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蘭亭集序》教案精品多篇

《蘭亭集序》教案精品多篇

《蘭亭集序》教學設計 篇一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能借助註釋掃清文字障礙並積累自己認爲重要的詞語句子;能就本課的文言知識提出質疑,通過質疑解疑理解課文。

2、能力目標:

能就本課提出問題並在積極參與討論中解決問題。

3、情感目標:

通過討論和老師的引導能體會作者“積極追求,有所作爲”的樂觀情感。

【教學重點】

質疑解疑討論過程。

【教學難點】

借序抒情的行文之巧,作者的感情定位。

【教學設想】

1、利用南海教育信息網資源加大教學容量一課時完成。

2、佈置學生課外蒐集有關王羲之的信息幫助理解課文。

3、本文在字面上雖然難度不很大,但作者借序抒情的行文及抒發的人生感慨較虛,理解起來難度很大,故課堂上主要採用質疑、討論、教師引導的方式,必要時老師講解。

4、重視朗讀環節,指導學生在把握文意、理清思路的基礎上熟讀成誦。

【教學工具】

電教設備、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與王羲之有關的信息。)

二、朗讀

1、配樂範讀:

要求學生注意聽清讀音、節奏、語氣。

2、配樂齊讀:

要求讀準字音,讀出節奏、語氣。

3、學生大聲自由朗讀。

三、學生質疑

(可能比較“散”)

學生質疑。

學生解疑,學生不能解決的疑惑老師引導解決。

四、老師質疑

(起“聚”的作用)

1、全文共三段,每一段的內容要點是什麼?

(分別用六個字概括)

明確:第一段:記敘蘭亭盛會。

第二段:抒發人生感慨。

第三段:點明作序目的。

2、翻譯第二段中的“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爲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說說作者爲什麼會有這種感慨呢?

3、第三段作者“悲”什麼?簡要說明理由。

明確:“痛”歡樂易逝,時光易逝。“悲”後之視今,猶不能喻之於懷。

五、討論

1、這是一篇書序,文中有些話說明詩集的由來,有些話說明編集的目的,試一一指出並說說作者行文的巧妙之處。

明確:

“修禊事也”“羣賢畢至”“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這些內容都是根據書序體裁的要求寫的,文章首尾圓合,自不用說,重要的是,作者善於借題發揮,從一次普通的遊宴活動談到了他的生死觀,並以此批判了當時士大夫階層中崇尚虛無的思想傾向,使全篇在立意上顯得不同凡響。

這與寫什麼文體就要像什麼文體,並借一種文體抒發感情或表達觀點的大學聯考作文的要求是一致的。

2、你最喜歡《蘭亭集序》中哪些語句?簡要說說原因。

六、堂上練習

1、解釋下列多義詞:

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 ( )

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 ( )

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 ( )

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 ( )

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 ( )

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 ( )

所以興懷,其致一也 ( )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 )

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 )

引以爲流觴曲水,列坐其次 ( )

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 ( )

陳勝、吳廣皆次當行 ( )

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 ( )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 ( )

2、下列句中加粗字與“夫人之相與”的“夫”用法相同的是( )

A、一夫不耕,或受之飢

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C、夫戰,勇氣也

D、後之視今,亦由今之視昔,悲夫

3、下列各組中加粗詞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亦足以暢敘幽情/怡然自足

B、引以爲流觴曲水/一觴一詠

C、或因寄所託/不如因善遇之

D、雖無絲竹管絃之盛/雖趣取萬殊

4、下列加粗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少長鹹集(都)

B、又有清流激湍(水)

C、俯察品類之盛(品行的種類)

D、曾不知老之將至(竟)

5、下列句中加粗詞與“信可樂也”的“信”意義相同的是( )

A、欲信大義於天下

B、言必信,行必果

C、文信美矣

D、半封京信半題詩

蘭亭集序教案 篇二

一、課文悟讀

《蘭亭集序》是王羲之的傳世之作,千百年來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究其原因,我想主要有這麼兩點:

1、作者以簡潔、素雅的筆調,娓娓動人的語言,描述了一次令人神往的朋友聚會。請想一想吧:江南正是草長鶯飛的陽春三月,在那祟山峻嶺的茂林修竹之中,一夥親朋密友攜手並肩而來,席地促膝侃侃而談,林外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這真是人生的賞心樂事啊!不僅如此,作者所敘寫的是一次規格很高的聚會:從人員上說,是“羣賢畢至,少長鹹集”;從宴會的氛圍來看,引“清流激湍”“以爲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絃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這裏沒有觥籌交錯,猜拳行令的喧譁,沒有絲竹管絃的熱鬧;有的是一觴一詠,暢敘幽情。這顯然是古代文人學士及當今傳統知識分子所追求的雅而不俗、素而不豔的樂境,也是他們淡雅人格性情的體現。

