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六年級下冊數學教案(多篇)

六年級下冊數學教案(多篇)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數學全冊教案最新文案 篇一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按比例分配問題的意義。

2、使學生掌握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結構及解答方法。

3、掌握解題關鍵:根據比算出總份數及各部分量佔總數量的幾分之幾。

教學重點和難點

1、理解按比例分配問題的意義。

2、掌握怎樣根據比算出總份數及各部分量佔總數量的幾分之幾的解題方法。

教學過程設計

(一)複習準備

1、複習比的有關知識,爲學習新知識做準備。

已知六年級1班男生人數和女生人數的比是3∶4。

男生人數與全班人數的比是∶。

女生人數與全班人數的比是∶。

2、創設情境,提出課題。

(1)媽媽有10塊糖,平均分給哥哥和弟弟。每人可以得到幾塊糖?(每人可分到5塊糖。)

提問:媽媽是怎樣分的?(平均分)

(2)如果媽媽分給弟弟6塊,分給哥哥4塊,弟弟和哥哥糖數的比是多少?(弟弟和哥哥糖數的比是3∶2。)

提問:這樣分還是平均分嗎?

日常生活中,很多分配問題並不是平均分配,那麼,你們想知道還可以按照什麼分配嗎?好,今天我們繼續研究有關分配的問題。

(二)學習新課

1、講解例2。

例2 一個農場計劃在100公頃的地裏種大豆和玉米,播種面積的比是3∶2。兩種作物各播種多少公頃?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篇二

一、遊戲導入

1、遊戲:我們來玩個遊戲輕鬆一下,遊戲叫做《我反 我反 我反反反》。遊戲規則:老師說一句話,請你說出與它相反意思的話。

①向上看(向下看)②向前走200米(向後走200米)③電梯上升15層(下降15層)。

2、下面我們來難度大些的,看誰反應最快。

①我在銀行存入了500元(取出了500元)。②知識競賽中,五(1)班得了20分(扣了20分)。

③10月份,學校小賣部賺了500元。(虧了500元)。④零上10攝氏度(零下10攝氏度)。

說明什麼是相反意義的量(意義正好相反)

3、談話:周老師的一位朋友喜歡旅遊, 11月下旬,他又打算去幾個旅遊城市走一走。我呢,特意幫他留意了一下這幾個地方在未來某天的最低氣溫,以便做好出門前衣物的準備。下面就請大家一起和我走進天氣預報。(天氣預報片頭)

二、教學例1

1、認識溫度計,理解用正負數來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溫度。

課件出示地圖:點擊南京出示溫度計和南京的圖片。首先來看一下南京的氣溫。

這裏有個溫度計。我們先來認識溫度計,請大家仔細觀察:這樣的一小格表示多少攝氏度呢?5小格呢?10小格呢?

B、現在你能看出南京是多少攝氏度嗎? (是0℃。)你是怎麼知道的?(那裏有個0,表示0攝氏度)。

(2)上海的氣溫:上海的最低氣溫是多少攝氏度呢?(在溫度計上撥一撥)撥的時候是怎樣想的呢?(在零刻度線以上四格)

指出:上海的氣溫比0℃要高,是零上4攝氏度。(教師結合課件,突出上海的氣溫在零刻度線以上)。

(3)瞭解首都北京的最低氣溫:北京又是多少攝氏度呢?與南京的0℃比起來,又怎樣了呢?(比南京的0℃要低)你能用一個手勢來表示它和0℃的關係嗎?(對,北京的氣溫比0度低,是零下4攝氏度)你能在溫度計上撥出來嗎?

(4)比較:“4℃”和“—4℃”的意義相同嗎?有什麼不同?(不一樣,一個在0℃以上,一個在0℃以下)。

① 上海的氣溫比0℃高,是零上4攝氏度,我們可以記作+4℃,讀作正四攝氏度,寫的時候先寫一個正號(指出是正號不是加號,意義和讀法都不同了)再寫一個4(板書),大家跟我一起來比劃一下。+4也可以直接寫成4,把正號省略了。所以同學們所說的4℃也就是+4℃。(板書)

負號能不能省略不寫?爲什麼?

