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家長家教心得:“有效陪伴”、“學會放手”和“平等溝通”

在一起,在成長

家長家教心得:“有效陪伴”、“學會放手”和“平等溝通”

世間百業,父母這一職業是最需要訓練卻又最缺乏訓練,但仍要毅然上崗的。對孩子的教育是一門綜合性很高的藝術,也是一個複雜的過程、一項偉大的事業。它要求家長綜合多方面的知識,更好的和孩子進行溝通,調動孩子的積極性,讓孩子在生活、學習、交友、做人、自我修養等方面獲得良好的體驗,健康的成長。這是一個永無止境、永遠無法精準把控的過程。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給孩子上好人生第一課,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釦子。“所謂家教,不過是父母在我們和孩子心裏種下了精神和情感的種子,這些種子伴隨我們一同成長。”謝春林女士的這段話讓我感慨良多。雖然我是一位有作13年教齡的教師,但作爲家長上崗才6年多。在與孩子共同成長的這些時光裏,我們的體驗有成功、有失敗、有歡樂也有不愉快……共同的是:我們在一起,在成長。

在此,我主要是跟大家分享以下三個方面內容,主題分別是“有效陪伴”、“學會放手”和“平等溝通”。

一、有效陪伴,家長與孩子間最長情的告白

我的父母也是教師,可以說我從小到大都在他們陪伴下長大的。因爲我放學回家,他們下班回家。我放寒、暑假,他們也放寒、暑假。我是在一個和諧的充滿愛的環境中長大的,我享受着父母的關愛與教育,我的成長經歷讓我更深刻的認識到陪伴的重要性。現在我也成了一名教師,同時也是一位媽媽,我的孩子除了在學校的學習生活,和我在一起的時間應該更多。我也常在思考我該如何有效的陪伴我的孩子?

從孩子懵懂知事起,我就把我的閒暇的時間留給了孩子,與孩子一起玩耍,一起學習,一起探討,一起成長。春天,我們一起去公園踏春、放風箏,去田野感受播種;夏天,我們一起去釣魚、釣龍蝦,尋找清涼;秋天,我們一起去果園、農莊,體驗收穫;冬天,我們一起更多的呆在家裏,感受冬的蟄伏。

學習上,比如說,我要求孩子要養成閱讀的習慣,我自己就做到了愛讀書。我給自己定購了一些書籍,孩子在玩樂高、畫畫甚或看電視時,我就在他身邊安靜地看書,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每天晚上臨睡前就是我們親子閱讀的時間,有時是我給他讀一個故事,我講完後,我會問孩子,我剛纔講了一個什麼故事,從故事中你明白了什麼?或學到了什麼?讓孩子用自己的語言說一遍,孩子說不清楚時我再補充。如果孩子不願意說,我也不勉強。有時是他看圖給我講個故事,我一面聽,一面再點評幾句,讓孩子意識到:“噢,媽媽在認真聽。”不管他講的如何,我都是以表揚爲主,最好針對具體得某一點表揚,而不是很空泛的說:“講得真好”。這樣既培養了孩子的閱讀及語言表達能力,又有益於親子陪伴。

二、學會放手,培養孩子的生活能力和行爲習慣

孩子與生俱來就對周圍的生活環境和事物充滿好奇,也渴望參與其中,獲得體驗與成功的快感。作爲家長我們應該懂得:愛孩子更要懂孩子,成長從來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我們應該懂得放手,給孩子自主的空間,培育孩子的獨立性。我的孩子一歲多時,學會自己進食;上小班時,我就教他自己刷牙、洗臉;中班時我讓他自己洗澡。開始讀大班後,去超市購物時,我就讓他挑選家裏所需的生活用品。雖然孩子一開始在做這些事情時,完成的並不好,但是我不斷的給他嘗試的機會,並加以鼓勵,直至他成功。

