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孫權勸學教學設計一等獎【精品多篇】

孫權勸學教學設計一等獎【精品多篇】

孫權勸學 教案 篇一

教學設想:

本文節選自《資治通鑑》,寫的是呂蒙在孫權勸說下“乃始就學”,其才略很快就有驚人的長進而令魯肅歎服並與之“結友”的佳話。根據新課程標準讓學生能“閱讀淺顯文言文,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爲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 “培養學生在課堂內外討論問題,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的`理論,將本課設計爲:應引導學生正確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以學生表演故事情節,多角度評價表演,形象地感知人物語言和人物形象爲主,教師積極參與,適時點撥爲輔的教學形式。另外,可將呂蒙與方仲永作比較,進行延伸遷移,貫徹“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理論。

教學目的

1、瞭解司馬光和《資治通鑑》;

2、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詞語,瞭解文言語氣詞所表示的不同語氣;

3、在課堂上通過聽讀,小組討論歸納出全文的情節,讓學生學會抓住關鍵語句,理清文章的線索。

4、與《傷仲永》的比較閱讀培養了學生知識的遷移能力。

重點難點

1、學習一些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用法。

2、學習運用“吳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語。

3、理解文章的內容和主旨。

4、體會人物語言的情味。

教具

多媒體

教學方法

1、朗讀法。根據本文以對話爲主的特點,引導學生反覆朗讀。

2、表演法。將本課設計爲以學生表演故事情節,教師適時點撥教學形式,領會文中三位人物各自說話時的口吻、神態和心理,再現人物形象。

3、討論法。培養學生在課堂內外討論問題,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

教時安排

1 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說到三國這段歷史正如歌中所唱:“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確實在三國時期出現了一批英雄人物,如曹操、劉備、孫權,真可謂三國鼎立水火不溶,但曹操又曾說過這樣的話:“生子當如孫仲謀”,孫權到底何德何能,竟能得到對手曹操的佩服,對於孫權,我們瞭解他當帝王的一面,今天我們瞭解他的其他方面。板書《孫權勸學》

2、簡介《資治通鑑》及作者司馬光(課件顯示,由學生看註釋一起填入關鍵詞語)

資治通鑑,由司馬光支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三國到五代1362年的歷史。

司馬光,字君實,北宋政治家,史學家

二、整體感知

1、聽配樂範讀,整體感知全文。

2、對照註釋,自讀理清課文情節。(顯示問題,允許討論)

(1)孫權與呂蒙對話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勸學)

(2)呂蒙接受了孫權的建議嗎? (辭學——就學)

(3)課文是怎樣表現目蒙學習的效果的? (通過呂蒙與魯肅的“議論”來表現)

(4)魯肅與呂蒙一番交談後,有何舉動? (大驚——結友)

(板書)

孫權 勸學

呂蒙 辭學——就學

魯肅 大驚——結友

概括情節:孫權勸學(詳寫)——呂蒙就學(略寫)——魯肅贊學(側面描寫)。

3、課件顯示重要字詞,疏導理解。

(1)當途:當道,當權

辭:推辭

治經:研究儒家經典

涉獵:瀏覽羣書,不作深入研究

見往事:瞭解歷史。

(2)a、蒙辭以軍中多務。

b、孤豈欲卿治經爲博士邪!

c、孰若孤?

d、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三、品味語言

1、學生分別扮演孫權與呂蒙,模擬人物進行對話,討論孫權說這些話,該以什麼神態、語氣說。

2、同學分別談談他們對三句話的理解,主要說說應該運用什麼語調,語速,讀出什麼情感來,以符合人物身份,能達到規勸目的,談完試讀。(課件顯示三句話)

3、孫權勸學,語重心長,循循善誘。呂蒙在他的感召下就學,效果如何?

(全班分成兩組同學分角色朗讀,看誰的語氣語調揣摩得更準。)

4、呂蒙讀後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通過誰的所見所語來寫?

①“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

②“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5、思考:孫、蒙對話與蒙、肅對話在情調上有區別嗎?

孫權的話是認真相勸,顯得鄭重親切,表明了君臣的關係;蒙、肅皆爲同僚,對話有一種調侃的趣味蘊含其中

四、說話訓練

1、比較方仲永和呂蒙的變化,你有什麼樣的啓示?

