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矛和盾的集合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矛和盾的集合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矛和盾的集合》的教學設計 篇一

教材簡析

《矛和盾的集合》是一篇新課文,全文在大家已耳熟能詳的寓言故事《自相矛盾》的基礎上加以深化,一改以往“矛”和“盾”不能並存的觀念,不僅使“矛”與“盾”同時存在,而且更完美地結合在一起,進而形象地介紹了現代新式武器——坦克的誕生,使學生在這通俗易懂的故事中明白“只有開動腦筋思考問題,學會集中各事物的優點,才能創造出新事物”的深刻道理。

這篇課文寫的是發明家手持矛和盾,在與朋友對打比賽時,由矛和盾的長處想到了發明坦克。由此說明“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

這篇課文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講發明家手持矛和盾,與朋友對打過程中,爲了保護自己,由盾想到了鐵屋子;爲了進攻,由矛想到了炮口,把兩者結合起來,發明了坦克。第二部分講發明的坦克在戰場上打敗敵軍,大顯神威。第三部分由坦克的發明引出“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這一道理。作者按發明坦克的過程──坦克的實際應用──從中引發道理的順序敘述。敘事簡潔清楚,用事實說明道理,是本文表達上的主要特點。

依據新的課程標準和對教材的理解,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制定以下教學目標及矛和盾的集合重點、難點。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七組《矛和盾的集合》

教學目標:

1、認識並會寫“矛、盾、集”等生字。能正確讀“坦克、左抵右擋”等詞語。

2、繼續學習默讀課文。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學習發明家勤于思考、勇於實踐的品質,懂得“誰善於把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這句話的含義。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了解發明家是怎樣發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衛和矛的進攻的優點合二爲一的過程,

教學難點:理解、體會由坦克的發明引發的道理,是教學的難點。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解題:

同學們好!上課!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課文《矛和盾的集合》,齊讀課題

矛和盾你們認識嗎?能在圖中找到它們嗎?它們各有什麼作用呢?那麼集合這個詞你們瞭解嗎?誰來說說?

二、初讀感知:

1、矛、盾它們是簡單的集合在一起嗎?讀了課題你們還想了解些什麼?

2、學生提問,教師歸納。帶着這個問題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詞?

3、出示生詞:檢驗:指名讀、齊讀?

4、再讀課文:熟悉文本,

5、感知課文主要內容。

三、再讀課文深入感受。

1、回顧問題:瞭解發明家是發明坦克的過程。

2、出示自學交流要求:(讀,畫、話,)

3、生生交流,教師巡視。

4、全班交流。

(1)交流比賽場景。

在讀與情境中理解:雨點般,左抵右擋,難以招架。感受當時的緊張場面。

(2)交流發明家的思考過程:

在讀中理清發明家的思路:盾太小——鐵屋子——想進攻——開小洞——裝輪子——成坦克。

(3)交流坦克的大顯神威,體會發明家智慧的力量。

在讀中烘托坦克的威力,進而體會集合的力量。引出道理。

(4)收穫道理。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

四、課堂拓展:

1、回顧矛和盾集合成坦克。

思考:(  )和(  )集合成(  )

2、綜合實踐作業:

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還有什麼類似"矛"+"盾"的發明呢?

五、總結課文: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能成爲發明家。只要我們遇到問題,去想、去做。想的不一樣做的就不一樣,最後的結果就不一樣。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

六、板書設計:

矛和盾的集合

發明家   進攻   自衛   合二爲一   坦克

長處      集於一身   勝利者

矛和盾的集合教學設計 篇二

教學目標:

1、認識並會寫“矛、盾、集”等生字,能正確讀寫“集合、招架”等詞語。

2、繼續學習默讀課文,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內容,結合生活經驗理解“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是勝利者”的道理。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了解發明家是怎樣發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衛和矛的進攻的優點合二爲一的過程。

教學難點:理解,體會由坦克的發明引發的道理。

教學流程:

一、看圖導入,揭示內容

1、請同學們仔細看圖,圖中的兩個人在幹什麼?他們的手中拿了兩樣古代的武器,你們知道這長長的叫什麼嗎?(矛)那圓圓的叫什麼?(盾)矛是用來幹什麼的?盾又用來幹什麼?(相機板書:進攻,自衛)讓我們假設一下,如果這個人只拿了矛而沒有盾,會怎麼樣呢?如果這個人只拿了盾而沒有矛,又會怎麼樣呢?現在就有一種武器,它既能像矛一樣進攻也能像盾一樣防守,那就是坦克。(出示玩具坦克)(板書:坦克)

