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燃燒和滅火教學設計(推薦6篇)

本站小編爲你精心整理了6篇《燃燒和滅火教學設計》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燃燒和滅火教學設計》相關的範文。

燃燒和滅火教學設計(推薦6篇)

篇一:《燃燒和滅火》教學設計

一、教學內容分析

1、課標中的內容《燃燒與滅火》隸屬課標中的第五部分《化學與社會發展》中的化學與能源和資源的利用。

2、教材中的內容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第七單元課題1《燃燒和滅火》。

本課題共包含三大內容:燃燒的條件、滅火的原理和方法以及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識簡介。本課題共需兩課時,此設計爲第一課時。

二、教學對象分析

學生學習本課之前已經有了一定的化學知識積累,對燃燒的現象也有一定的瞭解,對學習特別是實驗探究有較濃厚的興趣。本課的重點是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學生可以通過探究、分析總結得出。

三、教學設計思想

1、注意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出發,讓學生從生產、生活實際中發現和提出問題,通過實驗探究得到結論。

2、創造條件讓學生親自完成燃燒條件的探究、滅火的方法等實驗。以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使學生在實驗中發展學習的興趣,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在“做科學”的探究實踐中逐步形成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四、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認識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

②瞭解易燃物和易燃

物的安全知識。

2、過程與方法:通過活動與探究,學習對獲得的事實進行分析得出結論的科學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燃燒可造福人類,又會給人類帶來災害的事實,學會用辨證的觀點看問題;

②通過認識燃燒條件和滅火原理,懂得一切事物均有規律,認識規律,掌握規律,可以使事物按照一定的方向進展,避開災害,造福人類;

③通過安全知識的學習,增強安全意識。

五、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方法。

2、教學難點:

(1)燃燒條件與滅火原理的應用

(2)探究方案的設計與實施

六、教學過程

七、學習評價設計

對學生學習結果的評價,採用筆試測驗的方式進行。《燃燒與滅火》10分鐘測試題

1.酒精燈火焰上加熱鐵絲,鐵絲不能燃燒。如將在酒精燈火焰上灼熱後的鐵絲,立即插到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卻能燃燒,其可能的原因是。

2.木材起火可以用水撲滅,油起火卻不能用水撲滅。爲什麼?。

3.發生下列情況時,你會採用什麼方法滅火?

①家用電器線路短路而發生火災。

②炒菜鍋中食油起火。

③在實驗室不慎碰翻酒精燈,酒精在桌面上起火。

4.談談你將如何爲你居住地區的防火、防爆做些有益的工作。

篇二:《燃燒和滅火》教學設計

一、設計思路

1、注意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出發,讓學生從生產、生活實際中發現和提出問題,通過實驗探究得到結論。

2、創造條件讓學生親自完成燃燒條件的探究、滅火的方法等實驗。以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使學生在實驗中發展學習的興趣,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在“做科學”的探究實踐中逐步形成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二、教材分析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第七單元課題1《燃燒和滅火》。較好地體現了“從生活走向化學,從化學走向社會”這一新的課程理念。《燃燒與滅火》是本單元的第一課題,在此之前學生學習氧氣的性質時,已對燃燒有了一定的認識,學習二氧化碳的性質和製法時,又知道了一些滅火的方法。該課題從生活中常見的燃燒現象入手,總結出燃燒的條件和滅火原理,再學以致用,解決生活中防火滅火和自救的問題。

本課題共包含三大內容:燃燒的條件、滅火的原理和方法以及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識簡介。本課題共需兩課時,此設計爲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①認識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②瞭解易燃物和易燃 物的安全知識。

2、過程與方法:通過活動與探究,學習對獲得的事實進行分析得出結論的科學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①燃燒可造福人類,又會給人類帶來災害的事實,學會用辨證的觀點看問題;②通過認識燃燒條件和滅火原理,懂得一切事物均有規律,認識規律,掌握規律,可以使事物按照一定的方向進展,避開災害,造福人類;③通過安全知識的學習,增強安全意識。 教學重點: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方法。

(課標中學習要求:認識燃燒的條件和防火滅火的方法,認識完全燃燒的重要性並理解燃燒的條件的實驗探究)

教學難點:

1)燃燒條件與滅火原理的應用 (2)探究方案的設計與實施

(設計依據:學生學習本課之前已經有了一定的化學知識積累,對燃燒的現象也有一定的瞭解,對學習特別是實驗探究有較濃厚的興趣。本課的重點是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學生可以通過探究、分析總結得出。)

三、教學方法:

本課題教學主要採用主動探究、合作學習、討論交流的方式展開,開放式教學,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本課題教學應體現如下主要特徵:

1 1.以學生的活動爲主線展開教學; 2.特別注重與實際生活的聯繫; 3.注重讓學生探究問題的過程;

4.運用多媒體爲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①關注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程度、關注在合作交流中表現的情感、態度的發展。對參與程度的評價,主要對學生能否主動地與同學合作,是否願意與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等方面來考查。對學生思維合作的評價,主要是通過交流去了解學生思維的合理性、靈活性和創造性。

②對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評價,實際上是對學生化學學習過程和方法的考查,即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經過猜想、探究、交流等活動,以及能否有效地解決問題來評價。

整個評價以激勵爲主線,學生通過互評與自評,對各個環節進行及時評價與調控,以達成既定教學目標。在教學中還應加強學法指導,切實組織好小組合作探究交流,製作的多媒體課件應儘可能更具動感、美感。

(確立依據:給學生提供一個平等的學習機會,使他們具有適應現代生活及社會發展的化學知識技能和方法,具有適應未來社會發展所必需的終身學習的能力,同時運用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設備輔助教學從而增大課堂教學的密度並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教學情意:

火是人類文明的搖籃。爲人類提供了能量,加速了人們的文明進程。火給我們帶來了美好的生活,使用不當也會給人類帶來巨大的損失和災難。,每年全世界發生的火災會造成數百億美元的損失。那麼燃燒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變化呢?,但當人們一旦失去對火的控制就會形成火災當你遇到火災時你會怎樣做呢?我們今天繼續探討燃燒和滅火的有關內容。瞭解火,用好火顯得特別重要。這就是我們要研究的課題《燃燒與滅火》

(編寫說明:通過創設情景使學生回顧燃燒的“功”和“過”,並由此進一步體會“科學是把雙刃劍”,只有掌握其規律,才能趨利避害,也激發起學生探究燃燒本質與燃燒條件的興趣。)

(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創設問題情境]: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 3組圖片(最近發生的幾起重大的火災事故和在火災中死亡數據)作爲情景提出問題:當你看到這些圖片和聽到這些事件後,你首先想到這些事件與什麼有關?(火)對於火和這些事件,談談你的感受,或者說說還想知道哪些化學知識或者生活常識?

