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國小四年級語文教案多篇

國小四年級語文教案多篇

國小四年級語文教案1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能聯繫上下文體會“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的意思。

3、體會祁黃羊的品質。

教學準備:圖片、投影

一、復舊引新

討論: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麼?

二、精讀訓練

1.細讀課文,領會思想內容。

(1)默讀第一段,講解時代背景。

①理解詞語。幾個大國:如秦國(今陝西中部,甘肅東部)、

晉國、魯國(今山東)等。

征伐:討伐挑起戰爭,攻打別國。

②討論:舉薦人選是由什麼事情引起的?

(祁黃羊辭職)

(2)各自輕聲讀第二、三段。

①揭示句子:“悼公聽了很受感動,說:“外舉不避仇,內舉

不避親,你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難得呀!”

a.提問:“外舉不避仇”是什麼意思?

(推薦外邊的人不避開仇敵)

從課文中,我們知道說的是怎麼一回事?(指名口述)

b.“內舉不避親”是什麼意思?

(推薦家裏的人不避開親屬)

這又指的是怎麼一回事?(指名口述)

c.什麼叫“出以公心”?

(從國家的、公衆的利益考慮)

②即興表演祁黃羊兩次舉薦人選的情況。

a.朗讀課文,記住有關內容。

b.分配角色:祁黃羊、晉悼公、使者。

c.充實下述內容:悼公立即派使者去召解孤。沒想到解

“…去世了。悼工只好讓祁黃羊再舉薦一個能接替他的人。

d.當衆表演(兩組),表演後評議。

⑶你覺得祁黃羊是個怎樣的人?

(出以公心、正直無私)

畫出有關語句,討論所畫內容,指名朗讀有關語句,要求有感情。

2、指導複述。

⑴回憶課文各段大意。

⑵祁黃羊兩次薦賢,要說得詳細。

⑶同座互相檢查複述情況。

⑷指名當衆複述、評議。

三、課後作業

1、把《祁黃羊》的故事講給小朋友聽。

2、蒐集“出以公心”的故事,舉行一次故事會。

國小四年級語文教案2

一、學習目標:

1 認識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尊嚴、逃難”等詞語。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複述課文。

3 體會文中描寫人物外貌、動作、語言的句子,從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什麼是尊嚴。

二、學習重難點:

體會什麼是尊嚴,學習通過描寫人物外貌、動作的語言,表現人物的品質。

三、學習準備:收集有關做人方面的人生格言,瞭解哈默的生平。

四、學習時間:2課時

五、學習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古人有餓死不吃嗟來之食的名言,講做人要有尊嚴。今天老師介紹給大家的是一位外國的年輕人,從他的行爲和做法中,會給我們許多新的啓示。

二、學生自讀課文:

1、自學生字新詞。

2、質疑問難。

3、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三、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1 檢查生字新詞的認讀和理解。

2 師生共同解決疑難問題。

3 指名分節朗讀課文。

4 指名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短文主要寫了一個逃難的年輕人,在飢腸轆轆的情況下,沒有接受人們送給他的食物,而是執意用自己的勞動,換取了食物,贏得了做人的尊嚴。)

四、課堂作業

1 抄寫生字新詞。

2 概括地寫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第二課時

一、深入朗讀,品味詞句。

1 要求學生邊讀書,邊畫出:

描寫小夥子神態的句子:這個年輕人的目光頓時灰暗了。

描寫小夥子動作的句子:他的喉結上下動了動,年輕人立刻狼吞虎嚥地吃起來。

描寫小夥子語言的句子: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東西,我不能不勞動,就得到這些食物……

2 引導學生結合上下文理解這些句子,從內容上體會思想。

3 從描述中看,這個年輕人是怎樣的人?他是怎樣想的?

二、點播,揭示中心

1 討論:年輕人的表現令人欽佩,更引發了我們的思考,他爲什麼要這麼做呢?

2 齊讀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

提問:這個年輕人是誰?是什麼使他從一無所有,到擁有一筆使所有美國人羨慕的財富呢?

引導學生深入體會誠實的勞動和做人的品質是多麼重要。它能成就人的一生。

三、結合自身實際,談感受

鼓勵學生從小就要有自尊心,無論什麼時候都要靠自己的誠實勞動來獲取自己想得到的東西。

四、指導學生帶感情朗讀課文

1 自由讀。

2 指名讀。

3 分角色讀。

五、佈置作業

根據教學的實際需要,可以出示有關“尊嚴”和做人方面的格言。可提示學生從“什麼是尊嚴”和“尊嚴的意義”以及如何做人方面去想,然後交流。

國小四年級語文教案3

教學目標:

1、學習並掌握本課生字、新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瞭解什麼是“納米”,以及納米科技的廣泛應用。

3、激發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的熱情。

教學重點、難點:

瞭解納米及納米技術的廣泛應用前景。 教學準備: 收集有關納米的資料。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交流

同學們已經知道我是今天給你們上課的一名新老師,來自於鍾嶺國小,到達這裏大約是5千米。

二、談話激趣,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還知道哪些長度單位嗎?

(米、分米、釐米、毫米) 那你們還知道納米嗎?你們能猜想出納米是什麼嗎?讓我告訴你們一件有趣的事吧。北京大學納米科技中心的劉忠範老師曾經接到一個電話,問他納米貴不貴,產量有多高。劉老師卻告訴他說,納米不是米,它是個不能吃的長度單位。聽到這裏,你一定想知道,納米是什麼呢?現在請同學們打開書,我們一起來學習新課《納米新星》。

生齊讀,注意“新星”(xīn xīnɡ)。

三、初讀課文,讀準讀順

1、自讀課文,注意生字的讀音。

2、抽學生分段接讀課文,糾正字音,評議朗讀。

四、再讀課文,初知大意

1、學生再讀課文,想一想,爲什麼在21世紀,納米是最亮麗的新星。

2、抽生簡單說說對納米的印象。

五、細讀課文,瞭解主要內容

1、課文從哪幾方面介紹了納米?舉出了那些具體的例子?讓學生邊讀邊思考,邊勾畫。 (治理和改善環境,醫療製藥)

2、根據學生的回答,老師進行點撥。

治理和改善環境

①在治理汽車排污上,用碳材料納米管儲氫氣電池燃燒發電水解,可以解決汽車尾氣的污染問題。

②用納米技術製成自清潔材料,就不用擦玻璃了。

醫療製藥;

①納米技術傳感器在重要器官裏監測病變及時治療。

②納米機器人循着血管清除病竈。

③納米緩釋技術藥丸藥物效用時間長。

④納米靶向技術藥直接到達病竈治癒率高、副作用小。

3、再讀全文,歸納課文主要內容。

課文主要從環保和醫療兩個方面介紹了納米科技在我們衣食住行方面的應用前景。

4、介紹納米技術的應用

衣:在紡織和化纖製品中添納米微粒,可以除味殺菌。化纖布挺結實,但有煩人的靜電現象,加入少量金屬納米微粒就可消除靜電現象。

食:利用納米材料,冰箱可以抗菌。納米材料做的無菌餐具、無菌食品包裝用品已經面世。利用納米粉末,可以使廢水徹底變清水,完全達到飲用標準,納米食品色香味俱全,還有益健康。