2、今天這節課我們就是來了解坦克的發明過程,請大家把書翻到第25課〈〈矛和盾的集合〉〉(補充完整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自由輕聲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困難的地方多讀幾遍。

2、在讀的過程中你覺得哪些詞語比較難讀需要提醒其它同學嗎?(自由說)

3、老師也有一些詞語要提醒大家讀好。(出示詞語卡片,帶讀)

4、請大家把這些詞語帶入課文,齊讀課文。讀完了,有什麼收穫?

三、細讀課文,交流感悟

(一)、學習課文2——3自然段

1、我們知道矛可以進攻,盾可以防守。發明家爲什麼還要去發明坦克呢?書上是如何介紹的?着重指導“左抵右擋、難以招架”等詞語

2、同桌之間用動作演示。一手拿書當盾,一手拿筆當矛。

3、就在這緊張危急的時刻,發明家忽然產生了一個想法,他想到了什麼?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盾太小啦!如果盾大得像個鐵屋子,那對方的矛就再也戳不到我啦!”(先對盾的不滿,後來想到盾可以改變而喜悅)

5、假如是你,你還會想到其它的好辦法嗎?

6、發明家的主意確實很不錯,盾經過改進成了一個“鐵屋子”,發明家鑽到了解鐵屋子裏和朋友比賽,對方的矛戳不破鐵屋子,自然也刺不到他。可是,讓我們冷靜地想一想,比賽場上,對方見他縮在裏面是不是就不打了呢?肯定還會用別的辦法來對付他!想想你會用什麼辦法來對付他?

7、是啊!這樣下去發明家一點兒獲勝的機會也沒有!

8、出示句子“自衛,是爲了更好地進攻呀!”理解句意

(二)、學習課文第4自然段

1、這時發明家又有了什麼新的想法?請大家默讀課文第4自然段。理解“矛”就是從洞裏伸出的“槍炮”,可以進才攻。

2、利用玩具坦克,大致講解坦克的基本部件。

3、小結:經過發明家一次又一次的改進,坦克終於誕生了。

(三)、過渡:這輛坦克的威力可真大呀!

1、齊讀第5自然段,看看這輛坦克到底有多大的威力?

2、理解“大顯神威”、“龐然大物”等詞語。

3、讀到這裏我們已經知道了坦克是發明家根據矛和盾造出來的。可它卻比矛和盾的威力大多了,爲什麼呢?(板書:合二爲一)

4、日常生活中,我們也有許多這樣的例子。如:帶橡皮頭的鉛筆的發明過程。

(四)、學習第6自然段

過渡:由此可見(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出示句子。用自己的話來說說對這句話的理解。

四、拓展延伸,學以致用

1、我們平時看到的很多東西都有它的優點,也有一些東西有它的不足之處,根據你平時的觀察,動動腦,想想你想發明什麼?

2、想發明的寫成一篇短文。

五、總結全課,鼓勵學生

在這節課上,有許多同學的表現非常好,被評爲“朗讀明星”、“智慧明星”、“積極發言明星”。。。。。。希望同學們能把這些“明星”們的優點集合到自己的身上來,老師相信你們以後的表現會更加出色的。

《矛和盾的集合》的教學設計 篇三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出示課題:矛和盾的集合。學生齊讀。你知道什麼是“矛”?什麼是“盾”嗎?

2、質疑:讀了課題之後,你還想問什麼問題呢?

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如:矛和盾爲什麼要結合呢?又是怎麼結合的呢?結果怎樣?

二、初讀課文,感知主要內容

1、學生聽課文的錄音磁帶。

邊聽邊畫出本課的生字和新詞。

2、學生把剛纔畫出的生字新詞讀幾遍。

3、小聲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如果遇到有困難的地方,停下來多讀幾遍。

4、指名讀課文,讀後評議。

5、學生默讀課文,說說本課講了一件什麼事?

三、自主閱讀,解決讀題時提出的問題

1、教師出示學生提出的問題。如:矛和盾爲什麼要結合呢?又是怎麼結合的呢?結果怎樣?