2、作者對人生的感慨系之。有不少人認爲,文中流露出作者“人生無常”和“修短隨化,終期於盡”的悲觀情緒,這是作品的消極因素。但我認爲不可用“悲觀”“消極”簡單概括,應進一步具體分析。“人生苦短”無論對凡夫俗子,還是英雄偉人似乎都是一個萬古恆新的話題。且不必說《古詩十九首》中的“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飆塵”;也不必說漢武帝的“少壯幾時奈老何”;更不必說曹操的“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就是一代偉人毛澤東不也發出“人生易老,天難老”的感嘆嗎?可以說,“人生苦短”是人類的一種普遍心態。那麼王羲之對此感慨萬千,有什麼不可呢?何況,作者並沒有因人生短促、“人生無常”就醉生夢死,及時行樂,了此一生,而是以“一死生爲虛誕,齊彭殤爲妄作”,暗含對人生的眷戀和熱愛之情,這在玄學盛行,士大夫普遍崇尚老莊哲學的東晉是難能可貴的。誠如《古文觀止》所云:“只爲當時士大夫,務清談,鮮實效,一死生而齊彭殤,無經濟大略,故觸景興懷,俯仰若有餘痛。但逸少曠達人,故雖蒼涼感嘆之中,自有無窮逸趣。”似乎正是這種“雖蒼涼”的對人之生死的感嘆,觸發了後世衆多人的不同感受,而讓人“蒼涼”的經歷,演繹出新的對人之生死的蒼涼的感嘆。

二、亮點探究

1、作者依據什麼說這次聚會“信可樂也”?“信可樂也”在第1段中起到什麼作用?“信可樂也”能否改成“信可樂矣”?

探究學習:在這一段中作者描述了這次聚會是“羣賢畢至,少長鹹集”,這是一樂;而聚會是在“暮春之初”,“天朗氣清,惠風和暢”,可謂良辰,是爲二樂;聚會之地“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可謂景美,是爲三樂;宴會之中“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可謂情真,是爲四樂;而“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可謂極視聽之娛,是爲五樂。作者感到人賢、辰良、景美、情真、賞心五事齊臻,所以認爲這次聚會,“信可樂也”。“信可樂也”一句是對聚會情景的總結,突出了情感的主旋律——“樂”。

“信可樂也”不可改爲“信可樂矣”。因爲用“也”語氣平緩,筆勢沉穩;而用“矣”語氣激越,筆端情感外露。仔細揣摩第1段中描述景物只在山、水、林、竹,而舍鮮花吐芳;就是寫林寫竹,只言“茂”“修”,而棄其綠、碧、翠,極力營造素淡、雅緻的格調。蘭亭集會本是賞心樂事,但作者內心的喜悅之情並不過分顯露,這是他氣節高爽、性格沉穩的表現。

2、第1段中“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一句在文中起什麼作用?

探究學習:這句是對天氣的描寫,在文中起承上啓下的作用。承上而言,上文有“暮春之初”交待了聚會的時間,“天朗氣清,惠風和暢”正是對“暮春之初”天氣的具體描寫。還有,上文所寫人們的聚會,如果缺少了“天朗氣清,惠風和暢”這樣的好天氣,便不會盡顯歡快的氣氛。就啓下而言,由“天”“氣”而及下文的“宇宙”,又由“仰視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而及“俯仰一世”。這些地方都可見作者行文勾連過渡之綿密。

3、怎樣理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爲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這句話的意思和作用?

探究學習:“向之所欣”,意爲先前所喜歡的事情,即先前的“樂”事,具體指上文所敘蘭亭集會這件事。“俯仰之間,已爲陳跡”言其先前樂事,頃刻之間已成往事。“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是一個雙重否定句,意爲尚且不能不因此而感慨。“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意爲何況對於生命不論長短,終究難免一死呢?整個句子是一個用“……猶……何況……”關聯的遞進關係的複句,可譯作:人們對於像蘭亭聚會這樣先前所喜歡的事頃刻之間變爲陳跡,尚且感慨萬千,何況對於生命無論長短終難免一死這件事呢?

準確理解了這句話的意思,就會看出,作者這句話一是對從蘭亭聚會聯想到的現今人們“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將至”和“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兩種態度的看法;二是以“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引出“死生”這個全文的議論中心。這個遞進關係的複句,宛如一個鏈環,不僅把第3段與第2段,且把第3段與第1段連成一個鏈條,使全文意脈相連,成爲一體。

4、爲什麼說“一死生爲虛誕,齊彭殤爲妄作”?

探究學習:“一死生”“齊彭殤”是莊周對人生死的看法。莊子在《齊物論》中說:“彼出於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說也。雖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又說:“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而泰山爲小;莫壽乎殤子,而彭祖爲夭。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爲一。”莊子認爲生和死、壽命長與短沒有絕對界限,是相對的,這本不錯。但莊子誇大了相對性,以致否定了生和死的區別,認爲生和死相同,活了800歲的彭祖和夭折之人沒有區別,這就是荒謬的。這是以我們現代人的眼光來評價莊子觀點的錯誤。若從文中內容看,作者在第3段鄭重引出孔子的“死生亦大矣”作爲議論的發軔,而後連述古人、今人和後人無不爲人生無常而悲,對生死之事而嘆。既如此,莊子的“一死生’一‘齊彭殤”之說就是荒誕之辭了。

三、選題設計

“書聖”王羲之研究。

研究方法:

(1)查閱有關王羲之的資料,並作出摘錄。瞭解王羲之研習書法的經歷及其刻苦學練,繼承創新的精神。

(2)收集王羲之的書法作品,如《蘭亭集序》《喪亂帖》《寒切帖》《姨母帖》及《樂毅論》《黃庭經》等。

(3)查閱有關書法理論的論著。

(4)同學自行組合賞析王羲之的書法作品,交換賞析體會。

(5)寫出賞析論文。

參讀書目:

