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高中《將進酒》精品教案【精品多篇】

高中《將進酒》精品教案【精品多篇】

高二《將進酒》優秀教案 篇一

教學目的:

背誦全篇,瞭解文意

教學手段:

介紹背景及相關知識,學生自己理解掌握

一、解析文題

將進酒,注意讀音,“將”的意思就是“請”,連起來解釋就是“請喝酒”。原來這是一首勸酒詩。李白爲什麼寫勸酒詩,他在什麼情況下寫這首詩的呢?

二、文化背景

大詩人李白(701———762)出生於四川,自稱漢將李廣之後(一說與大唐皇族同宗),繼承了先祖的豪邁狂放,加上先天的聰慧(文才),以及後天的勤奮(閱歷)——“只要工夫深,鐵杵磨成針”,他成了“詩聖”。725年辭親遠遊,乘船經三峽出蜀,經歷了結婚生子等人生大事。742天寶元年赴長安求官,賀之章見《蜀道難》等詩,驚呼太白爲“謫仙人”,並說“此詩可以泣鬼神矣!”後受詔入朝,供奉翰林。醉酒使高力士脫靴,楊貴妃捧硯,再加遭奸佞讒毀,被“賜金放還”。744李白與杜甫在洛陽相遇,同遊同詠,親如弟兄。750漫遊復漫遊,南北飄流,隱居或修煉,作《夢遊天姥吟留別》《將進酒》等。759蒙冤流放,行至白帝城遇赦。作《早發白帝城》。晚年寫出《秋浦歌》、《贈汪倫》。762太白逝世。

書上交代,到寫這首詩爲止,李白已經被“賜金放還”八年,仕途是沒指望了,所以他索性隱居或修煉。可最要命的是他還嗜酒,常常酩酊大醉,這說明他“有情”,他是一個性情中人。那麼他的情是什麼情呢?學習這首詩我們或許可以略知一二。

三、解讀全詩

(一)朗讀課文(正音)(結合課後練習一)

1、開頭兩聯均用“君不見”領出,“君”,按岑夫子、丹丘生。要讀得從容、親切。“黃河之水天上來”極言黃河源頭之高(發源於崑崙山,地勢極高),“不復回”——不再返回,均須重讀。“不復回”隱含何意?——韶光易逝之意。類似還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高堂”一聯繫承“不復回”而來,說及人生。“悲白髮”,我們頭腦中應出現了這樣一幅圖景:高堂之上,人們對鏡自視,“不知明鏡裏,何處得秋霜”(《秋浦歌十五》),猶言人生苦短,“悲”字當重讀。韶光易逝和人生苦短本是一回事,所以第一聯用的是古代民歌中的比興手法,即用眼前景物起興,引出所詠之詞,而又具有比喻的作用。類似還有: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于嗟鳩兮,無食桑葚;于嗟女兮,無與士耽。桑之落矣,其黃而隕。女也不爽,士貳其行。《詩經氓》這兩聯把天地人生都說到了,境界極其闊大,應當讀得很有聲勢。

2、以下節奏逐漸加快。“人生”一聯重音當落在“盡歡”和“空對月”上。正因爲韶光易逝、人生苦短,所以要及時行樂。詩人深知“白髮如絲悲何益”(《前有樽酒行》),因而立即轉悲爲歡。儘管詩人在政治上並不“得意”,但此時興致高漲,在他看來,朋友間的聚會也同樣是人生中的快事,大家何不高高興興地痛飲一場呢!想到這,他頓生豪情,把希望寄託在未來,“天生”一聯更追加了“須盡歡”的理由,顯示了詩人對未來的信心,應當讀得擲地有聲;讀後宜作一頓(這裏的潛臺詞是“既如此,那就……”),爲詩中策一個高潮蓄勢。於是連呼“烹羊宰牛”,第一個高潮在“會當一飲三百杯”這句上,應當讀得豪氣十足,要用升調讀,“三百杯”一語尤當着力加以渲染。以上是詩的鋪墊部分,讀後可作稍長停頓。

3、酒到酣處,意興遄飛,李白禁不住呼朋引伴。“岑夫子”以下六句爲詩意轉換處,亦可視爲下面勸酒歌的引語,應當讀得親切,節奏逐漸加快,重音依次落在“將”“莫停”“歌”“傾耳聽”等字上,突出敬請之意。讀完,稍作停頓。俗話說酒多話多,歌的內容其實就是詩人借題發揮的牢騷話,也就是酒後吐真言。

4“鐘鼓”一句至結尾爲詩的主體部分,詩人藉此盡吐胸中塊壘,必須讀得酣暢淋漓,再現詩人狂放不羈的個性。“鐘鼓”二句是這支勸酒歌的主題,也是全詩主旨所在。這兩句有着明顯的取捨,他鄙棄“鐘鼓饌玉”的官宦仕途,當然也有部分自嘲;他選擇逃避,不滿,反抗。

鮮明的愛憎道出了詩人長期鬱積在胸的不平之氣,感情突然由歡樂轉爲憤激。

爲了讓自己“長醉不醒”的願望名正言順,他還援引“古來聖賢”來證明,比如孔子、孟子,屈原、賈生一類人,他們有經天緯地的才能而不爲統治者所用。詩人說他們“寂寞”,實際是說他們被世人冷落,是爲他們惋惜乃至抱不平。這是從反面來論證,“皆”體現了憤激。更有曹植——這是他十分景仰的人,他讚揚曹植的豪華酒宴,其實是爲曹植的生不逢時懷才不遇而嘆惋,而不平,同時兼以自況。這就加深了詩人的憤激之情。

5、既然明鑑歷史,選擇了長醉不醒,於是就痛飲狂歡了。“主人”兩句詩人反客爲主,直命沽酒,把值錢的家當全拿出去買酒,豪放之態如見。這種狂放,從實質上看,是詩人的悲之重、歡之濃和憤激之深的集中表現。讀後應稍作停頓,至“與爾同銷”可兩字一頓並放慢速度,再用誇張語調讀最後三字,“古”“愁”之後皆當有延長音——這是全詩的高潮。用全部家當買酒,不是消一般的兒女情愁,而是積澱了很多年很多世代的懷才不遇的鬱悶。所以須有強大的聲勢,才能顯示詩人的飄逸的風格。

(二)內容感知

《將進酒》是漢樂府曲名,李白這首詩雖用了舊題,卻能跳出前人窠臼,自創新意,把飲酒和對黑暗現實的批判結合起來,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賦予這個歷來被許多詩人歌唱過的詩題以積極的內容,這是值得重視的。

臺北學者散文家顏昆陽《想醉》中有一句話:“非醉不可的理由儘管很多,但眼淚與笑聲便可以說明一切,因此人們非醉不可的理由其實只有一個:有情。”

那麼請問這首詩中詩人的情到底包含那些呢?