② 北京的氣溫比0℃低,是零下4攝氏度。我們可以用-4℃來表示零下4攝氏度(板書-4)。跟老師一起來讀一下。寫的時候可以先寫一個負號(指出是負號不是減號)再寫一個4就可以了,同桌互相比劃一下。

(5)小結:通過剛纔對三個城市的溫度的瞭解,我們知道記錄溫度時,以0℃爲界線,用象+4或4這些數可以來表示零上溫度,用-4這樣的數可以表示零下溫度。

2、試一試:學生看溫度計,寫出各地的溫度,並讀一讀。(寫在卡片上)

3、聽一段中央臺的天氣預報,將你聽到城市的最低和最高溫度記錄下來。

4、小結:通過剛纔的學習,我們得出:以零攝氏度爲界線,零上溫度用正幾或直接用幾來表示,零下溫度用負幾來表示。

三、學習珠峯、吐魯番盆地的海拔表達方法

1、同學們你們知道嗎?世界第一高峯——珠穆朗瑪峯從山腳到山頂,氣溫相差很大,這是和它的海拔高度有關的。最近經國家測繪局公佈了珠峯的最新海拔高度。老師把有關網頁帶來了。(課件出現網頁,上面有簡單的文字介紹)。誰來讀一讀這段介紹。

2、今天老師還帶來一張珠穆朗瑪峯的海拔圖,請看。(課件動態地演示珠穆朗瑪峯的海拔圖)。從圖上,你看懂了些什麼?

3、我們再來看新疆的吐魯番盆地的海拔圖。(動態演示吐魯番盆地的海拔情況)。

你又能從圖上看懂些什麼呢?(引導學生交流,回答珠穆朗瑪峯比海平面高8844.43米;吐魯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

4、珠穆朗瑪峯比海平面高,吐魯番盆地比海平面低。大家再想想:你能用一種簡單的方法來記錄一下這兩個地方的海拔嗎?

(1)交流:珠穆朗瑪峯的海拔可以記作:+8844.43米或8844.43米。

吐魯番盆地的海拔可以記作:-155米。(板書)

(2)小小結:以海平面爲界線,+8844.43米或8844.43米這樣的數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上的高度,-155米這樣的數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下的高度。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篇三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教學過程

⊙談話揭題

上節課,我們從意義、讀法、寫法、大小比較、改寫以及省略尾數保留近似數等幾個方面複習了整數的相關知識,這節課我們按類似的思路來複習小數的相關知識。(板書課題:小數的認識)

⊙回顧與整理

1.小數的意義。

過渡:同學們,在生活中我們常常遇到不能用整數表示物體個數的時候,例如:我吃了半個蘋果,做一件上衣要用一米半的布料……提問:半個、一米半怎樣來表示呢?誰來說說小數的意義?

預設

生1:半個可以用0.5來表示,一米半可以用1.5來表示。

生2:把整數“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這樣的幾份是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可以用小數來表示。

2.小數的數位順序表。

師:小數的數位順序表是怎樣的?誰能把整數、小數的數位順序表補充完整?

(課件出示數位順序表,小數部分留白。指名回答,師填充)

3、小數的讀法和寫法。

(1)師:怎樣讀小數?怎樣寫小數?

預設

生1:讀小數的時候,整數部分按照整數的讀法讀,小數點讀作“點”,小數部分按從左到右的順序順次讀出每一個數位上的數字。

生2:寫小數的時候,整數部分按照整數的寫法寫,小數點寫在個位的右下角,小數部分順次寫出每一個數位上的數字。

(2)寫小數時需要注意什麼?

(空位用“0”補足)

4.小數的分類。

(1)誰知道根據小數部分的位數是否有限,小數可以分成哪幾類?

預設

生:根據小數部分的位數是否有限,小數可以分成“有限小數”和“無限小數”兩類。

(2)誰能舉例說明什麼是有限小數?什麼是無限小數?

預設

生1:小數部分的位數是有限的小數,叫做有限小數。例如:21.7,35.3,0.13都是有限小數。

生2:小數部分的位數是無限的小數,叫做無限小數。例如:8.33…,3.1415926…都是無限小數。

(3)無限小數還可以再細分嗎?如果細分,那麼可以分成哪幾類?