[學生思考回答]:學生非常興奮,爭相提出他們的感想和想知道的與火有關的問題:火災太可怕了,如何能預防火災?如何在第一時間做出正確處理?瞭解可燃物在什麼情況下不會燃燒?火焰是如何傷害到人的?一些易燃物如何存放或者安全放置?正確的滅火方式有哪些?滅火器爲什麼能滅火?遇到火災如何逃生?火是一種物質嗎?爲什麼產生火災?爲什麼有火災就有煙?煙和熱?火對人類的貢獻,人離開火,會怎樣?燃燒會不會污染環境?

學生提出問題後,教師說明本節課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要防止火災的發生,必須瞭解火是怎樣燃燒起來的,即燃燒的條件;有的問題源於我們對滅火原理的瞭解;燃燒的條件存在於滅火的方法之中,燃燒和滅火是一對矛盾,它們相互依存。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與已有的知識體系對燃燒進行從感性到理性的再認識。)

[學生分組實驗探究]

分組分別進行三個實驗,利用不同的實驗來進行燃燒條件的探究

(設計意圖:創設情景,讓學生自己用探究學習的方式去研究物質燃燒所需要的條件。培養學生 2 實驗探究的能力和合作學習的能力) [學生彙報交流,教師總結提高] 燃燒條件

[教師引導]:

人們並不是只有發生火災的時候才需要滅火,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做熄滅火焰的事情。請同學們回想一下,在不同的情況下你都採用過哪些滅火的方法,並說出所作方法的依據? [學生討論交流,教師收集信息]:

同學們紛紛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發言:沙子蓋滅,隔絕空氣;用鍋蓋蓋滅油鍋起火,隔絕空氣;吹滅蠟燭,降低溫度,達不到着火點。(師)什麼是着火點?物質燃燒時所需要的最低溫度;用水澆滅,降低溫度,達不到着火點;水並不能滅所有的火;(師)爲什麼?電路起火,不能用水滅火,會引起短路,電人;金屬鈉起火也不能用水滅火,鈉可以與水反應,產生氫氣,氫氣燃燒;(師)水是一種經常使用的滅火物質,但並不是所有物質均可用水滅火,這說明什麼?要了解起火物質的性質,不同物質的起火,採用不同方法;煤氣起火,關閉閥門,斷絕氣源;森林起火,可以挖防火溝,移走可燃物??

[教師引導]:不論採用哪種方法,其原理都是阻止燃燒反應的發生。請同學們根據以上討論,看看你能得出物質燃燒時必須具備的條件嗎?

[學生髮言,教師記錄]:學生舉例說明燃燒需要具備的條件,教師記錄學生的例子和觀點,最後,教師歸納學生的觀點,得出結論。

[結合案例,使用知識]:天然氣大量泄漏。如果遇到火星,將發生大面積爆炸,現在假設你就是消防隊員,到達出事地點,你會如何做?避免重大事故的發生。 [學生討論與交流,教師記錄並引導]:“關閉閥門,隔絕可燃物”;“只關閉閥門不夠,還要勘察漏氣的地方,”“(師)同意不同意? ”

“同意。”“疏散人羣,保證人羣的安全”;“嚴禁煙火,防止火星、穿防靜電的衣服,防止靜電”;“防金屬碰撞的火星,汽車要遠離現場”;“建一個吸收爆炸衝擊力的牆,吸收爆炸時所產生的衝擊波”;“大面積沖水,降溫,稀釋泄漏的天然氣

“;“把天然氣轉化成一種不可燃燒的物質”;“(師)設想是好的,能否做到,還需深入研究”;“將天然氣一點一點隔離出來,到別處燃燒掉”;“(師)可取不可取?”;“是一種設想,在實際處理時,方法越簡單越好”??更多人舉手“用大功率的風扇將天然氣吹走”;“會有電火花”;“改爲人扇”;“用氦氣沖淡”?? [教師總結]:同學們的想法多非常好,我們的消防戰士,就是使用同學們出的主意:疏散人羣,勘察漏氣點,堵漏,大面積沖水,降溫,稀釋泄漏的天然氣??最終解決了這場戰鬥,化險爲夷。 [教師講解]當火勢小時,我們可以利用所學到的滅火原理和方法,積極撲滅火災,讓火災損失最小。但當火勢很大,我們個人的力量無法控制火勢蔓延時,保護生命、積極自救就是第一位的。如果你被困於火災中,你應如何冷靜對待,積極獲得消防人員的救援?由於時間關係,我們將在下一節課繼續討論。

(三)、課堂小結: 學生從三維目標的角度進行本節課的小結。教師強調:火災是無情的,滅火不如防火。同學們只有增強安全意識,纔算真正地掌握了防火的無敵法寶。請同學們課下交流這節課的體會和感受。這節課的作業:社會實踐,檢查本學校或你熟悉的地方是否存在火災的安全隱患。

五、板書設計:

燃燒與滅火

一、燃燒條件

二、滅火原理

(1)可燃物;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跟其他物品隔離; (2)達到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也叫着火點);(2) 使溫度降低到着火點以下 (3)氧氣(或空氣)

(3) 隔絕氧氣(或空氣)