(1)國家教委基礎教育司編《世界之瑰寶民族之驕傲》,人民教育出版社。

(2)《書法》雜誌。

(3)《啓功叢稿》,中華書局。

摘自《語文學習通訊》XX年8月

《蘭亭集序》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品讀第一部分簡練淡雅的語言,領悟語言營構的意境。

2、掌握部分重要文言詞句的意義或用法。

【教學重點】

品讀簡練淡雅的語言。

【教學難點】

領悟語言營構的意境。

【教學用具】

實物投影機、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簡介作者,導入新課

1、實物投影顯示王羲之《蘭亭序帖卷》,讓學生欣賞。

2、略作介紹:這是我國曆史上最著名的書法家王羲之的作品。帖捲上的字一個個寫得遒勁剛健、清秀飄逸,書法之妙,歷來備受推崇。

3、導入新課:

王羲之不但精於書法,而且富於文才。前人評論他的文章說:“高爽有風氣,不類常流。”

大家看到的這篇書法作品,素有“天下第一行書”之稱,又名《〈蘭亭集〉序》,正是王羲之興之所至,創作而成的。《〈蘭亭集〉序》既是佳作,又是名帖,可謂文、書雙絕,相得益彰,千古傳誦。我們今天要閱讀的正是這麼一篇傳世美文。

(板書課題及作者)

二、簡讀題目,明確體裁

1、請學生找出點明文章體裁的字眼:序。

明確:本文是王羲之爲《蘭亭集》這部詩歌集子所寫的序言。

2、請學生聽一遍錄音範讀,注意正音,並且體會這篇序言的抒情性特點。

三、品讀第一部分的語言,領略語言營構的意境

1、簡介前人的評論,引起品讀語言的興趣:

⑴ 投影顯示古人評論一則,老師對其中的疑難字詞略作解釋。

多媒體顯示:

“其筆意疏曠淡宕,漸近自然,如雲氣空濛,往來紙上。後來惟陶靖節文庶幾近之,餘遠不及也。”

⑵ 投影顯示現代評論。

多媒體顯示:

“語句簡潔流暢,樸素自然,宛如一曲清溪,淙淙作響,流傳至今。”

⑶ 引導學生明確這兩則評論所極力推崇的是文章的語言風格,要求學生找出序言中最能體現其語言風格、抒情色彩最濃厚的一段(第①段)。

2、簡要討論第①段中部分重點詞句的意義或用法,掃除語言障礙:

投影顯示三組題目,老師略作點拔,引導學生討論回答。

多媒體顯示:

1、請根據語言環境解釋下面三個多義詞的意義。

⑴ 修:

A、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高高的)

B、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壽命長)

⑵ 觴:

A、引以爲流觴曲水(酒杯)

B、一觴一詠(飲酒)

⑶ 盛:

A、雖無絲竹管絃之盛(熱鬧)

B、俯察品類之盛(繁多)

2、說明下列各句中加粗詞的活用情況並解釋詞義。

⑴ 少長鹹集(少:年齡小的人;長:年齡大的人)(形→名)

⑵ 遊目騁懷(奔馳→使……奔馳,使……開闊)

⑶ 流觴曲水(流動→使……流動)

(⑵⑶皆爲使動用法)

3、根據上下文,補出下面兩個句子省略了的成分並翻譯。

⑴ 映帶(於亭之)左右

(輝映環繞在蘭亭的四周)

⑵ 引(清流激湍)以爲流觴(之)曲水

(疏引〈清澈湍急的水流〉來作爲飄流酒杯〈的〉環曲水渠)

3、品讀語言,領悟意境:

⑴ 誦讀第①段,瞭解內容要點,初步品味:

請一位學生誦讀第①段,其他學生邊聆聽邊默讀,然後思考回答兩個問題:

A、第①段敘述描寫了一件什麼事情?抒發了怎樣的感受?

B、用心品味語言,挑出自己認爲寫得最好的一句話,說說:好在什麼地方?

提問一位學生回答A小題。

板書:

蘭亭盛會之樂

提問兩位學生回答B小題。

老師簡略評價,肯定學生們的領悟,提出調動聯想和想象深入品讀語言的要求。

⑵ 引導學生深入品讀語言:

① 品讀直接抒情句,領悟抒情的力度:

A、請學生找出第①段中直接抒發蘭亭盛會快樂之情的一個句子。

(信可樂也。)

B、引導學生理解句中副詞“信”的意義及其強調作用。

C、請學生翻譯整句話,感悟其感嘆語氣。

D、引導學生小結:使用了強調副詞“信”,又加上感嘆語氣,使快樂之情的分量顯得尤其重,抒情力度顯得更加強。

② 品讀盛會第一樂:

羣賢畢至,少長鹹集:

A、引導學生抓住“賢”字,理解與會人士的才能風範。

B、引導學生抓住“羣賢”、“少長”兩詞及“畢”、“鹹”兩字想象賢才俱至、知音相聚的快樂場面,感受其熱烈氣氛。

板書:

羣賢畢至,少長鹹集。

③ 品讀盛會第二樂:

山嶺林竹,清流激湍:

A、請學生找出描寫會場周圍自然環境的句子,理清其中所寫的景物。

B、引導學生品讀有關山景的描寫。

品讀關鍵詞“崇”、“峻”、“茂”、“修”,大膽想象山嶺的險峻、密林的青蔥、修竹的搖曳,用心感受整個山嶺富有動感的生命力。

(投影展示蘭亭外竹林圖片。)

C、引導學生品讀有關水景的描寫:

品讀關鍵詞“清”、“激”、“映”,大膽想象蘭亭四周波光倒影變幻出的美景,用心感受清靜幽雅的意境。

(投影展示山清水秀的蘭亭圖片。)

板書:

茂林修竹,清流激湍。

④ 品讀盛會第三樂:

流觴曲水,一觴一詠:

A、請學生找出描寫羣賢們活動的語句,結合註釋理解。

B、要求學生展開想象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羣賢水邊飲酒吟詩的高雅活動。

C、請學生找出作者身處其中的感嘆。

D、引導學生抓住“足以”二字,領悟羣賢們非常滿足的感受。

(投影展示“曲水流觴”圖片。)

板書:

流觴曲水,一觴一詠。

⑤ 品讀盛會第四樂:

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請學生描述此時使人心情更加舒暢的天氣,感受這句描寫營造的氛圍。

板書:

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⑥ 品讀盛會第五樂:

仰觀俯察,極視聽之娛:

A、引導學生品讀名士們俯仰之間所看到的大自然美景。

B、引導學生抓住“極”字來領略作者“極視聽之娛”的感受。

C、引導學生想象羣賢們耳邊的天籟,探訪如夢似幻的人間仙境。

板書:

仰觀俯察,極視聽之娛。

4、朗讀並小結語言特點:

⑴ 請全班同學誦讀第①段,再次體會語言的韻味,領悟意境。

先全班齊聲誦讀一遍,後自由誦讀三分鐘。

⑵ 請學生小結第①段的語言特點,老師略作點撥。

板書:

語言簡練淡雅

⑶ 要求學生當堂朗讀成誦,試背第①段。

四、佈置作業

課後熟讀第①段至能流利地背誦下來,完成課本P21練習二。

【板書設計】

蘭亭集序

王羲之

蘭亭盛會之樂 語言簡練淡雅

【教學後記】

作爲一節教研項目公開課,本節課能扣緊品讀語言這一教研課題,設定重點和難點,把語言品味放在中心位置,點面結合地引導學生賞析語言,展開聯想和想象,領悟意境和情味。學生如臨其境,而聽課老師也感覺到新。

不足之處有三:

1、把修禊事之樂分爲五樂,過細。分敘事感悟兩層即可。

2、學生讀得不足。應讓學生反覆誦讀佳句,領悟更多。

3、學生說得不夠。老師略作點拔後,可放權讓學生多想多說,互相比較誰說得更好。

今後努力方向:師精講生多練。

《蘭亭集序》教學設計 篇四

【教學要點】

1、掌握文中文言知識和相關文化常識。

2、體會作者的哲學思想。

【教學設計】

誦讀、講解;多媒體輔助。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背景知識

1、王羲之(321~379)世稱王右軍,東晉著名書法家,有“書聖”之稱。其書法作品《蘭亭序》被譽爲“天下第一行書”。

2、《蘭亭序》由來:

東晉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邀請當時社會名士謝安、孫綽等41人在會稽郡山陰縣的蘭亭集會,他們引酒賦詩,將所寫的詩結成詩集,王羲之當場爲詩集書寫一篇序言,即本文《蘭亭集序》。

3、文體“序”:

序,也叫“敘”或“引”,是說明作品的寫作目的或作者情況,也有對作品的評論和相關問題的闡發。序一般寫在作品前面,列在後面的稱“後序”或“跋”。

二、誦讀訓練

聽範讀,朗讀。

三、文章講析

這是一篇山水遊記散文,語言清新灑脫,注意文章中的景語與情語;文章不論記敘還是議論都頗有層次,理清作者的思路;魏晉時期,玄學風行,在山水遊記中體悟、探討人生道理,體會作者所表達的哲學思想。

1、講析第一段:

(修禊)之樂:

思考: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來記敘蘭亭盛會的?

第一句:

時間、地點、集會的原因:

⑴ 古代紀年方法:年號紀年和干支紀年。

所謂“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這十個字。

所謂“地支”則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這十二個字。

紀年的方法,從“天干”中的“甲”開始,配“地支”中的“子”依次搭配,得出: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等等六十個組合,俗稱作“六十花甲”。這種“天干地支”紀年法,六十年爲一週期。

⑵ 修禊:

中國古代民間的一種風俗,古人視季春三月是萬物萌生的時節,早在周代,人們在三月的第一個巳日到河邊以香草浸水沐浴,祛病除邪,《詩經》、《周禮》中都有記載。孔子的得意門生曾點將春禊視爲其志,得到孔子的讚賞。“莫(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論語·先進》)三國魏以後春禊定在三月三,活動內容也改爲在水邊宴飲、賦詩等。

第二句:與會者。

第三句:蘭亭周圍地形環境。

帶:名詞動用,像衣帶一樣圍繞。

第四句:

宴飲之樂:

⑴ 流觴曲水:也稱爲“曲水流觴”,春禊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引溪水進入彎曲的水渠,人們坐在水渠兩旁,在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順流而下,杯停在誰的面前,誰即取飲。觴系古代盛酒器具,即酒杯。通常爲木製,小而體輕,底部有託,可浮於水中。也有陶製的,兩邊有耳,又稱“羽觴”,因其比木杯重,玩時則放在荷葉上,使其浮水而行。

⑵ 次:旁邊。

⑶ 一:一些,一點。

⑷ 幽情:深藏內心的感情。

第五句:天氣。

第六句:

作者的主觀感受:

⑴ 仰觀,俯察:古人觀照自然、人生的兩種方式。

⑵ 所以:用來。

⑶ 遊目騁懷:縱展眼力,開闊胸懷。

⑷ 極:窮盡。

⑸ 娛:樂趣。

⑹ 信:實在,誠。

朗讀第一段。

2、講析第二段:

(死生)之痛:

思考:本段作者的觀點是什麼?是如何逐層闡述的?

