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高一化學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高一化學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高一化學教學設計 篇一

《化學反應速率和限度》

一、教材分析

化學反應速率和限度是高中化學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整個中學化學教材的重點內容之一。學生通過對國中化學的學習,瞭解了化學反應的本質是舊鍵的斷裂和新鍵的形成,而在前一專題中又學習了化學鍵的相關知識:一般來說,化學鍵的鍵能越大,鍵就越牢固,物質的化學活性就越小。在此既基礎上,就比較容易理解化學反應速率的快慢首先取決於反應物分子的內部結構即內因,外界條件如溫度是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外因。在必修1中學生已經知道了可逆反應的概念,此時,通過實驗幫助學生認識化學反應的可逆性,瞭解化學反應的限度,知道什麼事可逆反應的平衡狀態。

因此,教材編排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即從易到難,層層推進,保持了學習的連貫性。

二、學習目標的確立

依據新課程理念,本着對教材結構和內容的深刻理解,結合學生的學習基礎和認知特點,確定學習目標如下:

知識與技能

1、理解基本的化學反應速率的概念,認識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外界條件,並能用於說明有關問題。

2、認識可逆反應有一定的限度,知道可逆反應在一定條件下能達到化學平衡狀態。過程與方法

1、重視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學探究能力。

2、通過實驗探究分析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外界條件。

情感、態度、價值觀

有參與化學科技活動的熱情,將化學知識應用於生產、生活實踐的意識,能夠對與化學有關的社會和生活問題作出合理的判斷。

三、學習重、難點分析

基於我對本節教材價值的認識和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將教學重點確定爲:化學反應速率的概念;瞭解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難點: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

在實際生活生產中,很多方面都涉及到化學反應速率問題,所以把化學反應速率的概念;瞭解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定爲本節重點。而學習的目的在於應用,對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原理的學習顯得尤其重要,那麼如何根據具體外界條件的變化,造成反應速率變化,通過實驗分析比較。便成爲突破難點的關鍵。

【教學展開分析】

一、教法設計本節課以培養學生自主獲取新知識的能力爲目的來設計教學,採用發現,探究的教學模式,其主要過程設計爲:

創設情景、引導發現、探索問題→提出新的概念→提出研究題目→組織探究學習活動、收集信息→概括→實際應用→完善體系。

二、說學法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爲基礎的科學,學生通過直觀生動的實驗來學習,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有說服力。教學時,應及時創設問題情景,引導學生對實驗現象進行分析,同時利用這些富於啓發性的問題,活躍學生思維,學會或增強分析總結問題的能力。

在學習化學反應速率時,使學生認識濃度、溫度和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引導學生尋找知識間的相互聯繫,掌握科學有效的記憶方法,提高識記的效果。

三、教學程序設計

本節雖然屬於化學基本理論教學,但並不枯燥。在進行化學反應速率的教學時,先讓學生利用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預測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再組織學生進行實驗探究,驗證假設,得出結論;最後再回到生產、生活,利用所學新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從同學們以前所學的化學反應知道,不同的反應有快慢之分,而有些反應需要加熱或使用催化劑等問題進行設問引起學生的思考和興趣。密切結合學生已有的化學反應知識,從“問題”直接引入新課題,使將要學習的內容一目瞭然,從實驗探究入手創設學生積極探究學習的氛圍。讓學生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去認識化學反應-化學反應的快慢和限度。

第一、化學反應的快慢的教學

【情景設計】讓學生列舉出日常生活中或化學實驗中的一些化學反應速率有快有慢的實例。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討論】在物理上用單位時間內物體運動的距離來表示物體運動的快慢,那麼在化學上怎樣定量的表示化學反應進行得快慢呢?運用物理知識引出化學反應的速率的概念加強化學與其它學科之間的聯繫。

【自學】學生閱讀課本,歸納出化學反應速率的表示方法、表達式及單位。通過自學對3個要點的總結,對學生掌握知識起到了一個循序漸進的作用,培養了學生自學和總結的能力。

【練習】解答習題,鞏固化學反應速率的的概念,理解化學反應速率的表示方法時應注意的幾個問題。通過習題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也突破了本節課的第一個難點。

【總結】理解化學反應速率的表示方法時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上述化學反應速率是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時速率。

2、無論濃度的變化是增加還是減少,一般都取正值,所以化學反應速率一般爲正值。第二、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的教學

可從化學反應的快慢主要取決什麼?一個實驗的結果會受到哪些外界因素的影響?它們是如何影響的?來進行質疑。從幾組實驗比較得到結論:實驗的結果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如溫度、濃度、表面積等。

第三、化學平衡的教學

建立化學平衡的觀點是重點。教學過程中,先利用學生熟悉的“溶解一結晶”現象,複習溶解結晶平衡認識平衡的特點,從教學的模式,採用直觀的圖示認識平衡,幫助學生建立化學平衡的概念。使抽象的概念學習變得直觀、易懂。通過邏輯分析、化學實驗等遷移至化學。

板書設計

一、化學反應速率

1、概念:

2、表示方法:

3、表達式:v(B)=△c(B)/t

4、單位:mol/(L•s)或mol/(L•min)

二、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

1、內因:參加反應的物質本身的性質

2、外因:

〔1〕溫度的影響

〔2〕濃度的影響

〔3〕壓強的影響

〔4〕催化劑的影響

〔5〕接觸面積的影響

三、化學平衡

1、化學平衡的概念

2、化學平衡的特徵

3、化學平衡的標誌

高一化學教學設計 篇二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初步認識常見金屬與酸、與鹽溶液的置換反應;能利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對有關反應能否發生進行簡單的判斷。

2、能力目標:對學生進行實驗技能的培養和結果分析的訓練,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探究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協作能力。能用置換反應和金屬活動性順序解釋一些與日常生活有關的化學問題。

3、情感目標:

①通過學生親自做探究實驗,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濃厚興趣。

②通過對實驗的探究、分析,培養學生嚴謹、認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③使學生在實驗探究、討論中學會與別人交流、合作,增強協作精神。

