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將進酒》的教案【精品多篇】

《將進酒》的教案【精品多篇】

將進酒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1、因聲求氣,吟詠詩韻,感受詩人情感變化。(重點)

2、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背誦全詩。(重點)

3、正確認識詩人“狂歌痛飲”豪放外表下的憤激之情。(難點)

【教學設想】:

本單元的主題是“因聲求氣,吟詠詩韻”,就是讓學生通過吟詠和誦讀從而領悟古典詩歌的韻律感和音樂美,讀出詩歌特有的詩境和詩情。本文時而奔放,時而深沉,感情大起大落,學生容易因聲求氣,吟詠詩韻,感受詩人情感變化。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中國五千年文明史,時時洋溢着詩情,處處瀰漫着酒香,而論詩酒之道,當首推李白。他愛詩若癡,嗜酒成狂,一生與酒結下不解之緣。酒中有他涌動的生命,奔騰的激情,還有那無盡的愁緒。我們今天學習的就是李白詠酒詩中的代表作——《將進酒》。

二、欣賞名家誦讀,初步感知:

我們這一單元是“因聲求氣,吟詠詩韻”,就是通過吟詠和誦讀領悟詩歌的韻律感和音樂美,體會詩歌特有的詩境和詩情。

欣賞中央電視臺著名支持人任志宏的朗誦。

朗誦的怎麼樣?感情是不是特別投入?話劇演員濮存昕的朗誦感情更投入。

播放濮存昕的朗誦,進一步感知。

三、因聲求氣,吟詠詩韻:

通過欣賞名家的誦讀,我們對這首詩歌的重音、聲調等有了比較深的印象,老師在多媒體上把重音、聲調也做了標註。下面請學生結合註釋,自由大聲地朗讀,過一會找同學展示。

四、分析問題,鑑賞詩歌:

剛纔同學讀的很好,但和名家的演繹還是有一些差距,一是因爲我們的基本功不如他們,再就是對文本理解不夠透徹。接下來我們共同分析這首詩的內容。

題目“將進酒”是什麼意思?將進酒就是請喝酒,這是一首“勸酒歌”。

1、誰勸誰喝酒?

一開始應該是丹丘生勸李白和岑夫子,後來是李白勸岑夫子和丹丘生喝酒。

2、爲何喝酒?

“人生得意須盡歡”——恰逢知己

“與爾同銷萬古愁”——借酒消愁

3、怎樣喝酒的?

“烹羊宰牛且爲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喝的多

“將進酒,杯莫停。”——喝的快

“主人何爲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喝的豪爽

4、《將進酒》感情奔放,氣勢雄渾。請你找出詩中帶有情感色彩的字詞。

悲:“君不見,……朝如青絲暮成雪。”

歡:“人生得意須盡歡,……會須一飲三百杯。”

憤:“鐘鼓饌玉不足貴,……斗酒十千恣歡謔。”

狂:“主人何爲言少錢,……與爾同銷萬古愁。”

5、名句賞析

①“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前一句寫大河之來,勢不可擋;下句寫大河之去,勢不可回。爲空間範疇的誇張,後一句則是時間範疇的誇張。將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過程說成“朝暮”間事,把本來短暫的說得更短暫。悲嘆人生短促,而不直言自傷老大,卻說“高堂明鏡悲白髮”,一種搔首顧影、徒呼奈何的情態宛如畫出。

②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天地造就我的才幹,必有它的用處,即使千金耗盡,還會重新再來。“有用”而“必”,一何自信!體現了詩人的曠達豪放,透露出一種懷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積極的態度。

③“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在封建時代,只有衣食無憂的達官貴人才有閒情逸致沉溺於聲色犬馬之中,享受山珍海味之美。不羨慕達官貴人的生活,實際是對豪門權貴的蔑視、否定,這是李白最可寶貴的性格。

④“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曹植舉行宴會暢飲,爲的是空有超羣才華,卻遭兄、侄猜忌,不得用,借酒澆愁。作者和曹植一樣的才思敏捷,一樣的遭人妒忌排擠,有志難展。既是對陳王昔時宴飲的傾慕,爲曹植的懷才不遇抱恨終生而嘆惋,更是對現實遭遇的憤恨與控訴,兼以自況。

6、好友相聚,本來是人生快事;宴逢知己,更應該把酒言歡。狂放的李白卻爲何有違常情,不喜反愁呢?

唐玄宗天寶三年(744),詩人被排擠出長安後,政治抱負不得施展,心中難免鬱悶。《將進酒》這首詩則是作於唐玄宗天寶十一年(752)。距詩人離開長安已達八年之久。八年來,李白憂國憂民的心情一直未變,可是又無用武之地,52歲的他,只能寄情于山水之間,放浪於形骸之外。這一年,他跟好朋友岑勳曾多次應邀到住在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做客,三個好朋友登高飲宴,藉着酒興,淋漓盡致地抒發不平之氣。

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易老,青春不再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壯志未酬,懷才不遇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聖賢寂寞,陳王失意

7、豪放飄逸的李白內心爲何激憤?天生我材必有用與但願長醉不願醒相互矛盾,如何理解?

李白的身上浸透着儒家思想的血液,他平生的追求有兩個,一是追求精神自由,二是建立豐功偉業。追求精神自由導致他的一系列行爲:反抗傳統,蔑視權貴,理想超出於王法所規定的社會等級秩序之外;建立豐功偉業,又使他與傳統妥協,求助於權貴,回到王法所規定的社會秩序之中。但現實中又不可能同時佔有以上二者。

李白執着的兩種東西是悖論式的人生追求。兩者相互矛盾、衝突,使他在外在社會(人類社會)撞得頭破血流,內心世界則長期處於矛盾衝突騷動焦慮之中。這也使李白真正體驗到人生的大喜和大悲。正由於內心世界長期處於高度緊張,不同情緒總是處於高度碰撞,所以他的情感變化比較大,甚至相互矛盾。

8、小結:

①人物:狂放不羈、豪放灑脫

②語言:奔放直率、渾厚雄壯

③藝術手法

誇張:“朝如青絲暮成雪”“會須一飲三百杯”“斗酒十千”“五花馬,千金裘”“萬古愁”。

比喻、反襯:“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以黃河的偉大永恆襯托生命的渺小脆弱。

借代:“鐘鼓饌玉”

