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我與地壇教案【精品多篇】

我與地壇教案【精品多篇】

《我與地壇》的教學設計 篇一

教學目的:

理解、體味史鐵生對“生命”的感悟。品味散文語言,學習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寫法。

教學重點:

理解、體味史鐵生對“生命”的感悟。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對散文語言的品味。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人的生命是異常的脆弱,人生路上又不可能始終豔陽高照。所以,當病痛、甚至是殘疾等不幸猝不及防地降臨,命運之神對你極盡捉弄時,你將作出何種選擇?因爲我們還沒有這樣的經歷,所以還很難作出抉擇。那麼,就讓經歷了風雨的史鐵生來告訴我們。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他的內心世界,用心靈去丈量他從痛苦中掙扎而出的腳步吧。(板書課題)

二、解題:“我與地壇”,根據我們的閱讀經驗,可能寫“我”與地壇的一段經歷、一種關係、或由此而來的一種感悟。因此,我們對本文的研習大致可以由此而展開。

三、初讀感悟:(學生帶以下問題快速閱讀文章)

1、“我”去地壇的原因是什麼?

明確:“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讓我殘廢了雙腿。”“兩條腿殘廢後的最初幾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忽然間幾乎什麼都找不到了,我就搖了輪椅總是到它那兒去,僅爲着那兒是可以逃避一個世界的另一個世界。”

教師補充關於史鐵生的經歷:史鐵生,1951年生於北京,1967年在清華大學附中國中畢業,1969年赴陝西延安插隊,三年後21歲時因病雙腿癱瘓轉回北京,後到街道工廠當工人。黃金年華,正是生命力旺盛之時,卻不幸殘疾了,這打擊有多大啊!在最初的那些日子裏,他的精神幾乎完全崩潰,是否生存下去成了他不能迴避的嚴峻問題。

因此,他當時的心態應該是痛苦、消極、頹廢。去地壇的目的就是逃避。

2、作者看到了怎麼樣的地壇?

明確:①“四百多年裏,它一面剝蝕了古殿檐頭浮誇的琉璃,淡褪了門壁上炫耀的硃紅,坍圮了一段段高牆又散落了玉砌雕欄,祭壇四周的老柏樹愈見蒼幽,到處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的自在坦蕩。”(荒蕪、破落)②“蜂兒如一朵小霧穩穩地停在半空;螞蟻搖頭晃腦捋着觸鬚,猛然間想透了什麼,轉身疾行而去;瓢蟲爬得不耐煩了,累了祈禱一回便支開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樹幹上留着一隻蟬蛻,寂寞如一間空屋;露水在草葉上滾動,聚集,壓彎了草葉轟然墜地摔開萬道金光。”“滿園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長弄出的響動,悉悉碎碎片刻不息。”地壇向我展示了一個鮮活靈動的生命世界,讓我意識到不管怎樣微弱纖細的生命主體都有它自身的價值,都有屬於它的歡樂、悲傷及情趣,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無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樂促使我認識到每一個個體生命都有屬於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悅。當然,人也不例外。③“譬如祭壇石門中的落日,寂靜的光輝平鋪的一刻,地上的每一刻,地上的每一個坎坷都被映照得燦爛;譬如在園中最爲落寞的時間,一羣雨燕便出來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蒼涼;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腳印,總讓人猜想他們是誰,曾在哪兒做過些什麼,然後又都到哪兒去了;譬如那些蒼黑的古柏,你憂鬱的時候它們鎮靜地站在那兒,你欣喜的時候它們依然鎮靜地站在那兒,它們沒日沒夜地站在那兒,從你沒有出生一直站到這個世界上又沒了你的時候;譬如暴雨驟臨園中,激起一陣陣灼烈而清純的草木和泥土的氣味,讓人想起無數個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風忽至,再有一場早霜,落葉或飄搖歌舞或坦然安臥,滿園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3、作者對地壇總的感受:(學生總結)“園子荒蕪但並不衰敗。”

4、這種感受顯示了作者怎樣的心態?