第一句:

眼前聚會盛況,引起人生感悟:

⑴ 與:結交,交往。

⑵ 俯仰:社會人事周旋應酬。

第二句:

兩種生活態度:“晤言一室”與“放浪形骸”。

⑴ 或:有的人。

⑵ 晤言:對面交談。

⑶ 因:就着。

⑷ 放浪:放縱無拘束。

第三句:

兩種生活感受:“快然自足”與“感慨系之”。

⑴ 趣:通“趨”,往,追求。

⑵ 曾:竟,乃。

⑶ 老之將至: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爲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論語·述而》)。

⑷ 之:往,到達。

⑸ 系:附着。

第四句:

過渡深化:生之無常──死之無奈。

⑴ 向:以前。

⑵ 俯仰:時間很短。

⑶ 猶:尚且。

⑷ 之:代事,指“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爲陳跡”。

⑸ 況:何況。

⑹ 修短:壽命長短。

⑺ 期:至,及。

第五、六句:得出“死生亦大”的結論,令人悲痛。

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與之變,雖天地覆墜,亦將不與之遺。”(《莊子·德充符》)

朗讀第二段。

3、講析第三段:

(今昔)之悲:

思考:作者因何而悲?編輯蘭亭詩集的目的是什麼?

第一句:

指出古今興感相同這一現象。

⑴ 若合一契:(古人興感之由)象符契一樣相合。

⑵ 不能喻之於懷:心裏卻不明白是什麼原因(爲何嘆息悲傷?)

第二句:

批駁“死生一體”的觀點,解釋“興感之由”。

⑴ 固:本來。

⑵ 一死生:把死和生看作一體。

齊彭殤:把長命和短命等同。

“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而太山爲小;莫壽於殤子,而彭祖爲夭。”(《莊子·齊物論》)

第三句:

死生之大,千古同慨,人們將永遠處於困境之中。

由:通“猶”,如同。

第三、四句:

指出結集的目的:引起後人對這個問題的關注與共鳴。

⑴ 述:陳述,創作。

⑵ 所以:……的原因。

⑶ 致:情趣。

朗讀第三段。

4、深化遷移:

⑴ 文章思路:(修禊)之樂──(死生)之痛──(今昔)之悲。

⑵ 作者的哲學思想及相關文化背景:

① (討論)作者的死生觀:死生亦大,在深沉的感慨中暗含對生命的熱愛。

② 儒、道與魏晉士人的死生觀:

多媒體顯示:

生命的短暫:

“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論語·子罕》)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莊子·知北遊》)

“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王勃《滕王閣序》)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陳子昂《登幽州臺歌》)

“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蘇軾《前赤壁賦》)

儒家:

“未知生,焉知死”(《論語·先進》)

“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衛靈公》)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孟子·告子上》)

儒家重視人的社會存在和現世存在,認爲道德仁義遠較個體生命重要,思考現世生活遠較思考死亡重要,對死亡採取的是視而不見的態度,從而忽視了個體生命面對死亡時所應有的態度。西漢以後,經過統治階級改造的儒家思想一統天下,士大夫將以仁義道德爲核心的倫理觀和“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社會理想作爲自我價值的最高實現,希望建功立業,實現自己的抱負和人生價值,他們面對死亡所表現也是儒家那種視而不見的風範。

多媒體顯示:

道家:

“死生亦大矣,而不得與之變”(《莊子·德充符》)

“生死存亡爲一體”(《莊子·大宗師》)

道家的莊子對死亡則有較爲深刻的認識,他在自己的著作中大談特談死,“死生”一詞在《莊子》一書中至少出現過24次。他意識到死亡的恐懼和生命存在的有限性,死與生的問題是莊子人生哲學的底層。與儒家對死亡的視而不見不同,莊子創立了“至人”、“真人”、“神人”的“遊”的境界來作爲他的人生理想,最終用虛幻的理想境界掩蓋了現實人生的苦難,也掩蓋了他對死亡的恐懼感。所以莊子說“生死存亡爲一體”,他以自然天命作爲生死的本體,主張將個體的人完全返回到自然狀態,讓人在混沌的世界中聽從天命,取消生死差別,這在某種程度上不能不反過來掩蓋了他哲學中死亡意識的光芒。

多媒體顯示:

魏晉士人: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

“功名竹帛非我事,存亡貴賤付皇天。”(鮑照《擬行路難》)

時至魏晉,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個長期分裂動盪時期,社會陷入了曠日持久的混亂中,整個社會都在生死線上煎熬、掙扎上。濃厚的死亡意識籠罩着這一個時代,魏晉時代的人對死的恐懼和由之引發的對生的焦慮,這種感受達到前所未有的深度。

舊的虛幻的羣體社會徹底解體了,昔日士大夫們賴以生存的儒家權威思想全面崩潰了。“功名竹帛非我事,存亡貴賤付皇天。”(鮑照《擬行路難》)士大夫的內心充滿對時光易逝和生命飄忽的無限感慨,死亡是令他們感到恐懼和哀傷的幽魂,驅之不散。“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人生一世間,忽若暮春草”(徐幹《室思》),“但恐須臾間,魂氣隨風飄”。(阮籍《詠懷》)他們將生命比作朝露、比作暮春草,看作飄忽的輕煙,充滿對生之無常和死之無奈的感慨。