國小四年級語文教案4

教學目標

1.瞭解詩的意境,感受詩人的愛國情懷。

2.體會語文學習的快樂,掌握感悟古詩的方法。

3.會寫1個字。

4.背誦並默寫這首詩。

教學建議

(一)教學準備

1.查找有關詩人王昌齡的資料。

2.收集和閱讀其他的邊塞詩。

(二)教學過程

本課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在朗讀背誦的基礎上理解古詩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愛國情懷,並且通過課後的練習使學生掌握感悟古詩的幾種方法,從中感受學習的快樂。具體建議如下:

1.朗讀指導

教師範讀,學生體驗詩的語感和情感。

學生自由朗讀,感知詩的內容,做到熟讀成誦。

教師在學生朗讀過程中指導其讀出節奏和韻味。

2.理解感悟古詩。

古詩教學要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去體會詩的意境。可安排下列內容:

(1)在理解詞語的基礎上體會詩意。

結合註釋、查字典或利用其他工具書,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以及其在表達思想感情中的作用。詩中“秦時明月”“漢時關”不是專指秦漢時期的明月和山關,而是用來說明自秦漢以來,邊關戰爭一直在無休止地發生。這樣一來,“萬里長征人未還”就不只是當代的人們,而是自秦漢以來世世代代的人們共同的悲劇,可見戰爭是無情的,帶給人們無盡的苦難。“但”是“只要”的意思。“飛將”指

漢代名將李廣,由於他英勇善戰,威震龍城,被匈奴稱爲“漢之飛將軍”。這裏

是化用典故,指揚威北方邊關的名將。後兩句詩抒發了作者的心中的感慨和希望:

如果有李廣那樣英勇善戰的飛將軍駐守邊關,絕對不會讓敵騎越過陰山。

(2)體會意境。

在學生理解了詩意之後,教師應該引導學生理解本詩的深遠意境。“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中的“明月”和“關”兩個詞,正是有關邊塞的樂府詩裏很常見的詞語。但在這兩個詞之前加了“秦”和“漢”兩個時間性的限定詞,這樣從千年以前、萬里之外下筆,自然形成一種雄渾蒼茫的獨特意境,借用前代評詩慣用的詞語來說,就是“發興高遠”,使讀者把眼前明月下的邊關同秦代築關備胡,漢代在關內外與胡人發生一系列戰爭的悠久歷史自然聯繫起來。這句詩聲調高昂,氣勢雄渾,也足以統攝全篇。

3.閱讀教學

(1)整體感知詩的內容。結合書後註釋,熟讀課文後,小組同學討論感知大意。

(2)結合註釋,學生自主理解詩的意思;根據詩句,理解詩的意境,並進一步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3)查找王昌齡其他的邊塞詩,討論研究他的詩作風格和愛國情懷。

4.活動提示

(1)“把古詩改編成小故事”。這道題是要學生在深入理解詩意的基礎上,加入自己的想象,把古詩改編成一個小故事。目的是要促進學生對詩的內容的理解,同時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

(2)“看畫面寫詩句,再講一講這幾幅畫”。這道題有兩個要求:一是要根據自己對畫面內容的理解,寫上相關的詩句;二是講一講這幾幅畫。這道題是想通過一條從詩到畫再從畫到文的訓練途徑培養學生閱讀、聯想、表達的綜合能力。教學時,教師可用書上的原題引發話題,也可根據班級學生的不同情況設計其他形式組織教學。

(3)“古詩的感悟”。這一活動的設計主要是向學生提供幾種感悟古詩的途徑與方法:①上網查找資料;②反覆誦讀進行感悟;③利用插圖進行感悟;④利用課文中的註釋進行感悟;⑤查閱辭典。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如果飛將軍李廣今天依然在世,就絕不會讓胡人的兵馬越過陰山。

“漢家旌幟滿陰山,不遣胡兒匹馬還。”

漢朝的將士們把勝利的旗幟插滿了陰山,將士們決心保衛邊關,全殲敵人,連敵

人的一匹馬都不讓活着回去。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將士們在大漠黃沙中身經百戰,盔甲都已經磨穿了。可是他們報國的鬥志依然不減,發誓不攻破樓蘭,不殲滅敵人決不回還。

(4)“積累”。這道題主要是引導學生去認識、瞭解更多的邊塞詩。選入的是唐代詩人盧綸的《塞下曲》。這是一首充滿戰鬥生活氣息的詩,描寫了守邊的將士黑夜追擊敵軍的情景:侵犯邊疆的敵軍趁着黑夜沒有月光,偷偷逃跑,驚飛起大雁,將軍一聲令下,戰士們個個鬥志昂揚,騎上戰馬,刀出鞘,箭上弦,此時此刻,大雪瀰漫,剎那間飛雪將弓箭和大刀全都覆蓋上了。

課文中的註釋很多,學生可能還不習慣閱讀註釋,要教給學生充分利用註釋,用“代入法”學習古詩,讓學生結合書後的註釋、利用工具書去自學古代詩詞。

5.課時安排:建議2課時。

教學中可能出現的問題與解決對策

教學中,學生對於後兩句詩的歷史性意義理解上會有些困難。爲什麼如果李廣將軍健在,絕不會讓匈奴兵馬越過陰山呢?這就要求教師對當時的歷史背景,對詩人所處時代守邊將領的無能加以介紹、講解,來體會詩人借古諷今的寫法以及詩人關心國家安危的愛國情懷。

相關資料

王昌齡(約698—約756),字少伯,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唐代的詩人。他中進士後授汜水尉,後中博學宏詞科,官校書郎,出爲江寧令,晚年被貶爲龍標(今湖南黔陽縣)尉。安史亂起,被刺史閭丘曉所殺。他的詩以五言絕句和七言絕句成就,當時被稱爲“詩家夫子王江寧”,享有盛譽,現存詩一百八十首。

龍城:爲匈奴祭天之處,故地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國鄂爾渾河西側的和碩柴達木湖附近;或解釋爲盧龍城,在今河北喜峯口附近,爲漢代右北平郡所在地。《史記?李將軍列傳》說:“廣居右北平,匈奴聞之,號曰‘漢之飛將軍’,避之數歲,

不敢入右北平。”後一解釋較合理。

國小四年級語文教案5

知識目標:

認識、會寫“凰、驕、州、繡、棚、壽、側、柚、炸、距、舀、蔥”12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的意思。

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欣賞文中優美的語言,並學會積累。

情感目標:感受小城的美、激發熱愛家鄉的情感。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小城的美。

教學難點:從字裏行間體會作者對家鄉的摯愛,學習如何表達真情實感。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小黑板、錄音機、課件

教學時數: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1、學習生字、詞語,指導書寫。

2、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掌握生字的音、形、義。

教學難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小黑板、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在咱們的湘西,有這麼一座小城,山清水秀,人傑地靈,以獨特的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和濃郁的民族風情征服着世人。新西蘭作家路易.艾黎將它贊爲中國最美的小城。你們知道這是哪個地方嗎?(鳳凰)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第28課,走進小城鳳凰,一起領略它那獨特的美。(板書課題:小城鳳凰。齊讀課題)

2、學生質疑。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藉助拼音讀準生字詞。

2、學習小組交流自己識記生字的方法。

3、檢查學生生字詞掌握情況。

(1)認識生字詞。

驕傲、鳳凰、貴州省、繡起、瓦頂棚、萬壽宮、左側、橘柚、油炸、距離、舀起、蔥綠

(2)指導讀準字音,識記字形。

“凰”是三拼音節,不要讀成“fàng”;“炸”字在本課讀第二聲,不能讀成第四聲;“蔥”字的聲母是平舌音,後鼻韻母。

運用觀察比較、部件拆分、難點解析等方法識記。

(3)指導書寫。

“凰”字是半包圍結構的字,先寫外面的部分,第二筆是“橫折斜鉤”,要注意留出“皇”字的空間;“驕、繡、棚、側、柚、距”幾個字均爲左窄右寬的字,要注意寫均衡;“舀”字的兩短橫不能連起來;“蔥”字中間部分的一點不能丟。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默讀課文,思考:課文從哪些方面寫了小城的美?

