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生死攸關的燭光教學設計(多篇)

生死攸關的燭光教學設計(多篇)

《生死攸關的燭光》劇本 篇一

一、初讀課文,掃清閱讀障礙。

二、交流感受,初步感知課文主要內容。

三、激發興趣,設計折線圖示把握文章內容。

師:剛纔大家談了自己的感受。我也跟大家有類似的感覺,讀這篇文章的時候,感覺心情隨着故事的發展一會兒起,一會兒落。是這樣嗎?

生:是。

師:看,這種感覺像不像咱們醫院裏檢查時的心電圖呀?

學生覺得挺有趣。)

師:大家有沒有興趣把我們閱讀時的這種感受用一種類似心電圖的方式表現出來?

(學生覺得非常好奇,不少同學已經躍躍欲試了。)

師:大家別急,你們畫的時候要注意在每一處轉折點旁邊做好標註。標明瞭,這一處發生了什麼事情使你產生了這樣的“心跳”。如果明白了,就開始畫吧。

(學生動筆畫圖。老師巡視,並選擇其中五個同學到黑板上畫“心跳圖”。)

師:很多同學的“心跳圖”已經完成,你們可以欣賞一下自己的同桌、或者是周圍同學的畫的圖,互相交流一下。

(許多學生開始互相交換着談起來。觀察到孩子們都已經完成,老師示意學生坐好。)

師:老師發現,咱們班同學畫的圖千奇百怪,各有各的特點。我從中選擇了這樣幾個有代表性的,請他們畫在了黑板上。現在,我們請這幾位同學說說自己是怎麼畫的,理由又是什麼?

(老師請第一個畫的女孩子到前面來大家講解)

生1:我是這樣畫的,這一點是講心情很平靜;這裏是說——是說德國軍官進來,是闖進來,點燃了蠟燭。(這個女孩子有些羞澀,老師反覆提醒她鼓勵她要面向同學們講述。後來,老師乾脆站在女孩子的身後,這回女孩子不用只看着老師講了。)

師:此時,你是什麼心情?

生1:嗯,這時有些緊張了。

師:你說得非常好,就這樣接着說。

生1:接下來,伯瑙德夫人點燃了油燈,吹熄了蠟燭,我的心情輕鬆下來,所以這樣畫。可是,德國軍官又把蠟燭點燃,這時心情又緊張起來。兒子雅克說要生火,拿走了蠟燭,心情又輕鬆了。可德國軍官一手奪回了蠟燭。

師:這時,我們的心提了起來,充滿了擔心。

生1:最後,小女兒傑奎琳說要上樓睡覺,怕黑,德國軍官答應了她,讓她拿走了蠟燭。

師:此時,我們終於——

生(七嘴八舌):放心了。

師:是呀,長出了一口氣。你看,她這樣一畫,不但說清楚了心情的變化,同時也幫助我們搞清楚了課文的內容。多了不起!來,用掌聲請她回到座位。

師:我們看,黑板上其它幾幅圖也都有這樣的起伏波折。你們覺得哪幾幅比較獨特,很有創意?

(學生們紛紛表態,認爲其中的第三幅、第五幅有創意。)

師:那麼我們先來看看這一幅。它特殊在哪裏呀?

生:她畫了幾處很平很小的波折,我不明白是怎麼回事。

師:哈,這真是很奇怪。你是怎麼想的呢?

生2:我是這樣想的。課文前面介紹人物、背景這部分,讀起來心情比較平靜,沒有什麼變化。所以我就畫了這樣一些折線。

師:她很會讀書,不僅關注主要情節,還注意了故事的背景。那麼,你畫的圖還有什麼特殊的地方?能給大家講講嗎?

生2:好。第一次德國軍官點燃蠟燭,我的心情很緊張;第二次再點燃蠟燭,蠟燭已經很短了,就快燃到藏情報的地方了,我的心情更加緊張,所以這一次的折線我畫的比剛纔稍高一些;而到了第三次,情況就更危急了,所以是最高的。

(同學們情不自禁地給她鼓起掌來。)

師:你們看,她把每次不同的感受通過折線的高度表現出來。真是精彩!別急着回去,大家也別隻顧鼓掌,仔細看看,有沒有誰對她的作品有不同的意見?

