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核心素養下的課堂教學心得體會多篇

核心素養下的課堂教學心得體會多篇

核心素養下的課堂教學心得體會篇1

20xx年xx月xx日青龍一行,無疑是我教育教學思想的一次革命。他使我歡欣鼓舞,又使我手足無措,更使我對新課程改革有了一個更清醒的認識。以下是我對135互動課堂教學的一點膚淺的認識。

一、“導學卡”要求教師具備三個方面的能力

一是“課堂公關”能力。教師必須在“導學卡”的輔助下,在教學中激勵、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通過創設寬鬆氛圍、表揚閃光點、小組競爭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樹立“發現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我參與,我快樂,我提高”“我的課堂我做主”等思想,實施“三先”:題目讓學生先做,問題讓學生先想,答案讓學生先說,變“要我學”爲“我要學”。

二是“教學導演”能力。在課堂教學的實施過程中,教師要利用“導學卡”,爲學生創造表演的舞臺,讓課堂充滿魅力。教師必須根據教材內容,靈活使用教學手段,做到寓教於趣,寓教於情,使學生始終處於學習的亢奮狀態。

三是“指導催變”能力,讓學生由“學會”向“會學”轉變,加強對學生的學法指導,要求每個教研組選定一名首席學法指導教師,開展經常性的集中學法指導,在每週固定時間組織班級開展學法交流活動,爲自主學習提供方法保障。

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改變傳統教學觀念,徹底拋棄以往那種“不講不放心;老師在講臺上自我陶醉,學生在下面昏昏欲睡;老師只爲自己完成教學任務而不關心學生學的情況”等種種傳統做法,不包辦,不搞一言堂,不要認爲課堂上多講幾個題就是課堂容量大了!要切實注重學生的“思維容量”、不要認爲喧囂的課堂氣氛叫“活躍”,要切實注重學生的“思維活躍度”。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學生主動思考,給每一個學生提供表現成功的機會。

二、導學卡編寫至關重要

導學卡的編寫是整個導學過程的最重要的環節,要求老師對教材要有很深層次的理解、對知識點要正確地把握、對學生的“學情”即“認知程度”要有足夠的瞭解。在做到以上幾點的基礎上,教師才能進行導學卡的編寫。在突破某個知識點時,以往“教案”無非就是知識點的簡單羅列,然後“灌”給學生。而“導學卡”的不同點就在於,把新知識點“問題化”,就是把新知識點拆解成學生可以通過思考就能解決的“小”問題,每個小問題點解決後,新知識點即所謂難點的解決就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了。一篇好的導學卡,應能充分體現導學的功能,把知識問題化。由此可見,導學卡的實施,看似老師在課堂上講得少了,變“懶”了,實則不然,課下需要很多的付出才能達到目的。

三、課堂上的具體操作

課堂操作要避免兩個誤區:一是單純放手讓學生自學,教師不管不問,“放羊式”;二是學生預習後教師再逐一講解,對答案,“灌輸式”。教師應該根據學生自主探究的信息反饋,有目的地運用導語、演示實驗、歸納總結等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對疑難信息適時點撥引導,對難度較大的傾向性問題給予精講,要畫龍點晴,以實現學生對重點知識的理解和難點的突破,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上準確把握學情,進行二次備課。

“兵教兵”講評方式對教師和學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教師來說,第一,課前要進行更詳盡的備課,統計出錯率、出錯點、出錯人,設置有層次的問題,有必要的輔以變式題、補救題,進行方法提煉等。第二,必須做到精講點撥,“兵交兵”效果雖好,但耗時較多,教師必須駕馭好課堂,適時設問、啓發、提煉,儘量少講,把機會留給學生。第三,靈活機智應對學生討論中的問題,對學生討論結果進行到位的評點、總結。