預設

生:無限小數可以分爲無限不循環小數和循環小數。

(4)關於無限不循環小數和循環小數,你都瞭解哪些知識?

預設

生1:一個數的小數部分,數字排列沒有規律且位數無限,這樣的小數叫做無限不循環小數。例如:π

生2:一個數的小數部分從某一位起,一個數字或者幾個數字依次不斷地重複出現,這樣的小數叫做循環小數。例如:2.555… 0.0333… 17.109109…

生3:一個循環小數的小數部分依次不斷重複出現的數字叫做這個循環小數的循環節。

例如:3.99…的循環節是“9”,0.5454…的循環節是“54”。

5.小數的性質。

(1)師:誰能說說小數有怎樣的性質?

預設

生:在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

(2)理解小數的性質時,應該注意什麼?

(提示:要注意是“小數的末尾”,而不是“小數點的後面”)

6.小數點位置的變化。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四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使學生認識圓柱的底面、側面和高,掌握圓柱的基本特徵。

(二)過程與方法:

1.讓學生經歷探索圓柱基本特徵的過程,提高學生觀察、操作、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2.通過學生自主研究,使學生掌握研究立體幾何的一般方法,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進一步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精神,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圓柱的基本特徵。

教學難點:高的認識。

三、教學準備

教師:課件,長方體模型,圓柱模型。

學生:每生自帶一個圓柱形物體,草稿紙。

四、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引出課題

1.師:同學們,我們學過哪些立體圖形?它們各有幾個面?這些面是什麼形狀?生回答。(根據學生回答板書研究方法)動手操作:畫、剪、比、量。

2.(課件出示)師:那下面的這些物體你認識嗎?它們是什麼形狀?如果把這些物體的形狀畫下來會是什麼樣子的呢?課件演示:從實物圖抽象出圓柱圖形。

3.小結:上面這些物體的形狀都是圓柱體。揭題:今天我們要一起來研究圓柱。(板書課題)

(二)自主學習

學生仔細觀察手中的圓柱模型,邊看書邊思考:

①圓柱的上、下兩個面叫做什麼?

②用手摸一摸圓柱周圍的面,你發現什麼?

③圓柱一共有幾個面?是哪幾個面?

④圓柱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做什麼?在哪裏?

及時練習(課件出示):讓學生根據圓柱的特點判斷下面的圖形。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看一看,摸一摸,找一找,初步瞭解圓柱的特徵,爲後面突破難點打下基礎。

六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篇五

一、學習目標

(一)學習內容

《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68~69頁的例1、2。“抽屜原理”是一類較爲抽象和艱澀的數學問題,對全體學生而言具有一定的挑戰性。爲此,教材選擇了一些常見的、熟悉的事物作爲學習內容,經歷將具體問題“數學化”的過程。

(二)核心能力

經歷將具體問題“數學化”的過程,初步形成模型思想,發展抽象能力、推理能力和應用能力。

(三)學習目標

1、理解“鴿巢原理”的基本形式,並能初步運用“鴿巢原理”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或解釋相關的現象。

2、通過操作、觀察、比較、說理等數學活動,經歷鴿巢原理的形成活動,初步形成模型思想,發展抽象能力、推理能力和應用能力。

(四)學習重點

瞭解簡單的鴿巢問題,理解“總有”和“至少”的含義。

(五)學習難點

運用“鴿巢原理”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或解釋相關的現象。

(六)配套資源

實施資源:《鴿巢原理》名師教學課件

二、學習設計

(一)課堂設計

1、談話導入

師:我這裏有一副撲克牌,去掉了兩張王牌,還剩52張,我請一位同學任意抽5張,不要讓我看到你抽的是什麼牌。但是老師卻知道,其中至少有兩張牌是同種花色的,再找一個學生再次證明。

師:看來我兩次都猜對了。謝謝你們。老師爲什麼能料事如神呢?到底有什麼祕訣呢?學習完這節課以後大家就知道了。

2、問題探究

(1)呈現問題,引出探究

出示例1:小明說“把4支鉛筆放進3個筆筒裏。不管怎麼放,總有一個筆筒裏至少放進2支鉛筆”,他說得對嗎?請說明理由。

師:“總有”是什麼意思?“至少”有2支是什麼意思?