生一:我對這一點有疑問。(師示意他走到前面來)這裏的一段畫得太平又太長。我覺得,這次德國軍官是一把將蠟燭奪回,所以不應該有這一段,應該直接畫後面。

師:哦?你來讀讀這段課文,讓大家聽一聽、評一評。

(生讀課文相關段落)

生2:我不同意,你看,課文這裏不是說雅克拿走了蠟燭,他已經走了幾步,而且德國軍官雖然是一把奪回了蠟燭,但也經過了一會兒呀!

(看到他們在講臺前爭論時認真的樣子,同學們都不禁笑起來。)

生一:那時間也沒有那麼長呀!

師:你們同意誰的意見?看看課文,再看看她的圖,發表一下你的意見。

生二:我也認爲她這裏畫的太長了。首先,德國軍官從厲聲喝道到一把奪回蠟燭用的時間並不長;第二,和她畫的前面對人物及背景的介紹比,這一段也顯得太長了!

師:看,大家說的有沒有道理?

生2:嗯,是有點道理。

師:對。要學會聽取別人的意見,這裏應該怎麼修改一下更合適?

生2:把這部分去掉,把右邊向左移。

師:好極了。對別人的意見不盲目聽從,但如果別人說的對,我們就要改正。用掌聲請這兩位同學回到座位上。

師:剛纔大家對這幅圖也格外感興趣。我們先不請圖的作者講,大家先來猜一猜他爲什麼這樣畫,然後再請他講一講自己的想法。

生:我覺得他是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來畫的,當事情到了高潮的時候,也就是蠟燭即將熄滅的時候是最高峯,也就是山尖。最後,蠟燭中的情報保護住了,一顆心才放下來,與開始是一樣的。

師:嗯,故事有發生、發展、高潮和結局。按照這個順序,我們的心情越來越緊張,達到一個高潮,最後輕鬆下來。可是,這中間心情回落的幅度爲什麼有的長?有的短呢?

生:(短暫的沉默)

師:我們再來讀讀課文,看看他這麼畫的依據是什麼?

生:我知道了。伯瑙德夫人用油燈換蠟燭,蠟燭被吹熄了,我們的緊張的心情輕鬆下來。可是,雅克的做法卻馬上被德軍制止了,我們的心情還沒完全放鬆下來,就又變得緊張了!

生:我也是這樣想的,而且這裏蠟燭已經越來越短,更接近情報了。所以,這裏的線畫得更高,表示心情更加緊張!

師:誰是這幅圖的作者?(坐在後排的一個男孩子站了起來)大家說了這麼多,和你的想法一樣嗎?

生3:(點點頭)是的,我也是這麼想的。

師:看來,大家是英雄所見略同嘍。那麼,黑板上還有兩位同學的作品沒有向大家介紹。我想徵求一下這兩位同學的意見,如果你們覺得自己還有剛纔幾位同學沒有提到的獨特的見解,如果沒有了,我們繼續進行下面的環節,好嗎?

生4:我還有一點和他們不一樣!

師:好,那也請你來講一講吧?

生4:我在開始這裏多了一個波折的地方,因爲當我讀到她們一家都在爲保護情報工作,而且德軍多次搜查了她們的家,我的心情就不禁緊張起來了。

師:嗯,從這裏開始就已經開始替她們擔心了。是嗎?

生4:對。還有最後這裏也不一樣,我在這裏又增加了一個小波折。這是因爲,在課文的最後,當小女兒提出上樓怕黑,請求拿蠟燭時,德國軍官要給她講自己女兒的故事。我覺得這裏也令我非常緊張。

師:哦?請你給大家讀讀課文,然後再講講你的理解。

生4:(讀課文最後一段)大家看,文章最後寫了,當傑奎琳踏上最後一級臺階時,蠟燭熄滅了。可見此時已經非常危急了!如果這裏傑奎琳聽故事,那麼蠟燭就很可能會在她上樓前熄滅,引起德軍懷疑。如果不聽故事,德國軍官不同意並且生氣了怎麼辦?所以我覺得這時也非常令我緊張。然後,小女兒說自己頭疼,下次再聽,騙過了德國軍官。

(班級裏自發地響起了掌聲)

師:真了不起。你能夠從這樣細微的情節中感受到其中含着的意思,並且敢於表達自己的觀點,這掌聲代表了大家,包括老師對你的讚賞與欽佩!