用典:陳王曹植。用以自比,一樣的才思敏捷,一樣的遭人妒忌排擠,有志難展。既是對陳王昔時宴飲的傾慕,更是對現實遭遇的憤激。

④情感

全詩圍繞一個“酒”字,感情跌宕起伏:悲傷—歡樂—憤激—狂放,而這所有的情感又都是基於一個“愁”字,作者因愁而悲嘆時光易逝,因愁而縱酒作樂,因愁而慷慨憤激,也因愁而狂放失態,表現了一種懷才不遇又渴望用世的矛盾複雜的情感。

9、當堂背誦

按情感流程分4個小節背誦。

五、結束語:

《將進酒》是靈與肉、理想與現實、個人與社會猛烈碰撞的巨響,是一曲不羈靈魂的慷慨悲歌。李白是我們這個民族,尤其是盛唐民族活力的典型代表和最深刻的體現者。

“天生我材必有用”,祝願同學們以自信豁達的人生姿態盡情的譜寫出你獨具特色的青春之歌。

六、作業:

默寫這首詩。

李白《將進酒》優秀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1、通過李白“借酒澆愁”的虛無消沉的消極反抗,以及他自信和對現實的憂患思想,瞭解“酒”在中國文化中的特殊涵義。

2、鑑賞“將進酒”的意境及在矛盾中展示內心的詩歌特色。

3、體會李白浪漫主義創作方法的基本特點,即大膽的誇張和豐富的想象。

教學重點:

1、瞭解李白的生平事蹟及其人格魅力,理解作者的內心世界,從而把握本詩的題旨。。

2、把握本體意境張揚、誇張大膽、想象豐富的浪漫主義的手法。

教學難點:

體會李白詩歌“豪放飄逸”的詩美特點並對其內涵有所瞭解。

教學方法:

賞析與討論

【教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在中國文學史上,詩與酒相從相隨,幾乎有一種天然的緣分。中國詩人大多愛喝酒,且多半是因爲“愁”了才喝酒,爲何愁?多得很,仕途失意、功業未成、思妻念子,一言概之,就是生活不如意。多少詩人因酒忘卻人生的痛苦憂愁,因酒在自由的時空盡情翱翔、因酒而丟掉面具口吐真言、因酒而成就傳世佳作。

唐代的天才詩人李白尤爲突出,他是“詩仙”,有自稱是“酒中仙”,時人也號之爲“酒聖”。古時酒店都愛掛上“太白遺風”、“太白世家”的招牌直至現在。

杜甫的《飲中八仙歌》中說:

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2、唐詩是中國詩歌的頂峯。在燦若羣星的詩人中,李白恰如夜空中的太白金星,尤爲耀眼奪目。李白一生詩酒相依,杜甫讚歎:“李白斗酒詩百篇”。杜康造酒,真是對人類的一大貢獻,否則,生活將缺多少情趣,詩人將缺多少靈感,人類將缺多少美文詩篇。酒與詩,好像天生就結緣,酒催詩生,詩隨酒發,相伴而留香千古。同學們都知道哪些詠酒的詩句?

二、寫作背景

約作於天寶十一載(752),此時距李白被唐玄宗“賜金放還”已有八年之久。此時,詩人與友人岑勳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潁陽山居爲客,三人嘗登高飲宴(《酬岑勳見尋就元丹丘對酒相待以詩見招》:“不以千里遙,命駕來相招。中逢元丹丘,登嶺宴碧霄。對酒忽思我,長嘯臨清飆。”)。人生快事莫若置酒會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蕭士贇)之際,於是滿腔不合時宜借酒興詩情,來了一次淋漓盡致的發抒。

《將進酒》,樂府舊題,內容多寫飲酒放歌時的情感。

三。誦讀感知

1、詩中一會兒“高堂明鏡悲白髮”“與爾同銷萬古愁”,一會兒又“人生得意須盡歡”“烹羊宰牛且爲樂”,到底是“悲愁”還是“歡樂”?

全篇大起大落,詩情忽翕忽張,由悲轉喜、轉狂放、轉激憤、再轉狂放,最後歸結於“萬古愁”,迴應篇首,如大河奔流,縱橫捭闔,力能扛鼎。於豪放不羈之中深蘊情纔不遇、時光易逝之深沉悲哀。所以讀的時候要於狂飲縱歌之中把握好詩人深沉的愁緒。

2、“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感慨時光流逝,應該用什麼語調來讀?

深沉悲愴,但“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要有氣勢。

3、“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才必有用,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爲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應該怎樣讀?

這幾句是李白自信、狂放的體現,於深沉的悲緒中洋溢着暫時的歡樂,應讀得充滿喜悅,而且是稍帶誇張的'喜悅。其中“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四個三字句,酒酣之時,喜悅之至,短句疊用,喜悅之情溢於言表,要讀得充滿喜悅之情,節奏要快,聲音有力。

《將進酒》的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目標:

1、把握詩歌的聲韻特點;

2、理解詩歌的基本內容;

3、把握詩歌感情的基調和變化的線索。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反覆誦讀以把握詩歌音韻,老師講解點撥以明白詩人的情感變化,合作探究以把握人生該如何面對生命中的不如意,拓展延伸以鞏固所學知識。

三、情感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樂觀豁達的胸襟。

課型新授課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對詩歌思想和藝術的感知與欣賞。

教學難點

1、如何引導學生對於李白複雜思想的認識和理解。

2、如何引導學生對於李白嗜酒與狂放行爲的理解。

教學方法講解法、誦讀法、探究合作法

教學用具多媒體設備

一、導入:

公元762年秋,病骨支離的李白什麼都不需要了,惟有酒。酒,他的一生醉得太多了,但這是最後一次。他舉杯邀月,卻發現月亮在水裏,他就悠悠忽忽撲進水中,抱月而眠,抱月而終。誰像他這樣認真又天真了一生?他連死都是一首詩,一首醉酒的詩。

看來,李白天生就是爲詩爲酒而來,爲後人讀這樣優美的詩酒篇而來。今天我們就來讀他的勸酒詩----《將進酒》。

二、解題,介紹背景。

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

送子涉淇,至於頓丘。匪我愆期,子無良媒。

將子無怒,秋以爲期。

三、初讀出韻律:(老師背詩)

請同學們自由地朗讀,讀準字音,讀準節奏,感悟詩歌的韻律美。

1.指名讀,讀準字音、節奏(點評後過渡)。

2.剛纔請同學讀了一遍,下面來聽朗讀,請你們來評一評。

過渡:感覺讀得怎樣?想不想讀出這樣的水平,甚至超過他。要真正讀好一首詩,能讀準字音、節奏這是很不夠的,還必須讀懂這首詩,把握好作者的情感變化。現在,老師就帶領大家再來讀一讀詩歌,來看看詩中表達的是一種怎樣的情感?