2、找出具體描寫小城美的段落。

3、在讀不懂的地方作上記號,準備質疑。

四、佈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抄寫生字新詞。

國小四年級語文教案6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習並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積累“精緻”“情願”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講一講這個故事。

過程與方法

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合作學習的作用,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討論交流,讀、說、議中理解課的內容,體會故事蘊涵的做人處事的道理。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激發學生對爺爺的敬佩和讚歎的思想感情。

2、啓迪教育學生要認真地對待每一件事情,並儘自己所能努力反民事情做得完美。

教學重難點:

1、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2、感悟課文所蘊涵的人生哲理。

教學課時:二課時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學習並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積累詞語。

2、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講一講這個故事。

教學過程:

一、讀題,導入新課

1、教師板書課題,全班讀課題。

2、教師導讀:同學們,這篇課文圍繞國王的寶碗講了一件什麼事?又將給我們是什麼啓示呢?請大家自讀課文。

二、出示要求,學生自讀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把生字詞多讀幾遍。

2、思考:課文圍繞國王的寶碗講了一件什麼事?

3、畫出烏斯曼老爹說的話,並讀一讀。

(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學生自讀,理解課文內容,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

三、檢查生字,整體感知

1、檢查生字新詞

(1)教師出示本課的生字新詞,指名讀—讀,其他正音,教師再強調。字音:“曼”是前鼻音;“瓷”是平舌音;“攏”的聲母址“|”字形:注意“陶”字的右邊裏面足“伍”;“傻”下中部分的撇和點不能丟,注意區別“意”和“競”。

(2)教師再出示生字詞語卡片,讓學生在讀中鞏固

2、指名分段讀課文,檢查學生讀通課文的情況。

3、指名說一說課文國王的寶碗講廠—件什麼事?(國王的寶碗不小心打碎了。他要求陶工們把碗補好,不然就絞死他們。陶工們只好請烏斯曼老爹幫忙,烏斯曼老爹用了—年時間研製出和國王的寶碗—樣的碗,但卻沒有把這個祕密告訴國王和陶工們)

(反饋白讀的情況,發揮教師和學生的多邊互動作用,交流學生的情況。重點認讀生字,積累詞語,引導學生抓住關鍵的要點語,說一說,鞏固對生字的認讀和書寫,整體溫表感知課文內容。

四、理清條理,講故事

1、引導學生想—想事情的起因

2、指名反饋。

起因:國王的寶碗不小心打碎了,他要求陶工們把碗補好,不然就絞死他們。

經過:陶工們只好請烏斯曼老爹幫忙,烏斯曼老答應他們用一年的時間試

結果:一年後,烏斯曼老爹研製出—個和國王的寶碗一樣的瓷碗。卻不肯把方法告訴大家。加法爾發現了其中的祕密。

3、要求學生以小組爲單位,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把這個故事說—說。

4、指名說一說這個故事。(在講故事,讓學生弄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訓練學生說的能力)

五、課堂小結

教師小結:同學們,烏斯曼老爹的祕密到底是什麼呢?我們下節課再來探討這個問題。

六、佈置作業

1、熟讀課文。

2、抄寫本課的生字新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繼續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烏斯曼老爹話的含義,從中悟出道理。

2、總結全文,明白道理。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新課

1、聽寫下列詞語;

精緻觀賞陶工渾身裂縫奇妙情願沉默笑眯眯

2、師導:今天,我們來看看烏斯曼老爹的祕密到底是什麼?

二、理解句子、感悟道理

1、師導:同學們,請大家再讀課文,想一想烏斯曼老爹的祕密到底是什麼?

2、指名反饋,教師引導,(烏斯曼老爹換給國王的寶碗並不是原來的那個,而是他自己重新做的)

3.教師質疑:是呀,這隻寶碗並不是補好的,而是重新做的。同學們,這隻寶碗能修補的沒有一點兒裂縫嗎?(不可能)那烏斯曼老爹爲什麼要答應幫助陶工們呢?(指名反饋:因爲如果他不答應,陶工們就必死無疑)

4.教師出示句子,引導讀一讀。我們來看看烏斯曼老爹當初是怎麼答應陶工的請求的。烏斯曼老爹想了想說:“到你們國王那兒去,讓他給我一年期限,也許我能想出辦法來。”

(1)教師:同學們,烏斯曼老爹真的是要用一年的時間去想修補寶碗的辦法嗎?(不是)

(2)教師引導學生展開想像:你能想像一下,他當時心裏是怎麼想的呢?(這個寶碗肯定是修不好的,可是如果我不答應,這些陶工就都會被絞死。如果我用一年的時間試着去重新研製一個和這個寶碗一樣的瓷碗,成功的話,他們纔有可能獲救?)

5.教師:烏斯曼老爹成功了嗎?(成功了)可是他沒有把這個祕密告訴任何人,這是爲什麼呢?(保住大家的性命),

6.教師導讀:烏斯曼老爹想保住大家的性命,所以沒有把自己的辦法告訴大家,可是大家就是好奇,把烏斯曼老爹圍起來,想問個明白。這時老爹是怎麼說的呢?(指名讀,教師出示句子)我和你們做的一樣,沒有什麼祕密。我認真對待每一件陶器,努力把它做得精緻完美。

(1)指名說說烏斯曼老爹的祕密是什麼?(認真、努力)

(2)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這句話的意思嗎?(只要認真、努力地去做一件事情,就能事情做得完美)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話.

7.教師引導;烏斯曼老爹說的話中還有哪一句和這一句的意思差不多?(指名反饋)熱愛自己的工作吧,只要認真對待每一件陶器,就沒有做不到韻事。

(1)引導學生聯繫課文內容說說這句話的意思。(烏斯曼老爹認真對待每一件陶器,努力研究,一次又一次地嘗試,終於研製出和國王的寶碗一樣的瓷碗。本來根本做不到的事情他用自已的認真和努力做到了)

(2)從烏斯曼老侈說的這句話中,你受到了什麼啓發?(學生自由地說一說)

(3)教師出示下列句子,學生讀一讀,加深學生對這個道理的感悟。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有志者事竟成。

(4)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一句話。(引導學生聯繫課文內容,抓住烏斯曼老爹說的話,進行深入的探究,在理解句子意思的過程中,感悟其中的道理,使學生受到啓發)

三、總結全文,談感想

1、教師:同學們,烏斯曼老爹用自己的認真和努力,研製出一個和國王的寶碗一模一樣的瓷碗,挽救了所有陶工的生命。這本來是不可能的事情,但經過烏斯曼老爹的努力,這件事情成了可能。你們想對烏斯曼老爹說什麼呢?(學生抒發自己的感要盧)

2、教師:這個故事又告訴了我們一個什麼道理呢?(學生自由地說一說,教師適當地引導:要認真地對待每一件事情,並儘自己所能努力把事情做得完美)

四、課堂小結

教師小結:同學們,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們認真地對待每一件事情,並努力地去把這件事情做好,你就一定能夠取得成功。

國小四年級語文教案7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認識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瞭解課文主要內容。

4、正確、規範書寫生字。

教學過程:

一、出示本課時學習目標

二、檢查讀書(20分鐘)

1、教師範讀課文。

2、各小組讀書5分鐘準備賽讀。

師:各小組準備5分鐘,看誰能像老師那樣讀書。等會各小組要進行讀書比賽,看哪個小組讀得好。

3、展示:小組之間比賽讀書,力爭人人正確、流利(一般讓5、6號讀)

4、認識字詞:拿出學案,讀學案上的字詞。小組比賽讀詞語。

悶熱曠地附近纖弱雷聲大作大雨如注

5、再讀書。

師:這次相信同學們會讀得更好!

