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教學論文

通過教學改革 使國中歷史課堂成爲趣味課堂、互動課堂、和諧課堂、自主課堂

活力課堂 快樂學史

[摘要]本文主要闡述瞭如何通過教學改革,使國中歷史課堂成爲趣味課堂、互動課堂、和諧課堂、自主課堂,讓學生在充滿活力的課堂上快樂學史。

通過教學改革 使國中歷史課堂成爲趣味課堂、互動課堂、和諧課堂、自主課堂

[關鍵詞]學生 教師 國中課堂教學

當前新課標的指導思想,不再以“知識傳承”爲主,而是以“學生髮展”爲本。國中歷史教學的主渠道仍然是課堂教學,充滿活力的課堂,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學史也從“苦學”變爲“樂學”,

盡情享受學習歷史的樂趣,最終學生的學習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斷能力等綜合能力在知識的傳承中必然會得到發展和提高。那麼如何落實新課程教育理念,打造活力課堂,讓學生快樂學史呢?

一、趣味課堂

衆所周知,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孔子有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心理學家斯賓塞認爲:“凡痛苦的功課就使知識爲人所憎惡;凡愉快的功課就使知識爲人所喜好”。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發學生探索的慾望,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上,同學們興致勃勃,樂此不疲,笑聲陣陣,書聲朗朗。學習,真正成爲一件有趣的事情。因此,面對新教材、新課改,課堂教學要千方百計用不同的方法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一)創設歷史情景,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教育心理學認爲:“課堂開始後10分鐘,學生思維還未進入最佳狀態”,因而創設歷史情景可以在短時間內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注意力;課堂最後15分鐘,學生大腦進入疲勞狀態,注意力容易分散,此時,再次創設情景,能將學生分散的注意再次集中。我們使用的人教版歷史教材,每課都有一個導入框,教師可以依據此形式,適當補充材料,創造情境,讓學生從感情上先接受。如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寧爲戰死鬼,不作亡國奴》一課,我設計這樣一個情境:1937年7月7日晚上,夜色深沉,四周一片寂靜。駐守宛平城的國民黨第二十九軍的官兵們卻不能入睡。他們個個嚴肅,嚴陣以待,究竟有什麼戰情呢?教師通過這樣一個場景設計,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住。然後再指教學掛圖讓學生看盧溝橋的位置,教師敘述“盧溝橋事變”發生前夕華北的局勢,與學生共同複習第14課內容,使學生能從介紹中瞭解“盧溝橋事變”是日軍蓄謀已久的侵華計劃。這樣,學生由求知的願望出發,不斷尋求答案,達到不知不覺地參與教學的目的。

 (二)滲透時事,聯繫生活,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歷史講述的是過去的事情,離學生的現實生活太遠,學生不易理解,也就無法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因而教師應該注重尋找歷史與現實之間的聯繫。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現象,都與歷史有關聯,如端午節是爲了紀念戰國時期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神廟中供奉的“藥王”就是唐朝的大醫學家孫思邈;我們用的電燈泡是愛迪生所發明;在講祖國統一大業時,展示了連戰、宋楚瑜訪問大陸新聞等,讓學生感受到現實與過去之間的緊密聯繫,“歷史”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就在我們的身邊,從而激起學生學習的慾望。

(三)結合歷史書籍、影視作品,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中學生大都喜歡看小說、影視作品。在教學時,應結合教學內容,啓發學生聯繫看過的歷史小說,影視片,深刻地體會其歷史背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比如說在講授七年級歷史上冊關於武則天時,由於學生在大量的影視作品及書籍中對這個人物有所認識,在她身上有很多見聞和疑問,於是我讓學生在課外蒐集資料,在課堂上我再對這些內容進行分類,哪些是歷史真實的面貌,哪些是後人杜撰的,最後給這一歷史人物一個客觀準確地評價。

二、互動課堂

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開啓了學生的心扉,怎樣才能讓這種興趣持久下去?教師應該將歷史課當成藝術品,精雕細琢後才奉獻給學生,以精湛的技藝征服學生,獲得學生的心。同時教師也應鼓勵學生,讓學生在課堂大膽展示自己的才華,充分表現自我,使課堂成爲師生互動的舞臺。

(一)、用靈活多樣、豐富多彩的教學方式去感染學生。 

第一 充分利用與教材相關的地圖、表格、教具、電化教學,進行直觀的形象教學。使歷史教學圖文並茂、聲形俱在、情景交融,歷史知識由抽象變直觀,由遙遠拉至眼前,變靜態爲動態。

第二 利用詩詞、典故、成語、俗語、歌曲等,活躍教學。如講述東漢班固時運用“投筆從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兩個成語;講東晉王羲之的楷書時,用成語“入木三分”。讓學生在愉快、歡笑中接受歷史的薰陶,淡化緊張疲勞。這既活躍了課堂,又拓寬了學生的視野,豐富了知識。