四、再讀明詩情

一)、首先我們從詩題讀起

請同學們看文章的標題《將進酒》,那就是請喝酒!那從詩題裏我們就會想:

1、誰請誰喝酒?

明確:元丹丘請李白、岑夫子喝酒。

2、爲什麼喝酒?你能不能從詩中找到答案?

明確:借酒消愁,“與爾同銷萬古愁!”

二)、請依據詩歌的內容作一個大膽的推測:宴飲後的李白是一個什麼樣的形象?

激動的(找出對應詩句)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悲壯的(找出對應詩句)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歡快的(找出對應詩句)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烹羊宰牛且爲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自信的`(找出對應詩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憤慨的(找出對應詩句)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狂放的(找出對應詩句)主人何爲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

愁苦的(找出對應詩句)與爾同銷萬古愁。

4、那李白到底有哪些愁?請同學們再讀詩歌,從具體詩句中說出你體悟到的是何種愁情?並說說你的理由!(聯繫李白的生活背景、人生遭遇、人生理想)

這首詩大約作於天寶十一年(752年),這一年,李白已經51歲,八年之前,李白到長安尋求功名,進入到統治中心以後,他原本以爲能夠幹一番事業。然而現實卻不容許他這樣做,所以現實的政治遭遇使他鬱郁不得志。李白的身上浸透着儒家思想的血液,“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李白畢生的追求,是李白的一個夢。

A、“人生苦短之愁”(聯繫創作時間、人生經歷)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B“懷才不遇之愁”(聯繫時代背景、人生經歷)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

C“聖賢寂寞之愁”(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知音難覓)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過渡:那麼,此時的李白愁腸百結,那他該如何來排解內心的萬千愁緒呢?

5、何以解愁?

唯有杜康,那我們就跟隨李白一起去丹丘生家喝酒去怎樣?下面我們再來品讀課文,體悟詩人的酒興!

五、品讀出酒興

①李白他們是怎樣喝酒的?請找出有關喝酒的詩句,並說說都喝得怎樣?

明確:

a、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喝得盡興

b、烹羊宰牛且爲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喝得多

c、將進酒,杯莫停。——喝得急

d、但願長醉不願醒。——喝得縱情

e、斗酒十千恣歡謔。——喝得放縱,

f、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喝得專注,喝得任性。

這就是李白。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這種喝法,莫過於“狂飲”。

②分組討論質疑手法,語言等鑑賞(先請同學們準備1—2分鐘,後提問)

小結:剛纔,同學們表演讓我們似乎聞到了一股濃濃的酒香,太精彩了!的確,全詩圍繞一個“愁”字展開,作者因愁而悲嘆人生短暫,因愁而縱酒作樂,因愁而慷慨憤激,壯志難酬、聖賢寂寞,也因愁而癲狂失態,真是怎一個“愁”字了得?

六、拓展探究:

自古以來你,像李白這樣的有志之士懷才不遇的很多,面對人生的不如意,我們該怎麼辦?

七、結語:

這首詩雖然篇幅不長,卻五音繁會,氣象不凡,尤其是音韻、節奏隨着詩情的起伏,時緩時急,忽高忽低,曲折迴環,奔騰向前。我們只有思隨情轉,音以律動,才能讀此詩於“雄快之中”,從而“得其深遠宕逸之神”。

八、作業:課外寫作訓練

要求:如何看待生活中的不如意?

1、主要以李白的豪情和懷才不遇爲事例,並點評事例;

2、引用一句名言;

3、聯繫現實。

4、100字左右;

板書設計:

將進酒李白

愁人生苦短懷才不遇聖賢寂寞

感情變化:悲壯——歡樂——憤激——癲狂----深愁

教學後記:本文主要是讓學生誦讀,學生表現積極大膽,在臺上聲情並茂,效果極好,通過老師講解點撥,學生明白了李白嗜酒與狂放的行爲,認識和理解了李白複雜思想的形成,更理解了在人生中不免有許多挫折與困難,要有樂觀豁達的胸襟去面對,就一定能迎來人生的豔陽天。

《將進酒》教案教案 篇四

在浴火中涅槃

——解讀李白

(《蜀道難》和《將進酒》實錄)

時間:7月21日  地點:私立無錫光華學校高三(13)班

授課:梅洪建

說明:在上本課之前,學生已經充分預習了文本。我的授課思維是把相關的東西放在一起,以求形成系統、加深理解。這是一節嘗試課,帖出來供朋友們批評。

第一課時

實錄:

師:我們剛剛學習過了馮友蘭先生的《人生的境界》,大家還記得哲學研究最根本的三個問題是什麼?

生:(異口同聲的說)我是誰?我從哪裏來?我要到哪裏去?

師:在“從哪裏來”“到哪裏去”之間的應該是什麼 呢?

生:(七嘴八舌)是睡眠,是時間,是生活……

師:大家說的都有道理,那麼時間和生活對於一個人來說又是什麼呢?

生:(出奇地一致)人生。

這是一個男生做老和尚狀,口裏唸唸有詞:阿彌陀佛,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我心頭一喜:這不就是我要等待的東西嗎?於是就追問:

爲什麼說苦海無邊呢?

生:嘿嘿一笑:我胡亂唸的。

師:大家想想,還有沒有人說過類似的話?

