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農業與區域可持續發展教學設計

農業與區域可持續發展教學設計

《農業與區域可持續發展》教學設計

一、本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問題,是全世界各國普遍關注的問題。因此,農業生產知識屬於區域地理學中的基礎知識,與區域經濟的發展有密切關係。主要表現在:一是區域農業的發展是區域各種資源條件綜合作用的結果;另一方面,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與區域資源的合理利用是整個區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本節課綜合性較強,通過對美國農業發展條件分析,可以提高學生對已有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實現對所學知識和已有能力的遷移。

二、課程標準:以某區域爲例,分析該區域農業生產的條件、佈局特點和問題,瞭解農業持續發展的方法與途徑。

三、課標解讀:美國是世界農業大國,農業生產的現代化程度很高,在世界農業生產中具有重要地位,教材選取以美國農業爲例,具有很強的代表性。通過分析美國農業生產的有利條件,美國農業的佈局特點,以及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美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讓學生了解農業持續發展的方法與途徑,通過知識遷移能對現實問題提出解決方法。

四、學情分析:本節課綜合性比較強,但高二的學生已經初步具備了應有的地理知識和技能,能通過一些地理信息對地理事物進行分析和比較,本節課突出學生的分析討論過程,讓學生在分析問題的過程中不斷的提高學習能力。

五、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瞭解美國農業生產條件。

2、瞭解美國農業生產的特點。

(二)過程與方法

1. 通過對美國本土地形、氣候的判讀,培養學生讀圖獲取地理信息的能力、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2. 嘗試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和技能對地理信息進行整理、分析,並把地理信息運用於地理學習過程。

3. 運用知當的方法和手段,表達、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學習和探究的體會、見解和成果。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 激發學生探究地理問題的興趣和動機,養成求真、求實的科學態度,提高地理審美情趣。

2. 增強對資源環境、環境保護意識和法制意識,形成可持續發展觀念,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

六、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用分析、討論的方法討論了美國田納西河流域的綜合治理與開發,並用聯繫、比較的的方法瞭解了我國黃河的綜合治理。今天我們用相同的學習方法來學習區域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我們知道美國是發達國家,是因爲他擁有發達的工業,其實美國不僅擁有發達的工業,還擁有世界最發達的農業,其農業生產在世界上很具有典型性,這節課我們就以美國爲例學習“區域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多媒體展示:美國農業生產狀況)

推進新課:

一、分析美國發展農業的有利條件。

1. 讀《美國地形圖》、《美國氣候類型分佈圖》、分析美髮展農業的有利自然條件。

(提示:美國的氣候類型及其對農業有何影響;地形分佈有何特點,對農業有何影響?)

水熱條件適宜——(緯度位置與美國年降水量分佈)

地勢平坦廣闊——(平原面積佔全美的二分之一,有利機械化作業)

土壤肥沃——(溫帶草原氣候區的黑土和密西西比沖積平原的沃土)

水源充足——(密西西比河流經,五大淡水湖附近,美國年降水量分佈)

活動1:從水熱條件分析,美國哪些地區適宜發展種植業?

課堂活動:分析地形條件對美國農業的影響

2. 讀課文P52,分析美國發展農業的有利社會經濟條件。

高度發達的商品經濟——從書中找出

交通運輸條件好——(閱讀材料:《美國農業發展的交通運輸條件》得出)

國家的政策的有力配合——參閱課文P55—56《美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政策》得出。

活動2:從水熱條件分析,美國哪些地區適宜發展種植業?