明確:同一景物在同一人眼中有不同的感受,其主要的原因是他看景物時的心態不同。正所謂“一切景語皆情語”,“荒蕪”是因爲當時作者正遭受沉重的打擊,一下子還難以接受這一殘酷的現實,心情極爲悲觀失落,用作者的話就是“失魂落魄”的狀態,“他在一連幾小時專心致志地想關於死的事”。這樣無論如何眼前都不可能有美景、有生機。正像杜甫的“感時花濺淚”。

後來,隨着時間的過去,思考的深入,同時由於園中景物對他心靈的啓發:地壇也有創傷,地壇昔日有何等的榮華,連皇帝每年都去祭拜!現在無人關注,而且還有一些肆意雕琢它的人,可它仍然沉靜、安詳的呆在那裏。這能讓作者聯想到自己,他並不是唯一的受苦者。他終於明白:“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剩下的問題是怎樣活的問題”從此,他擺脫了自殺的念頭,走出了死亡的陰影。這樣他於園子中的“荒蕪”重新看到了生機。他的生命也重新迎來了新的春天。(補充)他成了2002年“感動中國”的侯選人。原因在於他在過去一年發表的一組散文《病隙碎筆》。作者說“我的職業是生病,業餘時間寫點文字。”這組散文寫於作者在患了腎衰竭後生活於一個又一個的手術之間。而在兩個手術間的那一段空隙,是作者清醒的,真正能控制自己大腦的時段,於是他寫下了一些文字,關於生活,關於命運。這就是史鐵生,一個敢於與命運不屈抗爭的史鐵生。

四、課外拓展:通過回顧已經學習過的海子和川端康成,由學生自由闡發對生命的認識,尤其是對生命意識和生命價值的認識和重新定位。

五、精讀品味語言:

1、地壇對作者的影響無疑是巨大而深刻的。目前,作者顯然已經感受到了,那如果你是作者,面對此景,你能感受到什麼?請你找出文中有關描寫地壇的你最感興趣的一個句子,談談你的感受。(示例如下)

①“蜂兒如一朵小霧穩穩地停在半空”:像小霧一樣,給人以一種美感,給人以希望。

②“螞蟻搖頭晃腦捋着觸鬚,猛然間想透了什麼,轉身疾行而去”:想好了纔去做,想好了馬上去做。這對作者啓發很大,今後他也要去做了。

③“樹幹上留着一隻蟬蛻,寂寞如一間空屋”:蟬脫皮的時刻是十分痛苦的,但它仍然堅持住,於是它完成了再生,於是它得以飛翔,這會對作者擺脫舊我走向新生有啓示。蟬蛻皮的過程雖然是痛苦的,有紀念意義的,但它並不留戀過去,而是勇敢地飛向新的高度。

④“露水在草葉上流動,聚集,壓彎了草葉轟然墜地摔開萬道金光”:露珠這樣普通的事物都在不斷積蓄自己的能量,然後在合適的時間展現自己的美。(其它內容略)

2總結品味語言的原則:結合作者的心境和描寫對象的特徵,展開自己的聯想和想象,作出合理的解釋。當然,我們自己寫文章,尤其是借景抒情的文章,也同樣如此。

六、作業佈置:預習本文第二章節,注意對語言的品味。

我與地壇教學設計 篇二

教學目的:

一、抓住關鍵句,品味揣摩作者深沉綿密而富有哲理意味的語言。

二、熟讀課文,解讀作者對本文的哲理性思考,培養學生面對苦難的承受能力。

三、通過學習,體味作者對親情的獨特感悟,體會母愛的偉大,培養學生養成珍惜自己眼前的擁有,學習體諒父母進而寬容待人的健康生活觀。

教學重點:地壇和母親對我生命求索的啓示,我、地壇、母親三者之間的關係 。

教學難點:作者對生命的感悟和對“生與死”的思索。

教學步驟:

一、設置情境,激情導入(放映背景音樂)