自己讀。小組之間比賽讀。互相挑戰。學生要互相評價。

三、寫字

1、仔細觀察紅字

2、教師範寫2——3個。

老師要在田字格里寫。要分析起筆、頓筆,間架結構。

既:要注意左右兩遍等寬。

痛:要注意病字框的寫法。

除了既要注意左右兩遍等寬,“孫、挑、該、統”要注意左窄右寬,左邊的偏旁不能超過字的三分之一寬度。

學生描紅。注意要描的像,描完再在田字格里臨寫。

3、再臨寫兩遍

4、教師檢測

5、學生互改:1號改2、3、6號

2號改4、1、5號

老師給寫錯的糾正。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且講講這個故事。

2、感悟薩沙一家人自覺保護弱小者的`高尚品質,從中接受教育,養成良好道德行爲。

3、寫小練筆。

教學過程:

一、讀懂課文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我不是最弱小的》(齊讀課題)

自由朗讀課文,想一想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二、品讀課文,感悟保護弱小者的高尚品質。

1、體會薩沙的美好品質。

(1)教師參與欣賞句子。(板書:薩沙說)

出示課文最後一句:“現在我該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媽媽?”說說這句話的實際意思。(板書:我不是最弱小的)

(2)猜猜看:老師爲什麼欣賞這個句子?

A從這句話的意思看,薩沙人小志氣高,不想當最弱小的,他能保護弱小者。

B抓句子中的“現在”引導學習第7自然段薩沙用自己的行動保護了比他更弱小的野薔薇。抓“朝着……掀起……蓋在……”引導體會、朗讀。

薩沙的態度很堅決,毫不猶豫地掀起雨衣蓋在正受風雨摧殘的嬌嫩纖弱的薔薇花上,他用自己所做的證明——我不是最弱小的。(板書:做)

C我們能不能從薩沙所說的、做的來推想他是怎麼想的呢?引導學生朗讀第3、5自然段中薩沙的語言,從中體會薩沙根本沒把自己看作是最弱小的。

D薩沙所想的、做的、說的都證明了他不是最弱小的,所以他說——“現在我該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媽媽?”

抓“該……不是……吧”指導讀好這個句子。

(3)假如你是媽媽的話你會怎麼說?

師小結:細細讀來,我們從這個句子中讀出了一個要強、心地善良、懂得保護弱小者的好孩子。你們說,這是不是個值得欣賞的句子?當然欣賞也得有方法,抓住關鍵的詞語聯繫前文細細欣賞,你的收穫會更大。

2、體會薩沙家人的美好品質,表達內心感受。

(1)看圖,聽風雨聲,說說圖上情景。

(2)(插圖上疊映人物)請認真觀察,滂沱大雨中,爸爸、媽媽、託利亞他們的表情動作各是怎樣,再讀讀想想書上有關語句,你是否感受到了些什麼?

讓學生分別說說爸爸媽媽是怎麼想的怎麼做的,理解“每個人都要保護比自己弱小的人”這句話的意思,懂得這是每個公民應有的人道主義精神。

猜想假如媽媽把雨衣披在了託利亞身上,她會怎麼做?

(3)此時此刻,你是否想對薩沙,對媽媽說些什麼,或是想對自己說些什麼?

(4)看來“我不是最弱小的”不僅僅是薩沙所說的做的,也是我們的心聲,一起自信地說:“我不是最弱小的”,我們“每個人都要保護比自己弱小的人”。

三、小練筆

同學們,學習了這篇課文後,你們想對薩沙說些什麼?你還想到了什麼?寫一寫。

板書設計:

我不是最弱小的

薩沙(說、做、想)

媽媽

爸爸每個人都要保護

託利亞比自己弱小的人。

國小四年級語文教案8

教學目標:

1.通過作者發現胚胎的發育過程,體會作者童年的探索趣味。

2.懂得童年的幻想給童年帶來的快樂。

3.瞭解課文“童真童趣”的特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作者被老師罰出教室後的心理感受。

2.瞭解課文是怎麼做到“真實反映童趣”的。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引入新課。

1.大家邊聽範讀,邊想一想“我”爲什麼那麼癡迷於幻想?

2.大家來讀一讀你瞭解的情況。

3.打開書,預習生字。

二、學生初讀課文,並畫出文中的生字。

1.指名上黑板寫出不認識的字。

凋縷芳籲耍訓斥脾罕藤愈凌秉颼撩梳

衰絹僑眷

2.指名給這些字加上拼音。

3.讓學生讀拼音節。

4.正音、正字。

三、理解詞語。

1.再讀課文,讓學生,從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詞語質疑。

2.引導學生通過查字典,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

在學生質疑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查字典,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

3.查字典理解其它詞語。

4.出示重點詞語,讓學生鞏固練習。讀讀這些詞語。

四、指導朗讀。

1.學生自由讀課文,畫出難讀的句子。

2.同桌互相學習,克服困難。

3.教師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並注意糾正錯誤讀音。

4.教師指導讀難句。

(1)恨不得從魚身上發現將來的人應該具有的某些特徵。

(2)“哈哈!這跟畫地圖差不多”到這一段的結尾。這一推理語句,要讀出氣勢來,“折”字要重讀。

(3)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現與發明,有時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語速稍快,應讀得活潑,突出“驅逐”、“迫害”等詞語。

5.再練練難句的朗讀。

五、作業:抄詞、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引導學生自學。

讓學生默讀全文,思考:

1.課文圍繞梅花發現哪幾件事?

2.判斷:課文圍繞發現寫了一件事。()課文圍繞發現寫了三件事。(√)

3.小組討論哪五件事?

(1)我常常做夢,老師告訴我人是由小魚進化來的。

(2)我得出結論,人如何由小魚進行成人的。

(3)在生物課上被老師罰出教室。

二、深入重點段,揭示中心思想。

1.讓學生結合課題質疑。

2.從第一件事中,你懂得了什麼?

3.從第二件事中,你明白了什麼?

(1)小組輪流讀一遍,討論。

(2)發言。

(3)打出投影:仔細讀這句話,你能體會出什麼含義來?

“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現與發明,有時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這裏的驅逐和迫害指的是老師的處罰嗎?

4.自由讀第三件事,你體會出什麼?

