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花之歌》教學設計【多篇】

《花之歌》教學設計【多篇】

《花之歌》教學反思 篇一

《花之歌》通過花語的傾心流露,構建了一幅大自然美麗和諧的圖畫,圖畫中有詩意的浪漫,也有現實的真實。既寫出了花的成長與芬芳,又袒露出了花的凋謝命運,紀伯倫的詩有着哲理寓意深邃,是用詩意的敘述和思考的敏銳來書寫人生的。

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爲主體,讓學生在讀通文章之後出示一些重點語句。我在教學中能夠放手給學生,讓他們在文本中充分品味挖掘語言的魅力內涵。讓學生邊讀邊想象,由理解句子表面的意思過渡到感悟作者蘊藏在句子中的情感,小組討論階段,學生在充分討論的過程中對作者的情感就有了一定的感悟,再通過教師的點撥指導,認識上就更深一層次,對今後閱讀紀伯倫的作品幫助很大。

最後通過對比閱讀總結寫作方法,爲今後的習作奠定基礎。由於注重了寫作方法的學習,對朗讀的指導就比較少,在以後的教學中要注意教學時間的合理分配。

分組探討,體悟感情。 篇二

1、小組討論:這篇課文表達了作者的什麼感情?

(學生結合課文討論,教師巡視)

2、學生反饋彙報,教師指導:

這首散文詩表意是寫花,但真正是寫人,詩人正是利用花這種大自然的語言,來寄託自己的偉大情操,同時也號召我們要“仰望高空,對光明心馳神往;不顧影自憐,也不孤芳自賞”。(板書:仰望高空對光明心馳神往)

讀懂文意 篇三

1、在文中,作者將花比作了什麼?

(大自然的話語、從蒼穹墜落在綠茵中的星星、諸元素之女、親友之間交往的禮品、婚禮的冠冕以及生者贈與死者最後的祭獻。)(板書:大自然的話語星星諸元素之女禮品婚禮的冠冕生者贈予死者最後的祭獻)

2、在這首爲花兒唱的讚歌裏,花兒是一個什麼樣的形象?

(花兒是一個奉獻者和使者,它嚮往光明,與萬物和諧共處。)

教學目標 篇四

1、訓練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2、掌握作者描寫景物的方法。

3、瞭解花的作用及其神韻和品格,體會作者想象的奇特。

部編版國小六年級上冊語文第4課《花之歌》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1、在朗讀中品味優美的語言,理解課文內容。

2、整體把握這首散文詩獨特精巧的構思。

3、學習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體會以物喻人、寄託詩人心中美好情感的寫法。

4、把課文與“閱讀鏈接”中的材料進行比較閱讀,體會作者想象的奇妙。

教學重點

在朗讀中品味優美的語言,感受作者豐富的想象力。

教學難點

抓住重點詞語理解句子,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課時安排

1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教師播放以花爲主題的音樂片段(如民歌《茉莉花》、世界名曲《花之圓舞曲》等),讓學生靜靜傾聽,並談談聽曲的感受。

#教案#導語:同學們,老師剛纔給你們播放了幾段樂曲,它們都是以花爲主題的,有民歌,有流行歌曲,還有西方的古典音樂。你們的腦海中是不是浮現出了曾經見過的花朵的模樣呢?這些都是名副其實的“花之歌”。今天我們要學習紀伯倫的《花之歌》,這是一首散文詩,是一首花的讚歌。學習這篇文章,也需要我們發揮想象力,就像剛纔大家聽那些美妙的音樂一樣。

2、出示課題,教師引導學生朗讀課題並引發思考。

思考:“花之歌”,單從字面上看,我們可以理解爲“花的歌”,它會唱些什麼呢?

