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人教版揚州慢教學設計(合集5篇)

本站小編爲你精心整理了5篇《人教版揚州慢教學設計》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人教版揚州慢教學設計》相關的範文。

人教版揚州慢教學設計(合集5篇)

篇1:揚州慢教學設計

一、設計理念

《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語文教學應爲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激發其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讓他們成爲課堂的主人,在課堂中充分的展示自己,感悟語文課堂的魅力。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作爲輔助學生展示自我的幫手,即時的引導學生掌握知識,完成教學任務。

二、教材分析

姜夔的《揚州慢》是高中語文選修本《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中詩歌部分第二單元的推薦作品。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是“置身詩境,緣景明情”,而《揚州慢》在寫景抒情上又具有代表性,對《揚州慢》的學習有助於學生消化單元知識,強化單元重點,所以依據新課標中“知、過、情”三個維度,結合單元教學要求和本課特點,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爲:

知識與能力:

1、理解並分析詩歌中“情”與“景”的關係;

2、培養學生閱讀鑑賞中國古代詩詞的能力,使其通過詩詞的語言體會作品的意境和情感。

過程與方法:

1、誦讀法。

2、點撥法。

3、品析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詞中的“黍離之悲”,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教學重點:

理解並分析詩歌中“情”與“景”的關係;教學難點:抓詞眼“空城”,分析景物“清冷”特點,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講解這篇文章時,我抓住了單元要求:引導學生理解掌握古代詩歌鑑賞的基本方法“置身詩境,緣景明情。”因此,我把這堂課的教學目標定爲兩點:

2、學習用“置身詩境、緣景明情”的理論方法分析鑑賞詩歌。通過兩種方法的應用來達到單元目標要求,讓學生理解本詞的內容,在理解中把“置身詩境、緣景明情”作爲教學重點,理解“置身詩境、緣景明情”的真正內涵。從而解決本課的難點:靈活運用情景交融的詩歌鑑賞方法分析鑑賞詩歌

三、教法和學法:

(一)教法:

俗語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詩歌的教學離不開誦讀,我將誦讀法作爲自己教學設計的一個切入點,通過多種方式的誦讀去表現文中主人公姜夔目睹滿目淒涼衰敗的景象所產生的無限感慨。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對學生的誦讀要求是:讀出感情,讀出韻味,讀出個性,讓學生在反覆的誦讀中逐漸完成對文章情感的品味,內容的分析,表現手法的探究,讓學生不僅品出了感情,還學會誦讀以及對詩歌的鑑賞。所以在教學中我打算將誦讀法作爲主要的教學方法,再配上我適時的點撥有效的引導去激發學生分析鑑賞詩歌的興趣。

(二)學法: 新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理念,就是培養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爲此我設計了朗讀法、討論法、品析法等激發學生品讀詩歌的興趣,在學法上,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在朗讀、答問、賞析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教師的主導性。讓學生在誦讀中體味詩歌的意蘊,體味作者的情感,真正完成本單元“置身詩境、緣景明情”的教學要求。

四、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導入新課。

1、欣賞散文詩朗誦《訴說揚州》。

2、導課:

由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廣陵》中“煙花三月下揚州”可以知曉,揚州是我國的歷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淮左名都”之譽。古代詩人曾用“春風十里揚州路”,“十里長街市井連”等詩句來描繪它的市容。讓揚州成了許多文人墨客魂牽夢繞的地方。然而,經過戰爭的洗劫,昔日繁花似錦的揚州變得一片荒蕪,再到揚州會是怎樣的心情?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姜夔的《揚州慢》。

(二)解題及誦讀提示

“揚州慢”,既是詞牌又是詞題。

揚州――詞的內容慢――慢詞(曲調舒緩)

朗讀指導:曲調舒緩、吐字宜慢、停頓稍長。

(三)音讀課文,把握節奏。

強調字音:少(sho)駐初程薺(j)麥青青

胡馬窺(kuì)江豆蔻(kòu)詞工

指導誦讀:

詞的節拍不像詩歌哪樣整齊劃一,誦讀時要注意音節的停頓。例如:“猶/厭言兵 算而今/重到虛驚 年年知/爲誰生”

(四)意讀課文,整體感知。

指導誦讀:

這首詞的有些特殊句式被稱爲“一字逗”,因爲它開頭用一字領起,其意義直接貫穿到本句及下句,讀這類句子要讀出提示語氣,例如:“過/春風十里”的“過”;“盡/薺麥青青”的“盡”;“自/胡馬窺江去後”的“自”;“縱/豆蔻詞工”的“縱”;“念/橋邊紅藥”的“念”。