對學生而言,第一,“兵交兵”能激勵學生。做題時能認真對待,出錯後能認真糾錯,上課時認真聽講,這樣一來學生的主動性就調動起來了。第二,學生樂學,不再是老師一個面孔一個聲音,每個學生都可能成爲這節課的“教師”。學生興趣高了。第三,最大程度地鍛鍊了思維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135互動課堂教學模式,讓我認識到教師不應“授人以魚”而應“授人以漁”;不是奉送真理而是教學生去發現真理。導學卡不僅是學生“導學”的老師,更是學生複習的寶典,同時我也會通過教學實踐,完善導學卡,用好導學卡,使學生由學會上升爲會學,最大限度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我堅信135互動課堂教學模式下的學生是靈動的,課堂是精彩的,教師是陽光的。135互動課堂教學模式一定會實現質的飛躍。

核心素養下的課堂教學心得體會篇2

本學期學校提倡開展“5+3+1”有效課堂教學模式,在學校領導提出這一建議之時,我想起了去年到晉江一中聽課時,其中一個班的學生他們就有開展課堂5分鐘知識儲備這一環節,如今想來倒是值得借鑑的。

在第二週時,我就分別在所任教的八年級年1、2班佈置好課前5分鐘知識儲備的要求和方法,原則上都從1號開始演講,爭取每個學生可以輪到2至3次,演講的內容可以是學生較感興趣的,比如一本書的簡介紹、一則故事、一則新聞等,要求上臺演講的學生必須大聲、語言表達清楚,能夠讓在座的學生聽清楚所表達的內容,而臺下的學生全體都必須安靜、認真地傾聽。到現在已經第9周了,可以說每個輪到的學生都能夠積極準備,所演講的內容較爲多樣,C=1較偏向科學、推理、歷史等方面,C=2則較偏向文學、故事、寓言等,這體現了兩個班級不同的特點。

在“5+3+1”有效課堂教學模式中,30分鐘精講、10分鐘課堂練習這兩個環節做得還不夠好,主要是教師講的內容還是佔了課堂教學的大部分時候,留給學生課堂練習的時間不夠。可能是教學和學習慣性,學生對老師的依賴性還是比較強的,大部分學生都沒能做好課前預習工作,所以上課老師用來講解的時間就會較多。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會特別注意改進這兩個環節,努力讓課堂真正有效起來。

核心素養下的課堂教學心得體會篇3

我校小班化教學從去年去上海蔘觀學習開始,到我們自己動手實踐,已經跨年了,小班化教學心得體會。每一位參與小班化教學的師生均付出了辛勤的勞動。我也經歷了好奇、熱愛、反思的心理過程。認真反思是爲了更好的投入到下一輪的教學工作中。回首一年來的小班化計算機教學,給我印象最深的有以下幾點:

一、要善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國中低年級學生的學習主要是通過直接的感性表象掌握概念

教師要根據這一心理特點,兼之信息技術課本身的極強操作性,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建立起由感性到理性的過程,發揮其主動意識,培養學生學習興趣、信息意識,促進其創新能力的培養。首先要從認識出發,聯繫實際,學習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由淺入深,組織小組比賽等,讓學生躍躍欲試,產生動力,由“要我學”轉變爲“我要學”。這樣由內心產生慾望,教師及家長再給予積極的評價,促進他們積極主動地學習知識、探索知識。

二、要善於創設情境,突出教學重點、難點

學生如何願意去學,並且學出興趣、學出滋味,學得生動、活潑、主動,關鍵在於通過問題情景的創設。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於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熱情,產生內驅力,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培養他們獨立操作、發現並總結新知識的本領。例如:學習製作藝術字的過程。首先教師將課前採集的片頭字如新聞聯播或自己製作的漂亮藝術字展示給學生看,激起學生探究的興趣,明確學習的目標;其次讓學生想一想藝術字在我們生活中有哪些應用,學生舉例如廣告設計、賀卡等;再次,讓學生仔細觀察教師演示製作藝術字的過程, 這一過程讓學生注意收集信息,再讓學生自己動手製作,提出疑問,進行討論,回答他們自己的疑問,解決他們自己的問題;然後通過製作過程,通過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協作學習,得出處理問題的步驟:

①創建藝術字;

②設置藝術字的格式;

③選擇藝術字的形狀;

④確定藝術字的疊放次序等。但並不將此作爲惟一的標準定論,而是鼓勵有多種形式的答案。這樣通過學生自己動腦發現知識的過程,印象深刻,並從具體事例中總結出處理信息的一般方法,從而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要注重任務驅動,講練結合