5.通過你的朗讀,讀出這份天真來。

6.指名讀這一部分,強調有感情地讀。

三.作業,熟讀這篇課文。

國小四年級語文教案9

【設計理念】

《父親的菜園》用散文詩般的語言,講述了父親在荒涼的山坡上重開菜園所付出的艱辛。教學這一課,主要通過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抓住課文具體描寫父親言行的語句,在合作交流中感悟語言文字所蘊含的情感,在激情朗讀中激發學生的寫作慾望,融語言文字訓練於課堂教學的始終,讓荒涼山坡上的一塊碧綠的翡翠永駐學生的心田。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嬰、毅、筐、怖、腫、憋、誘”這8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3、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品析重點詞句,感悟父親的勤勞和執著。

4、積累本課具體描寫父親言行的語句。

【教學重難點】

在引導學生自主閱讀的基礎上品析詞句,感受父親的菜園來之不易,感悟父親的勤勞和執著。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導語:同學們,有這樣一位父親,他在失去菜園之後,又在荒涼的山坡上重開了一塊地,而他的子女從中收穫的不僅是一年四季翠綠的蔬菜,還收穫了更爲寶貴的東西,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嗎?

2、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立足文本,給學生設置懸念,引起學生的閱讀期待和探究文本的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引讀:同學們都想知道文中這位父親的子女還收穫了什麼更爲寶貴的東西,下面請大家自由讀讀課文,看看你自己能否找到答案。

多媒體出示自學提示:

(1)自由讀課文,要讀準生字字音,讀通句子,難認難讀的詞句要多讀幾遍。

(2)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

2、同桌交流讀書要求和對課文的初步感受。

3、指名彙報: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

(設計意圖: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帶着問題初讀課文,使學生養成讀有所思,讀有所求,讀有所獲的讀書習慣,以達到快速感知文本的目的,爲探究文本,走進文本做好鋪墊。)

三、指導自主探究

1、師啓發:課文主要寫父親在失去菜園之後又新開一塊菜地的過程,新開的菜園明明是我家的,可課題卻爲什麼叫《父親的菜園》呢?

2、學生帶着問題再讀課文,自主探究。多媒出示讀書方法:

(1)默讀課文,邊讀邊畫出具體描寫父親言行的語句,在感受深的地方寫下自己的體會。

(2)遇到不懂問題,可以提出疑問,然後在小組內討論交流。

3、小組合作,討論交流讀書體會,解決疑難。

(閱讀課文的教學重在讀書方法的引導。從課題入手,設置疑問,激發學生走進文本的慾望,使學生在自主探究、深入體會、提出疑問的基礎上合作交流,對文本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思考,以達到培養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目的。)

四、引導點撥,體會情感。

1、師:課題爲什麼叫“父親的菜園”?通過你們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能從文中找出答案嗎?

2、彙報讀書心得

學生可能從這幾個方面來彙報交流;

(1)新開的菜園是父親辛勤勞動的結果,它浸透着父親的勤勞,所以課題叫“父親的菜園”。

師:你是從哪裏讀出來的?

生:每天天還沒亮,父親就扛着鋤頭,挑起箢箕上山去,直到傍晚,才挑着一擔柴草回家來。

師:你把這句話再讀一讀,看看哪些詞最能體現父親的勤勞。

生:(朗讀)天還沒亮,直到傍晚……

師:是啊,正因爲父親的勤勞,才使我家又重新擁有一塊菜地,這是——父親的菜園。(指導朗讀這句話,學生齊讀)

(2)父親在新開的菜園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沒有氣餒,正因爲他那種堅持不懈的品格,使他克服困難,終於開出了一塊新的菜園。

師:父親在開闢菜園時遇到了什麼呢?他又是怎樣做的?

生讀課文第四、五自然段

師引導學生反覆誦讀,結合重點詞句體會父親的執著,才使我家能享受一年四季的翠綠,這塊菜園怎能不是——父親的菜園?

(3)父親不但開闢了菜園,而且懂得怎樣去呵護菜園,使它能更好地,長久地爲我家提供一年四季翠綠的蔬菜。

(引導學生讀第九自然段中父親所說的話,抓住“難爲,拼了命”等重點詞,理解父親不光顧眼前的遠見和對菜園的愛,這是名符其實的——父親的菜園)。

3、師:正是父親的勤勞,不怕困難,堅持不懈,父親在荒涼的山坡上開闢了這塊菜園,又在這塊貧瘠的黃土地裏收穫了一年四季翠綠的蔬菜。同學們,你能用一句話讚美一下父親的菜園嗎?

(1)出示課件圖片(荒涼的山坡上的一片翠綠的菜園)

(2)生:(彙報)多媒體出示:“遠遠望去,父親的菜園就像一塊翠綠的翡翠,嵌在荒涼的山坡上。”

(3)師:讀了這句話,你有什麼想說的嗎?(引導學生在看圖,朗讀的基礎上,通過對比,體會父親菜園的來之不易。

4、讓我們同作者一起來享受父親的菜園裏一年四季誘人的翠綠吧!(生齊讀課文,最後一自然段)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品析課文重點詞句,在指導學生感情朗讀中品悟語言的魅力,感悟父親的勤勞和執著。既交流了讀書的體會,感悟了語言文字的美,又使學生的情感得到潛移默化的薰陶。)

五、再讀課文,感情昇華

1、同學們,讓我們帶着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用你們有感情的聲音來讀一讀你感動的語句,好嗎?

生自由讀感受深的語句。

2、同學們,作者從父親的菜園裏收穫的僅僅是一年四季翠綠的蔬菜嗎?他還收穫了什麼呢?

生:(彙報)……

3、學了課文,老師也有自己的收穫,你們想聽一聽嗎?

師配樂朗誦改編散文《父親的菜園》

4、聽了老師的朗誦,請你也來誇誇這位父親,並寫下來。

(1)學生練筆

(2)、課堂展示,評議。

(設計意圖:在有感情朗誦課文重點語句的基礎上解決課前設置的疑難,進一步提升對課文的理解。教師對課文內容的提煉與拓展,能激發學生的寫作慾望,讓學生讀有所悟,以達到訓練語言、提高表達水平的目的。)

六、作業設計

積累本課具體描寫父親言行的語句。

(設計意圖:學習語言重在積累,豐富的語言積累是提高學生閱讀和表達能力的基礎。)

國小四年級語文教案10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邊讀邊看插圖和註釋,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古詩所描繪的景物和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3、會認“畔、御、侯”等3個字,會寫“畔、鶯、啼、御、暮、侯、隔”等7個字。

教學重點:

邊讀邊看插圖和註釋,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古詩所描繪的景物和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古詩所描繪的景物和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寒食》《泊船瓜州》。

2、邊讀邊看插圖和註釋,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古詩所描繪的景物和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3、能正確書寫生字新詞。

教學重點:

邊讀邊看插圖和註釋,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古詩所描繪的景物和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邊讀邊看插圖和註釋,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古詩所描繪的景物和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解題

寒食是古代一個傳統節日,清明前的一兩天,古人從這一天起,三天不生火做飯,所以叫寒食,我們一起來看看當年寒食節時的長安城什麼樣?

二、學習《寒食》一詩

1、自讀,讀準字音

2、指導學習第一句

出示:春城天處不飛花

(1)把詩句劃分成詞語

春城/天處/不/飛花

(2)想想每個詞的意思,不會的怎麼辦?(查字典、看註釋)

(3)把詞語連成句子,說說這句話的意思、

3、照樣子自學後三句

4、檢查出示(斜……御柳……漢宮……)

5、指導朗讀

(1)想象一下,春天滿城飄柳絮什麼樣?

(2)舉國上下都在過寒食節而皇宮又在幹什麼呢?如果你是長安的百姓看到這些你會有什麼感受?