重點金屬活動性順序的理解和應用。

難點1、用置換反應和金屬活動性順序判斷反應能否發生。

2、用置換反應和金屬活動性順序解釋某些與生活有關的化學問題。

學情分析

本課題知識貼近生活,是學生很感興趣的一個課題。作爲九年級的學生,在本課題之前,已經多次進行過實驗探究,初步掌握了科學探究的方法;在學習了氧氣、碳等非金屬單質的性質後已具備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識,爲學習金屬的性質奠定了知識和方法基礎。而且整個課題的引入、探究、得出結論、練習鞏固都完全由學生參與,學生的積極性和熱情會被充分的調動起來,可輕鬆學習並應用知識。

教學方法實驗探究、討論。

課前準備儀器藥品

試管、鑷子、鎂條、鋁絲、鋅粒、銅片、稀鹽酸、稀硫酸、硫酸銅溶液、硝酸銀溶液、硫酸鋁溶液等。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課題引入】我們在生活中經常使用和見到各種金屬,這些金屬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都是有差別的,我們先來回憶一下以前學習過的有金屬參加的化學反應有哪些呢?它們反應的現象是什麼?化學方程式怎樣寫?

【過渡】觀察上述化學反應可知:通常金屬能與氧氣反應,能和酸反應,還能與金屬的化合物如硫酸銅溶液反應。現在我們先來探究金屬與氧氣反應的規律。回憶相關反應的現象、條件,書寫化學方程式。

3Fe+2O2 Fe3O4

2Mg+O22 MgO

4Al+3O2 2Al2O3

Zn+H2SO4=ZnSO4+H2↑

Fe+CuSO4=FeSO4+Cu聯繫生活,從學生熟悉的物質、事實出發引入新課,同時複習相關知識。

【引導複習、回憶】金屬與氧氣的反應

1、常溫能反應:以鎂、鋁爲代表。

2、高溫下能反應:以鐵、銅爲代表。

3、高溫下也不能反應:以金、銀爲代表。回憶、記錄、鞏固相關知識。比較鎂、鋁、鐵、銅、銀、金的活潑程度差異。1、複習、鞏固相關知識,加深印象。

2、爲金屬與酸、鹽反應的學習打下基礎。

【過渡】有些金屬的化學性質活潑,有些金屬的化學性質不活潑,我們可以從①能否反應②反應的激烈程度來探究金屬的活潑程度即金屬活動性差異。聽講了解判斷金屬活動性差異的初步方法。

【設問】金屬與酸反應現象是否也像金屬與氧氣反應一樣存在差別呢?同學們可以先提出自己的假設,設計實驗方案,通過實驗來探究這個問題。猜想、假設、設計實驗方案。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思維推理能力和實驗設計能力。

【探究活動1】

鎂、鋅、鐵、銅與稀鹽酸、稀硫酸反應

【提示】

按操作規範進行實驗,認真觀察現象。

【巡視、指導實驗】實驗探究:

A組:鎂、鋅、鐵、銅分別與稀鹽酸反應。

B組:鎂、鋅、鐵、銅分別與稀硫酸反應培養實驗操作能力、觀察能力、思維推理能力和同學間的合作精神。

【引導學生進行討論、交流和展示探究結果】學生進行討論、交流。展示探究結果:鎂、鋅、鐵、銅的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依次爲鎂>鋅>鐵>銅。在討論、交流中,吸取別人有益的意見,讓不同的意識在碰撞中相互同化。

【設問】在鎂、鋅、鐵、銅幾種金屬中,哪些金屬能與鹽酸、稀硫酸發生反應?哪些金屬不能與鹽酸、稀硫酸發生反應?由此你能把金屬分爲哪兩類?思考、討論並得出結論。

結論:可分爲能與鹽酸、稀硫酸發生反應的金屬和不能與鹽酸、稀硫酸發生反應的金屬這兩類。爲後面學習金屬活動順序時,爲什麼會出現氫元素打下基礎。

【過渡】在第五單元我們曾做過鐵釘與硫酸銅反應的實驗,反應後在鐵釘表面有紫紅色的銅產生,這說明了什麼?說明鐵可以把銅從硫酸銅溶液中置換出來,鐵應該比銅活潑。培養學生相關知識的遷移能力,拓展學生思路。

【講述】可以用金屬和某些金屬化合物的溶液反應來比較金屬的活動性差異。實驗桌上除剛纔的實驗藥品外還有幾種金屬化合物的溶液,同學們可以參考剛纔的金屬與酸反應的探究活動,提出自己的假設,設計實驗方案,然後進行實驗來探究。猜想、假設、設計實驗方案。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嚴謹、認真的科學思維能力和態度,增強學生實驗設計能力。

【探究活動2】

金屬與金屬化合物的溶液反應

【巡視、指導實驗】實驗探究:鎂、鋅、鐵、銅分別與硫酸銅溶液、硫酸鋁溶液、硝酸銀溶液反應。培養學生實驗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和同學間的協作精神。

【設問】通過實驗,結合上一個探究的結果,你能得出鎂、鋅、鐵、銅、銀這幾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嗎?

【引導學生討論、交流和展示探究結果】討論、交流並達成共識。得出結論:鎂、鋅、鐵、銅、銀的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依次爲鎂>鋅>鐵>銅>銀。通過學生間對話、師生間對話,使知識在對話中形成,在交流中拓展。

【展示】金屬活動順序

【設問】

爲什麼會出現氫元素?金屬元素的位置與它的活動性有什麼關係?位於前面的金屬能否把位於後面的金屬從其化合物的溶液裏置換出來?觀察、記憶。

思考、交流、討論,總結出金屬活動順序的應用規律。加強學生記憶。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度和廣度,培養學生分析、歸納、總結知識的能力。

【設問】剛纔做了有關金屬化學性質的實驗探究,有的反應已經學過,如鋅與鹽酸、稀硫酸反應,鐵與硫酸銅溶液反應。這些化學反應的類型和以前學過的化合反應、分解反應的類型相同嗎?如果從物質類別的角度去分析,這些反應有什麼特點?思考、交流、討論,總結出置換反的應特點和規律。理解、掌握置換反應的應特點和規律。

【課堂練習】

1、波爾多液是一種農業上常用的殺菌劑,它是由硫酸銅、石灰加水配製而成,爲什麼不能用鐵製容器來配製波爾多液?

2、家用鋁鍋、鐵鍋爲什麼不能用來長時間盛放酸性食品?