師:大家看黑板。其實,這篇文章之所以這樣引人入勝,正是因爲情節設置的一波三折。古人講“文似看山不喜平”就是這個道理。那麼,這波折能夠通過我們的朗讀表現出來嗎?我們選取兩個片段,男女同學比賽來讀,看看是不是能夠通過朗讀再現當時那波瀾起伏的鬥爭場面。

四、指導朗讀,進一步深化感受。

五、提煉中心,辨析人物品質。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法國政府決定爲在戰爭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地下情報工作者頒發一枚獎章。那麼,面對這一家三口,你認爲應該把獎章頒發給誰呢?請作出你的選擇,併爲你選擇的人物設計一段頒獎詞,來說明頒獎的原因。

六、作業:課外拓展,嘗試將課文改編成劇本。

《生死攸關的燭光》劇本 篇二

本節課,我設計的理念是:詞語,只有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在具體的故事情節中才具有豐富而恰當的含義,才折射出人物內在的品質和精神。詞語,只有迴歸文本之中,纔有生命的活力,纔是積極和充滿生活氣息的,纔是有血有肉的。因此,語文教學必須引領學生在課文描述的情節和細節中,關注那些“含義豐富、含情脈脈” 的詞句,使他們既獲得對文本的深入理解,又獲得對語言的準確感受。如此,學生的語文學習才具有語文的“滋味”。

因此在本課的第一課時中,我引導學生彙報課前佈置查找的相關二戰的資料,初步理解了“生死攸關”的意思,然後安排學生自由讀課文的第一部分,彙報讀懂了什麼,體會當時的時代背景,爲下面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在本堂課上主要學習課文的主體部分,上課伊始,我通過三組詞“伯瑙德夫人、雅克、傑奎琳”;“祕密、絕祕、絕妙”;“危急、危機、厄運”的讀、說,一方面引導學生複習了課文的第一部分內容,另一方面也讓學生鞏固了生詞,練習了說話能力。並設計將“生死攸關”一詞歸類,又一次深入理解了“生死攸關”一詞,也由此導入了學習閱讀課文的3——7自然段,思考:伯瑙德夫人一家在生死攸關的時刻是怎樣與敵人周旋的?這時,老師及時地進行方法上的指導,即 “抓住關鍵詞,揣摩人物心理活動”。引導學生找出伯瑙德夫人一家三口的語言、動作的句子,畫下來,然後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進而理解人物的品質。在這裏,學生的“悟”也就比較準確。

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找出了課文中直接描寫“燭光”的句子,體會到“燭光”就是死亡的威脅,只有讓燭光熄滅,纔有生的希望,才能保證情報站的安全。通過反覆的練讀,學生感悟到當時的危急情形,同時也體會到伯瑙德夫人一家的機智、冷靜和默契。於是,伯瑙德夫人一家三口的形象在學生心目中逐漸高大起來,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此時此刻,引導學生進行詞語積累:十萬火急、岌岌可危、千鈞一髮、……生死攸關。此時此刻,學生對“生死攸關”這個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通過對這一課的評課後,我更加明白了語文課的主要任務是學習語言,學習語言 uawen.c n 靠感受和積累。朗讀就是對語言的直接感受,文章中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必須通過朗讀才能更充分地體現出來。進入五年級後,學生已經掌握了較多的學習方法,只要加以正確的引導就能充分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在這次的教學活動中,缺乏有效的朗讀指導,所以學生通過學習後朗讀水平沒有得到大的提高。在上課時的備課設計中雖然有朗讀指導的設計,但在課上的指導沒有到位。,我將在以後的教學中逐漸加強朗讀訓練這一環節。

《生死攸關的燭光》劇本 篇三

教材分析:

課文講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一家母子三人機智勇敢的保護裝有情報的半截蠟燭的事蹟,歌頌了法國人民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目標:

體會“生死攸關“的含義,感受情況的危急和伯瑙德夫人一家的機智勇敢。能自學生字,讀準課文中的字音。能通過重點詞語和句子感受人物的鎮定、機智、勇敢。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瞭解故事一波三折的情節,感受情況的危急和伯瑙德夫人一家的機智勇敢。

教學難點:

能通過重點詞語和句子感受人物的鎮定、機智、勇敢。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有關二次戰爭的圖片、課件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檢查預習,瞭解文章的主要內容,重點理解伯瑙德夫人一家是怎樣保護情報的?

