聽急了:“連長,別看俺不是黨員,打仗俺可從沒含糊過!”連長批准他加入了“敢死隊”。李文祥迅速推起裝有炸藥的獨輪車,城門被炸開了,我軍7個主力縱隊衝進城內,攻下了濟南。這次戰鬥,李文祥榮立二等戰功。

在李文祥的記憶裏,永遠無法抹去的一幕,是淮海戰役中的魯樓阻擊戰。經過3個多小時生死阻擊,陣地上只剩下指導員蔡同田、李文祥和已經被子彈擊中胸部的範縣同鄉馬士華。“同志們,後面的戰鬥將會更加殘酷,我們要隨時做好犧牲準備。你們還有什麼話要說?”指導員蔡同田說。“指導員,再過兩天,就是俺17歲生日了,俺恐怕是過不了??這個生日了??”馬士華斷斷續續地說着,便身子一歪,倒在了戰壕裏。眼睜睜地看着戰友倒在自己身邊,李文祥失聲痛哭:“士華,俺的好兄弟,等革命勝利了,俺一定好好給你過一回生日!”這次戰鬥,李文祥消滅了30多個敵人。1949年2月,渡江戰役即將打響,在長江邊上,指導員與李文祥的一番對話,使他毅然下定決心,要求加入中國共產黨!1949年6月15日晚上,在上海劉行鎮國際電臺戰役中,李文祥帶領全班擔負炸碉堡任務。李文祥扛起10公斤重的炸藥包,一躍而起,拉着了導火索,敵人的碉堡頃刻間轟然倒塌。這次戰鬥,上級爲他記一等戰功。

戰爭的硝煙漸漸散去,李文祥無比珍視地將一枚枚軍功章悄悄收藏起來,包進了小布包,這一包,就是半個世紀!

今年2月24日,李文祥長期戰鬥過的老部隊領導專程赴範縣看望慰問已經87歲高齡的老英雄。部隊的同志將83師《師史》遞給李文祥,翻開英模名錄說:“李老,這裏邊還有您的名字呢!”看到當年犧牲的戰友名字時,老人又一次淚如雨下:“戰友們,你們要是還活着,該多好啊!”

黃河岸邊寫忠誠

1956年,時任副連長的李文祥,轉業到福建省建設廳建築工程總公司工作。在福建,李文祥與美麗善良的閩南農村姑娘陳寶珍喜結連理,小兩口過着幸福甜蜜的生活。

1962年,黨和國家發出了黨員幹部回鄉支農的號召。單位召開動員會後,李文祥第一個報了名,咬破手指,按下了鮮紅的指印。就是這一按,按出了他50年的另一番人生境遇;就是這一按,按出了一個共產黨人的赤子情懷!當年7月,李文祥帶着妻子回到了闊別已久的老家。從此,在福建省建築工程總公司的花名冊裏,少了一名幹部,而在範縣白衣閣鄉北街村,多了一個農民。當時的北街村,到處都是鹽鹼地。這位在槍林彈雨中出生入死的漢子橫下一條心,他說:“我就不相信,改變貧窮比打仗攻山頭還難!”在全村人的共同努力下,不到兩年時間,原本畝產只有一二百斤小麥的低產田,全部種上了水稻,產量也增長到400多斤。

稻改成功後,大家聯名推薦他連任村黨支部書記,李文祥婉言謝絕:“我年齡大,文化低,還是讓年輕人幹吧,我做好配合就行啦。”就這樣,他由村支書到副支書,由民兵連長再到生產隊長,最後成爲

社員,“官”越做越小。

在李文祥的生活中,我們不能不提他的妻子陳寶珍。這位當年美麗清純的閩南姑娘,如今已經年近八旬,50年過去了,陳寶珍老人早已和這裏的生活融爲一體,成了一個地地道道的北街村村民,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村老太太。因爲拿不起路費,這麼多年,她只回過一次福建老家,還是賣了一頭豬換來的路費。

李文祥,這位曾經馳騁疆場的特等功臣,這位半個世紀以來默默無聞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的共產黨員,很普通,普通得在他走過時,你都記不住他的背影;但卻很偉大,偉大得在他面前時,需要仰視才能領悟他的境界!

