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計

目錄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計
第一篇:17.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計第二篇:《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計第三篇: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計及反思第四篇:《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計及反思第五篇:《17、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計》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17.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計

《地震中的父與子》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抓住重點詞句聯繫上下文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感悟父愛的偉大,受到愛的教育。

3、初步領悟文章抓住人物的外貌、語言和動作等描寫來表現父愛的表達方式。

教學重點:抓住重點詞句,感悟父愛的偉大。

教學難點:領悟文章抓住人物的外貌、語言和動作等描寫來表現父愛的表達方式。

教學過程:

一、課題質疑導入

1、板題,讀題。

2、質疑:這是一場怎樣的地震?地震中的父與子之間發生了什麼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通過找詞句、看圖片,感受這是一場大地震。

讓學生概括在這樣一場大地震中發生了一件怎樣的事。

學生瀏覽課文,說說課文告訴了我們這是一對怎樣的父與子?

三、順學而導,感受父愛

(一)靜心默讀1—12自然段,勾畫出能體現父親了不起的句子,並做批註。

(二)學生彙報學習收穫,教師相機點撥並指導朗讀。

(三)小結課文通過外貌、語言、動作的描寫來表現父愛的寫作方法。

三、情感昇華

透過課件的渲染,讓學生進一步體會父愛的偉大。

四、小練筆

已經挖掘了36小時了,可兒子生死未卜,這一刻,父親會對兒子說些什麼?請寫下來。 板書設計:

17地震中的父與子

了不起

父子

總會在一起

第二篇:《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計

地震中的父與子

一、啓情導入:

課件出示地震詞語看到“地震”這個詞,你能想到什麼?【生想地震的種種災難,注意控制時間】是啊,大地震對我們來說就是災難。災難給人們帶來無限的痛苦,災難也考驗着人們的意志。②【出示(課文插圖)】這就是洛杉磯大地震中的一個畫面,就在這片廢墟里,一對父子憑藉堅定的信念和愛的力量,創造了生命的奇蹟。 這個故事的名字就是《地震中的父與子》【大屏幕出示課題】。這也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師板書課題。

齊讀課題 《地震中的父與子》

二、初讀感知:

1.請同學們打開書,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什麼。

2.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本課字詞【出示字詞】:

【洛杉磯混亂 廢墟 瓦礫 爆炸 砸傷 開闢 破爛不堪 昔日】【疾步絕望顫抖 】師;誰來讀第一行?(指名一二人讀)-----分行讀

說說你課前預習有哪些收穫?

重點:字形——墟 爆 砸等字書寫時應注意什麼?(教師板書並用紅筆標示重點筆畫,學生記在歸納本上。)詞義——廢墟 混亂 疾步 昔日字音——混【學生如不彙報】 本文中“混”是個多音字,你能組個詞嗎? (生組多個詞後,出示例詞。提示記錄:及時記錄是你最好的積累方式) “顫”也是多音字,“寒顫”。 運用----你能任選其中一個或幾個詞說一句話,來描述一個地震場景嗎?【學生說不出來:出示地震圖片】(儘量引導句子正確、完整。)描述的很形象,多可怕的地震啊。那麼本文地震中父與子之間發生了什麼事呢?

3.彙報主要內容。

端書,快速瀏覽課文,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主要寫了在洛杉磯地震中一位父親冒着生命危險、不顧勸阻、堅持不懈地挖掘了38小時,救出了自己的兒子和兒子的同伴們。】【(很完美):你概括得很準確,“誰能用自己的話再來說說?”【不完整】 “什麼時間,地點,誰,發生了什麼事,經過怎麼樣?結果怎麼樣?補充一下就完整了。再指名說。【用詞不準】用哪個詞更好? 【太羅嗦】主要內容應擇最重要的內容來概括。時間,地點,說清楚了,只是經過這部分過細了主要講父親救兒子的經過,再精煉一些(具體指導相關地方進行概括)。誰能再說說,就像他這樣,用自己的話練習說說。

①如此感人的故事,這對父子一定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認爲這是一對怎樣的父子呢?a【答出了不起】)誰再來說說。b【答不出了不起】用文中一個詞來概括對,這是一對了不起的父子.c【無人舉手】快速瀏覽課文,看文中那個詞能概括。d 只答父親【堅持不懈,有責任感,不怕危險,可守諾言】兒子呢?【勇敢,先人後己,相信父親】用文中哪個詞直接概括出來了,就是“了不起”。