學生相互交流了一會兒,學生甲站起來說:

雨果說過:我們都是罪人,我們都是被判了刑的。

師:還有嗎?

學生沉默。於是我只有自己接着說:

好,今天我們來藉助《蜀道難》和《將進酒》兩篇文章來解讀一下李白,看他這個瀟灑飄逸的才子有沒有愁和苦?

話剛落音,就有學生站了起來:有,你看《將進酒》的開頭幾句“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會,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孔子也說過:逝者如斯夫,說明李白意識到了人生的短促,時光容易流逝,也應該有人生苦短的感嘆。

該生的發言引起了陣陣掌聲,我也即使予以了鼓勵:你能引經據典的回答問題,這是我沒有想到的,希望其他同學也學習一下。

師:那這句話我們朗讀時的感情基調應該是怎麼樣的呢?

生:應該是一種無奈和悲涼。

師:爲什麼呢?

生:因爲在感嘆人生的苦短啊!

師:大家說的不錯,我聽過一些錄音帶,都把這幾句讀得非常的高昂,看來他們還不如我們。

於是我找了兩個同學讀這幾句,然後找幾個同學進行了點評。

師:李白還有苦嗎?

生甲:有。

師:在哪裏?

生甲:我也不確定,不過我們先前的語文老師曾經講過“一切景語皆情語”,我覺得“蜀道難”不應該僅僅理解爲“到四川的路比較難走”,而應該理解爲“人生之路的艱辛”。

師:同學們同意他的看法嗎?

生:(一致)有道理!

師:是啊,“蜀道難”我一直以爲就是到西蜀去路比較難走的意思,現在聽了甲的解說,我突然有了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生:那是,那是,“師不必賢於弟子”嘛!

很多學生露出驕傲狀

師:呵呵,是啊,很多東西我還是需要大家來教我喲!

這時學生的自豪感和成就感上來了,課堂氣氛也格外的活躍起來了。

生乙:還有,還有!

師:(緊追問):你說說。

生乙:我覺得《將進酒》的第二段作者引用曹植的典故是爲了表明自己的失落。

師:爲什麼?

生乙:因爲我聽說過“才高八斗”這個成語是說曹植的,曹植才華出衆,卻被曹丕忌妒,於是百般加害,以致曹植一生鬱悶。

生丙:我們還學過《七步詩》,也是關於這方面的問題。

生丁:李白也是懷才不遇,所以引用曹植的典故也應該是李白的苦的體現。

師:大家找得非常的準確和全面,的確,,人生苦短。還記得伏爾泰那句話嗎:上天賜給人兩樣東西——希望和夢——來減輕他的苦難遭遇。那麼當我們真正面對人生苦痛和不幸的時候,我們除了做夢和幻想希望外,還有別的什麼辦法減輕我們的苦痛嗎?

學生七嘴八舌地亂說,什麼自殺了,什麼旅遊了,當有人提到喝酒的時候。我及時接過話題:

師:是啊,李白不但有人稱他爲“詩仙”,還有人稱他爲“酒仙”呢!

這時候學生不由自主地朗誦起來“人生得意需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師:呵呵,“人生得意需盡歡”,好啊!現在我們再看《將進酒》的第一段,看後三句我們應該怎樣讀?

學生各自都比較投入地吟誦起了課文,我這裏用了“吟誦”一詞,確無自誇之意,孩子們的確在搖頭晃腦地讀。

大約過了2分鐘。我請學生A朗讀。

生A:“人生……三百杯。”

師:哪位同學來點評一下A的朗讀情況。

生B:缺少音調的變化

生C:不能體現出李白的那種快樂勁兒。

師:爲什麼要讀出快樂勁兒呢?

生C:因爲頭兩句是寫悲涼的,而後三句是對前兩句的轉折,應該讀出李白的豪放味。

同學們都表示同意,然後我們集體齊讀一下這一段。

師:你們在這一段中最喜歡的是哪幾句?

學生幾乎同時讀出了“人生得意需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句。

師:誰能給我解釋一下爲什麼喜歡這兩句?

生:感覺。

師:“人生得意需盡歡”我們應該怎樣評價這句話呢?

生:是李白逃避現實的一種選擇

生:是李白解脫痛苦的一種方式……

師:那“天生我材必有用”呢?應該是有一個積極入世的心態吧,二者不是矛盾嗎?

師:你還能從《蜀道難》中找到體現李白積極入世的地方嗎?

學生馬上討論了起來,這個問題難度可能大了一些,確實費了一會兒時間。

生1:有的!

師:(眼前一亮):哪裏?

生1:最後一段的前兩句“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所守或匪親,化爲狼與豺。”我的理解是這麼重要的關口,如果是敵人佔據了,就會化爲豺狼,危害自己。這裏可以說可能會危害朝廷,我覺得是李白關心國家大事的表現。

生2:對,這就是積極入世的表現。

師:大家看小黑板:李白,字太白。“5歲誦六經,十歲觀百家”,青年時期師從經世致用思想的隱士趙蕤,隱居深山刻苦讀書兩年。這段經歷對李白思想影響很大。後來他經常以管仲、諸葛亮自許,暢談王霸之道、縱橫之術。這種性格的內核是積極入世的儒家思想,在儒家思想的影響下,青年時期的李白就意氣風發,豪情滿懷,心懷“濟蒼生”、“安社稷”的遠大目標。而趙蕤思想中的到家意識,韻語了他崇高坦蕩的性格,帶有強烈的避世心態。儒道思想構成了他矛盾的內心世界,影響着他的一生。

生3:(哦!做恍然大悟狀)是“進亦憂,退亦憂”啊!

學生3的話讓我一驚,我忽然意識到他還沒有明白“進亦憂,退亦憂”的含義,沒有真正理解“出世”和“入世”的含義。於是就接着問道:

范仲淹“憂”的是什麼呢?大家再背一下《岳陽樓記》中的相關句子。

學生都大聲地背誦着相關段落。

師:范仲淹憂什麼呢?

生4:是“憂其民,憂其君”。

師:那麼“憂其民,憂其君”是一種什麼心態?