導語: 有這樣一個人,從小生長在北京城,16歲時從清華大學附中國中畢業,18歲時響應“上山下鄉”的號召,主動去陝北農村插隊落戶,21歲時因積勞成疾回北京住進醫院,那一天正是他的生日,他從此以後再也沒能站立起來。曾有的年少輕狂,所有的豪情壯志一下子都成了海市蜃樓,他一度痛不欲生。後來,在母親的奔走下進了街道的一家小廠,每天在那裏畫彩蛋。再後來,他成了一名作家,當他第一次獲獎,他的健康的朋友們把他從輪椅上擡爲他歡呼時,他一直倔強的昂着頭,但委屈的淚水卻忍不住流淌下來。這個人就是史鐵生,今天讓我們看看他是如何走出當時那痛不欲生的困境的。

二、抓住關鍵,整體把握

問:本文標題是《我與地壇》,但是作者僅僅是寫了我和地壇嗎? 還寫了母親。

現在請同學們迅速找出第一句能把“我”、“地壇”、“母親” 三者聯繫在一起的句子。

答:在第八自然段“當年我總是獨自跑到地壇去,曾經給母親出了一個怎樣的難題”。

第一部分 我與地壇

1、問:他是“跑”到地壇去的嗎?不是。那又是如何去的?他怎麼了?(用課文的原句來回答)

“我搖着輪椅進入園中” ,“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殘廢了雙腿”。

2、問:“獨自”跑到地壇去。爲什麼“獨自”去?那是一種什麼樣的心境?找出課文的句子來分析。

“在滿園瀰漫的沉靜光芒中,一個人更容易看到時間,並看見自己的身影。”寫出了作者那時的孤獨、頹廢憂鬱、痛苦自傷的心境。

3、問:“總是”到地壇去。爲什麼“總是”到地壇去?(用課文原句來回答)

“僅爲着那兒是可以逃避一個世界的另一個世界” 作者到那裏去是爲了逃避,像個遇到傷害的鴕鳥一樣想把自己藏起來。

4、問:那麼地壇的有什麼特點讓作者如此眷戀?

5、問:哪些地方體現了地壇這一景物特點的?

明確:第2、3、5自然段。

6、聽錄音朗誦。考慮作者描寫了哪些景物,是如何體現地壇“荒蕪但並不衰敗”這一特點的。?

同學找出寫“荒蕪”的句子。並簡要分析此處作者的語言。

剝蝕了浮誇的琉璃 淡褪了炫耀的硃紅

坍圮了一段段高牆 散落了玉砌雕欄

四周的老柏樹,到處的野草荒藤(幻燈片展示)

同學找出寫“不衰敗”的句子;稍分析此處景物的特點。

老柏樹愈見蒼幽 野草荒藤自在坦蕩

蜂兒、螞蟻、瓢蟲自得其樂

蟬蛻、露水、草木各顯其美(幻燈片展示)

7、這些景物給了作者什麼啓示?

啓示: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件事實的時候,已經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

即生是一個不可辯駁的問題;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

8、這個啓示使作者的命運起到了什麼樣的變化?

“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變得不再那麼可怕”。決定面對所遭遇的苦難打擊,不再逃避、頹廢和自傷,就是他“決定”活下來了。

9、聽這一段景物描寫的錄音,思考此段描寫對作者思考“怎樣活”的問題有何作用?

石門中的落日將地上的坎坷映照得燦爛

一羣雨燕把天地都叫喊得蒼涼

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腳印總讓人猜想

蒼黑的古柏沒日沒夜地鎮靜地站在那兒

草木和泥土的一陣陣灼烈而清純的氣味

落葉或飄搖歌舞或坦然安臥

滿園中播散着的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幻燈片)

——或永恆或坦然面對或勇敢抗爭

這些環境的永恆特點給作者思考“怎樣活”提供了一種氛圍和啓示。所以說我與地壇的關係十分密切,她讓我在那裏找回生存的勇氣和決心。用課文的詞語來說是有一種“宿命”的“緣分”。甚至可以說是作者的救命恩人,所以他“總是”要跑到地壇去。在我狂妄時,地壇在無言的等待我,在我痛苦自傷時,地壇在寬容地接納了我,並毫無怨言的讓我在那裏思考了15年。

(過渡)地壇的滄桑睿智、寬容接納在某種程度上像一個人,誰? 我們的母親

第二部分 我與母親

作者說他“總是獨自跑到地壇去,曾經給母親出了一個怎樣的難題。”那麼就有幾個問題要問同學們:

1、作者以前的行爲給母親到底出了一個什麼“難題”?