合作探究:

找出《揚州慢》中描寫之景和所抒之情。

描寫之景:所抒之情:

二者之間的關係:借景抒情、情中寓景――緣景明情

(五)情讀課文,把握情感、

剛纔我們已經找出了描寫揚州景物的句子,現在我們對它做以整理分類,哪些是實景?今日揚州的特點用文中的一個字來概括。哪些是虛景?昔日揚州的特點也用文中的一個字來概括。

明確:

實景(今日之揚州):

虛景(昔日之揚州):

指導誦讀:

剛纔,我們已經對這首詞的內容作了分析,因此,在朗讀的時候,上片要讀出今日揚州城“空”的特點以及對造成這種“空”的原因的厭惡之情,具體爲“自胡馬窺江去後(沉痛),廢池喬木(惋惜),猶厭言兵(憎惡)。”而下片則要讀出即使杜牧復活來到這裏,看到揚州這番荒涼的的那種驚訝之情。具體爲“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短促的語氣,驚訝的表情);“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低沉的聲調,痛惜的感情);“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爲誰生?”(高亢的聲調,憤激的語氣,疑問的語氣)。

(六)美讀課文,賞析名句。

要求:選出本詞之中自己最喜歡的句子,說明理由並進行賞析。

明確:

(七)教師總結,集體誦讀。

小結之語:

認真的品讀姜夔的這首詞,思緒會隨着作者的情思而起伏,閉目遐思之中,依稀可以望見在一個雪後的清晨,正值風華年紀、西風瘦馬布衣青衫的姜夔來到揚州,徘徊在竹西亭邊,二十四橋下,希望尋找當年杜牧的蹤跡,然而望見的卻是滿眼的荒草廢墟,因而悲從景生,哀從心起,緩緩步行中,驚歎“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是啊,即使杜牧活到此時,也會被眼前景象驚呆,大詩人再也不會有“春風十里揚州路,捲上珠簾總不如”的意興了。

揚州破敗了,破敗在荒淫無能的南宋小朝廷手中,破敗在一大羣貪生怕死的文官武將手裏,布衣青衫的姜夔來到此地,爲她唱一首輓歌,他沒有杜牧的依紅偎翠,春眠不曉。他匆匆的來,又匆匆的'走了,在斜陽巷陌中,留下了瘦馬枯繮的長長身影,留下了他的這首《揚州慢》。

現在,請同學們一起,齊聲誦讀《揚州慢》。

(八)拓展閱讀,提升自我。

我們在鑑賞詩歌時,要抓住詩歌中作者描寫的景,進而由景生髮的情,結合這種“置身詩境,緣景明情”的詩歌鑑賞方法,我們再來學習一首詩歌

《蘇幕遮》

范仲淹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註釋:

1、黯鄉魂:黯,沮喪愁苦;黯鄉魂指思鄉之苦另人黯然銷魂。黯鄉魂,化用江淹《別賦》“黯然銷魂者,惟別而已矣”。

2、追旅思:追,追纏不休。旅思,羈旅的愁思。

3、夜夜除非,即“除非夜夜”的倒裝。按本文意應作“除非夜夜好夢留人睡”。這裏是節拍上的停頓。

篇2:揚州慢教學設計

一、三維目標

1、知識和技能:瞭解《揚州慢》內容,學會朗讀、聯讀和賞讀。

2、過程和方法:通過不同層次的讀,掌握“一詩四讀”的方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體會詩中“黍離之悲”,聯讀其他表達國土淪喪的詩歌,培養學生熱愛國土的情懷。

二、教學重點

1、體會詩中的“黍離之悲”,激發愛國情懷。

2、賞讀詩歌,把握美點妙處。

三、教學難點

1、和其他相似詩歌的聯讀,需要學生髮散思維。

2、對詩歌美點妙處的賞讀,需要學生在欣賞的基礎上,組織賞析語言。

四、教學方法

1、誦讀法:好詩不厭百回讀,以讀帶動賞析。

2、點撥法:對於詩中的難點,老師要相機點撥。

3、拓展延伸法:在聯讀環節,對有相似點的詩歌進行拓展,開拓學生視野,擴大課堂容量。

五、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六、課時安排:

一課時

一、導語設計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在歷史的天空中留下了無數璀璨的明星,比如李白,比如杜甫。他們也爲我們留下了無數輝煌詩篇,比如這首詩,大家齊讀。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揚州,自古以來就是物阜民豐之地、花團錦簇之城。“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事。很多文人到了揚州,或詩或詞或歌或賦,今天,我們走近南宋一位詞人,看他到了揚州有何所見、何所聞、何所感、何所思。(板書:揚州慢)

二、告知目標

古人云:“好詩不厭百回讀。”古人又云:“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古人還雲:“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可見,美讀是開啓詩歌之門的鑰匙。所以,今天我們以讀爲主,分爲下面四個層次的讀:

(一)初讀:讀得準確流利

(二)朗讀:讀出情感意蘊

(三)聯讀:讀出深度廣度

(四)賞讀:讀出個性理解

三、層層深入、由淺入深地讀

(一)初讀:讀得準確流利

我們首先要讀得準確流利,這是鑑賞詩的基礎,讀不準字音,讀不準句讀,讀不成句,讀得磕磕絆絆,讀得結結巴巴,何談賞析呢?我早自習已經佈置預習了,我們來檢查一下預習效果,看看能否完成最淺層次的目標。(請一學生讀)

在此基礎上,我們還要讀出抑揚頓挫。老師作朗誦指導:

首先,這首詞的詞牌是什麼?揚州慢。這是一首寫揚州的慢詞。慢詞是依據曲調舒緩的慢曲填寫的詞,重抒情。因此,我們要放慢語速來讀。

其次,上下闋分闋處停頓。

再次,“一字領”處作停頓。如“過”、“盡”、“自”、“縱”、“念”等字眼。

(按這些要求自由朗讀,之後找一學生讀,力求讀出抑揚頓挫。)

(二)朗讀:讀出情感意蘊

詩歌是抒情言志的作品,“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詩歌中各種各樣的感情感染着人、鼓舞着人、激勵着人、陶冶着人。那麼,本詞表達一種什麼樣的情感呢?

1、作者看到的揚州有着什麼樣的特點?(荒涼、淒涼)

2、從哪些詩句可以看出?(薺麥青青、廢池喬木、清角吹寒、冷月無聲等)

3、用上片一個詞概括揚州城。(“空城”或“廢池”)(板書此詞)

4、今天的揚州城如此荒涼、如此蕭條、如此肅殺,過去的揚州城是什麼樣的呢?(繁華)用上片具體的詞回答。(“名都”或“佳處”)(板書此詞)

5、昔盛今衰是由什麼原因造成的?用原文中的詩句回答。(自胡馬窺江去後,廢池喬木,猶厭言兵)

是的,戰爭是摧毀人類文明的黑手,君不聞“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君不聞“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裏人”;君不聞“漢皇開邊意未已,邊廷流血成海水”。北宋末年,靖康之變,徽欽二帝被掠,宋室南遷,偏安江南,半壁江山淪爲敵手,中原人民慘遭劫難。揚州,也經歷了戰火的洗劫。此時的揚州是薺麥青青、廢池喬木、清角吹寒,鮮紅的芍藥年年盛開,卻無人欣賞。此情此景,怎一個“悲”字了得!我們應帶着悲涼、悲傷、悲痛來讀此詞。

(老師範讀。學生帶着感情自由朗讀。請一同學投入感情朗讀。)

(三)聯讀:讀出深度廣度

1、人們常說:幸福總相同,悲傷千萬種。本文的“悲”屬於那一種呢?結合小序看最後一句。(黍離之悲,並板書此詞)

2、什麼叫“黍離之悲”?結合註釋解釋。(國家淪亡的悲痛)

3、表達國家淪亡悲痛的詩我們已經學過不少,你能想到哪些?

(學生每回憶起一首,可以在老師的帶領下齊背,如《示兒》、《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水龍吟・楚天千里清秋》等。)

4、辛棄疾還有一首詞,也寫了戰火燃燒的揚州,還記得是哪一首嗎?(《永遇樂・北固亭懷古》)學生結合背投齊背。

5、此詞和《揚州慢》相比,都表達了“悲”,悲中有何不同?(《永》慷慨悲壯,《揚》哀婉悲涼)

6、兩詞都想到了哪些古人?類型有何不同?(《永》想到的都是英雄人物,他們要麼建功立業,要麼出師北伐,要麼橫刀立馬、馬革裹屍、馳騁疆場;《揚州慢》想到的是杜牧,是才子佳人、雅士風流。)