二、初讀課文,檢測預習。

1、作者簡介。

紀•哈•紀伯倫(1883—1931)黎巴嫩詩人、畫家。著有散文詩集《淚與笑》《先知》《沙與沫》等。本文選自《淚與笑》中的《組歌》,共包括五首散文詩,另四首是《美之歌》《幸福之歌》《雨之歌》《浪之歌》。紀伯倫的散文詩充滿濃郁的詩情和深刻的哲理,與印度詩人泰戈爾齊名,並稱爲“站在東西方文化橋樑上的兩位巨人”。美國前總統羅斯福曾稱他“是東方颳起的第一次風暴,席捲了西方,給我們西海岸帶來了鮮花”,而他帶有強烈東方意識的作品被稱爲“東方贈給西方的禮物”。

2、聽音頻朗讀,一邊聽,一邊學習停頓和朗讀的語氣。

3、學生自讀課文,注意標註讀不通順的地方。

(1)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碰到不會讀的字、不理解的詞語可以採取自己喜歡的方法解決。

預設難詞:[蒼穹]天空。[冠冕]古代帝王、官員戴的帽子。這裏泛指帽子。

[祭獻]祭祀供奉。[旖旎]柔和美好。

[馥郁]形容香氣很濃。[婆娑]盤旋舞動的樣子。

[碩大無朋]形容無比的大。朋,倫比。

[心馳神往]心神奔向所向往的事物。形容一心向往或思慕之極。

[顧影自憐]望着自己的影子,自己憐惜自己。形容孤獨失意的樣子,也指自我欣賞。

[孤芳自賞]比喻自命清高,自我欣賞。孤,單獨。孤芳,單獨的一枝花。

(2)各自練讀,或小組內採取喜歡的方法朗讀。

可按下列步驟練習朗讀:

一讀:重在感知形象。要從整體感知花的形象,注意語音的飽滿與圓潤。

二讀:重在體味情感。要讀得順暢,注意把握好朗讀的節奏、停頓、快慢等。

三讀:重在進入情境。注意韻腳及語氣的輕重抑揚,要體現出散文詩的抒情性。

三、研讀課文,重點探究。

1、指名分節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思考:用自己的話說說你從中感受到的花的形象,在橫線上加一個修飾語:_______的花。

預設:此題沒有標準答案,只是引發學生思考,把握主要內容。回答可能是:美麗的花、永遠變化的花、可當禮物的花、自由的花、快樂的花……

2、教師出示“自主學習卡”,小組合作探究。

過渡:這麼富有詩意的花,帶給我們豐富的聯想和想象。花在詩人的筆下到底是怎樣的形象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

自主學習卡

(1)議一議:讀“閱讀提示”,思考其中的問題: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文中的“我”是花?

(2)說一說:全文可分爲幾個部分?理清課文的思路,再分別說說每一部分的主要內容。

(3)想一想:這篇課文只是單純地寫花嗎?作者在花中寄託了怎樣的情感?

(4)學一學:課文中的語言十分優美,恰當地運用了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請標示出相關語句,借鑑寫法,進行仿寫訓練。

3、彙報展示,品析美文。

(1)彙報交流“自主學習卡”上的第1小題。

預設:引導學生髮現本文的寫作特點之一——第一人稱敘述。雖然文中並無一個“花”字,但通過文中的“我”可以很容易理解本文把花當作人來寫,說出了花的話,唱出了花的歌。特別是本文的前四段,可以很明顯地看出花的特徵。可讓學生分別說說從第1—4自然段中可以看出花的哪些特徵。

明確:在第1自然段中,“大自然說出來”喻指花開,“又收回去”喻指花落,“然後又說一遍”喻指花開花落的循環往復。

第2自然段交代了花的整體形貌和生長環境,遠觀那一朵朵花兒就猶如綠草中亮麗的星星點點。

第3自然段是說花的四季變化。

第4自然段是說花的功用,它可以作爲表達情意的禮物,可以作爲婚禮上的裝飾,還可以作爲葬禮上的祭獻。

(2)彙報交流“自主學習卡”上的第2、3小題。

預設:引導學生從課文內容及語言表達上來劃分文章層次。比如課文前四個自然段都以“我是……”的句式對花的形象展開描繪,具體描述了“我”是什麼,所以這幾個自然段可以歸納爲第一部分。剩下的三個自然段主要圍繞“我在做什麼”繼續描繪花的形象,可以歸納爲第二部分。但劃分層次沒有統一的標準,只要學生言之有理、言之有據就應予以肯定。