2、學生根據以上總是,自學課文,做好準備,下節課交流。

四、記字寫字

1、出示本課的生字,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記住它們。

2、重點指導兩個上下結構的字:集和架。提醒學生注意:下面的“木”一定要寫好,穩穩托住上半部。

3、學生寫字,教師及時評議。

五、拓展閱讀

蒐集發明家的故事。

第二課時

一、討論交流,感悟課文

1、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對三個問題的認識。

2、組織學生全班交流:

對三個問題的理解,要引導學生把課文中的語句進行概括,要點如下。

⑴ 矛和盾爲什麼要結合呢?

發明家和對手比賽,難以招架,於是突發奇想,想到了矛和盾結合起來。

⑵ 又是怎麼結合的呢?

把盾做成鐵屋子,在鐵屋子上開一個小洞,從洞裏伸出進攻的“矛”(槍、炮),再給鐵屋子裝上輪子,安上履帶,讓它會動。

⑶ 結果怎樣?

發明家發明了坦克;坦克在戰場上大顯神威。

3、請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第一至五自然段。

二、暢談感受,總結全文

1、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教師引導學習課文的最後一個自然段。

2、齊讀這段話,說說人是怎麼理解這句話的。

3、你還能用別的例子來說明這句話的意思嗎?

4、再讀這段話。

三、交流故事,拓展延伸

1、學生交流課前蒐集到的發明家的故事。

2、學生在聽的過程中,可以相機談談感受。

四、抄寫詞語

1、同座互相讀詞語。

2、抄寫詞語表中的詞語。

五、作業

1、摘抄課文裏的好詞好句。

2、自己設計一項作業。

《矛和盾的集合》的教學設計 篇四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課文中的生字新詞,理解並積累“左抵右擋”“難以招架”“大顯神威”等詞語。

2.讀懂課文,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用自己的話講述“發明坦克的過程”,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理解“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

【教學重點】讀懂課文,弄清楚發明坦克的過程,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理解“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

……

快速搶答:

出示:橡皮+鉛筆 =(     )

樓房+汽車=(     )

車子+椅子=(     )

(  )+(  )=(    )

【將數學中的加法融進了語文課的學習中,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更重要的是在看似遊戲般輕鬆的環節中讓學生初步感知到了集合別人優點將會成爲勝利者這一主題。】

同學們的表現很不錯!王老師要獎勵大家看一段動畫片,準備好了嗎?看《自相矛盾》視頻。

【動畫片能夠很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觀看動畫片的同時也讓學生積累了成語,感知到了矛與盾的特點,爲後面的學習做好了鋪墊。】

上課。

一、導入新課。

1. 剛剛我們看的動畫片知道這是什麼故事嗎?

2.提到的兩種兵器是什麼?

3.指導書寫“矛”和“盾”(田字格書寫“矛”和“盾”。)

矛:矛字橫撇點橫鉤,豎鉤加撇把筆收,打仗用它來進攻,如果用盾是自衛。

盾:短撇長撇連十目,萬箭飛來能擋住。

【這裏進行的是字理教學,將學生的生字書寫指導和生字識記變得更有趣,學生的記憶也會更深刻,同時在念兒歌的過程中,學生進一步認識到了矛和盾的作用,爲後面的學習做出了鋪墊。】

4. “矛”和“盾”有什麼作用?(板書:進攻、防守)

5. 一個進攻,一個防守,有點兒冤家路窄、針鋒相對的感覺,如果把它們集合起來又會怎樣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課文《矛和盾的集合》。(田字格書寫“集”。)

【一個進攻,一個防守,這冤家路窄、針鋒相對的矛和盾集合在一起會怎樣呢?這樣的問題能夠很好地調動學生學習探究的主動性。】

二、學習課文。

1.自讀課文,讀通課文。

2.認讀詞語。

⑴出示詞語,認讀:

自衛   左抵右擋  難以招架

進攻   龐然大物  大顯神威

【精心選取的這6個詞既是課文的核心詞彙,又是值得積累的好詞語,同時,這些詞語還含有課後要求掌握的幾個生字。】

⑵把詞語填進這段話中,指名讀。

比賽中,面對朋友雨點般刺來的矛,發明家(    ),還是(     )。經過反覆思考,發明家將矛的(    )和盾的(    )合二爲一,發明了坦克,這個(     )在戰場上(    ),德國兵一下子退了十公里。