一個婉約,一個豪放;一個慷慨激昂欄杆拍遍,一個低唱悲吟瞻顧徘徊;一個追念英雄想收復故土一展雄才,一個懷念才子想重溫舊夢恢復繁華;一個悲嘆國土淪喪江山易手憂國憂民,一個惜美人芳草風流盡去感時傷世。

(請兩個同學分別讀,讀出兩者區別。)

當然,以今天曆史唯物主義觀點來看,遼、夏、金、元都是中華民族的一部分了。近代以來,列強入侵,國土淪喪,也有詩人表達這種悲痛,聞一多在《七子之歌》一遍遍撕心裂肺的吶喊“我要回來,母親!”;戴望舒用他殘損的手掌,摸索這廣大的土地,這一角已變成灰燼,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艾青說:“爲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爲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那麼,爲什麼這些詩人眼裏常含淚水,因爲對這土地愛得深沉。所以,我們要愛惜腳下每一寸土地,哪怕它是一個小小的彈丸一樣的島嶼。希望中華大地上不再有黍離悲吟,希望每一個鄉村都永遠寧靜美好,希望每一個城市都永遠繁華富麗!

(四)賞讀:讀出個性見解

黍離之悲,是我們對整體感情基調的把握。當我們細化到每一句的時候,又該如何讀呢?下面,我們進行個性化的賞讀,你最喜歡哪一句?爲什麼?在賞析前或後面投入感情地讀。

(學生自由選擇,自己分析文中的美處妙點,並投入感情地讀所選句子。)

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一千個讀者心裏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管怎樣把握,只要讀得流暢、讀得優美、讀得動聽、讀得感染人,就是好的朗讀。

以上是我們的理解,融入了我們的感情和再創造。姜夔當年自度曲,填了這首詞。最早的詞就是唱的,傳唱於勾欄瓦肆之間。今天,我們還原詞的本色,穿越千年的時空,去聆聽那個時代的悲唱,去感受揚州的悲涼,去體會姜夔內心的哀傷。下面我們用美的音樂去體會美的文學(聽歌曲《揚州慢》)

結語:這節課我們以美讀的方式賞讀了這首詞。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中國詩詞浩如煙海。我希望大家多做這樣的美讀,讓我們的生活充滿詩情畫意,讓我們的青春飛揚着郎朗書聲!

四、作業佈置

從“冷月無聲”出發,進行寫月詩的聯讀。

五、板書設計:

空城黍離之悲名都

六、教學反思暨說課稿

美讀,開啓詩歌之門的鑰匙

站在三尺講臺,我常常心懷感恩,覺得此生和語文相伴、和書香相伴、和朗朗書聲相伴,真是我的幸運。課堂上,我和學生們一起翻閱那線裝的古典,體會風騷中那位伊人在水一方;屈原和杜甫的風骨,依然散發着歷史的憂傷;李白和蘇軾的酒量在唐詩宋詞里豪放;曹雪芹的紅樓裏,還可嗅到林黛玉的花香……有這麼美妙的詩歌,有這樣美麗的藝術,總是讓人忍不住想大聲朗讀,甚至放聲歌唱。

古人云:好詩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美讀,是開啓詩歌之門的鑰匙。因此,我就設計了這節以讀爲主線的課型。

但是,讀應該是有層次的、有科學性的。只是老師讀了學生讀,男生讀了女生讀,第一組讀了第二組讀,個別讀了集體讀,這樣的讀是一個層面上的,不深入的。因此,我設計了由淺入深的四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較爲簡單。預習中就可以完成目標,但是是基礎是前提。在此基礎上老師作朗誦指導,學生再讀。這一環節體現語文聽、說、讀、寫四大能力中“讀”和“說”的能力。

第二層次,投入感情的朗讀。設計幾個問題,和學生一起體會作者感情。理解感情是朗讀的基礎,也是大學聯考考點之一。

第三層次,由“悲”細化到“黍離之悲”,由黍離之悲聯讀相似感情的詩歌。語文課程標準強調,老師要注意“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這樣的聯讀設計力求實現不同內容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

以前,在教學中也進行過這樣的聯讀設計。比如學習了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可以在第二課時設計“邊塞詩聯讀”,讓學生感受什麼是邊塞詩,感受祖國古代邊塞視野的開闊、勁舞的荒寒、風光的綺麗、征戰的悲壯以及戰士的情懷。平時多進行這樣的聯讀教學,一定能夠拓寬課堂教學的寬度和廣度,一定能夠表現出宏闊大氣的風格。