6、有感情地朗讀。

三、學習《泊船瓜州》

1、回顧上首詩的學習方法。

2、分小組學習

3、彙報交流

4、指導朗讀

出示課件:在這樣一個月明星稀的夜晚,你獨自一人在外漂泊,心裏會怎樣想?(回家)帶着這樣的思鄉之情再讀。

5、背誦

四、小結

今天我們是怎樣學習古詩的?

五、佈置作業

背誦《泊船瓜州》、《寒食》。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江畔獨步尋花》。

2、邊讀邊看插圖和註釋,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古詩所描繪的景物和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3、能正確書寫生字新詞。

教學重點:

邊讀邊看插圖和註釋,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古詩所描繪的景物和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邊讀邊看插圖和註釋,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古詩所描繪的景物和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複習檢查

1、解釋詩句。

2、背誦《寒食》《泊船瓜州》

二、學習《江畔獨步尋花》

1、解題

讀題目,讀懂了什麼?還有什麼不懂的問題。

2、自讀古詩讀準字音

3、小組自學

4、交流彙報

(1)檢查出示詞語

(2)誰來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三、啓發想象,指導朗讀

1、讀了這首詩,你眼前會浮現出哪些景物?(鮮花、小路、蝴蝶、嬌鶯)

2、你能結合詩句想象一下什麼樣嗎?(學生描述)

3、當我們自己融入這花的海洋,聞着沁人心脾的花香,聽着悅耳的鳥鳴,你想說什麼?

4、帶着對春天的熱愛來讀。

四、背誦練習

五、佈置作業

改寫《江畔獨步尋花》

國小四年級語文教案11

教案示例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認識15個生字,學會其中12個;理解“野物、分明、蓬起、絕望、拯救、安然”等詞語的意思。

2、初讀課文,初步瞭解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重難點:

掌握課文生字新詞,讀準字音,認清字形,初步瞭解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課前板書課題:麻雀,最好在課題旁貼一幅麻雀的圖,目的是營造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師邊指板書邊說)麻雀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一種鳥,它給你留下的印象是怎樣的呢?請你用一兩句話描述一下。(學生自由發言,只要學生講的符合實際,教師就要及時給予肯定,可以根據學生的發言導學,如:你的觀察能力真強。你的知識真豐富,我很欣賞你。等等)

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第9課《麻雀》,來欣賞作家筆下的麻雀是怎樣的。這篇文章的作者是俄國傑出作家屠格涅夫,今天就讓我們隨着作者屠格涅夫回到故事發生的地方。

二、學習新知

1、自學字詞,掃清障礙。

(1)初讀課文,看書後生字表自學生字新詞。

(2)小組交流:學會了哪些生字新詞,用什麼方法學會的。

2、教師檢查

(1)指讀生字,並說說讀字音時有哪些需要注意

嗅、撼、奈、絨、軀、拯、幼、渾、啞、搏、龐、愣

(2)注意訂正以下字的讀音:(教師出示兩種讀音,學生進行選擇)

樺 hu4 ( √ ) 拯 ch6ng ( )

hu2 ( ) zh7ng ( √ )

(3)說說如何記住生字的字形。

拯:右邊是丞,丞字的第五筆是“捺”,不是“點”;另外還要注意最後一筆“橫”不要丟掉。

龐::“廣字頭”下面是“龍”字,切記不要丟掉撇,寫成“尤”。

(4)分段指讀課文,檢查字音的掌握情況。

(5)自讀課文,記住字音字形,結合課文進一步理解詞義。

野物——這裏指野生動物。

分明——非常明白的意思。

蓬起——指散亂地豎起。

絕望——毫無希望。

拯救——救助、搭救的意思。

安然——安安穩穩的樣子。

3、自學嘗試,自悟自得。

自學提示:

(1)自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中都出現了誰?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麼事?

(2)自讀課文時還有哪些不懂的問題標示出來。

隨學生髮言教師板書:

4、質疑疏疑,初步解疑。

學生提出自學中不懂的問題,較容易的問題邊提邊由學生解答。較難的問題疏理後放到下次課導讀時解決。

5、簡要總結。

6、佈置作業。

(1)抄寫生字詞,牢固掌握。

(2)讀課文,進一步理解同學們提出的問題。

附: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能夠針對問題展開討論,勇於發表自己的見解。體會“……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沒有危險的樹枝上,一種強大的力量使它飛了下來。”所表達的意思和情感。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瞭解課文內容,體會老麻雀的愛子之情。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主要內容,體會老麻雀的愛子之情。

教學難點:

能夠針對問題展開討論,勇於發表自己的見解。體會“……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沒有危險的樹枝上,一種強大的力量使它飛了下來。”所表達的意思和情感。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在老麻雀、小麻雀、獵狗與獵人之間發生了一件動人的事。(邊說邊板書:同上節課板書)

誰來簡單地說說發生了一件什麼事?(學生回答:描述的是老麻雀在獵狗面前奮不顧身地保護小麻雀,使得它免受傷害的故事。)

過渡:上節課同學們還有……問題不明白,這節課我們帶着問題來深入地學習課文。

二、學習新知

1、默讀課文,你認爲哪些地方的描寫最感動你,就動筆畫一畫,並在邊上加批註。

2、小組交流,互議互得。

在自學的基礎上與小組同學交流,你讀懂了什麼,把不懂的問題提出來與小組同學討論討論。

3、班級彙報,梳理脈絡。

(1)通過自學和小組交流,你們對文章的理解一定更深了,下面開始彙報。彙報方式不拘一格,可以把你感受到的,通過讀表現出來,還可以通過重點詞句的分析談你的理解。

重點理解:

①獵狗要吃的是一隻怎樣的小麻雀?課文是怎樣把小麻雀寫具體的。談談你的感受。

我順着林陰路望去,看見一隻小麻雀( 呆呆地 )站在地上,( 無可奈何 )地拍打着翅膀。它嘴角( 嫩黃 ),頭上長着( 絨毛 ),分明是( 剛出生 )不久,從巢裏掉下來的。

學法:

A.如果學生自己談到這裏,老師要引導學生深入地理解,如果學生沒有找到這個點,老師可以隨着課文的進行提出來。學生先從老麻雀救小麻雀入手,待學生理解了這部分後,老師可以引導說:“老麻雀在兇猛而高大的獵狗面前,奮不顧身要保護的是一隻怎樣的小麻雀?課文是怎樣把小麻雀寫具體的。談談你的感受。”

B.重點理解括號中的詞語(可以根據詞義理解,也可以聯繫生活實際理解),體會小麻雀的稚嫩幼小,尚無自救能力,使人產生同情之心。

板書:同情

C.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②面對有着如此稚嫩生命的小麻雀,獵狗嗅過之後,張開大嘴,露出鋒利的牙齒。在這危急關頭,老麻雀怎麼做的?

