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大青樹下的國小備課教案(精品多篇)

大青樹下的國小備課教案(精品多篇)

大青樹下的國小教案 篇一

1、認識10個新單詞,能寫13個新單詞;能寫“亮麗的顏色、衣着、吸引力”等詞;積累新的詞彙。

2、深情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象課文中所描繪的畫面,瞭解綠樹下小學生快樂的學習生活,體會課文中所表達的自豪和讚揚。

3、理解窗外安靜句子的意思,注意新鮮句子。

4、根據課文第三自然段的形式,討論校園中的一個場景。

教學重點

深情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象課文中所描繪的畫面,瞭解綠樹下國小生快樂的學習生活,體會課文中所表達的自豪和讚揚。

教學的困難

體驗描述窗外寧靜的句子的含義。

教學準備:

在上課之前,學生們被要求收集有關中國少數民族服飾和習俗的圖片和文字資料。

教學過程:

一個節

1、對話和數據共享介紹

1、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大家庭。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裝和習俗。請看屏幕(顯示課件:各民族圖片),選擇一個你最瞭解或最感興趣的民族介紹給你。

(學生選擇自己要介紹的圖片,教師引導學生重點介紹民族服飾和風俗的特點。(老師在課文中介紹了傣族、景頗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數民族。)

2、五十六個民族,像五十六個花朵,在祖國的土地上盛開。在中國西南的邊疆地區,生活着許多民族。他們一起生活和工作。他們非常高興。那裏的孩子們也在一所學校學習。你知道他們共同學校的名字嗎?——綠色大樹下的國小。是的,今天老師會帶你去這個國小看看。(黑板文字標題:綠樹下的國小)

2、首先閱讀課文,自學單詞

1、老師的閱讀模式。聽清楚語音後,請仔細聽並理解課文內容。

2、學生應自主閱讀課文,根據自學的提示進行自主學習。(播放課件《自學小技巧》)

自學小貼士:

(1)標記自然段。

(2)用自己的方式學習新單詞。

(3)閱讀課文。(重複你不能流暢閱讀的地方几次。)

3、團體合作與交流。

在小組中,他們互相檢查對方的讀寫能力,交流讀寫方法,獨立練習寫作,並與老師進行交流。

4、整個班級應該互相交流,老師應該給予指導。

再次重讀課文,理清上下文

1、請逐段閱讀課文,並討論每個自然段的意義。

2、學習反饋:(展示課件)

首先寫課文(在去學校的路上,去學校);然後寫(課上和課後);最後寫(這是我們可愛的國小)。

承運鞏固練習

開放“基礎訓練——國小綠樹下”,讓我們一起通過考試吧!

訴類總結

在這個班,學生們就像在那棵大綠樹下的國小生一樣認真。我們已經掌握了這節課的生詞,並且整理了課文的寫作順序。那麼,“大綠樹下的-本站§ 國小”有什麼樂趣呢?下節課我們將繼續學習。

部分B

一、新課程的引進和明確目標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已經能夠讀課文,理解生詞,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這節課,讓我們一起朗讀課文,感受一下大綠樹下的國小的獨特魅力。

二世。彙報與交流,深入探索

老師:這是一所什麼樣的國小?讓我們與你分享我們的發現。

(爲了“美、團結、快樂、和平”,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答題相機指導閱讀。)

(I)欣賞國小大綠樹下的美景

1、默讀課文,在綠樹下畫出國小美麗的句子。

2、學生交換報告,教師展示重點句子,點擊相機。

(1)“早晨,從山坡上,從平壩,從插滿鮮花的小路上,來了……”(給我看看課件:課文內容和相關圖片)(國小在綠樹下,環境很美,非常漂亮。)

(2)“鮮豔的衣服使學校變得多姿多彩。”重點引導學生在語境中理解“豐富多彩”的含義。

《大青樹下的國小》教學設計 篇二

教學目標:

1.認識“壩、漢”等10個生字。會寫“晨、絨”等13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邊讀邊想象畫面。能找出文中有新鮮感的句子與同學交流。

3.能用自己的話說出“大青樹下的國小”特別的地方。能借助提示,說出自己學校生活的某個場景。

教學重、難點:

邊讀邊想象畫面,能找出課文中有新鮮感的詞句,在互相交流的基礎上能用自己的話說出“大青樹下的國小”特別的地方。能借助提示說出自己學校生活的某個場景。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和課文進行了親密接觸。這節課,我們要深入瞭解課文,和大青樹下的國小的小朋友成爲最知心的朋友。現在我們繼續學習這篇課文。

1、指名朗讀生字、新詞,檢查生字、新詞掌握情況

2、選一個有新鮮感的詞語給大家造個句子吧!這篇課文中具有新鮮感的詞句還有那些呢?讓我們快速進入課文吧。

二、分段讀議,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1)指生朗讀第一段,這一自然段中你覺得有新鮮感的句子是那些?

(2)思考:這一段寫的是什麼呢?

學生讀後交流。教師提示時間,地點,人物引導學生說出第一自然段主要內容。

(3)我們一起再讀一讀上學路上的情景是什麼樣的

練習說句子。

(4)在文中找一找還有沒有這樣的句子。

(5)大家一邊在頭腦中展開想象一邊朗讀就能讀得更入情入境,誰來讀一讀?