教師板書:了不起

三、研讀感悟

1.爲什麼說這是一對了不起的父子呢?帶着這個問題,默讀課文,圈畫出重點詞句,邊讀邊體會,把你的感受寫在旁邊。(默讀課文,哪些重點詞句讓你感受到了這對父子的了不起。圈畫出來,邊讀邊體會,把你的感受寫在旁邊。)

體會父親“愛”的了不起

1、 彙報12段時間外貌:

(學生自由抓詞體會。a 時間長--兩個白天,一個黑夜或一天半。(聯繫生活實際)b不吃不休c只重複着做一件事,挖掘。d 非常疲憊—聯繫外貌,課件詞語變紅色。)齊讀,你感受到了什麼?(時間長,艱辛)

2、 到底發生了什麼呀,讓這位父親如此艱辛,堅持不懈地挖着。

3、(彙報1、2段以讀代講:第一段:地震破壞性大,挖掘很困難。 第二段:衝向可

看出父親焦急 深愛兒子(動作描寫)

4、彙報“不論發生什麼,我總會跟你在一起!”

①聯繫下文,其他的父母是怎樣做的?指名 讀

談談你的感受。【其他父母都很絕望,而這位父親卻堅信兒子還活着,堅持去找。感受父親

的堅定】

【出示“ 無論發生什麼,我總會和你在一起。”】

②這句話爲什麼有這麼大的魅力呢?大家都來讀讀:“ 無論發生什麼,我總會和你在一起。”

這是對父親的什麼描寫?(心理描寫)談談你感受到什麼了。(可以看出平日裏父親就經常

說,也一定做到了。這是父親對兒子的承諾,兒子特別相信父親,記住了這句話。父親在災

難來臨時想到這句話,很愛兒子,有堅定的信念。如果答不出:注意經常這個詞,僅僅是說

說而已嗎?)如果你就是這位父親,無論發生什麼,你總會和兒子在一起。你會爲兒子做些

什麼呢?(學生想像回答。受傷時,遇到困難等)多麼了不起的父親啊!就因爲他深愛着兒

子,平時就給了孩子一個鄭重的承諾:“ 無論發生什麼,我總會和你在一起。”

③還有那些描寫表現了父親的堅定?(跪大哭想 堅定地站)

④就是這句話,使悲痛欲絕的父親堅強地站起來。因爲他心中有着堅定的信念【板書堅定並

提示:會學習的學生已經記下去了。】讓我們用堅定的語氣大聲讀出父親的信念。【齊讀:“不

論發生什麼,我總會跟你在一起!”】還發生了什麼呀?

5.彙報 阻攔【①、彙報一句:還有誰來勸阻父親?聽後,你有什麼感受?看課題的“中”

字,你知道了什麼?(很危險)結合你課前查找的資料說說。地震中還可能發生什麼危險?

【火災、水災,建築物坍塌、火山噴發,海嘯]②彙報三句: 這裏隨時會發生什麼樣的危險

呢?看課題中的“中”字,你知道了什麼?(很危險)結合你課前查找的資料說說,地震中

還可能發生什麼危險?。】 父親就身處這危險的環境中啊。可父親的回答卻是--“你是不是

來幫助我” 這裏抓住了父親的什麼來描寫的?【板書:語言描寫】【出示語段“你是不是來

幫助我”字變紅】這三處語言的描寫,你感受到父親的什麼心情?父親的這種心情,你能用

朗讀表達出來嗎?指名讀。評價:你讀出了父親的乞求,你讀出了父親的焦急,你讓我們感

受到了父親的堅定。最終人們搖頭嘆息着走開了都認爲這位父親因爲失去孩子過於悲痛,精

神失常了。人們哪裏知道,這位父親心中只有一個念頭,讓我們來替父親說出來吧:“兒子

在等着我。”他堅守着對兒子的承諾:“ 無論發生什麼,我總會和你在一起。”

6、這就是愛呀,有愛不會放棄。還記得我國汶川5.12大地震嗎?那一幕幕同樣令人痛

徹心扉。【播放視頻 愛】

7、此時的骨肉親情,化作了撕心裂肺的痛,也凝聚成了鍥而不捨的堅持。這位父親就

這樣堅持着,不顧一切地挖着。齊讀:【“他挖了八小時…… 到處都是血跡 ”】

看這句話: 【“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 作者

爲什麼不直接寫【出示:他挖了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 】而是不厭其煩地把時間羅列