英雄隱功50年

新中國成立後,黨和國家十分牽掛老幹部、老黨員、老軍人的生活和待遇問題,先後於1979年和2014年兩次對優撫對象進行全國性普查。幾十年來,爲了掌握準確情況,縣民政局對優撫對象曾進行過12次覈查。在這些普查、覈查中,李文祥的輝煌歷史始終沒有任何記載。1993年,範縣對全縣新中國成立前的老黨員進行排查,尋訪人員到李文祥家裏瞭解情況,李文祥拿出的卻是新中國成立後的黨費證。2014年,範縣民政局開展了“紅色記憶·追憶英烈”活動,廣泛收集新中國成立前後的英模資料,李文祥老人在他填報的表格中,對參加的各種戰役和家裏的困難,一個字也沒填。

十幾年來,民政部門對前來反映生活困難的每一名優撫對象,都進行了登記。可是,在我們的登記冊中,一次也沒有出現過李文祥的

名字。

幾十年來,他把一枚枚軍功章悄悄地藏在了小布包裏,把信念深深扎進家鄉的土壤,一次又一次地放棄了本該享受的各種待遇。 “文化大革命”結束不久,福建省建設廳的同志輾轉來到範縣,專門爲李文祥落實待遇。“李文祥同志,組織已經決定恢復你的幹部身份,請你回福建工作,不用在農村受苦了!”聽到這個消息,李文祥十分激動:“沒想到,這麼多年了,組織還惦記着我呢。”隨後他平靜地說:“我在農村這麼多年了,已經習慣了。再說,我是隊長,村裏的羣衆也需要我。要是大家都去富的地方,窮地方沒人來,那不就更窮啦?!”

1984年,福建的同志再次專程來到範縣,爲李文祥發放了生活補助費,以後每季度給他寄一次。不久縣民政局也根據相關政策,給他辦理了原工資40%的補助。他知道後,馬上拿出福建方面給他寄來的生活補助費憑證,找到民政部門說:“福建給我發着錢呢,咱不能昧着良心拿兩份,讓國家吃虧啊。”

第二篇:學習李文祥老人先進事蹟感想

學習李文祥老人先進事蹟感想

一系三隊王鐸

近來,一個英雄的名字在中原大地上傳誦。隨着媒體的深入報道,李文祥,這位英雄老人,帶着巨大的震撼力走進了千千萬萬讀者的心坎,滌盪着無數人的心靈。他就是李文祥老人。李文祥是一位戰鬥英雄。參加過濟南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出生入死,沙場拼搏,得到無數勳章和榮譽。從1979年以來,國家對戰鬥英雄進行多次普查,李文祥卻隱瞞了自己,普查表中歷史檔案這一項永遠是空白。

李文祥是一位優秀的中國共產黨黨員。他忠誠於黨,忠誠於國家。1962年,李文祥響應國家黨員幹部回鄉支農號召。他毅然放棄福建的高幹身份,攜帶妻子回到自己的家鄉——河南省範縣白衣閣鄉一個春冬白茫茫,夏季水汪汪,早晚蛤蟆叫,就是不收糧的小村莊。在這裏他推行稻改工程,挖渠引水,當村幹部處處爲民着想,不徇私情。作爲黨員,他總是準備最新的錢交黨費,只因爲一句話:黨費都是在緊要關頭用的,新錢好花。

今天,我認真的學習了李文祥老英雄的事蹟,很受感

動。拿自身和老英雄一對比,才發現自己原來是這樣的膚淺和無知。原來人應該這樣活着。在學完李文祥老英雄的事蹟後,我大受震撼和慚愧,自己在學習工作上的那一點點成績和老英雄在槍林彈雨中冒着生命危險和敵人戰鬥得到的功勳相比,簡直就是九牛一毛。可老英雄在功勳面前卻絲毫沒和國家講條件,而是?黨號召到哪兒就去哪兒?,從戰鬥模範、特等功臣、少尉軍官、18級幹部到普通農民都絲毫不後悔,因爲?在哪兒都是爲人民服務?。