3、不法商販常常用鋁製的假銀元坑害消費者,小明在市場上買了一枚銀元,請你用化學方法幫他鑑別這枚銀元的真假。練習、鞏固。聯繫生活,使學生學以致用,能運用置換反應和金屬活動性順序判斷反應能否發生,解釋某些與生活有關的化學問題。體會“生活處處有化學”。

指導學生自主歸納總結本課題。學生自主總結本節課的主要內容。評價自己在本節課的啓示和收穫。培養學生對知識的歸納、總結能力。

【佈置作業】

1、庭小實驗:收集幾種金屬,取少量分別放入幾個小玻璃杯中,然後向各個玻璃杯中加入一些醋精(主要成分是醋酸),仔細觀察發生的現象。試根據現象判斷這幾種金屬活動性的差異。

2、課本14頁第3題、5題。記錄。體現新課標“從生活走進化學,從化學走向社會”的教育理念。

高一化學離子反應教案 篇三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離子反應》屬於高一課本第一章第二節內容。《離子反應》是重要的化學用語,在中學階段的基本概念基礎理論知識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貫穿於中學化學教材的始終,是中學化學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之一。在中學化學中要學習許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識,都可能涉及離子反應及其方程式的書寫。《化學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要能通過實驗認識離子反應極其發生條件,瞭解常見離子的檢驗方法。而學生剛進高一,元素化合物知識不豐富,電解理論又沒有學習,因此本節知識對學生來說具有相當的難度。這一節我把它分成二課時。第一課時講電解質。第二課時講離子反應、離子方程式及其書寫方法。把難點分散,重點突出。學好這一節內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學反應的本質。既鞏固了前面已學過的電離初步知識,又爲後面元素化合物知識、電解質溶液的學習奠定了一定的基礎,並且正確而又熟練地書寫離子方程式,是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能。它還是歷年大學聯考的熱點,在大學聯考中幾乎年年考。

2、本課時的教學目的: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編寫教材的意圖,結合本課的特點和素質教育的要求,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使學生了解電解質、強電解質、弱電解質的含義。

(2)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實驗能力和觀察能力。

2、培養學生通過實驗現象分析、探究化學反應實質的能力。

3、培養學生全面認識事物、分析事物的邏輯思維能力。

(3)情感目標:

1、通過實驗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情感。

2、培養學生嚴謹求實、勇於探索的科學態度。

3、對學生進行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辨證唯物主義教育。

教學重點: 強電解質、弱電解質的含義

教學難點強電解質、弱電解質的含義

教學方法:設疑、實驗、討論、講解相結合

二、說教法

教學活動是教和學的雙邊活動,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使之相互促進,協調發展,根據這一基本原理我採用瞭如下教學方法:

1、實驗促學法:

通過教師的演示,學生的動手操作,觀察分析實驗現象,理解並掌握電解質、強電解質、弱電解質的含義。

2、情景激學法:創設問題的意境,激發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促使學生在意境中主動探究科學的奧妙。

3、探究、歸納法:通過學生對問題的探究、討論、實驗、歸納,最終掌握電解質、強電解質、弱電解質的含義

4、多媒體輔助教學法:運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將微觀現象宏觀化,有助於學生掌握離子反應。

三、說學法:

現代教育理論認爲,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活動的真諦是通過教師的引導,啓發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探究學習。因此在本節教學中我注意以下方面:

1用實驗解決問題。新課引入,知識的鞏固、昇華均用實驗。目的在於使學生明確實驗在化學學習中的重要性,使他們注重自己對實驗的觀察,分析,設計及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發揮化學實驗最大作用,真正將素質教育落實到課堂上。

2着重突出了教法對學法的引導。在教學雙邊活動過程中,引導學生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由已知到未知、由個別到一般。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分析,對比,歸納,總結的能力。達到舉一反三,實現知識和能力的遷移的目的。

四、說教學程序:

(用故事導入新課):引入化學家阿累尼烏斯突破法拉第的傳統觀念提出電解質自動電離的新觀念,引入本節課對於電解質的介紹,並適時對學生進行科學研究的創新精神教育。

(提問):下列國中所介紹過的物質哪些可以導電?爲什麼可以導電?

鹽酸、NaOH溶液 、NaCl固體 、石墨、蔗糖溶液、酒精溶液、K2SO4溶液、Cu

讓學生思考、討論

(追問)鹽酸、NaOH溶液、K2SO4溶液,裏的自由移動的離子是怎樣產生的?什麼樣的物質在什麼樣的條件下可以電離產生自由移動的離子呢?

目的:通過連續的提問引發學生思考,(鹽酸、NaOH溶液、K2SO4溶液,能導電是因爲溶液中有自由移動的離子,而這些自由移動的離子又是由電離產生)同時也在討論中引入本節的第一個重要概念:電解質的概念(酸、鹼、鹽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狀態下可以電離出自由移動的離子,這些物質我們稱之爲電解質)。

(舉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B)

A:固態氯化鈉不導電,但氯化鈉是電解質, B:氯化氫水溶液能導電,所以氯化氫是電解質

C:銅能導電,所以是電解質 D:硫酸鋇的水溶液不導電,所以硫酸鋇是非電解質

結論:1、化合物;2、電解質導電條件:水溶液或熔融狀態;3、電解質是一定條件下本身電離而導電的化合物,而SO

2、SO3、CO2等化合物的水溶液雖然導電,但它們溶於水後跟水形成了新的電解質而導電,並非其化合物本身電離所爲;4、硫酸鋇、氯化銀等難溶於水的化合物,在溶解的部分或熔融狀態下是完全電離的,故是電解質。5、酸鹼鹽、金屬氧化物、水是電解質,蔗糖、酒精燈大多數有機物爲非電解質。

目的:電解質、非電解質的概念的區分和理解是本節的難點。通過一道典型例題從各個角度概括了二者容易引起混淆的地方。並讓學生在思考和討論中自己得出結論,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

(演示實驗):把相同濃度、相同體積的HCl、CH3COOH、NaOH、NaCl溶液和氨水分別導入五個小燒杯,並放於溶液導電性實驗裝置中,接通電源。

(提問)1、相同條件下,不同種類的酸鹼鹽溶液的導電能力是否相同?