六、課後反思

本節課首先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從學生實際出發:他對問題已有哪些瞭解?他還想了解哪些問題?將問題的提出和解答還給學生,把學習的第一機會和權力交還給學生,教師提出具有驅動性的問題或任務,不同的學生均可參與回答,衆多學生均可進行討論和交流。其次,作爲化學學科的主要目的是爲培養具有科學素養的廣大合格公民,教學目標設定上從以前的重點關注知識技能的傳授,轉到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養成,不僅關注知識技能的形成,更多地關注學生在知識技能的形成時,學生能夠在獲得知識技能之外的情感價值觀和科學方法上有哪些收穫和改變。第三,從“唱主角”的地位走到“幕後”,成爲一名“導演”,將更多地說話機會留給學生,課上留有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充分表達他們的意見,教師自己不要過早地針對問題給出結論,使課堂始終充滿自主、合作、開放、互動的氣氛,針對一個問題,讓學生多邊交流,對不同的意見讓學生充分討論,在討論中進行思想火花的碰撞。學生情感價值觀在討論中不知不覺的形成,更具有教育意義和價值。教師在課上應成爲畫龍點睛的人,“睛”何時“點”,“導演”如何導,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教師的備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備課時要獲取大量的信息和知識,從而使得教師在教的過程中不斷的學習,教師職業成爲終生學習的職業。

課堂上,學生積極參與的熱情極高,迸發出極大的學習熱情,是由裏到外的積極改變,在質疑、爭論中反映出學生極好的素質和潛能,學習對他們而言是一種快樂,是一種幸福。學生快樂、幸福,教師也就快樂、幸福。其次,課堂上學生成爲了一名真正的主人,在交流、在傾聽、在反駁、在爭論。在此過程中不是沒有根據的相互詆譭而是有理有據的爭論,好像一場學術研討會。教師在其中也被深深打動,被他們認真的態度所打動。

《燃燒和滅火》教學設計

篇三:《燃燒和滅火》教學設計

一、設計理念

根據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教學的出發點應該建立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上,本節課在教與學的方式上,嘗試突破傳統教學模式,學生的思考,通過教師的合理引導,解決教學中的預設與生成的問題,在最近發展區與現有發展水平的轉化過程中,不斷創造更高水平的最近發展區,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基於微課,通過“我預習我知道”、“我質疑 我勇敢”、“我釋疑我進步”、“我探究 我明瞭”、“我查閱 我提升”五個環節來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從而實現“學生爲主體”的“翻轉課堂”。

二、學情分析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早已接觸到了燃燒,腦海裏已經對燃燒的定義有了模糊的印象,通過微課的學習,學生不難完成對燃燒條件和滅火原理的歸納與理解。在此基礎上,學生會對燃燒和滅火的相關知識產生更深入的思考,對於學生在微課學習中產生的疑問,需要在課堂上通過實驗探究進行解疑,而在前面的課程中已涉及了大量的探究實驗,這爲本節課的實驗探究打下了基礎。

三、學習內容分析

鑑於本課題內容與學生生活關係密切且難度不大的特點,本節課以翻轉課堂的模式,利用微課突破本節課的知識重點。

微課中設計的問題情境,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微課學習過程中都能得到啓發,從而生成新的問題,這些問題是對本課題基礎知識的完善和提升。本節課設計選擇其中學生可能有疑惑的問題,在課堂上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通過演示實驗,自主實驗等形式來解決學生的疑惑。

四、教學目標

1. 通過微課理解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提高對知識進行歸納和總結的能力;

2. 在微課學習中對燃燒和滅火有更深層次的思考,並學會通過實驗、探究等活動釋疑解惑,培養科學品質。

五、重難點分析:

重點:1.通過微課的學習掌握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

2.在微課學習中生成新的問題,並通過實驗、探究等活動,學會對獲得的事實進行分析得出結論。

難點:1.在微課學習中學會思考,使思維得到提升,學會提出新的問題,並通過實驗、探究等活動進行釋疑解惑,培養科學品質。

六、課前準備

1.微課(時長:7分31秒)

2.學生完成導學案

3.根據學生學案進行二次備課

七、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我預習,我知道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總結微課中的知識重點:

1.燃燒的條件;

2.滅火的原理。回答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並板書。檢測學生微課學習的效果,培養學生對知識進行歸納和總結的能力。

【提問】1.什麼是可燃物?

2.什麼是着火點?

3.燃燒的定義。

通過回憶微課內容和翻閱課本回答問題。對課本中的基本概念進行補充和強調。第二環節:我質疑,我勇敢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過渡:燃燒和滅火在我們生活中應用廣泛,比如你今天的午飯就需要燃燒放出的熱量。我們利用燃燒發出的光合熱。有燃燒就有滅火,比如熄滅酒精燈,比如熄滅燃氣竈等。燃燒和滅火離我們這麼近,同學們對它有一定認識的同時也存在一些困惑。今天就請同學們大膽聽聞,說說關於燃燒和滅火,你一直想知道但是又不知道的問題。

思考

提問培養學生敢於提問,大膽質疑的科學精神。第三環節:我釋疑,我進步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多媒體:課前同學們觀看微視頻之後在導學案中提出的問題。

(一)着火點方面:

1、鑽木取火的原理?

2、爲什麼有些物體在不遇明火的情況下可以燃燒?

3、爲什麼在加油站不能打電話?

得出小結:物質燃燒需要溫度達到着火點。即使我們使用其他物質燃燒來點燃也是利用其他物質燃燒放出的熱量是可燃物的溫度達到着火點。

從對着火點方面問題的解答,給我們的啓示是:冬季使用取暖設備時,不能在上面覆蓋衣物,也不可使取暖電器靠近易燃物

(二)助燃物方面:

1、水不是能滅火嗎,爲什麼白磷在水下還能燃燒呢?

2、水中本來就有氧氣,爲什麼一開始白磷在水中不能燃燒,通入空氣後白磷燃燒?小結:燃燒需要可燃物與氧氣接觸。當氧氣的濃度過低時,即使有氧氣,燃燒也不能發生。空氣中氧氣的體積約佔21%,一般情況下,當氧氣的濃度下降至14%-15% 以下,燃燒就停止了。

(三)滅火方面

爲什麼有的火一扇就滅,有的火越扇越旺?