多次反覆認真品讀,學習老人的英雄事蹟。我深深感到,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李文祥就是好典型、活教材、新標杆。戰爭年代,爲了勞苦大衆得解放,他置生死於度外,立下了赫赫戰功;和平時期,爲了國家建設需要,他視名利如浮雲,默默奉獻不求索取。他半個世紀如一日,用平凡而偉大的行動譜寫了一曲優秀共產黨人的生動讚歌。李文祥老人的事蹟不僅詮釋了?忠誠?二字,還將?忠誠於黨,熱愛人民,報效國家,獻身使命,崇尚榮譽?的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體現得淋漓盡致。?作爲當代軍人,我們要向李老學習,將忠誠作爲一生的堅守!?

李文祥的故事,讓我們領略了一種別樣傑出、豐富的人生,讓我們切切實實目睹了革命老前輩的不凡品格。革

命戰爭年代,出生入死;和平建設時期又是這樣安貧樂道不問索取;從不炫耀成績,於樸實無華中埋頭實幹……這就是你們身上體現出來的平凡之中的偉大追求、平靜之中的滿腔熱血、平常之中的極強烈責任感的‘三平’精神!

李文祥老人的精神,就是新時期?三平?精神的寫照,是?普普通通、踏踏實實、不畏艱險、俠肝義膽?的河南人的典型,值得大力弘揚、認真學習。我們要學習李文祥心繫人民的情懷。功名利祿面前淡泊,苦難憂患面前挺身,我們要練就李文祥無私奉獻的風骨。我們要接過李文祥那火熱的責任感。不圖虛名,不慕浮華,只爲多幹實事,我們要好好傳承李文祥那務實重乾的作風。李文祥身上體現着鮮明的時代精神,他給我們樹立了一面鏡子,一個楷模,一個標杆。?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爲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李文祥捨生忘死,浴血沙場。當革命勝利後,服從黨的安排。他的這種愛國精神、英雄精神、奉獻精神是推動時代前進的強大動力,時代呼喚李文祥。由此,我想到了自己,在平凡的工作中保持着滿腔的熱情,以強烈的責任做好一個革命軍人所應該做的。

第三篇:李文祥事蹟

“道德模範”李文祥先進事蹟

他是一位戰鬥英雄。濟南攻堅戰,他冒着槍林彈雨爲部隊炸開堅固城門;徐州碾莊阻擊戰,他帶領戰士吃麥子喝冷水,頑強阻擊敵人4天4夜;上海劉行鎮國際電臺(推薦訪問範文網)保衛戰,他打壞了兩支槍,血戰後一個排僅剩3個人。

他戰功卓絕卻不居功自傲。在國家困難時期,他主動放棄幹部身份回鄉當農民;他堅守爲人民服務的宗旨,帶領羣衆過上好日子;他安貧樂道,半個多世紀堅持人生信仰從不動搖。

他就是河南省範縣白衣閣鄉北街的退伍老軍人李文祥。

槍林彈雨:戰火涅槃的英雄赤子

1948年,23歲的李文祥應徵入伍,成爲一名爆破手。在當年9月打響的濟南戰役中,李文祥和戰友們頂着敵人機槍的瘋狂掃射,用三輪車把炸藥推到城門下,身邊的戰友一個個倒下,李文祥的左手也被打傷,但他強忍傷痛碼好炸藥,毫不猶豫地拉開導火索。一聲巨響,城門被炸開,解放軍蜂擁而入,衝進了濟南城。

戰役結束,李文祥獲得了第一枚軍功章。隨後,李文祥所在的華東野戰軍第10縱隊,參加徐州碾莊戰役,李文祥駐守在太平莊,和國民黨精銳部隊相遇。他和戰友們吃麥子喝冷水,硬是阻擊敵人4天4夜,經過浴血奮戰,全殲國民黨軍12萬人。在淮海戰役中,李文祥再次榮立一等功。