突然,一隻老麻雀從一棵樹上飛下來,像一塊石頭似的落在獵狗面前。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絕望地尖叫着。

學法:

A. 句子的引入同上例。分析時視學生實際情況而定,也可根據思考練習中括號中的問題來回答。

B. 體會“像一塊石頭似的落在獵狗面前”形象地表現出老麻雀飛落時動作之快,用力之猛,反映了老麻雀着急、緊張的心情,也顯示了它的勇敢。體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可以做動作比一比,也可以結合實際說一說;“絕望地尖叫着”老麻雀對自己能否擋住獵狗沒有把握,但仍盡力尖叫保護自己的幼子。“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沒有危險的樹枝上,一種強大的力量使它飛了下來。”這句話中的強大力量就是“愛”,此處放手讓學生展開討論,可以理解成“母愛”,可以理解成“親情”,也可以理解成“愛”。以上幾句使人從內心深處產生對老麻雀的敬佩。

板書:敬佩

C.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③“愛”的力量是巨大的,結果怎麼樣呢?齊讀最後兩個自然段,回答問題。

板書:喚回

(2)總結課文,梳理脈絡。

文章1、2、3自然段講了獵狗發現掉在地上的小麻雀,4、5自然段講在小麻雀即將遭到不測的時候,老麻雀奮不顧身地從樹上飛下來保護小麻雀,表現了老麻雀的愛子之心,也正是它的愛,保護了小麻雀。6、7自然段講獵狗愣住了,慢慢地後退。在整個故事發生的過程中“獵人”先是同情小麻雀,繼而敬佩老麻雀,最後喚回獵狗,保住了小麻雀的生命。

三、佈置作業

1、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讀一些描寫人與動物的文章。(老師可以視班級的實際情況,推薦相關文章)

附: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這篇教學設計示例共設計了兩課時,第一課時主要以生字學習爲主,爲後面進一步閱讀課文掃清文字障礙。接着組織學生反覆朗讀課文,熟悉課文內容,對課文進行了整體感知,理清了文章的思路;第二課時主要引導學生再次閱讀課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教師層層設疑,從整體到部分,再從部分到整體,全方位地理解課文內容;同時,適時適當抓住學生的情感,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

國小四年級語文教案12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生活中只有將心比心,纔會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與理解。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懂得在生活中與人相處應將心比心。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當你坐在擁擠的公交車上時,這時突然上來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當你在路上行走時,身旁的一位小朋友突然摔倒了。面對這樣的情形,你會怎麼做?今天,我們將學習《將心比心》這篇課文,學完課文以後,也許你就會毫不猶豫地告訴老師答案了。

預習探究合作交流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讓生自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同桌互相幫助解決。

2.同桌之間相互進行朗讀檢查,糾正讀錯或讀不好的句子。

3.全班交流,課文主要講了哪兩件將心比心的事?

4.齊讀課文。

品讀體驗

三、細讀課文,探究明理。

1.四人小組合作讀課文後,合作自學課文第一自然段,想想從這一段中你瞭解到了什麼?

2.自由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想想這一段中哪些地方讓你感動,用橫線標示出來。

3.齊讀第三自然段,結合生活實際,談一談對這一段的理解。

4.用波紋線勾出文中阿姨和母親說的話,仔細讀一讀,你體會到了什麼?

5.學完課文,你對課文中的阿姨和母親想說些什麼嗎?

6.全班交流:生活中你是否遇到過這樣的事?你是怎麼做的?

7.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四、鞏固延伸

1.以“將心比心”爲題,寫一寫生活中遇到的類似的事情。

2.創設情境,補充對話。

①在擁擠的公交車上,一位小朋友給抱着孩子的阿姨讓座。

②在人來人往的超市裏幫素不相識的老奶奶找她所需要買的東西。

③大街上,幫助一位殘疾的叔叔撿他掉在地上的東西。

國小四年級語文教案13

《烏塔》是一篇略讀課文,文章主要講述的是一位14歲的姑娘,獨自一人遊歐洲的事情。文中的烏塔無論是在行動上還是在理念上都與我們現在的獨生子女有着極大的反差。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把握這些,使用好教材,這對教學效果會產生極大的影響。

教學時,一學生提出了一個很尖銳的問題:我們不能象烏塔那樣一個人跑出去旅遊,那樣很危險,萬一出了事怎麼辦?我們一定要注意安全。而且有的學生還舉了小孩被拐被騙的具體例子加以說明。是啊!安全重於一切,做沒有安全保證的事情是沒有意義的。這的確難住了我。作爲學生的合作伙伴,我該怎麼辦?

我沒要求學生圍繞能不能象烏塔那樣一個人出去旅遊的問題展開討論,而是針對這個問題提出了反問:是啊,不管做什麼事情安全都是很重要的,可烏塔有沒有考慮到這個問題呢?還有,課文圍繞十四歲的烏塔獨自一人遊歐洲這個問題都講了哪些事?你對這些事又有什麼看法呢?接着,我組織小組繼續自學討論。學生像是在茫茫大海中找到了帆船,眼前忽然開朗,思路一下子開闊。結果學生展開想象,聯繫實際談了許多見解,真正形成了人與教材的對話。如:烏塔爲了實現自己的目標,他是如何做準備工作的?整整花了三年的時間,讀了大量的書籍以瞭解歐洲各國基本情況,在家設計好了旅遊路線,做好了周密的考慮,還利用每個週末的時間去掙錢準備旅費等。她這種持之以恆的頑強自立精神不正是我們需要的嗎?她即節約又大方,即對自己負責又關心他人。她對自己的路費精打細算,可給親人買禮物卻很大方;爲了安全起見,每到一個地方就先查警察局電話,以備求助。爲了不讓家裏人擔心,定時給家裏人打電話,寄明信片。她這種考慮周到、有備無患,心裏有着他人的品質不正是我們所需要的嗎?最後我給學生拋出了這樣的一個問題:面對烏塔,面對一個我們的同齡人,你們想說些什麼呢?雖然下課鈴聲響了,但我知道,這節課留給學生的不是困惑,而是心靈的震撼,是無限的思考。

這樣,我對教材的靈活處理給課堂帶來了無限生機。學生不僅有話可說,對教材有較好的理解,語文能力得到了訓練,而且能憑藉教材多角度思考,不斷延伸,進行深層次地思考,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用好教材是我們每一位教師都必須研究的問題,並將直接影響到對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還影響到語文對學生的感染力。因此,我們應正確把握語文教學的特點,用好教材,靈活疏導,有效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果。

國小四年級語文教案14

一、教材分析

《南轅北轍》出自於《戰國策·魏策四》。本是魏國的謀臣季樑用這樣一個小故事,勸安釐王以大業爲重放棄伐趙,故事後被廣爲流傳下來。

這則寓言講述了一個人要乘車到楚國去,由於選擇了相反的方向又不聽別人的勸告,只能離楚國越來越遠了。文章是通過對話展開故事情節的,路人強調的是:既然方向錯了,就永遠也到達不了目的地;而要去楚國的那個人強調的是:雖然方向錯了,但是他有跑得習快馬、很多的路費和駕呈技好的車伕,所以一定會到達目的地。

從人物的對話的過程中和文章結尾的點睛這筆中,學生自然會明白其中的寓意:這則寓言告訴我們,無論做什麼事,都要首先看準方向,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有利條件;如果方向錯了,那麼有利條件只會起到相反的作用。這則寓言常用來比喻行動和目的是相反的。

二、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運用不同的方法熟讀課文,通過人物的對話體會寓言的主要內容。

2、認識2個生字,會寫3個生字。

3、在熟讀課文和理解主要內容的基礎上,使學生懂得,做事時要選準方向再去做,讓行動和目的保持一致,否則一事無成。

4、加強讀寫訓練,練習擴寫《南轅北轍》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南轅北轍》的寓意,課後讀寫小練筆。