首先對國家有情:忠君報國之情,不滿失望之情,

其次對自己有情:自我肯定之情,快意身心之情,也有志不得伸的苦痛。

四、藝術手法

1.誇張的寫法

詩中的有些誇張寫法是憑藉數字來表現的,例如用“一飲三百杯”表現豪飲,用“斗酒十千”表現酒價的昂貴,用“萬古愁”表現愁的深廣;有些則屬於感覺的誇大,如“黃河之水天上來”極言黃河源頭之高,“朝如青絲葛成雪”極言人生短促。諸如此類的誇張句都有力地說明詩人橫放傑出,用辭大膽,他人莫及,也表現了他那豪放飄逸的詩風。

2.起興(略)

五、板書

及時行樂,銷萬古愁

歡狂

韶光易逝,長醉不醒

人生苦短,斗酒十千

悲憤

六、作業(背誦全詩)

李白《將進酒》優秀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識記主要字詞,進行必要的詞語積累。

2、能力目標

聲情並茂的品讀詩詞,培養學生朗誦詩歌、鑑賞詩歌的能力。

3、素養教育目標

瞭解作者懷才不遇的苦悶和豪放不羈、樂觀自信的情懷。

【教學重點】

品讀詩詞,培養學生朗誦詩歌、鑑賞詩歌的能力。

【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由悲而歡而憤而狂放的複雜矛盾的思想情感。

【教學設想】

通過誦讀與探究討論來鑑賞作品。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授課步驟 自主地帶 互動空間 教師站點

導入新課

回憶中國古典詠酒詩,以酒與詩的“緣分”導入新課。

詩歌初讀

此詩氣勢豪壯,又情感起伏較大,學生自由誦讀,初步感悟。

討論並把握詩人複雜多變的思想情感

教師指導下,學生可個別誦讀,可集體誦讀。

1. 校正字詞。

2. 個別誦讀,教師指導。

3. 齊讀。

4. 體會文章情感。

教師適當指導,各組代表各抒己見。情感脈絡如下:

1、感傷之情:如“君不見”兩句。

2、歡樂之情:如“人生得意須盡歡──會須一飲三百杯”。

3、憤激之情:如“鐘鼓饌玉不足貴──斗酒十千自歡謔”。

4、狂放之情:如“主人何爲言少錢──與爾同銷萬古愁”。

教師根據學生朗讀情況及時指導誘發,營造高昂活躍的課堂氛圍。

教師適當引導,並相應補正。

誦讀指導

在教師的適當指導下,掌握詩歌朗誦的相關技巧,學會聲情並茂地朗誦詩歌。

適應着詩人情感的變化,朗誦時,可注意以下技巧:

1、注意節奏:例,“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節奏要適當加快。師範讀,生跟讀。

2、讀重音:例,“烹羊宰牛且爲樂,會須一飲三百杯。”“三百杯”須重讀,要讀得鏗鏘有力。生讀,師範讀,生集體跟讀。

3、讀四聲:例,“將進酒”,三字聲調要讀足,飽滿,教師示範。

4、拖長調:例,“五花馬,千斤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五花馬,千斤裘,呼兒將出換美酒”節奏要加快,“與爾同銷萬古愁”可兩字一頓,並加長音調。師範讀,生自讀。

在教師指導的基礎上,學生有感情的誦讀,學生代表展示誦讀。

根據詩人情感,點撥朗誦技巧,並示範誦讀。

課堂拓展、引申

藝術特色

分組討論,深入探究,賞析詩中經典名句。

相互討論

展示答案

例如:“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對於上述經典詩句,你是怎樣認識和理解的?(適當結合自己的專業)

根據教師引導,學生引申發揮。

學生思考:

本首詩歌哪些詩句運用了誇張的修辭手法?分別寫出了什麼?

參考答案如下:

1、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言黃河源頭之高。

2、會須一飲三百杯:言飲酒之多。

3、斗酒十千自歡鱈:言酒價之高。

4、與爾同銷萬古愁:言愁怨之深。

師生共同賞析經典名句。

引導、分析、補充

小結

號召學生繼承和發揚中國古典文化精華

佈置作業 結合自己的專業和本文作者所表現出來的樂觀自信的精神,寫一段文字來談談自己的感想。

檢測題目

一、下列加點的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

A.將領(jiàng) 將出(jiāng) 將進酒(jiāng)

B.金樽(zūn) 酌酒(zhuó) 千金裘(qiú)

C.饌玉(zhuàn) 戲謔(nuè) 岑夫子(cēn)

二、填空題

在這首詩中,詩人感情的發展變化極快,開頭四句寫 ,一落筆就寫黃河景象,有慷慨生悲之意。“人生”以下六句寫,“鐘鼓”以下六句寫憤激之情,“主人”句至結尾寫 之情。

三、下列對詩中的詩人形象分析不當的一項是( ):

A. 詩人懷着平生之得志,又逢老友相聚,縱酒狂歌,互訴衷腸,感到無限快樂。

B. 詩人大聲呼喊不喝上“三百杯”誓不罷休,表現他已暫時從悲感中突破,豪氣洋溢。

C. 詩人頻頻舉杯相邀,氣氛熱烈,酒到高潮,情不自禁狂歌起來。

D.詩人高歌后酒興更濃,不惜寶馬金裘換酒暢飲,活現慷慨爽快之態。

將進酒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誦讀詩歌,理解詩歌的基本內容;

2、把握詩歌的感情基調,理解其思想感情的複雜性;

3、理清詩歌中詩人情感變化的線索,背誦全詩。

教學重、難點:

領悟詩人“狂歌痛飲”豪放外表下的憤激之情。

教學方法:

誦讀、討論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中國有很多特色文化,而“酒”文化就是其中之一。在中國文學史上,詩與酒相從相隨,詩人與酒之間似乎有一種不解之緣。古來文人騷客,憑酒賦詩,留下多少名篇佳句。

曹操:“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王維:“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杜甫:“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李白:“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劉禹錫:“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然而,其中飲酒詩做得最好,也是最多的,恐怕要推詩仙李太白了。

杜甫在《飲中八仙歌》中說:“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在其《不見》中,杜甫還用“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來概括李白的一生。

可見,酒似乎與李白的一生緊密相連。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他的這首勸酒詩《將進酒》。

二、整體感知

過渡:學習詩歌的方法,重在誦讀。通過誦讀,我們才能感受到詩歌的音樂美和節奏美;通過誦讀,我們才能用我們的情感和心聲去感受詩人的情感和心聲。

下面,我們就來聽聽著名演員濮存昕是如何用他的聲音來詮釋李白含蘊於《將進酒》一詩中的情感的。

播放錄音。(點評:濮存昕的朗誦,帶有明顯的表演性質,雖非盡善盡美,但他對詩歌的節奏與情感的把握還是很不錯的)

在我們剛纔的聽讀過程中,濮存昕的朗誦在節奏和語調上有什麼特點?