本來最早設計整節課都是這樣的聯讀,後來又放棄了。因爲近幾年來,人們對公開課華而不實的花架子多有詬病。語文教學公開課也有“早出”的現象。所謂“早出”,就是以縮短時間的方式,在對課文才有了一些感知後就早早地離開課文,進行所謂的拓展。這樣的早出其實是拔苗助長式的拔高,對經典的文本蜻蜓點水式的閱讀,一味往外延伸,其實是捨本逐末、喧賓奪主。因此,我還是在品讀文本的基礎上設計了這一環節。

第四層次,進行個性化的賞讀。把讀的時間留給學生,把評的自由還給學生,把說的機會還給學生。在賞讀的過程中,勢必會涉及寫作手法,這又是大學聯考的一大考點。因此,此環節不可或缺。

學生上了大學後,就將和課堂上的語文說再見了,但生活中語文將永遠和他們相隨相伴,學會一詩四讀的方法,他們將受益終生。所以,我喜歡讓學生大聲朗讀,喜歡他們投入朗讀的狀態,喜歡課堂上的郎朗書聲,喜歡讓詩意地朗讀飛揚在每一個學子的青春歲月!

篇3:《揚州慢》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學習理解宋詞婉約派的風格特點:情景交融低沉傷感,講究格律音調和諧;

2。 重點領會兩詞情景交融的寫法和所表現出來的意境美;

[教學重點]

3。 注意兩詞所表達的情感和前課蘇辛詞在抒情內容和方式上的區別;

4。 背誦這兩首詞並熟記雨霖鈴和揚州慢兩種詞牌格式。

[教學難點]

鑑賞不同風格的詞作品。

[教學方法]

朗讀法,問答法,討論法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探海導航

先看自學提示,再結合課文註釋,弄清兩詞大意。可先做完能力演練題庫中的跟蹤試題。

《雨霖鈴》一詞重點要注意體會情景交融的藝術意境和纏綿婉約的風格。寒蟬雨歇,煙波暮靄,曉風殘月,都是暗淡而淒涼的景;執手相看,多情離別,風情無處說,抒發的是低沉傷感的情。景中見情,以情帶景,環境氣氛和主體情感融爲一體,刻劃出一對戀人依依惜別難捨難分的情景。

《揚州慢》一詞要重點體會作者深刻的愛國情懷和低沉的感情基調,以及觸景生情的表現手法。薺麥青青、廢池喬木、清角吹寒、冷月無聲等悽慘、冷落的氣氛使作者傷今懷古,不禁產生昔勝今衰之感。此外,還要注意體會化用杜牧詩詩所產生的新的藝術意境。

二、思路結構

《雨霖鈴》一詞寫於作者仕途失意又失去愛情慰藉之時,心情抑鬱,生活前途更感暗淡無光。因而所寫之景所抒之情均淒涼低沉。上闋寫與情人難捨難分、依依惜別的場面,以寫景爲主,但字字含情;下闋想象別後的生活場景抒發痛苦之情。

《揚州慢》一詞表達了作者感懷家圓、傷時念亂的心情。上闋全寫眼前實景,寫出了劫後揚州的蕭條景象,紀行寫景扣緊駐、看、想、聞開展描述層次;下闋傷今懷古以杜牧當年揚州詩之勝反襯現在揚州之冷清蕭條,扣住揚州著名的代表性景物— 二十四橋、芍藥— 來寫。結構圖:

上闋實寫蕭條之景

景物1:薺麥青青

景物2:廢池喬木

景物3:清角吹寒

下闋虛擬設想

擬想1:杜牧才情再高亦難賦深情

擬想 2:橋月仍在,玉人已無

擬想3:花開依舊,人事全非

三、疑難指津

《雨霖鈴》的景物描寫與抒情的關係:一是景物特徵鮮明。“寒蟬”“驟雨”“煙波”“暮靄”“楊柳岸”“曉風”“殘月”都是暗淡悽清且具有較大的聯想空間;二是景物含情。試想蟬是寒的、風是冷的、月是殘的、柳又有留意,怎不引起留戀與哀愁呢?這便是融情入景的寫法,“一切景語皆情語”。

