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語文教案(精品多篇)

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語文教案(精品多篇)

八年級上冊語文《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渴望,體會作者思想感情。

2、體味有特色的語言。

3、珍視人類文明成果,尊重人類文明創造,培養熱愛全人類文化的情感。

教學重點:

作者的思想過去,精彩的語言。

教學內容:

法國作家雨果在《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一文中,立場堅定,態度鮮明地譴責英法聯軍的強盜行爲,譴責英法聯軍毀滅世界奇蹟圓明園的罪行,表達了他對中國人民的同情和敬重,對人類文化成果的無比珍惜。

教學設計

一、導入

雨果是法國浪漫主義文學的重要代表,他的長篇小說《巴黎聖母院》和《悲慘世界》在全世界廣泛流傳,我們今天學習他一篇文章,同學們會對他有更全面的認識。

二、整體感悟

1、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這件事,雨果是什麼立場和態度?

立場堅定,態度鮮明地譴責英法聯軍的強盜行爲和毀滅世界奇蹟圓明園的罪行,同情中國所遭受的空前劫難。

2、中國被掠奪,中國人譴責強盜、控訴掠奪是很自然的,而雨果一個外國人這樣說,表現了他怎樣的胸懷和品格?

正直、公正、人道、是非分明,沒有狹隘的民族主義情結,胸懷博大。

三、合作探究

投影圓明園的圖片

1、雨果怎樣評價圓明園?語言有什麼特點?

2、雨果怎樣譴責英法聯軍的強盜行爲?語言有什麼特點?

《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渴望,體會作者思想感情。

2、體味有特色的語言。

3、珍視人類文明成果,尊重人類文明創造,培養熱愛全人類文化的情感。

教學重點:作者的思想過去,精彩的語言

教學內容:

法國著名作家雨果在《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一文中,立場堅定,態度鮮明地譴責英法聯軍的強盜行爲,譴責英法聯軍毀滅世界奇蹟圓明園的罪行,表達了他對中國人民的同情和敬重,對人類文化成果的無比珍惜。

教學設計

一、導入

雨果是法國浪漫主義文學的重要代表,他的長篇小說《巴黎聖母院》和《悲慘世界》在全世界廣泛流傳,我們今天學習他一篇文章,同學們會對他有更全面的認識。

二、整體感悟

1、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這件事,雨果是什麼立場和態度?

立場堅定,態度鮮明地譴責英法聯軍的強盜行爲和毀滅世界奇蹟圓明園的罪行,同情中國所遭受的空前劫難。

2、中國被掠奪,中國人譴責強盜、控訴掠奪是很自然的,而雨果一個外國人這樣說,表現了他怎樣的胸懷和品格?

正直、公正、人道、是非分明,沒有狹隘的民族主義情結,胸懷博大。

三、合作探究

投影圓明園的圖片

1、雨果怎樣評價圓明園?語言有什麼特點?

2、雨果怎樣譴責英法聯軍的強盜行爲?語言有什麼特點?