2、母親又是怎樣對待這個“難題”?

3、可見他的“母親”是一位怎樣的“母親”?

4、這樣的母親,母親這種對待“難題”的方式又給了作者什麼樣的啓示?(劃出回答前三個問題的關鍵語句。)

答:(1)“難題”是一個難以解決的矛盾,兒子的行爲給母親出了一個什麼難以解決的矛盾?

五個“知道”,“擔心”,不僅僅是“擔心”,還有“痛苦”、“驚恐”。

(2)母親沒有退縮、沒有消極的對待、更沒有放棄,而是“承擔”這“苦難”,堅毅地走下去,母親希望直到兒子找到一條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

(3)母親是一位“疼愛”而且能夠“理解”兒子的母親。是一位註定“活得最苦”的母親,而且是一位“意志堅忍”的母親。

(4)(速讀課文,找出下文中寫出母親給我“影響”的一句。)

“母親生前沒給我留下過什麼雋永的誓言,或要我格守的教誨,只是在她去世之後,她艱難的命運,堅忍的意志和毫不張揚的愛,光陰的流逝,在我的印象中愈鮮明深刻。”

母親這種對待“苦難”的態度給了生存的啓示,母親的生命歷程也給了作者是“怎樣活”的一把心靈鑰匙:要堅強地承受苦難,要堅忍的生活下去,默默地毫不張揚地去愛自己的兒女,去愛這個世界。

5、問:作者知道這一點是在什麼時候?又是怎樣知道的? 他還有機會向母親回報嗎?

“在她猝然去世之後”,是通過“設想”而知道的。

沒有,“我已經懂了,可我已經來不及了”,其中蘊涵着對母親的深深的懷念,更有着對母親無盡的歉疚和抱憾終生的痛悔,,可見,這裏不僅寫出了母親這一輩子給了我生存的啓示,同時也是一首獻給母親的讚歌。

6、清讀最後一段,仔細品味最後一句話的深情和作用:“多少年來,我頭一次意識到,這園中不單是處處都有過我的車轍,有過我的車轍的地方也都有過母親的腳印。”僅僅是表現母親爲擔心我而找尋我走了很多路嗎?

這句形象地表現了母親伴隨了作者對生命思考,母親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

更主要的是母親與地壇已合二爲一,融爲一體了。閱盡滄桑的地壇以寬闊的胸懷靜靜地接納包容了曾經痛不欲生的我。歷盡苦難的母親以聰慧堅忍的關愛默默地理解容忍着茫然失措的我。地壇像一個悲天憫人的智者,盪滌着我的靈魂的,母親是一個聰慧而堅忍的女子,指引着我的人生。沒有地壇我不知道該不該活下去,什麼是生命的意義;沒有母親我不知道該怎樣活下去,如何實現生命的意義。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地壇是曾經的母親,母親過世後融入地壇,母親是現在的地壇。作者在感情上感激地壇,在精神上仰賴地壇,在心理上也十分迷戀地壇,因作者對生存的全部理由都產生懷疑的時候是地壇給他提供了審視人生的空間,並給予他許多感悟,從而改變了作者的生死觀,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是地壇在不動聲色中拯救了作者。地壇的滄桑睿智、寬容接納在某種程度上像一個人――我們的母親,不斷包容、理解、支持着作者。

我在此時的頓悟與這一部分的首段現在我纔想到,當年我總是獨自跑到地壇去,曾經給母親出了一個怎樣的難題。 遙相呼應,完成了作者對生命的解讀,對母愛的詮釋。

三、吸收遷移

1、閱讀《我與地壇》其他部分,體味作者語言風格,填空。

(1)要是以園子裏的聲響來對應四季呢?那麼 ( )

A 是古殿檐頭的風鈴響,

B 是祭壇上空漂浮着的鴿子的哨音,

C 是冗長的蟬歌和楊樹葉子嘩啦啦地對蟬歌的取笑,

D 是啄木鳥隨意而空曠的啄木聲。

(2) 以心緒對應四季?( )