學生學習過程:

一、導課

1、同學們,今年是慶祝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週年,六十年前,以德國爲首的軍團組成征服世界的隊伍開始了血腥的*,世界各國的人們都參與到這場戰爭中,爲了和平,爲了勝利貢獻出自己的力量(出示錄像和圖片)

2、在法國,人們就忘不了這樣一件事——板書課題,齊讀

3、什麼是“生死攸關”?燭光爲什麼會決定人們的生死呢?學習了課文就會明白。

4、課前同學們都預習了,讀了幾遍課文?(讀書百遍,其意自現)

二、檢查預習,初讀課文

1、課文都預習了,誰能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麼事情?(教師指導學生概括要簡練)

2、伯瑙德一家保住了一份怎樣的情報?

3、爲了保護情報,他們想了一個什麼辦法?

4、可是這半截蠟燭被無意間點燃了!伯瑙德夫人一家是怎樣與敵人巧妙周旋的呢?

三、細讀課文

1、默讀課文,看看伯瑙德夫人一家是怎樣做的?畫下相關的句子。

2、集體交流:

①伯瑙德夫人是怎樣做的?

出示句子:“她看着兩個臉色蒼白的兒女,急忙從廚房中取出一盞油燈放在桌子上。”瞧,先生們,這盞燈亮些。”說着輕輕的把蠟燭吹熄。

從這句話中你看出伯瑙德夫人怎樣?(鎮定、急中生智、沉着……)

你是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到的?說說理由。

把這些詞語重讀,練習朗讀。

一場危機過去了,從哪裏看出伯瑙德夫人更緊張了?

出示句子:“伯瑙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軍那幾雙惡狼般的眼睛都盯在越來越短的蠟燭上。一旦這個情報中轉站暴露,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不堪設想”是什麼意思?你能想象事情的結果嗎?

配樂朗誦感受當時的緊張氛圍。

學生評價朗讀。

②確實是危急時刻,瀏覽課文,看看兒子雅克和女兒傑奎琳表現怎樣?雅克表現怎樣?(聰明、沉着……)從哪些詞語中看出來的?指導朗讀。

③就在千鈞一髮的時刻,傑奎琳嬌聲說——學生分角色朗讀對話。端走燭臺的傑奎琳會說什麼?

3、小結:在這場沒有硝煙卻驚心動魄的戰鬥中,誰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這一波三折的故事讓我們感受到了戰爭的危險,情況的危急,讓我們記住伯瑙德夫人一家機智勇敢,臨危不懼的精神吧!

板書設計:

生死攸關的燭光

在生死攸關的時刻 博稻德夫人

兒子雅克

女兒傑奎琳

作業設計:

1、自學生字,詞語

2、排練課本劇

課後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表演課本劇,想象敵人走後,母子仨人會說些什麼?

學生學習過程:

一、複習

1、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朗讀。

2、交流生字新詞的自學情況。

注意“檔”字的讀音。

二、表演課本劇

1、學生給予評價。從對課文的理解,人物語言的處理,表情是否到位等方面進行互動交流。

2、想象敵人走後,母子仨人會說些什麼?小組排練。以表演的方式展示。

三、學習金鑰匙

1、一件事情的發展,常常經過曲折的過程,有的故事有一個起伏,有的有幾個起伏。可以試着用曲線把這個故事的情節表達出來。

2、看看本課的板書,有幾個起伏?

3、故事一波三折才引人入勝。

4、講一個自己曾經看過的故事。品味其中的波折。

板書設計:

生死攸關的燭光

情節——一波三折

故事——引人入勝

作業設計:

1、看看自己遍的歷險故事,是不是引人入勝?

2、找一個自己喜歡的故事,講給同學們聽。

3、預習《雞毛信》

生死攸關的燭光教學設計 篇四

教學目標

1.理解法國一家母子三人機智、勇敢地保護情報的過程。

2.通過對人物語言、動作、神情、心理活動等的閱讀,感受伯瑞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與敵人作鬥爭時的機智、勇敢和鎮靜,體會法國人民的崇高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重點體會母子三人語言、深情、活動等所表現出的沉着、機智、勇敢。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詳案)

這黑暗中搖曳的燭光,對於我們來說普普通通,但對於二戰期間的伯瑙德夫人一家來說卻是生死攸關。今天我們來繼續學習第15課《生死攸關的燭光》。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初讀了課文,瞭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請大家回顧一下課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兒?