呂蒙:當塗掌事,乃始就學。年長乃學,學有所成

方仲永:五歲能詩,賢於材人遠矣。少年不學,一事無成。

2、當堂交流評點。

五、總結

本文通過孫權勸告呂蒙讀書,呂蒙讀書後大有長進的故事,告訴我們“開卷有益”的道理。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是全世界的營養品,希望同學們多讀書,讀好書,讓好書伴大家健康快樂的成長。

六、佈置作業

根據下面情境寫一段文字

有一位同學,學習很好,成績也很優異,但她不愛勞動,你準備用你的語言藝術來規勸她。聯繫你從《孫權勸學》中學到的規勸技巧,寫一段文字。(300字以上) 一、課前三分鐘 (學生講三國中的小故事)

二、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三、正課

檢查預習

1、文學常識。

2、朗讀課文(老師範讀或聽錄音後,學生朗讀)

一小組朗讀,其他小組訂正,朗讀後合作討論理清課文情節,歸納出本課應掌握的字詞

3、課文註釋補充。 以打擂臺的形式,小組間互相挑戰文中的翻譯,從而歸納出各段落的重點詞語。

4、再次朗讀課文,、熟讀、讀出味道。 在理解文章的基礎上,讀出人物的心情,語氣。

(1)"不可不學!"(用雙重否定的形式,語氣堅決,不容推辭,表現了孫權對呂蒙要求嚴格,同時又可見關心、厚望。 )

(2)"孤豈欲卿治經爲博士邪!"(“邪”表示反問語氣,譯爲“嗎”,隱隱可見孫權對呂蒙不聽勸誡的不悅神情和略帶責備的意味。 )

(3)"卿言多務,孰若孤?"(反問句,語重心長,言辭懇切。 鼓勵呂蒙求學。)

5、提問:呂蒙讀後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通過誰的所見所語來寫?

討論並歸納:通過魯肅所見所語來寫。

(1)"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感嘆句,要選出驚訝不解的語氣。)

(2)"大兄何見事之晚乎!"(反問句,指責中帶有自豪的語氣。)

6、解釋"吳下阿蒙"並造句。解釋"刮目相待"並造句。

板書

不可不學(必要性)

孫權:勸學 涉獵、見往事(方法,目的)

孤常讀書(現身說法)

呂蒙: 辭學——就學

論議 輕鬆調侃

魯肅: 大驚——結友

《孫權勸學》教學設計 篇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瞭解有關《資治通鑑》的文學常識;掌握文中常用文言詞語並理解課文大致的意思;理解故事所闡明的道理。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概括、表達等方面的能力。

2、過程和方法:能在熟練朗讀的基礎上,正確斷句和停頓;通過理解文意,體會對話的

不同語氣,揣摩、想象人物當時的神態和心理活動,進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徵。藉助於多媒體和各種參考資料,引導學生朗讀、表演、討論,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分析、概括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懂得“開卷有益”,讀書有益於人的完善和發展的道理。

教學重點:

品味魯肅、呂蒙對話,分析人物形象,多角度理解文章的主旨。

教學難點:

聯繫生活實際,多角度理解文章的主旨。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由《三國演義》中“赤壁之戰”、“敗走麥城”引入,介紹孫權、呂蒙、魯肅,讓學生了解他們之間的關係,激發閱讀的興趣。(可以讓學生先介紹,老師再補充)

二、介紹《資治通鑑》和司馬光。

提問:你在預習中對作者和《資治通鑑》瞭解多少,由學生先介紹,不完整老師再補充。

1、司馬光,北宋政治家、史學家,著有《司馬文正公集})。

2、《資治通鑑)}是司馬光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司馬光編纂此書的目的是爲統治者治國提供歷史經驗和教訓的。

三、讀文感知。

聽錄音範讀,學生齊讀課文,老師提示學生結合註釋讀準字音,注意朗讀停頓、節奏。

正音。教師出示投影片。

卿(qīng)豈(qǐ)涉獵(shè)邪(yé)孰(shú)遂(suì)

四、疏通文意。

1、學生在課下藉助工具書自瀆課文,對字詞自讀質疑。

2、指導學生分組譯文,標識重點字詞。

(讓學生先交流,然後以小組爲單位回答。)

歸納總結:

重點字詞:當塗:當道,當權豈:難道但:只見:知道往事:歷史

涉獵:瀏覽羣書,不作深入研究才略:軍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幹或謀略

語氣詞的運用:

“孤豈欲卿治經爲博士邪!”“邪”相當於“耶”,表示反問語氣,譯爲“嗎”。

“但當涉獵,見往事耳。”“耳”:罷了,語氣助詞,表示肯定語氣。

“大兄何見事之晚乎!”“乎”表感嘆語氣,相當於“啊”。

古今異義:

a、孤豈欲卿治經爲博士博士:古義_____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_____

b、但當涉獵但:古義_____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_____

c、見往事耳見:古義_____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_____

d、既更刮目相待更:古義_____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_____

3、指明翻譯。

請一個同學翻譯全文。其他同學認真聽。指出翻譯不恰當的地方和翻譯得精彩的地方。

(教師適時加予指導、評價)

五、分角色朗讀,編課本劇,深入課文。

朗讀要求:

能充分體現出文中人物對話時的口吻、神態、心理和情味。

表演要求:

a、能拋開課本,在原有內容的基礎上再加工進行表演。

b、再現了當時的場景,演繹了一段白話《孫權勸學》。

再次朗讀課文,注意人物對話的語氣。

(1)“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語重心長,諄諄告誡。)

(2)“孤豈欲卿治經爲博士邪!”(反問句,表反問,隱見孫權對呂蒙不聽勸誡的不悅神情和責備意味。)

(3)“卿言多務,孰若孤?”(反問句,否定呂蒙辭以多務的理由。要重讀強調。)

(4)“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感嘆句,要選出驚訝不解的語氣。)

(5)“大兄何見事之晚乎!”(反問句,指責中帶有自豪的語氣。)

(學生朗讀、表演完,要及時加以總結、評價。)

六、佈置作業。

1、熟讀課文直到會背誦

2、完成課後練習一、二。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檢查上節課的作業。

二、學生朗讀課文,理清課文情節。

1、孫權與呂蒙對話的目的是什麼?(勸學)

2、呂蒙接受了孫權的建議嗎?(就學)

3、課文是怎樣表現呂蒙的學習效果呢?(議論)

4、魯肅與呂蒙交談以後有何舉動?(結友)

提問:孫權是怎樣勸勉呂蒙讀書學習的?

勸堅定有力不急不惱推心置腹現身說法循循善誘

提問:孫權勸說的效果怎麼樣?

魯肅大驚呂蒙自信

找出兩個詞來概括呂蒙的變化:吳下阿蒙——刮目相待

提問:這兩個詞現在已經演變成兩個成語,是什麼意思呢?解釋並造句

吳下阿蒙:特指原來不好讀書的呂蒙,後泛指缺少學識、文才的人,比喻才識尚淺。

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提問:課文在情節的處理上有什麼特點?

①詳寫“勸學”、“議論”,尤以“議論”爲甚;“就學”、“結友’則一筆帶過。

②正面寫“勸學”經過,通過“議論”之後用魯肅的驚歎,從側面寫呂蒙學業的長進。

③情節以人物對話爲主。

三、分小組討論問題。

1、本文是怎樣表現人物性格的?

2、爲什麼“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3、魯肅爲什麼與呂蒙“結友”?

4、學習本文對你有什麼啓發?學生聯繫實際談啓發。

討論後明確

1、本文注重以對話表現人物。對話言簡意豐,生動傳神,富於情味。僅寥寥數語,就使人感受到人物各自說話時的口吻、神態和心理。

2、因爲情況是在不斷變化,人也在不斷變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3、魯肅之所以主動與呂蒙“結友”,是因爲魯肅爲呂蒙的才略所折服而願與之深交,表明魯肅敬才、愛才,二人情投意合。

4、從呂蒙變化的角度談

(1)讀書學習非常重要。

(2)讀書給人以樂趣,給人以光彩。

(3)一個人即使基礎差,只要端正態度,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學到東西,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和辦事能力。

(4)求知可以改進人的天性。

(5)告訴我們“開卷有益”的道理,讀書對健全人格的重要性。

也可以從孫權、魯肅的角度談,作爲領導者怎樣對待下屬,讓下屬接受自己的建議等等。

讓學生各抒己見,合理即可。老師適時加予點撥、引導、總結。

四、分析人物形象。(以小組爲單位討論)

孫權:關心下屬,循循善誘。

呂蒙:勤奮好學,自信。

魯肅:慧眼識人,敬才愛才。

五、體驗反思。

昔日吳下阿蒙,經過發奮努力,讓同僚刮目相看,說到這我們不禁想到第一單元學的一篇文章《傷仲永》,讀完這兩篇文章你有何感想?聯繫你的生活體驗談談你的看法。

方仲永——不學習,天才變爲庸才。

呂蒙——接受建議,勤奮好學,一介武夫變爲智勇雙全的將帥。

通過對比,可見學習是多麼的重要啊!