A是臥病的季節,否則人們不易發現 A的殘忍與渴望;

B 情人們應該在這個季節裏失戀,不然就似乎對不起愛情;

C是從外面買一棵盆花回家的時候,把花擱在闊別了的家中,並且打開窗戶把陽光也放進屋裏,慢慢回憶慢慢整理一些發過黴的東西;

D伴着火爐和書,一遍遍堅定不死的決心,寫一些不發出的信;

(3)以園中的景物對應四季?( )

A 是一條條耀眼而灼人的石凳,或陰涼而爬滿了青苔的石階,階下有果皮,階上有半張被坐皺的報紙;

B 是一座青銅的大鐘,在園子的西北角上曾丟棄着一座很大的銅鐘,銅鐘與這園子一般年紀,渾身掛滿綠鏽,文字已不清晰;

C 是一徑時而蒼白時而黑潤的小路,時而明朗時而陰晦的天上搖盪着串串楊花;

D 是林中空地上幾隻羽毛蓬鬆的'老麻雀;

(4)還可以用藝術形式對應四季?這樣( )

A是一首短歌或詩,

B 是一羣雕塑,

C 就是一幅畫,

D 是一部長篇小說。

2、每個人都有母親,每個都有家庭,你的父母是如何以他們深沉情感面對你的呢,而你又感到了其中的幾成呢?(根據預習,自由發言,可配樂)

總結:讓我們正視生命的客觀存在,從容面對生活中的苦難,愛我們的母親,珍愛我們的擁有,像地壇和母親那樣擁有悲天憫人的情懷,寬容廣博的胸襟,堅強堅忍的耐力,毫不怨天尤人的心態。

四、鞏固探究

作業:

1、抄寫第三部分這段文字,並在以後的寫作中仿寫。

2、總結地壇與母親的異同,並從傳統文化中探究“地――母”之間聯繫的根源。

3、推薦閱讀史鐵生另外的作品《秋天的懷念》加深學生對母親的理解。

五、板書

《我與地壇》的教學設計 篇三

教學目標:

1、明確生命的意義與價值,感受深切的母愛

2、揣摩懇切、深沉的語言

教學重點:

地壇、母親給我的生命啓示

教學方法:

師生討論,領悟、鑑賞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導入新課

地壇與我。行不行?不行。這篇文章寫的是我與地壇及人和事,“我”是主動的,生命遭到厄運,是“我”主動到地壇這個“寧靜”的地方去,到作者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整整十五年,是地壇給了“我”關於生命的啓迪,這篇文章後面部分寫到其他人和事都與地壇有關。寫這樣題目的文章一定要分清兩者之間的關係。

二、簡介作者:(多媒體顯示)

三、檢查預習:

指名學生解釋詞語:宿命心魂

(根據課文內容進行解釋)

四、課文研讀:

1、史鐵生對生死的感悟是和一個特殊的環境聯繫在一起的,這就是地壇。請快速閱讀第一部分,思考,地壇有什麼特點,用文中的話來回答:“荒蕪但並不衰敗”。

哪些文字揭示了故園的特點,指名學生朗讀第3節,第5節,第7節有關文字,體會語言的特點。

2、我與地壇有着怎樣的聯繫?(第2節寫我與地壇的緣分——“這古園彷彿就是爲了等我而歷盡滄桑,在那兒等待了四百多年”。)在作者的心目中,古園和他是息息相通的,古園能夠感受他的痛苦,理解他的情感,並給他以生命的啓示,可以說,自他殘疾以後再來到這裏,古園就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

荒園的破敗烘托了落魄頹唐的精神狀態和悲苦的命運,野草荒藤的茂盛,自在坦蕩卻讓“我”感到萬物盛衰皆自然。

地壇就像一位飽經滄桑的老人接納了我。荒蕪不衰敗,生命永恆。

2、作者從荒蕪的地壇得到了生命的啓示,這個啓示是什麼?能說說你的看法嗎?