學生自由發言。

預設:一定有

不少於兩隻,可能是2支,也可能是多於2支。

就是不能少於2支。

(2)體驗探究,建立模型

師:好的,看來大家已經理解題目的意思了。那麼把4支鉛筆放進3個筆筒裏,可以怎樣放?有幾種不同的擺法?(我們用小棒和紙杯分別表示鉛筆和筆筒)請大家擺擺看,看有什麼發現?

小組活動:學生思考,擺放。

①枚舉法

師:大部分同學都擺完了,誰能說說你們是怎麼擺的。能不能邊擺邊給大家說。

預設1:可以在第一個筆筒裏放4支鉛筆,其它兩個空着。

師:這種放法可以記作:(4,0,0),這4支鉛筆一定要放在第一個筆筒裏嗎?

(不一定,也可能放在其它筆筒裏。)

師:對,也可以記作(0,4,0)或者(0,0,4),但是,不管放在哪個筆筒裏,總有一個筆筒裏放進4支鉛筆。還可以怎麼放?

預設2:第一個筆筒裏放3支鉛筆,第二個筆筒裏放1支,第三個筆筒空着。

師:這種放法可以記作(3,1,0)

師:這3支鉛筆一定要放在第一個筆筒裏嗎?

(不一定)

師:但是不管怎麼放——總有一個筆筒裏放進3支鉛筆。

預設3:還可以在第一個筆筒裏放2支,第二個筆筒裏也放2支,第三個筆筒空着,記作(2,2,0)。

師:這2支鉛筆一定要放在第一個和第二個筆筒裏嗎?還可以怎麼記?

預設:也可能放在第三個筆筒裏,可以記作(2,0,2)、(0,2,2)。

預設4:還可以(2,1,1)

或者(1,1,2)、(1,2,1)

師:還有其它的放法嗎?

(沒有了)

師:在這幾種不同的放法中,裝得最多的那個筆筒裏要麼裝有4支鉛筆,要麼裝有3支,要麼裝有2支,還有裝得更少的情況嗎?(沒有)

師:這幾種放法如果用一句話概括可以怎樣說?

(裝得最多的筆筒裏至少裝2支。)

師:裝得最多的那個筆筒一定是第一個筆筒嗎?

(不一定,哪個筆筒都有可能。)

【設計意圖:在理解題目要求的基礎上,通過操作活動,用畫圖和數的分解來表示上述問題的結果,更直觀。再通過對“總有”“至少”的意思的單獨說明,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不管怎麼放,總有一個鉛筆盒裏至少有2支鉛筆”這句話。】

②假設法

師:剛纔我們研究了在所有放法中放得最多的筆筒裏至少放進了幾支鉛筆。怎樣能使這個放得最多的筆筒裏儘可能的少放?

預設:先把鉛筆平均放,然後剩下的再放進其中一個筆筒裏。

師:“平均放”是什麼意思?

預設:先在每個筆筒裏放一支鉛筆,還剩一支鉛筆,再隨便放進一個筆筒裏。

師:爲什麼要先平均分?

學生自由發言。

引導小結:因爲這樣分,只分一次就能確定總有一個筆筒至少有幾支筆了。

師:好!先平均分,每個筆筒中放1支,餘下1支,不管放在哪個筆筒裏,一定會出現總有一個筆筒裏至少有2支鉛筆。

師:這種思考方法其實是從最不利的情況來考慮,先平均分,每個筆筒裏都放一支,就可以使放得較多的這個筆筒裏的鉛筆儘可能的少。這樣,就能很快得出不管怎麼放,總有一個筆筒裏至少放進2支鉛筆。我們可以用算式把這種想法表示出來。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通過觀察比較得出“平均分”的方法,將解題經驗上升爲理論水平,進一步強化方法、理清思路。】

(3)提升思維,建立模型

①加深感悟

師:如果把5支筆放進4個筆筒裏呢?大家討論討論。

預設:5支鉛筆放在4個筆筒裏,先平均分,不管怎麼放,總有一個筆筒裏至少有2支鉛筆。

師:把7支筆放進6個筆筒裏呢?還用擺嗎?