第三 設問置疑、變換角色,展開討論。通過設問置疑,可激發學生對歷史內涵、奧祕的探索,使學生從感性認識進入到理性認識領域。如講“戊戌變法”時,學生對袁世凱出賣變法非常憤慨,教師可問假如沒有袁世凱出賣,“戊戌變法”能成功嗎?講到“一戰”時,老師也可問假如沒有薩拉熱窩事件,“一戰”會爆發嗎?這樣的設問往往是“一石擊起千層浪”,而教師要善於抓住時機,讓學生唱主角,各抒己見,爭辯討論,爾後教師再進行歸納、總結,達到師生雙邊的互動。

(二)、用美的語言藝術去吸引學生。

課堂教學需要教師通過語言藝術的描述來完成的。那麼,課堂語言藝術水平的高低,是上好歷史課的重要因素之一。課堂語言藝術講究的是語言準確、生動,抑揚頓挫,聲情並茂,音色悅耳,通俗易懂等。教師通過自己的語言藝術,把“死”的歷史講“活”,讓學生有 “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人”之感。如: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秦王掃六合》一課,我請一位學生當導遊,其他學生當遊客。並設計這樣的問題:“假設你帶着遊客要去參觀北京長城,那麼你該如何生動介紹它,使你的遊客對此行產生濃厚的興趣,不枉此行呢?”,學生自然會進入假設的情景中,思索如何達到生動的介紹這個要求。接着我又問學生:“你們還聽說過哪些有關長城的故事嗎?”通過這樣的語言問答,師生走進了書本,走進了歷史,走進了心靈,打破了過去與現在之間的界限,拆掉了歷史與現實之間的籬笆,跨越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鴻溝。

(三)、因勢利導,循循善誘,去激勵學生。 

在課堂上,教師不能只顧自己唱獨角戲,否則,無論語言多麼生動、精彩,分析多麼深刻、精闢,也未必是理想的歷史課。教師要當好“導演”,讓學生當“主角”。我們可以通過分組開展歷史知識競賽、編排歷史短劇、扮演歷史人物等形式多樣的課堂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但教師始終要善於觀察學生的聽課狀況,察言觀色,因勢利導。學生的課堂表現,教師要及時給予肯定,循循善誘,特別是對於學生回答有困難時,要立即點撥、提出思路。多一點關心、鼓勵,少一點批評、斥責,使學生感到教師的信任、溫暖,學生自然也有信心去學,也敢於暢所欲言,做到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從而激活了歷史課。記得在講述北宋“澶淵之盟”時,我引導學生進行評價,當時班裏一個成績較差的學生回答:“這說明北宋的腐敗無能,但戰爭結束,有利於兩國人民安居樂業、經濟的發展”。當時,我讓全班的同學以熱烈的掌聲爲他喝彩,及時對他的回答進行點撥,我覺察到此時此刻的他內心的喜悅,以後我發現他上課的眼神專注了,作業按時繳交了,結果他的成績也上升了。

三、和諧課堂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爲課堂教學須以“情”貫穿始終,點燃學生心中的情感,使師生能進行心靈的溝通,情感的交流,師生互相交融,互相接納,互相包容,共同構築和諧課堂。

以“情”感人也就是課堂教學要充滿情感。課堂教學如果只是讓學生聽得清,聽得懂,那只是最起碼的要求,教師需要運用情感的獨特作用,讓歷史教學感人肺腑。教師須學會“燃情”,則是點燃每一位學生的情感,讓他們心甘情願地全情地投入到歷史課的教學活動中。那麼教師要巧妙構思每一堂課的過程,用心營造輕鬆愉快的氣氛,設計深受學生歡迎的活動等,悄悄地點燃學生的情感。教師還要學會“煽情”,讓學生的情感更深、更持久。因而教師在是非、善惡、美醜等問題面前,要表明自己愛憎分明的態度――講到快樂之處自然臉上要帶笑容;講到憤怒之處時,情緒要激昂;講到悲傷之時,聲音要低沉。教師只有發自內心深處的真實情感,才能引起學生的共鳴。##

以“情”感人,還要善於發掘情感素材。《課程標準》強調:“在歷史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的同時,充分發掘課程內容的思想情感教育內涵,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薰陶”,“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審美情趣,確立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堅強的意志和團結合作的精神”。可見,新課標重視對學生情感的薰陶、思想的培養、人格的塑造、能力的提高等。教師應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教育因素。如八年級上冊《鴉片戰爭》一課,教材的各個部分都扣住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這個中心。在講述“鴉片戰爭前夕的國內國際情況”和“鴉片的輸入”時,需注意闡明鴉片戰爭的爆發不是一個偶然的歷史事情,而是英國資本主義的擴張,急於向外掠奪的必然結果,英國把大量的鴉片偷運到中國,給中華民族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從而突出說明中國人民開展的禁菸運動是反侵略的正義表現,也是一種愛國的具體運動。講抗日戰爭時,讓學生觀看《南京大屠殺》、《地道戰》、《八路軍》,認識抗擊外來侵略、捍衛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進一步增強愛國主義情感。