1949年4月,李文祥隨部隊渡長江參加了解放蘇州及上海的戰役,在渡江戰役前夕,李文祥火線入黨。從此他堅持自己的信仰,63年無怨無悔。

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李文祥跟隨部隊從山東打到臺灣海峽,經歷大小戰役、戰鬥數十次,他作戰勇敢,從普通戰士幹起,一直到班長、排長、副連長。

一個泛黃的小布包是李文祥輝煌歷史的見證,裏面裝滿了獎狀、軍功章:濟南戰役的二等功勳章,淮海戰役的特等功勳章,進軍福建時的一等功勳章,渡江戰役的榮譽勳章,渡海戰役、平潭島戰役的戰鬥模範書??

困難時期:帶領鄉親甩掉窮帽子

1956年,李文祥從部隊轉業,到福建省建設廳建築工程公司擔任保衛幹部,他不願在辦公室享清福,主動申請去建設一線。1962年,李文祥自願回鄉務農,帶着妻子回到了河南省濮陽市範縣農村老家。李文祥的老家地處黃河灘塗,土地貧瘠,鄉親們辛苦一年吃不了幾頓飽飯。李文祥下決心改變現狀,他利用在南方學習的水稻種植技術,帶領鄉親挖河、修渠,引黃河水種稻子。

在挖河修渠過程中,李文祥專揀推車、扛包之類的重活幹。“共產黨員要往頭裏跑。”在李文祥的帶領下,他們第一年修好水渠,第二年試種,當年就有了好收成。74歲的農民張文斌告訴記者:“那會兒,連窩窩頭都吃不飽的鄉親們忽然吃上了白花花的大米飯,感覺就像做夢。”72歲的老會計陳玉文說:“我們村種植水稻逐步向全鄉,甚至全縣推廣,李文祥被選爲鄉種稻隊隊長。現在,範縣的大米已經是響噹噹的名牌了,李文祥功不可沒。”

當時的隊幹部董明瑞說:“李文祥最大的特點是大公無私,他被選爲八隊的隊長,白天和社員一起幹活,晚上在家與隊幹部商議隊裏的大事小情,開會的一切費用都是李文祥自己開銷。”

當年20多歲的閩南姑娘陳寶珍跟隨李文祥來到河南農村,說到自己的丈夫,她埋怨中充滿驕傲:“當村幹部時,他做啥事都帶頭,掏糞時他站在糞池裏,挖渠的關鍵時期他40天沒回家。”

安貧樂道:堅守信仰一輩子

剛回到老家時,李文祥沒地方住,就在一個破廟安了家。在村裏最困難的時期,他帶領大家爲溫飽奮鬥,直到54歲纔有了女兒。改革開放土地到戶後,年近花甲的他和妻子帶着幼小的孩子靠4畝地生活。儘管生活困難,李文祥卻從沒向組織張過一次嘴。

如今李文祥已經87歲,爲了生計,女兒在離家不遠的工廠幹活,女婿則去內蒙古打工。村主任董明亮告訴記者:“李文祥的家境在村裏屬於中等偏下,一家6口人擠在20多平方米的房子裏,前年他中風得了腦血栓,更是每況愈下。可我任村主任13年來,他沒提出過任何要求,今年河南遭遇大旱,他還想爲村裏的抗旱打井出點錢。”陳玉文說:“李文祥剛回村時一貧如洗,但看到當時4歲的董保安得了病,便揹着他上了醫院,還墊了20元救了董保安一條命。李文祥當隊長16年,我給他當了16年會計,李文祥沒多吃隊裏一斤糧,沒多花隊裏一分錢。”

李文祥的女兒李金英說:“2014年,俺村困難戶趙相榮的兒子好不容易找了個對象,可是沒錢結婚,我們家辛苦一年攢了200多元錢,我爸爸全拿了出來。那年春節我們家沒割一斤肉,剁點蘿蔔包頓餃子算過了年。”