如何理解《揚州慢》詞中杜牧詩句的引用?:揚州自古繁華,特別至中晚唐時期已成爲長江中下游流域經濟文化的中心,更是人文薈萃之地。唐人有很多詠揚州的詩作,猶以杜牧的幾首最爲著名。狀寫揚州之繁華無出其右者。姜夔在《揚州慢》中要表現揚州的昔勝今衰,化用杜牧詩句,一方面自己可省卻許多筆墨,更重要的還可引發讀者美好的回憶,反襯當今的蕭條敗落。

四、語言揣摩

1。“今霄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評析:這是柳永的名句,歷來膾炙人口。妙就妙在問得清晰明白,答得含蓄生動,似答非答,韻味無窮。更妙的還在於景物鮮明且又含情。“楊柳岸”“曉風”“殘月”三項景點十分和諧地融合在一起,構成一個層次分明、幽靜而開闊的意境,引人入勝。另外古人有折柳相送的習俗。“留”“柳”諧音,折柳相送是希望對方留下來,古代文人寫離別之情往往要寫到楊柳,《詩經采薇》“昔人往矣,楊柳依依”寫的就是離別之情。更兼之風月關情,何況是拂曉之涼風,黎明之殘月。因而,“楊柳岸曉風殘月”明寫實景,暗寫別情,顯得含蓄而有餘味。

運用:中國古代詩詞往往詩

畫相通,詩中有畫,

畫中有詩;詩可配畫

畫可配詩。該句詩兼

有詩情和畫意,請試

爲之配畫。只要能體

現主要大意 即可。示

例如右:畫中有流水

潺潺,揚柳依依,曉

風拂拂,燕子飛飛,

殘月隱隱,詩人提壺

獨行,似醒似醉。

2。“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爲誰生”

評析:姜夔遊揚州時值隆冬,芍藥並未抽蕊開花,但揚州芍藥向來以“甲天下”著稱,作者不禁想象到將來芍藥盛開,而名都已成空城還有誰來賞花采摘呢?全詞至此一聲長嘆,宛如百感交集,把傷今懷古之情推先高潮。也給讀者留下深沉的思考和回味。

運用:在這一片蕭條之中,二十四橋邊的紅藥仍一如既往的在縱情的茂盛的年復一年的開放,但是又有誰來欣賞與採摘呢?(翻譯與擴寫)

五、名題講析

1。對李清照《如夢令》一詞分析不當的一項是(1995年全國大學聯考題)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A.“不消”表面是指酒意未消,實際指的是消不盡的傷感和煩悶情緒。

B.“綠肥紅瘦”中的“綠”、“紅”分別代替葉和花,“肥”“瘦”分別 形容葉的茂盛和花的凋冷。

C.這首詞從一般的敘述轉入到一問一答,然後是設問和慨嘆,層層拓展、深入。

D.作者採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達對春光留念和惜別的`一種傷感情緒。

講析:本題選用了宛約派李清照的詞作名篇,詞中亦有情景交融的特點。四個選擇項分別考了詞語的含 義、詞語的煉字煉意、詞作的思路、詞作的表現手法,都是古詩詞鑑賞的基本要素。A項是分析“不消”二字的深層含義,從全詞立意看A是正確的;B項是對煉字煉意 的分析,這裏“綠”“紅”“肥”“瘦”都是借代手法,體現作者煉字的新奇,歷來頗受稱頌把玩,分析 也是正確的;C項是對詞作思路的概括,詞雖簡短,卻有敘事過程和抒情層次,分析正確;D項鑑賞的角度是表現手法,作者寓情於事,融情於景,並非“直抒胸臆”,因而D項分析不當,應選D項。

六、風景剪輯

剪輯1:

柳永字耆卿,名三變。善爲樂章,長於慢詞,以描寫歌妓生活及失意文人見長,且多寓以同情之意 ,市井特聲鮮明,語多俚俗,深受歌妓和笛工們的賞識和歡迎。初試不第,作《鶴沖天》詞雲“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後再次應試,宋仁宗故意將其黜落且曰“且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自是柳永便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

剪輯2:

宋詞代表了宋代文學的最高成就。北宋前期詞壇的中心人物是晏殊和歐陽修,後來大政治家范仲淹又開闢了詞的意境並啓發了豪放派詞風,慢詞聖手柳永拓寬了詞的篇幅並發展了宛約派詞風。北宋後期大文學家蘇軾對詞進行了徹底的革新開創了豪放派詞風,周邦彥則成爲此時宛約派之集大成者。南宋前期辛棄疾、陳亮等繼承了豪 放詞風並形成了愛國詞派, 李清照是此時的宛約派大家。南宋後期出現了以姜夔爲首繼承了宛約派詞風並發展爲格律詞派。