(一個人出生了就不再是可以辯論的問題……)生不該由自己決定,死也不該由自己決定,人活着應順從自然。我雖殘疾了,但不能一味消極地想到死,應豁達地面對死亡,以平靜的心態看待死亡,從而獲得頑強活下去的信心,即熱愛生命。

請學生回憶有關生死的名人名言。例:司馬遷“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地壇這座歷經400年滄桑的古園,饋贈作者的是如此豐厚,使他從不幸中走了出來,所以作者“常常要到那園子裏去”“去窺看自己的心魂”去尋找生命的感悟,吸取頑強生活與奮鬥的力量,作者從心底發出這樣的感激:“哦,地壇,我的古園,你是我的精神家園。”地壇——精神家園。

3、怎樣面對殘酷的不公平的命運,這個問題的解答,也不是史鐵生一個人完成的,他精神跋涉的每一步,都有母親的伴行,是母親的'愛和理解幫他解決了怎樣活的問題。

指名學生朗讀第二部分有關文字

討論:(1)當年我總是獨自跑到地壇去,曾經給母親出了一個怎樣的難題。是什麼樣的難題呢?(指名朗讀第3節開頭一段文字)明確:兒子殘疾,又沉默寡言,獨自上地壇,情緒變化無常,使本已痛苦的母親更增了悲傷和恐懼,卻又不知道爲兒子做些什麼。

(2)母親對“我”的關愛有什麼特點?(默默的愛,痛苦忍耐)

(3)史鐵生表達了對母親怎樣的一種情感?

範讀第8節(多媒體顯示答案“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痛悔自己的倔強、羞澀)

母親的“活法”,母親對待苦難的態度,母親對待兒子的愛,讓作者明白了面對苦難應該怎樣活下去,所以母親是史鐵生生命的航標。

4、爲什麼寫母親寫得這麼感人?設想母親的心理,“空落的,不眠的”等語句形象的突出了母親的焦慮、空虛和痛苦,她日日夜夜生活在愁苦之中,生活在憂慮之中,因此,“兒子的不幸在母親那兒總是要加倍的”。“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他回去”,“上帝的考慮也許是對的”,這樣沉痛的文字,敘議結合,自然滲透深沉的感情,寫得既飽含感情,又富有哲理,是對母親的最深切的理解。

六、母愛感言

1、《懂你》(多媒體播放),2、聯繫課文、歌詞,談談自己對母親的理解,對母愛的認識。3、(多媒體顯示)歌頌母愛的名人名言。示例:

慈母的胳膊是慈愛構成的,孩子睡在裏面怎能不甜?(雨果)

人的嘴脣所能發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親,最美好的呼喚,就是“媽媽”。(紀伯倫)

沒有無私的,自我犧牲的母愛的幫助,孩子的心靈將是一片荒漠。(英國)

母愛是多麼強烈、自私、狂熱地佔據我們整個心靈的感情(鄧肯)

每一個母親都有一顆極爲純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作家劉墉告誡中學生說,中學時期是孝順父母的最好時期,等你功成名就再來孝順父母時,已經來不及了。

七、總結課文(多媒體顯示)

《我與地壇》第一部分寫我與地壇的故事,地壇——精神家園,第二部分寫在地壇這個大背景下我與母親的故事,母親——生命的航標。母親與地壇合二爲一。因此,題目只能是“我與地壇”。

讓我們在史鐵生對生命感悟的昭示下,充分利用我們的優越條件,用我們的辛勤努力,碰撞開一條通向幸福的人生之路,讓我們的母親都爲我們感到驕傲。(下課)

教後感:本文是一篇自讀課文,一課時教完是完全可能的。本教案考慮兩點:一,帶領學生走進文本,體會史鐵生對生命的感悟,二,營造一種感受親情的氣氛,讓學生情感得到一次陶冶。因此,第一部分着重生命的感悟,第二部分,從母愛與愛母的層面上引導學生體會生存的意義。這樣設計容易操作,從教學實踐來看,基本達到了預想的目標。

《我與地壇》的教學設計 篇四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把握文章的脈絡,瞭解有關作者的情況及其主要作品;篩選信息,理解把握課文涉及的對生死和親情的感悟;品味作者沉靜、綿密、抒情的語言,學習本文表達思想內容的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