學生自由發言。

師:把10支筆放進9個筆筒裏呢?把100支筆放進99個筆筒裏呢?

師:你發現了什麼?

預設:我發現鉛筆的支數比筆筒數多1,不管怎麼放,總有一個筆筒裏至少有2支鉛筆。

師:你的發現和他一樣嗎?

學生自由發言。

師:你們太了不起了!

師:難道這個規律只有在鉛筆的支數比筆筒數多1的情況下才成立嗎?你認爲還有什麼情況?

練一練:

師:我們來看這道題“5只鴿子飛進了3個鴿籠,總有一個鴿籠至少飛進了2只鴿子,爲什麼?”

師:說說你的想法。

師:由此看來,只要分的物體比抽屜的數量多,就總有一個抽屜裏至少放進2個物體。這就是最簡單的鴿巢原理。【板書課題】

介紹狄利克雷:

師:鴿巢原理最先是由19世紀的德國數學家狄利克雷提出來應用於解決問題的,後來人們爲了紀念他從這麼平凡的事情中發現的規律,就把這個規律用他的名字命名,叫狄利克雷原理,也叫抽屜原理。

②建立模型

出示例2:一位同學學完了“鴿巢原理”後說:把7本書放進3個抽屜裏,不管怎麼放,總有一個抽屜裏至少有3本書。他說得對嗎?

學生獨立思考、討論後彙報:

師:怎樣用算式表示我們的想法呢?生答,板書如下。

7÷3=2本……1本(2+1=3)

師:如果有10本書會怎麼樣能?會用算式表示嗎?寫下來。

出示:

把10本書放進3個抽屜裏,不管怎麼放,總有一個抽屜裏至少有幾本書?

10÷3=3本……1本(3+1=4)

師:觀察板書你有什麼發現?

預設:我發現“總有一個抽屜裏至少有2本”,只要用“商+1”就可以得到。

師:那如果把8本書放進3個抽屜裏,不管怎麼放,總有一個抽屜裏至少有幾本書?請大家算一算。

學生討論,彙報:

8÷3=2……22+1=3

8÷3=2……22+2=4

師:到底是“商+1”還是“商+餘數”呢?誰的結論對呢?在小組裏進行研究、討論。

師:認真觀察,你認爲“抽屜裏至少有幾本書”或“鴿籠裏至少有幾隻鴿子”可能與什麼有關?

預設:我認爲根“商”有關,只要用“商+1”就可以得到。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是不是這樣(引導學生再觀察幾個算式)啊!果然是隻要用“商+1”就可以了。

引導總結:我們把要分的物體數量看做a,抽屜的個數看做n,如果滿足【a÷n=b……c(c≠0)】,那麼不管怎樣放,總有一個抽屜裏至少放(b+1)本書。這就是抽屜原理的一般形式。

鴿巢原理可以廣泛地運用於生活中,來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解決這類問題時要注意把誰看做“抽屜”。

【設計意圖:藉助直觀操作和假設法,將問題轉化爲“有餘數的除法”的形式。可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抽屜原理”的一般思路,經歷將具體問題“數學化”的過程,初步形成模型思想,發展抽象能力、推理能力和應用能力。考查目標1、2】

3、鞏固練習

(1)學習了“鴿巢原理”,我們再回到課前的“撲克牌”遊戲,你現在能解釋一下嗎?(出示課件)學生思考,討論。

(2)第69頁的做一做第1、2題。

4、全課總結

師:通過這節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小結: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研究了鴿巢原理,也叫抽屜原理,解決抽屜原理問題關鍵就是找準物體和抽屜,在一些複雜的題中,還需要我們去製造抽屜。

(三)課時作業

1、一個小組共有13名同學,其中至少有幾名同學同一個月出生?

答案:2名。

解析:把1—12月看作是12個抽屜,13÷12=1…11+1=2【考查目標1、2】

2、希望國小籃球興趣小組的同學中,最大的12歲,最小的6歲,最少從中挑選幾名學生,就一定能找到兩個學生年齡相同。

答案:8名。

解析:從6歲到12歲一共有7個年齡段,即6歲、7歲、8歲、9歲、10歲、11歲、12歲。用7+1=8(名)【考查目標1、2】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六

教學目標:

1、鞏固對儲蓄存款的認識,瞭解教育儲蓄、國債利率

2、在自主活動中進一步熟悉掌握存款利息計算方法

3、培養學生認識到存款利國利民

教學重點:

掌握有關存款形式、利息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運用有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明確問題

李阿姨要存2萬元,供兒子六年後上大學,怎樣存款收益最大?