展示問題,引發學生思考。

多媒體:新西遊記的片段

演示:用扇子扇滅蠟燭

引導學生對比分析,得出結論小結:當燃燒火焰比較小時,扇子煽動使空氣流動,從而帶走了熱量,使溫度降低到着火點以下。當火焰比較大時,扇子煽動帶走的熱量有限,卻補充了更多的空氣,促進燃燒。

啓示:滅火要分情況,科學滅火。

在交流的同時思考問題的答案。

思考。

觀看視頻、小組討論

回答問題通過展示學生的練習檢測情況,使明確其中部分問題的答案,對其中分歧較大對的問題再思考,激發求知慾。

通過不同場景的對比,學會分情況分析問題,而不是一概而論。問題一:燃燒一定需要氧氣,這是真的嗎?先請同學們根據自己所學,提出猜想

演示實驗:鎂條在二氧化碳中燃燒。

引導學生分析實驗現象,並得出

結論。小結:通常所說的燃燒是指可燃物與氧氣發生的發光放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廣義上,燃燒是指一種發光、放熱的劇烈的化學反應。

學生思考討論並回答。

觀察實驗現象:鎂條在二氧化碳中能繼續燃燒,得出問題的答案:燃燒不一定需要氧氣。

對燃燒的定義進行拓展,培養學生的.大膽質疑的精神,引導學生在科學探究中尋求真理。問題二: 油鍋着火不能用水來澆滅,這是真的嗎?先請同學們根據自己所學,提出猜想

視頻:慢鏡頭展示油鍋着火後澆水的結果。

引導學生分析、討論。觀看視屏,思考

討論

回答

對於現實問題的討論和分析,體現了化學學科應用於生活的學科價值。問題三:蠟燭被吹滅是因爲呼出氣體中有大量的二氧化碳,這是真的嗎?先請同學們根據自己所學,提出猜想

引導學生從相反的角度思考,如果是因爲呼出氣體中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使蠟燭熄滅,那麼吹大量的氧氣是不是就不會熄滅呢?

師生共同完成演示實驗

1、點燃蠟燭

2、用充滿氧氣的氣球對準蠟燭火焰

3、解開氣球的繩子。

結論:這是假的。吹滅蠟燭和扇滅蠟燭一樣,都是降低溫度至着火點以下。

反饋練習

下列場景的做法對嗎?

1、煤氣泄漏,開燈查看。

2、煤氣泄漏,立即開窗通風

3、室內起火,立即開窗通風

4、電器着火後,關閉電源,用棉被等不透氣的物體覆蓋在上面,及時撥打119思考、討論

觀察實驗現象

思考、討論、回答

培養學生從反面思考問題的方法

通過師生共同實驗的環節,增加師生互動,激發學習興趣,獲得成就感。第四環節:我探究,我明瞭[自主探究]

實驗目的:

請同學們點燃兩根小木棍,並想辦法讓其中一根燃燒的更快。

在我倒數5個數時,用桌面上所給的儀器和藥品通過不同的辦法將紙條熄滅。提供物品:

長紙條兩根、

氧氣一瓶(部分小組有)、

二氧化碳(部分組有)、

沙子、

水、

空燒杯、

剪刀、抹布小結:

1、通過實驗,同學們發現,燃燒需要氧氣,而且氧氣越充足,燃燒越充分。

2、還可以通過增大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面來促進燃燒。

用相機捕捉學生實驗的精彩瞬間,展示在多媒體上

小組討論

設計方案動手實驗

分組彙報實驗結果

(老師將不同組的現象拍下來,在多媒體上展示)

通過自主設計實驗、自主實驗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實驗操作能力。

在自主實驗中發現新的知識,對燃燒和滅火有了更深更高的認識。第五環節:我查閱,我提升多媒體鏈接新聞:

一家三口遇火災 國中生憑消防演練知識救全家

請同學們通過網絡,報刊、書籍學習,掌握一些常見的火災的滅火知識,以及正確的火場自救知識。

將這些知識整理成小論文,手抄報,漫畫等形式,下週將會把大家的作品在學校進行科普展覽。

課後查閱資料並對資料進行整理。改變作業的形式,提高學習的興趣。

通過自主查閱資料、整理資料,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和歸納整理能力。

板書設計:

燃燒和滅火

燃燒:通常情況下,可燃物與氧氣發生的一種發光、放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

篇四:《燃燒和滅火》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認識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

2、【過程與方法】:

參與探究活動,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培養觀察分析、設計方案、評價反思的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在探究過程中培養良好的實驗習慣;

(2)體驗探究成功的喜悅,體會化學與生活的密切關係,從而激發學習興趣;滲透“事物具有兩面性”的唯物主義觀點。 二.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探究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引導學生學習科學探究的方法。【教學難點】:瞭解燃燒的條件。 三.教學方法:

學生實驗探究、多媒體輔助、講、議結合。 四:教學用品:

儀器:蒸發皿、燒杯、薄銅片(或鋁片)、小刀、玻璃片、鑷子、火柴、試管、課件和多媒體設備。藥品:酒精、涼水、蠟燭、白磷、紅磷、熱水(60 ℃以上)、氧氣。 五.課時按排 1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引入熱點,創設情境】

多媒體展示2008年北京奧運會“聖火”點燃儀式。

【引入新課】:2008年第29屆夏季奧運會在北京召開,奧運會開幕式成爲其中一個萬衆矚目的焦點,作爲開幕式中最爲精彩的一個環節----“奧運聖火”點燃儀式成爲重中之重。這節課我將和大家一起來學習“燃燒與滅火”。 【板書】課題1 燃燒與滅火

二:新課講授: 【學習目標】:

1.認識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瞭解滅火器的有關知識;瞭解火場自救的基本方法。

2.瞭解化學與社會生活實際聯繫,並能以此分析有關的簡單問題。 3.通過探究活動,學習對獲得事實進行分析得出結論的科學方法。

【學習重點】 :

1:認識燃燒的條件及滅火的原理。 【學生自學】:P124____127 【觀看聯想】通過多媒體展示幾組燃燒的情況,創設情境,激發學生探究燃燒本質與燃燒條件的興趣。 【活動探究一】

講解:藉助幻燈片展示火的起源、應用,指出火是一種燃燒現象,是最早被人類利用的化學反應之一,指出燃燒與日常生活之間的密切關係。引導學生有關燃燒的概念,建立燃燒的定義。