整體感知,理清兩部分內容要點,感悟作者由“死”到“生”的複雜情感,解讀“我”、地壇、母親三者之間的關係,體會作者及母親的情感,認識生命的意義。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理解、體味史鐵生對生命及其苦難的感悟,體會作者思想變化的過程及這種變化與環境的關係,領悟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生命的認識。

二、教學重點

感悟作者由“死”到“生”的複雜情感,解讀“我”、地壇、母親三者之間的關係。

三、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對生命、母愛的思考與感悟

四、教學方法

(一)問答法

(二)點撥法

五、課時安排

2課時

六、教學步驟

(一)導入

青年是一首詩,這是因爲處在這個年齡段的生命總有着絢麗多姿的夢想和火一樣燃燒的激情。而有這樣一位青年卻在“21歲最狂妄的年齡殘廢了雙腿”。詩化的歲月瞬間凝固成冰冷的現實,他一度徘徊在生與死的邊緣。有一天,他把輪椅搖進了地壇,他在地壇經歷了什麼?又思考了什麼?今天就讓我們跟隨史鐵生一起走進《我與地壇》,請大家翻開課本45頁。

板書課題我與地壇

(二)作者簡介

下面,老師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些本文的作者史鐵生。

史鐵生,1951年生於北京。1967年畢業於清華大學附中國中。1969年去陝西延安插隊。21歲時,因腿疾回北京住進醫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從此他再沒站起來。他在做了7年臨時工之後,轉向寫作。1983年他發表《我的遙遠的清平灣》,一舉成名。加入中國作協。代表作有小說《我的遙遠的清平灣》、《插隊的故事》、《務虛筆記》、散文《合歡樹》、《我與地壇》等。其中《務虛筆記》、《我與地壇》曾入選“九十年代十大經典作品”。他的作品一類是對知青生活的回憶和反思,另一類是對殘疾人命運的描摹。《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和《奶奶的星星》曾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三)課文講解

1、請同學們閱讀課文,將自己不懂的字詞的讀音記下。

1、宿命(sù):

2、坍圮(pǐ):

3、玉砌雕欄(qì):

4、亙古不變(gèn):

5、頹牆(tuí):

6、肆意(sì):

7、雋(juàn):

8、恪守(kè):

9、捋(lǚ):

10、熨帖(yù):

2、請同學們思考作者爲什麼去地壇?請從文中找到相應的句子。

明確:(1)近。

“地壇離我家很近,或者說我家離地壇很近”的理解。

“我家離地壇很近”顯示出“我”的主動性,表明“我”對地壇有特殊的情感。

(2)宿命

我常覺得這中間有着宿命的味道。

爲什麼說是宿命呢?請大家集體朗讀第三自然段。讀完後說說現在的地壇是什麼樣的,而四百年前的地壇有是什麼樣的。

明確:現在的地壇是荒蕪的:“剝蝕”的琉璃;“淡褪”的硃紅;“坍圮”“高牆”等;“散落”了“玉砌雕欄”(板書:荒蕪)

四百年前的地壇是金碧輝煌的“浮誇”的琉璃;“炫耀”的硃紅;“高牆”;“玉砌雕欄”

爲什麼說這是一種緣分、是一種宿命?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有感情地明確:

經歷了400年的風風雨雨,昔日的金碧輝煌,高大氣派都已消失在歷史的煙塵裏。今日的地壇“荒蕪冷落”“很少被人記起”,這不就是曾經指點江山、“最狂妄”,而現在殘廢、沒工作、沒出路、失魂落魄的自己嗎?(板書:失魂落魄)

這是一種緣分,“我”一進入地壇就對它產生了依賴感;這是一種宿命,相似的遭遇使“我們”走到一起。

(3)思考

明確:“在滿園瀰漫的沉靜光芒中,一個人更容易看到時間,並看見自己的身影。”

作者想看到自己的身影,那麼證明他想思考一些問題。所以思考也是他去地壇的一個原因。

(4)生命的暗示

明確:作者說,“在人口密聚的城市裏,有這樣一個寧靜的去處,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在他失魂落魄,需要思考的時候,他找到了一個寧靜的去處,像是安排好了的。那麼,大家在回過頭來看,作者在前面說的: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圖。這意圖指的是什麼?