(6)讀了這一自然段你覺得這所學校有什麼特別之處?

2、二、三自然段

播放課文二三自然段錄音。

(1)教師講解第二自然段,讓學生簡單瞭解過渡段的作用。

(2)他們是怎樣讀課文的?你從哪裏看出他們讀的很認真?

(3)指生讀上課時部分內容。

(4)爲什麼不直接寫孩子們學習認真,而要寫“窗外十分安靜,樹枝不搖了,鳥兒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聽同學們讀課文”?(側面烘托孩子認真學習,連小動物都被吸引過來--意思講到就行)

(5)下課了,小朋友們又玩了什麼?

(6)讀讀有新鮮感的句子。

(7)以上我們瞭解了孩子們上學路上以及上課、下課的情景,這所國小的確有很多特別之處

3、第四自然段。

這麼一所特別的國小,它在哪兒?可愛嗎?

(1)齊讀第四自然段。教師對學生的朗讀進行指導。

(2)同學們,現在讓我們用讚美的語氣讀一讀第四自然段?

(3)我們還可以怎麼讚美“大青樹下的國小‘’?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4)現在我們閉着眼睛,一邊聽老師念,一邊想象校園的美景,說說你體會到了什麼:

操場中間有一棵高大粗壯的大青樹,粗壯的枝幹上掛着古老的銅鐘。校園的四周是婀娜多姿的鳳尾竹,鳳尾竹的腳下是五彩繽紛、千姿百態的各種野花,蜜蜂在花叢中採蜜,蝴蝶在花叢中飛舞。一陣風吹來,鳳尾竹的影子,在潔白的粉牆上搖晃……

(生活幸福、各民族團結有愛)

四、拓展訓練,

今天我們在邊疆的一所國小--大青樹下的國小,看到了穿戴不同的各民族國小生他們把學校打扮的絢麗多彩,古老的銅鐘,潔白的粉牆, 搖曳的鳳尾竹, 那麼美麗孩子們上課認真讀書,下課盡情玩耍,在祖國的大家庭裏他們共同學習生活,那麼團結。這是一所多麼可愛的邊疆國小啊! 同學們,你們的學校又是什麼樣的?在學校裏你們會做寫什麼?選擇一個場景說一說,寫一寫。 (教室裏、操場上、花壇邊、圖書室裏、教學樓前、大樹下)

指生展示,教師適當點評。

五 、小結

“五十六個星座, 五十六枝花,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我們五十六

個民族手牽手,心連心,永遠是一家人!正因爲我們都生活在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裏,我們的生活纔會如此幸福,如此歡樂!大青樹下的國小纔會如此美麗,如此團結、祥和!

最後讓我們一起欣賞歌曲《愛我中華》。

板書設計:

大青樹下的國小

上學路上 美麗

上課 認真 生活幸福、民族團結有愛

下課 快樂

大青樹下的國小教案 篇三

【教學設想】

引導學生通過學習生字,掃清閱讀障礙,對課文整體把握,瞭解我國各民族兒童的友愛團結以及他們幸福的學習生活。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觀察插圖,激趣導入。

仔細觀察課文插圖,說說你們發現了什麼?(他們的服飾很漂亮,但各不相同;他們很快樂,他們一同上課。他們是不同民族的小朋友……)

師:對,這些小朋友的確來自不同的民族,他們將要走進一個共同的地方,那就是:大青樹下的國小。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自由讀課文,圈出文中生字,藉助拼音多讀幾次。

2、交流識字妙法,快速識記生字。

(1)出示帶有生字的詞語。

(2)學生自由認讀後,指名讀。

(3)正音後,開火車讀。

“摔”是翹舌音。

“壩”讀“bà”,不讀“bèi”。

(4)做遊戲,鞏固字詞。

同桌相互做“你指我認”遊戲,看誰認得的生字多。

(5)學生相互交流識記妙法。

壩——貝漢——汗摔——率跤——交鳳——風

(6)重點指導:晨、裝、靜(注意筆畫、筆順)

3、同桌互相檢查課文朗讀情況,鞏固生字的認讀、識記。

三、指導寫字

1、指名讀生字、新詞。

2、觀察:學生自主觀察每個漢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指導書寫。

“裝”:上下結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結合緊湊。

“絨”:左右結構,右邊部分“戎”不要寫成“戒”。

4、學生書寫,教師巡視指導。

5、展示:小組內互相展示自己寫的字。

6、評價:自評、互評。

四、熟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文學生逐段朗讀課文,同桌互相交流:你讀了每個自然段,知道了什麼?

2、讀完全文,討論:課文主要寫了什麼?

全班交流,教師小結,並板書:

上學路上

來到學校

上課

下課

3、你最喜歡哪些自然段?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五、佈置作業

1、抄寫詞語表中列出的本課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語文《大青樹下的國小》教案 篇四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能借助課文聯繫自己的校園生活,展開想象說一段校園生活場景。(重點)

3、能借助課文中的語句和資料,瞭解大青樹下國小生的學習生活,體會課文表達的自豪和讚美之情,並受到民族團結的教育。(難點)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課前導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和課文進行了親密接觸。這節課,我們要深入瞭解課文,和大青樹下的國小的小朋友成爲知心朋友。現在就讓我們走進課文,看看大青樹下的國小是一所怎樣的國小?