這節課讓我們運用抓重點詞句的方法,品讀課文,進一步理解課文的內容。

請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課文的4~7自然段,邊讀邊用你喜歡的符號劃出課文中體現生死攸關的句子。你找到了哪一句呢?(學生彙報)

認爲這三句話體現生死攸關的同學比較多一些,那我們來看一下這三句話。(找3名同學讀一下三句話)這三句話中哪些詞更能體現當時的緊張與危急呢?

讓我們來看第一句話,剛纔大家指出了“危及”這個詞最能體現當時緊張與危急,那你還知道哪些詞的意思與它相近嗎?可不可以用別的次來替換“危及”呢?爲什麼?課文中“還會危及他們一家三口的性命”後面用了省略號,那還有可能危及什麼呢?就是這樣危急的情況下,伯瑙德夫人怎麼做的呢?大家來讀一讀。誰能說一說?(彙報、板書)她爲什麼這麼做呢?(他非常着急但又不得不比表現得很平靜,體現了她非常的冷靜沉着)你能帶着心情來讀一下這幾句話嗎?

危機似乎過去了,但不一會兒,那個中尉又把冒着青煙的蠟燭重新點燃,這時屋裏的氣氛和伯瑙德夫人的心情怎麼樣了?我們來看一看第二句話。誰能讀一下。你能讀出當時房子裏那緊張恐怖的氣氛嗎?

眼看蠟燭越來越短,在這緊要關頭,雅克又是怎樣做的呢?大家帶着雅克的心情來讀一下,(彙報、板書)但是中尉快步走上前去,厲聲喝道:“你不用蠟燭就不行嗎?”說這一把奪回了燭臺,看着自己的計劃失敗了,雅克又是怎麼做的呢?讓我們來看一下第三句話,誰來讀一下,雅克只是一個孩子,但顯得非常冷靜、勇敢,從哪些詞大家可以看出雅克很冷靜、很勇敢呢?大家仔細地讀一下,體會一下雅克的心情。

情況越來越危急,這微弱的燭光彷彿是一顆定時炸彈,隨時都可能爆炸,在這千鈞一髮的緊急時刻傑奎琳怎麼辦呢?大家來讀一下,誰能用傑奎琳那種嬌聲嬌氣的語氣來讀一下?

這種聲音給人一種我見尤憐的感覺。少校看了看傑奎琳,回答道:“當然可以,小姑娘。”這時傑奎琳端起燭臺,還到了聲晚安,走上樓去,當他踏上最後一級樓梯時,蠟燭熄滅了……意味着什麼?如果傑奎琳晚走一會兒的話,後果將不堪設想,走快了會引起德國人的懷疑,走慢了,蠟燭就會熄滅,情報就會被發現了,所以說真是生死攸關的時刻啊!

(同學們,故事到這兒戛然而止,在這場沒有硝煙卻又扣人心絃的戰鬥中,勇敢機智的一家人一定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來說一說誰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爲什麼?)[有時間可以處理]

在這生死攸關的時刻,一家人都爲保護情報勇敢、沉着、冷靜地與敵人鬥智鬥勇,這一波三折的故事讓我們窒息和感動,就讓我們共同記住那些二戰中爲正義而戰鬥的人吧!

板書:                    生死攸關的燭光

夫  人——吹熄

雅  克——端走

傑奎琳——拿走

《生死攸關的燭光》劇本 篇五

教材分析:

本文講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一家母子三人機智、勇敢地保護裝有情報的半截蠟燭的事蹟,歌頌了法國人民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課文緊緊圍繞一根小小的蠟燭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故事。伯瑙德一家人在德軍闖進家裏的危急關頭,是怎樣與德軍周旋的呢?蠟燭擺放在顯眼的桌子上,多次騙過前來搜查的德軍。但意外情況還是發生了。。。。。。

學情分析:

語文教學必須引領學生在課文描述的情節和細節中,關注那些“含義豐富”的詞句,使他們既獲得對文本的深入理解,又獲得對語言的準確感受。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本班學生共49人,通過四年多的學習,課堂動手、動腦能力不錯,但學生髮言主動性不強,分析事物條理性缺乏。因此,在本文教學設計時採用學生先自讀理清思路再畫圖表講圖表的方法,幫助學生理清課文的條理。同時通過爭議學習的方式幫助學生有效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片斷:

師:老師發現,剛纔同學畫的圖表千奇百怪。就像同學們讀同樣一篇文章有不同感受一樣,這是正常的,請幾位同學說說自己是怎麼畫的,理由又是什麼?