明確:在節奏和語調上有一個快慢高低的變化起伏過程。

爲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與起伏?

明確:源於情感的變化與起伏。

那麼,詩人的情感又經歷了一個怎樣的發展變化過程呢?

板書:情感發展

下面請大家把你們的音腔打開,把你們的情感釋放出來,我們一起來把《將進酒》朗誦一遍。在誦讀的過程中,請大家用你們敏銳的直覺感知一下,詩人的情感經歷了一個怎樣的變化過程。

如果不能,學生自由誦讀,然後可以同桌之間討論,擬出作者情感發展線索。(3分鐘)

三、課文分析

悲傷

包括哪些句子?(前四句)

詩人“悲傷”什麼?(韶光易逝,人生短暫)

這種“韶光易逝”“人生短暫”的悲傷是如何體現出來的?

黃河水的“不復回”,表現韶光易逝。

以水來表現時光短暫。(《論語》: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頭髮“朝如青絲暮成雪”,表現人生短暫。

在表現“悲”的時候,運用了哪些手法呢?(誇張、比喻、對比)

還有一種手法。詩人通過對黃河這一自然景物的描寫,渲染出一種悲傷的氣氛,寄寓了詩人的情思。這樣的手法是?(起興。《孔雀東南飛》:“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

小結:詩歌前四句,綜合運用了多種表現手法,表現了詩人對韶光易逝,人生短暫的感傷。那麼,誦讀時應該用什麼樣的語調?(如課後誦讀提示所言:前兩句有挾天風海雨而來之勢,故慷慨有之。但詩人這裏是慷慨生悲——沉鬱)(單讀,點評)

那麼,作者在文中一直感傷下去了嗎?

歡悅(灑脫)

你是怎麼看出詩人並沒有把對人生短暫的感傷繼續下去的?

明確:“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這一句表現的是怎樣的人生態度?

明確:及時行樂。

過渡:有詩云:“一杯清酒聚知音,半生相知有幾人。”如今,三位摯友相聚在一起,正好開懷暢飲,故而要“烹羊宰牛且爲樂,會須一飲三百杯”。(誇張,表現友人相聚之樂)所以,這一個小節,表現的情感應該是?(關鍵詞)

板書:歡悅(或灑脫或歡樂)

那麼,這一小節應該以怎樣的語調來讀?(慷慨激昂,讀出歡悅與灑脫勁)(齊讀)

不經意中,哪一個句子被大家重讀了?(“天生我材必有用”)

“天生我材必有用”是什麼意思?你認爲這一句包含哪些含義?

1、表現出詩人充分的自信,從“必”可以看出。表現出詩人儒家的那種渴望積極用世的心情。正所謂:“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那麼,又爲何不爲這樣一個充滿希望的未來而舉杯痛飲呢?即使破費千金又算得了什麼——“千金散盡還復來”!這又是一個高度自信的驚人之句,能驅使金錢卻又不被金錢所驅使,足令天下的凡夫俗子咋舌啊。

2、結合當時詩人的生活背景,詞句也暗示了詩人的懷才不遇。

小結:但無論是自信,還是自傷懷才不遇。我想,這也許都會是李白飲酒的一個誘因吧。

過渡:(教師讀勸酒過程)中間是勸酒的過程,引出勸酒辭。(學生齊讀勸酒辭的內容)

將進酒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1、把握詩歌的感情基調,理清詩歌情感變化線索,理解其思想感情的複雜性(貌似消極行樂實則渴望用世)。

2、探究詩人狂放性格的由來,體味本詩體現的浪漫主義風格。

教學重點、難點:

體味詩人跌宕起伏的感情;探究詩人狂放性格的由來。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請大家猜一個簡單的謎語:酉時下大雨。(酒)

“酒”是一種文化,它與中國古代詩人似乎結上了不解之緣。他們或仗酒力助發豪興,舉杯而靈感紛來;或借酒來排遣愁緒,飲酣而筆底奔騰。無數名句佳篇都與灩灩美酒相互輝映。杜甫在《飲中八仙歌》中說:“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在《不見》還用“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來概括他的一生。現在就讓我們來欣賞李白的一首勸酒詩《將進酒》。(朗誦全詩)

(二)簡介背景

我們在學習《夢遊天姥吟留別》的時候知道,唐玄宗天寶三年(744),詩人被排擠出長安後,又重新踏上了雲遊祖國山河的漫漫旅途。《將進酒》這首詩則是作於唐玄宗天寶十一年(752)。距詩人離開長安已達八年之久。當時,他跟好朋友岑勳應邀住在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做客。三個好朋友登高飲宴,借酒放歌,抒發情懷。

(三)解題

“將進酒”原是漢樂府的曲名。將,讀qiāng,“請”“願”的意思。“將進酒”意即“勸酒歌”,多以飲酒放歌爲內容。李白的這首詩是借用樂府舊題,來抒發自己內心的情感。

(四)整體感知

李白這首詩雖用了舊題,卻能跳出前人窠臼,自創新意,把飲酒和對黑暗現實的批判結合起來,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賦予這個歷來被許多詩人歌唱過的詩題以積極的內容,這是值得重視的。但是,李白的狂歌痛飲畢竟是一種消極行爲,這是他的傲世態度和豪放不羈的個性使然,是無法改變的。杜甫在結識他之初就看出了這一點,曾試圖說服他,寫道:“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爲誰雄?”(《贈李白》)杜甫這個批評是正確的,但我們也不可忽視李白的飲酒詩中仍包含着積極的內容。

給學生五分鐘朗誦全文(先自由讀,再1齊讀),要求其注意作者的感情變化(讀後點評)。

(五)鑑賞要點

1、三種主要情感

(1)顯示了詩人對未來充滿無限的信心: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2)流露出人生苦短,及時行樂之意: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3)表達詩人蔑視權貴,盡吐鬱積在胸的不平之氣: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2、感情上大起大落

這首詩中,詩人感情的發展變化極快,可分四個層次:

開頭四句寫悲壯之情。

(詩人一落筆就寫黃河景象)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作者似乎一下子就把讀者指引到波濤洶涌的黃河岸邊,觀賞水從天來,東流入海的壯觀景象。)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這兩句極言人生短促。)

開頭四句運用誇張的修辭有慷慨生悲之意,這是非同尋常的。

之前,詩人寫黃河,頗能顯示它的宏偉氣魄和浩大聲勢,如“黃河如絲天際來”“洪波奔流射東海”(《西嶽雲臺歌送丹丘子》),“黃河西來決崑崙,咆哮萬里觸龍門”(《公無渡河》)等,其基調是壯;這次則不同——詩人彷彿站在高山之巔,頃刻間就着遍了它的萬里流程,因有“不復回”之嘆,儘管也寫出了黃河的氣魄之大,其基調卻是悲。由此聯想人生,詩人頭腦中便出現了這樣一幅圖景:高堂之上,人們對鏡自視,兩鬢斑斑,真是“不知明鏡裏,何處得秋霜”(《秋浦歌其十五》)。流光易逝,人的一生竟像朝暮之間一樣短促啊!至此,詩人的悲意更濃了。

感情朗讀(自己先示範,後學生齊讀)

但詩人深知“白髮如絲悲何益”(《前有樽酒行》),因而立即轉悲爲歡。所以“人生”以下六句轉而寫歡樂之情。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爲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儘管詩人在政治上並不“得意”,但在他看來,朋友間的聚會也同樣是人生中的快事,大家何不高高興興地痛飲一場呢!想到這,他頓生豪情,相信自己將來必能作出一番事業,對區區金錢也毫不在意。於是連呼“烹羊宰牛”(此處用典:“烹羊宰牛且爲樂”語本曹植《箜篌引》),準備像東漢大學者鄭玄那樣“一飲三百杯”。“且爲樂”就是姑且作樂,也就是把不愉快的事情丟開不想。(提問:詩人的這種歡樂是真實的嗎?僅僅爲了一醉方休嗎?)詩人這種歡樂感情是真實的,也是高尚的,不同於凡夫俗子的只圖一醉方休,因爲他說出了“盡歡”的正當理由。

女生感情朗讀。

“鐘鼓”以下六句寫憤激之情。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古來聖賢皆寂寞,

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鐘鼓”本意指樂器,這裏做“擊鼓作樂”解;“饌玉”指精美的食品。“鐘鼓饌玉”在這裏是富貴利祿的代稱。

待到酒宴開始,詩人舉杯勸飲,他的感情突然由歡樂轉爲憤激,這是因爲他要藉此把長期鬱積在胸的不平之氣一齊宣泄出來。他鄙棄那結黨營私、排斥賢能的豪門貴族集團,因而說“鐘鼓饌玉不足貴”;他憎恨這些人的黑暗卑污行徑,因而說“但願長醉不復醒”—一這兩句詩可以說集中地表現了他自離開長安至今的憤激之情。但這又不僅是爲了一己遭遇,他還想到了“古來聖賢”(其中大概有孔子、孟子一類人,也有屈原、賈生一類人),他們有經天緯地的才能而不爲統治者所用。(提問:詩人說他們“古來聖賢皆寂寞”,是不是否定他們呢?)不是!這是爲他們惋惜乃至抱不平。尤其是曹植——這是他十分景仰的人,他讚揚曹植的豪華酒宴,其實是爲曹植的懷才不遇抱恨終生而嘆惋,兼以自況。這就加深了詩人的憤激之情,爲結尾說的“萬古愁”埋下了伏筆。(這裏要注意,此處用典:“陳王昔時宴平樂”語出曹植《名都賦》:“歸來宴平樂,美酒鬥十千”。)

男生感情朗讀。

“主人”句至結尾寫狂放之情。

主人何爲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

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五花馬:唐朝開元天寶年間講究馬的裝飾,會把馬的鬣鬃剪成花瓣,剪成三瓣的叫三花馬,五瓣的就叫五花馬。在這裏指名貴的馬。

這一層寫詩人要將一切價值昂貴之物都拿來“換美酒”,而且是“徑須沽取”,要毫不猶豫的去買,這就反客爲主了,真是狂放到了極點。(提問:這種狂放是不是可信的,爲什麼?)這是可信的,因爲上文說過“千金散盡還復來”。這種狂放,從實質上看,是詩人的悲之重、歡之濃和憤激之深的集中表現。至此,再用“同銷萬古愁”來結束全詩,自有水到渠成之效。

全體齊讀。

3、小結:

全詩緊緊圍繞一個“酒”字,感情跌宕起伏:悲壯——歡樂——憤激——狂放(初讀一兩遍,會覺得它豪氣十足,但弄清詩人感情發展的脈絡以後,就會看出詩人的憤激之情是占主導地位的。確切地說,豪放只是它的外殼,而內核則是憤激)。

而這所有的情感又都是基於一個“愁”字,作者因愁而悲嘆時光易逝,因愁而縱酒作樂,因愁而慷慨憤激,也因愁而狂放失態。

這萬古的愁從何而來呢?請同學們結合背景,結合你所瞭解的李白。(找同學回答)

4、探究詩人狂放性格的由來。

(1)政治遭遇(詩人李白的政治夢想與詩人的秉性、情趣、個性的人格)

這首詩大約作於天寶十一年(752年),這一年,李白已經51歲,八年之前,李白到長安尋求功名,進入到統治中心以後,他原本以爲能夠幹一番事業。然而現實卻不容許他這樣做,所以現實的政治遭遇使他鬱郁不得志。

(2)人生理想與現實之間的矛盾

李白的身上浸透着儒家思想的血液,“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李白畢生的追求,是李白的一個夢,然而,當無法企及的現實無情地擺在李白麪前時,他的夢碎了。於是,他開始縱酒,他開始狂歌,開始了永遠沒有盡頭的愁苦。文中他以聖賢自稱,以喝酒排解內心的苦悶,以縱酒來對抗現實的齷齪,以精神的曠達來張揚自己的個性。因爲他是謫仙人,所以他必定擁有恣情傲物的權利。酒是引子,愁是血液,狂是脊樑。

(3)對絕對自由的嚮往與現實性的矛盾

錢穆先生的《中國文學論叢》中這樣寫到“……(李白)自己的生命還想要超出世間。……他的境界之高,正高在他這個超人生的人生上。”他內心深處所期望的不是在現世規則之下對他人的控制,而是扔掉規則對宇宙萬物的掌握。或者說,他最想做的不是可做之事,而是不可完成之事。他因“不可完成”而豪情萬丈,也由於相同的緣故而倍受打擊。