篇4:《揚州慢》教學設計2

《揚州慢》教學設計2

揚 州 慢

姜 夔

[教學目標 ]

1、初步瞭解宋詞的特點。

2、具體領會宋代幾位著名詞人作品的風格。

3、豪放派和婉約派的特點。

[教學重點]

體會李白浪漫主義創作方法的基本特點;

[教學難點 ]

鑑賞不同風格的詞作品。

[教學方法]

朗讀法,問答法,討論法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

一、作者簡介:

中國文學史上,宋詞和前代的唐詩,後代的元曲,都分別是代表一個時代的文學樣式。宋詞按時代分爲北宋、南宋兩個時期;按流派,習慣上又分爲豪放、婉約兩派。豪放派的代表作家是蘇軾和辛棄疾,婉約派(也稱格律派)在北宋的代表是柳永,在南宋的代表,前期是女詞人李清照,後期則推姜夔。《揚州慢》便是姜夔的代表作。

姜夔,字堯章,自號白石道人,鄱陽(今江西波陽)人,南宋著名詞人,音樂家。少年時期流寓湘、鄂間,後移往湖州(今浙江),漫遊蘇、杭、維揚等地,與范成大、楊萬里、辛棄疾等人交往。這對他在詩詞藝術的發展上頗有影響。他具有多方面的才能:

善書法,精音樂,在詞壇上屬婉約派。他主張嚴謹的格律和章法,反對油腔滑調,不寫淫詞穢語;在文學上刻意求工而不流於浮豔輕靡,對後世有較大影響。他屢試不中,沒有做過官,一生過着清客生活。正因爲他託身權貴門下,生活閒適,和當時的社會現實相脫離,以致視野不闊,情調低沉,這在他的詩詞中有明顯的反映。著有《白石道人詩集》

在姜夔生活的年代裏,南宋小王朝國勢危弱,長江以北的淮河一帶已成爲荒蕪的'邊地。但大多數的士大夫卻只顧宴飲逸樂,不思恢復。在詞人早期直至晚年的部分作品中,能針對這種情況,反映了一定的愛國精神和不滿現實的思想,特別是晚年時,他那力主恢復,同情淪陷區人民的思想傾向較之早期作品有進一步的發展。

在南宋詞壇上,姜夔、辛棄疾、吳文英鼎足而三,成爲“清空”詞派的代表作家,在宋詞的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留有《白石詞》,其中有十七首附有旁譜,這是宋詞中僅存的樂譜。

姜夔的詞,常有小序,提示寫作緣由和主旨,大都語言精練,文筆優美,一散一韻,值得並讀。

二、背景簡介:

揚州,自從隋代開鑿運河之後,成爲了南北運輸的要道,商賈雲集,珠簾十里。而南宋王朝南渡後,金人屢次渡淮,揚州變爲殘破不堪。紹興三十一年 (公元1161年),金人十萬鐵騎破揚州,大肆擄掠,“橫屍二十里”,破壞極其慘重。雖已時隔十五年了,但作者經過揚州時依然“薺麥青青”,瘡痍滿目,不禁追憶喪亂,“感慨今昔”,表露出對國家衰亡的悲痛。雖然情調悽愴,但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揚州慢》是姜夔早期的代表作,抒發作者路過揚州時對國事悲涼痛惜的情緒。

三、課文分析鑑賞

淳熙丙申至  日(2),予過  維揚(3),夜雪  初霽(4),薺麥彌望(5)。

冬至這一天   途經揚州       下雪剛放晴   滿眼都是薺菜和麥子

入其城,則四顧      蕭條,        寒水自碧。         暮色漸起,

那    就四下裏看,一片蕭條景象  獨有清冷的河水碧綠     漸漸升起

自: 獨、獨自 。    意爲天色漸漸晚下來

戍    角(6)悲吟。予懷        愴然,感慨(於)今昔,     因  自度  此曲。

戍邊的號角 悲鳴    心裏(十分)悲痛  爲今昔的變化而感慨 於是  創制  曲調

今昔: 指今昔之變。

千巖老人(7)以爲有《黍離》(8)之悲也。                               &

篇5:《揚州慢》教學設計1

《揚州慢》教學設計1

雨 霖 鈴     揚 州 慢

[教學目標 ]

1. 學習理解宋詞婉約派的風格特點:情景交融低沉傷感,講究格律音調和諧;