新版國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內容不同於以前的計算機教材中的內容,更注重實用能力的訓練,因此宜採用任務驅動的教學方式,以一個具體的任務爲學習目標,詳細介紹任務的完成步驟,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就是學習軟件相應功能的過程。可採用以實例講操作,以任務帶知識的方式綜合運用分析法、演繹法、發現法和實驗法,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僅掌握基本知識和功能的應用,又親身體驗分析問題、解決中國。

核心素養下的課堂教學心得體會篇4

一、傳統課堂教學有很多不足,素質教育是課堂教學的主陣地

傳統課程教學不足爲:傳統課程教學已經不能適應現代教育教學的需要,在培養目標上,只重視傳授知識,不注重發展能力,按一個模式培養學生,不利於具有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創造型人材的成長。

在教學內容上,教材是學生的唯一學習內容,是學生知識的主要來源。在教學方法上,是注入式、滿堂灌,只研究教師如“教”,不重視學生如何“學”,考試主要靠死記硬背,不利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教學形式上,只是課堂一個渠道,單一化、模式化,忽視因材施教和課堂外渠道。在師生關係上,重教師作用,教師是主動的施教者,忽視學生的主動性,學生是知識傳授對象,是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傳統教育是保守的、封閉的。在這種傳統教育指導下形成的思維方式,已不能滿足學生的發展需要,也能讓學生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

二、高效課堂教學是一種全新的課堂教學。

課堂因互動而精彩,學生因自主而發展。傳統的課堂教學:是以教師的認真講,學生的仔細聽爲主,學生的一切服務於老師的教學;老師是領隊,學生是隊員,老師領路帶學生,最終學生不認路,體會不到其中的樂趣。而高效課堂的課堂教學模式毫無疑問,是讓教師轉換角色,退到幕後;讓學生充分投入到課堂中來,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真正實現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培養。

可以說,學生學習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是他們自覺主動的行爲,預習、展示、反饋都是以學生爲主體。

1、預習課中,我要學習什麼、瞭解、掌握哪些知識點,每個人都各不相同卻都心中有數。學生們積極地看他們的筆記,找出不會的知識點,遇到的問題先自己去解決,解決不了的找小組長。小組中解決不了的再寫在黑板上,全體想辦法或老師來解決。

2、展示課中,每個學生將自己負責講解的知識點以自己設計的方式展示在黑板上,知識結構清晰,重點突出;講解時過渡自然,表達清晰,這節課中學生們不僅充分地展示了他們的知識水平也充分地展示了他們的組織能力、表達能力、思考能力。老師很少講話,只是在適當的時候做一下點撥啓發。當然老師在課前會提出要求,如展示時學生必須脫離課本。可以說這節課中學生各種形式的展示與點評都閃爍着學生自主學習與創新的智慧。

核心素養下的課堂教學心得體會篇5

20xx年9月在學校領導的安排部署下,結合我校正在實施的“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全體品社教師經過研究探討後,確定了《合作學習課堂教學基本模式的研究》作爲研究的小課題。

小課題立項半年來,爲真正讓學習成爲學生生活中的一部分,促進學生主動全面地發展。結合我校實際情況,課題小組成員開展了合作學習方面的探究和課堂嘗試。在教學中,我們組織多種形式的合作學習。如:同桌互學、四人小組交流(或六人小組交流)、全班集體討論、師生間的討論等。在這幾個月課題研究過程中也積累了些許淺顯的感悟和體會。

一、合理分組,使小組成員之間產生積極的相互促進作用。

根據學生能力大小及個性差異進行分組,讓每個組都有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合作之前提出明確的要求和學習任務,讓人人都有自我表現的機會,人人都有事做,並在做事中獲得知識,避免合作學習流於形式。而小組之間成員的相互交流,彼此尊重,以及共同分享成功的快樂,更使每個學生能進一步發現自我,認識自我。他們的主體地位被大大地肯定與提高,也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和交往能力。