【這樣設計一方面訓練了學生運用詞語的能力,另一方面讓學生在語言環境中再次鞏固本課所學的11個生字,同時,讀通了這段話,學生也就瞭解了課文大意。】

3.學習課文一二段。

打開課文,默讀課文第一、第二自然段,你一定會看到一個令人緊張的畫面,千萬不要讓這個畫面在你眼前一晃而過,把它用波浪線畫下來。

⑴指名讀句子。

⑵誰都看到了這樣的畫面?什麼感受?

⑶出示句子:

對方的矛如雨點般向他刺來,發明家用盾左抵右擋,還是難以招架。

師:大家看這個“刺”字,“木字中間口不嚴,一把大刀立右邊;刺字見誰把誰戳,誰人見了都膽寒。”更何況這矛是怎樣刺來的?(指名讀。)

【將文字讀成畫面,會讓學生有更深刻的感受。“刺”字的字理教學讓學生對這句話有了更直觀、深入的感受。】

師:對方的矛如雨點般向他刺來,越刺越快,越刺越快,多令人緊張啊!讀——

一生讀。

師:對方的矛如雨點般向他刺來,越刺越有力,越刺越有力,多麼危急啊!讀——

一生讀。

師:看到對方的矛如雨點般刺來,越刺越快,越刺越有力,越刺越快,越刺越有力,拿出右手,放在胸前,你有什麼感受!就帶着這樣的感受,我們一起讀——

【引讀能夠很好地調動學生的獨特體驗,讀出情感來,特別是讓學生觸摸着自己的心跳來讀,學生會深有感觸,讀出情感來。】

⑷面對如雨點般刺來的矛,發明家只能是——(學生:左抵右擋),知道什麼是“左抵右擋”嗎?(生說。)

⑸師:我這裏就有一根鋒利的矛,拿出你的盾來,我可要刺過來了!

我的矛左刺——,右刺——,左刺——,左刺——,右刺——,上刺——;再上刺——;下刺——;左刺——,再左刺——;再左刺——;右刺——,下刺——……

⑹你什麼感覺?(難以招架。)

⑺經過一場激戰,相信此刻你一定明白了“左抵右擋”?(上下左右全方位地保護自己。)

【面對學生對“左抵右擋”可能會有的片面的理解,教師通過→←與學生模擬比賽的情境,在教師不斷的“刺”與學生不斷的“擋”中,讓學生對這個詞語有了正確的理解,方法巧妙,學生一定會記憶終身。】

⑻師:即便是這樣左抵右擋,發明家依然是難以招架,心中暗想:——

出示句子:

盾太小啦!如果盾大得像個鐵屋子,我鑽在鐵屋子裏,敵人就一槍也戳不到我啦!

①自己讀讀這兩句話,不要放過每一個標點,你有什麼發現?

②從這兩個感嘆號,你又讀出了發明家此刻怎樣的心情?誰來試着讀一讀?(生讀。)師:不夠急切,再讀!

③師引讀:

對方的矛如雨點般刺來,發明家左抵右擋,緊張極了,此刻他產生了一個萬分迫切的想法——(個別讀)

發明家難以招架,在這危急關頭,他在內心深處急切的呼喊——(個別讀)

生死攸關哪,發明家甚至想大聲呼喊——(齊讀)

讓我們一起幫着發明家喊出內心深處這萬分迫切的想法吧——(齊讀)

【品味語言文字的魅力,不應該忽視每個字,甚至每一個標點符號,這裏,教師引導學生在讀書中發現兩個感嘆號的運用,進而通過引讀激發情感,讀出自己的感受,體會到這兩個引號的妙用,應該說學生達到了既得言又得意這一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

矛和盾的的教學設計 篇五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理解矛和盾是我國古代戰爭時用的武器。

2、通過講解、示範、練習、遊戲,讓幼兒獲得玩矛和盾時一手要用矛攻擊對方,同時另一手要用盾保護自己。培養幼兒手眼的協調能力。

3、使幼兒懂得安全遊戲,進一步感受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自制玩具矛和盾人手一副。