生3:是入世的心態。

師:明白了吧?李白的儒道矛盾並不等於范仲淹的“憂”。

師:大家再思考一下,李白儘管入世遭遇困難就想借酒出世,他真的能出世嗎?就象我所寫的課題,他能涅槃嗎?

生5:不能。

師:說說你的理由。

生5:黃安的《新鴛鴦蝴蝶夢》裏有一句歌詞“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說明了借酒根本不能消愁。

師:呵呵,那句可不是黃安的原創,那是李白在《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中的詩句。

師:記得我們在學習《人生的境界》一文中馮友蘭先生說“中國哲學既是入世又是出世的”。這是受中國傳統儒道思想的影響。,所以中國的知識分子大都是在這種矛盾的心態中忍受煎熬的。大家還能舉出一些人,並說說他們的故事嗎?

學生在這裏列舉了陶淵明、蘇軾、韓愈等人的故事。我沒有去認真評價孩子們的觀點是否完全正確與否,只要孩子們古代中國知識分子身上的出世與入世的矛盾也就夠了。

第二課時

第二課時我做了兩件事情,第一是師生合作解決關鍵詞語,鑑賞寫法上的一些特徵。

第二是用大量的時間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的情感,站在作者的立場上讀出時代,讀出作者。

本課時比較零散,沒有記錄,就此作罷!

[1]

高二《將進酒》優秀教案 篇五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理清詩歌情感變化,抓住意象解讀詩歌的方法。

2.過程和方法:反覆誦讀,體會李白詩歌的豪放風格。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體悟李白豐富複雜的內心世界。

(二)教學重、難點:

1、通過誦讀、藉助“酒”意象的解讀,走進李白的內心深處。

2感受李白借豪寫悲,悲而能壯的詩歌風韻。

(三)教學方法:

誦讀法賞析法合作探究法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導語:由詩歌、李白、導入本節內容。

2、出示學習環節淺讀——品讀——深讀

讀詩亦如飲酒,需要我們慢慢品味,這節課讓我們一起先淺嘗滋味,然後細細品味,最後深入體味。

二、詩歌學習

(一)、淺讀——讀出詩歌內容

1、自由朗讀、注意字詞的準確性。

2、單個朗讀。提出要求:讀準字音、讀對節奏、讀出感情,其他同學從字音、節奏和感情三方面點評

3、齊讀

提示:讀李白的詩,一定要把自己想象成李白,放開膽來旁若無人,這樣才能獲得一種酣暢淋漓的感覺。

4、多媒體聽讀

(二)、品讀——讀出情感變化

1、引入:一個人心情不同,場合不同,喝酒的方式也不一樣。那麼在《將進酒》中李白是怎麼喝酒的呢?怎麼勸酒的?找出相關詩句。

——“會須一飲三百杯”喝得多,“將進酒,杯莫停”喝得急,“但願長醉不復醒”喝得沉醉,“斗酒十千恣歡謔”喝得暢快,“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喝得傾其所有。

———可謂“豪飲、狂飲”。

2、那麼,李白爲什麼要如此喝酒,如此勸酒呢?甚至要長醉不醒呢?再走進詩歌,感受他豐富複雜的情感世界。

分組討論、交流。(讀出相關的詩句)

點撥:悲——“歡”——憤——狂

小結:但李白畢竟是李白,悲也好,憤也罷,都磨鈍不了李白內心澎湃的激情和經世濟民的大志,他還能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邁宣言,悲愁之中不失萬丈豪情,

3、指名朗讀(男生女生各推薦一名最能代表你們各自最高水平的選手朗誦《將進酒》,比一比,看誰能通過自己的朗讀傳達出李白豐富複雜的情感。)

(三)、深讀——讀出內心境界

1、引入:話劇《李白》中有這樣一個場景:在江邊,一個小孩在吟誦李白的《將進酒》“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李白開玩笑地說:“你還呼兒?!”小孩說,太白先生,我有一個問題想請教您,何爲“萬古愁”啊?小孩問完,周圍一片寂然。李白沒有回答,只是淚流滿面。

雖是無知的童言,卻值得我們深思,李白的這種種矛盾糾結,只能說是李白的一己之悲,一世之愁,爲什麼說是“萬古愁”呢?到底什麼是“萬古愁”呢?也許我們不能窮盡這個答案,但能不能從詩中找出一二呢?

2、討論、交流、回答———

提示:李白之愁不是一己之悲,而是古往今來一切敏感的才人、一切清醒者所共有的愁,是每一個懷才不遇的仁人志士的共同的心結,甚至可以說只要是有理想的、對現實不麻木的人都會有這樣的愁。這愁包含了對人生短暫、功名不立、歲月蹉跎、時不我待的慨嘆。這種愁緒不只李白有,李白之前的人有,李白之後的人有,甚至我們身上都有這種愁緒。

還能舉出其他的一些例子嗎?

提示:孔子“逝者如斯乎,不捨晝夜”

曹操“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辛棄疾“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三、課堂小結

李白爲詩而生,爲酒而生。酒,成就了李白;李白,豐富了酒的內涵。唯李白,方顯酒的醇,酒的烈,酒的真,酒的香,酒的豪情萬丈,在李白的杯中,酒發揮得淋漓盡致,飄香流芳。最後讓我們全體起立,齊誦全詩,穿越時空,再次去感受李白激揚的文字中流淌的萬丈豪情,與李白同銷萬古愁!

四、課後作業

課後閱讀李白的《行路難》,再次感受豪邁的風格。

五、附:板書設計

豪邁

六、教學反思(課後待續)

《將進酒》教案教案 篇六

將進酒

——李白

錄自“語文報杯”教學大賽

安徽南陵一中湯國來主講    遼寧開原高級中學 李瑩 王玉忠筆錄

A:我們剛剛學習了辛棄疾的詞,其實你們知道嗎,辛棄疾除了寫詞外,他還是一個善飲的典型,他不但善飲而且善勸,我們大家都知道哪些勸酒歌呢?

比如,感情深一口悶,感情鐵喝出血,感情淺舔一舔,沒感情也要賞個臉。現代人已經把喝酒上升到感情的高度,相對於現代人,古人勸酒就優雅詩意得多。

大家讀過嗎?比如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

B:“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A:王維勸酒的理由是什麼?