提問:請同學們結合你的日常生活經驗和剛纔觀察的幾組燃燒情況,思考燃燒特徵是什麼?並嘗試自己給燃燒下一個定義嗎? 【學生思考、討論、回答】 【師小結】

歸納:燃燒的定義、特徵

1.定義:燃燒是可燃物與氧氣發生的一種發光、發熱的劇烈的化學反應。

2.特徵:發光、發熱、化學反應 【組織交流】

組織學生交流燃燒的利與弊。

【提出問題】燃燒有造福人類的一面,要利用燃燒,我們就要研究燃燒的條件。

【組織猜想】 鼓勵學生利用生活經驗對燃燒的條件作出猜想; 學生熱烈討論,並作出猜想 【設置懸念,佈置任務】

師:你們的猜想你否正確呢?我們的假設需要利用實驗來驗證它是否成立。我們一起來制定實驗方案,設計實驗步驟。 【活動探究二:】

教師活動:利用控制變量法、對比實驗方案設計實驗,教師積極參與學生方案的討論。師生互動,交流討論, 評價實驗方案的合理性。 創設情境,讓學生自己用科學探究的學習方式去研究物質 2 燃燒所需要的條件,並設計合理的實驗方案。在實踐中培養學生勇於探索,嚴肅認真,團結合作的科學精神。 【分組實驗,觀察感知】

佈置任務:教師根據師生共同制定的實驗方案,讓學生動手完成實驗,分析實驗現象,得出正確的結論。

教師活動:教師巡視,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操作,指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

【學生分組實驗(四人一組)】

(1)用坩堝鉗或鑷子夾取分別蘸有酒精、水的小棉花球,放到酒精燈火焰上片刻,觀察實驗現象。

(2)將一個燃着的木條分別伸入裝有氧氣和二氧化碳的集氣瓶中,觀察現象

(3)取一張紙和一小塊木板,分別用火柴點燃,觀察現象 讓學生在實踐中探索,在活動中體驗,在嘗試中感悟,從而激發同學們對科學探究的熱情。

通過小組成員之間互相幫助,互相交流使學生學會分享,學會合作,學會創新,感受合作帶來的成功與喜悅。 【總結交流,得出結論】

佈置任務:請同學們交流實驗結果,並對每一個實驗展開討論,形成正確的認識。 交流討論: 思考並回答: 實驗1結論:燃燒與物質本身有關,物質必須有可燃性才能燃燒。 實驗2結論:可燃物的燃燒需要氧氣。

實驗3結論:可燃物的燃燒必須達到燃燒所需要的最低溫度。 使學生在交流討論中體驗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

提出問題——猜想假設——設計實驗——進行實驗——收集證據——分析修正——得出結論。並使學生逐步形成對實驗現象的分析處理能力。

【改進實驗,深入探索】

提問:燃燒時需要滿足的條件是否缺一不可?讓我們來用實驗驗證。教師演示實驗。

實驗完成以後,向學生提問爲什麼在水中的白磷不會燃燒?而在銅片上的白磷卻燃燒起來了?同樣在銅片上,紅磷爲什麼沒有燃燒?

學生思考回答:

(1)水中的白磷無法燃燒是因爲缺少助燃物(氧氣)。

3 (2)銅板上紅磷沒有燃燒是因爲銅板的溫度沒有達到紅磷燃燒所需要的最低溫度。

(3)銅板上的白磷燃燒是因爲同時滿足了燃燒所需要三個條件。 燃燒條件: (1)可燃物

(2)助燃物(氧氣或空氣)

(3)達到燃燒所需要的最低溫度。(即可燃物的着火點) 【強調】

燃燒的條件必須同時滿足,缺一不可,可燃物才能燃燒

通過一個生動有趣的實驗,引導學生用新掌握的知識點去解釋實驗現象。既是對燃燒條件這一知識點的鞏固,又使學生對於燃燒的認識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進一步激發學生研究和學習化學的興趣。 【過渡】

當然,任何事情都是一分爲二的,燃燒在造福人類的同時,人們也會因爲用火不當和失控而引起遭難。

多媒體展示一組火災的圖片,顯示大火的無情和給人們帶來的慘痛教訓,突出滅火的重要性。

學生觀看、感受引起內心的震動。突顯火災引入滅火

提問:根據燃燒所需要的三個條件,我們應怎樣滅火呢? 反推理解知新,得出結論:滅火就是破壞燃燒條件! 引導學生用辨正的目光來看事情,掌握原理。 讓學生學會逆推法,從而獲得新知識。 【活動探究三:師生互動,】

場景:教師給出指定的器材,讓學生嘗試使用不同的方法熄滅燃着的蠟燭。

隨後,交流,討論得出滅火的原理。

提問:在剛纔這些滅火的方法中,哪種方法最簡單,方便,可行? 學生學以致用,滅火成功。 學生1:用水澆滅 學生2:用嘴吹滅 學生3:用溼布蓋滅

學生4:用剪刀剪掉蠟燭的燈芯

學生5:用燒杯罩在蠟燭火焰上方滅火 給定實驗目的,請同學們自己設計實驗。開放式的探究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實驗能力。同時,通過現場的實踐,拓展了視野,培養了學生髮散思維能力。

4 體現了從書本知識迴歸生活的教學理念。 【歸納原理,防火自救】

師生共同歸納滅火的原理和方法:

1.清除可燃物或者使可燃物與其他物品隔離; 2.隔絕助燃物(空氣、氧氣);

3.使可燃物溫度降低到着火點以下。 【討論】

萬一發生火災時,你應採取什麼措施?

讓學生思考並討論(學生的方案是多種多樣,甚至有錯誤的。但沒關係,教師可以和學生對不同的方案共同討論、評判,達成共識,得出較科學的方案。)

多媒體播放課件:火災現場逃生的動畫。

提出問題讓學生利用所學的新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將所學綜合運用於自身生活中。 教導學生珍愛生命。

【消防安全,防患未然】

利用多媒體、滅火器(泡沫滅火器、乾粉滅火器、液態二氧化碳滅火器)向學生介紹幾種常見的滅火器的滅火原理和滅火範圍,認識一些和消防有關的圖標。 聯繫生活,思考應當在哪些地方張貼這些圖標。 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引導學生關心生活、關注消防安全,防患未然。讓學生體驗到化學與生活緊密相連,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三.本節小結: 燃燒的條件: 1.可燃物

2.氧氣(或空氣) 3.達到着火點

滅火的原理和方法: 1.隔離可燃物

2.隔絕氧氣(或空氣)

3.降溫到可燃物着火點以下 師生回顧,總結。

通過師生共同回顧、總結,明確燃燒的條件與滅火的原理。增加學生學習的成就感,從而感知學習的樂趣 四.隨堂練習

1、判斷下列關於燃燒的說法是否正確?