2、音樂磁帶“功夫”;“雪花和雨點”,錄音機一臺。

3、對矛和盾有一定的瞭解。

4、小頭盔每人一隻。

活動過程

一、老師播放音樂“功夫”幼兒跟着老師邊聽音樂邊做律動。

二、出示玩具矛和盾引起幼兒遊戲的興趣。

三、通過老師講解讓幼兒初步理解矛和盾是我國古代戰爭時用的武器。

四、幼兒遊戲“有趣的矛和盾”

1、兩人一組一人拿矛一人拿盾自由遊戲。老師指導幼兒一人用矛攻擊一人用盾保護自己。

2、兩人一組各拿一副矛和盾合作遊戲。播放音樂“功夫”增加遊戲樂趣。老師指導幼兒遊戲時一手要用矛攻擊對方同時另一手要用盾保護自己。提醒幼兒不能攻擊對方臉部,增強安全意識。

3、每人戴好頭盔繼續進行遊戲。引導幼兒在一定的範圍內向對方衝擊進行遊戲。

4、分組請客人老師和自己玩遊戲。

五、放鬆遊戲:“雪花和雨點”。

《矛和盾的集合》教學設計 篇六

一、教材簡析

這篇課文寫的是發明家手持矛和盾,在與朋友對打比賽時,由矛和盾的長處想到了發明坦克。由此說明“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

這篇課文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講發明家手持矛和盾,與朋友對打過程中,爲了保護自己,由盾想到了鐵屋子;爲了進攻,由矛想到了炮口,把兩者結合起來,發明了坦克。第二部分講發明的坦克在戰場上打敗敵軍,大顯神威。第三部分由坦克的發明引出“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

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這一道理。作者按發明坦克的過程──坦克的實際應用──從中引發道理的順序敘述。敘事簡潔清楚,用事實說明道理,是本文表達上的主要特點。

選編本課的意圖,一是讓學生懂得作者借坦克發明這件事,說明“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學習正確的思想方法;二是初步瞭解用事實說明道理的表達方法。

引導學生了解發明家是怎樣發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衛和矛的進攻的優點合二爲一的過程,是教學的重點;理解、體會由坦克的發明引發的道理,是教學的難點。

二、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材編者的意圖,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能借助工具書獨立識字,與人交流識字、記字的方法。正確、規範地書寫生字。認識“矛、盾”等6個生字,會寫“矛、盾”等14個生詞。能正確讀寫“集合、招架”等16個詞語。

2、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並能簡單複述。

3、初步理解課文內容,學習發明家勤于思考、勇於實踐的品質,並通過探究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探究能力,使其懂得“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這句話的含義。

4、初步瞭解用事實來說明道理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探究盾的自衛和矛的進攻兩個優點合二爲一的過程。

教學難點:探究盾的自衛和矛的進攻兩個優點合二爲一的過程。

課前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生字卡片。

三、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入題:

1、出示圖片(兩武士手持矛和盾比賽的場面。把書上插圖製作成用矛和盾作戰的動畫片),提問學生:他們手裏的作戰武器是什麼?板書:矛、盾,學生寫。

2、它們的作用是什麼呢?板書:進攻、自衛,比較而言,你喜歡哪一個、爲什麼?相機把學生分成矛隊、盾隊。

3、讓學生說說有關矛和盾的故事,(教師補充《自相矛盾》這個成語故事)當矛和盾再次碰在一起結果會怎樣呢?

4、今天我們就要學一個關於矛和盾的故事(板書:和)。

[設計意圖]:

通過看矛與盾作戰的動畫片,拉近學生與古代兵器的距離,爲學習“矛”、“盾”二字的音、形、義打下基礎,同時對矛和盾的優點有直觀的感知,爲學生與文本的有效對話奠定基礎。把學生分成矛隊、盾隊,爲互相學習埋下伏筆,爲突破難點作好準備。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①請同學們自由輕聲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困難的地方多讀幾遍。

②有難讀的地方提醒小夥伴的嗎?老師也要提醒大家讀好這些詞語(大屏幕出示)。請矛隊讀一讀第一、二排詞語,盾隊認真聽,聽後評價,糾正讀音。盾隊讀一讀第三、四排詞語,矛隊認真聽,聽後評價,糾正讀音。第五冊第七單元《矛和盾的集合》教學設計 相關內容:《我愛故鄉的楊梅》教案翠鳥教學反思《燕子專列》課堂實錄《把掌聲分給她一半》教學設計《珍珠泉》教學反思《手術檯就是陣地》教學設計4、《珍珠泉》教學反思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設計查看更多>>國小三年級語文教案