2、影響電解質溶液導電能力強弱的因素是什麼?

結論:不同種類的電解質溶液的導電能力不同,自由移動的離子的濃度和離子所帶的電荷數會直接影響溶液導電能力的強弱。進而給出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這兩個名詞。

目的:培養學生合作交流及實驗觀察的能力,深化對反應的認識和概念的理解。進而給出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這兩個名詞。

(提問)強弱電解質的電離有何差別?

動畫模擬:HCl、CH3COOH、NaCl 在水中的溶解和電離情況。

結論:NaCl溶於水時完全電離成水合鈉離子和水合氯離子,HCl完全電離成水合氫離子和水合氯離子,而CH3COOH溶於水時只有一部分電離成離子。而這種“全部“與”“部分”即可區分電解質的強弱。

(討論)BaSO4、CaCO3、AgCl等難溶於水的鹽是否屬電解質?CH3COOH易溶,是否屬強電解質?

目的:利用討論,鞏固本節課所學知識。

課堂小結:電解質:在水溶夜裏或熔化狀態下能導電的化合物。如:酸、鹼、鹽、金屬氧化物、水等。強電解質:在水溶液中全部電離成離子的電解質。弱電解質:在水溶液中只一部分電離成離子的電解質。

鞏固練習然後佈置課後作業:用幾個不同層次、有發散性的練習,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進一步鞏固所學內容,從練習中瞭解學生對知識掌握程度。

板書設計:

第二節 離子反應

一、酸鹼鹽在水溶液中的反應

(一)、電解質和非電解質

1、電解質:在水溶夜裏或熔化狀態下能導電的化合物。如:酸、鹼、鹽、金屬氧化物、水等。

2、非電解

質:在水溶液裏和熔化狀態下都不導電的化合物。如:大多數有機物等。

(二) 、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

1、強電解質:在水溶液中全部 電離成離子的電解質。

2、弱電解質:在水溶液中只一部分電離成離子的電解質。

3、強弱電解質的區別。

高一化學教學設計 篇四

《硫和氮的氧化物》

教學準備

教學目標

1、學習運用科學探究的方法進行學習,在與他人的合作中體驗實驗探究的快樂。

2、瞭解SO2的性質和用途,初步學會設計實驗進行探究的技能。

3、培養實驗設計、觀察、分析能力,訓練知識應用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SO2的化學性質、可逆反應

難點:SO2的化學性質、可逆反應

教學工具

實驗儀器、多媒體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用多媒體播放當天的空氣質量日報)

師:請看當天空氣質量日報的污染指數及首要污染物、空氣質量級別、空氣質量狀況。

生:首要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

師:今天我們共同討論關於二氧化硫的問題。

[板書]第三節 硫和氮的氧化物

一、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

[實物展示]粉末狀硫及塊狀硫。

師:我們在國中階段學習過的硫有何物理、化學性質呢?

生:(學生討論,用多媒體小結)

物理性質:_固體,難溶於水,微溶於酒精,易溶於CS2,易昇華等。

與鐵生成硫化亞鐵、與銅生成硫化亞銅,也可以和活潑的金屬反應;硫在空氣中或氧氣中可以燃燒生成SO2,可以與非金屬反應。

1、SO2的物理性質

2、演示1課前收集好的一試管二氧化硫,觀察顏色,聞氣味,與空氣密度比較。

3、師:請同學們總結一下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質。

師:我們可以通過怎樣的實驗證明SO2的溶解性呢?(學生思考探索,設計實驗方案,討論可行性,然後由一名同學上臺演示實驗)

[演示]2將一集滿SO2的試管倒置於水槽中,晃動、觀察。

師:這個實驗說明什麼問題呢?(學生討論實驗,交流討論結果)

[多媒體]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質

狀態:氣體 顏色:無色 氣味:有刺激性

沸點:-10 ℃ 毒性:有毒 密度:比空氣大

溶解度:易溶於水,在常溫、常壓下,1體積水大約能溶解40體積的SO2。[演示3]把剛纔實驗的試管用橡皮塞塞上後,取出水面,再用pH試紙測酸鹼性(或者直接加入紫色的石蕊試液)。

生:觀察溶液的顏色改變,思考討論可能的原因。

師:經測量pH<7,說明溶液呈酸性,這是由於SO2溶於水和H2O反應生成H2SO3。這同CO2溶於水極爲相似,亞硫酸也只能存在於溶液中,很不穩定,易分解成SO2和H2O。這個反應說明SO2是怎樣的物質呢?

生:SO2是酸性氧化物。

師:怎樣證明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呢?

板書2的化學性質:

(1) 酸性氧化物

(2) 【學生練習】SO2+H2OH2SO3 CO2+H2OH2CO3

師:這兩個反應有什麼特點呢?

生:能同時向兩個反應方向進行,屬於可逆反應。(學生閱讀教材P90,明確可逆反應的概念及基本特徵)

師:可逆反應:在同一條件下,既能向正反應方向進行,同時又能向逆反應方向進行的反應,叫可逆反應。

師: ①CO2和水反應是可逆反應嗎?

②H2燃燒生成水,水電解生成H2和O2,是可逆反應嗎?爲什麼?

師:我們有沒有其他方法可以證明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呢?

師:既然SO2是酸性氧化物,它應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請大家寫出SO2同NaOH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生:SO2+2NaOH====Na2SO3+H2O SO2+NaOH====NaHSO3

或寫成:SO2+2NaOH====Na2SO3+H2O Na2SO3+SO2+H2O====2NaHSO3

師:如果把S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能反應嗎?有何現象呢?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生:SO2+Ca(OH)2====CaSO3↓+H2O CaSO3+SO2+H2O====Ca(HSO3)2

師:向石灰水中通入少量SO2氣體,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若繼續通入過量SO2氣體,溶液又變澄清。這一性質與CO2相似。能否用通入澄清石灰水的方法來證明SO2的存在呢?

[演示4]在SO2水溶液中,滴入幾滴品紅溶液,振盪,觀察顏色變化,加熱試管,再觀察。

生:認真觀察實驗現象,思考可能的原因。

師:滴入品紅溶液,紅色立刻褪去,與往其中通入Cl2的現象相同,說明SO2具有什麼性質?加熱後,紅色恢復,說明了什麼?