生1:我是這樣想的。課文前面介紹人物、背景這部分,讀起來心情比較平靜,沒有什麼變化。所以我就畫了這樣一些折線。

師:她很會讀書,不僅關注主要情節,還注意了故事的背景。那麼,你畫的圖還有什麼特殊的地方?能給大家講講嗎?

生1:好。第一次德國軍官點燃蠟燭,我的心情很緊張;第二次再點燃蠟燭,蠟燭已經很短了,就快燃到藏情報的地方了,我的心情更加緊張,所以這一次的折線我畫的比剛纔稍高一些;而到了第三次,情況就更危急了,所以是最高的。

師:你們看,她把每次不同的感受通過折線的高度表現出來。真是精彩!別急着回去,大家也別隻顧鼓掌,仔細看看,有沒有誰對她的作品有不同的意見?

生2:我對這一點有疑問。(師示意他走到前面來)這裏的一段畫得太平又太長。我覺得,這次德國軍官是一把將蠟燭奪回,所以不應該有這一段,應該直接畫後面。

師:哦?你來讀讀這段課文,讓大家聽一聽、評一評。

(生讀課文相關段落)

生1:我不同意,你看,課文這裏不是說雅克拿走了蠟燭,他已經走了幾步,而且德國軍官雖然是一把奪回了蠟燭,但也經過了一會兒呀!

(看到他們在講臺前爭論時認真的樣子,同學們都不禁笑起來。)

生2:那時間也沒有那麼長呀!

師:你們同意誰的意見?看看課文,再看看她的圖,發表一下你的意見。

生3:我也認爲她這裏畫的太長了。首先,德國軍官從厲聲喝道到一把奪回蠟燭用的時間並不長;第二,和她畫的前面對人物及背景的介紹比,這一段也顯得太長了!

師:看,大家說的有沒有道理?

生1:嗯,是有點道理。

師:對。要學會聽取別人的意見,這裏應該怎麼修改一下更合適?

生1:把這部分去掉,把右邊向左移。

師:好極了。對別人的意見不盲目聽從,但如果別人說的對,我們就要改正。用掌聲請這兩位同學回到座位上。

教學反思:

1:學生參與面更廣了,基本全班都動了起來。

課堂上呈現的高潮都是學生在自讀、自悟中產生的。由於他們各自的理解能力不同,造成了在閱讀過程中用不同的圖表表現了出來,這樣就產生了矛盾。這樣的矛盾碰撞迸射出火花再到相互的理解,使每個學生都參與到了教學過程之中,課堂的效率也因此而提高。學生由讀到感再由議到悟的過程,真正讓每個孩子都動了起來,較好的訓練了學生的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

2:教師的評價,起到了很好的激勵導向作用。

教師的語言是課堂情感的催化劑,富有激qing的恰如其分的評價語不僅能很好的調節課堂氛圍,而且還是學生學法的一種引領,是打開學生心靈之門的金鑰匙。在本文教學時,當第一個孩子在彙報時還有點緊張,怕自己的圖表得不到大家的肯定。這時我用熱情、期待的眼神鼓勵孩子,使他能很快調節自己,大膽的彙報自己的學習成果。當然,老師對學生容易忽視的重要問題進行及時點撥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師:你們看,她把每次不同的感受通過折線的高度表現出來。真是精彩!別急着回去,大家也別隻顧鼓掌,仔細看看,有沒有誰對她的作品有不同的意見?這樣的評語將學生很快引入到新的思考中。

3、拓展了思維,培養了學生遇事多問爲什麼的習慣。

這一課,留給我最深的就是孩子們敢於爭論了。常常反省自己的教學在哪些地方還存在問題,現階段最大的挑戰是什麼等。這樣的反思促使我切實地從行動上哪怕是小小的一點努力開始卻去提高自己去與孩子們一起進步。這節課前,我進行了充分準備,借鑑了優秀教師上這節課的經驗,再次進行內化和細化,最後達到了預期的教

生死攸關的燭光教學設計 篇六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從中感受文中人物在危險面前所表現出來的機智與勇氣。