教學難點:在理解《南轅北轍》寓意的基礎上,寫好課好小練筆。

四、教學建議

(一)教學好生字“轅”和“轍”,有助於成語“南轅北轍”寓意的理解。

本課生字認的和寫的都比較少,但字意和字形的把握還是有難點的。

“轅”和“轍”都是學生在生活中不常見的生字,“轅”是車槓;“轍”是車輪在路上留下的痕跡。如果教學中單單告訴學生字典中的解釋,學生可能理解得並不清楚,如果能通過具體的車馬的圖片或教師在黑板上畫的簡筆畫來幫助學生理解,效果會更好,學生理解了這兩個字的意思,對“南轅北轍”這個成語的意思的理解會有很大的幫助的。成語中,“轅”向南表示行動的方向與目標,“轍”向北表示向北走,從而可以理解出成語的意思是比喻行動與目標相反,結果只能是離目標越來越遠。可見,講生字時理解好“轅”和“轍”這兩個字的意思,對講讀課文時,理解課文內容,進而理解成語“南轅北轍”的意思是有很大幫助的。

(二)抓好文中人物對話的朗讀,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這篇課文適合於在朗讀的基礎上理解課文內容,而熟練的朗讀便於學生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感悟其中的寓意。課堂上,可以讓學生抓住人物的對話,讀一讀,演一演,從兩個人的對話中,引導學生體會路人的好言相勸、苦口婆心和去楚國那個人的毫不領情和一意孤行所形成的鮮明的對比。朗讀教學中,要注意先讓學生揣摩這兩個人的心理,然後再指導朗讀。在讀中讓學生先要理解那人所說的“馬跑得快”、“路費多”、“駕車技術好”這些是不是那個人要到達楚國的有利條件,而他卻把這些有利的條件用反了,會有什麼後果?再引導學生仔細讀一讀路人說的幾句話,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路人所要表達的意思。理解好文章的最後一句話,也是理解本文寓意的關鍵所在,當目標和行動相反時,只能是背道而馳,永遠不可能實現目標。

(三)教學中應注意滲透的內容

1、引號的用法。課後練習第二題是填標點,思考引號的不同用法,目的是幫助學生理解引號的應用範圍和使用方法。第一小題是介紹引號能引用人物的語言的作用;第二小題講的是引號還能引用特定的詞語,表“水”是重點要描述的對象。對引號的第二種用法,教師可讓學生說一說,在你接觸到的語言文字中,什麼地方還出現過引號的這種用法,源於學生自己的思考,纔會給學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這樣的課後題既可在課上理解課中滲透訓練,也可在課後單獨練習。

2、在講讀中注意豐富學生的語言材料,爲讀寫訓練做鋪墊。

(四)讀寫訓練建議

本則寓言,短小精悍,寓意也相對簡單,學生一讀就懂,對這樣的小文,如果我們教師能抓住語言文字的訓練點,對學生進行讀寫訓練,對學生讀寫能力的提高是大有益處的。

結合這篇寓言的語言文字的特點,建議課下進行以下幾方面的練筆。

1、寫讀後感,發表自己對人物做法的議論,聯繫生活學習的實際理解寓意。比如在課上我們可以設計一個想象表達:“你想對那個楚國人說些什麼?”“你會怎麼勸那個去楚國的人?你還可以用這些話勸勸誰呀?”

2、擴寫成300字多字的習作,在原文的基礎上,對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進行合理的想象,豐富課文的語言材料,使語言文字更加生動形象。比如:加上人物的心理描寫;爲故事續寫結果。

3、還可以讓學生改變課文的描寫方式,把對話描寫改成敘述性文字,從中錘鍊自己的使用語言文字進行敘述性描寫的能力。

四、源於本課的備課思考,給出簡單教學設計,僅供參考:

(一)揭示課題:今天我們來學習第七單元,寓言故事,寓言就是通過一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人做事的道理。這節課我們先來學習第一則寓言。(板書課題:南轅北轍)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瞭解大意。

(三)檢查生字的預習情況。(1)出示古代車馬的圖片,瞭解“轅”和“轍”的字意。並把這兩個字放在成語“南轅北轍”中,初步體會成語的大意,這對學習課文內容會有幫助的。

(2)指導書寫:注意“袁”的上部是“土”不是“士”。

“轅”和“猿”對照學習。“緊”字強調下半部別寫錯了。

(四)以讀帶講,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寓言的深刻含義。

(1)通過課下預習,說說你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2)文中的楚國在太行山的南面,那人卻往北走,會怎樣?

(3)組織學生不同方式、多角度讀課文,讀中感悟。

想一想文中要去楚國那個人有不哪些有利的條件?

他在對話中會是一種什麼樣的心理狀態?

而路人又是懷着怎樣的心情勸說他的?

注意文中對話句子中的標點符號,讀出人物對話的語氣,深入體會課文的內容。

(4)引讀思考:要去楚國的那個人把那些有利的條件用反了,會有什麼後果?

再引導學生仔細讀一讀路人說的幾句話,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路人所要表達的意思。

理解好文章的最後一句話,也是理解本文寓意的關鍵所在,當目標和行動相反時,只能是背道而馳,永遠不可能實現目標。

(5)課外延伸

想一想我們生活中有沒有發生過“南轅北轍”的事情?

(五)課堂讀寫小練筆

(六)課後作業:完成課堂讀寫小練筆。

國小四年級語文教案15

教學目標:

1.讀文章,發揮想象力,描述文中情景。

2.理解“這裏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裏桂花。”一句話意思。

3.體會作者表達濃濃思鄉之情。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導語:童年是美好,那一幕幕童年往事會給人以永久回憶。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篇回憶童年生活文章。(板書課題)

2.齊讀課題。

3.教師:讀了課題,你有問題要問嗎?

(學生自由提出疑問)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學生選擇自己喜歡方式讀課文,想怎麼讀就怎麼讀,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讀書交流。

(l)請學生選讀感興趣段落。

(2)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

(3)提出自己不懂問題,在小組內與同學交流、討論。

三、細讀課文,探究解疑

引導學生重點探究以下問題。

1.“我”爲什麼喜歡桂花?

①從文中找出“我”喜歡桂花句子讀一讀,說說“我”爲什麼喜歡桂花。

②有感情地朗讀這些句子,在讀中理解,讀中感悟。

2.重點理解搖花時樂趣。

(l)爲什麼說搖花對“我”來說是件大事?(理解“總是”)

(2)畫出“我”搖桂花句子。

①理解“這下,我可樂了,幫大人抱着桂花樹,使勁地搖”。

②想象“桂花紛紛落下來,我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情景。

③爲什麼說桂花紛紛落下來情景“真像下雨”,而且是“好香雨”?

(3)指導感情朗讀。

3.理解“於是,我也想起了在故鄉童年時代‘搖花樂’,還有那搖落陣陣桂花雨”。這句表達了作者怎樣思想感情。

四、課堂總結

1.課文通過回憶小時候搖桂花時有趣情景,表達了作者對童年往事無比懷念以及對家鄉熱愛之情。

2.指名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五、拓展延伸

回憶一下自己童年生活,有沒有不能忘懷人和事?如果有,說給大家聽聽。

附: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由於這是一篇回憶童年生活文章,學生會很感興趣。教師要引導學生多讀,在讀中感悟和理解,自己發現問題,並在讀書、思考、討論交流中自己解決問題,掌握學習方法。讓學生回憶一下自己童年生活,說一說不能忘懷人和事,在閱讀學習中培養口頭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