四、自主課堂。

“授之以漁”是我國曆代教學的經驗結晶,國中歷史教學應着眼於想方設法開啓學生的悟性,教會學生學習方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學習真正成爲了學生自己的事情。

(一) 讓學生掌握獲取歷史知識的方法

歷史是人文學科 ,具有綜合性、多樣性的特點,它涉及的內容包羅萬象,包括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社會生活、民俗風情等。教師應指導學生去主動獲取歷史知識。

國中歷史教科書涉及大量真實、規範的歷史資料,課本中有正文、小體字、圖畫、註釋等琳琅滿目,讓學生全部都記住是不可能,也不現實的。教師要指導學生通過閱讀來提取有用信息。如課文中插圖,是要使學生從圖中獲取對應的知識,而不是當成好看的畫來欣賞的。通過教師的指導,學生的閱讀能力就會得到切實的提高。

當今是信息的時代,有的學生從課外書籍、影視作品、網絡等得到大量的歷史資料,其中有的真實,有的不真實。如果學生從這些渠道得到了資料,教師要充分肯定學生這種求知精神,但要善於指導學生將收集到的資料加以分類,瞭解哪些是歷史的真面目,從而培養學生甄別資料的能力。

(二)讓學生掌握記憶的方法。

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過程、歷史概念等知識的獲取一般是通過記憶來完成的。因此,讓學生掌握記憶技巧便至關重要。

對知識點、概念的識記,教師要提供相關技巧,供學生借鑑。如:複述法、簡單圖示法、歸類記憶法、串線記憶法等,化抽象記憶爲形象記憶。如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侵略與反抗》,可用“一、二、三、四”進行歸納記憶,即:一條主線──中國是怎樣一步一步淪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二次農民運動──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三個主要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四次重大戰爭──鴉片戰爭(包括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中日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對歷史事件的記憶,則要引導學生對信息進行加工重組,提取記憶要素。歷史事件往往包括背景、經過、影響等內容,靠死記硬背肯定不行,如何化複雜爲簡單,化難記爲易記呢?培養學生對信息的加工和重組能力是一把金鑰匙。如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內容多而雜,我經過加工,提取記憶要素爲:背景:帝國主義國家在重新瓜分世界的鬥爭中所形成的兩大軍事集團,瘋狂擴軍備戰,加劇戰爭危機(導火線:薩拉熱窩事件)。 時間:1914-1918年。經過:三條戰線:東線、西線、南線;重要戰役:凡爾登戰役。 性質和影響:是帝國主義間掠奪性的戰爭。它給交戰國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出現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這樣學生因線索清晰而容易記憶。

(三)讓學生掌握理解問題的方法。

歷史知識體系是系統、完整的,在教學中,應注意指導學生以學習內容爲立足點,聯繫其它學科中與之相關的知識,進行分析或對比,從多學科的角度,完整地理解歷史知識。如《海峽兩岸的交往》一課,既有歷史的淵源,又與現實緊密聯繫,教師可以讓學生查閱歷史資料,用歷史事實說明“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並聯系當前國內形勢,批駁臺獨分子爲分裂祖國製造的“一中一臺”謬論,從而加深學生對海峽兩岸的統一是炎黃子孫的共同心願的理解。

(四)讓學生掌握靈活運用知識的方法

莊子說:“吾生也有涯,而知無涯”,社會發展到今天,前人積累的知識如恆河沙數。教師如一味傳授已成定論的知識,會使學生“淹沒”在理論的海洋中而迷失自我。學習知識,關鍵在於會不會靈活運用。這可以充分利用教材的“動腦筋”和“活動與探究”中的問題,啓發學生堅持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客觀分析評價歷史人物與事件。同時,教師還需注重設計歷史的“典型事例”,使學生通過對“典型事例”的學習,加深對同類問題的理解和認識,實現知識的遷移。

總之,作爲一名歷史教師,教給學生真實的歷史是我們的孜孜追求;作爲一堂歷史課,講求真實是教學的底線。教師通過課堂教學,不斷地向課堂注入“活水”,讓課堂活起來,學生在整個學習活動中是積極向上、樂觀主動的, 學習與快樂相伴,學史也變得輕鬆自如。讓多姿多彩的課堂教學,伴隨他們在學習中快樂地成長,是我們的希望。

 

 

 

                     二0一二年十二月六日 

參考文獻:

1《歷史課程標準教師讀本》馬長遠主編 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2《歷史課程與教學論》聶幼犁主編 浙江教育出版社

3《走進新課程》朱慕菊主編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4《現代教育論》黃濟、王策三主編 人民教育出版社

5《走向教育案例研究》 蔡守龍

6《論課程改革與教學反思》朱煜

8《新編心理學》

9《當代教育學》

10《教育發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