2、在故事情節中理解詞句的含義,體會人物的品質。

3、在讀中感悟主人公的智慧和勇氣。

教學重難點:對人物有自己的評價,能從中感受到人物的機智和勇氣。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師板書:生死攸關,指導讀好字音。(指名讀、齊讀)

啓發:查工具書,瞭解“生死攸關”的詞面意思。

2、板書完整,齊讀。3、引導對課題質疑,將學生的問題梳理寫下。

二、初讀課文

1、自己讀,掌握生字新詞。

2、指名讀,並交流生字新詞的掌握情況。

3、再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4、交流反饋,師小結歸納。

三、理解文本

1、引發思考:從文中的哪些語句你能感受到“生死攸關”?

①自讀課文,用“——”畫出相關語句;

②在小組內交流所畫句子。

③班上交流反饋:a、讀句子;

b、說說畫的理由;

c、指導有感情的朗讀;

d、在讀中體會“生死攸關”。

2、啓發:面對生死攸關的燭光,伯瑙德夫人一家是怎樣做的?

①自讀課文,用“~~~”畫出相關語句;

②指名讀,在讀中體會人物的機智、勇敢;

③小小辯論:這三個人中你最佩服誰?爲什麼?

a、尊重學生的獨特見解;

b、引導從三個人的機智、勇敢上描述。

3、再次讀文,從文中感受“生死攸關”時三個人的機智、勇敢。

三、啓發想象1、想象一下:敵人走後,母子三人會說些什麼?

2、小組內說一說。3、指名交流,啓發他們從多個角度去想象。

4、把學生交流中的好詞記在黑板上。

5、動筆寫一寫。

四、總結全文

五、佈置作業

1、找幾個小夥伴演一演課文;

2、看有關描寫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書籍

《生死攸關的燭光》劇本 篇七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詞,能聯繫課文內容“生死攸關、絕妙、厄運”等詞語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對人物語言、動作、神情、心理活動等的閱讀,感受伯瑞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與敵人作鬥爭時的機智、勇敢和鎮靜,體會法國人民的崇高愛國主義精神。

3、對人物有自己的評價,並能從中感受到課文中人物在危險面前所表現出來的機智與勇氣。

4、學習母子三人對祖國的熱愛和機智勇敢的高貴品質。

教學重點

抓住母子三人的語言、神態、動作等語句,體會人物的沉着、機智、勇敢。從而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型:     新授課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生死攸關的燭光。

2、解題:“生死攸關”是什麼意思?燭光爲什麼會導致生死攸關呢?

二、初讀課文,感知全文

1、檢查預習情況

指名認讀詞語:盟軍  檔案  揉皺  燈芯  俘虜   厄運

生死攸關   不堪設想

說出對重點詞語的理解

2、自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故事發生在什麼時間?補充二次世界大戰的資料。什麼地點?都有誰?學生說出,指導讀一讀地名、人名,學生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三、細讀課文,體會情感

1、讓我們走進課文,關注伯瑙德夫人一家的命運。

自讀第二自然段,思考:伯瑙德夫人保護的是一份怎麼樣的情報?爲保護絕密情報,伯瑙德夫人想了一個怎樣絕妙的辦法?

指名讀課文

學生默讀3~7小節,看看故事情節發生了幾次令人緊張的變化?

組織學生交流,把握三處:(1)當德軍把蠟燭點燃;(2)當德軍把吹熄的蠟燭重新點燃;(3)當端走的蠟燭被德軍奪回。

2、文章情節富有如此曲折的變化,可以用哪些成語來形容? (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扣人心絃)

3、這支小小的蠟燭,這微弱的燭光已經和伯瑙德夫人一家緊密相連,那麼,當危險步步逼近時,伯瑙德一家三口是怎樣和敵人巧妙周旋的?邊讀邊畫出表現情況危急的語句,認真體會當時的那種緊張氣氛。指導朗讀,讀出緊張、恐怖的氣氛。範讀。

母子三人分別做了哪些事情呢?請同學們快速閱讀,畫出描寫伯德瑙夫人一家動作、語言的句子,並用最簡短的語言概括出來。 抽生回答,教師適當補充並相機板書。

伯諾德夫人:用油燈換蠟燭。

大兒子:端燭臺被搶下。

小女兒:拿蠟燭上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