起來?比較一下那句表達效果更好?(生:突出艱難的過程 父親克服困難執着信念)是

呀,結合學生的彙報:他可能一邊挖,一邊嘴裏叨唸着(指名說)。這是一種無法想象的堅

持,分分秒秒都是煎熬,字字句句都是血淚。 你能用你自己的方式,讀出你讀獨特的感受

嗎?(讀得慢,重,爲什麼這樣讀?)(讀得快急,你想表現什麼?)指名讀,評價再讀。

這是飽含血淚的情啊,我們已經感受到了這份令人痛心的愛,我們一起來讀讀。再讀【“他

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

此時的父親已經成了什麼樣了呀?【出示外貌課件】齊讀。 到處是血跡,怎麼會變成這

樣啊?同學們書上沒有具體說出父親是怎樣挖的, 可是看看他現在這副樣子吧,不難想象

這36個小時裏,面對着鋼筋水泥,巨大的石塊兒,面對着玻璃瓦塊,面對着許多難以想象

的困難,這36小時,會發生什麼令人觸目驚心的事呀?父親是怎麼挖的呀?請你閉上眼睛,

邊聽邊想象畫面,你看到了什麼?(生想象彙報。可能……還可能……)如果,在廢

墟上苦苦挖掘的是你的父親,你怎樣讀這句話?評價,再讀。

這位可憐又可敬的父親,一邊扛着肉體的傷痛,一邊扛着精神的壓力,在煎熬中堅韌不

拔地挖着。【出示全句】讓我用帶着深情來讚頌偉大的父愛:【師生齊讀“他挖了八小時……

到處都是血跡 ”】此時此刻你最想用哪個詞來形容父親?【了不起,怎樣的了不起?

恪守諾言、堅持不懈堅韌不拔等。在這段文字旁記下你深切的感受:歷盡艱辛,堅持不懈)

8、過渡:深厚的父愛,穿越了生死,創造了奇蹟,挖到38小時後他突然聽見瓦礫堆底

下傳出孩子的聲音。讀出來(生讀)。了不起的父親同樣有一位了不起的兒子。

感受兒子“讓”的了不起

1、【“先讓我的同學出去吧!我知道你總會和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論發生什麼,我知

道你總會和我在一起。” 】生自己感悟。追問:爲什麼說兒子了不起”

a阿曼達在廢墟下等了多長時間啊?出示【他等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

時】 你們可曾想到,這些年僅七歲的孩子在廢墟下,可能遇到什麼困難呢?【這裏沒有食

物,沒有陽光,沒有親人,可能呼吸困難。有的只是黑暗,恐懼。飢餓,寒冷 、疲倦】這

些7歲的孩子會又怎樣的表現?同樣只有七歲的阿曼達,卻告訴同學們:【齊讀阿曼達的話】

b 注意這一“讓”,“讓出了什麼?”【課件中“讓”變紅。】【高尚的品格 生命 對父親的

信任 】到底是什麼使阿曼達有了這樣的勇氣?對,是對父親的信任,是父親愛的力量啊,

這是愛的傳遞。

c、出示語段【父親的話,兒子的話同時出現,類似的句子變紅】:你從中還發現了什麼?

“不論發生什麼,我總會跟你在一起!”“不論發生什麼,你總會跟我在一起!”【類似的話在

課文中反覆出現三次】,這樣寫有什麼好處?【父愛的偉大,兒子對父親的信賴。父子都有

着堅定的信念,心靈相通。】記下去,這三個句子在文中反覆出現,多處呼應,充分表現了

崇高的父愛,和兒子對父親無比信賴。

四、總結。歷盡千辛萬苦,這對了不起的父子終於骨肉團圓了。讓我們一起感受這對父子跨越生死

的重逢的幸福。有感情讀最後一段 。

這就是發生在美國洛杉磯大地震中的一個故事。這是一個奇蹟呀, 你覺得是什麼創造

了這個奇蹟?愛的力量(板書愛畫 心形)同學們,父親深愛着他的兒子,所以在災難來

臨時,他能有戰勝困難的勇氣。因爲他經常對兒子說:“無論……在一起。”

兒子深愛着父親,所以在災難來臨時他有了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因爲他記住了父親的

話“無論……在一起。”

血脈創造奇蹟,骨肉情深,生死不離。讓我們把鏡頭拉回我們的身邊,再次感受這人間真

情,願我們共同進行愛的傳遞。(播放視頻)

五拓展延伸

同學們,生活中不是每個人都能經歷這種驚心動魄的事。其實,在我們平凡的生活中,

每天都能感受到父母的愛,你能用一句話說說,父母的愛到底是什麼嗎?父母的愛就是早起

爲我們熱好的---【一杯牛奶】,就是上學路上---【一聲聲的叮嚀】,就是【風雨中加在我們

身上的棉衣…還是…】每一天我們都在感受着父母那種無微不至深深的愛,濃濃的情。請

把這些生活中的小事選一件寫下來,送給你的父母吧!【出示課件】

*課後請回憶生活中父母所做的,看來微不足道,但卻飽含深情的事並把這份愛珍藏在你的

日記中,好嗎?