(承轉:由於以上原因爲美國農業的地區專門化奠定了基礎)

二.美國的農業生產地區專門化

1.從書中找出“農業生產地區專門化”的含義。課文P52

2 美國農業生產地區專門化的具體表現。

活 動:對照課文P53,找出圖中各字母所代表的農業區名稱,並完成表格。

1.瞭解美國“乳畜帶”:

(1)位置——美東北部和沿五大湖沿岸各州。

(2)有利條件——多汁牧草;消費市場。

2.瞭解美國小麥帶:

(1)有利的自然條件——地平、土肥、氣候適宜。(對照課文P51地形與氣候圖)

(2)二種不同種類小麥的分佈位置。

簡介春小麥與冬小麥播種與收割的季節差異。當地以種植哪種類型的小麥爲主。

3.瞭解美國的“玉米帶”:

(1)位置:美國中部;密西西比河與密蘇里河的交匯處;與其它農業區的相對位置。

4.要求學生回憶農業生產的原則:因地制宜,揚長避短,發揮地區優勢。

討論:分析美國的自然條件(光、溫、水、土等)對美國農業生產地區專門化形成與分佈的影響。其體現了農業發展的什麼原則?

美國西部爲高大的山系,東部是山脈,中部是美國的大平原,土壤肥沃。美國西部陽光燦爛,光照強,東部地區的南部是亞熱帶季風性溼潤氣候,水熱條件充足,而北部是溫帶大陸性氣候,氣候溫涼,不適宜農作物的生長,適宜多汁牧草的生長。由於美國各地自然條件差異大,不同區域的不同自然條件,適合發展不同農業,這爲美國農業專業帶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其實質是遵循了因地制宜、揚長避短的發展原則 。

知識遷移練習:

1.試分析我國東北平原和珠江三角洲發展農業生產的有利條件,並比較兩地農業生產條件的異同。

2. 蒐集相關資料,分析下列地區(任選一兩個)發展特色農業的地理條件。

(1) 珠江三角洲大力發展出口創匯農業

(2) 新疆南部(南疆)已建設成爲我國最大的棉花生產基地

課堂小結:

¨ 一、美國農業的生產條件:

¨ 1、自然條件

¨ 2、社會經濟條件

¨ 二、美國的農業生產地區專門化

¨ 1、地區專門化

¨ 2、美國的主要農業生產帶

因地制宜,揚長避短,發揮地區優勢

七、課後反思:

美國是世界農業大國,農業生產的現代化程度很高,在世界農業生產中具有重要地位,教材選取以美國農業爲例,具有很強的代表性。本節內容爲第一課時,重點內容是美國農業生產條件及農業專業帶的分佈。我對設計本節課的基本思路是突出學生的分析討論過程,將農業生產條件和農業發展的基本原則聯繫起來,讓學生能夠將已具備的知識應用到課堂實踐中,併爲第二課時的學習做好鋪墊。

美國農業生產的地區專門化,內容龐雜,涉及自然地理中的氣候、地形、土壤、;人文地理中的交通、工業、城市,人口問題等等,關鍵在於區位因素分析。美國農業帶類型教材中涉及八種,每一類都各有其特色,按常規,需要在課堂上一一介紹其分佈位置、原因、特點等。如此一來,本節課內容多、難度大、要求高。

這節課我認爲比較成功的地方是附加了知識遷移練習,引導學生探索,以充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爲地理原理例證或驗證,通過案例材料,引導學生融會貫通,學以致用實現知識與能力的遷移。

《農業與區域可持續發展》說課稿

一、說教材

(一)教材內容分析與處理

高中地理必修Ⅲ的主要知識構成爲區域地理學,作爲必修Ⅲ的關鍵知識內容--第二章《區域可持續發展》,以案例的形式,全面系統地講述了不同區域類型可持續發展的措施及效果,旨在解決如何實現區域可持續發展的問題。農業產業活動作爲區域整治與開發的關鍵問題之一,第四節《區域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以美國爲例,爲其他區域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可借鑑的經驗,是第二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節教材由“美國農業生產條件”、“美國的農業生產地區專門化”、“美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三部分組成,結合實際教學情況,本堂課將只講授教材“美國農業生產的條件”、“ 美國的農業生產地區專門化”這兩部分內容,而這兩部分內容對後面學習“美國農業生產的問題及可持續發展對策”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瞭解美國農業生產條件、美國農業生產的特點。