生:SO2具有漂白性,但生成的無色物質不穩定,受熱易分解,使顏色恢復。

師:SO2和氯水的漂白有何不同?

師:氯水漂白是因Cl2溶於水後產生的HClO有強氧化性,可將有色物質氧化成無色物質而漂白,實質爲氧化還原反應,這種漂白效果是永久性的。SO2漂白是因爲它與有色物質反應生成一種不穩定的無色物質,這種無色物質見光遇熱易分解,從而使有色物質恢復原色。實質爲非氧化還原反應,這種漂白結果是暫時的。[多媒體]氯水與二氧化硫漂白性的比較:

工業上常用SO2來漂白紙漿,以致報紙放久會變黃)

[板書](2)二氧化硫漂白性:SO2溶於水產生的H2SO3與有色物質直接結合生成不穩定的無色物質。

師:SO2可以漂白某些有色物質,能否使紫色石蕊試液褪色呢?

[演示5]把SO2通過紫色石蕊試液(石蕊變紅不褪色)。

師:由SO2中硫元素的價態,能否推測它可能具有的性質?

小結]硫單質及其化合物的化學性質

生:SO2中硫元素爲+4價,既可得電子顯氧化性,又可失電子顯有還原性。

師:(引導學生分析)舉例說明它的氧化性:

[小結](3)氧化性:SO2+2H2S====3S↓+2H2O

師:SO2的氧化性較弱,只在少數反應中體現。

[演示6]把SO2氣體分別通過溴水和高錳酸鉀酸性溶液中。

生:觀察溶液顏色的變化,思考可能的原因。

師:SO2的還原性應表現在它與氧化劑的反應上,可通過與O2、KMnO4(H+)、鹵素單質等氧化劑的反應來證明。

[板書](4) SO2具較強的還原性,可被X2、O2、KMnO4、HNO3等許多氧化劑氧化:

SO2+Br2+2H2O====H2SO4+2HBr

5SO2+2KMnO4+2H2O====K2SO4+2MnSO4+2H2SO4

師:SO2能使溴水、KMnO4溶液褪色,這與SO2使品紅褪色,實質相同嗎?

生:不同。前者緣於SO2的還原性,發生的是氧化還原反應。後者緣於其漂白性,發生的是非氧化還原反應。

[小結]SO2的化學性質

師:剛纔我們學習了SO2的主要化學性質,結合生活實際,您能否說出SO2有何重要用途呢

生:(閱讀教材P90,積極討論交流)

[板書]3.二氧化硫的主要用途

(1)制硫酸:S→SO2→SO3→H2SO4

(2)漂白紙漿、毛、絲、草帽等

(3)殺菌消毒

4、三氧化硫

師:SO2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爲SO3,SO3也是一種典型的酸性氧化物,那麼SO3具有哪些化學性質呢?

生:與水反應、與鹼反應、與鹼性氧化物反應

師:很好,請舉例寫出反應方程式

SO3+H2O====H2SO4

SO3+2NaOH====Na2SO4+H2O

SO3+Na2O====Na2SO4

師:請同學們注意,SO3的熔點16.8 ℃,沸點44.8 ℃,常溫常壓下,SO3不是氣體

例題剖析

(例1)檢驗SO2氣體中是否混有CO2氣體,可採用的方法是( )

A.通過品紅溶液

B.通過澄清石灰水

C.先通過NaOH溶液,再通過澄清石灰水

D.先通過KMnO4酸性溶液,再通過澄清石灰水

師:要正確解答本題必須先做到以下兩點:

(1)理解題意,本題要檢驗的是CO2,且CO2又是混在SO2氣體中。

(2)要掌握SO2與CO2性質上的相似點與不同點,SO2與CO2性質上有哪些相似點與不同點呢?

生:通過澄清石灰水都能生成白色沉澱(CaSO3和CaCO3),遇NaOH溶液都能發生反應,這便是它們性質上的相似點。它們性質上的不同點表現在:SO2具漂白性從而能使品紅褪色,而CO2不具備漂白性;又如在通過NaHCO3溶液時,由於H2SO3酸性>H2CO3酸性,所以SO2與NaHCO3溶液反應能放出CO2,而CO2卻無法與NaHSO3反應;再如由於SO2的還原性,在通過KMnO4酸性溶液時會發生反應:5SO2+2KMnO4+2H2O====K2SO4+2MnSO4+2H2SO4,而CO2卻不具備這種還原性。

師:總結得很好。若對本題選項稍加分析,A項驗的是SO2而不是CO2;B項中不管是否混有CO2,均有白色沉澱生成;C項中不管是否混有CO2,均無白色沉澱生成;唯有D項在通過KMnO4酸性溶液時混合氣體中僅SO2被吸收,再通過澄清石灰水若有白色沉澱,說明混有CO2,若無白色沉澱,說明不混有CO2。綜上述分析,正確選項是D。

點評:氣體的檢驗是中學化學氣體制備實驗中的重要內容。檢驗時一定要排除相關氣體的干擾,排除時不能引進被檢氣體,否則結論不正確。

本節課要求掌握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瞭解三氧化硫的性質;瞭解可逆反應的概念;重點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學性質。要注意前後的知識聯繫和通過實驗獲取儘可能多的知識,通過國內外環境污染的慘痛教訓,樹立防止環境污染、保護環境的觀念,意識到自己的義務和責任。

課後小結

本節課要求掌握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瞭解三氧化硫的性質;瞭解可逆反應的概念;重點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學性質。要注意前後的知識聯繫和通過實驗獲取儘可能多的知識,通過國內外環境污染的慘痛教訓,樹立防止環境污染、保護環境的觀念,意識到自己的義務和責任。

板書

第三節 硫和氮的氧化物

一、二氧化硫

1、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質:

2、二氧化硫的化學性質

(1)酸性氧化物

(2)二氧化硫漂白性:

(3)氧化性:SO2+2H2S====3S↓+2H2O

(4)SO2具較強的還原性

3、三氧化硫的化學性質

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可逆反應中的化學平衡教案 篇五

教學內容分析

化學平衡屬於化學反應原理的知識,是在學習了化學反應與能量、物質結構、元素週期律等知識的基礎上學習的中學化學重要理論之一,有助於加深理解以前所學的元素化合物知識及化學反應,後續學習的電離平衡、水解平衡等,實際上是高一所學化學平衡的延續,還是後一章學習的基礎,因此起到承上啓下的作用。

本節課是化學平衡的第一課時,學生易出現的問題是化學平衡狀態的判斷。這部分內容理論性、知識邏輯性強,題型廣,學生很容易被表面現象矇蔽,學生要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方法,提高自身的科學素養。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瞭解可逆反應與不可逆反應的。概念;理解化學平衡狀態的基本概念、會判斷化學平衡狀態;瞭解化學平衡常數

過程與方法

用化學平衡狀態的特徵判斷可逆反應是否達到化學平衡狀態,從而提高判斷平衡狀態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的科學態度與科學素養

教學重點、難點

化學平衡是化學基本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以後學習電離平衡,鹽類水解平衡的基礎。因此,使學生建立化學平衡的觀點剖析和化學平衡狀態的判斷、化學平衡常數是本節課的重點。

化學平衡狀態的判斷理論性強、內容枯燥,是本節課的難點。教學設計時,利用不同層次的習題層層分解和討論,在教師的幫助下增強認識結構,深化對化學平衡的理解。

學情分析

必修階段,學生對可逆反應、化學平衡已經有了初步認識,選修階段充分利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從學生已有的溶解結晶平衡入手,導入化學平衡的建立,深化判斷可逆反應達平衡的判斷方法,這樣逐步深入的認識知識,容易啓發學生的思維。

教學方式

通過日常生活事例激發學生的興趣,建立模型,引導啓發學生分析、認識問題的本質並遷移知識,解決類似問題。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高一化學教案大全 篇六

化學使世界變得更加絢麗

【學習目標】

1、瞭解什麼是化學,認識到通過化學知識的學習能進一步認識自然、適應自然、改造自然、保護自然。

2、對學習化學產生濃厚的興趣。

3、知道化學是一門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律的自然科學,它與人類進步和社會的關係非常密切。

4、瞭解化學學科的學習特點,從而爲學好化學做充分準備。

5、知道探究性學習是學好化學的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

6、綠色化學必將使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

【教學策略】

1、魔術表演。

(1)魔棒點燈。

在酒精燈的燈芯裏預先放有少量高錳酸鉀,將玻璃棒預先插在盛有濃硫酸的試管裏(試管裏的濃硫酸不要被學生看出來)。表演時將玻璃棒點在燈芯裏的高錳酸鉀上,即可產生火焰。

(2)水變“牛奶”,“牛奶”變水。

用吸管向澄清石灰水中吹入呼出的氣體,石灰水變渾,繼續吹氣,渾濁變清。

(3)白紙顯字。

預先在白紙上用酚酞溶液寫好“奇妙化學,源於生活”八個字,晾乾呈無色,將稀氨水貯於小型噴霧器內,表演時,將氨水噴在白紙上即可顯現出8個紅字。

面對學生好奇、興奮的眼神,教師很自豪地告訴學生,化學使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

2、小組交流“你對化學學科的認識”。在小組交流的基礎上推薦組內的1個同學到全班交流。(針對不能很好合作的小組,讓他們加強合作重要性的體驗)

3、全班交流(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在全班交流的基礎上,教師應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掌握以下要點。

(1)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律的科學。

(2)學習化學的要求:

①認真預習,重視實驗。

②密切聯繫生活實際,學會與同學合作與交流。

③善於思考,敢於提問,積極探究。

④獨立完成作業(包括書面、手工、調查、研究等作業)。

5、[要點1] 化學的作用

學習化學,可以認識物質性質及變化規律,弄清生活和生產中的一些化學現象,並且可以控制化學變化,使其向對人類有利的方向發展。例如,懂得了燃燒的原理,就可以使燃燒充分,節約能源,並能有效地防火滅火等。

學習化學,可以使人們更好地認識和利用自然界中的物質,如可以從石油中提煉汽油、煤油、柴油等,從空氣中提純氧氣等。

學習化學,可以幫助人們研製新的材料,研究新能源,研究生命現象、合理利用資源,防止污染和保護環境,促進農業增產,促進人體健康等。

學習化學,也有利於人們學習和研究其他學科或領域。

[要點2] 怎樣學好化學

學好國中化學,最重要的是要牢固地、系統地、熟悉地掌握好化學基礎知識,掌握好基本的實驗技能。一部分同學在初學化學時感到有極大的興趣,但隨着學習的深入會感到“容易懂、記不住、難理解,不會解答問題”,從而失去學習化學的興趣,其實學習化學同其他學科的學習一樣,只要瞭解學科的特點,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就能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要想學好化學,希望同學們注意以下幾點:

1、樹立信心。要充分認識化學學科的重要性,化學是中學生必須學好的一門基礎自然科學,不能有輕視的思想,更不能有畏難的情緒,應該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一定能學好化學。

2、加強記憶。要學好化學,記憶是關鍵,國中化學作爲起點學科,要認識、瞭解的新東西太多,如元素符號、元素的化合價、物質的化學式、基本的定義定律等。不能僅滿足聽懂,要在理解的基礎上牢固記憶,同時通過勤複習、勤記憶更進一步加深理解。

3、認真實驗。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爲基礎的學科,要學好化學,必須認真做好實驗,仔細觀察,並記錄和分析實驗現象,還要注意觀察生活中的化學現象,思考生活中的化學問題。

4、良好的思維習慣。化學學習中,思維習慣很重要,對遇到的現象、問題要善於動腦筋,多問幾個爲什麼,並學會對知識的概括和總結,逐漸培養自己分析推理能力,找出學習化學的“竅門”。在化學解題過程中,更要善於抓突破口,或正推或逆推,或發散性地進行思考,逐步使問題明朗化。

5、學好其他學科。學好化學,除要注意化學的學科特點外,更要注意多學科間的滲透與聯繫。學好數學、物理、生物等是學好化學的有力保證,當今是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要想在化學這門學科中有所發現,有所創新,除進行化學實驗外,更要利用先進的測試手段,同時通過了解世界上關於環境、生命科學、材料、能源等各方面的知識,開闊視野,從而進一步明確化學與其他學科的聯繫。

總之,只要同學們能抓住化學學科的特點,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思維習慣,多看書、勤記憶,認真做好實驗,一定會取得優異的成績。

-要學好化學必須做到以下“六個字”。

動腦──思考、反思。

動口──提問、交流、解答。

動手──實驗操作、探究、驗證。

板書設計

第一單元 走進化學世界

課題1 化學使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

1、什麼是化學?

