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學習《敘事文本教學的有效策略》心得體會

找準教學策略,提升課堂效率

學習《敘事文本教學的有效策略》心得體會

——學習《敘事文本教學的有效策略》心得體會

2021年12月25日,我有幸在線上學習了蘇州高新區實驗初級中學教育集團呂新平老師《敘事文本教學的有效策略》一課。

呂老師從袁潔、平麗雯、周紅雲三位老師的《我的叔叔于勒》的教學實際出發,分析三節課的基本架構,品評三節課各自的特點,提煉出在本次講座中心“敘事文本教學的幾個策略”。講座環節層層推進,在策略講解過程中輔以具體的案例,深入淺出,給人以深刻的反思和感悟。

敘事類文本是通過生活事件的敘述和具體環境的描繪來塑造人物形象的作品。敘事文本包括故事、散文、小說等。國中語文教學中,隨着學段的升高,小說教學變得越來越重要,篇幅也越來越多。所以在小說這類敘事性文本教學中找準教學策略,提升課堂效率就成爲了國中語文教師不能迴避的思考方向。

2011年修訂的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閱讀敘事性作品必須要了解事情的梗概,能夠簡要描述自己印象最爲深刻的場景、人物和細節,說出自己心中獨特的喜愛、憎惡、嚮往、同情等感受。這揭示了敘事性文本教學的核心,即在引領學生感知文本主要內容的基礎上,明確文本表達的主題思想,並在角色置換的基礎上感知作者表達內心情感的方法。這就需要教師密切關注文本的體裁樣式,探尋文本所蘊藏的核心價值,使閱讀教學沿着言意兼得的思路不斷前行。

呂老師建議從四個方面提高敘事性文本的教學效率:發現矛盾、視角轉換、尋找憑藉、立足語言。

在呂老師的講解中,我越來越感覺到語文教師研讀教材的重要性。發現敘事性文本中的矛盾並以之爲抓手能夠在課堂教學中達到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效果;轉換視角能夠幫助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感受故事敘述視角轉換後的多樣理解,比如以皇帝、騙子、小男孩、大臣等不同的視角重述《皇帝的新裝》,就會在具體情景的體驗中感受敘述視角不同,領略文章“橫看成嶺側成峯”的魅力。在教學活動中,適當增加引用教學材料既能夠發揮材料承上啓下、推動課堂進度的重要作用,也能在必要時輔助學生理解、豐富課堂內容,對整堂課的教學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語文教學的核心任務就是要培養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其中“理解”一詞不能僅僅視爲是對文本詞語的一種解釋,而是在充分整合文本語境的基礎上,探尋其所蘊藏的豐富含義。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悉心揣摩、巧妙思辨,讓學生在實實在在的聯想中,感知其在表情達意方面的效果,強化學生運用規範性語言的意識和能力。要理解敘事性文本的言語形式、掌握它的寫作策略,就要從文本的內容入手,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文本內容,找尋到文本內在的表達祕妙,使學生理解人物的性格特點。

敘事類文本的有效教學能讓語文課程豐厚起來,語文學習具備了深度、厚度與長度,會引領着學生不斷地朝向具有鮮明語文學科特徵的專業化道路走下去,朝向“未來”走去。每一種文體的教學都是如此,只要抓住“牽着牛鼻子的繩”--文體特徵,找準有效的教學策略,語文教學的“有效”就能不斷地朝向“未來”,朝向學會學習,朝向終身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