◆結構梳理: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這部分對花的形象展開了描繪,寫出了花對人類無私的貢獻。

第二部分(第5—7自然段):這部分圍繞“我在做什麼”繼續描繪花的形象,分別寫了“我”的一天如何度過,“我”怎樣和周圍的世界和諧相處,以及“我”在享受着世界無私地給予的同時堅持追求光明的決心和行動。

過渡:通過劃分課文層次和概括主要內容,我們也感受到了作者並不只是單純地描寫花的生長與美麗,而是在其中寄託了自己的情感,也就是運用了借物喻人的寫法。那麼哪位同學能說一說你從中感受到了作者怎樣的情感,花的身上又寄寓着哪些美好的品質呢?

(遵循自然的規律,積極、樂觀、向上等。)

(3)仿寫訓練,交流“自主學習卡”上的第4小題。

過渡:這篇文章以花的口吻展開,把花當作人來寫,通篇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另外讀這篇文章時,我們能發現文中大量使用了一種修辭手法——排比。排比的運用,使文章讀來朗朗上口,節奏感強,又能增強文章的表達效果和氣勢,還可以深化文章的中心。同學們也來試一試,展開想象,選擇你喜愛的大自然中的某一種事物(如草、彩虹、雪、雨等),採用第一人稱仿寫一番。

仿寫句式:我是親友之間交往的禮品,我是婚禮的冠冕,我是生者贈予死者最後的祭獻。

我是____________,我是________________,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誦一誦,把喜歡的段落多讀幾遍,讀出自己體會到的感情,請同桌評價。

預設:指名朗讀,要求學生用欣賞性的語氣,挑選自己喜歡的部分來讀。組織其他學生自由評議。

四、拓展閱讀,賞析名段。

過渡:紀伯倫出生在黎巴嫩北部山區的一個農家,他熱愛大自然,故鄉的秀美風光賦予他源源不斷的藝術靈感。在紀伯倫的心目中,祖國黎巴嫩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地方。所以在他的筆下,風、雨、浪、花,無不具有生命力。大家在課外可以找來他的其他散文詩作品讀一讀。現在,我們來讀一讀課文後面“閱讀鏈接”裏的文字,看看紀伯倫筆下的風又是怎樣的形象。

1、出示課外閱讀片段,指名朗讀。

你時而歌唱,歡笑;時而又悲嘆,哭號。我們能聽見你的聲音,卻見不着你的面貌;對於你,我們能覺察出,但卻看不到。你彷彿是愛情的海洋,淹沒了我們的靈魂,撫慰着我們寧靜的心。

你逢山而升,遇谷而降,在原野上則伸展開去,浩浩蕩蕩。升時,可看出你的剛毅、堅忍;降時,可看出你的謙恭、禮讓;伸展時,則顯示出你的輕盈、靈敏。你猶如一位尊貴而仁義的國王,對下層弱者顯得和藹可親,對倨傲的強者則威風凜凜。——選自黎巴嫩紀伯倫的《啊!風》,冰心譯

2、閱讀與交流。

(1)說說這個文段的敘述方式和《花之歌》有什麼不同。(《啊!風》使用的是第二人稱,《花之歌》使用的是第一人稱。)

(2)風在作者筆下是怎樣的形象?(變幻莫測、剛毅、堅忍、謙恭、禮讓、輕盈、靈敏、和藹可親、威風凜凜……)