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律的科學。

2、化學與人類的關係──生活中處處有化學。

3、化學學習方法。 “六個字”

動腦──思考、反思。

動口──提問、交流、解答。

動手──實驗操作、探究、驗證。

高一化學教案大全 篇七

《氫氣的性質和用途》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使學生了解氫氣的物理性質,掌握氫氣的可燃性、還原性,並瞭解有關的實驗過程和現象以及注意事項;

根據氫氣的性質瞭解其主要用途;

從得氧和失氧的角度對照瞭解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氧化劑和還原劑。

能力目標

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氫氣燃燒與爆炸和還原性與還原反應的教學,進行量變引起質變和對立統一規律的辯證唯物主義教育。

教學建議

教法建議

在講氫氣的性質之前,學生已學過氧氣的性質、製法和氫氣的實驗室製法。教師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化學教學大綱的要求和教材的特點,確定恰當的知識範圍和實驗內容,使學生了解氫氣的物理性質,掌握氫氣的可燃性、還原性及有關實驗現象和化學方程式;瞭解點燃氫氣之前爲什麼要檢驗氫氣的純度以及檢驗的方法,結合實驗內容明確提出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結合氫氣的可燃性對學生進行環境保護教育等。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始終圍繞教學目標,層層深入地展開教學內容。教師講新課之前先複習舊知識,以實驗室用什麼藥品製取氫氣,收集氫氣有幾種方法等問題導入新課,而後展示一瓶瓶口倒置的氫氣,請學生通過觀察氫氣在通常狀態下的色、態、水溶性、密度等,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自己總結出氫氣的物理性質。這種從感性到理性認識問題的方法,層次清楚,符合學生認識規律和能力形成與發展的規律。在講授氫氣的可燃性和還原性時,也應先演示氫氣在空氣中安靜燃燒、氫氣中混有空氣點燃發生爆鳴、氫氣在氯氣中燃燒在瓶口出現白霧、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實驗等,而後運用投影,進行反應實質的總結,寫出化學方程式。這種運用探索性實驗的教法,能使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揭示了知識的本質和內在聯繫。

最後教師通過讓學生看書進行小結,再通過讓學生做練習題進行鞏固,使大多學生都能掌握基本的、重點的知識,從而-地完成教學任務。

其它一些建議:

(1)爲使操作方便,節省時間和藥品,氫氣發生裝置宜選用啓普發生器。

(2)爲增加實驗興趣,可在實驗3-4的肥皂水中加入顏色。

(3)氫氣燃燒實驗必須絕對安全,氫氣燃燒除焰色、發熱和爆炸外,還可引導學生注意產物,即可在燒杯內壁塗上遇水顯色的物質。

(4)認真做好氫氣還原氧化銅實驗,使學生掌握操作步驟。

(5)引導學生分析反應物和產物,爲下章學習打下基礎。

(6)複習氧化反應,引入還原反應。先以氫氣和氧化銅爲例理清概念,不要急於將前面各種氧化反應均分析一下哪個是氧化劑、還原劑。

(7)使學生了解用途對性質的依賴關係。

關於“燃燒”概念的擴展

從對比氫氣在空氣中燃燒和氫氣在氯氣中燃燒時火焰的顏色不同和生成物不同,不僅能總結出兩個反應的特殊性,同時也能找出它們的共性——劇烈的、發光放熱的化學反應。從而擴大了“燃燒”概念的內涵。

同時,還可以觀察到它們的火焰構造與酒精燈和蠟燭的火焰結構不同。氫氣在空氣中和氯氣中燃燒的火焰都是內外兩層,這是因爲氣體燃燒時不必經氣化階段,所以沒有氣化層的“焰芯”。

氫氧混合氣體的爆鳴

在導管口點燃氫氣之前,必須先檢驗氫氣的純度,完全是由氫氣易燃且放出大量熱的性質所決定的。

課本選用了紙筒的實驗。但書中只描述了“剛點燃時,氫氣安靜地燃燒,過一會兒,突然聽到”砰"的一聲響,爆炸的氣浪把紙筒高高掀起。事實上,這個實驗如果做得好,所能觀察到的現象要比以上課本的那段描述複雜些。所能說明解釋的問題也更深入些。實驗的具體情況是:

用一個沒有蓋的紙筒(或罐頭筒)底上穿一個小孔,小孔用一尖細小木條塞緊(或用火柴桿也行)。把筒倒立,用排空氣法迅速充滿氫氣,將紙筒向下平置於桌面上,在拔掉小木條的同時,就小孔處點燃逸出的氫氣。最初氫氣在小孔處安靜地燃燒,一會兒聽“嗡嗡”的聲響,而且聲音逐漸增強,最後纔是砰然巨響,爆炸的氣浪使紙筒騰空而起。

幾種可燃性氣體與空氣混合的爆炸界限

氣體最低成分%成分%

氫氣4.174.2

一氧化碳12.5 74.2

甲烷5.015.0

乙炔 2.580.0

教學設計方案

重點:氫氣的化學性質

一 複習提問:

1、寫出實驗室制氫氣的化學方程式。

2、畫出實驗室制氫氣的簡易裝置圖。

二 導入新課:氫氣的性質。

1、氫氣的物理性質:

按照描述氧氣物理性質的順序,回憶上節課的實驗現象描述氫氣的色、態、味和溶解性等。

【實驗3-4】裝置如圖所示。球形乾燥管裏裝有鹼石灰乾燥劑。導管口蘸些肥皂水,控制氫氣流速,吹出肥皂泡。當肥皂泡吹到足夠大時,輕輕擺動導管,讓肥皂泡脫離管口,這時可以觀察到肥皂泡上升。

肥皂泡上升說明氫氣密度小。在標準狀況(1大氣壓,0℃)下,氧氣、空氣、氫氣的密度分別爲1.429克/升,1.293克/升,0.0899克/升,它們的比值爲16∶14.5∶1。(爲什麼用排空氣法收集?)