《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教案 篇三

指導思想:     這篇課文主要指導學生自讀課本,在整體把握文章的前提下,引導學生體味雨果的博大胸懷和高尚品格,理解雨果深厚的人道主義精神和公正的反侵略立場;通過揣摩關鍵語句的含義,理解文章的豐富內涵,領會本文的反語作用,體味諷刺是藝術效果,認識侵略者的本質。爲使課堂充滿活力,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穿插一些語文活動,聽說並重,手腦並用,有個性張揚,譜寫教與學的和諧樂章。     教材分析:     課文的難度不大,文字通俗易懂。全文主要有兩個內容,第一個內容,是關於作者對圓明園的讚美及它的藝術價值和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它的篇幅佔一大半,比較而言,作者的表現方法及的描述方式是難點,而後一個內容主要是在反語手法的運用,相對而言,則好理解與掌握。     學情分析:     學生對八國聯軍對我國圓明園的破壞是較熟悉的,但圓明園的藝術價值及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卻不甚清楚,對雨果其人也不熟悉。課外閱讀工作也做得不太細緻認真。但課堂討論能夠積極主動。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積累“贓物、制裁、蕩然無存、富麗堂皇”等詞語,把握字音及詞義。     2、瞭解作家及背景材料。     3、瞭解書信的內容,理解雨果深厚的人道主義精神。     過程和方法目標:     1、整體把握文意,體味雨果的博大胸懷和高尚品格。     2、揣摩文中關鍵語句,理解這篇短文的深刻內涵。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學習作家的高尚情操,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全人類,爲祖國的壯大、世界的和平、人類的幸福貢獻自己的一生。     教學教法:     1、朗讀教學法。本文語言精彩,充溢着濃濃的情感,要求學生在反覆朗讀中體味。     2、討論法與點撥法相結合。揣摩語言,教師須引導學生利用比較法、替換法、設問法深入理解句意。     媒體選擇:     多媒體、錄音機、示範朗讀磁帶、文字助讀資料。     教學程序:     一、導語設計     希臘有巴特農神廟,埃及有金字塔,羅馬有競技場,巴黎有聖母院,而我們中國能與之媲美的,只有圓明園。可惜我們現在只看到的只是遺址。歷史記載了恥辱的一頁,1860年10月,英法聯軍以其強盜般的卑劣行爲掠奪並焚燒了圓明園,如今只留下些斷壁殘垣。叩問歷史,回聲重濁……從遙遠的國度裏傳來了正義的質問,回眸一瞥,原來是偉大作家雨果,今天我們學習雨果的《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     二、作家及背景資料介紹:媒體顯示雨果畫像、圓明園建築。     三、朗讀課文,整體把握文意     1、教師播放示範朗讀磁帶,學生聽讀,初步感知文章。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教師要求學生畫出讚美圓明園的語句、諷刺侵略者的語句,並細細體味。     3、學生齊讀文中讚美圓明園的語句     提問:雨果怎樣評價圓明園?請理清文章第3段的思路。     明確:先總體評價,稱圓明園是“世界奇蹟”。接着與巴特農神廟比較,指出圓明園的藝術性質和成就:     (1)圓明園是東方幻想藝術中的最高成就。     (2)圓明園幾乎集中了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產生的一切成就。     (3)圓明園是幻想的某種規模巨大的典範。     然後,具體講述園中之物,依次說了建築材料、建築、陳設、裝飾、園林景觀。以耗費勞動之鉅作結。     最後講圓明園是屬於全人類的亞洲文明傑作。     提問:這段文字中包含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學生思考、明確:從這段文字可以看出雨果對東方藝術、亞洲文明的尊重,對中華民族的尊重和讚美,表現了雨果的博大胸懷和對全人類文化成果的熱愛。     4、學生齊讀諷刺侵略者的語句。     提問:雨果譴責英法聯軍的強盜行爲爲什麼用了不少反語?使用反語有什麼作用?     明確:巴特勒上尉恬不知恥地認爲,這次遠征是體面的、出色的、光榮的,他們期待對此次勝利的讚譽。雨果在憤激之下,用反語活畫出強盜的醜態,諷刺侵略者的卑劣行爲。     5、學生齊讀3-6段,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課堂小結     中國晚清政府由於朝政腐敗,致使國力衰頹,只能靠奴顏媚骨求得苟延殘喘,這是歷史的恥辱,民族的恥辱。今天中華民族正處於偉大的復興時期,它以年輕的姿態出現在世界舞臺上,我們堅信,這個“超人的民族”定會青春勃發,煥發新的生命力,在世界歷史的畫頁上留下精彩絢麗的一筆。     五、課堂練習    中國是被掠奪者,我們中國人譴責強盜,控訴掠奪是很自然的,而雨果作爲一位法國作家卻公開指責本國政府,爲中國人鳴不平,這實在非常了不起。請以“謝謝你,雨果”爲題,說一段話,談談你的感想。     選 三位同學交流,其餘同學點評。     六、作業     給雨果寫封信,談談你讀了本文後的感想。

《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教案 篇四

八年級語文  第4 課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瞭解書信的內容。

2、瞭解法國作家雨果,體味雨果的博大胸懷和高尚品格。

3、揣摩語句,理解文章的豐富內涵。

4、培養珍視人類文明成果,尊重人類文明創造,熱愛全人類文化的情感。

【重點難點】

重點:分析雨果對圓明園的讚美、對侵略者劫掠行徑的痛斥

難點:由分析文章主旨進而培養尊重人類文明成果的情感

【學法指導】

1、認真閱讀課文,劃出作者讚美圓明園和痛斥侵略者的語句。

2、思考當年中國被侵略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在民族複習的現階段,我們應該怎樣做?

【資料助讀】

1、題目解讀:希臘有巴特農神廟,埃及有金字塔,羅馬有鬥獸場,巴黎有聖母院,而東方有圓明園。可惜我們現在看到的只有圓明園的遺蹟。1860年10月,英法聯軍掠奪並焚燒了圓明園,如今只留下些斷壁殘垣。從遙遠的法國傳來了正義的質問,回眸一瞥,原來是偉大作家雨果。今天我們學習雨果的《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

2、走近作者:雨果:1802—1885,法國作家,法國浪漫主義文學的重要代表,代表作有小說《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九三年》等。《巴黎聖母院》以離奇和對比手法寫了一個發生在15世紀法國的故事:巴黎聖母院副主教克羅德道貌岸然、蛇蠍心腸,先愛後恨,迫害吉卜賽女郎愛斯梅拉爾達,面目醜陋、心地善良的敲鐘人卡西莫多爲救女郎捨身。揭露宗教的虛僞,歌頌下層勞動人民的善良、友愛、捨己爲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義思想。《悲慘世界》展示了資本主義社會奴役勞動人民、逼良爲娼的殘酷現實。作家深信唯有道德感化是醫治社會災難的良方。本文是1861年11月25日,圓明園被焚燬後一年後,雨果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回信。

3、歷史背景:1856—1860,英法聯軍發動侵華戰爭,史稱第二次鴉片戰爭。1860年10月,英法聯軍控制北京城,焚掠圓明園,“一炬毀名園,千古江山留恨跡”,烈焰騰起三天,餘煙月餘不息,中國遭受空前劫難。巴特勒是這次隨英法聯軍侵略中國的一名法軍上尉,並且參與了劫掠圓明園。在他看來:“這次在維多利亞女王和拿破崙皇帝旗號下進行的遠征中國的行動,是法蘭西和英格蘭共享之榮耀”。回國後,他寫信給雨果,徵詢他對所謂“遠征中國”的看法,本想得到一些讚美褒獎之辭,沒想到,從雨果那裏所得到的卻是憤怒的抗議和痛斥。