*推薦你課外閱讀: 朱自清的《背影》

林青玄的《父親的微笑》 荊棘鳥的《感悟父愛》。

第三篇: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計及反思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地震中的父與子》一文,是國小語文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中的一篇精讀課文,講

的是在一次大地震中,一位父親爲了尋找兒子,鍥而不捨地在廢墟中挖掘,最終與兒子劫後相逢的感人故事。讚揚了父子倆在險惡的環境面前自信、不向困難屈服的品格,表現了父子之間深深的情意。本單元幾篇課文表現並讚美了父愛、母愛、師愛、親鄰間的愛。通過本單元的學習,讓學生感受到愛是人世間偉大而純真的情感,培養學生關愛他人的高尚品質,教育他們把愛的火種撒向生活的每個角落。選編本課的意圖:一是引導學生通過對人物外貌、語言和動作的描寫,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提高閱讀能力;二是讓學生感受父愛的偉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

二、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父親在救助兒子過程中的心情,以及他不向困難屈服的堅強意志。

3、學習父子倆在險惡的環境面前充滿自信、不向困難屈服的品格,教育學生做一個意志堅強的人;理解信念和父愛的偉大力量。

三、教學重點、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父與子的了不起,在險惡的環境面前充滿自信,不向困難屈服的堅強意志。

四、教學準備:

1、學生預習課文,理清文章結構。

2、教師和學生蒐集有關地震的材料。

3、教師準備課件。(課件,《清晨》音樂、朗讀音頻,父親在營救兒子時候的圖片等。)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課題

2014年5月12日發生的汶川大地震,相信在座的每位同學都還記憶猶新吧!(播放圖片)說說看過後有什麼感想?學生說一說。

這節課我們來學習《地震中的父與子》一文,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1994年美國洛杉磯大地震中,一位同樣頑強的父親,冒着危險抱着堅定的信念,不顧勸阻,歷盡艱辛,經過38小時的挖掘終於救出了兒子和同學的事。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悟

1.默讀課文,用簡潔的話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談談讀了課文,自己有什麼感受?(板書:父子)

在正常情況下,埋在廢墟下的人生還的可能性大嗎?是的,生還的可能性非常小,然而這篇課文講的一個兒子與十四個同學在廢墟下支撐了38個小時,一個父親不顧危險堅持不懈地挖了38小時,你覺得這是一對怎樣的父與子呢?(板書:父了不起子)

(三)品讀課文,瞭解父與子的了不起。

爲什麼說這是一對了不起的父與子呢,父親了不起體現在哪?兒子了不起又體現在哪?請大家默讀課文、思考剛纔的問題,把相關的語句畫下來。

1、爲什麼說這是一個了不起的父親

(1)讀課文,從課文中找出能夠體現父親了不起的相關的語句。

全班交流:

①生彙報,師相機出示:

他挖了十二小時、二十四小時、三十六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佈滿血絲,渾身上下的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

②他挖了很長時間,到底挖了多長時間(三十六小時),三十六個小時兩個白天,一個黑夜就是這樣不停地挖呀挖(板書:挖)這是一個多麼堅韌不拔的父親。

誰能用朗讀來表達內心的感受。

(2)(想象畫面,豐富形象。)經過三十六小時的挖掘,父親變成一副什麼樣子,聯繫前面的錄像讀這句話,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從外貌看上去體會父親的艱辛,感受到父親的偉大。

(3)是什麼力量支撐父親挖了三十六小時?爲什麼不直接寫三十六小時?認真地思考這些問題。

交流討論:

出示課文相關句子:不論發生什麼,我總會和你在一起。讀一讀

③無論發生什麼,我總會和你在一起,這是父親經常對兒子說的話。

a、你們想象一下:這位慈愛的父親曾在兒子遇到什麼情況下說了這句話?

b、現在,在地震中到底發生了什麼?課文中怎麼說的?生讀課文相關句子。

④別的父母是怎樣的?有哪些人在阻止父親,這位父親是怎樣做的?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師生引讀課文)

⑤面對這麼多困難父親停止挖掘了嗎?(沒有)爲了要和兒子在一起,父親克服了哪些困難呢,你能仿照“不論??總??”這樣的句式來說嗎?如:不論別人怎麼勸解,父親總不停止挖掘。

⑥小結:不論發生什麼,我總會和你在一起,總之,這位父親心中只有一個念頭。

(4)有感情朗讀。

①永遠要和兒子在一起的堅定信念讓父親多麼的了不起,同學們,讀—— 生讀(他挖了十二小時、??到處都是血跡。)

②配樂讀課文。

2.爲什麼說兒子也了不起呢?