半個世紀來,李文祥守得住清貧,安貧樂道,從不向人炫耀自己的歷史。新年過後,河南省委書記盧展工到範縣慰問,問起他的從軍歷史,李文祥才把泛黃的小布包拿了出來,看着那麼多軍功章,在場的人無不對老人肅然起敬。

第四篇:李文祥事蹟

李文祥先進事蹟摘要

履歷:

1925年農曆端午,生於今河南省濮陽市範縣白衣閣鄉白衣閣北街村 。

1947年12月,參軍加入華東野戰軍第10縱隊29師85團。 1948年9月,參加濟南戰役,負輕傷,立二等功。

1948年冬,參加淮海戰役,任副班長,同月升任班長。立特等功。

1949年3月,改編爲第三野戰軍第10兵團第28軍83師247團。

1949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49年4月,參加渡江戰役。

1949年5月,參加上海戰役,立一等功。

1949年10月,參加福州戰役,獲特等人民功臣獎狀。 1949年9月,參加平潭島戰役,獲戰鬥模範稱號。 1955年7月任副連長,授少尉銜。

1956年8月,復員轉業爲18級幹部,任福建省建設廳第三建築工程公司保衛科幹事。

1957年,在福建仙遊與陳寶珍結婚。

1962年7月,響應國家幹部精簡支農的號召,返回家鄉當農民。先後擔任民兵連長、生產大隊長、生產隊長。 1979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務農30餘年。

2014年1月4日,省委書記盧展工慰問時無意之中發現他的事蹟,省委、省政府、省軍區作出向李文祥同志學習的決定,全省掀起學習熱潮。

主要內容:

李文祥1925年5月出生,1947年參軍入伍,1949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解放軍第28軍83師247團戰士、班長、排長、副連長,先後參加了濟南、淮海、渡江和平潭島等戰役,榮立二等功、一等功、特等功各一次,榮獲“戰鬥英雄”榮譽稱號。1956年,他轉業到福建省建設廳建築工程總公司工作。1962年,他響應國家支農號召,主動要求回家鄉務農,先後擔任生產隊長、村委會主任和村黨支部書記。

1962年,黨和國家發出了黨員幹部回鄉支農的號召。單位召開動員會後,李文祥第一個報了名,咬破手指,按下了鮮紅的指印。就是這一按,按出了他50年的另一番人生境遇;就是這一按,按出了一個共產黨人的赤子情懷!當年7月,李文祥帶着妻子回到了闊別已久的老家。從此,在福建省建築工程總公司的花名冊裏,少了一名幹部,而在範縣白衣閣鄉北街村,多了一個農民。當時的北街村,到處都是鹽鹼地。這位在槍林彈雨中出生入死的漢子橫下一條心,他說:“我就不相信,改變貧窮比打仗攻山頭還難!”在全村人的共同努力下,

不到兩年時間,原本畝產只有一二百斤小麥的低產田,全部種上了水稻,產量也增長到400多斤。

稻改成功後,大家聯名推薦他連任村黨支部書記,李文祥婉言謝絕:“我年齡大,文化低,還是讓年輕人幹吧,我做好配合就行啦。”就這樣,他由村支書到副支書,由民兵連長再到生產隊長,最後成爲社員,“官”越做越小。

在李文祥的生活中,我們不能不提他的妻子陳寶珍。這位當年美麗清純的閩南姑娘,如今已經年近八旬,50年過去了,陳寶珍老人早已和這裏的生活融爲一體,成了一個地地道道的北街村村民,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村老太太。因爲拿不起路費,這麼多年,她只回過一次福建老家,還是賣了一頭豬換來的路費。

新中國成立後,黨和國家十分牽掛老幹部、老黨員、老軍人的生活和待遇問題,先後於1979年和2014年兩次對優撫對象進行全國性普查。幾十年來,爲了掌握準確情況,縣民政局對優撫對象曾進行過12次覈查。在這些普查、覈查中,李文祥的輝煌歷史始終沒有任何記載。1993年,範縣對全縣新中國成立前的老黨員進行排查,尋訪人員到李文祥家裏瞭解情況,李文祥拿出的卻是新中國成立後的黨費證。2014年,範縣民政局開展了“紅色記憶?追憶英烈”活動,廣泛收集新中國成立前後的英模資料,李文祥老人在他填報的表格中,對參加的各種戰役和家裏的困難,一個字也沒填。