六、拓展延伸。

1、請說說你還知道的古代有關勸學的故事或名篇。(荀子《勸學》)

2、古今中外,許多仁人志士都意識到了讀書的重要性,你收集有關學習的名言有哪些?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書讀百遍其意自現。

行萬里路,讀萬卷書。

書到用時方恨少。

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七、總結全文。

本文通過孫權勸告呂蒙讀書,呂蒙讀書後大有長進的故事,告訴我們“開卷有益”,讀書有益於人的完善和發展的道理。文章以對話爲主,用不多的幾句話,就使人感受到人物說話時的口吻、神態和心理,進而瞭解人物的形象。這是一篇關於勸學和學習的文章。如果學了這篇課文,同學們能夠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那就是我們學習本文最大的收穫。

八、佈置作業。

1、完成《學案》。

2、課外閱讀《三國演義》。

許麗欣

孫權勸學 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掌握一些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用法。

2、揣摩人物形象

3、理解文章所揭示的道理。

【重點難點】

1、人物各自說話時的口吻、神態和心理。

2、刻苦治學,提高修養的重要性。

【教學過程】

一、導語

莊子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意思是生命有限,學海無涯。而智出學海。從古至今哪位能人智者不是從學海脫穎而出的?這就是說,一個人的才能是隻有不斷地學習才獲得的,今天我與同學們一起探究一篇關於勸學的文章:

(板書)孫權勸學

二、作者及文中人物簡介

1、作者: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北宋政治家、史學家。

2、孫權(182~252)字仲某,三國時吳國的建立者。

3、呂蒙(178~219)字子明,三國時吳國名將。

4、魯肅:字子敬,三國時吳國軍師。

《資治通鑑》是一部編年體通史,以史實爲緯,以年月爲經,按時代順序記錄了上起戰國、下至五代長達一千三百六十多年的歷史,書名是宋神宗所賜,有鑑於往事,資以治道的意思,主要是爲皇帝提供統治人民的歷史經驗。

三、讀課文

1、教師範讀(或放錄音)。

2、重點強調下列字的讀音與寫法

卿qīng 豈qǐ 涉獵shè 孰shú

3、找學生朗讀課文

注意下列句子中加線詞所表示的語氣

① 孤豈欲卿治經爲博士邪!(反問語氣)

② 但當涉獵,見往事耳。(限制語氣)

③ 大兄何見事之晚乎!(感嘆語氣)

教學生反覆朗讀這些句子,指讀、齊讀、讀出這些句子的語氣。

4、理解課文大意

結合文下注釋,具體說說本文寫的一件什麼事(翻譯)。大膽說,說錯了也不要緊,同學可以相互補充(學生解決不了的地方,教師指導進行)。

提示:① 通假字:“邪”同“耶”,語氣詞。

② 重點詞:權謂呂蒙曰(對……說)

孰若孤(誰、比得上)

5、出自本文的成語:吳下阿蒙 刮目相看

四、精讀課文

1、整體感知課文

第一層:寫孫權勸學,呂蒙“乃始就學”。

第二層:寫魯肅“與蒙議論”,“結友而別”。

2、同學們自導自演三位人物說話時的口吻、神態和心理。

3、文中側面表現出呂蒙進步之快的一句是: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

4、閱讀全文,瞭解對比的寫法

吳下阿蒙 ─────→ 才略呂蒙

乃始就學

5、此文對我們21世紀中學生有何啓發

學無止境 學海無涯

環境 ────→ 天才

持學

五、小結

新一代的中學生們肩負着建設祖國的重任,要想建設出一個發達富強的國家,必須堅持努力長期刻苦學習,用“才略”去完成之。

【板書】

勸學──不學(懇切)吳下阿蒙

又勸──就學(關心)刮目相看

議論──結友(驚讚)

孫權勸學 教案 篇四

教學重點:

揣摩體會人物的語言特點。

教學難點:

理解呂蒙與魯肅對話的含義。

可通過朗讀來揣摩領會人物形象,讓學生進行討論來理解課文。

安排一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課文導入。

三國時期吳國有位大將,名叫呂蒙。此人武藝高強,戰功卓著,深受吳王孫權的信賴。可呂蒙有個毛病:不愛讀書學習。孫權屢屢勸他多學點知識,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還自以爲自己一介武夫,讀書有何用?這回,孫權又來勸他了,結果怎樣呢?讓我們來看《孫權勸學》一文。

二、簡介作者作品。

1.司馬光,北宋政治家、史學家,著有《司馬文正公集》。

2.《資治通鑑》是司馬光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司馬光編纂此書的目的是爲統治者治國提供歷史經驗和教訓的。

三、學生齊讀課文。

1.掌握下列加點詞的意思。

但當涉獵:只

見往事:知道

以爲:認爲

吳下阿蒙

刮目相待

2.理解下列句子的含義。

①蒙辭以軍中多務

應理解爲:“蒙以軍中多務辭,以:拿,用,介詞。

②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長兄怎樣知道這件事這麼晚啊!何:怎麼,爲何。

四、學生自讀課文,理清課文情節。

1.孫權與呂蒙對話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勸學。

2.呂蒙接受了孫權的建議嗎?

辭一就學。

3。課文是怎樣表現呂蒙學習的效果的?

通過呂蒙與魯肅的“議論”來表現的。

4.魯肅與呂蒙一番交談後,有何舉動?

結友。

5.概括情節:勸學一就學一議論一結友。

6.思考:課文在情節的處理上有什麼特點?

理解:①詳寫“勸學”、“議論”,尤以“議論”爲甚;“就學”、“結友”則一筆帶過。

②正面寫“勸學”經過,通過“議論”之後用魯肅的驚歎,從側面寫呂蒙學業的長進。⑧情節以人物對話爲主。

五、分析對話,體會人物形象。

1.請一位同學朗讀孫權的話。

思考討論:

①“不可不學!”寫出了怎樣的口氣?表現了怎樣的心理?

用雙重否定的形式,語氣堅決,不可置否,表現了孫權對呂蒙要求嚴格,同時嚴厲中又可見關心、厚望。

②“孤豈欲卿治經爲博士邪?”表達了怎樣的心態?

“邪”表示反問語氣,譯爲“嗎”聯繫句意,隱隱可見孫權對呂蒙不聽勸誡的不悅神情和責備的意味。

⑧“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爲大有所益。”這樣說有何作用?

現身說法,鼓勵呂蒙求學,可謂語重心長,言辭懇切。

說明:這番勸言,表現出孫權的善勸。既有嚴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期望,既責備呂蒙的不爭、無志,又透出關懷愛護之心,那種莊重而語重心長的神態斑然可見。

2.請兩位同學分角色朗讀蒙、肅對話,要求儘量讀準說話時的語氣語調。

思考討論:

①“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一句可見魯肅當時怎樣的神情和心理?說明了什麼?

十分驚奇的神態,

呂蒙的變化判若兩人,使魯肅既吃驚,又情不自禁地發出讚歎,

這句話從側面反映呂蒙因“學”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難以置信的長進。

②“大兄何見事之晚乎!”這句話表現了呂蒙當時怎樣的心情?

爲自己的進步深感自豪,並不是埋怨魯肅,“乎”表感嘆語氣,相當於“啊”。

3.齊讀全文,思考:孫、蒙對話與蒙、肅對話在情調上有區別嗎?請說明。

孫權的話是認真相勸,顯得鄭重親切,表明了君臣的關係;蒙、肅皆爲同僚,對話則有一種調侃的趣味蘊含其中。

六、背誦課文。(可當堂檢查)

七、說話訓練:談談你學了這篇課文後有何感受。

要求:注意語言表達要清楚,有條理。

八、佈置作業。

1、完成練習一、二題。

2、請解釋“吳下阿蒙”並造句。討論並歸納:“吳下阿蒙”原指三國時期吳國大將呂蒙。意思是說人沒有學問的意思。現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轉變方面,凡學識大進,或地位從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窮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語。

(例句)你還不知道嗎?小黃已貴爲經理,可不再是吳下阿蒙了。

3.請解釋“刮目相待”並造句。

討論並歸納:“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來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別人,要估計到別人的進步。

(例句)聽了少管所的“現身說法”報告後,小明像變了一個人似的,你對他可要刮目相待。

板書設計:

孫權勸學

《資冶通鑑》

勸學:辭一就

(懇切、關心)

議論:非復吳下阿蒙

(驚異、讚歎)

何見事之晚

(自得、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