(3)找出文段中想象奇特的地方,讀一讀,說說你的感受。

五、課堂回顧,交流收穫。

1、教師適當總結教學內容,點評學生的課堂表現。

小結:同學們,讀了這首散文詩,我們是否在大自然的話語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人生就是一朵花,失意時不要顧影自憐,得意時不要孤芳自賞。不論失意還是得意,我們的心中應該總是開滿怡人的鮮花。今天的這節課,我們學習了讀散文詩的一些方法,比如說欣賞性地朗讀,想象畫面。我們更欣賞了紀伯倫優美、親切、雋永的文字,這些文字就像一首歌,縈繞在我們的腦海、心中。今天大家的表現很不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引導學生交流收穫。

(1)學生自由交流並積累學習方法。(出示課件)

愛誦讀的你,可以有感情地讀讀課文,讀出花的美、花的精神。

愛繪畫的你,可以畫出花的色彩、花的形態、生活中的花。

愛寫作的你,可以寫出花的韻味、花的追求。

愛國學的你,可以蒐集詩詞,感受花在人們精神生活中的地位。

(2)摘抄、積累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六、背誦積累,作業設計。

1、摘抄自己喜歡的句子,豐富積累。

2、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部編版國小六年級上冊語文第4課《花之歌》教案 篇六

教學目標:

1.認識“穹”、“孕”等10個生字。會理解“蒼穹”、“旖旎”、“瓊漿”等詞語的意思。

2.閱讀詩一般的語言,並展開豐富的想象,感悟花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花的讚美與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通過語言文字展開想象,理解花的形象,感受生活中的美。

2難點:藉助語言文字展開豐富想象,體會花兒嚮往光明,從不顧影自憐,也不孤芳自賞的人生態度,流露出作者對花的讚美之情。

教學準備:

1、關於花的詩句。

2、黎巴嫩紀伯倫的《啊!風》的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同學們,請看下面一組詩。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黃四孃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這三首詩中都寫到花。花是美麗的,帶給大自然以多姿多彩,帶給大自然以芬芳。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一首散文詩《花之歌》,詩人紀伯倫有一顆敏感而多情的心,所以他筆下的花有生命,有靈氣,有個性,它與自然萬物和諧相處,構成了生生不息的美妙世界。這花給人以啓迪,富有生命的內涵,接下來請跟隨詩人,走進花的世界吧!

2、書寫課題:花之歌

3、介紹作者。

紀伯倫是黎巴嫩詩人、作家、畫家,被稱爲“藝術天才”、“黎巴嫩文壇驕子”,是阿拉伯現代小說、藝術和散文的主要奠基人,20世紀阿拉伯新文學道路的開拓者之一。其主要作品蘊含了豐富的社會性和東方精神,不以情節爲重,旨在抒發豐富的情感。代表作品有《我的心靈告誡我》,《先知》,《論友誼》。

二、初讀課文,自學字詞。

1、出示自學提示,藉助字典等工具書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理解課文內容。

2、教師檢查學生學習情況。

(1)檢查生字讀音。

蒼穹(qióng) 孕育(yùn) 搖曳(yè) 馥郁(fù) 贈予(yǔ)

碩大(shuò) 瓊漿(qióng) 鳴囀(zhuǎn) 婆娑(suō) 冠冕(miǎn)

(2)檢查詞語的理解。

①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

我是星星,從蒼穹墜落在綠茵中。

“蒼穹”的意思是:天空。

②難字突破法。

“心馳神往”中“馳”的意思是飛奔,詞語的意思是:心神奔到所向往的地方。形容一心向往。

③查字典理解。

祭獻:祭祀供奉。

冠冕:古代帝王、官員的帽子。這裏指婚禮的禮帽。

旖旎:柔和美好。

馥郁:形容香氣濃厚。

顧影自憐:回頭看看自己的影子,憐惜起自己來,形容孤獨失意的樣子。

孤芳自賞:把自己比作僅有的花香而自我欣賞,比喻自命清高。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2、談談自己對課文的理解,或者感悟。

3、交流分段,並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講述了花的成長與芬芳,以及花凋謝的過程。