此時,玄學興起,玄學家致力於“援道入儒”,力圖把儒家提倡的道德規範建立在道家自然本體論思想的基礎之上。一般是在哲學上講自然本體論,在政治上調和儒道,在人生方面追求玄遠、超絕,成爲魏晉士大夫的精神寄託。以“竹林七賢”爲例,三國魏時,嵇康、阮籍、山濤、向秀、阮咸、王戎、劉伶七人爲當時名士,遊於竹林,號爲七賢。

劉伶“常乘鹿車,攜一壺酒,使人荷鍤隨之,雲:‘死便據地以埋’”。(《晉書·劉伶傳》)

阮籍“時率意獨駕,不由徑路。車跡所窮,輒慟哭而反”。(《晉書·阮籍傳》)

嵇康“今但願守陋巷,教養子孫,時與親舊敘闊,陳說平生,濁酒一杯,彈琴一曲,志願畢矣。”(《與山巨源絕交書》)

無論放浪形骸,還是自得自足,都源於對“人生苦短”的無奈,尤其是前者,對死亡意識的表現已達極至。總之,魏晉人的死生意識是從個體的生命出發的對死的恐懼及對生的焦慮,是對人的生存困境的觀照和思考,是對儒家生死觀的反叛和對道家生死觀的深化。它不憑仁義道德,也不憑自然萬物來消解人的個體存在,從而消解死亡意識,而是直接面對死亡思考,因此,魏晉時代是文化觀念充分開放的時代,不再單純拘泥於儒或道。正如李澤厚所說,是“人的覺醒”的時代(李澤厚《美的歷程》)。正是在人的覺醒的人文思潮裏,魏晉人在表面看似頹廢、消極、悲觀的死亡感慨中,深藏着他們對人生、生命強烈執著的追求和留戀,可以說是一種源自於死亡意識的“悲愴的美麗”。

③ 《蘭亭序集》中的生命意識:

第一段:動盪不安的。魏晉時期,帶給人們嚴重的不平衡和壓抑感,而優美的自然環境卻能使人在身體和心理上獲得短時的安靜和鬆馳,自然景觀一躍成爲人的一種內在需要。人們開始了從自然中去超凡脫俗,在觀賞自然中體悟人生道理。“仰觀,俯察”宗白華說這是古代哲人、詩人觀察世界的兩種特殊方式。

第二段:

正視生死,隱含對儒家死生觀的批判,儒家重生而輕死,對死亡這一人生終極問題避而不談,是不能爲人接受的。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別解≮≯:人的一生很快就會過去,時不我待的生命意識。

“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面對須臾人生的兩種生活態度,前者如嵇康,後者如阮籍。

“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兩種生活方式無所謂積極與消極,在人生體驗方面都有共同之處,兩種必經階段:“自足”與“感慨”、“得意”與“失意’……

“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爲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世事變遷無常,都會引起人們的無限感慨,何況人的生命長短聽任自然安排,最終都要結束,非人力所及。

第三段:

正視生死,隱含對道家死生觀的批判,道家以虛幻的“真人”“神人”境界掩飾對死的恐懼,在天天面臨死亡威脅的魏晉士人也是無法接受的。因此說“固知一死生爲虛誕,齊彭殤爲妄作”。

“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人們世代要面對這個令人痛苦卻無法解決的終極問題,傳達出一種永恆的生命意識。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蘭亭集序》教案 篇五

教學目的要求:

1、知識目標:讓學生了解《蘭亭集序》的課文內容,掌握有關本文重要的詞語和句式的意思,懂得作者寫作此文的緣由,進而理解有關作者的人生逸事和《蘭亭序》在書法文學的地位。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閱讀經典美文的能力,尤其是鑑賞能力,同時打通文學與繪畫書法音樂的聯繫,充分展示審美教育,讓學生在“美”中學。

3、思想感情和價值觀目標:懂得作者在行文中的感情變化,認識作者積極的人生觀,挖掘學生珍視經典美文的潛在情感,爲培養閱讀經典的習慣打下紮實的基礎。

教學重點:讓學生了解《蘭亭集序》的課文內容,掌握有關本文重要的詞語和句式的意思,懂得作者寫作此文的緣由,進而理解有關作者的人生軼事和《蘭亭序》在書法文學的地位。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閱讀經典美文的能力,尤其是鑑賞能力,同時打通文學與繪畫書法音樂的聯繫,充分展示審美教育,讓學生在“美”中學。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知道被譽爲“天下第一行書的那幅書法作品嗎?板書(蘭亭集序,王羲之)今天我就帶來了此幅作品的摹本。出示馮承素的摹本。

實際上,《蘭亭序》的真本已經由唐太宗帶入昭陵,唐太宗在世時,唐代就有過好幾種摹本和臨本(摹本是完全遵照原作的摹寫,而臨本實際上已經摻入了書寫者的自我風格特徵的臨寫),流傳到今天,像初唐的幾位大書法家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他們都進行過《蘭亭集序》的臨寫,而專門在皇宮裏面做摹本的是馮承素,現在我們通行的就是馮承素的摹本,都一致認爲此摹本是非常接近原作的。那麼關於臨本後代也有趙孟頫、董其昌等比較。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近這篇“文風清閒,字字珠璣”,被稱爲歷代序跋樣板中的妙品;一起走近這幅書法藝術登峯造極,被推爲“天下第一行書”並對後世在文學上、書法上以及文化上有深遠影響的千古傑作。