三種理財方式:普通儲蓄存款、教育儲蓄、購買國債

二、交流彙報有關利率、教育儲蓄、國債相關小知識

1、學生彙報自己收集到的相關知識

2、教師釋疑

A、收集到的利率爲什麼與教材上的。不同?

B、不同銀行存款利率不一樣

C、國家利率調整的原因

D、教育儲蓄存款存期的計算

三、設計方案

根據利息=本金x利率x存期計算每種方案最後利息

1、學生分組討論交流,設計不同方案

2、教師巡迴指導,選擇代表性方案演板

方案一:一年期存6次利息:3880。95元

方案二:二年期存3次利息:4845。9元

方案三:三年期存2次利息:5425。13元

方案四:先存五年期一次,再存一年期一次利息:5492。5元

教育儲蓄:五年按六年計算利息:5700元

購買國債:六年利息:6384元

四、討論:選擇方案,比較利弊

根據各種實際情況,靈活選擇

五、當堂檢測

六、活動總結

七、談談本節課的收穫與困惑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數學全冊教案最新文案 篇七

教學目標

1、進一步加深對分數乘、除法應用題的數量關係和內在聯繫的認識。明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2、掌握分數乘、除法應用題的分析、解答方法。

教學重點

訓練學生分析分數應用題的數量關係,明確分數乘除法應用題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教學難點

準確判斷單位“1”,正確地解答分數應用題。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一)導入 :我們已經學過了三種分數乘、除法應用題(板書:分數乘、除法應用題),請同學們想一想都是哪三種?解答分數乘、除法應用題的關鍵是什麼?

(二)判斷單位“1”。

1、鵝的只數是鴨的 。

2、甲的 是乙。

3、乙是甲的 。

4、男生人數的 相當於女生。

5、小齒輪的齒數佔大齒輪的 。

(三)列式計算。

1.4是12的幾分之幾?

2.12的 是多少?

3、一個數的 是4,求這個數。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學例3第(1)題

池塘裏有12只鴨和4只鵝,鵝的只數是鴨的幾分之幾?

1、讀題並找出已知條件和問題

2、提問:應把誰看作單位“1”?是根據題中哪句話判斷的?

3、畫圖。

4、列式解答

答:鵝的只數是鴨的 。

(二)教學例3第(2)、(3)題。

池塘裏有12只鴨,鵝的只數是鴨的 。池塘裏有多少隻鵝?

池塘裏有4只鵝,正好是鴨的只數的 ,池塘裏有多少隻鴨?

1、畫圖理解題意

2、列式解答

3、集體訂正

(三)小結

這三道題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解題關鍵是什麼?

1、結構上

相同點:都有3個數量,即鴨的只數,鵝的只數,鵝是鴨的幾分之幾;

不同點:已知和未知不一樣。

2、解題思路上

相同點:都要首先弄清誰作標準,把誰看作單位“1”;

不同點:根據已知、未知的變化,確定不同的解答方法。

解題關鍵是:正確分析題中的數量關係,明確誰作單位“1”。

教師:分數乘除法應用題,在結構、解題思路及方法上,既有聯繫又有區別。我們在解

答這類應用題時,一定要認真正確分析題中的數量關係,準確判斷誰作單位“1”。這樣才能提高解答分數應用題的能力。

三、全課小結

這節課我們進一步學習了分數乘、除法應用題,並進行了比較。解答時,要正確地判斷單位“1”,從而確定解答方法。

四、鞏固練習

(一)商店運來紅毛衣25包,藍毛衣15包,藍毛衣的包數是紅毛衣的幾分之幾?

(二)商店運來紅毛衣25包,運來藍毛衣的包數是紅毛衣的 。商店運來藍毛衣多少包?

(三)商店運來藍毛衣15包,正好是運來紅毛衣包數的 。商店運來紅毛衣多少包?

