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端午的鴨蛋》教案多篇

《端午的鴨蛋》教案多篇

端午的鴨蛋優秀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 閱讀課文,理清文章的思路。

2. 理解文章於自然中寫出自己獨特的感受,流露出對兒時生活的懷想,對故鄉的熱愛。

過程與方法:以合作探究及練習的方式,激發學生對民族深厚文化的熱愛,從而感受文章的韻味和情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課文,理解作者對兒時生活的懷想的情感,激發學生對故鄉的熱愛。

【教學重點】

合作探究,深入瞭解文章的內容以及作者的感情。

【教學難點】體會作者的感情。

【教學方法】導入——閱讀——品評——拓展

【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我們剛剛過完端午節,在享受快樂之餘,也深深體會到了中華文化的深邃。現在讓我們看看江南的節日和我們有何不同。(板題)

二、走近作者

汪曾祺(1920~1997),江蘇高郵人,作家。

三、合作探究

1、文章開頭介紹了端午節的哪些習俗?作用是什麼?

2、家鄉的鴨蛋到底好在哪裏?有什麼特點?

以“這是 的鴨蛋,因爲 (找出文中相關的語句”爲句式說一段話。

示例:

這是與衆不同的鴨蛋,因爲“高郵還出雙黃鴨蛋。別處鴨蛋也偶有雙黃的但不如高郵的多,可以成批輸出。”

質細而油多 居然讓人如此讓人垂涎欲滴。

色彩鮮豔 蛋殼是淡青色的,蛋白是白色的,蛋黃是紅色的。

小結:家鄉的鴨蛋是與衆不同的,聲名遠播的,歷史悠久的,吃法多樣的,美味可口的,色彩鮮豔的……一提起家鄉的鴨蛋,作者就用那平淡自然而又韻味十足的語言訴說內心的讚美和自豪。這種讚美,這種自豪都緣於作者那濃濃的思鄉之情,緣於那深深的故鄉情結吧。

3、擬寫廣告詞

好的東西,應該讓所有的人知道。請大家擬寫一則廣告詞來向外界推薦。

示例:“天上月亮太陽,高郵鴨蛋雙黃”,請你選擇一樣家鄉的名有特產爲它擬寫一則廣告。

四、佈置作業

用你的筆,把你家鄉的風俗文化讚揚一番,寫出自豪感,語言生動傳神,有文化氣息。

朗讀法: 篇二

本文獨特的語言魅力只有在反覆的朗讀中才幹體會得出。教師應指導同學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出語氣、語調,讀出文章的風味來。好的朗讀是課堂教學勝利的一半,文章的深意在朗讀中自會出現。

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 篇三

1、教師配樂朗讀課文,同學聽讀,初步感知文意。

教師抽查同學預習情況。

(多媒體顯示)

⑴ 給加粗的字注音。

醃 門楣 莧菜 城隍廟

⑵ 辨析形似字。

籍:____________________

藉: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釋義並造句。

肅然起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囊螢映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WWW.〉_________

任選四位同學回答。

明確:⑴ yān,méi,xiàn,huánɡ;

⑵ 籍(jí,籍貫),藉(jí,狼藉;jiè,慰藉);

⑶ 肅然起敬:形容十分恭敬地表示敬意。囊螢映雪:分別指晉朝車胤和孫康利用螢火蟲的光和雪的反光刻苦讀書的故事。

《端午的鴨蛋》教學設計 篇四

【教學目標】

1、瞭解端午文化,感受民俗中飽含的生活期望和美好追求。

2、品味本文平淡自然而又韻味十足的語言特色。

3、培養學生熱愛生活、關注生活細節的習慣。

【教學方法】

學生自主品讀,鑑賞,教師點撥。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本課。

(多媒體展示汪先生生前的照片)師:同學們!今天老師要給大家介紹一位作家,請大家看大屏幕,(學生看大屏幕)這是當代散文家汪曾祺老先生,從面容和穿着上看,汪先生是個怎樣的人?(明確:慈祥 樸素。)

師:慈祥、樸素是汪先生留給我們的第一印象。其實,他的文章也像他的爲人一樣,語言親切,平實樸素。

二、整體感知

1、正音、正字。

系(jì) 用酒和(huò) 絡(laò)子 薄羅(baó) 門楣(meì)

2、檢查學生對課文內容的預習情況。

3、精讀課文。

(1)課文一開篇具體寫了作者家鄉端午節的哪些習俗?這其中哪些是家鄉特有的風俗?這與後文寫端午的鴨蛋有何聯繫?