【設計意圖:運用提出核心問題的方法來導入本課,起到了提綱挈領的作用,使學生明確了本課時的學習任務。】

二、自讀課文,整體把握。

1、自由讀課文,思考:大青樹下的國小是一所怎樣的國小?

2、小組討論,交流。

3、全班交流。(板書:團結、美麗、祥和)

三、品讀釋疑

(一)這是一所民族團結的學校。

1、自由讀文,用自己的話說說,這所學校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預設:這所學校學生來處不同、民族不同、語言不同、穿戴不同,卻在一起上課、一起讀書、一起跳舞、一起遊戲,而且這兒的山林裏的朋友都可以到學校聽講……(板書:來處不同、民族不同、語言不同、穿戴不同,一起上課、一起讀書、一起跳舞、一起遊戲)

小結:不同民族的學生,儘管穿着不同,但是大家一起聚集在大青樹國小,快樂學習,盡情玩耍,沒有任何隔閡,是真正的融爲一體。

2、讀課文,邊讀邊想象課文描寫的畫面。

(1)早晨,從山坡上,從坪壩裏,從一條條開着絨球花和太陽花的小路上,走來了許多國小生,有漢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頗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大家穿戴不同,來到學校,都成了好朋友。

“從”字開頭的排比句寫出了什麼?運用“有……有……有……還有……”句式體現了什麼?這段話說明了什麼?

(“從”字開頭的排比句寫出國小生們來自不同的地方。運用“有……有……有……還有……”句式,體現了這所學校的民族特色,表明學校的學生多,而且都是來自不同的民族。因爲這句話說明各個民族的孩子,雖然“大家穿戴不同,來到學校,都成了好朋友”。所以說這是一所團結的學校。)

從本段中,你找到的新鮮詞句分別是什麼?

(新鮮感的詞語:傣族、景頗族、阿昌族和德昂族;新鮮感的句式:排比。)

(2)上課了,不同民族的國小生,在同一間教室裏學習。大家一起朗讀課文,那聲音真好聽!

“不同民族”“同一間教室”“一起”這幾個詞語,老師爲什麼要讀重音?(這幾個詞說明孩子們雖然民族不同,但他們團結友愛,不分彼此。)

(3)下課了,大家在大青樹下跳孔雀舞、摔跤、做遊戲,招引來許多小鳥,連松鼠、山狸也趕來看熱鬧。

這句話,你想象到了什麼情景?

這句話描寫了孩子們課下玩耍的情景。作者運用擬人的手法把小鳥、松鼠、山狸寫成了會看熱鬧的人,說明孩子們生活得很幸福,突出了孩子們的愉快心情,同時小動物的出現更加突出了邊疆民族國小的特點,爲學校增添了歡快、活潑的氣氛。

(4)請你插上想象的翅膀,想象一下大家在大青樹下是怎樣跳孔雀舞、摔跤、做遊戲的,並選擇其中一項寫一寫當時的情景。

預設:大家在大青樹下跳孔雀舞,跳得可精彩了!一會兒像是孔雀在林中散步,一會兒像是在小溪邊喝水、梳理羽毛……一隻只小孔雀美麗極了。

(5)你的學校是什麼樣的?同學們在學校裏做些什麼?選擇一個場景,想象畫面寫一寫。

預設:操場上,“丟沙包”的同學玩得可真起勁。兩頭丟包的同學密切合作,向中間的同學發起猛攻。中間躲包的同學非常沉着,眼睛盯着沙包飛來的方向,左躲右閃,蹦來跳去。沙包飛來了,只見一個同學輕巧地一擡腿,沙包“嗖”地從褲腿邊飛了過去。沙包從背後飛來了,他猛一轉身,來個海底撈月,抓住了沙包。躲包的同學勝利了,他們蹦啊跳啊,心裏多麼歡暢!

小結:這所學校學生來處不同、民族不同、語言不同、穿戴不同,卻在一起上課、一起讀書、一起跳舞、一起遊戲,他們團結友愛,不分彼此,是名副其實的一家人。這是一所多麼團結的國小啊。

(二)這是一所美麗的學校。

這還是一所什麼樣的學校?(美麗的學校)從哪兒看出來?

1、大家穿戴不同,來到學校,都成了好朋友。那鮮豔的民族服裝,把學校打扮得更加絢麗多彩。

你從哪兒讀出了這是一所美麗的學校?