2、能力目標

通過對美國本土地形、氣候的判讀,培養學生讀圖獲取地理信息的能力、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並嘗試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和技能對地理信息進行整理、分析,並把地理信息運用於地理學習過程,提高學生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探究地理問題的興趣和動機,養成求真、求實的科學態度,提高地理審美情趣。

增強對資源、環境的保護意識和法制意識,並形成可持續發展觀念,增強關心和愛護環境的社會責任感,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

(三)教學重難點及突破

1、重點

美國農業生產的條件、特點

2、難點

① 美國農業生產的條件

② 美國主要農業帶的空間分佈

③ 通過具體實例分析,把理論和實踐緊密聯繫起來

3、重難點突破

農業生產活動、分佈與自然地理條件密切聯繫,還受社會經濟條件等因素的影響。本節注重學生獲取、分析地理信息能力的培養,因此對於本節的教學重難點,除了由教師引導學生從這些方面進行分析外,關鍵是讓學生根據提供的相關資料,充分調用原有地理知識,,讓學生自己歸納總結美國農業生產條件,以及掌握美國主要農業帶的分佈。

針對這種情況,我主要通過以下三個方面來突破本節的重難點。

① 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爲學生提供瞭如“美國本土氣候類型圖”、“美國地形平面圖”、“美國地形縱剖面圖”等相關資料,彌補學生直接經驗的不足,並結合活動內容,創設了相關情境,從而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學習。

② 開展豐富的課堂教學活動。在課堂教學中,我精心設計了教學活動,如“我來說說美國農業生產條件——我說、我說、我說說說!”、“我爲玉米、小麥、棉花、乳畜業找‘婆家’”等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經過相互間的討論、交流來獲取答案,既加強了學生自主分析問題的能力,也加強了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這樣學生所獲取的知識遠比老師的簡單傳授印象更深刻。

③ 通過反饋練習,讓學生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具體問題,從而達到理論聯繫實際的目的

二、說教法學法

1、教法

爲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調用、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得到提升,本節課我將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採用問題引導式教學法、案例法、歸納法進行教學。

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如果將總課題突兀地交給學生去“探究”,學生只會無從着手。對於本堂教學內容,將問題分解爲一個個梯級深入的小問題,同時創設生動的學習情境,達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充分調動學生的舊有知識儲備,並通過地理圖片展示,彌補學生直接經驗的不足;在激活學生舊有知識基礎並予以補足的基礎上,通過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在老師的輔助歸納總結中,幫助學生建立新知。

2、學法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體會到,在傳授學生知識的同時,必須教給他們好的學習方法,就是讓他們“會學習”。

我注重了對學生學習方法的研究和指導,既加強了對學生思維能力、探究能力的訓練,也保持了讓學生在地理課堂上儘可能多的理解和記住地理知識的習慣。對於本節主要知識點的教學,我都遵循: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學生自主討論解決問題——歸納總結的教學步驟,由表及裏,由淺入深,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既有利於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利於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

三、說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在導入新課環節,通過一組圖片的欣賞,讓學生對美國農業有一種感性的瞭解。

圖片欣賞完以後,向學生提出問題,看學生是否能猜到這是哪個地區或者哪個國家的農村風光,在學生的踊躍回答以後,告訴學生答案,這是美國的農村風光。

通過圖片的欣賞,我們可以從側面來了解美國的農業生產,從而以此爲切入點,導入本節內容——以美國爲例,來探討區域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進入到講授新課環節。

2、講授新課

① 美國農業生產條件

作爲本節的教學難點之一,關鍵是讓學生自主獲取、分析相關信息,瞭解美國農業生產的條件。因此,對此教學難點的突破,首先,通過一段視頻,讓學生從視頻材料中提取信息,瞭解美國農業生產的概況——“雖然美國從事農業生產的人數不多,但是其農業生產總值和農產品產量均居世界首位,是世界上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從而可見美國農業的發達程度,既然美國農業生產如此發達,那適合美國農業生產的條件又有哪些呢?通過此問題的提出,將學生引入“美國農業生產條件”的學習。

