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課堂教學錄像教學活動總結(共2篇)

第1篇:課堂教學錄像教學活動總結

課堂教學錄像教學活動總結(共2篇)

課堂教學錄像教學活動總結

總結是事後對某一階段的學習或工作情況作加以回顧檢查並分析評價的書面材料,它可以有效鍛鍊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讓我們一起認真地寫一份總結吧。總結你想好怎麼寫了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課堂教學錄像教學活動總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開展有效教研、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本學期我校採用一種有效的教研方式——利用錄像研究、反思課堂教學。從4月中旬開始,我校對全體科任教師進行了日常課堂教學錄像。到上週止,此項活動已結束,共錄像32節。

教學錄像能完整地記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表現,就像鏡子一樣將自己的教學活動過程完全、真實地反映出來,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授課後,教研組全體老師可根據播放的課堂教學錄像,進行研究、評課,發現課堂教學過程中存在問題的真實原因,以便迅速改進自己的課堂教學設計、課堂教學方法等。具體地說,利用教學錄像進行教學反思有其如下優勢:

1、記錄的教學過程完整,有利於對課堂教學進行系統分析

課堂教學中教師全身心投入教學,因而,無暇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爲。即使是課後回憶,也很難將完整的教學過程重複,因爲有些細節完全是無意識的,自己根本覺察不到。若藉助課堂教學錄像對教學過程進行反思,就可以克服上述弊端。俗話說“旁觀者清,當局者迷”,對照自己的課前教學設計,重現自己的課堂教學過程錄像,以旁觀者的身份來審視它,就可以清晰地分析自己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優點與不足。

2、過程再現性強,有利於針對課堂教學中某一環節的研究與探索

每一位老師的每一節課,都有自己覺得特別滿意(也稱臨場發揮)的教學亮點,也有自己感到很不滿意的敗筆之處,這些正是我們特別需要反思的地方。

我們可瀏覽自己的課堂教學錄像,在播放中找出這些自己覺得很特別的畫面,將其靜止或反覆播放。感覺特別滿意的教學亮點,說明教學方法運用合理,我們可以仔細觀看此段錄像,悟出其中的教育原理與教學經驗,以便在今後的課堂教學過程中運用;感到很不滿意的敗筆之處,肯定是準備不充分或教學方法運用不當,更應該反覆地觀看此段錄像,真正找到造成敗筆之處的本質原因,思考爲何當時會如此的教,下次應如何改進等。

也可以藉助課堂教學錄像專項分析自己的課堂教學風格、教學媒體的使用情況、板書情況、語言表述情況、肢體語言運用情況、例題評析情況、學生活動情況等。如果我們反思得當,總結與分析能深入精髓,課堂教學水平就會迅速提升。

3、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有利於進行縱向反思與橫向反思

隨時隨地可以將自己不同時期的教學錄像對比播放,進行研究與反思,可以很容易發現原來存在的諸多問題,是否得到解決,教學水平有否長進。將自己與其他老師的“同課異構”教學錄像對比播放,分析比較進行反思,如分析兩者的教育理念、教學方法有什麼差異之處、兩者對重點、難點知識的處理上有什麼不同、兩者對問題的.設置方面有什麼差異等等。如此縱向、橫向反思,可以不斷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克服缺點,發揚優點,取人之長,補己之短。長此以往,自己的教學水平無疑會大有長進。

總之,利用課堂教學錄像進行教學反思,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研活動方式,也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反思手段,對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對教師的專業化成長,都有着相當重要的作用。通過開展錄像課評比活動,爲全校教師提供互相學習、交流的機會。學校通過內部網絡服務器傳送到各年級組辦公室,各老師可隨時觀看自己或他人的教學錄像,同時,語文、數學、要,英語教研組還利用科組活動時間,組織教師評析每一節課中的優缺點。

這次活動促進了我校課堂教學研究的深入開展,提高了教師的業務素質,形成了濃厚的教研氛圍。

第2篇:

課堂教學錄像注意事項

一、與學生的溝通及要求

1、學生的服裝要符合學生的年齡、身份,以顏色多樣、活潑爲佳,着妝不要太鮮豔;不化妝。

2、上課之前要對學生說明,在課堂在要注意,不能隨意。學生上課時眼睛不看攝像機,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維持好課堂紀律。可根據拍攝要求對學生進行分組,將平時發言較好的學生放中間,將寫字好、動手能力強的學生安排在攝像機附近,將好動的學生安排在遠離攝像機的位置。

3、課前強調學生回答問題用普通話。學生在集體朗讀或回答老師問題時,聲音需要控制,學生在回答問題時,不要開口就說(等站起來說一半了),要先輕輕站直(不要把桌凳弄得有噪音),站直之後再回答,語速要適中,聲音要洪亮,這樣攝像時容易抓住鏡頭。如果回答問題時需要拿着書本念,不要把書本遮住臉,因爲這樣即使拍出來也看不到學生的面孔。

二、與教師的溝通及要求

1、授課教師在鏡頭前的形象要大方得體,穿深色衣服較好。儘量減少佩戴首飾,着裝與課堂教學內容協調,符合教師形象,一般應有袖有領,避免鮮豔、灰暗、小格、細條紋服裝。因爲這類衣服會導致鏡頭出現閃爍,影響畫面質量,引發圖像處理學中的“莫爾效應”。忌穿黑、白、紅顏色的服裝,因爲攝像機對黑色和白色的還原是最難的,而紅色的飽和度比較深,其邊緣輪廓不清。