氫氣在通常狀況下,是一種沒有顏色、沒有氣味的氣體,難溶於水,比空氣輕。

2、氫氣的化學性質:

【實驗3-5】在帶尖嘴的導管口點燃純淨的氫氣,觀察火焰的顏色。然後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冷而乾燥的燒杯,過一會兒,觀察燒杯壁上有什麼現象發生。

引導觀察燃燒的焰色和燒杯內壁有什麼現象出現。把燒杯傳遞給學生,讓學生用手觸摸燒杯,感覺熱量。證明氫氣具有可燃性,燃燒時放出大量的熱。

(1)氫氣的可燃性:

在這個實驗中爲什麼強調“純淨”呢?如果氫氣不純淨燃燒時會怎麼樣呢?

【實驗3-6】取一個一端開口,另一端鑽有小孔的紙筒(或塑料筒等),用紙團堵住小孔,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氫氣,使紙團內充滿氫氣。把氫氣發生裝置移開,拿掉堵小孔的紙團,用燃着的木條在小孔處點火,注意有什麼現象發生。(人要離開,注意安全。)

引導學生觀察:

①注意小孔處點火時的開始情況;

②仔細傾聽音響的變化;

③觀察隨音響變化而發生的現象。

板書 氫氣不純混有空氣或氧氣,點燃時發生爆炸。

爲什麼點燃純淨的氫氣能安靜地燃燒,而混合氣體卻會發生爆炸呢?

點燃純淨的氫氣時,在導管口流出的氫氣量少,與氧氣接觸少,反應時產生的熱量也少,且散失較快,所以點燃時安靜地燃燒。

點燃紙筒中氫氣時,隨着氫氣的消耗,空氣不斷從紙筒底部進入筒內。氫氣和空氣接觸並混和,與氧氣接觸面多,點燃時快速反應,產生的熱量在極短時間內、有限空間裏急劇膨脹,就發生了爆炸。

實驗測定,當空氣中混入氫氣的體積達到總體積的4%~74.2%時,點燃即發生爆炸。這個範圍叫做氫氣的爆炸極限。所以,點燃需要純淨的氫氣,點燃氫氣前必須檢驗氫氣的純度。

【實驗3-7】用排水法收集一試管氫氣,用拇指堵住,移近火焰,移開拇指點火。如果聽到尖銳的爆鳴聲,就表明氫氣不純,需要再收集,再檢驗,直到響聲很小,才表明氫氣已經純淨,如果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氫氣,經檢驗不純而需要再檢驗時,應該用拇指堵住試管口一會兒,然後再收集氫氣檢驗純度,以免暗焰引發氫氣發生器爆炸。

【實驗3-8】在乾燥的硬質試管底部鋪一層黑色的氧化銅,管口微向下傾斜。通入氫氣,過一會兒再給氧化銅加熱。注意觀察黑色的氧化銅有什麼變化,管口有什麼生成。反應完成後停止加熱,還要繼續通入氫氣,直到試管冷卻後,再停止通氫。

引導學生思考:

(1)放氧化銅的試管口爲什麼要略向下傾斜?

(2)導氣管爲什麼要伸入到試管底部,管口不能用塞子塞住?

(3)爲什麼先通一會兒氫氣,再加熱氧化銅?氫氣的純度是否需要檢驗?

(4)實驗在停止加熱時,爲什麼還要繼續通入氫氣到試管全部冷卻爲止?

聯繫已學過的有關知識逐一討論。歸納出實驗步驟韻語記憶口訣:

板書“一通、二點、三滅、四撤”。

引導學生用化學式表述反應過程

氫氣和氧化銅反應:

練習:實驗室製備氫氣並使氫氣跟灼熱的氧化銅反應有以下主要步驟,請按正確的操作順序排列序號___________________。

A 檢驗氫氣發生裝置的氣密性; B 給試管中的氧化銅加熱;

C 向氫氣發生裝置裏添加藥品; D 停止加熱;

E 向裝有氧化銅試管中通入氫氣; F 停止通入氫氣;

G 檢驗氫氣的純度。

複習提問:什麼是氧化反應?氫氣與氧化銅反應是否是氧化反應?

分析:在氫氣與氧化銅反應中,氫氣奪取了氧化銅中的氧,發生了氧化反應。而氧化銅失去了氧變成了單質銅,則氧化銅發生了還原反應。

在反應中,氫氣奪取了氧化銅中的氧,發生了氧化反應。使銅被還原出來,說明氫氣有還原能力,我們稱之爲還原性,而把氫氣稱之爲還原劑。

氧化銅失去了氧,發生了還原反應。使氫氣發生了氧化反應,說明它具有氧化能力,我們稱之爲氧化性,而把氧化銅稱之爲氧化劑。

氫氣:得氧~有還原性~是還原劑~發生了氧化反應。

氧化銅:失氧~有氧化性~是氧化劑~發生了還原反應。

練習:在高溫下,三氧化二鐵與一氧化碳反應生成單質鐵和二氧化碳。此反應中氧化劑是_______,還原劑是_______,_______,發生了氧化反應,________發生了還原反應。

氫氣的用途:閱讀課本57頁圖3-14。

物質的用途是由其性能決定的。

密度小——氫氣球;

可燃性——氫氧焰、高能燃料等;

還原性——冶煉金屬、製備硅等;

另外還可用於合成氨氣、製備鹽酸。

探究活動

1、家庭小實驗 在如教材第53頁所示的實驗3-4中,可以用蠟燭不斷點燃產生、上升的氫氣泡。想辦法使氫氣泡中含有少量空氣,一來可減慢氫氣上升的速度,二來又可產生強烈的爆鳴聲。

2、家庭小實驗 取一支大試管,平置固定在鐵架臺上,用一團棉絮浸透酒精溶液,置入管底。在管中部用紙槽送入黑色氧化銅,鋪平。用單孔帶短玻管的橡皮塞塞緊,加熱棉絮球部位,可以看到氧化銅慢慢由黑色變紅。

3、設計一個實驗,證明蠟燭中含有碳氫兩種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