[設計意圖:採用矛隊、盾隊合作學習的方式,培養學生仔細聽的好習慣,提高互相學習評價的能力。同時認讀生詞,掃清閱讀的障礙。老師是學生學習的夥伴,通過提醒的方式和學生平等的對話。]

③自己把課文再默讀幾遍,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呢?相機指導、歸納、板書:集合。學生寫。

[設計意圖:課文淺顯易懂,因此,放手讓學生讀,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學生既強化了對課文內容的感知,又培養了自學能力。]

(三)交流感悟、指導朗讀:

1、哪一個句子寫出了矛進攻的威力大?教學第二自然段第一句:

“難以招架”是什麼意思?用動作理解“雨點般刺來”“左抵右擋”。

指導朗讀。

[設計意圖:用聯繫上下文、動作表演等方式理解詞語,然後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體會“緊張危急”。]

2、在這緊張危急的關頭,發明家忽然產生了一個想法--(學生接讀:“盾太小啦!如果盾大得像個鐵屋子,我鑽在鐵屋子裏,敵人就一槍也戳不到我啦!”)

用幾句話寫出了發明家的想法?用的是什麼標點符號?第一個“!”是什麼感情?指名矛隊讀。第二個“!”是什麼感情?指名盾隊讀。(板書:鐵屋子)。

帶着感情齊聲朗讀。

[設計意圖:抓住課文中兩個“!”體會句子蘊含的感情,先是對盾的不滿,繼而是想到盾可以改變的喜悅,從而更好地完成與文本的對話。]

3、盾大得像個鐵屋子(大屏幕出示鐵屋子),的確一槍也不會被戳到了,這個想法真讓人興奮呀!那現在鑽進這個鐵屋子去和朋友比賽,可以嗎?讓我們和發明家一起冷靜地想一想,請大家輕輕讀三自然段,一定會有自己的發現!

學生自讀、思考後,交流自己的發現,再帶着自己的理解齊讀。

[設計意圖:讓學生與發明家一起思考,認真讀書,潛心涵泳,獲得對文本的個性化理解。]

4、鐵屋子只能保護自己,一點兒獲得勝利的機會都沒有,怎麼能拿去和別人比賽呢?這個問題真讓人頭疼,也一直困惑着發明家。他不停地想呀想,終於想出了一個絕妙的主意(學生接讀:對了,在鐵屋子上開個小洞,從洞裏伸出進攻的“矛”槍口或炮口。)

“矛”字上加了什麼符號?表示什麼意思?(板書:槍炮)看大屏幕(裝上槍炮的鐵屋子),這樣的鐵屋子可以坐着去和別人比賽了嗎?爲什麼?相機板書:坦克。(大屏幕演示裝上槍炮的鐵屋子又裝上了輪子、履帶變成了能跑的坦克。)

5、請大家聯繫課文、看着板書,說一說發明家是怎樣把矛和盾的優點集合在一起發明坦克的?指名說,自由練說,再指名說。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複述,瞭解發明家是怎樣把矛和盾的優點集合在一起發明坦克的,突出教學重點,使學生完成對文本語言的內化。]

6、坦克把盾的自衛和矛的進攻合二爲一(板書:合二爲一),集合優點的結果怎樣?課文中的哪個詞能回答這個問題?學生勾畫,交流。哪些句子能看出坦克“大顯神威”?(大屏幕播放坦克大顯神威的錄象片段),指導朗讀。

[設計意圖:抓重點詞語的理解體會感悟,感受坦克集別人的優點於一身的威力,與文本進一步交流。]

(四)暢談感受,理解道理:第五冊第七單元《矛和盾的集合》教學設計 相關內容:《我愛故鄉的楊梅》教案翠鳥教學反思《燕子專列》課堂實錄《把掌聲分給她一半》教學設計《珍珠泉》教學反思《手術檯就是陣地》教學設計4、《珍珠泉》教學反思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設計查看更多>>國小三年級語文教案

1、是啊,把矛和盾的優點集合在一起發明的坦克在戰場上大顯神威,哪兒是用單獨的矛和盾作戰能比的呢!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一個什麼道理?齊讀課文的最後一個自然段。

大屏幕出示這段話,你能聯繫課文,看着板書,說說你是怎麼理解這句話的嗎?