從“絢麗”一詞讀出。“絢麗”的近義詞是“美麗”。不同民族服裝各具特色,讀到“絢麗多彩”眼前就出現各民族的國小生身着鮮豔的民族服裝,把學校裝點得更加美麗。

2、古老的銅鐘,掛在大青樹粗壯的枝幹上。鳳尾竹的影子,在潔白的粉牆上搖晃……

這後面的省略號說明了什麼?你們認爲校園裏還有哪些景物?想象畫面。

現在我們閉着眼睛,一邊聽老師念,一邊想象校園的美景:操場中間有一棵高大粗壯的大青樹,粗壯的枝幹上掛着古老的銅鐘。校園的四周是婀娜多姿的鳳尾竹,鳳尾竹的腳下是五彩繽紛、千姿百態的各種野花,蜜蜂在花叢中採蜜,蝴蝶在花叢中飛舞。一陣風吹來,鳳尾竹的影子,在潔白的粉牆上搖晃……

小結:校園外山花爛漫,校園內高大粗壯的大青樹,婀娜多姿的鳳尾竹,千姿百態的各種野花,翩翩起舞的蝴蝶,還有在校園裏各式各樣的鮮豔的服裝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面。

(三)這是一所祥和的國小

在課文中用筆畫出你覺得新奇的詞語或者句子。

(1)同學們向在校園裏歡唱的小鳥打招呼,向敬愛的老師問好,向高高飄揚的國旗敬禮。

小組交流:讀到這些詞句你眼前出現的畫面?

(邊讀課文邊想象,在腦海中就會出現學生不同方式向小鳥打招呼,有的……有的……有的……向老師問候的畫面,以及敬禮的樣子。)(新鮮感的表達方式:排比、擬人。)

(2)大家一起朗讀課文,那聲音真好聽!這時候,窗外十分安靜,樹枝不搖了,鳥兒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聽同學們讀課文。最有趣的是,跑來了兩隻猴子。這些山林裏的朋友,是那樣好奇地聽着。

爲什麼不直接寫孩子們學習認真,而要寫“窗外十分安靜,樹枝不搖了,鳥兒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聽同學們讀課文”?

(運用擬人的手法,通過對窗外景物的描寫,突出了“安靜”二字,小動物靜止不動是爲孩子們的書讀得好聽所吸引和不忍心打擾孩子們的學習,感受到孩子們讀書讀得認真,讀得入情入境,讀得有聲有色。)

方法指導:朗讀課文時,書上的文字進入眼睛的同時好像變成了一幅幅畫,出現在眼前。這種方法就是邊讀邊想象畫面,等到將來你在生活中看到這樣的場景,就會想到這些句子。讀課文時想畫面可以猜測重點詞語的意思,可以想與描述畫面一樣的生活場景、可以猜測可能發生了什麼……

小結:大青樹下的國小的學生學習認真、書聲悅耳,人與動物,人與環境融洽相處,真是一所祥和的學校。

四、總結課文主旨

本文寫了什麼?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課文通過描寫邊疆的一所民族國小,反映了孩子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現了祖國各民族之間的友愛和團結,同時也抒發了作者對民族國小的自豪與讚美之情。(板書:民族團結友愛)

五、學習寫作方法

1、讀第一自然段,說說在寫法上有什麼特點?(排比手法的運用。)請找出相關語句。

“同學們向在校園裏歡唱的小鳥打招呼,向敬愛的老師問好,向高高飄揚的國旗敬禮。”

2、使用排比的手法有什麼好處?

運用排比的修辭使文章讀起來有節奏感,琅琅上口,增強了文章的表達效果和氣勢。比如上句寫出了學校生活的美好,表達了孩子們來到學校時的歡快心情,深化了民族國小團結歡樂的特點。

3、運用排比的手法需要注意些什麼?

(1)運用排比必須從內容的需要出發,不能生硬地拼湊排比的形式。

(2)結構相同或相似,意思相關,語氣一致的句子或詞組不得少於三項,彼此爲並列關係。

4、照第1自然段的樣子,用上“有……有……有……還有……”寫一個排比句。

預設:公園裏的人真多,有玩耍的小孩、有鍛鍊的老人、有認真看書的少年、有熱戀中的情侶還有熱衷於攝影的攝影師。

【設計意圖:在學習課文的同時,學習文中的寫法,在閱讀理解的基礎上練筆,讀寫結合。】

六、課堂小結

這篇課文通過描寫邊疆的一所民族國小,孩子們幸福的學習生活的情景,讓我們體會到了祖國各民族之間的友愛和團結之情。在體會課文思想感情的同時,我學習了邊讀課文邊想象畫面,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句子的方法。

七、主題延伸

1、邊疆大青樹下的國小爲什麼會如此美麗、團結祥和、歡樂?(因爲民族之間團結互助,是一家人。)

2、是啊,正因爲我們都生活在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裏,我們的生活纔會如此幸福,如此歡樂!大青樹下的國小纔會如此美麗,如此團結、祥和!請同學們學唱歌曲《愛我中華》“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3、讓我們一起再聽《愛我中華》。

大青樹下的國小教案 篇五

一、觀察插圖,激趣導入。

仔細觀察課文插圖,說說你們發現了什麼?(他們的服飾很漂亮,但各不相同;他們很快樂,他們一同上課。他們是不同民族的小朋友……)

師:對,這些小朋友的確來自不同的民族,他們將要走進一個共同的地方,那就是:大青樹下的國小。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自由讀課文,圈出文中生字,藉助拼音多讀幾次。