二、檢查預習

根據我們對本文的預習,我來考查一下同學們的預習情況。

出示重要的詞語和句子,讓學生疏通文意。

1、夫人之相與(用於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

夫,句首發語詞,實際是人相與(人與人相交往)。

2、修禊事也(動詞,做、舉行)

進行修禊活動(一種驅邪的活動,到河邊搞祭祀,沐浴,目的是爲了驅除不祥,祈福)。

3、其致一也(一致)

他們的情致是一樣的。

4、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

古義:形容時間短暫

人與人相交往,轉瞬間就度過一生。

今義:低頭或擡頭,泛指一舉一動

5、死生亦大矣。(判斷句)

譯文:死和生也是人生的大事呀。

6、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狀語後置句)

譯文:在會稽郡山陰的蘭亭聚會。

7、當其欣於所遇。(狀語後置句)

譯文:當他們對所接觸的事物感到高興時。

8、亦將有感於斯文。(狀語後置句)

譯文:也將對這篇文章有所感受吧。

三、分析文本

(一)、抽一學生朗讀。

1、思考:本文中能體現作者心情變化的詞語分別是哪些?

教師明確:樂、痛、悲(板書)

2、那麼作者的樂之由?痛之因?悲之源?分別是什麼呢?

落實:問題一:蘭亭聚會,俯仰之間,“樂”在何處?

教師提示:王勃在《滕王閣序》中曾發出這樣的感嘆:“四美具,二難並”,“四美具”指的是“良辰、美景、賞心、樂事”,“二難並”指主客難得在一起,指人才聚集。

那麼我們在這裏套用這句話,分別指出“樂”之由。

教師明確:

(1)、良辰:暮春之初。

暮春是三月。南北朝丘遲在《與陳伯之書》中也說:“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羣鶯亂飛。”想以江南暮春之美景、故國之思激發屈膝事敵的陳伯之幡然悔悟。可見暮春三月是人間一段最美的時光。又因爲修禊,可知是3日,古人在這一天舉行祈福消災的儀式,這又是一個多麼吉祥美好的日子啊!具體落實在句子上表現這一天的天氣狀況的句子:板書:天朗氣清惠風和暢這體現什麼之美?板書:氣候宜人。

(2)、美景:

蘭亭地處“會稽山陰”,即當時的會稽郡山陰縣距離城西二十餘里有個名蘭渚的勝境,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帶左右”,教師板書。

A、“修”指的是“高”,茂密的樹林,高高的翠竹。

B、(譯文:又有清澈激盪的水流,(在亭的)左右輝映環繞。省略句)

主體是山水,這裏體現的是環境之美。

(3)、賞心:

此情此景,作者感到賞心悅目,如何表達?

原文:“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A、譯文:(我們)擡頭縱觀天地的廣大無邊,低頭俯察萬物的興盛繁茂。當然:照定語後置的正常語序應該譯成:(我們)擡頭縱觀廣大無邊的天地,低頭俯察興盛繁茂的萬物。

B、所以:古義:用來……的

今義:表示因果關係的連詞

C、所以遊目騁懷(動作使動,使……放縱,使……奔馳)

用來放開眼界,開闊胸懷。

D、足以極視聽之娛(副詞作動詞,盡享)之:的

盡情地享受觀賞和傾聽的樂趣。

E、譯文:用來放開眼界,開闊胸懷,盡情地享受觀賞和傾聽的樂趣。(蘇東坡說: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鍀之爲聲,目遇之成色,取之無盡,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

F、信可樂也:實在是快樂啊!

板書:仰觀俯察遊目騁懷

這實際上體現了生活的美好。板書:生活美好。

(4)、樂事:

當然更樂的事不在修禊,而在於作曲水流觴之飲。將他們的賦詩的一句找出:

“——引以爲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絃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我們來看這句話:

A、引以爲流觴曲水。

譯文:汲引(清流急湍),把(它)作爲流動酒杯的曲折水道。(省略句)

B、其次:古義:它(曲水)的旁邊的地方。大家在曲水旁邊排列而坐。

今義:次第較後;第二(用於列舉事項);次要的地位

C、雖無絲竹管絃之盛。

譯文:雖然沒有熱鬧的管絃音樂。(定語後置)

D、一觴一詠(名作動,喝酒)

一邊喝酒,一邊賦詩。

F、也足夠盡情地抒發內心的情思了。

板書:流觴曲水一觴一詠

衆人陶醉在自然美景之中,盡情盡意,歡聲笑語,久久不絕,以致感到人爲的管絃之聲亦屬多餘了。這體現了相聚詩酒之樂。板書:相聚詩酒。

(5)那麼還有“二難並”,我們不知道這些名士誰是主人,但大家相聚在一起,那真是開心得不得了。板書:羣賢畢至少長鹹集

A、羣賢畢至(形作名,賢士)衆多的賢士都聚在這裏。

B、少長賢集(形作名,年輕的人,年長的人)年輕的、年長的人都聚集在一起。

在這些人中,除王羲之外,還有像謝安、孫綽、支遁等人,這些人就是所謂的魏晉風度,名士風流,像王羲之、謝安不用說,孫綽、許洵是的玄學家,支遁是和尚,這些人聚在一起,他們忘記了年齡,盡情享受着樂景、美事。

這是“名士相聚”之樂。(板書)

總體板書:

氣候宜人(良辰):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環境優美(美景):崇山峻嶺茂林修竹

清流急湍映帶左右

生活美好(賞心):仰觀俯察遊目騁懷

相聚詩酒(樂事):流觴曲水一觴一詠

名士相聚(二難並):羣賢畢至少長鹹集

問題二:人們常說:“好花不常開,好景不常在”、“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第二段中,作者表現了人生俯仰的哪些“痛”?