(1)討論:爲什麼說這是個了不起的兒子啊?你找到了哪些語句,說出你的體會。

(2)想象說話。

當他的爸爸這樣挖掘了十二小時??,阿曼達和同學們就等了十二小時、二十四小時、三十六小時),阿曼達在廢墟里會和同學們想些什麼?說些什麼?

兒子之所以可以支持38個小時,因爲爸爸說過“不論發生什麼,你總會和我在一起!”是這種信念支持着他,他相信爸爸會來救他。

(3)引讀課文父與子的對話部分:“當挖到36個小時,突然聽到?(師生對讀)。

教師小結:在漆黑的瓦礫堆下,38小時,沒有水,沒有食物,只有恐懼與危險,然而7歲的阿曼達卻能在這種情況下,堅信父親會來救他,告訴同學不要害怕,堅持生的希望,多麼勇敢多麼鎮定啊。是親情,產生信賴;是親情使父子心連心;親情使兒子堅信,父親總會跟他在一起,當得到父親的救援時,他首先讓同學出去,表現他捨己爲人,富有愛心(板書:勇敢、有愛心)這種巨大的精神力量來自對父親這句真誠諾言的信賴。

生讀:不論發生什麼,我總會和你在一起!

3、課文爲什麼反覆出現這句話。

當人們一次又一次地來阻擋父親、勸他放棄的時候,迴響在他耳邊的還是這句話——生讀;不論發生什麼,我總會和你在一起

當父親孤軍奮戰,傷痕累累,疲憊不堪就要倒下的時候,是這句話讓父親充滿了無窮的力量。

師生讀:不論發生什麼,我總會和你在一起

師:當兒子飢渴難耐難以支撐的時候是這句話給了他希望

師生讀:無論發生什麼,我總會和你在一起

總結:這句話讓我們體會到父親的責任感表現了崇高的父愛,兒子對這句話深信不疑說明了對父親多麼信賴。親情使人勇敢、無畏,親情使人無私、高尚(師:不論發生什麼,生:我總會和你在一起)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共同創造了神話般的奇蹟。

讓我們把父子幸福相擁的境頭永遠留在我們的心中。齊讀最後一段。

(三)總結全文,昇華情感

同學們,父子終於團聚,是信守承諾讓他們團聚,是親情使他們這樣幸福,同學們在成長的道路聲,你們也感受着各種各樣的愛,愛在我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中,願我們都能成爲故事中了不起的人。

(四)課後拓展,延續“親情”

1、出示圖片,體會母愛的偉大。

2、將這個感人的故事講給你的爸爸、媽媽聽。

板書設計:

17、地震中的父與子

我總會和你在一起 父了不起子

你總會和我在一起

教學反思:

《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課文講述的是1994年美國洛杉磯大地震中,一位父親冒着危險,抱着堅定信念,不顧勸阻,歷盡艱辛,經過38小時的挖掘,終於在廢墟中救出兒子和同學的故事,歌頌了偉大的父愛,讚揚了深厚的父子之情。這篇課文一是讓學生感受父愛的偉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二是引導學生通過對人物外貌、語言和動作的描寫,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提高閱讀能力。《地震中的父與子》是一篇表現特殊環境下的父子之情的課文,內容淺顯,但內涵深刻;語言平實,但令人震撼。

在這堂課的教學中,我以學生爲主體,以疑問促閱讀,並相機滲透讀書方法的指導。回顧這一堂課,整個閱讀教學的過程,就是一個質疑解疑的過程,是一個學生自主實踐、自行

發現、自我建構的過程。首先,大家對“了不起”質疑,從而帶動了全篇的閱讀;之後,學生針對父親在廢墟中挖掘的語句進行質疑,感受到了父愛的深沉偉大;接着,學生針對阿曼達在廢墟下的等待質疑,進一步體會到了阿曼達的了不起。以疑促讀,簡化了教學環節。這堂課的教學目標單純明確:通過課文的具體描述感受父與子的了不起。教學結構簡單樸實,體現了高年級閱讀教學的特點。一箇中心詞“了不起”,牽一髮而動全身;兩個板塊,感受父與子的了不起,清晰明瞭;一條主線,“不論發生什麼,我總會跟你在一起!”,貫穿全過程。刪繁就簡,集中目標,留出了更多的時間和機會讓學生去自主活動,促使每一個學生都獲得了發展。