4、圓明園:被譽爲“萬園之園”,佔地350公頃,周長10公里多,始建於清康熙四十八年(17XX年),歷經6代皇帝的擴充修葺,成爲我國乃至世界上最爲宏大富麗、幽靜奇美的離宮御苑。園內有樓殿亭閣、橋榭軒館140多座,藏有價值連城的奇珍異寶和極其珍貴的文獻典籍、書法繪畫精品不計其數。

【自主學習】

1、給劃線字注音:

讚譽(    )    驚駭(    )    瞥(     )見   劫掠(    )   贓(     )  物

2、根據拼音寫漢字:

fà(   )琅   朱lù(   )  眼花liáo(    )亂    晨xī(   )   箱qiè (   )

3、解釋詞語:遠征          箱篋          豐功偉績          富麗堂皇

4、朗讀課文,說說你讀了課文後的整體感受。

【合作探究展示】

1、默讀課文,(1)劃出讚美圓名園的語句。(2)劃出諷刺侵略者強盜行徑的語句。2、對圓明園的大量讚美,有什麼作用?

3、怎樣譴責強盜行爲?語言有什麼特點?

4、品味語言                                                             (1)在世界的某個角落,有一個世界奇蹟。這個奇蹟叫圓明園。(把“世界”改爲“中國”,好不好?)                                                    (2)圓明園在幻想藝術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農神廟在理想藝術中的地位。(這裏爲什麼要談到“巴特農神廟”?)                                             (3)歲月創造的一切都是屬於人類的。(這一句話有什麼特殊含義?)          (4)他們手挽手,笑嘻嘻回到了歐洲。(這一句有什麼特殊的表達效果?)     (5)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於人者的過錯;政府有時會是強盜,而人民永遠也不會是強盜。(如何理解這句話的含義?)                                         (6)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乾乾淨淨的法蘭西會把這份戰利品歸還給被掠奪的中國。(“乾乾淨淨”是什麼意思?雨果的這個夙願怎樣才能實現?)            (7)我證實,發生了一次偷竊,有兩名竊賊。(從這一句話中,可以看出雨果什麼樣的品質?)                                                             5、文中使用了反語的修辭方法,使文章具有強烈的諷刺意味,找出一些例子來。

【得啓示】

中國當年被侵略被掠奪的根本原因是什麼?一個多世紀以來中國有了什麼進步?

【拓展練習】

請給雨果寫一封信,談談你讀了本文後的感想。

《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教案 篇五

《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的課堂教學我設計了三個教學目標:1:知識性目標-----相關的歷史與藝術的知識;反語嘲諷的語言效果。2:技能性目標:進行速讀能力及思維能力的培養。3:情感性目標:進行愛國情感及雨果偉大人格魅力的滲透。

本堂課的教學過程:

1:快速閱讀,要求學生在三分鐘內讀完課文,要求學生看得快,記得準,教師三分鐘後就課文具體內容提問了十個問題。

2:展示有關圓明園的幻燈片以及一些網上下載的其他有關圖片,讓學生對圓明園有個感性的認知。

3:小組討論探究:你能夠體會到從這看似平凡的信中折射出的雨果非凡的人格魅力和語言魅力嗎?指導學生反覆朗讀6—11段,然後小組討論探究,最後教師小結。

4:佈置課後作業:學過全文,請你給雨果寫封信,談談你的感受。

我認爲本節課的成功之處有以下幾點:

1:運用快速閱讀訓練的方式來處理課文知識性較強的部分,達到了省時與高效的目的。

2:在課堂教學中充分體現了新課標與新課改的精神,重視學生活動,重視學生個人對文本的個性化閱讀,設計教學環節給學生充分保留了時間,使他們有足夠的時間深入課文,與課文直接對話。

3:設計教學環節避免了面面俱到,避免了處處分析與無微不至,相反,牢牢得抓住了重點環節,以點帶面。

4:運用多媒體手段介紹圓明園,給學生營造了良好的教學情境,留下了深刻的感性認識,事半功倍的實現了愛國主義教育的情感性目標。

5:注重學生的閱讀與寫作以及思維想象能力的多重培養,設計給雨果寫信的環節極大的激發了學生的創作興趣。

本節課的不足之處也非常明顯,主要表現爲教師的語言不夠精練,應該注意。

《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教案 篇六

《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

雨果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瞭解這封書信的內容,理解雨果的人道主義精神

2、學習文中優美的環境描寫,體會本文各具特色的語言

(二)能力目標

辨別本文中讚美的語言和反諷語言的細微差別

(三)德育目標

教育學生要有廣闊的胸懷和偉大的人格。要站在人類的角度考慮問題。

二、教學重點

掌握本文的語言特色,瞭解雨果的偉大情操

三、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對遠征中國的態度和感情

四、教學方法

朗讀法、討論法、引導法

五、教學手段

多媒體教學

六、課時安排

1課時

七、教學過程

(一)導語

法國著名作家雨果先生說:“在世界的某個角落,有一個世界奇蹟,這個奇蹟叫圓明園。”同學們都聽說過圓明園嗎?哪位同學能給大家介紹一下你所瞭解的圓明園以前是什麼樣的,現在又變成什麼樣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闖入圓明園大肆搶掠,並將這個被譽爲“萬園之園”的圓明園燒成了一堆廢墟。作爲當時法國統帥將領之一的巴特勒上尉稱這次遠征中國是體面的、出色的,並徵求雨果的意見。那麼雨果對這個事件持怎樣的態度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雨果的《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