五、課後作業

(一)校園裏栽了楊樹144棵,栽的松樹的棵數是楊樹的 ,校園裏栽了松樹多少棵?

(二)學校買了藍墨水30瓶,紅墨水24瓶。藍墨水是紅墨水的幾倍?

(三)農場有小牛40頭,是大牛頭數的 。農場有大牛多少頭?

六、板書設計

1、池塘裏有12只鴨和4只鵝,鵝的只數是鴨的幾分之幾?

4÷12=

答:鵝的只數是鴨的 。

2、池塘裏有12只鴨,鵝的只數是鴨的 。池塘裏有多少隻鵝?

12× =4(只)

答:池塘裏有4只鵝。

3、池塘裏有4只鵝,正好是鴨的只數的 。池塘裏有多少隻鴨?

4÷ =12(只)

答:池塘裏有12只鴨。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八

教學內容:

教材第15~16頁的例4和第16頁的試一試、練一練,完成練習三第1~3題。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和實踐活動,瞭解圓柱體積(包括容積)的含義,進一步理解體積和容積的含義。

2.經歷類比猜想驗證說明的探索圓柱體積的計算方法的進程,掌握圓柱體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圓柱的體積,並會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引導學生探索和解決問題,滲透、體驗知識間相互轉化的思想方法。

重點難點:

掌握圓柱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資源

PPT課件 圓柱等分模型

教學過程:

一、聯繫舊知,設疑激趣,導入新課。

1.呈現例4中長方體、正方體和圓柱的直觀圖。

2.提問:這幾種立體的`體積你都會求嗎?你會求其中哪些立體的體積?

啓發:大家想不想知道圓柱的體積怎樣計算?猜想一下:圓柱體積的大小與什麼有關?怎麼算?

3.引入:我們的猜想對不對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索一下圓柱的體積計算公式。

二、動手操作,探索新知,教學例4

1.觀察比較

引導學生觀察例4的三個立體,提問

⑴這三個立體的底面積和高都相等,它們的體積有什麼關係?

⑵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一定相等嗎?爲什麼?

⑶圓柱的體積與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可能相等嗎?爲什麼?

2.實驗操作

⑴談話:大家都認爲圓柱的體積與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可能是相等的,而且都等於底面積乘高。那用什麼辦法驗證呢?讓學生在小組中說說自己的想法。

提醒:圓的面積公式是怎麼推導出來的?我們能不能將圓柱轉化成長方體呢?

⑵提出要求:你能想辦法把圓柱轉化成長方體嗎?各小組說出自己的想法,有條件的拿出課前準備好的圓柱,操作一下。

⑶討論交流:如果把圓柱的底面平均分成16份,切開後能否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體?

操作教具,讓學生觀察。

引導想像:如果把底面平均分的份數越來越多,結果會怎麼樣?

演示一組動畫(將圓柱底面等分成32份、64等份、128等份)課件演示使學生清楚地認識到:拼成的立體會越來越接近長方體。

3.推出公式

⑴提問:拼成的長方體與原來的圓柱有什麼關係?

指出:長方體的體積與圓柱的體積相等;長方體的底面積等於圓的底面積;長方體的高等於圓柱的高。

⑵想一想:怎樣求圓柱的體積?爲什麼?

根據學生的回答小結並板書圓柱的體積公式

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

⑶引導用字母公式表示圓柱的體積公式:V=sh

長方體的體積 = 底面積 高

圓柱的體積 = 底面積 高

用字母表示計算公式V= sh

三、分層練習,發散思維,教學試一試

⑴讓學生列式解答後交流算法。

⑵討論:知道什麼條件就一定能算出圓柱的體積了?分別怎麼算?

(s和h,r和h,d和h,c和h)

四、鞏固拓展練習

1.做練一練第1題。

⑴說一說:這兩個圓柱中都是已知什麼?能算出圓柱的體積嗎?

⑵各自練習,並指名板演。

對照板演,說說計算過程。

2.做練一練第2題。

已知底面周長和高,該怎麼求它的體積呢?引導學生根據底面周長求出底面積。

五、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有哪些收穫?還有什麼疑問?

六、作業

練習三第1~3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