1、聞到屋子中有液化氣味,立即打開排風扇 ②屋外着火時立即打開門窗查看

5

2、用扇子扇煤爐火時,爲什麼越扇越旺?而用扇子扇燭火時,爲什麼一扇就滅?

3、發生下列情況時,你會採用什麼方法滅火?說明理由。 ①做實驗時不慎碰倒酒燈,酒精在桌面上燃燒起來。 ②鄰居由於吸菸,不慎引燃被子而發生火災。 ③由於電線短路而發生火災。 五.板書設計

課題1燃燒與滅火

一、燃燒

1.定義:燃燒是可燃物與氧氣發生的一種發光、發熱的劇烈的化學反應。

2.特徵:發光、發熱、化學反應 3.燃燒的條件: (1)可燃物 (2)助燃物

(3)達到燃燒所需要的最低溫度

總結:燃燒的條件必須同時滿足,缺一不可,可燃物才能燃燒。

二、滅火的原理和方法:

1. 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與其他物品隔離 2. 隔絕空氣

3. 使可燃物溫度降到着火點以

六.課堂作業:P131

習題2

5 七.教學反思

篇五:國中化學《燃燒和滅火》的教學設計

國中化學《燃燒和滅火》的教學設計

一、教學內容分析1、

課標中的內容《燃燒與滅火》隸屬課標中的第五部分《化學與社會發展》中的化學與能源和資源的利用。

2、教材中的內容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第七單元課題1《燃燒和滅火》。

本課題共包含三大內容:燃燒的條件、滅火的原理和方法以及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識簡介。本課題共需兩課時,此設計爲第一課時。

二、教學對象分析

學生學習本課之前已經有了一定的化學知識積累,對燃燒的現象也有一定的瞭解,對學習特別是實驗探究有較濃厚的興趣。本課的重點是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學生可以通過探究、分析總結得出。

三、教學設計思想

1、注意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出發,讓學生從生產、生活實際中發現和提出問題,通過實驗探究得到結論。

2、創造條件讓學生親自完成燃燒條件的探究、滅火的方法等實驗。以培

養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使學生在實驗中發展學習的興趣,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在“做科學”的探究實踐中逐步形成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四、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①認識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②瞭解易燃物和易燃

物的安全知識。

2、過程與方法:通過活動與探究,學習對獲得的事實進行分析得出結論的科學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①燃燒可造福人類,又會給人類帶來災害的事實,學會用辨證的觀點看問題;②通過認識燃燒條件和滅火原理,懂得一切事物均有規律,認識規律,掌握規律,可以使事物按照一定的方向進展,避開災害,造福人類;③通過安全知識的學習,增強安全意識。

五、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方法。

2、教學難點:

(1)燃燒條件與滅火原理的應用

(2)探究方案的設計與實施

六、教學過程

教學

內容

教學環節

活動時間

教學活動

設計意圖

燃燒的定義及特徵

引入新課

2.5min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通過創設情景使學生回顧燃燒的“功”和“過”,並由此進一步體會“科學是把雙刃劍”,只有掌握其規律,才能趨利避害,也激發起學生探究燃燒本質與燃燒條件的興趣。

【創設情景】通過PPT課件展示7幅與火有關的圖片。

【教師引導】火是人類文明的搖籃。火給我們帶來了美好的生活,使用不當也會給人類帶來巨大的損失和災難。瞭解火,用好火顯得特別重要。這就是我們要研究的課題《燃燒與滅火》

【觀看】

【思考並回答】略

教學

內容

教學環節

活動時間

教學活動

設計意圖

燃燒的定義及特徵

複習回顧交流

4min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讓學生自己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與已有的知識體系對燃燒進行從感性到理性的再認識。

【佈置任務】同學們找到了哪些燃燒事例?請與大家交流。

【提問】根據以上事例,同學們能否歸納和描述什麼是燃燒?

【提問】燃燒具有什麼特徵?

【交流彙報】略

【思考並回答】略

【思考並回答】略

燃燒的條件

實驗探究總結交流

12min

【提問】燃燒究竟需要怎樣的條件呢?請根據自己對燃燒的瞭解,做出一些猜想。

【佈置任務】同學們根據以上猜想通過自己10分鐘的探究活動尋找物質燃燒的條件。並將結論填寫在學案上。

【點評】學生探究報告

【介紹】着火點

【小結】燃燒的條件

【思考並回答】略

【提出假設、設計方案、實驗驗證並得出結論】

【交流彙報與討論】

【傾聽】

【思考並回答】略

【傾聽】

創設情景,讓學生自己用探究學習的方式去研究物質燃燒所需要的條件。

課堂練習

2min

【佈置任務】請同學們根據燃燒的條件示意圖完成課堂練習。

【教師引導】

【思考並回答】略

【傾聽】

創設情景,讓學生根據物質燃燒所需要的條件解決實際問題。

實驗《水火相容》

4min

【演示實驗】白磷在水中的燃燒。

【分析小結】

【觀看並思考】略

創設問題情景,讓學生在碰撞中激發思維的火花。

課堂練習

3min

【佈置任務】請同學們認真讀圖完成課堂練習。

【思考並回答】略

創設問題情景,讓學生利用所學的新知解決實際問題。

滅火的原理與方法

回顧交流

5min

【演示實驗】多次點燃一支蠟燭,請同學們用不同的方法熄滅。

【同學代表上講臺演示其餘同學觀察並思考】略

讓學生自己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與已有的知識體系對滅火的原理進行從感性到理性的再認識

3min

【創設情景】通過PPT課件展示4幅與滅火有關的圖片。

【分析】

【觀看並思考】略

【思考並回答】略

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與感性認識,總結滅火的一般原理與基本方法。

分析小結練習

2min

【佈置任務】請同學們認真讀圖完成課堂練習

【思考並回答】略

創設問題情景,讓學生利用所學的新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

內容

教學環節

活動時間

教學活動

設計意圖

回顧總結

回顧總結

3min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通過師生共同回顧與總結,明確燃燒的條件與滅火的原理及方法。