第四篇:《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計及反思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計

(第二課時)

一、教材分析

本組教材以“父母之愛”爲專題,編排了精讀課文《地震中的父與子》、《“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略讀課文《慈母情深》、《學會看病》。這幾篇課文,從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父愛、母愛的深沉與寬廣、崇高與無私,令人震撼,讓人感動,引人思考。《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課文,描寫具體、情感真摯,講述的是在美國的一次大地震中,一位父親冒着危險,抱着堅定信念,不顧勸阻,歷盡艱辛,經過38小時的挖掘,終於在廢墟中救出兒子和同學的故事,歌頌了偉大的父愛,讚揚了深厚的父子之情。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是讓學生感受父愛的偉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二是引導學生通過對人物外貌、語言和動作的描寫,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提高閱讀能力。所以在本課教學中,要緊緊扣住“父母之愛”這一專題來學習,重點引導學生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抓住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和心理描寫,感受父愛的偉大力量──父親對兒子深沉的愛和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再現情境並聯系生活實際體驗文本,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文本解讀

《地震中的父與子》是一篇感人至深的記敘文。文章講述了美國洛杉磯一次大地震後,一位父親在明知兒子生存機會渺茫的情況下,不顧自己生死,憑一己之力在廢墟上堅定不移地挖掘,終於救出了同樣堅定不移等待 1

救援的兒子及他的同學。就在這扣人心絃的故事、樸實無華的文字中,我們能看到父與子之間濃濃的愛。

全文沒有提及一個愛字,但字裏行間浸潤着的是父與子之間難以割斷的深情。“不論發生什麼,我總會跟你在一起。”父親的這句話,在文中先後出現了三次,一次次震撼着我們的心靈。就是這樣樸實的話給了孩子愛的力量,讓孩子對父親無比信賴,在災難面前勇敢、鎮定,從容應對,充滿生的希望。所以,這對父子是了不起的,文章就是一首父子情深的頌歌。

三、目標定位

針對高年級學生的特點,聯繫本課教材,我確定了以下幾個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體會句子“不論發生什麼,我總會跟你在一起”的深意,感受父愛的偉大。

3、同時明確本課教學的重難點:(1)瞭解父親不顧一切救兒子的經過,感受父愛的偉大。(2)理解這對父子爲什麼了不起。

四、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一)認識8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理解“昔日、廢墟、疾步、絕望、瓦礫、開闢、破爛不堪”等詞語。積累文中關於人物外貌、語言描寫的佳句。

(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一、談話導入,整體感知:

(一)出示課題

今天,我們一起進入第六單元的學習。這一單元,將讓我們感受到父母之愛的深沉與寬廣。這一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是第17課(師板書課題)《地震中的父與子》。齊讀課題。

(二) 初讀課文

(三)檢查生詞

(四)整體感知 課文主要講了什麼事兒呢?

(五)文中的父與子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板書:了不起 父 子)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一).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體會父與子的“了不起”,感受父親對兒子的愛以及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力量。

(二).領悟課文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特點進行描寫,反映人物思想品質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悟父與子的“了不起”。

一、複習導入

1、簡單概述課文的主要內容。

二、抓重點段,感受父親的了不起。

1.讀課文,從課文中找出能夠體現父親了不起的相關的語句。

2.全班交流。

3.抓重點段進行深入體會。

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佈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

(1)想象畫面,豐富形象。

(2)聯繫上文,揣摩心理。

4.感受父親爲什麼這樣了不起。

5.感情朗讀。

三、抓補白點,感受兒子的了不起。

1、師生對讀。

2、想象說話。

3、感情朗讀。

四、迴歸整體,感悟寫法。

“不論發生什麼,我總會跟你在一起!”課文中反覆出現類似的話,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五、總結全文。

板書設計:

17 地震中的父與子

父親: 挖不論……總……

了不起在一起

兒子: 等只要……就……

《地震中父與子》教學反思

《地震中的父與子》是一篇表現特殊環境下的父子之情的課文,內容淺顯,但內涵深刻;語言平實,但令人震撼。學生的生活經歷與文本有較大的差距,怎樣才能在學生與文本之間搭設一座橋樑,讓學生逐漸走進文本,深入文本,受到感染和薰陶呢?反思我的教學,我覺得自己做到了以下幾點:

一、 以疑促讀,簡化教學環節

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怎樣才能“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呢?我覺得,教師應該教在學生有疑處。只有這樣,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教學的效率。在這堂課的教學中,我以學生爲主體,以疑問促閱讀,並相機滲透讀書方法的指導。回顧這一堂課,整個閱讀教學的過程,就是一個質疑解疑的過程,是一個學生自主實踐、自行發現、自我建構的過程。上課伊始,學生針對課題質疑,從而帶動了全篇的閱讀;之後,學生針對父親在廢墟中挖掘的語句進行質疑,感受到了父愛的深沉偉大;接着,學生針對阿曼達在廢墟下的等待質疑,進一步體會到了阿曼達的了不起。以疑促讀,簡化了教學環節。這堂課的教學目標單純明確:通過課文的具體描述感受父與子的了不起。教學結構簡單樸實,體現了高年級閱讀教學的特點。一箇中心詞“了不起”,牽一髮而動全身;兩個板塊,感受父與子的了不起,清晰明瞭;一條主線,“不論發生什麼,我總會跟你在一起!”,貫穿全過程。刪繁就簡,集中目標,留出了更多的時間和機會讓學生去自主活動,促使每(本站向您推薦:)一個學生都獲得了發展。

二、 挖掘資源,豐富學生素養

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崔巒老師也曾經說過:“就國小階段來說,主要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積累和運用的能力。”在這堂課的教學中,我注意

挖掘教材的潛在資源。如學生從課文對父親的外貌描寫說出了自己彷彿看到了什麼?由父親在廢墟中挖了36小時,聯想到阿曼達在廢墟下等了36小時,並由此想象廢墟下的阿曼達會想些什麼?說些什麼?這樣做,填補了課文空白,使學生更深地感受、理解了父與子的了不起。又比如,學生在用“不論??總??”進行說話訓練的過程中,對父親的了不起有了更深的體會,我感到一個直面困難、永不言棄的父親形象逐漸地走進了學生的心靈,我更欣喜地看到,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積累語言,內化語言,並靈活地運用了語言。挖掘教材的潛在資源,培養了學生感受、理解、積累和運用地能力,豐富了學生的語文素養,讓每一位學生得到了紮紮實實的發展。 葉聖陶先生說:“人是生來就懷着情感的核,如果能好好培養,自會抽芽舒葉,開出茂美的花,結出豐實的果。生活永遠涵儒於情感之中,就覺得生活永遠是充實的。”總之,這節課,我將會把飽含情感的教材作爲新知識的載體,通過多種方法來創設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師生與文本之間自由、開放、弘揚個性的課堂氛圍,努力使學生在饒有趣味和充滿情感的情境中輕鬆愉快地接受美的薰陶,提高語文能力。但課堂是多變的。課堂也是遺憾的。課堂需要反思。在遺憾中反思。在遺憾和反思中,會帶給我新的收穫。

第五篇:《17、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計》

17、地震中的父與子

東罟國小吳執成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父親對兒子的愛以及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力量。感悟父與子的“了不起”。感受堅定的信念與愛的傳遞創造了生命的奇蹟。

3、領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特點進行描寫,反映人物思想品質的表達方法。

二、重難點:

引導學生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到父愛的偉大力量——父親對兒子深沉的愛和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力量。

三、教學準備:視頻、ppt課件

四、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 導入:

1、 同學們,在學習課文之前,我們先來看一段真實的歷史記錄。1994

年1月17日。美國洛杉磯發生了大地震,30萬人在不到4分鐘的時間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傷害。看。(出示視頻)

2、 誰來說說你此時的心情?

3、 對啊,地震給人們帶來的傷害是今人觸目驚心的!橋樑坍塌,山崩地

裂,房屋倒塌,人們無家可歸,成千上萬的人被埋在廢墟下。就在這片廢墟中,演譯了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這個故事的名字就是——(齊讀課題:地震中的父與子)

二、 學習課文,體會感情。

1、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情?你覺得這是一對怎樣的父子?

2、 請同學們打開書本93頁,快速地瀏覽課文,畫出誇獎這對父子的一 1

句話。[板書:了不起]

3、 課文中哪些描寫讓你感受到這對父子的了不起?請你們默讀課文,畫

出相關的句子。

4、 我們先來看看父親的了不起。你從哪些描寫體會到父親的了不起?請

你說說。

(1)出示: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

(2)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句話,看看你讀懂了什麼?(指名2個說)

(3)爲了兒子,父親不顧一切。8小時過去了,父親在幹什麼?(指名說)12小時過去了,父親在幹什麼?(指名說)24小時過去了,父親在幹什麼?(指名說)36小時過去了,父親仍然在幹什麼?(齊答)

(4)如果是你,你能做到嗎?這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嗎?這是一位怎樣的父親啊?