第二部分(第5-7自然段):通過對花的描述,表現了花積極樂觀的態度,展現了花的精神。

4、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這首散文詩運用第一人稱的手法來寫,把花比作大自然的話語、星星、諸元素之女、親友之間交往的禮品、婚禮的冠冕以及生者贈予死者最後的祭獻,講述了花的成長與芬芳,以及花凋謝的過程,表現了花積極樂觀的態度,展現了花的精神。

四、品讀句子,展開想象,感受花的美好。

出示句子一:我是大自然的話語,大自然說出來,又收回去,把它藏在心間,然後又說一遍……

作者把花比喻成什麼?你從中感悟到了什麼呢?

大自然的話語。讓人感受到花是那樣的可愛,那樣的神祕,總能給人帶來美好的享受。

出示句子二:清早,我同晨風一道將光明歡迎;傍晚,我又與羣鳥一起爲它送行。

這句話讓你想到了什麼畫面呢?請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我的腦海裏浮現出這樣的畫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花兒悄悄開放的時候,有早晨的風相伴,風兒在祝賀我,爲我的開放而鼓掌……傍晚,太陽就要遠去,我和一羣羣鳥兒送別太陽,很真誠地對太陽說:“太陽,明日見!”

師:對呀,一切都是那麼的美好,那麼的和諧,這就是生命的芬芳,非常的自然!

出示句子三:我總是仰望高空,對光明心馳神往;我從不顧影自憐,也不孤芳自賞。而這些哲理,人類尚未完全領悟。

讀着這些句子,你受到了哪些啓迪與感悟呢?

生:我知道了要像花兒那樣樂觀地對待生活,享受生活,不張揚,也不自卑。

生:我懂得了人要追求光明,追求屬於自己的世界,便樂觀地、開心的生活。

五、總結課文,拓展主題。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出示拓展美文。

你時而歌唱,歡笑;時而又悲嘆,哭號。我們能聽見你的聲音,卻見不着你的面貌;對於你,我們能覺察出,但卻看不到。你彷彿是愛情的海洋,淹沒了我們的靈魂,撫慰着我們寧靜的心。

你逢山而升,遇谷而降,在原野上則伸展開去,浩浩蕩蕩。升時,可看出你的剛毅、堅忍;降時,可看出你的謙恭、禮讓;伸展時,則顯示出你的輕盈、靈敏。你猶如一位尊貴而仁義的國王,對下層弱者顯得和藹可親,對倨傲的強者則威風凜凜。

找一找作者想象奇特的地方,並談談你的感受。

部編版國小六年級上冊語文第4課《花之歌》課文原文 篇七

我是大自然的話語,大自然說出來,又收回去,藏在心間,然後又說一遍……

我是星星,從蒼穹墜落在綠茵中。

我是諸元素之女:冬將我孕育,春使我開放,夏讓我成長,秋令我昏昏睡去。

我是親友之間交往的禮品,我是婚禮的冠冕,我是生者贈予死者最後的祭獻。

清早,我同晨風一道將光明歡迎;傍晚,我又與羣鳥一起爲它送行。

我在原野上搖曳,使原野風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風中呼吸,使清風芬芳馥郁。我微睡時,黑夜星空的千萬顆亮晶晶的眼睛對我察看;我醒來時,白晝的那隻碩大無朋的獨眼向我凝視。

我飲着朝露釀成的瓊漿,聽着小鳥的鳴囀、歌唱;我婆娑起舞,芳草爲我鼓掌。我總是仰望高空,對光明心馳神往;我從不顧影自憐,也不孤芳自賞。而這些哲理,人類尚未完全領悟。

________

本文作者是黎巴嫩的紀伯倫,譯者仲躋昆。

《花之歌》教案 篇八

教學目標

1、訓練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2、掌握作者描寫景物的方法。

3、瞭解花的作用及其神韻和品格,體會作者想象的奇特。

教學重點

1、通過學習課文,感受作者對花的愛戀與讚美。

2、想象文字描寫的意境,體會作者的感情,感受花的美麗。

教學難點

通過理解重點詞語來體會詩人奇特的想象。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師生談話,導入課題。