(二)作者介紹

雨果,(1802——1885)是19世紀前期積極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領袖,法國文學史上卓越的資產階級民主左家。貫穿他一生活動和創作的主導思想是人道主義、反對暴力、以愛制“惡”,代表作品有《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九三年》等。

(三)書信格式

一般包括稱呼、問候語、正文、祝願語、署名、日期六部分。

(四)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檢查預習字詞

贓(zāng)物   箱篋(qiè) 制裁(cái )  給(jǐ)予   恍(huǎng)若

琉(liú)璃(lí)   琺(fà)琅(láng)  眼花繚(liáo)亂  驚駭(hài)

晨曦(xī)  瞥(piē)見    劫(jié)掠

2、快速默讀課文,整體感知,梳理結構

(五)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1、雨果評價圓明園的一個關鍵詞是什麼?

明確:奇蹟

2、圓明園作爲奇蹟,它的價值體現在哪?

明確:1、是東方幻想藝術中的最高成就。

2、幾乎集中了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產生的一切成就。

3、圓明園是亞洲文明的剪影。

3、按照雨果的描繪,圓明園中有哪些物品?

明確:大理石,玉石,青銅,瓷器,異獸,花園,水池,噴泉,成羣的天鵝、朱鷺、孔雀等

4、雨果認爲圓明園是爲誰而建?爲什麼?

明確:爲了各國人民;因爲“歲月創造的一切都是屬於人類的”

5、“這個奇蹟已經消失了”,它是怎樣消失的?

明確:被兩個強盜——法蘭西、英吉利毀了

6、 兩個“強盜”在圓明園犯下了哪些罪行?

明確:洗劫,放火,行竊

7、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罪魁禍首是誰?

明確:小額爾金(對照書下注釋,區分兩個額爾金的所作所爲)

8、對兩個強盜的所作所爲,作者持什麼態度?

明確:譴責的態度

9、他是用很激烈的言辭從正面譴責的嗎?

明確:不是,是用反語(反語:故意使用與本意相反的詞語或句子來表達本意,也稱“倒反”、“反話”,多用在揭露、批判、諷刺等方面。

10、雨果使用了哪些反語?

明確:漂亮、豐功偉績、收穫巨大、文明、野蠻、讚譽

11、 雨果批判所有英國人與法國人嗎?

明確:不是,“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於人者的過錯”。或答“政府有時會是強盜,而人民永遠不會是強盜”亦可算對。

12、你怎樣理解“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於人者的過錯;政府有時會是強盜,而人民永遠也不會是強盜。”這句話的含義?

明確:侵略壓迫別國人民的殖民者不能以被壓迫者的過錯爲藉口,以此來掩蓋自己的罪行。作爲人類文明的創造者-------人民永遠不會做出像英法兩國政府那樣的強盜行徑。強盜爲自己所犯罪行百般抵賴的醜惡嘴臉昭然若揭

13、作者說:“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乾乾淨淨的法蘭西會把這份戰利品歸還給被掠奪的中國。”這句話反映了他在這件事上的什麼立場?

明確:作者從其正直的人道主義者的立場出發,堅信未來一個解放了的,徹底清除了強盜的乾淨的法國一定會把劫得的中國人民的財物歸還給它的主人。反映了他是站在人類的立場、正義的立場、中國的立場上來看待這件事。

14、請你說說結尾兩句話有什麼含義?

明確:結尾作者再次指出英法聯軍自詡的遠征中國的成就是徹頭徹尾的無恥的偷竊,以辛辣的譏諷點明主旨,體現了作者明確的立場、鮮明的態度和對中國人民的深切同情。

(六)拓展延伸

中國當年被侵略被掠奪的根本原因是什麼?一個多世紀以來,中國有了什麼覺悟和進步?

(七)結語

一代名園圓明園毀滅了,它毀於英法侵略者之手,也毀於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它的毀滅,既是西方侵略者野蠻摧殘人類文化的見證,又是文明古國落後也要捱打的證明,我們中華民族不想欺侮其他民族,但也決不能允許別人欺侮我們,只有強盛的國家纔有可能維護自己的尊嚴。這就需要我們大家好好學習,爲我們祖國的強大貢獻自己的力量。

(七)佈置作業

以書信的格式給雨果先生寫封信,談談你對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火燒圓明園的看法。

(八)板書

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

雨果

圓明園——讚美——奇蹟

清醒的頭腦、正直的良知、公正的立場

侵略者——諷刺——強盜

八年級上冊語文《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教案 篇七

1、作家作品:

雨果,法國作家,法國浪漫主義文學的重要代表人物。劇本《克倫威爾》,長篇小說《悲慘世界》和《巴黎聖母院》。

2、背景知識:

英法聯軍遠征中國:1850~1860年英法聯合發動侵華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1858年5月攻陷大沽炮臺,逼近天津,6月清政府與俄、美、英、法四國簽訂《天津條約》。1860年,英法再組聯軍,擴大戰爭。8月,攻陷大沽,進佔天津,直攻北京,咸豐帝逃往熱河。10月英法聯軍控制北京城,焚掠圓明園。後簽訂中英、中法《北京條約》,中英、中法《天津條約》。

圓明園:在北京海淀附近,清代名園之一,始建於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爲環繞福海的圓明、萬春、長春三園的總稱,周約十餘公里,鑿湖堆山,種植奇花異木,仿照國內外名勝四十景,有建築物145處,其中除具獨創形式的庭園建築外,長春園中還有海晏堂、遠瀛觀等西洋風格的建築羣,並利用長廊、牆垣、橋樑與自然景物相聯繫,藝術價值甚高,被譽爲“萬園之園”,清咸豐十年英法聯軍劫掠園中珍物,並縱火焚燬。

3、寫作背景:

雨果致法帝拿破崙遠征軍團長巴特勒上尉的這封信是在1861年11月25日寫的,當時巴特勒率領法國遠征軍凱旋歸國,紅極一時,希望大文豪作詩文美言讚頌,雨果卻毫不客氣覆函,怒斥無知匹夫,毀壞中國花費百年的功夫,巧奪天工建造而成的世間罕見的偉大建築。當然,雨果沒有見過圓明園,但從伏爾泰的作品中得悉當時在歐洲稱之爲“夏宮”的圓明園之於東方,等於金字塔之於埃及,競技場之於羅馬,巴特農之於希臘,聖母院之於巴黎。雨果指圓明園與巴特農均爲世間玄邈豐美靈思巧構之大成,且圓明園猶更勝一籌,因爲它是中國玄學藝術的典範,是如嫦娥月宮之類的至高無上化境的體現,是歐洲文明天際外寰宇曠世偉構。

雨果在信中指出,就是英法兩盜入侵,荷戟操戈,劫財焚園,荼毒中土,摧殘傾法蘭西廟堂文物均不足與比肩的稀世瑰寶,盡化塵土,林園妙境歷萬劫不復,嗚呼痛哉。他憤怒之作餘,嚴厲譴責英法軍方爲野蠻矇昧之族類,毀壞曠世偉構之罪行,青史昭然,罪無可遁。他更呼籲法蘭西再造共和,應洗滌盜匪穢名,湔雪奇恥,將法軍摧毀圓明園所攜回法國的稀世珍寶悉數歸還中國。

《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教案 篇八

課題:《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案例設計者:楚麗霞學科學段:國中語文八年級上冊教學目標:1、培養學生快速默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從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2、體會文章中鋪陳和反語手法的表達效果,揣摩文章的語言。3、感受雨果的博大胸懷和偉大的人格魅力,接受真是人類文明成果、熱愛全人類文化的情感薰陶。教學重點:感受雨果的博大胸懷和偉大的人格魅力,接受真是人類文明成果、熱愛全人類文化的情感薰陶。教學難點:    體會文章中鋪陳和反語手法的表達效果,揣摩文章的語言。教學準備:學生預習生字詞,瞭解英法聯軍侵華歷史資料,查閱有關雨果的資料,閱讀雨果的相關作品。準備多媒體設備和ppt課件。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信息技術應用一、導入新課用課題直接導入簡要回顧歷史板書課題多媒體展示二、作者簡介雨果簡介:對學生掌握的內容作適當補充引導介紹作者和他的作品(學生彙報預習作業)展示重要內容和圖片三、通讀初知引導學生進行快速閱讀,回答問題默讀、跳讀,提取信息,回答問題多媒體展示問題 四、具體分析文章第3自然段的內容:引導學生感受雨果鋪陳語言的表達效果,體會雨果對圓明園的讚美之情  歸納總結雨果對圓明園的評價學生朗讀第3自然段,進行概括歸納 板書  ppt展示  引導學生具體找出表現圓明園瑰麗神奇的句子朗讀,品味,感受 分析:與國讚美圓明園的根本原因學生閱讀、理解、分析,教師點撥。歸納五、過渡:由讚美圓明園到譴責英法聯軍現實和想象的對比思考、分析展示六、具體分析課文第5-10自然段: 朗讀5-10自然段文字,感受雨果對圓★★明園遭受劫掠的憤怒之情 總結、板書找出一些體現作者憤怒之情的句子進行分析,強調繁育手法的運用板書分析“文明”和“野蠻”兩個關鍵詞語的豐富涵義思考、討論板書七、評價雨果,瞭解雨果:強調其博大的胸懷和偉大的人格提出問題歸納總結思考、回答問題ppt展示八、輔助閱讀   九、小結文章總結文章深化認識聆聽、感受、理解 十、佈置作業佈置作業記錄作業 教後記

《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教案 篇九

4.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①學習文中優美的環境描寫,體會本文各具特色的語言。②瞭解戰爭給人民或國家所帶來的創傷。