提示:作者由樂一轉,本來是今天遊宴的快樂,作者由此感慨,人啊!其實生死,萬物的生和滅,其實是非常迅速的。作者由樂轉悲有一個過渡,他先寫兩種人,一種人好靜,這種好靜的人就“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

悟言一室之內(“悟”通“晤”,面對面)

在家裏(室內)和朋友面對面交談。(暢談)

就是說:我們這些好朋友,我們是好靜的,我們在屋裏,談談人生啊,談談抱負啊,談談理想啊,還有一種人啊,好動,他就可以“放浪形骸之外”這種人是可以到處形跡天涯。可是作者說,無論是好靜也罷,好動也罷,這兩類人,其實他們的快樂都不能永保,那麼這樣一來呢,厭倦了之後,“痛”由此產生了。

教師明確:

首先:“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

A、及其所之既倦(動詞,達到、得到)

B、譯文:等到對於自己已經對得到的東西感到厭倦,情緒隨着事物和環境的變遷而改變,感慨就會隨之而生。

板書:所之既倦

這是永不滿足的慾望使然。我用“生命本體永難滿足的內在慾望”來概括。(板書)

其次:“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爲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

A、向之所欣,這裏的“向”,古義:過去、以前,原先感到高興的事。

今義:方向

B、俯仰:古義:形容時間短暫

今義:低頭或擡頭,泛指一舉一動

C、猶不能不以之興懷(代詞,指“向之所欣,已爲陳跡”)

還不能不因此(因爲這)而激起心中的感觸。

D、譯文:原先感到高興的事,轉眼之間,已經成爲陳跡,還不能不因此而激起心中的感觸。

實際上是“所遇已陳”,生命狀態在不斷變化,無法把握,我用“外在世界的流轉不停無法掌控”來概括。(板書)

最後:“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

A、何況壽命長短,完全聽憑造化的(大自然的,唐代畫家張璪曾經提出了一條藝術創作理論:外師造化,中得心源。“造化”,即大自然,“心源”即作者內心的感悟。“外師造化,中得心源”也就是說藝術創作來源於對大自然的師法,但是自然的美並不能夠自動地成爲藝術的美,對於這一轉化過程,藝術家內心的情思和構設是不可或缺的。)

B、終歸要走到盡頭。

生命的消逝“無法抗拒”,我用“個體生命的修短隨化終期於盡”來概括。(板書)

總體板書:1、生命本體永難滿足的內在慾望(所之既倦)

2、外在世界的流轉不停無法掌控(所遇已陳)

3、個體生命的修短隨化終期於盡(無法抗拒)

問題三:第三段中俯仰古今,其“悲”與“痛”是一樣的情感嗎?作者悲什麼?

教師明確:如果說“痛”是感性的,是淺表的情感表現,那麼“悲”則是理性的,內在的情感體驗,只有足夠大的“痛”感,才能上升爲“悲”之境地。因此,這兩種情感體驗是不同的。

A、“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說明作者“悲嘆古今同爲生死無常”板書。表達生命無常的觀點是一樣。

B、“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實際上是作者“悲嘆後人慨嘆今人之慨嘆”(板書),實乃“悲哀”之極。(我們後來在王勃的《滕王閣序》中“勝地不常,盛宴難再;蘭亭已矣,梓澤丘墟。”得到印證。

總體板書:

1、悲嘆古今同爲生死無常

2、悲嘆後人慨嘆今人之概嘆

(二)、體悟本文的思想情感

1、教師進一步明確:悲嘆之餘,作者用“故”把話題引到詩集的編著及其意義上來,“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既然人生如此短暫,此次聚會的有關情形就應記錄下來,使後人瞭解今人的興懷,也感觸我的情志。文章情感雖以“悲”字作結,但這是作者超越了人生無常之痛的理性思考,讓我們從感傷的背後,發現作者對短暫生命的珍惜,對人生、自然的熱愛和執著。

2、古文觀止:“通篇着眼在死生二字,只爲當時士大夫務清談、鮮實效,死生齊彭殤,無經濟大略,故觸景興懷,俯仰若有餘痛,但逸少曠達人,故雖蒼涼感慨之中,自有無窮逸趣。”

由此可見,悲哀不等於悲觀,憂患也不必然導致消極,《蘭亭集序》在憂生嘆逝中包含着對美的幻滅的悼惜。解讀它時,我們要從感傷的背後,發現作者對人生、自然之美的執著和熱愛。正因爲人生、自然是美的,有價值的,它們的消亡才讓人痛苦。毫無價值的東西消亡了,沒有人會感到傷心。因此,《蘭亭集序》是消極其表,執著其裏;悲感瀰漫於外,深情激動於中;一往情深,惻然動人。它對老莊“一死生”、“齊彭殤”的否定,表現出王羲之抗拒人生虛幻的執著努力。

(三)、全班同學朗讀課文一遍,教師指導朗讀情感如何抒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