B:“西出陽關無故人”。

A:對,再看白居易的《勸酒詩》

P:勸君一杯君莫辭,勸君兩杯君莫疑。 勸君三杯君始知。

面上今日老昨日,心中醉時勝醒時。

天地迢迢自長久,白兔赤鳥相趨走。

身後金星掛北斗,不如生前一杯酒。

A:他勸酒的理由是什麼?

B:天地迢迢自長久,白兔赤鳥相趨走。身後金星掛北斗,不如生前一杯酒。

A:爲什麼“天地迢迢自長久,白兔赤鳥相趨走。身後金星掛北斗,不如生前一杯酒”呢?

B:“心中醉時勝醒時” “面上今日老昨日”。

A:慨嘆歲月易逝,年華老去。

許多人寫勸酒詩,但名氣最大,價值最高,個性最強的卻是李白的《將進酒》。

老師給大家朗讀,大家看屏幕的容易讀錯的字音。

A:下面大家讀,讀他的詩就要放聲的讀,旁若無人的讀。

A:大家氣勢沒有讀出來。那好我們看,李白勸誰喝酒?

B:岑夫子、丹丘生。

A:就是朋友。

李白勸人怎樣喝酒?其實不同場合、不同心情喝酒是不一樣的,有細品慢飲,有開懷暢飲,有埋頭苦飲,李白是怎樣勸的呢?

B:杯莫停。

A:喝得怎樣?喝得快,喝得急,量怎麼樣?

B:“會須一飲三百杯”。

A:就是能喝多少喝多少。那李白怎樣飲?

B:縱情,放縱,“斗酒十千恣歡謔”。

A:縱情到什麼程度?讀後幾句,從“五花馬,千金裘”開始讀。

用名馬、皮裘換酒,生活中有這樣的人嗎?喝酒喝得這麼專注,這麼任性,這就是李白。

李白爲什麼讓人這樣喝酒?如此的豪飲、狂飲?

欣賞朗讀錄音,然後討論這個問題。

B:自己身世,所以鬱悶,借酒澆愁。

A:什麼心情?

B:愁,忘了一切。

A:是不是也說到了樂?

B:及時行樂,飲酒無比快樂,所以要狂飲。

B:時間一去不復返。

A:大家讀“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時間苦短,人生易逝,有沒有不同的見解?

“人生得意須盡歡”李白得意嗎?進宮的遭遇是他人生的恥辱,李白樂了沒有?“烹羊宰牛且爲樂”“且”什麼意思?

B:“暫且”“姑且”

A:可見這“爲樂”是刻意追求的,營造樂的氛圍。

前面要表現他內心的悲愁,他愁的根源何在?

B:“天生我纔不得用”,期待“千金散盡還復來”。

A:還期待什麼?應該用,沒有用,51歲了,期待在哪一方面被用?是不是詩詞、文學上?

B:政治上。

A:李白一生理想遠大,有大濟蒼生的理想,但政治上卻屢遭挫折,前幾句是勸人飲,自己愁根源是未得用,引起無盡悲愁、痛苦,那麼李白是不是沉浸其中,作者對這種現實有什麼態度?

看“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如果“但願長醉不願醒”是人生宣言的話,那如何理解“天生我材必有用”?

B:與前面的話有矛盾。

A:有矛盾,其中必有一假,哪個不是發自內心的呢?哪個是真正的想法?

B:“天生我材必有用”是真的,後面的是醉話。

A:那麼“古來聖賢皆寂寞”怎麼理解?

B:心靈寂寞,抱負無法實現。

A:才幹無法發揮,但李白是以聖賢自況的,所以他

B:難過、悲涼、逃避。

A:還有無奈,還讀到了什麼情感?

B:激憤,懷才不遇,抱憾終生。

A:李白這次到哪家宴酒?

B:元丹丘。

A:誰是主誰是客?勸主人喝酒的有嗎?反客爲主,由此看到什麼?換成杜甫行不行?杜甫會不會像李白這樣?

B:不會,李白豪放而浪漫。

A:這裏我們看到李白的個性,豪放,率真,作爲詩人的狂放不羈讓世俗的禮法顯得如此蒼白無力。

這哪裏是在勸朋友喝酒,其實分明是痛苦的心需要麻醉,不平的心需要滋潤,內心不平,憤激,感情很激烈。

請同學們大聲地、毫無顧忌的、旁若無人的讀一遍。余光中的《尋李白》中說“酒放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口一吐就半個盛唐”,感覺有愁,有激情,有自信,也又倔強。

A:看晚唐於武陵《勸酒》,比較格調有什麼不同。

P:勸酒

勸君金屈卮,滿酌不須辭。花發多風雨,人生足別離。

B:……

A:齊讀

------------------------------------------------------------”

《將進酒》的教案 篇七

一、教學目標

1.誦讀詩歌,理解詩歌的基本內容。

2.反覆誦讀,合作探究,把握詩歌的感情基調,理解其思想感情的複雜性。

3 .深情並茂地朗讀、吟誦,體現出詩歌的音樂美、情韻美。

二、學習重、難點:

1、有感情的誦讀詩歌。

2、通過誦讀、吟詠理解其思想感情的複雜性。

三、課時安排:

1 課時。

四、學習步驟:

( 一) 知人論世 唐代的天才詩人李白尤爲突出,他是“詩仙”,有自稱是“酒中仙”,時人也號之爲“酒聖”。古時酒店都愛掛上“太白遺風”、“太白世家”的招牌直至現在。

杜甫的《飲中八仙歌》中說:

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

(嗜酒)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狂放不羈)

1. 插入李白與酒的小故事:

A.李白供奉翰林時,經常醉臥在酒店裏,天子愛其才,找他進宮做詩,李白醉醺醺的來到宮中,叫楊國中磨墨,高力士脫靴,大膽的將權貴玩於鼓掌之間。

B.李白因酒而豪放、狂傲,因酒而成就了他的傳世詩篇,就連他的死,也有人給它帶上了傳奇的色彩,傳說她死的時候,坐在川上飲酒,看到天上的月亮在水中的`倒影,便伸手去撈水中的月亮,不幸落水身亡。