2、交流識字妙法,快速識記生字。

(1)出示帶有生字的詞語。

(2)學生自由認讀後,指名讀。

(3)正音後,開火車讀。

'摔'是翹舌音。

'壩'讀'bà',不讀'bèi'。

(4)做遊戲,鞏固字詞。

同桌相互做'你指我認'遊戲,看誰認得的生字多。

(5)學生相互交流識記妙法。

壩--貝漢--汗摔--率跤--交鳳--風

(6)重點指導:晨、裝、靜(注意筆畫、筆順)

3、同桌互相檢查課文朗讀情況,鞏固生字的認讀、識記。

三、指導寫字

1、指名讀生字、新詞。

2、觀察:學生自主觀察每個漢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指導書寫。

'裝':上下結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結合緊湊。

'絨':左右結構,右邊部分'戎'不要寫成'戒'。

4、學生書寫,教師巡視指導。

5、展示:小組內互相展示自己寫的字。

6、評價:自評、互評。

四、熟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文學生逐段朗讀課文,同桌互相交流:你讀了每個自然段,知道了什麼?

2、讀完全文,討論:課文主要寫了什麼?

全班交流,教師小結,並板書:

上學路上

來到學校

上課

下課

3、你最喜歡哪些自然段?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五、佈置作業

1、抄寫詞語表中列出的本課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大青樹下的國小》教學設計 篇六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精讀課文,邊讀邊想象課文描寫的畫面。

2.品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這所學校的特別之處。

3.體會我國各民族兒童之間的團結友愛。

重點難點

重點

精讀課文,邊讀邊想象課文描寫的畫面。

難點

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對重點詞句的理解,體會我國各民族兒童之間的團結友愛和在學校生活的幸福快樂。

教學過程

一、復 二、分段讀議,加深感悟

1.學 用“我好像看到了這樣的情景:__________”的句式說話。

(2)比較句子,體會描寫的具體性。

①早晨,從各處走來了許多國小生。

②早晨,從山坡上,從坪壩裏,從一條條開着絨球花和太陽花的小路上,走來了許多國小生。

(通過比較,體會描寫不僅要具體,而且要抓住事物的特點,如“山坡”“坪壩”“開着絨球花和太陽花的小路”都是極具西南邊陲山區的特點。)

(3)比較句子,體會“的”字結構的運用特點。

①……走來了許多少數民族的國小生。

②……走來了許多國小生,有漢族的國小生,有傣族的國小生,有景頗族的國小生,還有阿昌族的國小生和德昂族的國小生。

③……走來了許多國小生,有漢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頗族的,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①句過於概括,②句表述贅餘,③句運用“的”字結構顯得既具體又簡潔。通過對該句的理解,讓學生進一步加深“的”字結構在運用上的特點。)

(4)理解詞語,想象畫面。

大家穿戴不同,來到學校,都成了好朋友。那鮮豔的服裝,把學校打扮得絢麗多彩。

思考:有哪些鮮豔的服裝?“絢麗多彩”是什麼意思?

(出示課件中各民族的服裝,引導學生了解民族知識,體會“絢麗多彩”的意思。)

2.學 上課了,不同民族的國小生,在同一間教室裏學 教師引導學生結合自己認真上課的情景想象補充。例如,大家專心聽講,窗外有猴子蹦來跳去都不去張望;大家積極開動腦筋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小手舉得高高的;讀書時的聲音響亮一致、抑揚頓挫……(學生思考討論。)

(4)下課了,同學們在做什麼?操場上會是怎樣的情景?學生想象描述,朗讀有關的句子。

3.學 三、深情朗讀,點題抒情

1.讀了這篇課文,你對這所國小有哪些深刻的印象?

校園美麗——國小生鮮豔的服飾,校園裏古老的銅鐘、粗壯的大青樹的枝幹、搖晃的鳳尾竹的影子……

民族團結——同學們民族不同、穿戴不同,但在同一間教室裏學 生活歡樂——同學們課上認真讀書,課下盡情玩耍,連小動物也來聆聽和看熱鬧……

2.你能說出這所國小的特別之處嗎?全班交流,引導學生總結歸納。

四、拓展延伸,完成練筆

師順勢導入練筆:同學們,不同民族的孩子在大青樹下的國小裏快樂地讀書、遊戲,你們在學校裏做什麼呢?拿起手中的筆,從下面的場景中選擇一個寫一寫吧。

教室裏操場上花壇邊

圖書室裏 教學樓前 大樹下

梳理板書

大青樹下的國小

校園美麗民族團結生活歡樂 我們可愛的國小

教學感悟

在教學本篇課文時,我首先模仿課文的結構形式,並藉助有關提示語引導學生說說自己的學校,不光爲學習課文內容和了解課文的敘述層次做了鋪墊,而且逐步突破本課的重難點。教學中,通過初讀課文,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內容,在此基礎上學習有關的生字詞。第二課時的教學,我力圖體現閱讀教學的基本特徵,通過運用比較的方式對詞句進行品讀,把以讀悟“語”和以讀悟“情”結合起來,使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了有機的統一。