你還能用別的例子來說明這句話的意思嗎?矛隊、盾隊比賽說。

指導朗讀。

[設計意圖:聯繫生活中的事例,加深對文本重點句子的理解,突破教學難點,對文本的價值取向也有更進一步的感悟。]

(五)昇華理解,總結全文:

今天,我們學習了把矛和盾的優點集合在一起發明的坦克的故事,懂得了“誰善於把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同時,在這節語文課上,矛隊和盾隊互相學習對方的優點,取長補短,勝利地完成了學習任務,大家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誰善於把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希望同學們在以後的學習上、生活中,象發明家那樣,多觀察、多思考,學習別人的優點,發明或改進更多的東西,早日邁入勝利者成功者的行列!

[設計意圖:讓貫穿始終的學習活動矛隊、盾隊的劃分有個交待,同時也讓學生對文本的價值取向有了切身的理解體會。]

(六)板書設計:

25矛和盾的集合

進攻自衛合二爲一

槍炮鐵屋子坦克

作業設計:

(1)抄寫本課生字、詞。

(2)用“…如…般…”或“…像…一樣…”寫一句比喻句。

[設計意圖:爲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突破教學難點,我讓學生用“…如…般…”或“…像…一樣…”造句。]

《矛和盾的集合》的教學設計 篇七

教學目標:

1.認識“矛、盾”等6個生字。會寫“矛、盾”等14個字。能正確讀寫“集合、招架”等16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學習發明家勤于思考、關於實踐的品質。

教學重難點: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預習學案:

我會讀:

矛盾   手持   左抵右擋   難以招架  緊張危機   合二爲一

履帶   坦克    蝸牛      大顯神威  龐然大物   哇哇直叫

我會填:   課文寫了發明家

的事。

我不解:

在預習中你還有那些不明白的問題請寫在下面。

導學案:

一、啓發談話,揭示課題

1.出示矛和盾的圖片:你知道哪個是“矛”?哪個是“盾”嗎?

2.矛和盾是兩種相對峙的開口,如果把它們集合在一起,結果會怎麼樣呢?出示課題,齊讀:矛和盾的集合。

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發明過程

發明家是怎樣一步一步發明坦克的呢?坦克在戰場上它們又如何來發揮優勢的呢?下面老師和大家一起帶着好奇來一次神奇的“發現之旅”,請劃出文中的找出一些簡短的詞句來體現發明家一步一步發明坦克的整個過程,並填寫下來。

發明家忽然產生了一個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發明家仔細考慮了一下: 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發明家又認真研究了一番: 對了

三、深入探究:

是啊,把矛和盾的優點集合在一起發明的坦克在戰場上大顯神威,哪兒是用單獨的矛和盾作戰能比的呢!大家明白了一個什麼道理呢?

四、聯繫實際,加深理解

1.出示課文的結尾。

2.齊讀這段話。

3.你還能用別的例子來說明這句話嗎?

五、總結:

同學們,集合是一種具體行動,也是一種思考方法,一種人生智慧。對於優勢互補的思想方法,不僅體現在發明創造上,也反映在做事做人的時候,如取長補短,強強聯手!希望同學們讓“集合”成爲智慧的種子,伴隨大家開創美好的未來!

課堂檢測:

一、我能把字寫漂亮(看拼音,寫詞語)。

jí    hé       jǐn   zhānɡ      wū  ɡuī

(         )   (        )   (        )

pào   kǒu      zhàn  chǎnɡ      bǐ   sài

(         )   (        )  (         )

二、火眼金睛,辨字組詞。

予(    )  攻(    ) 船(    ) 炮(    )

般(    )  飽(    ) 矛(    ) 功(    )

三、精彩回放(按原文填空)。

1.對方的矛如    向他刺來,發明家用盾     ,還是    。

2.坦克把盾的    、矛的      ,在戰場上             。

作業設計:

1.摘抄你認爲課文中用得好的詞語。

2.蒐集一些發明家的故事,開一個故事會。

板書設計:

25、矛和盾的集合

矛      進攻           集合

盾      防守           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