能力目標:辨別本文中讚美的語言和反諷語言的細微差別。

教育目標:教育學生要有廣闊的胸懷和偉大的人格。要站在人類的角度考慮問題。

【重點難點】掌握本文的語言特色。瞭解雨果的偉大情操。

【策略和方法】朗讀法、引導法。

【人教八上】

一、新課導入

1.先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從前,有兩個強盜,爲了共同的利益,進入了一個富貴的書香門地的家中去搶劫。由於他們事先勾結了那個大戶人家中的僕人,所以一夜之間,將能帶走的東西洗劫一空。不能帶走的全被毀壞了。頃刻間,昔日富麗堂皇的景象在瞬間化爲一片烏有。映入眼中的只是一片斷瓦殘垣。這個家庭的許多文物都流落在外。幾百口人都被殺了,可是唯有一個剛出生的嬰兒存活了下來。他長大後,被告知了家中當年的慘況。於是,他發憤圖強,終於有一天,他打敗了那兩個強盜。奪回了本該屬於他們家應有的尊嚴與地位。我們現在只知道,那兩個強盜一個叫英吉利,一個叫法蘭西。請問:親愛的你能猜出來,那個嬰兒是誰?那幾個可惡的僕人又代表了什麼?那個受難的家庭又是什麼?那個受難的家庭就是我們的祖國呀!那可惡的僕人就是那些漢奸狗腿子呀!而那個嬰兒就是你就是我就是我們大家呀!

2.雨果(1802—1885),法國作家。法國浪漫主義文學的重要代表。發表劇本《克倫威爾》序言反對古典主義,成爲浪漫主義的宣言。長篇小說《巴黎聖母院》反對專制和教會。《悲慘世界》,從人道主義觀點描寫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海上勞工》歌頌浪漫主義愛情在與大自然鬥爭和克服人類弱點方面的巨大精神力量;《笑面人》通過流浪藝人的悲慘遭遇,描寫人民的苦難生活。《九三年》,描寫法國革命高潮一年的動人場景。

3.圓明園是一座供清朝皇帝遊樂的花園,也是中國勞動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結晶。在北京海淀附近,清代名園之一。始建於康熙四十八年(17XX年)。爲環繞福海的圓明、萬春、長春三園的總稱。周約十餘公里。鑿湖堆山,種植奇花異木,仿照國內外名勝四十景,有建築物145處。其中除具有獨創形式的庭園建築外,長春園中還有海晏堂、遠瀛觀等西洋風格的建築羣。並利用長廊、牆垣、橋樑與自然景物相聯繫。園內還珍藏着許多無價的珍寶,罕見的圖書,珍貴的歷史文物,因此它又是一座聞名世界的藝術館、圖書館、博物館。藝術價值甚高,被譽爲“萬園之園”。

1856 年,英、法帝國主義發動了侵略我國的第二次鴉片戰爭。1860年,10月6日,侵略軍闖進圓明園,大肆搶掠。他們把園裏凡能搬動的金銀珠寶和珍貴文物統統搶走。來不及拿的或者拿不動的,就任意打碎、踐踏。最後一把火將這座經營了一百多年、被譽爲“萬園之園”的圓明園燒成了一堆敗瓦頹垣。

二、整體感知。

1.讀①—④段,雨果是怎樣描述圓明園的?在語言上有什麼特點?課件:巴特農神廟以及圓明園景物(包括有名園概況、名園風光、名園奇珍等)

總評:“世界奇蹟”:“在世界的某個角落,有一個世界奇蹟。這個奇蹟叫圓明園。”作者以全球的眼光,高度概括地評價了圓明園的藝術價值在世界上的地位。

分說:  ①與巴特農神廟比較  ②具體講述園中之物  ③概述耗費勞動之巨

“請你想像有一座言語無法形容的建築,某種恍若月光的建築,這就是圓明園。”作者調動充分的想象,用“恍若月光”形容圓明園,足見圓明園的美麗與神奇。

“請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銅,用瓷器建造一個夢,用雪松做它的展架,給它上上下下綴滿寶石,披上綢緞,這兒蓋神殿,那兒建後宮,造城樓,裏面放上神像,放上異獸,飾以琉璃,飾以琺琅,飾以黃金,飾以脂粉,請同是詩人的建築師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個夢,再添上一座座花圃,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噴泉,加上成羣的天鵝、朱鷺和孔雀,總而言之,請假設人類幻想的某種令人眼花繚亂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廟,是宮殿,那就是這座名園。”

“大理石”、“玉石”是中國特色的建築材料,“青銅”、“瓷器”是中國的特產,“神像“異獸”是圓明園裏的陳設,它綜合了洞府、神廟、宮殿的所有優點,字裏行間流露出對圓明園美的讚美。

“希臘有巴特勒神廟,埃及有金字塔,羅馬有鬥獸場,巴黎有聖母院,而東方有圓明園。”把圓明園和世界其他地方的建築相提並論,足見圓明園的地位。

總述:亞洲文明傑作:“這是某種令人驚駭而不知名的傑作,在不可名狀的晨曦中依稀可見,宛如在歐洲文明的地平線上瞥見的亞洲文明的剪影。”用詩一般的語言讚美了圓明園不朽的藝術價值,窺一斑而見全豹,圓明園是亞洲文明的象徵。

2.⑤—⑩段,雨果是怎樣譴責英法聯軍的強盜行爲的?在語言上又有什麼特點?