平時,我們也可以讓孩子洗一些小的東西,比如自己的飯碗、手帕之類的物品。洗不乾淨的時候,過後我們可以偷偷再洗一次,但是在孩子面前,我們得肯定地表揚他們。這樣時間一長,孩子就可以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好。適當的鼓勵和讚賞,可以強化良好的學習行爲,防範不良行爲的養成。俗話說“一句鼓勵話,勝過百句罵。”確實,比起批評和指責,“鼓勵”對於學齡前得孩子來說,更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平時我們應該拿放大鏡來發現孩子的良好習慣,並給予及時鼓勵和讚揚。

一種良好的行爲習慣的形成並非一朝一日之功,它需要孩子長期的努力,也需要家長不斷地督促和引導,還需要持之以恆,正如滴水穿石,一點一滴、經年累月,直至良好的習慣形成。

三、平等溝通,呵護孩子的自尊與心靈

人的一生不能缺少交流,也就是說,孩子是在交往之中成長的。君子之交講究真誠,親子之交講究平等。所謂平等,既不能處處順從孩子,又不能強行限制與管教。如何在兩極間尋找一個平衡,尤爲關鍵。前不久,我與孩子間發生了一次激烈的爭吵,後來我們的處理方式或許可以給大家點借鑑。

事情源於睡覺前他想玩會遊戲,我給他規定的時間是十分鐘,時間到後,他拒絕停止遊戲。於是,我就強行停止。那時,孩子竟然說了句很難聽的髒話。我一時沒忍住,就大聲的訓斥他,並打了他一下。孩子就反抗了,衝過來也打了我一下。這更激發了我的怒氣,又打了他一下。這下估計打的痛了,孩子哭了,並且很委屈的捂着被子哭。其實,這時我心裏隱隱有些後悔了。我反思:隨着他年齡的增長,我們之間的小矛盾漸漸增多,我有時的處理方式也缺乏耐心。於是,我去尋求孩子爸爸的幫助。先安撫孩子,我去洗漱。等我洗漱好,孩子也平復下來了。我先打破僵局,跟他說:“小朋友,要講禮貌,不可以講髒話,你應該給我道歉。”孩子聽後反駁道:“媽媽,你也要給我道歉,我是小孩,還不懂。你是大人,你要教我的。”聽見孩子的話,我不禁沉默了。是的,孩子說的對,作爲家長應該多些耐心、平等的和孩子溝通,達到教育的目的,而不是靠家長的權威與武力。

於是,我先跟孩子道歉了。我說:“寶寶,你說的對,媽媽有錯,錯在於太急躁,不應該打你。你還小,如果你錯了,媽媽應該幫助你及時的改正。現在,媽媽還是想說,剛纔,你錯了,一個文明的小朋友是不會講髒話的。你看,爸爸、媽媽就從不說的。我們希望你做一個文明的好孩子。我們和好吧,來我們抱一抱!”孩子聽後也馬上跟我道歉了,並保證以後再也不說了。我們在擁抱時,他還安慰式的拍了拍我的背。

從這件事中,我得到的啓發就是:在與孩子的溝通中,要平等的對待孩子。與暴風驟雨式的訓斥相比,你平等交流,不僅顧及了孩子的自尊心、容易被孩子接受,也讓他能夠真實地觸摸到父母對他的關注和愛心,從而更有利於父母走進孩子的心扉。如此經常一來一往,家庭教育同樣可以增添不少樂趣。

最後我想說:家長應該多和老師聯繫,多向老師請教教育孩子的方法。只有經常同老師聯繫,才能瞭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才能瞭解孩子可能出現的問題,通過跟老師聯繫,也能讓老師知道孩子在家中的表現。這樣學校、家長雙方都能及時地、有針對性對孩子出現的不良習慣加以糾正。

以上是我在家庭教育中一些粗淺的感受,總之孩子的教育工作是非常瑣碎的,家庭教育貴在有心無痕,身教勝於言傳。只要我們每位家長都能在實踐中不斷摸索、總結,尋找最適合自己孩子的方法。相信每個家庭都有一個好孩子,每個孩子都有一對好父母。最後,還是借用謝春林女士的原文:人生很長,不必慌張。你未長大,我要擔當。與各位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