十幾年來,民政部門對前來反映生活困難的每一名優撫對象,都進行了登記。可是,在我們的登記冊中,一次也沒有出現過李文祥的名字。

幾十年來,他把一枚枚軍功章悄悄地藏在了小布包裏,把信念深深扎進家鄉的土壤,一次又一次地放棄了本該享受的各種待遇。“文化大革命”結束不久,福建省建設廳的同志輾轉來到範縣,專門爲李文祥落實待遇。“李文祥同志,組織已經決定恢復你的幹部身份,請你回福建工作,不用在農村受苦了!”聽到這個消息,李文祥十分激動:“沒想到,這麼多年了,組織還惦記着我呢。”隨後他平靜地說:“我在農村這麼多年了,已經習慣了。再說,我是隊長,村裏的羣衆也需要我。要是大家都去富的地方,窮地方沒人來,那不就更窮啦?!”

1984年,福建的同志再次專程來到範縣,爲李文祥發放了生活補助費,以後每季度給他寄一次。不久縣民政局也根據相關政策,給工資40%的補助。他知道他辦理了原後,馬上拿出福建方面給他寄來的生活補助費憑證,找到民政部門說:“福建給我發着錢呢,咱不能昧着良心拿兩份,讓國家吃虧啊。”

今年2月初,有關部門專門安排李文祥老人到濮陽市人民醫院做了一次全面的健康檢查,並讓他在職工食堂免費就餐。當他聽說一份套餐要15塊錢,便對女兒李金英說:“我們不能這樣吃人家的,這都

是公家的。”看到不小心從碗裏掉到桌上的米粒,老人用顫抖的手,一粒、一粒地撿起來,放到了嘴裏。老人這個舉動,令在場的人無不動容。回到病房,李文祥緊緊拉住前來看望他的一位市領導的手,後悔地說:“不該啊,那天見到盧書記,我真不該把那包東西拿出來,不該驚動領導,給大家添麻煩了。”

魯迅先生曾經形容那些腳踏實地推動民族進步的人是“中國的脊樑”。在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進程中,所有像李文祥這樣居功不傲、安貧樂道、默默無聞的人,都是民族的英雄,都是時代的先鋒。他們身上閃耀出的“平凡之中的偉大追求,平靜之中的滿腔熱血,平常之中的極強烈責任感”的光輝,正是中原優秀文化的歷史傳承,更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具體體現。

第五篇:《英雄不老》李文祥事蹟

讀《英雄不老》的報道有一段的時間了,所報道的河南範縣白衣鄉北街村老人李文祥的事蹟時時浮現在眼前,感動着我。

李文祥同志從軍9年,參加過6次戰役,從中原打到臺灣海峽,歷任戰士、副班長、班長、副排長、排長、副連長,榮立特等功、一等功、二等功,並獲戰鬥模範、特等人民功臣稱號。戴上了解放獎章後,以享受十八級的幹部轉業到地方轉業到地方,參加國家建設。再後來響應國家的號召,帶頭支農回到家鄉,成了種田吃飯的農民,一干就是50年。當2014年1月4日去慰問他的河南省省委書記盧展工同志,關切地問他現在是什麼待遇,他說:是農民。盧書記說:您當兵打仗,又參加新中國建設,當國家有困難的時候,您就報名回農村了,什麼都沒要。老人擺擺手:沒待遇,我不要待遇。想想現在那些稍有點成績,甚至弄虛作假,玩弄手段騙取榮譽,成爲政治上撈資本,經濟上要利益的人。相比之下,李文祥同志的形象是如此的高大!