2、教師走動時不能太快以至於攝像機調整跟不上教師的步伐,不要在攝像機放置的組走動。講課時,既要以學生爲中心進行授課,又要照顧攝像機鏡頭的角度,不能一味面對鏡頭或背對鏡頭。

3、授課教師在教學錄製過程中,提問要儘量控制在小範圍內。如:不能第一次提問叫第一排最左的學生,第二次提問叫最後一排最右的學生。因爲這樣會給現場攝像人員造成很大的困擾,使機器的方向調試幅度太大,會使畫面出現短暫的晃動、不清晰,影響畫面質量。攝像機架在窗子較亮的一組,要求本組學生在老師提問時不要回答問題,老師也不要指定本組學生回答問題,以免前後攝像機對攝。

4、教師課堂教學一定要結合新課程的理念進行教學。

5、遙控器若能正常使用,課件最好用此切換,不用鼠標操作。

6、不能拖延下課時間,最好是下課時間剛到教學過程結束。

三、對課件的要求

1、色彩搭配對應視覺效果合理有效。在課件製作中,色彩的選擇與搭配應是製作者首先考慮的問題,我認爲必須基於兩點進行:

(1)它不應使課堂沉悶、乏味,使學生感覺壓抑,同時又不過分熱烈,使學生過度興奮而導致注意力分散、視覺疲勞和心理恐懼。 (2)應充分考慮文字的明暗程度和清晰可讀性,使離屏幕較遠的學生也能看清屏幕上的內容。 基於此,製作PPT應瞭解色彩的基本知識,界面設計要生動、漂亮、實用,要有深度而且精巧,整體要有一致性。背景畫面簡潔、單一,同時避免背景圖案單調;背景的變換不要特別頻繁,背景色彩的變化不要大幅度的跳躍。重點語句應採用粗體、斜體、下劃線或彩色鮮豔字,以便明顯區別;儘量避免背景同主體的色調無區別、無對比,畫面背景和主要文字的對比一定要強烈,反差要大,使字跡清晰顯示,一定要突出主題;全片的色彩構成不能單調乏味,一定要有一個色彩基調,要以明快、莊重、新鮮爲主。文字與背景的組合應考慮顏色的相融性,深淺搭配,冷暖色協調;應用中儘可能將文字和背景設定成對比強烈、有較大差異的顏色,這樣才能保證文字清晰,主題突出。文字色應選用暖色調或亮度較高的顏色,背景色應選用冷色調或亮度較低的顏色。

2、精煉文字,提煉內容。要避免教材、資料搬家的做法,不能將教案或資料單純地搬移到屏幕上,或簡單地理解爲板書的替代品或變形;文字不能過多,要精煉,體現重點、難點;文字不能過密要適中,既有悅目美感,又減輕閱讀難度;字體要粗大、清晰、美觀;字體太小,遠距離的學生看不清楚,影響教學效果;一般來說,24號以上的文字基本上能保證7m×10m的教室使用;文字設計要規範化,標題及內文的文字大小要一致統

一、規範,形成統一的格式。文字內容不能只考慮屏幕的效果而忘記最後一排觀衆,唯一安全的做法就是讓字儘可能地大。爲了取得較好的閱讀效果,可採用不同字體和不同風格來修飾文字。

3、慎用音頻和視頻。PPT多媒體課件的突出特點是所處理信息種類的多樣化,學習過程中的交互使各種媒體形式自由組合,充分調動大腦的思維,每一信息在某種條件下都有其最佳的表述方式,聲音和視頻並非萬能,而是有其侷限性,所以聲音、視頻的運用切忌過多、過濫,可用可不用時則不用,本着寧缺勿濫的原則,防止不必要的聲音效果乾擾影響教學,使信息表述簡潔、精練。同時,如果在教學情景創設時運用了音、視頻,在過程中能有與之關聯的音、視頻來佐證以免感覺虎頭蛇尾。爲了課堂教學有效,使用的音、視頻一定要處理使用教學相關的部分。

4、貼切使用圖片、勿用小動畫、小裝飾。圖片使用一定要貼切,充分體現主題思想,寧缺勿濫,否則分散注意力。畫面必須醒目、簡單,不要太小,要讓觀衆看清細節。必須確信在光線明亮的情況下觀衆是否能看清楚。圖片可以通過掃描輸入、數碼相機拍攝、屏幕捕捉、繪圖板繪製、素材圖片庫提取和網絡下載等多種途徑獲得,編輯時除了注意其表現效果一致外,還要注意圖片文件的大小。對於小動畫、小裝飾,這些與教學內容無關的東西,只起到分散學生注意力的作用,因此,要堅決勿用。

5、認真試課件或作技術處理。一般情況下,製作課件的計算機不是上課的計算機,超鏈接的一些音、視頻放在上課的計算機上,上課時,上課教師無論如何點擊鼠標都不能播放,原因在於路徑改變鏈接消失了或是沒有相應的播放軟件。其實這也是製作課件準備不充分導致的,教師製作課件完畢後應到上課計算機上試課件,早發現問題早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