《大青樹下的國小》教學設計 篇七

一、導入新課

導入類型:播放歌曲《愛我中華》。

教師口述:在我國西南邊疆地區,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處。不同民族的孩子們也在一所學校共同學習。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到其中一所學校去看一看。(板書課題:1.大青樹下的國小。讀課題。)

二、初讀感知

1、聽範讀。邊聽邊畫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讀音。

2、學生初讀。要求: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3、檢查初讀情況。

(1)認讀生字

讀詞語,讀生字,再組詞。

①出示帶生字的新詞,讓學生認讀。

(重點指導生字“粗、族”爲平舌音,“晨、裝、絨、摔”爲翹舌音;前鼻音“漢、豔、扮”,後鼻音“靜、停、揚、鳳”等。)

②你認爲哪些詞語易讀錯或難讀,再反覆讀。

指導讀有關民族的詞語:景頗族傣族阿昌族漢族德昂族注意讀準“頗、傣、昌、昂”的字音。

4、再讀課文,理清順序。

(1)自由朗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什麼?(本文通過描寫邊疆的一所民族國小,反映了孩子們的幸福生活。)

(2)梳理課文思路。

填空:課文先寫(上學的路上,來到學校);再寫(上課,下課);最後寫(這就是我們可愛的國小)。

三、學習“會寫字”

1、指導書寫

(1)觀察生字在菱形十字格中的書寫特點,交流。

(“晨、裝”,上下結構,上窄下寬。“漢、扮、讀、停”左右結構,左窄右寬。“豔、服、靜、粗”左右結構,左右等寬。)

(2)老師範寫,重點指導上下結構的字“晨、裝”和左右結構的字“絨、服”,學生練寫。

晨:上短下長,捺畫舒展,落筆在右四點,下邊部分筆畫多而緊湊。上邊的日字頭要寫的短而扁。

絨:右邊部分,“戈”橫短斜鉤長,豎撇要穿插到左邊部分提的下面,落筆在左四點。

服:左右同高,月字旁要寫的窄而長,中間無豎橫靠左。右上橫折鉤的折要短一些,右下的捺要舒展。

裝:上邊的“壯”要寫的略扁,下邊的“衣”橫畫不要太長,撇捺要舒展。

練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投影展示書寫正確、美觀的字詞,相互借鑑。和課本對照,及時改正。

四、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通過朗讀、指讀,讀熟了課文,掌握了字音,利用菱形十字格學習了本課生字。讀完這篇課文,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祖國各民族之間的友愛和團結。

大青樹下的國小教案 篇八

《大青樹下的國小》是第一單元的第一篇精讀課文,課文通過描寫西南邊疆的一所民族國小的孩子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現了祖國各民族之間的友愛和團結。課文層次清晰、段落分明。先寫上學的路上和來學校的情景;再寫上課時和下課後的情景,最後以自豪讚美的文字點題。

一、教學效果

本節課圍繞着教學目標,我取得了一些效果:

1、歌曲導入,激發興趣。 播放音樂《愛我中華》片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2、品味詞語,加深理解。教學中主要是讓學生品味“安靜”“熱鬧”這兩個詞,並注意教學方法的變化。組織學生從“樹枝不搖了,鳥兒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聽同學們讀課文”這些句子中體會當時的安靜;並進一步引導學生想象“校園裏爲什麼這麼安靜”,從而懂得這些表現安靜的句子的含義。

3、創設情境,強化情感。教學快要結束時,我大膽創設了一個情境:“如果我們就是窗外的一隻蝴蝶、一隻小猴、一隻小鳥、一朵花,我們會怎樣想呢?”這個情境的創設,充分喚起學生的想象,激發了興趣,保持了學生注意力,巧用學生的體驗進行朗讀,使學生受到情感薰陶,享受審美的樂趣,從而培養語文素養。

二、成功之處

轉換角色,入情入境。

教學中,引導學生理解第二、三自然段時,我提問:“如果你是一棵小樹、一隻小鳥、蝴蝶或者一隻猴子,看到小朋友們學習這麼認真,課文朗讀得這麼動聽,你會怎麼做?”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戴上頭飾,轉換角色,入境體悟窗外的安靜,體會是周圍的花草鳥蟲猴子都被教室裏優美的讀書聲吸引,靜靜地欣賞,不忍打攪。反覆朗讀這幾句話。

三、不足之處

1、拓展閱讀《走月亮》《愛我中華》《山溝裏的孩子》。我選擇講解《走月亮》和《山溝裏的孩子》,讓學生圈畫自己覺得有新鮮感的詞句。學生對於《走月亮》這篇散文並不是很熟悉,也不太清楚什麼是“走月亮”,因此在圈畫語句時出現了一些困難。《山溝裏的孩子》這篇文章相對容易理解,我讓學生自讀《山溝裏的孩子》,讀懂山溝裏的孩子學習生活的特別之處,學生也能瞭解其中的原因。

2、個別字音需要重點指導如“傣族”中“傣”應讀“dǎi”。同時對於“坪壩”的意思需要用圖片直觀顯示。

四、改進措施

回顧本課教學,需要進行一些改進。

1、教學中對於年級教學特點不夠熟悉,導致備課時設計的個別問題過深,需要多多研讀課文,加強集體備課。

2、學生分角色表演時對於猴子、小鳥等角色的特點定位不準確,語言上沒有個性,千篇一律。因此可以讓學生先熟悉猴子的機靈、花兒慢慢綻放、山狸的膽小等動物特點,然後再進行表演。