二、合理引導,提高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作爲引導者,教師要精心設計問題情境,設身處地感受學生的所做所爲,所思所想,引發學生合作學習的動機,提出合作學習的目標,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活動前向學生提出合作建議,教師必須有激發學生學習願望和動力的能力,切實提高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三、充分地調動起每個學生的積極性,讓課堂變得精彩。

由於學習任務由大家共同分擔,集思廣益,各抒己見,人人都盡其所能。每個學生都有了發言的機會,學生合作精神、探究意識得到了有效的培養,學習態度、學習興趣、學習水平也有了明顯的提高。學生們在課堂上的討論、發言、評價甚至質疑都非常精彩。合作學習在課堂教學中爲學生創設一個能夠充分表現自我的氛圍,爲每個學生提供了更多的機遇,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四、合作學習培養了學生團隊合作精神與人際交往能力。

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一些同學對有些問題不能自主解決,這時候就有同學主動地講解,講完後還要問明白了沒有。如果還不明白,組長還會繼續講。“兵教兵”發揮出它最大的效能,表明小組合作學習的習慣正在逐步養成,同時也充分體現出了團隊的合作精神。

五、優化師生關係,教師成爲學生學習的合作者、促進者。

在小組開展合作與交流時,教師的角色又變爲一個合作者,要使小組合作真正有成效,教師除適時的組織、引導外,還必須置身於學習小組中,參與到學生中間去,在內容,時間,學生的情緒等方面,適時進行調控,以達到相互學習,相互提高的目的。

六、教師的評價在逐步到位,而且開始具有了親和力。

具有親和力的評價開始在課堂教學中顯現,這種評價拉近了教師與學生的關係,極大的激發了學生在課堂上表現的熱情。

核心素養下的課堂教學心得體會篇6

本次學習分享內容圍繞的是南通的學導課堂模式,提到教學模式,我就想到了鄉村國小英語培育站本月的閱讀書目《教學模式》,此書的譯者強調“沒有一種教學模式在任何時候適合所有的學生,優秀的教學往往是由一系列的教學模式組合而成的。”隨着信息化時代的發展,人類思維和意識的變化,教育過程也不斷呈現出新的特點,這也就使得教與學的過程不斷變化,教學模式也在不斷更新和改進。南通的學導課堂模式正是南通教育人順應時代要求和當今學生特點而提出的新教學,它以“學導案”、“思維導圖”和“小組學習”爲中心串聯課堂。看了《教學模式》一書後,我覺得與其說它是一個新的教學模式,不如說它幾種教學模式的有機結合,如社會型教學模式(合作學習),非指導性教學模式(以學習者爲中心)等。

?教學模式》認爲“教學模式就是學習模式。在幫助學生獲得信息、思想、技能、價值觀、思維方式及表達方式時,我們也在教他們如何學習。”請大家思考下,教學的主要任務是什麼?是教給學生學習的內容還是要交給他們如何學習內容?《教學模式》認爲是“培養高質量的學習者。”也就是後者。“教師要能夠組織學生深入地進行認知活動和社會性活動,並教會他們如何有效地利用活動結果。”南通的學導課堂模式正體現了這一點。

南通的學導課堂模式突出“學導案”、“思維導圖”和“小組學習”。學導課堂模式下學生的學習合作小組是教師所構建學習共同體,這些以小組爲單位的學習共同體在教師精心設計的學導案和思維導圖的指引下以小組合作形式評價組內成員的作業情況,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充分體現了關注每個學生個體,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哪怕這個學生的作業只能得幾分,這中小組合作學習是社會型教學模式的體現,小組合作學習不是單純地佈置任務、劃分小組,教師需要積極地訓練學生更有效地合作和積極地相互依存,教學模式提到合作學習效率訓練時說簡單的手勢能用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南通的教師對小組合作中成員展示的基本動作做了規定,如斜向或正向面對報告者,手指題目關鍵處,聲音洪亮,環視全體學生等,正是吸引其他學生的注意力。南通學校對教師課堂做了規定,教師課堂講授時間不超過20分鐘,要將課堂真正交還給學生。教學模式一書中在非指導性教學說到“要琢磨出如何去教學就在於弄清什麼時候應該閉上自己的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