對其農業生產條件的分析,我設計了“我來說說美國農業生產條件,我說、我說、我說說說”的教學活動,併爲學生提供了兩組圖片,一組是美國本土經緯度位置圖和美國本土氣候類型圖,一組是美國地形平面圖和縱剖面圖,讓學生自己從這兩組圖片中獲取信息和結合學生已有的地理知識來談談美國農業生產的自然條件,同時對於教材“冷空氣的影響範圍爲什麼會如此廣大”這個活動題目,我創設了北風呼嘯雪花飛舞的學習情境,結合此情境達到讓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目的。

這樣,通過對圖片信息的提取和分析,結合情境的創設,再經過學生之間的相互討論和老師的歸納總結,讓學生了解氣候、地形對美國農業生產的影響。

在瞭解影響美國農業生產的自然因素以後,又以問題的形式:“我們還可以從哪些方面來說說美國的農業生產條件呢?”,仍然經過學生的討論學習,讓學生了解美國農業生產的社會經濟條件——追求效益、便捷的交通運輸、科學技術以及國家的政策法規等。

最後總結美國的農業生產條件——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

這樣一個一個問題的引導,經過一個一個問題學生的自主討論解決,從而實現“美國農業生產條件”這個難點的突破。

至此,教材第一部分:“美國農業生產條件”的講授到這裏也就完成了

過渡:

提出問題:在這些因素的共同影響下,美國的農業生產又具有什麼樣的特點呢?從而過渡到第二部分內容——美國的農業生產地區專門化的學習。

② 美國的農業生產地區專門化

作爲本節的難點之二,是在瞭解美國農業生產條件的基礎上,讓學生了解美國主要農業帶的分佈及特點。對於此難點,首先通過一段文字材料讓學生簡單瞭解美國農業生產的特點——將全國分爲若干個農業區,並通過四幅圖片讓學生更直觀地瞭解美國的農業生產,接下來便向學生介紹什麼是“農業生產地區專門化”,同時提出問題:美國的農業帶究竟是如何分佈的?

對於這個問題的解決,我設計了“我爲玉米、棉花、小麥、乳畜業找‘婆家’”的活動,活動分爲小麥、棉花、玉米、乳畜四個組進行,讓學生根據棉花、玉米、小麥的生長習性,發展乳畜業應考慮的條件以及結合圖中所示區域的地理環境特點爲小麥、玉米、棉花、乳畜業找到合適的“婆家”。各組討論及交流以後派出代表來爲各自負責的農業生產找合適的分佈區域。根據各小組的討論及發言情況,由教師對每組討論回答情況進行小結,最後再從總體上進行總結,形成整體印象。

這樣經過學生的分組討論及交流學習,瞭解了各個區域的自然條件和各農業生產活動應考慮的條件,由淺入深,讓學生清楚地瞭解美國農業帶的分佈情況。

最後提出問題:美國爲什麼要實行農業生產的地區專門化,這樣又具有什麼樣的優越性呢? 讓學生試着歸納農業生產地區專門化的目的與優越性,再由老師進行總結。

至此,完成“美國的農業生產地區專門化”的講解。

3、歸納總結

結合板書,對本堂課的學習進行總結。

4、反饋練習

本節重點分析了美國的農業生產條件以及美國農業生產的分佈特點,在此基礎上,爲檢驗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分析問題、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設計了此開放性題目:“請同學們根據本節所學內容,分析湖南省發展水稻生產的條件。”讓學生結合這堂課所分析的美國農業生產的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來分析湖南省的水稻生產,這樣就實現了本堂課第三個難點“理論聯繫實際”的突破,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