李文祥同志,濟南戰役推着手推車,冒着槍林彈雨,運送炸藥,爆破城牆;淮海戰役,打阻擊戰,打的一個連只剩下他和指導員兩個人;渡江戰役,和戰友迎着炮火,衝鋒陷陣;上海戰役,肯“硬骨頭”,打攻堅戰,又是他拉響炸燬敵人暗堡的炸藥包;福州戰役,冒着酷暑追擊敵人,暈倒在衝鋒的陣地上,被老鄉救過來,又投入到追擊敵人的戰鬥中;平潭島戰役,晚上和戰友一起渡海登島穿插,爲部隊總攻打前站;響應國家的號召,回家務農,參加家鄉建設,戰功赫赫,獎章枚枚。老人到現在,在抽一元多錢一包的假牌子香菸,只要冒煙就行。他身上的毛衣,是花25元錢買的。中山裝是女兒學裁縫時,用別人當過喪禮挽幛的減價布做的。看看我們現在有的黨員幹部,抽喝追求的是高檔菸酒,穿戴要時尚名牌,看到老英雄李文祥生活,不能不使這些同志汗顏!

李文祥同志在軍隊,從士兵到副連長,他說:當年誰在戰場上提拔,誰就意味着犧牲的更快,因爲當兵的責任小,當官的責任大,當幹部的一定迎着死亡衝鋒在前。轉業到工作崗位,後來回家,士兵的本色不退,在村裏擔任生產隊長,帶領家鄉的精壯勞力,吃住在挖河清淤的工地上一干就是40多天。在人民公社大生產時期,作爲隊長的他,爲了不使羣衆懷疑他多吃多佔,給生產隊的倉庫配了4把鎖,倉庫庫保管、會計、貧農代表各一把,再給副隊長一把,自己不拿,羣衆對幹部放心,隊裏風平浪靜。我們的絕大多數幹部都能做到愛崗敬業,勤勤懇懇,任勞任怨,但確實有這樣的同志把這種行爲作爲升遷的資本。有的同志一旦手裏掌握了權力,把權力作爲以權謀私的工具,最後滑向腐敗墮落的深淵,應該好好的學習學習李文祥同志的事蹟了!

李文祥同志參加了人民的解放事業和國家的建設事業,奉獻出了自己的青春,奉獻出自己的辛勤勞動。從沒向黨和政府提出要求和條件。它符合離休條件,卻不提出申請,至今沒有享受待遇。得到的回答是:“國家還不富裕,自己苦點怕啥!靠自己可以生活,不要給國家添麻煩了。現在女大了,比以前好多了。過去困難都沒有要補助,現在要啥!”只想到國家,從沒考慮過自己。在參加上級組織的團拜會時,看到面前果盤裏擺放的櫻桃,“冬天的櫻桃,給俺小拿個吧。”一路揣了200多公里,一進門老人就喊:“小,看爺給你們捎了啥好吃的東西!”攤開手掌,兩隻櫻桃已經擠爛了。小孫子接過一把塞進嘴裏。我們曾經獲過卓著功勳的老人和自己的孫子就沒品嚐過冬天的櫻桃,我們不能不再感動之時,做一下深思! 李文祥的事蹟,還有很多很多,讀着它,使我的心靈受到一次深刻的洗禮!現在我們進行的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我們黨沒有忘記爲人民的解放和國家建設做貢獻的人民。從國家貧窮落後,人民苦不聊生,到國家繁榮昌盛,人民幸福安康。胡錦濤總書記在

建黨90週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黨所取得的所有成就都是依靠人民共同奮鬥的結果,人民是真正的英雄,這一點我們永遠不能忘記。李文祥同志就是這千千萬萬英雄的代表!總書記說:我們有理由爲黨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而自豪,但我們沒有絲毫理由因此而自滿,我們決不能也決不會躺在過去的功勞薄上。李文祥同志給我們做出了榜樣!黨的宏偉目標已經確定,偉大的事業需要李文祥同志一樣的共產黨員去努力,去拼搏,去奉獻。自己願做李文祥式的一名共產黨員,一名普通幹部,一名普通羣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