布特勒上尉恬不知恥地認爲,這次遠征是體面的,出色的,光榮的,他們期待的是,雨果對英法的這個勝利給予盛大讚譽。雨果在憤激之下,用反語來形容強盜心理,諷刺強盜心理。像“漂亮”“豐功偉績”“收穫巨大”“文明”“野蠻”等等反語正是強盜的口吻,有辛辣的諷刺意味。最後將自己對遠征中國的強盜行爲的嚴厲譴責說成“全部讚譽”,有極其尖銳的嘲諷意味。

反語:故意使用與本來意思相反的詞語或句子來表達本意,這種修辭方法就叫反語,也稱“倒反”、“反話”。多用在揭露,批判,諷刺等方面。

3.寫法特點:概括——具體——概括。

三、問題探究

1.作者對圓明園的評價和對侵略者的嘲諷表明了作者怎樣的情感和性格特徵?中國被掠奪,中國人譴責強盜,控訴掠奪是很自然的,但雨果是一個法國人也這樣說,表現了他怎樣的胸懷和品格?

讚美圓明園,表現了雨果珍視人類文明成果,尊重人類文明的創造者,尊重中華民族。對侵略者的嘲諷,表現出雨果不顧個人得失、公理至上的正義感和骨氣。

雨果作爲一個法國人,對待這件事他是立場堅定,態度鮮明,譴責英法聯軍的強盜行爲和毀滅世界奇蹟的罪行,同情中國所遭受的空前劫難,這裏充分表現了他的正直、公正、人道、是非分明,沒有狹隘的民族主義情結,以及胸懷博大與高尚的品格。

2.中國當年被掠奪的根本原因是什麼?我們應該以什麼態度對待“歷史”?

3.文化與藝術有國界嗎?失去了圓明園,我們教訓慘痛,對於身邊的文化遺產,我們該拿出哪些行動來保護?

四、課堂小結

1.英法聯軍遠征中國,作爲一名法國人很容易被當局製造的輿論所矇蔽,易被狹隘的愛國狂熱所支配。巴特勒上尉徵求雨果對遠征中國的意見,本想利用雨果的顯赫聲望,讓他爲遠征中國的所謂勝利捧場。而雨果卻有清醒的頭腦、公正的立場,真是難能可貴!他珍視人類文明成果,尊重文明的創造者,他盛讚圓明園的文化藝術價值,盛讚這一世界奇蹟的創造者(中華民族是一個“超人的民族”),表達了他對中國人民的同情和尊重。雨果把上尉徵求意見的機會變成向強盜政府提出抗議的機會,譴責侵略者的貪婪、野蠻、無恥,表現了他明辨是非的良知和正直不阿的人格。

2.現在我們給雨果寫一封信,談談你對這件事的感想。

3.課文擴讀材料

哭泣的圓明園 張曉惠

一直以爲,圓明園是哭泣的。八國聯軍蹂躪着她的肌體,摧毀着她的骨骼,沖天大火燃燒的是一個民族的自尊,百多年的疼痛如那西洋樓的殘臂斷垣穿越百年的風雨永遠存在——佇立在那西洋樓大水法的遺址前,我無法不感受圓明園的疼痛,感受一個民族的屈辱和疼痛,是那種切膚的痛。

是十年前,去的圓明園。沒有人願去,說是那麼遠,又沒啥看的。我說我肯定要去。

是陰悽悽的天,是冷嗖嗖的細雨,和着秋風如刀子一般刮在臉上。沿着浩淼的湖水,我走啊走的,不見一個人影兒。最後,終於走到了那大水法遺址——儘管多少次從圖片上,從教科書中見過這遺址的照片,可當我立在蒼蒼的天空下,真實地面對着這一片一地一曠野的玉白石塊時,仍感到那來自心底的震撼!依舊華美——我撫摸着那冰冰涼涼的玉石紋理;依舊精緻——那歐式的曲線流暢又不羈;依舊貴族——斷碎的羅馬石柱在蒼天下筆直出一派偉岸和傲然。後來我就流淚了,好在周圍沒人,我沒帶相機,但那些石塊、石柱、石雕連同那灰蒼蒼的天空一起烙在了腦海,成爲心房上一幅水不磨滅的壁畫。

十年後的今日,我說,再去圓明園。對我來說,去圓明園是一種憑弔,一種拜謁,甚至是一種提醒。說出這些我不怕別人說我矯情,我就是這樣想的。

進了圓明園,才發現今非昔比。十年前的清寂不復存在,曾經寂靜的圓明園一片喧囂。柳綠桃紅藤紫,滿目春色也罷,昔日皇族的休閒園址,也該平常百姓流連賞目,門票從五角漲到二十五元也罷,這遺址這偌大的園子要人管理也得養活自己。裝飾華麗的人力車左右纏着:去福海?去綺春風?就十元,拖您去西洋樓您哪!謝了您哪,我說,我就是想自個兒走走。

往前,沿着湖邊再往前,穿過紫藤架,右拐,是了,是遺址,大水法遺址。

想不到的是西洋樓遺址這兒,竟也有這許多的人!一羣系着紅領巾的孩子尖叫着互擲着石子,一羣看來是高中生或是中專生的少男少女咬着冰棍兒在海宴堂遺址前高聲唱着“對面的女孩走過來走過來”;幾位看上去似幹部樣的人笑眯眯地擺好陣勢在鐫刻着“圓明園”字樣的大理石碑前照像,那捧着相機的說:笑!笑啊!這羣人就腆着發福的肚皮蠢蠢地笑了。在大水法遺址前,就是那小時在書中看到,十年前在那霹兒哭泣的五根大羅馬柱那兒,一對情侶旁若無人地擁抱親吻!