正是以上的種種原因是的李白成爲了一個複雜的、立體的自我,成爲了宇宙間一個大寫的“人”字。

這種複雜的個性體現在詩歌之中,則是快、狂、逸、達。

(再根據遭遇和矛盾齊讀課文)

(六)全文總結:

李白是詩人,是酒仙。詩人的思維是穿越今古的羅盤,承前一千年,啓後一千年。詩人搖擺的身軀不羈於長安城內的鶯歌曼舞,犀利的目光明亮於唐代以後悠悠千載。詩人放蕩的思緒飄蕩於崇山峻嶺之間,遊弋於碧波萬傾之中,面對無人理解的苦惱、傷楚、迷頓,還不如“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來得瀟灑自在。即使是酩酊大醉,忘記昨天今天和明天,把歷史當作下酒菜,裹卷在酒杯中頹然而廢,只在某個月夜輕輕嘆息一聲,吟起“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這就是李白,這就是那個把包羅萬象的軀體釋放於長天大地的李白,這就是那個醉出一個詩仙,灑出千古詩章的李白。

讓我們還是用余光中先生的詩句來結束我們的李白之旅吧:

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給學生十分鐘,練習背誦。注意作者的感情。)

(七)佈置作業:

1、背誦。

2、小作文:我眼中的李白。

《將進酒》教案教案 篇五

張宏鋒

教學目的(1)理清詩歌情感變化線索,理解貌似消極行樂實則渴望用世的複雜情感。

(2)體味詩歌頗具特色的起興和誇張手法的運用,領會李白淋漓暢快的浪漫主義詩風。

(3)瞭解相關的詠酒詩篇及酒文化。

(4)背誦全詩。

教學重點、難點:體味詩人感情的跌宕起伏,探究詩歌的藝術手法。

教學準備:製作多媒體課件,印發有關材料。

材料一:李白生平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靜寧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葉(今吉爾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馬克附近)。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縣(今四川江油)青蓮鄉,二十五歲起“辭親遠遊”,仗劍出蜀。天寶初供奉翰林,因遭權貴讒毀,僅一年餘即離開長安。安史之亂中,曾爲永王璘幕僚,因璘敗系潯陽獄,遠謫夜郎,中途遇赦東還。晚年投奔其族叔當塗令李陽冰,後卒於當塗,葬龍山。唐元和十二年(817),宣歙池觀察使範傳正根據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遺願,將其墓遷至青山。有《李太白文集》三十卷行世。

材料二:李白詩作選

客 中 作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瑚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山中與幽人對酌

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

哭宣城善釀紀叟

紀叟黃泉裏,還應釀老春。夜臺無李白,沽酒與何人?

注:(1)老春,酒。(2)夜臺,陰間。

行路難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籌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黃河西來決崑崙,咆哮萬里觸龍門。

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秋浦歌

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裏,何處得秋霜。

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 ——《臨路歌》

驊騮拳跼不能食,蹇驢得志鳴春風。 ——《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

功名富貴若長在,漢水亦應西北流。 ——《江上吟》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夢遊天姥吟留別》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下獨酌》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裏。——《把酒問月》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 ——《贈裴十四》

西嶽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 ——《西嶽雲臺歌》

我本不棄世,世人自棄我 ——《送蔡山人》

才力猶可倚,不慚世上英 ——《東武吟》

材料三:杜甫詩二首

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飲中八仙歌》

不見 杜甫

不見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

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匡山讀書處,頭白好歸來。

教學過程

課間音樂(幻燈片1、2)

一、導入  新課

請大家猜一個簡單的謎語:酉時下大雨(酒)

“酒”是一種文化,它與中國古代詩人似乎結上了不解之緣。他們或仗酒力助發豪興,舉杯而靈感紛來;或借酒來排遣愁緒,飲酣而筆底奔騰。無數名句佳篇都與灩灩美酒相互輝映。杜甫在《飲中八仙歌》中說:“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在《不見》還用“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來概括他的一生。(幻燈片3)

同學們能說出李白的關於酒的詩句嗎?(學生髮言,幻燈片4、5、6)

現在就讓我們來欣賞李白的一首勸酒詩《將進酒》。(板書課題:將進酒)

二、學習目標(幻燈片7)

本堂課我們爭取達成以下學習目標

(1)理清詩歌情感變化線索,理解貌似消極行樂實則渴望用世的複雜情感。

(2)體味詩歌頗具特色的起興和誇張手法的運用,領會李白淋漓暢快的浪漫主義詩風。

(3)瞭解相關的詠酒詩篇及酒文化。

(4)背誦全詩。

三、配樂朗誦(幻燈片8)

四、學生自讀,整體感知

1.佈置思考題:如何鑑賞詩歌,今年的大學聯考題爲我們提供了一種途徑,就是抓住“詩眼”。這首詩的“詩眼”是哪一句呢?下面請同學帶着這個問題自讀詩歌,整體感知。(板書:感知思想內容)

2.學生自讀

3.學生回答思考結果(估計回答有多種)

4.討論:你爲什麼找這一句?聯繫你所學過的、知道的李白詩歌稍加說明。

回答一:“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詩歌從這一句點酒入題,雖沒有用一“酒”字,但詩人用“金樽”“對月”這樣的形象語言,更把飲酒行樂詩意化了。詩中的李白認爲人生只要能開懷暢飲,便無所遺憾了。聯繫前面“朝如青絲暮成雪”的人生苦短的悲感來看,似乎反映了一種及時行樂的思想。

回答二:“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這一句表明詩人渴求建功立業,渴望有所作爲,並且高度自信。“有用”而“必”,這是何等自信!簡直像是人的價值宣言。因此在貌似消極的現象中露出了深藏其內的一種懷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積極的本質內容來。在《行路難》的最後他不是堅信“長風破浪會有時”嗎?爲這樣的未來痛飲高歌,破費又算得了什麼——“千金散盡還復來”。所以這一句便成了全詩中最精彩奪目的詩句。

回答三:“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李白懷用世之才,立志治國安邦,卻“抱利器而無所施”,而碌碌之輩反竊居高位,所謂“驊騮拳不能食,蹇驢得意鳴春風”,心理怎能平衡?說“富貴不足貴”決不是李白的由衷之言,而是他失望憂憤之極的反語。在《江上吟》中說:“功名富貴若長在,江水也應西北流。”在《夢遊天姥吟留別》中他更是憤怒地喊道:“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所以這兩句,可看做統攝全詩的中心句。正因爲其人生目標不能實現,厭見污濁的現實,他才借酒麻醉自己,以減輕愁苦。