【小結】

1.燃燒的條件

2.滅火的原理與方法

【回顧總結】

播放錄像

4min

【創設情景】播放錄像:《不同材料引起的火災和自救》

【觀看並思考】略

創設問題情景,使學生學會基本的防火、滅火及火災現場的自救方法。教導學生珍愛生命,回饋社會,報效祖國。

結束語

0.5min

師生一起莊重承諾:珍愛生命、防止火災、學會自救、遠離傷害

七、學習評價設計

本課題對學生學習的評價從兩方面入手,過程性評價和結果性評價並重。在注重對科學知識的掌握和理解程度評價的同時,也要重視學生在活動中對科學探究過程與方法的體驗和學習態度、情感及價值觀的發展進行評價,強化評價的診斷和發展功能。活動評價與學習結果評價各佔50分。

(1)學生活動評價(分值50%)

“燃燒的條件”探究式教學活動學生表現評價表

班級姓名學號

評價項目

質 性 評 價

量化評價(等級分)

具體評價內容

填寫具體事實

滿分

自評

互評

師評

1

提出問題

物質需要具備什麼條件纔會燃燒?

6

2

做出假設

1、

物質可燃;

2、

與氧氣或空氣接觸

3、

溫度達到着火點

6

3

設計實驗方案

能否自行設計合理的

實驗方案

10

4

實驗操作

能否小組分工合作完成實驗、操作是否規範、有效

10

5

分析並得出結論

分析推斷燃燒需要的三個條件

6

6

表達和交流

是否具有與他人合作、表達與交流的能力

6

7

反思、提出新問題

物質在其他氣體中能燃燒嗎?

6

等級

50

評語(教師填寫)

(說明:1、等級分的評價標準:單項表現 優——6或10分,良——5或8分,中——3或6分,需努力——2或5分,特優——加2分; 2、等級評定標準:7項總分50以上爲特優、45—50爲優、40—45爲良、30—40爲中、30以下需努力)

自評(×40%)

小組互評(×30%)

教師評價(×30%)

總 評

(2)學生學習結果的評價(分值50%)

對學生學習結果的評價,採用筆試測驗的方式進行。本課題設計了10分鐘測試題(課內完成),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根據結果給學生打分。兩次評價的總分即爲學生該課題的總成績。(附《燃燒與滅火》的10分鐘測試卷)

《燃燒與滅火》10分鐘測試題

班級姓名學號

1.

酒精燈火焰上加熱鐵絲,鐵絲不能燃燒。如將在酒精燈火焰上灼熱後的鐵絲,立即插到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卻能燃燒,其可能的原因是

2.加油站必須貼的標誌是。

3.

木材起火可以用水撲滅,油起火卻不能用水撲滅。爲什麼?。

4.

發生下列情況時,你會採用什麼方法滅火?

①家用電器線路短路而發生火災。

②炒菜鍋中食油起火。

③在實驗室不慎碰翻酒精燈,酒精在桌面上起火。

5.談談你將如何爲你居住地區的防火、防爆做些有益的工作。

八、本教學設計的特點

1.燃燒現象司空見慣,在教學時注意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出發創設情景使學生回顧燃燒的“功”和“過”,並由此進一步體會“科學是把雙刃劍”,只有掌握其規律,才能趨利避害,也激發起學生探究燃燒本質與燃燒條件的興趣。

2.提供實驗器材讓學生自己用探究學習的方式去研究物質燃燒所需要的條件。使學生在知識的形成、聯繫、應用過程中養成科學的態度,獲得科學的'方法。

3.創設問題情景並播放教學錄像,使學生學會基本的防火、滅火及火災現場的自救方法。教導學生珍愛生命,回饋社會,報效祖國。

4.提供一些網上課堂的網址,培養學生利用網絡學習有用知識的習慣。

九、教學反思

通過實施本節課教學與聆聽點評指導,受益非淺。

燃燒是學生非常熟悉的一種化學現象,在日常生活中多有涉及。這是一個好事,因爲學習自己熟悉的東西總是比較容易的。但是固有的知識經驗有時也會影響我們應該達到的學習效果,先入爲主的思想會使學生喪失學習興趣,怎樣揚長避短,既能利用已有的經驗,又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產生積極的求學慾望,這是本節課的一個技術難題。

探究式教學是化學課的主題。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爲基礎的科學,通過實驗實現探究目的,做好實驗是基本要求,用好實驗是關鍵。利用實驗,層層深入。

在教學過程中,我設計了一套探究燃燒條件的實驗方案,提供了一系列實驗器材供學生選擇,自主合作完成探究實驗。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完成這一學習任務。

本節教材着眼於生活中的化學。而教學中要活學活用教材使知識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還要避免流於延伸範圍加深難度的誤區。要落實課程標準使學生紮實掌握基礎知識點又能靈活運用它們,這就對問題的情境設計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設計問題時,要順應學生的認知規律,求知求實。

課堂教學教程中,有實物展臺、課件等可用手段,利用它們是爲了提高教與學的效率,要避免流於形式擺花架子;不用過於追求教學模式與環節,要力爭學生會了的不講。這點國中老師不容易做到,要引起重視。

本次課前,我以課本的實驗爲藍本演示向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氣的實驗,感覺操作較困難,白磷在熱水中融化且遊動,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作用製氧氣不好控制氧氣的流量。鑑於此,我作了如下改進,事先收集好一集氣瓶氧氣,實驗時將集氣瓶倒扣在熱水中的白磷上,可看到白磷在水中劇烈燃燒產生濃厚的白煙,且有水柱上升,操作簡單,效果明顯並且環保。改進實驗既增強了實驗的直觀性和可操作性,又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環保意識。

另外,要想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應儘可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課堂上自己要更投入更活躍,學生纔可能更活躍更投入,才能使他們在一個充滿樂趣的時間和空間裏獲取更多的知識和營養。

調動學生思維積極性、培養其創新能力、增強其學習意識,將是好爲人師的永恆追求。

附:第七單元

課題1燃燒與滅火學案

[提出問題]

火是人類文明的搖籃,是燃燒的一種現象。你在以前的學習和生活中,一定知道很多燃燒的事例。請把你知道的事例與同學們交流、討論,如鎂條的燃燒、,,等。

燃燒是可燃物與發生的一種、的劇烈的氧化反應。

[實驗探究]

一、燃燒的條件

問題

物質需要具備什麼條件纔會燃燒?