剎那,我有點不知所措。親吻示愛幹嘛到這大水法遺址面前呢?在這樣殘破頹敗的亂石間,怎麼笑得出來?要唱歌蠻好去那桃紅柳綠的綺春園、長春園或是泛舟福海啊!看着這羣在破碎的石塊遺址前歡笑的老老少少,仰首凝視那高高而破殘的羅馬柱,眼眶和心口就都隱隱地疼起來。歷史呢?恥辱呢?血性呢?!

前些年,曾經圍繞這圓明園需不需要重建有過爭論,結果是理智的人們理解了廢墟的價值,尊重了歷史留給我們殘酷的真實,這片廢墟留下了。當時,我是爲留下拍案叫好。可今日見到這麼多在廢墟上在遺址前歡笑嘻鬧的人羣,我有點懷疑留下的必要了,在經過那麼多歲月之後,眼前這般斷壁殘垣,還能提醒人們對一個多世紀前那場噩夢的記憶,那場中華民族的災難與奇恥大辱?!

該是來圓明園,天就要陰的。一陣沙塵撲面而來,豆大的雨點砸了下來,劈頭劈臉,歡笑的人羣直往外衝。剩下我一人,靜靜地,在潔白的石塊上坐下,對着這大水法遺址,對着這華美殘破的羅馬石柱,和蒼天,和這些斷壁殘垣一起落淚哭泣……

使用建議:當年雨果以一個藝術家對人類文化的珍視,

對英法聯軍的強盜行徑給予了毫不留情地斥責。歷史的煙雲已消散,我們在享受和平生活的今天,是否應該忘記那段屈辱的歷史?讀將課文和《哭泣的圓明園》聯合起來閱讀,然後以“我們應該怎樣對待歷史”爲題寫一篇讀後感。

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語文教案 篇十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渴望,體會作者思想感情。

2、體味有特色的語言。

3、珍視人類文明成果,尊重人類文明創造,培養熱愛全人類文化的情感。

教學重點:作者的思想過去,精彩的語言

教學難點:掌握本文的語言特色。瞭解雨果的偉大情操。

一、導入

雨果是法國浪漫主義文學的重要代表,他的長篇小說《巴黎聖母院》和《悲慘世界》在全世界廣泛流傳,我們今天學習他一篇文章,同學們會對他有更全面的認識。

二、檢查預習:

三、整體感知。

1、大家知道答案請舉手?

很簡單問題當然有很多人回答。

那個受難家庭就是我們祖國呀!那可惡僕人就是那些漢奸狗腿子呀!而那個嬰兒就是你就是我就是我們大家呀!

2、有誰能給大家講一下英法聯軍情況呀?

有許多學生因爲在歷史課上講過,所以這是一方他們自主發揮空間。許多學生講得比我知道都多都精彩。

3、請大家先朗讀課文,看看作者在寫法上有沒有不和諧地方?

(一般孩子們覺得有不妥地方,但是卻不容易找出來。)

語句上鮮明對比。

1)、讚美圓明園語句。

2)、諷刺劫掠者語句。

4、雨果具體是怎樣讚美圓明園?

1)、是東方幻想藝術中最高成就。

2)、幾乎集中了超人民族想象力所能產生一切成就。

3)、是幻想某種規模巨大典範。

(這個問題我沒有給學生講。我覺得他們沒必要分得這麼詳細。也不知道到底對不對。)

5、那麼就寫法上有何特點?

概括——具體——概括。(這一點,學生都能總結出來。但話語還不準確。)

6、那麼雨果對英法聯軍強盜行爲持什麼態度?(譴責態度。)用了怎樣語言?(反語)有什麼作用?

布特勒上尉恬不知恥認爲,這次遠征是體面,出色,光榮,他們期待是雨果對英法這個勝利給予盛大讚譽;雨果在憤激之下,用反語來形容強盜心理。像“漂亮”、“豐功偉績”、“收穫巨大”、“文明”、“野蠻”等等反語正是強盜口吻,有辛辣諷刺意味。

7、那麼他不幫着自己家人,他是站在誰立場上?

人類立場。(這裏有說,正義立場,中國立場,或者是人民立場等等。)

8、如果說,你們家有個人犯了罪,你第一態度是什麼?(有個學生說,我會原諒他,再給他一次機會。)是,你肯定不會主動站出來去指證他。但是雨果卻能,因爲他有着我們所沒有什麼品質?

清醒頭腦,正直良知,公正立場。

“政府有時會是強盜,而人民永遠也不會是強盜。”

我們要學習雨果博大胸懷與高尚品格。

9、好了,現在我們給雨果寫一封信,談談你對這件事感想。

課後記:先用有趣故事吸引住他們,故事明白了。那麼這篇課文就好理解了

四、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