明確:有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貼五毒、貼符、喝雄黃酒、放黃煙子、吃“十二紅”。由放黃煙子和吃“十二紅”,進而引出家鄉的特產——高郵鴨蛋和“掛鴨蛋絡子”的習俗,水到渠成地寫到了端午的鴨蛋。從寫法上說,先濃墨重彩地描繪出“端午“的氣氛,就爲文章主體“鴨蛋”預設了一個合理的背景。

(2)作者爲什麼對家鄉的鹹鴨蛋久久不能忘懷呢?請找出相關的語句並且把它讀出來。(學生邊讀教師邊做指導。)

明確:一枚小小鴨蛋,寄託了作者對故鄉的讚美熱愛和對童年生活的美好懷想之情。這實際不是作者個人的心態,這是人類普遍的心理。兒時的一切,在成年之後,都會籠罩一層異樣的光輝。

三、品味語言,感受情趣

(過渡)師:其實和高郵的鹹鴨蛋同樣有味道的還有作者的語言,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講究語言藝術的作家,他曾經談到自己在語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適當的方言表現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這三點你能在課文中看出來嗎?

朗讀課文2-3段,畫出你喜歡的句子,仔細體會本文語言上的特色。

可以參考下面的表達形式。

“ 。.。.。.。”(這個句子)使用了口語(或方言、書面語、古語、成語等),(形容詞,如形象、幽默、風趣、樸素等)地表達出(或寫出)的(情感)。

比如這一句:“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鴨蛋多矣,但和我家鄉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經滄海難爲水,他鄉鹹鴨蛋,我實在瞧不上。”

句中的“完全不能相比”“實在瞧不上”“曾經滄海難爲水”運用了通俗易懂的口語、成語,樸素中帶有點點幽默地表達出了作者以家鄉能有這樣的鴨蛋感到無比自豪的情感。

(學生活動)

師:汪曾祺的語言,熔書面語與口語於一爐,將古漢語與現代漢語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在平實、自然之中又時時流露出典雅雍容,顯現出作者深厚的文化素養和語言功力。

四、問題探究

有人認爲,文章如此津津樂道談論的僅僅是“鹹鴨蛋”,是生活中太過平常的東西,甚至有人認爲作者是小題大做、無病呻吟。你對這個問題怎麼看待?

明確:(學生可圍繞下面內容來談)生活中的平凡小事,平凡事物,日常生活點點滴滴都富含生活情趣、人生意味。生活中並不總是驚濤駭浪,也未必處處正襟危坐。只有充分感受生活中的種種快樂、悲苦、平淡以及詩意,我們纔算真實的體驗到生活的滋味!

五、創設情境,深刻反思

隨着時間的流逝,我們的生活節奏逐漸加快,一些傳統文化逐漸淡出了我們的生活,不必說端午,也不必說中秋,就是春節,這個最具中國傳統文化的節日,在今天似乎顯得年味有點淡了,越來越多的國人不貼年畫,不吃年糕,不糊窗花,以至於不斷有民俗專家擔憂春節會否消失,因而有必要掀起一場“保衛春節”的文化運動;然而,與之相反的是,春節在多個國家成爲了時尚,春節開始走紅世界——印尼把春節定爲全國性假日,英國首相、美國總統、加拿大總理、俄羅斯總統等許多國家領導人,都會以新春賀信等方式,給華人拜年。而韓國已經申報端午節爲文化遺產 …學了本文後,談談你如何看待這種現象?

六、佈置作業

聯繫自身,調動自己的經驗積累,介紹印象最深刻的童年時代的物件或經歷。(寫在練筆本上)

七、板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