這些都展現了李白特殊的氣質,那是一種豪放、灑脫、狂傲的詩人氣質。它們都與李白的生活經歷密切相關。

2. 李白的生平、經歷 :

李白:(701—762 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隴西成紀人,唐代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後世稱他爲“詩仙”,又自稱“酒中仙”。

少年時,受到道教的深刻影響,崇尚自然、清淨無憂,企慕達到不受約束的人生境界。早年多在隱居、漫遊中度過,養成了他狂放不羈、豪放灑脫的氣度、狂傲的人格和自由創作的浪漫情懷。他希冀憑藉自己的文章才華,得到推薦,受到重用。

天寶元年,他被招入長安,供奉翰林,但此時的唐玄宗已經不再勵精圖治,他寵愛楊貴妃,整日荒淫享樂,不理朝政。他只需李白歌功頌德,裝點太平。這並不是李白的初衷,他沒有半點奴顏媚態,受到排擠,最終提出離開長安。

之後的他,仍保持着對人生自由的嚮往,大力宣揚人生如夢,及時行樂的思想,這首詩歌就是一個很好地體現。

3、背景、解題:

本文選自《李太白全集》,作於天寶十一年(725 年),李白和友人岑夫子在蒿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潁陽山居爲客,三人登高飲宴,借酒放歌,以抒發滿腔不平之氣。

《將進酒》原爲漢樂府的曲調,意爲“勸酒歌”,將(qiāng),請、願之意。

(二) 自主學習:

(認爲重要的,圈點勾畫) 初讀課文,夯實基礎。

1、請爲下列加點字注音。

將進酒( ) 金樽( ) 烹羊( ) 岑夫子( ) 鐘鼓饌玉( ) 恣歡謔( )( ) 千金裘( )

2、詞語解釋。

將進酒 將:

會須一飲三百杯 會須:

恣歡謔 恣:

(三)朗讀詩歌 —— 整體感知

提示:結合課下注釋和工具書,讀準字音,讀清句讀。

(四)誦讀詩歌 —— 把握情感

提示:結合作者的詩詞風格和創作情境,試着把握作者情感

(五)品讀詩歌 —— 品鑑文本提示:自選詩中你最喜歡的、最有感覺的句子,反覆誦讀。把握情感、吟 詠詩韻

(六)深讀詩歌 —— 挖掘探究 探究思考:

試將“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跟“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做一比較,說說二者在內容和表現手法上有什麼不同? 名稱 “鐘鼓”句 “安能”句 思想內容 表現手法 相同點:

(七)課堂小結(背誦全詩)

(八)課後練習閱讀下面一首詩歌,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李白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將進酒》教案教案 篇八

李由富

一、誦讀提示——(先範讀;再指導;再範讀;再生讀)

這首詩的旨趣跟《蜀道難》不同,它着力刻畫的是詩人的自我形象,其實是借勸酒爲名吐胸中塊壘。全詩的基調是豪放的,但思想感情卻十分複雜。誦讀時應當伴隨着詩人感情的發展變化,適當地變換聲調和節奏,力求再現詩人的形象。指導誦讀的要點如下:

1.開頭兩聯均用“君不見”領出,“君”,揭岑夫子、丹丘生。要讀得從容、親切。“黃河”一聯用的是古代民歌中的比興手法,即用眼前景物起興而又具有比喻的作用,誦讀時頭腦中須有黃河奔流的視象。“天上來”極言黃河源頭之高,“不復回”隱含韶光易逝之意,均須重讀。“高堂”一聯繫承“不復回”而來,說及人生。“悲白髮”,猶言人生易老,嘆意極濃,“悲”字當重讀,再用“朝如”句補足其意。這兩聯把天地人生都說到了,境界極其闊大,應當讀得很有聲勢,有慷慨生悲的韻味。

2.以下節奏逐漸加快。“人生”一聯爲人題語,重音當落在“盡歡”和“空對月”上。“天生”一聯說明“須盡歡”的理由,顯示了詩人對未來的信心,應當讀得擲地有聲;讀後宜作一頓(這裏的潛臺詞是“既如此,那就……”),爲詩中策一個高潮蓄勢。第一個高潮在“會當一飲三百杯”這句上,應當讀得豪氣十足,要用升調讀,“三百杯”一語尤當着力加以渲染;爲突出這一句,上句“烹羊宰牛且爲樂”宜輕讀。

以上是詩的鋪墊部分,讀後可作稍長停頓。

3.“岑夫子”以下六句爲詩意轉換處,亦可視爲下面勸酒歌的引語,應當讀得親切,節奏逐漸加快,重者依次落在“將”“莫停”“歌”“傾耳聽”請字上,突出拆請之意。讀完,稍作停頓。

4“鐘鼓”一句至結尾爲詩的主體部分,詩人藉此盡吐胸中塊壘,必須讀得酣暢淋漓,再現詩人狂放不羈的個性。

“鐘鼓”二句是這支勸酒歌的主題,也是全詩主旨所在。詩人說這話時,其憤激之情必當見於辭色,應當讀得從容。“不足貴”“不復醒”二語當用極強音讀,以見其憎惡、鄙棄之深。其下“古來”二句是以抒情方式說明“不復醒”的理由,亦可見詩人蓋世之氣和狂放之態。兩句之中,上句爲賓,宜輕讀,略示“風歌笑孔丘”(《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之意;下句爲主,宜重讀,要表現出十足的自信。

“陳王”二句援引古人飲酒情形爲例,可用敘述調讀而略帶感情色彩。重音當落在“恣歡謔”三字上,但歡中有悲,因爲詩人說陳王,其實又是說自己,不過是懷才不遇借酒消愁而已。其下兩句也是有主有賓:“主人”句爲賓,宜輕讀;“徑須”句爲主,詩人反客爲主,直命沽酒,豪放之態如見,直重讀。讀後應稍作停頓,爲結尾的抒情高潮蓄勢。