5.小結

同學們的回答很好,其實同學們的有不同的看法,正是李白矛盾苦悶複雜的內心體現。李白生活在盛唐,但就在“開元之治”如日中天之際,唐玄宗就已開始失去勵精圖治之心,封建統治階級漸漸脫下開明的外衣,朝廷廣開才路的詔令也越來越變成一紙空文。不過在“安史之亂”前,陰影還潛伏在光明下面。因此,他一方面對唐王朝產生了懷疑和失望;一方面又對它還抱有很大幻想。一方面感到青春易逝,功業未成,而自悲自嘆;一方面又覺得來日方長,此生還大有可爲,而自慰自解。所以在他的詩歌中就出現了明暗交錯、悲歡雜糅的調子。“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是一種消極避世,“但願長醉不復醒”也是一種消極避世;“長風破浪會有時”是渴望用世,“天生我才必有用”則是渴望用世。

6.集體朗讀(板書:苦悶矛盾)

五、討論藝術手法

過渡語:好的藝術作品講究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統一,豐富的內容、深刻的思想常常需要精妙的藝術手法來表現和承載。下面我們來看看詩人矛盾、苦悶的內心通過什麼樣的手段來表達。請大家展開討論,找出相應的詩句並分析。(板書:解讀藝術手法)

1.討論

(1)比興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這是古詩中常用的“比興”手法。古人常以流水比年逝,一去不返,如李煜詞“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又以黃河的偉大永恆興起對生命渺小短暫的喟嘆,抒發“巨人式的感傷”。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源遠流長,自高原奔瀉而下,似從九天而落,其浩大的聲勢,令古今文人震撼激動。李白寫黃河的詩句還有“黃河西來決崑崙,咆哮萬里觸龍門”“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西嶽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等。而尤以“黃河之水天上來”最膾炙人口,成爲讚美黃河的千古名句。

(2)誇張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是空間範疇的誇張。“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是時間範疇的誇張。前一句把壯浪的說得更壯浪,後一句把短暫的說得更短暫,形成反向的誇張,既有比意,又有反襯作用。

“會須一飲三百杯”,極度誇張,這是多麼痛快的宴飲,又是多麼豪壯的詩句。

“斗酒十千恣歡謔”,一斗酒價值十千錢,極度誇張,極言名貴。

“與爾同銷萬古愁”,愁思之深,感情之奔涌,非如椽巨筆不能爲之。

2.小結

(板書:比興誇張)這首詩之所以給人以奔放豪邁的印象,與比興、誇張手法的運用很有關係。讀者明知這些詩句所包含的意緒是悲涼的,但卻感到它們被表達得氣勢磅礴。這些詩句正如受傷雄獅的悲吼,照樣能震盪山林,而決不是秋蟲在窗下哀鳴,枯草在風中瑟縮。

六、指導背誦

前人的經驗告訴我們,欣賞詩歌最好的手段莫過於朗誦了,接下來讓我們在前面分析理解的基礎上背誦這首詩。

遵循感情發展的線索會幫助我們記憶,縱觀全詩,圍繞一“酒”字,感情跌宕起伏:悲傷(1—4)樂觀(5—8)狂放(9—14)憤激(15—22)更狂放(23—27)愁苦(28)

悲 樂 狂 憤 狂 愁(幻燈片9)

(學生單獨背誦、齊背)

七、總結創作風格

說到李白詩歌的創作風格,我想大家都知道是浪漫主義,不過在浪漫主義詩人中,風格也並不是完全相同的,就如同屬豪放派的蘇軾和辛棄疾的詞作風格不完全相同一樣。李白的浪漫主義風格具體表現爲什麼特點呢?

宋代著名詩歌評論家嚴羽說,別人寫詩是用筆一句一句寫下來,李白則只要把心裏那股氣一張口噴出來就行了。這個比喻真是恰到好處。

中國臺灣詩人余光中的一首《懷李白》就這樣寫道:

“酒入豪胸,七分釀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嘯成了劍氣,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幻燈片10)

這首詩借“酒”渲染了李白豪放不羈的性格和曠世的詩才,而李白豪放不羈的性格在其詩作中更是得到了充分的展現。這首詩便以雄偉形象的起興,和極度的誇張,一吐胸中塊壘,很好地展現了詩人性格,體現了飄逸豪放、流暢自然的浪漫主義的創作風格。(板書:領悟創作風格:浪漫主義)

八、比較閱讀

下面讓我們看一首唐代另一位天才的浪漫主義詩人李賀的《將進酒》。比較一下兩首《將進酒》,看看在創作上有何不同。(幻燈片11)

將進酒 李賀

琉璃鍾,琥珀濃,小槽酒滴真珠紅。烹龍炮鳳玉脂泣,羅幃繡幕圍香風。吹龍笛,擊鼉鼓。皓齒歌,細腰舞。況是青春日將暮,桃花亂落如紅雨。勸君終日酩酊醉,酒不到劉伶墳上土!

1.思想內容方面:這首詩的詩眼你這爲應該是哪一句,爲什麼?相比之下,你認爲兩首《將進酒》哪一首寫得更好,爲什麼?

參考:應當是“況是青春日將暮,桃花亂落如紅雨。”這句說何況正值暮春時節,嬌豔鮮紅的桃花零落如雨,令人感觸到時光奔逝,生命短促,所以纔有“勸君終日酩酊醉”這樣勸人及時行樂的句子。

李白說“行樂須及春”,如果說前面寫的是行樂,那麼這兩句意味“須及春”。這與李白“人生得意須盡歡”有着極爲相似之處,但相比之下,那種理想與現實碰撞而產生的痛苦情緒似乎更爲沉重,而那種“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傲氣和自信則在這裏是幾乎看不到了。這與李賀本人的遭遇和思想有關係,他是一位二十七歲便夭折的天才,自幼體弱,相貌近乎醜怪,卻有一顆非常早慧而敏感的心。他算是有貴族的血統,但家道早已衰微。他因遭受打擊,連進士考試都未能參加,後來只得到一個從九品的小小官職。羸弱多病的體質和不幸的遭遇使他的思想十分傷感。他雖也有遠大的抱負,更懷着對於生命的深深眷戀,卻常常感覺到前途迷茫和年華流逝的恐懼。這首詩正是此種眷戀和恐懼的產物,從中我們可看到一個封建社會青年詩人才華橫溢而帶有病態的內心世界。

兩首詩歌的高下,當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若論詩歌的境界,李白詩的高度是極少有人能企及的,包括李賀。

2.藝術手法方面(課後思考)