1 大青樹下的國小 課後反思 成功之處:

在教學時,讓學生充分讀書,談讀書感受,來充分喚起學生的想象,以激發興趣,從而達到保持學生注意力,以達到理解文本的目的。如在學習窗外十分安靜一句時,教師爲學生創設了一個情境,“如果你是一根樹枝、一隻小鳥、一隻蝴蝶或者一隻猴子,看到小朋友們學習這麼認真,課文讀得這麼動聽,你會怎麼做,怎麼想?”這個情境的創設,讓學生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了文章的思想感情,有助於學生理解課文。

不足之處:

教師應該相信學生,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教師只需在學生確有困難的地方點撥指導,教給學習方法,體現學生的學。這一點是我在以後的教學中必須要改進的。

《大青樹下的國小》教學設計 篇九

一、設計理念

在新課標指導下,我本着“以人爲本、以學定教”的教學理念,以學生的真實基礎爲教學起點,以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爲目標,力求爲學生創設愉悅、輕鬆、自主、開放的學習空間和語文實踐環境,引導學生立足文本語言,凸現語文本體,在濃濃的語文味中弘揚人文,積澱精神;努力實現“簡簡單單教語文,完完全全爲學生,紮紮實實求發展”的教學理想。下面,我就“以人爲本、以學定教”的教學理念指導下,先來談談對教材的理解和分析。

二、教材解讀

《大青樹下的國小》是國小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第一篇精讀課文。文章描寫我國邊疆地區的一所大青樹下的國小,在學校裏,各民族的國小生身着鮮豔的服裝,把學校裝點得絢麗多彩;古老的銅鐘,還有鳳尾竹,更增添了學校的鄉村氣息和民族特色。來自不同民族的學生,穿戴不同,語言不同,但都成了好朋友,在祖國的大家庭裏,在鮮豔的五星紅旗下共同生活,在同一間教室裏學習。孩子們課上認真讀書,課下盡情玩耍,連小動物也來聆聽讀書和來看熱鬧,可見對孩子們的幸福生活是多麼羨慕。這體現了祖國各民族之間的友愛和團結。體現了學校團結的氛圍,反映了學校的歡樂、祥和氣氛。課文中聯繫課文內容,配備了精美的插圖。課文層次清楚,先寫上學的路上和來到學校時的情景,再寫課上和課下,最後以自豪讚美的感情點題:這就是我們可愛的國小,一所邊疆的國小。除對學校美麗與團結的描寫是本文的特點外,在語言表達上也很有特色。

根據課文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本課教學我安排兩課時來完成,下面,我就具體說說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壩、漢”等10個生字。會寫“晨、絨”等13個字。能正確讀寫文中的詞語。

2、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想象課文描寫的畫面,讀出對大青樹下的國小的喜愛之情,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情感目標:瞭解大青樹下的國小學生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課文表達的自豪感和讚美之情,並受到民族團結的教育。

教學重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對重點詞句的理解,瞭解我國各民族兒童的友愛團結以及他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貫穿全文的自豪、讚美之情。

教學難點

難點是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想象課文描寫的畫面。

三、教學方法

基於對教材這樣的理解,本課我遵循“以學定教、以人爲本、以讀帶講”的基本思路,在語文教學中,要講究訓練的科學性,體現訓練的層次性。我設計以下手段:

1、品味重點詞語,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主要是讓學生品味“安靜”“熱鬧”這兩個詞,並注意教學方法的變化。組織學生從“樹枝不搖了,鳥兒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聽同學們讀課文”,這些句子中體會當時的安靜;並進一步引導學生想象“校園裏爲什麼這麼安靜?”,從而懂得這些表現安靜的句子的含義。在讓學生體會熱鬧中,通過想象大家除了可以在大樹下跳孔雀舞、摔跤、做遊戲外,還有可能做什麼?通過學生大膽而豐富的想象,使下課後的熱鬧與上課時的安靜形成強烈的對比。

2、加強讀的具體指導,我不贊成純技巧的朗讀指導,但是我認爲建立在文章內容基礎上的朗讀技巧的指導還是必要的。注意讀的層次變化,從自由讀到指名讀,加強讀的評價,再齊讀,再指導。在反覆朗讀中,引導感悟,激發情感。

3、強學法指導。教學的目的,不僅要使學生學會,而且要引導學生會學。通過圈劃,讓學生理清文章思路;通過讀,體會文章的思想內容,表現文章的思想感情;通過比較句子,促進語感。

四、教學預設

研究了教材、確定了教法、學法,爲了體現我的設計理念,我預設了以下環節。

一、歌曲引入,介紹資料。

1、播放音樂(或視頻)《愛我中華》片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2、引導交流,瞭解我國有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飾,更有不同的風俗。初步瞭解課文中涉及的少數民族的情況。

3、導入課題,學習課文。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教師配樂範讀。瞭解文中的有關民族。