(5)我們來看看這個句子,出示:他挖了36小時,??阻擋他。自由讀讀這兩句話,哪個句子表達得更好?好在哪裏?(指名說)

(6)男女讀,全班齊讀。

(7)句子中的“再”說明了什麼?

(8)自由讀課文5-10段,找一找哪些人曾來阻止過父親,是怎樣阻止的?而父親又是怎樣回答的?彙報。

(9)我們來分角色讀一讀他們的對話,好心人在哪裏?消防隊長呢?警察?老師來做父親。

(10)從父親的回答中,你聽懂了什麼?

(11)是啊,這位精疲力竭的父親不但沒有放棄,反而希望更多的人來幫助他,因爲他曾經對兒子說過——(出示:無論發生??男女讀)

(12)此時此刻,你看到了一位怎樣的父親?

(13)我們一起去看看此時此刻父親的樣子吧。

出示:他滿臉灰塵,雙眼佈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齊讀)

(14)你有什麼感受?

(15)這位父親可能面臨着什麼?

(16)他可能會隨時失去生命,但他放棄了嗎?經過36小時的挖掘,你看到了父親的臉上??手上??你還看到了什麼?

(17)儘管如此,他還是堅持了下來,支撐他的依然是這句話:出示:無論發生??(齊讀)

(18)讓我們再一次看看這位父親,記住這位父親。(齊讀外貌句子)

(19)這些句子是對父親的外貌描寫,作者抓住了父親的臉、雙眼、衣服等細節的描寫,展現了一個偉大的父親,表達了父親對兒子深深的愛。所以在我們平時的習作中,也要學習這種寫法,抓細節,顯真情。

(20)功夫不負有心人,當挖到第38小時時,傳來了一個聲音:“爸爸,是你嗎?”38小時的不眠不休,38小時的艱苦挖掘,終於有了迴應。此時父親的心情怎樣?

5、讓我們走進父子重逢的那一刻,自由讀12-24段,找找你從哪裏感受到兒子的了不起?彙報。出示:我告訴同學不要害怕??

(1)我們一起來讀讀兒子的這句話。

(2)同學們,如果是你在這樣的廢墟中呆了38個小時沒有人來救你,你有什麼感受?阿曼達也是和你們差不多大的孩子啊,但是他沒有害怕。想象一下,在這38小時的漫長等待中,阿曼達在廢墟下會想些什麼,說些什麼?寫在練習紙上。

( 課堂小練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依然沒有人來救他們。同學們都嚇得大哭起來,阿曼達對他們說:“”;同學們覺得沒希望了,都垂頭喪氣時,阿曼達想:“” )

(3)彙報。阿曼達,你是怎樣說的?怎麼樣想的?

(4)從阿曼達的回答中,你看到了一個怎麼樣的孩子?(指名2)

(5)阿曼達能這樣堅持,是因爲他相信這樣一個承諾:出示:無論發生??齊讀

(6)所以,堅強的阿曼達作出了這樣一個決定——

出示:不論發生什麼,爸爸總會跟我在一起!(齊讀)。

(7)可怕的大地震,摧毀不了父親救兒子的心;可怕的大地震,嚇不倒在廢墟中苦苦等待的兒子。這對了不起的父子,創造了生命的奇蹟,是因爲他們堅信——出示:無論發生??齊讀。

(8)這句話在文中一共出現了6次,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9)就是這樣一個承諾,在文章中卻起着神奇的作用。這個承諾就是——出示:無論發生??齊讀,

(10)這樣簡單的一個承諾,創造了生命的奇蹟。讓我們一起來誇誇這對了不起的父子。

出示: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無比幸福地緊緊擁抱在一起。

三、總結:

同學們,這是一個愛的故事,父親對兒子深深的愛,創造了一個生命的奇蹟!父親,一個偉大而又平凡的名字。他用瘦弱的身軀爲我們撐起了一片愛的藍天;他用勤勞的雙手爲我們構建了一個幸福的家園。偉大的文學家高爾基也曾深情地讚美——出示高爾基的名言,齊讀。

高爾基也曾深情地讚美:“父愛是一部震撼心靈的鉅著,讀懂了它,你也就讀懂了整個人生!”

希望同學們在生活中能好好地品讀父親的這一份愛,回報這一份愛。這是我們今天的作業。

四、板書設計:

17、地震中的父與子

了不起

父————子

愛信任

ado小編推薦其他文章: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計案例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計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計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計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