(1)多用精美名物,辭采瑰麗,綜合運用多種修辭手法,有豐富的形象暗示性,詩歌形式富於繪畫美。

(2)省略敘寫語言,筆下形象在空間內作感性顯現,自成完整意境,有如電影“蒙太奇”,啓迪讀者聯想。

(3)結構奇突,結尾二句在前文關於人間樂事的瑰麗誇大的描寫基礎上,猛作翻轉,出現了死的意念和“墳上土”的慘淡形象,有力地表現了詩歌的主題。

九、佈置作業

1.背熟李白《將進酒》

2.就李賀《將進酒》的藝術手法寫一篇賞析性小作,題目自定。

(回放配樂朗誦幻燈片,下課。)

十、板書設計

將 進 酒 李白

感知思想內容:矛盾苦悶

解讀藝術手法:比興誇張

領悟創作風格:浪漫主義

作者郵箱:

[1]

高二《將進酒》優秀教案 篇六

教學重點

1.體會李白詩歌的浪漫主義風格

2.瞭解李白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苦悶和激憤之情

3.把握全詩的感情基調

教學難點

1.把握全詩由悲而歡而激憤而狂放的感情基調

2.鑑賞全詩。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杜甫有一首詩爲《飲中八仙歌》,內容如下:

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提問:讀過詩後,你能通過這四句詩感受到李白的形象嗎?

明確:詩酒同李白結了不解之緣,李白自己曾說過“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興酣落筆搖五嶽”。杜甫描寫李白的幾句詩,笑出了李白的嗜好和詩才。李白嗜酒,醉中往往在“長安市上酒家眠”。李白醉後,豪氣縱橫,狂放不羈,即使天子召見,也不是那麼畢恭畢敬,誠惶誠恐,而是自豪地說:“臣是酒中仙!”而這首《將進酒》正是李白所作的一首勸酒歌。

二、寫作背景介紹

本詩約作於天寶十一載(752年)李白“賜金還山”之後。他當時與友人岑勳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潁陽山居爲客,三人嘗登高飲宴,這首詩可能是三人飲酒宴上的祝酒辭。

三、分析鑑賞

提問:李白的詩歌風格一向是豪邁不羈的,你認爲這首詩和他的一貫風格有區別嗎?

明確:這首詩有豪放之情,但又不只於豪放之情。這首詩中詩人的感情變化極快。

(參見人教社《教師教學用書》152頁)

提問:你能簡單總結一下這首詩感情的起伏變化嗎?

明確:詩的開頭悲嘆人生短促,轉眼即是百年。接着因悲尋歡,想要痛飲一場。然後轉入正題,聯繫自己遭遇,借酒抒發憤世嫉俗之情。結尾變得狂放,要將這種種複雜的心緒統一爲“萬古愁”,一同消除、忘卻。

四、寫作特點

提問:本詩你讀來有何感覺?

明確:略

提問:以往我們學習的古詩多以七言爲主,那麼這首詩有什麼特點呢?

明確:通篇以七言爲主,而以三、五、十言句“破”之,參差錯落。且詩句以散行爲主,又以短小的對仗語點染、節奏疾徐多變,奔放而流暢。

五、學生誦讀全詩

六、作業

課後練習第二題。

板書設計

將進酒

李白

李白《將進酒》優秀教案 篇七

教學目標:

1、誦讀詩歌,理解詩歌的基本內容;

2、把握詩歌的感情基調,理解其思想感情的複雜性;

3、理清詩歌中詩人情感變化的線索,背誦全詩。

教學重、難點:

領悟詩人“狂歌痛飲”豪放外表下的憤激之情。

課時安排:

1課時。

一、導入新課。

在中國文學史上,詩與酒相從相隨,幾乎有一種天生的緣分。中國詩人大多愛喝酒。許多詩人因酒忘卻人世的痛苦憂愁,因酒在自由的時空中盡情翱翔,因酒而丟掉面具口吐真言,因酒而成就傳世佳作。李白好飲,也善飲,這有杜甫詩爲證:“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唐代的天才詩人李白尤爲突出。他是“詩仙”,又自稱是“酒中仙”,時人也號之曰“酒聖”。古時酒店都愛掛上“太白遺風”、“太白世家”的招牌。且沿用至今。他一生寫下了許多詠酒的詩篇。他的《將進酒》就是酒與愁經過心理反應後留下的結晶。

《將進酒》是一支勸酒歌,是漢樂府曲名,大約作於李白以梁園(開封)爲中心的十載漫流期間。詩中記李白與岑勳、元丹丘相聚飲酒之事。岑勳,李白稱他爲“相門子”。元丹丘是當時著名的隱士,主要隱居地在嵩陽。

二、教師範讀(注意讀音、節奏)

誦讀指導:

這首詩,詩人感情的大起大落是一個顯著的特點,這就是豪放的表現。誦讀時應適應着詩人感情的變化來選擇不同的聲調,要注意詩中節奏的變化。

①起興:開頭用“君不見”領出,要讀得從容、親切。“黃河”一聯用了比興手法,“天上來”極言黃河源頭之高,“不復回”隱含韶光易逝之意,均須重讀。“高堂”一聯說及人生,“悲白髮”嘆意極濃,“悲”字應重讀。這兩聯把天地人生都說到了,境界極其闊大,應讀得很有聲勢,有慷慨生悲的韻味。

②入題:節奏要逐漸加快。“人生”一聯,“盡歡”和“空對月”須重讀。“天生”一聯顯示詩人對未來的信心,應讀得擲地有聲。“會須”句要用升調讀,讀得豪氣十足。

③舉杯勸酒:應讀得親切,節奏逐漸加快。

④勸酒辭:須讀得酣暢淋漓,再現詩人狂放不羈的個性。“鐘鼓”二句是勸酒歌的主題,也是全詩的主旨,應讀得從容。“不足貴”“不復醒”用極強音讀。“古來”兩句以抒情方式說明“不復醒”的理由,上句宜輕讀,下句宜重讀。“陳王”兩句援引古人飲酒情形,用敘述語調讀,重音落在“恣歡謔”上。“主人”兩句,前句宜輕讀,後句詩人反客爲主,直命沽酒,宜重讀。“五花馬”三句當快讀,“與爾同銷”可兩字一頓並放慢速度,“萬古愁”三字要用誇張語調讀。

三、學生自由朗讀,誦讀感悟。

此詩氣勢豪壯,又情感起伏較大,可先指導個別同學朗讀,再採用齊讀的方式。教師可根據學生朗讀情況及時指導誘發,營造高昂活躍的課堂氛圍。然後瞭解學生對詩歌的初步感悟程度。並結合註釋瞭解大意。學生練習朗讀。

四、整體把握:

1、一個驚心動魄的開端:“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一從空間誇張,一從時間誇張。真是“巨人式的感傷”。

2、兩處用典:(1)烹羊宰牛且爲樂(語本曹植《箜篌引》)(2)陳王昔時宴平樂。(語出曹植《名都賦》。)

3、三種主要情感:(1)顯示了詩人對未來充滿無限的信心。(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2)流露出人生苦短,及時行樂之意。(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3)表達詩人蔑視權貴,盡吐鬱積在胸的不平之氣。(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4、感情脈絡的四個層次:(1)感傷之情:如“君不見”兩句。(2)歡樂之情:如“人生得意須盡歡――會須一飲三百杯。”(3)憤激之情:如“鐘鼓饌玉不足貴――斗酒十千自歡謔。”(4)狂放之情:如“主人何爲言少錢――與爾同銷萬古愁。”

五、賞析

1、名句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賞析:“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這不是李白的獨創,早在春秋時代問世的《論語》就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的記載;漢樂府《長歌行》有詩云:“百川東入海,何日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獨傷悲。”告戒世人:光陰易逝難回頭,莫讓年華付水流。宋代豪放派詞人蘇東坡高唱“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以及《三國演義》中的“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都是我國古代“流水文化”的擴展和延續。《將進酒》一開篇,就把作者的視線引到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既描寫了大河奔騰的壯觀景象,又抒發作者“逝者如斯”的傷感。至於“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如青絲暮成雪。”與作者的《秋浦歌》“白髮三千丈,緣愁是個長;不知明鏡裏,何處得秋霜。”則有異曲同工之妙。詩歌開頭這兩句,不僅爲下面的“萬古愁”埋下了伏筆,也爲李白的“開懷暢飲”提供了充足的藉口。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進還復來。

賞析:“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進還復來。”這是後世多少仕途失意者的自 慰之辭。那時“千金”尚未“散盡”雖有懷才不遇的失落感,但“直掛雲帆濟滄海”的幻想還依稀可辨。八年之後,即公元752年,李白寫《將進酒》時,當年“直掛雲帆濟滄海”的夢想已化爲泡影,所謂“天生我材必有用”實際上並未受到重用,所謂“千金散進還復來”實際上並不見來,仕途上的失意,生活上的困苦,“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宋代詞人李清照語)由此可見,“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進還復來。”表面豪爽,暗藏憂愁。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賞析:“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這兩句詩反映了作者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鐘鼓”本是一種樂器,在這裏是擊鼓作樂之意,“饌玉”是指精美的食品。在封建時代,只有衣食無憂的達官貴人才有閒情逸致沉溺於聲色犬馬之中,享受山珍海味之美。李白不羨慕達官貴人的生活,實際是對權貴們的一種蔑視,這是封建社會的讀書人最可寶貴的性格。這種不隨波逐流的叛逆性格在作者的另一首詩《夢遊天姥吟留別》中也有所表現:“……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動流水,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催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當然,有骨氣,不等於沒有憂愁。李白在蔑視權貴的同時,一種難言的惆悵也在心中涌動,他想通過“長醉不復醒”來忘卻懷才不遇的痛苦,但醉酒真能解愁嗎?李白在《宣州謝眺樓芡餞別校書叔雲》一詩中作出了明確的回答:“……抽刀斷水水更流,借酒澆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得意,明朝散發弄扁舟。”我們可以想象,一個滿腹惆悵的人,當他一心解愁卻又無法解愁的時候,內心是怎樣的愁苦啊!表面上開懷暢飲,實際上愁箭穿心,這就是《將進酒》中的李白!

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

賞析:在《將進酒》中,李白像一個大哲學家,對生活中的許多問題進行了哲學化的概括。“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就是作者在“飲”與“名”的問題上作出的結論。李白彷彿站在歷史的最高點上,指點古代聖賢的功過是非。我們暫且不論他那“唯有飲者留其名”的高見帶有多少歷史依據,只說他與“陳王”的“深情厚意”。在中國歷史上,寂寞的聖賢不可勝數,作者爲什麼就提到“陳王”呢?我們從陳王的生平可以略知一二。陳王就是三國時候的曹植,他才華橫溢,志向遠大,但由於“任性而行,飲酒不節”最終沒有得到父親曹操的重用。“曹子建七步成詩”是著名的文學典故,他的《七步詩》家喻戶曉:“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與曹植一樣,李白也有一段不堪回首的身世:他初入長安,抱濟世之志,卻爲小人排擠,最後落個“賜金還山”的下場。他對曹植情有獨衷,大加讚賞,也許是同病相憐的緣故吧。

2、藝術手法:奇特的想象,大膽的誇張

(1)這首詩的基調是憤激,詩人感情的發展變化極快。

①開頭四句寫悲。李白和朋友開懷暢飲的潁陽離黃河不遠,因此作者以黃河起興。黃河自西而來,如從天而降,一瀉千里,直奔東海。上句寫大河之來,上句寫大河之去,形成詠歎味。接着四句向人們喻示時光流逝迅疾,一去不返,人生由青春至衰老不過“朝”“暮”間事。兩個長句,既用比喻――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用反襯――以黃河的偉大永恆襯托生命的渺小脆弱,更從空間和時間兩方面誇張。這個開端可謂悲感已極。

②“人生”以下六句寫歡。“人生”兩句由“悲”而翻作“歡”“樂”。詩人漸趨狂放。朋友間的聚會是人生中快事,“金樽”“對月”將飲酒詩化了,“莫使”“空”的雙重否定句式代替直陳,語氣更爲強烈。“天生我材必有用”是令人擊節讚歎的句子,相信自己一定能作出一番事業,對區區金錢也毫不在意。作者寫了盛宴,“一飲三百杯”。

③“鐘鼓”以下六句寫憤激之情。酒宴開始,詩人的感情由歡樂轉爲憤激,藉以渲泄心中的不平。“鐘鼓饌玉”“不足貴”是出於憤慨。“古來”兩句亦屬憤語。說到“惟有飲者留其名”,便舉出“陳王”曹植作代表,因爲曹植是他景仰的人。他爲曹植的懷才不遇抱恨終生而嘆惋,兼以自況。

④“主人”句至結尾寫狂放之情。

(2)誇張的寫法。這首詩具有震撼古今的氣勢和力量,與誇張手法的運用不無關係。詩中有些誇張是憑數字表現的,有些屬於感覺的誇大。“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作者似乎一下子就把讀者指引到波濤洶涌的黃河岸邊,觀賞水從天來,東流入海的壯觀景象,讀者在領略詩句內含的同時,也感受到其中的藝術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