2、初讀課文,標出自然段,自學生字,讀通句子。

三、再讀課文,理清課文順序。

四、自主品讀,自我感悟。

五、自主學習,深入探究。

(一)抓住重點句段,品悟大青樹下的國小的美麗。

1、“那鮮豔的服裝,把學校打扮得絢麗多彩。”感悟各式各樣的民族服裝鮮豔奪目,使學校更加美麗。

2、“古老的銅鐘,掛在大青樹粗壯的枝幹上。鳳尾竹的影子,在潔白的粉牆上搖晃……”通過想象,感悟大青樹下的國小的美麗。

3、“早晨,從山坡上,從坪壩裏,從一條條開着絨球花和太陽花的小路上,走來了許多國小生……”通過山花爛漫的環境,襯托大青樹下的國小的美麗。

(二)抓住重點句段,品悟大青樹下的國小的團結。

1、“早晨,從山坡上,從坪壩裏,從一條條開着絨球花和太陽花的小路上,走來了許多國小生,有漢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頗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大家穿戴不同,來到學校,都成了好朋友。”感悟同學們的團結。

2、“上課了,不同民族的國小生,在同一間教室裏學習。大家一起朗讀課文,那聲音真好聽!”抓住“不同民族”“同一間教室”“一起”這幾個詞語體會孩子們雖然民族不同,但他們團結友愛,不分彼此。

(三)抓住重點句段,品悟大青樹下的國小的歡樂。

1、“下課了,大家在大青樹下跳孔雀舞、摔跤、做遊戲,招引來許多小鳥,連松鼠、山狸也趕來看熱鬧。”通過感情朗讀,讀出大青樹下的國小的歡樂。

(四)抓住重點句段,品悟大青樹下的國小的祥和。

1、“大家一起朗讀課文,那聲音真好聽!這時候,窗外十分安靜,樹枝不搖了,鳥兒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聽同學們讀課文。最有趣的是,跑來了兩隻猴子。這些山林裏的朋友,是那樣好奇地聽着。”

通過問題進行感悟:

(1)你們認爲大青樹下的國小的小朋友是如何上課的?

(2)他們是這樣讀課文的?

(3)如果你是一根樹枝、一隻小鳥、一隻蝴蝶或者一隻猴子,看到小朋友們學習這麼認真,課文讀得這麼動聽,你會怎麼做呢?

(4)爲什麼不直接寫孩子們學習認真,而要寫“窗外十分安靜,樹枝不搖了,鳥兒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聽同學們讀課文”?(側面烘托孩子認真學習。--意思講到就行)

六、總結課文,指導朗讀。

引導學生帶着讚美,帶着自豪,帶着驕傲美美地讀課文。

七、聯繫實際,課外延伸。

1、爲什麼一個邊疆的大青樹下的國小會如此美麗,如此團結,如此祥和,如此歡樂?(民族之間團結互助,是一家人。)

2、是啊,“五十六個星座, 五十六枝花,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我們五十六個民族手牽手,心連心,永遠是一家人!正因爲我們都生活在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裏,我們的生活纔會如此幸福,如此歡樂!大青樹下的國小纔會如此美麗,如此團結、祥和!

3、讓我們一起再聽《愛我中華》。

八、板書設計:一是突出主要內容,寫了大青樹下的國小的特點;二是表現表達的情感自豪與讚美;三是能給孩子們直觀的形象,教給孩子們整體把握課文,理解重點詞句的方法。

大青樹下的國小教案 篇十

一、導入。

1、展示自己找到的有關圖片,介紹自己瞭解的少數民族的情況。

學生展示介紹,教師提示學生着重介紹少數民族的服飾特徵、生活習俗。

2、教師利用課後資料袋中的圖片,補充介紹課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頗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數民族的情況。

二、揭示課題,範讀課文。

1、在我國西南邊疆地區,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處。不同民族的孩子們也在一所學校共同學習。這樣的一所民族國小,大家願不願意去參觀一下?

2、板書課題:大青樹下的國小。

3、教師配樂範讀。

三、試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

1、這所民族國小美不美?大家肯定想親自去走一趟,轉一圈。請你自己試着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生字根據注音拼讀一下,讀不通順的地方反覆多讀幾遍。

2、學生試讀。

3、指名分自然段朗讀。

教師相機出示每小節中帶生字的新詞,正音、鞏固。學生感到陌生的詞語也提示一下。

四、分組朗讀,小組間比賽。

1、分小組朗讀,每組讀一自然段,各組練習。

2、各組練習後進行比賽。

五、鞏固字、詞,指導寫詞。

1、指名讀生字,新詞。

2、指導書寫課後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導“晨、絨、服、裝、讀、影”。並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範。

“晨”是上下結構,注意“辰”要拖着“日”,相互要結合緊湊。

“絨”是左右結構,由“糹”和“戎”組成,右邊的“戎”共六筆,不要漏寫。

“服”的“月”字旁要瘦一些。

“裝”是上下結構,書寫要緊湊。

“讀”是左右結構,右邊是“賣”,不是“買”。

“影”是左右結構,右邊三撇,寫得勻稱。

b.學生寫字。

3、抄寫詞語表中列出的本課的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