1、人們都喜歡花,那五顏六色、清香四溢的鮮花裝點了人們的生活。我們隨時隨地可見那些美麗的鮮花:生日宴會上的康乃馨,婚禮現場的紅玫瑰,校園花壇裏的白牡丹……人們賦予鮮花許許多多的含義。今天我們就來加深對花的認識,讓我們來看看黎巴嫩的紀伯倫是怎樣看待鮮花的。(板書課題:花之歌)

2、紀伯倫簡介,學生初步瞭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一)初讀,解決字詞。

1、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認識生字詞語,掃除字詞障礙。

2、出示詞語。

蒼穹墜落 孕育冠冕 贈予祭獻

搖曳旖旎 馥郁凝視 瓊漿婆娑

心馳神往 顧影自憐 孤芳自賞

3、指名讀詞語,相機解釋詞語意思。

(二)讀懂文意

1、在文中,作者將花比作了什麼?

(大自然的話語、從蒼穹墜落在綠茵中的星星、諸元素之女、親友之間交往的禮品、婚禮的冠冕以及生者贈與死者最後的祭獻。)(板書:大自然的話語星星諸元素之女禮品婚禮的冠冕生者贈予死者最後的祭獻)

2、在這首爲花兒唱的讚歌裏,花兒是一個什麼樣的形象?

(花兒是一個奉獻者和使者,它嚮往光明,與萬物和諧共處。)

三、再讀課文,深入分析。

1、同學自由朗讀,注意讀出文章的感情和節奏,感性體會紀伯倫散文詩清麗流暢的語言風格。

2、教師範讀課文。

①將花比作“大自然的話語”和“諸元素之女”,共同暗示了一個什麼樣的自然現象?

(花是大自然給人類的饋贈,春天發芽,夏天生長,秋天變黃,冬天枯萎。等到春天來臨,鮮花又重新開放。在自然界周而復始,完成一個循環,然後再開始下一個循環。)

②“清早,我同晨風一道將光明歡迎;傍晚,我又與羣鳥一起爲它送行。”請你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句話的意思。

(“我”是野地裏的花,“我”在晨風中看着太陽升起來,光明降臨;傍晚時分,羣鳥歸林,我看着太陽一點一點地從西山頭落下去。“我”是屬於自然的,我享有和自然界其他生命同樣的生活。)

③本文想象奇特,綜合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從文中找出相關句子來說一說。

(文中綜合運用了比喻、擬人、排比等多種修辭手法構建了一幅大自然美麗和諧的圖畫。)

預設:“我是大自然的話語”“我是星星”“我是諸元素之女”“我是親友之間交往的禮品;我是婚禮的冠冕;我是生者贈與死者最後的祭獻。”這些句子都是比喻句。

“我微睡時,黑夜星空的千萬顆亮晶晶的眼睛對我察看;我醒來時,白晝的那隻碩大無朋的獨眼向我凝視。”“我婆娑起舞,芳草爲我鼓掌。”這些句子都是擬人句。

“冬將我孕育;春使我開放;夏讓我成長;秋令我昏昏睡去。”這組句子是排比句。

四、分組探討,體悟感情。

1、小組討論:這篇課文表達了作者的什麼感情?

(學生結合課文討論,教師巡視)

2、學生反饋彙報,教師指導:

這首散文詩表意是寫花,但真正是寫人,詩人正是利用花這種大自然的語言,來寄託自己的偉大情操,同時也號召我們要“仰望高空,對光明心馳神往;不顧影自憐,也不孤芳自賞”。(板書:仰望高空對光明心馳神往)

五、對比閱讀,學會想象。

1、自讀課後的“閱讀鏈接”,說一說這段文字與課文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想象奇特)

2、說一說你學到了什麼?

(學習在敘述中加上奇特的想象,讓文章更加生動,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