假設1、物質可燃;2、;3、。

實驗步驟

1、

用鑷子分別夾取一根小木條和一塊小石子,在酒精燈上點燃。

2、

觀察常溫下存放的蠟燭會燃燒嗎?點燃後呢?

3、

分別點燃兩支蠟燭,將其中一支蠟燭用燒杯罩住。

分析實驗

請將未完成的實驗報告填寫完整

探究問題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1、燃燒與物質有關嗎?

可燃物才能燃燒

2、燃燒與溫度有關嗎?

常溫下蠟燭不燃燒

點燃後的蠟燭燃燒

3、

燒杯內的蠟燭熄滅了

燒杯外的蠟燭繼續燃燒

結論

物質燃燒需要三個缺一不可的條件:

(1)可燃物;(2)達到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也叫着火點);(3)氧氣(或空氣)

你所知道的滅火的方法有:、、

二、滅火的原理

(1)

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跟其他物品隔離;

(2)

隔絕氧氣(或空氣);

(3)

使溫度降低到着火點以下。

[牢記下列安全警示標誌]

篇六:九年級化學燃燒和滅火教學設計

化學燃燒和滅火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爆炸的原理。

2.瞭解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識。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麪粉爆炸實驗,以及對此實驗成敗原因的討論和交流,瞭解爆炸的條件。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討論交流防範火災與爆炸的措施,形成“防火防爆、人人有責”的意識。

二、教學重點

1.爆炸的原理。

2.瞭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識。

三、教學難點

爆炸的原理。

四、教學準備

實驗探究所需的儀器、藥品和材料;多媒體教學課件。

五、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新課導入

(3分鐘)

【播放】圖片:燃燒及利用燃燒引起爆炸的圖片

【追問】燃燒一定引起爆炸嗎?

由此可見爆炸需要一定的條件。

觀看對照圖片,思考爆炸的條件。 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體會化學與人類的關係。
新課講授

(40分鐘)

【播放視頻】麪粉爆炸實驗

【提問】

1.單獨一支蠟燭在罐外燃燒會不會爆炸?

2.單獨一支蠟燭在罐內燃燒會不會爆炸?

3.點燃一支蠟燭在罐內,鼓入大量空氣,但不加蓋會不會爆炸?

觀看視頻,觀察現象,分析討論,分析討論,歸納出爆炸的條件:

1.有限空間。

2.急速燃燒。

3.積聚大量的熱量。

通過學生自主完成的爆炸視頻,加深對爆炸危害的認識,在教師提問的引導下,進一步使學生體會爆炸所需的條件。
【提問】爆炸一定是化學變化嗎? 課前教師佈置任務,分三個小組講解:

1.由物理膨脹導致的爆炸。

2.由化學反應引起的爆炸。

3.核物理爆炸。

學生舉例說明:如氣球爆炸、自行車輪胎爆炸等,都屬於物理變化。

【指導閱讀】P133爲了預防危險的發生,必須掌握一些安全常識。

【提問】1.你知道哪些可燃性氣體可能會引起爆炸?除此之外,還有哪些物質會產生爆炸?

學生閱讀教材P133的內容,思考,小結:

粉塵、氣體等也可能發生爆炸。

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及歸納能力。
【提問】2.這個實驗還說明了什麼?燃燒的劇烈程度跟哪些因素有關? 2.可燃物與氧氣接觸面積越大,氧氣濃度越高,燃燒就越劇烈。
【引導】結合所學知識設計實驗,證明燃燒的劇烈程度跟以上因素有關。 以小組爲單位,設計對比實驗驗證影響燃燒劇烈程度的因素。 激發學生探究性學習的熱情,培養他們設計對比實驗的能力。
【指導】瞭解生活中常見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識,認識一些與燃燒和爆炸有關的圖標。 學生展示自制的板報:易燃易爆物的注意事項。 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思考】燃燒、爆炸、緩慢氧化、自燃之間有何關係?

【投影】展示討論結果。

學生討論,總結。 總結性提問。
課堂小結

(2分鐘)

一、爆炸的條件

有限空間/急速燃燒/積聚大量熱/氧氣濃度

二、影響燃燒程度的因素

接觸面積/可燃物的性質

三、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識

九年級化學燃燒和滅火教學反思

燃燒是生活中常見的現象,本節課的目標是通過活動與探究,學習對獲得事實進行分析得出結論的科學方法,從而得出燃燒條件和滅火的原理。燃燒可造福人類,又會給人類帶來災害的事實,讓學生學會用辯證的觀點看問題,此外通過認識燃燒條件和滅火原理,懂得一切事物均有規律,認識規律,掌握規律,可以使事物按照一定的方向進展,避開災害,造福人類。通過安全知識的學習,增強安全意識。

學生學習本課之前已經有了一定的化學知識積累,對燃燒的現象也有一定的瞭解,對學習,特別是實驗探究有較濃厚的興趣。本課的重點-----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由學生自行通過探究、分析總結得出。

上課時,先以小魔術-----魔棒點燈,提起學生的好奇心,緊接着發問,爲什麼不用火,而用玻璃棒就能點燃酒精燈呢?引發學生思考,提出所要探究的問題,然後學生分組實驗,進行探究,得出結論,然後回過頭讓學生自己根據所學知識來揭祕剛纔的魔術,使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快樂,增加興趣和信心。最後展示火場逃生72字口訣,加強學生的安全知識教育,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

在實際教學中發現一些不足:在講滅火的方法和原理時,讓學生自主探究後說出所用的方法及理由,最後將不同的方法按照相同的理由歸類,這個學生自己歸類,得出結論更好,而不是由我去歸類。常用滅火器的滅火原理和適用範圍作爲了解性內容,就不花費過多的時間去一一講解,簡單提出,然後佈置學生課下去看。還有就是火場逃生72字口訣,改爲由學生齊聲朗讀出來,效果更好,印象更深。

從總體上看,我認爲這節課基本上達到了預期目標,充分利用各種生活資源,挖掘教材,發展教材,結合本校的資源設備,結合學生分組實驗,在實踐中促進學生髮展。

標籤:滅火 教學 燃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