2. 重點領會兩詞情景交融的寫法和所表現出來的意境美;

[教學重點]

3. 注意兩詞所表達的情感和前課蘇辛詞在抒情內容和方式上的區別;

4. 背誦這兩首詞並熟記雨霖鈴和揚州慢兩種詞牌格式。

[教學難點 ]

鑑賞不同風格的詞作品。

[教學方法]

朗讀法,問答法,討論法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過程 ]

一、探海導航

先看自學提示,再結合課文註釋,弄清兩詞大意。可先做完能力演練題庫中的跟蹤試題。

《雨霖鈴》一詞重點要注意體會情景交融的藝術意境和纏綿婉約的風格。寒蟬雨歇,煙波暮靄,曉風殘月,都是暗淡而淒涼的景;執手相看,多情離別,風情無處說,抒發的是低沉傷感的情。景中見情,以情帶景,環境氣氛和主體情感融爲一體,刻劃出一對戀人依依惜別難捨難分的情景。

《揚州慢》一詞要重點體會作者深刻的愛國情懷和低沉的感情基調,以及觸景生情的表現手法。薺麥青青、廢池喬木、清角吹寒、冷月無聲等悽慘、冷落的`氣氛使作者傷今懷古,不禁產生昔勝今衰之感。此外,還要注意體會化用杜牧詩詩所產生的新的藝術意境。

二、思路結構

《雨霖鈴》一詞寫於作者仕途失意又失去愛情慰藉之時,心情抑鬱,生活前途更感暗淡無光。因而所寫之景所抒之情均淒涼低沉。上闋寫與情人難捨難分、依依惜別的場面,以寫景爲主,但字字含情;下闋想象別後的生活場景抒發痛苦之情。

《揚州慢》一詞表達了作者感懷家圓、傷時念亂的心情。上闋全寫眼前實景,寫出了劫後揚州的蕭條景象,紀行寫景扣緊駐、看、想、聞開展描述層次;下闋傷今懷古以杜牧當年揚州詩之勝反襯現在揚州之冷清蕭條,扣住揚州著名的代表性景物― 二十四橋、芍藥― 來寫。結構圖:

上闋實寫蕭條之景

景物1:薺麥青青

景物2:廢池喬木

景物3:清角吹寒

下闋虛擬設想

擬想1:杜牧才情再高亦難賦深情

擬想 2:橋月仍在,玉人已無

擬想3:花開依舊,人事全非

三、疑難指津

《雨霖鈴》的景物描寫與抒情的關係:一是景物特徵鮮明。“寒蟬”“驟雨”“煙波”“暮靄”“楊柳岸”“曉風”“殘月”都是暗淡悽清且具有較大的聯想空間;二是景物含情。試想蟬是寒的、風是冷的、月是殘的、柳又有留意,怎不引起留戀與哀愁呢?這便是融情入景的寫法,“一切景語皆情語”。

如何理解《揚州慢》詞中杜牧詩句的引用?:揚州自古繁華,特別至中晚唐時期已成爲長江中下游流域經濟文化的中心,更是人文薈萃之地。唐人有很多詠揚州的詩作,猶以杜牧的幾首最爲著名。狀寫揚州之繁華無出其右者。姜夔在《揚州慢》中要表現揚州的昔勝今衰,化用杜牧詩句,一方面自己可省卻許多筆墨,更重要的還可引發讀者美好的回憶,反襯當今的蕭條敗落。

四、語言揣摩

1.“今霄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評析:這是柳永的名句,歷來膾炙人口。妙就妙在問得清晰明白,答得含蓄生動,似答非答,韻味無窮。更妙的還在於景物鮮明且又含情。“楊柳岸”“曉風”“殘月”三項景點十分和諧地融合在一起,構成一個層次分明、幽靜而開闊的意境,引人入勝。另外古人有折柳相送的習俗。“留”“柳”諧音,折柳相送是希望對方留下來,古代文人寫離別之情往往要寫到楊柳,《詩經采薇》“昔人往矣,楊柳依依”寫的就是離別之情。更兼之風月關情,何況是拂曉之涼風,黎明之殘月。因而,“楊柳岸曉風殘月”明寫實景,暗寫別情,顯得含蓄而有餘味。

運用:中國古代詩詞往往詩

畫相通,詩中有畫,

畫中有詩;詩可配畫

畫可配詩。該句詩兼

有詩情和畫意,請試

爲之配畫。只要能體

現主要大意 即可。示

例如右:畫中有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