結尾前三句當快讀,至“與爾同銷”可兩字一頓並放慢速度,再用誇張語調讀最後三字,“古”“愁”之後皆當有延長音——這是全詩的高潮,須有強大的聲勢,才能顯示詩人的飄逸的風格,不是一般的兒女愁情。

二整體感知

《將進酒》是漢樂府曲名,古代的歌辭,有以飲酒放歌爲言的,有以濡首荒志爲戒的。李白這首詩雖用了舊題,卻能跳出前人窠臼,自創新意,把飲酒和對黑暗現實的批判結合起來,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賦予這個歷來被許多詩人歌唱過的詩題以積極的內容,這是值得重視的。要點有兩個:

首先要看到“鐘鼓”兩句是一種特殊的藝術概括方式,是當時社會上形形色色的黑暗現象在詩人心靈中的折光反映。這首詩大約作於安史之亂前四五年光景,當時唐玄宗耽於女色,先後將政事交給奸相李林甫和楊國忠,官場一片黑暗,豪門貴族只顧尋歡作樂,不以國事爲念,社會腐敗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詩人對此極爲不滿,所以才說“鐘鼓饌玉不足貴”,實際上是對當權者和豪門貴族的否定;但他又無力改變這種狀況,只能用消極的辦法進行反抗,因而又寫道:“但願長醉不復醒。”這種概括方式,跟《夢遊天姥吟留別》中借尋他表現不事權貴的意志的寫法頗爲相似。

其次,“古來”二句從某種意義上看,也是對封建統治階級埋沒人才的揭露。“古來聖賢”,至高至大莫若孔子、孟子,他們爲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而奔走於各諸侯國之間,辛苦備至,可有誰聽他們呢?真是“寂寞”得很!詩人着穿了這一點,對統治者不再抱有幻想,決心逃於酒鄉,所以接着就說:“唯有飲者留其名。”

這首詩也流露出詩人思想上的矛盾:一方面,他有用世的想法,深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另一方面,他又想用飲酒的辦法使自己從懷才不遇的苦悶中解脫出來。他崇拜曹植,讚揚他“斗酒十千恣歡謔”的做法,也證明了他這個思想矛盾的存在。

李白的狂歌痛飲畢竟是一種消極行爲,但這是他的傲世態度和豪放不羈的個性所使然,是無法改變的。杜甫在結識他之初就看出了這一點,曾試圖說服他,寫道:“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爲誰雄?”(《贈李白》)杜甫這個批評是正確的,但我們也不可忽視李白的飲酒詩中仍包含着積極的內容。

三鑑賞要點

1.感情上大起大落

這首詩中,詩人感情的發展變化極快,可分四個層次:

開頭四句寫悲。

一落筆就寫黃河景象,有慷慨生悲之意。這是非同尋常的。詩人寫黃河,頗能顯示它的宏偉氣魄和浩大聲勢,如“黃河如絲天際來”“洪波奔流射東海”(《 西嶽雲臺歌送丹丘子》),“黃河西來決崑崙,咆哮萬里觸龍門”(《公無渡河》)等,其基調是壯;這次則不同—一詩人彷彿站在高山之巔,頃刻間就着遍了它的萬里流程,因有“不復回”之嘆,儘管也寫出了黃河的氣魄之大,其基調卻是悲。由此聯想人生,詩人頭腦中便出現了這樣一幅圖景:高堂之上,人們對鏡自視,“不知明鏡裏,何處得秋霜”(《秋浦歌·其十五》)。真是流光易逝,人的一生竟像朝暮之間一樣短促啊!至此,詩人的悲意更濃了。

“人生”以下六句寫歡。

但詩人深知“白髮如絲悲何益”(《前有樽酒行》),因而立即轉悲爲歡。儘管詩人在政治上並不“得意”,但在他看來,朋友間的聚會也同樣是人生中的快事,大家何不高高興興地痛飲一場呢!想到這,他頓生豪情,相信自己將來必能作出一番事業,對區區金錢也毫不在意。於是連呼“烹羊宰牛”,準備像東漢大學者鄭玄那樣“一飲三百杯”。詩人這種歡樂感情是真實的,也是高尚的,不同於凡夫俗子的只圖一醉方休,因爲他說出了“盡歡”的正當理由。

“鐘鼓”以下六句寫憤激之情。

待到酒宴開始,詩人舉杯勸飲,他的感情突然由歡樂轉爲憤激,這是因爲他要藉此把長期鬱積在胸的不平之氣一齊渲泄出來。他鄙棄那結黨營私、排斥賢能的豪門貴族集團,因而說“鐘鼓饌玉不足貴”;他憎恨這些人的黑暗卑污行徑,因而說“但願長醉不復醒”—一這兩句詩可以說集中地表現了他自離開長安至今的憤激之情。但這又不僅是爲了一己遭遇,他還想到了“古來聖賢”(其中大概有孔子、孟子一類人,也有屈原、賈生一類人),他們有經天緯地的才能而不爲統治者所用。詩人說他們“寂寞”,不是否定他們,而是爲他們惋惜乃至抱不平。尤其是曹植——這是他十分景仰的人,他讚揚曹植的豪華酒宴,其實是爲曹植的懷才不遇抱恨終生而嘆惋,兼以自況。這就加深了詩人的憤激之情,爲結尾說的“萬古愁”埋下了伏筆。

“主人”句至結尾寫狂放之情。

這一層寫詩人要將一切價值昂貴之物都拿來“換美酒”,真是狂放到了極點。這是可信的,因爲上文說過“千金散盡還復來”。這種狂放,從實質上看,是詩人的悲之重、歡之濃和憤激之深的集中表現。至此,再用“同銷萬古愁”來結束全詩,自有水到渠成之效。

2.誇張的寫法

詩中的有些誇張寫法是憑藉數字來表現的,例如用“一飲三百杯”表現豪飲,用“斗酒十千”表現酒價的昂貴,用“萬古愁”表現愁的深廣;有些則屬於感覺的誇大,如“黃河之水天上來”極言黃河源頭之高,“朝如青絲葛成雪”極言人生短促。諸如此類的誇張句都有力地說明詩人橫放傑出,用辭大膽,他人莫及,也表現了他那豪放飄逸的詩風。(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