明確:生命的暗示

(5)逃避

明確:作者說他忽然之間什麼都找不到了,所以他要逃避到另一個世界中去。這裏的兩個“世界”分別指現實中的世界和作者心中的世界。他想逃避現實,所以他到地壇去。

小結:作者活到最狂妄的年齡忽然殘廢了雙腿,所以他要逃避現實,去寧靜地方思考問題,他選擇了和他有着宿命的緣分的地壇,在那裏思考問題。

2、那作者是不是就此沉淪下去了呢?我們來看第五自然段,首先請一位同學朗讀第5自然段,請同學們從文中找出能夠代表地壇景物特點的句子。

明確:園子荒蕪但並不衰敗。

那地壇的“不衰敗”體現在哪裏?請大家結合相關語句談談自己的看法。

(1)祭壇四周的老柏樹愈見蒼幽,到處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蕩。

解讀:荒蕪的、古舊的,被人遺棄但生命依然頑強。“剝蝕”、“淡褪”、“坍圮”、“散落”,最終留下了生命中原生的真正屬於本質性的東西。

(2)園牆在金晃晃的空氣中斜切下一溜清涼

蜂兒如一朵小霧穩穩地停在半空

螞蟻搖頭晃腦捋着觸鬚,猛然間想透了什麼,轉身疾行而去

瓢蟲爬得不耐煩了,累了,祈禱一會兒便支開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

樹幹上留着一隻蟬蛻,寂寞如一間空屋

露水在草葉上滾動,聚集,壓彎了草葉,轟然墜地,摔開萬道金光。

滿園子都是草木競相生長弄出的響動,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

解讀:“園牆在金晃晃的空氣中斜切下一溜清涼”這句話說明它雖然是荒廢的故園的園牆,但它並沒有因此而消沉,而是用自己的殘軀爲過往的行人斜切下了一溜陰涼。

學生髮言時,教師作點評,最後小結:

園子飽經風雨,歷經滄桑,但園裏的小生命們卻以透明獨特的方式演繹着生命的頑強。無論是蜜蜂還是螞蟻,都不因生命的卑微而放棄展現自我的機會,向人們展示生命的繽紛,訴說生命的美麗。(板書:荒蕪不衰敗)

3、同學們,我們前面說過,作者和地壇有着共通點,有着相似的命運,那面對地壇“荒蕪但並不衰敗”這個事實,作者感悟到了什麼呢?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老師總結:

作者感到了生命的涌動,促使他思考生與死的問題,促使他與命運抗爭。園子雖然荒蕪,但是並不衰敗;“我”雖然殘疾,但是不應該頹廢!(板書:身殘志不殘)

4、作者在園中思考,那他首先思考了什麼問題呢?我們來看第六自然段,請大家從文中找出答案。

明確:我一連幾小時專心致志地想關於死的事,也以同樣的耐心和方式想過我爲什麼要出生。

好,那麼,作者對於這兩個問題的思考,他得出結論了嗎?

明確: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件事實的時候,已經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

請學生談對這句話的理解。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總結。

作者想通了,既然出生了,那就要好好活下去;既然死是必然會來臨的,那麼,就應該想想應該怎樣活下去。

5、那究竟應該怎樣活下去呢?我們來看第七自然段。

關於這個問題,作者是怎樣說的?請大家把讀一段課文,從開頭讀到“去窺看自己的心魂”。

學生讀完後教師提問:關於怎樣活這個問題,作者一下子想清楚了嗎?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

沒有,他說這不是一瞬間能想明白的事,所以在十五年當中,他不斷地去地壇裏思考。

6、那,在這十五年當中,地壇遭遇了什麼?

明確:被人肆意雕琢

地壇被人肆意雕琢,但是作者說有些東西是任誰也不能改變的,這裏的“有些東西”指的是什麼?

(1)譬如祭壇石門中的落日,寂靜的光輝平鋪的一刻,地上的每一個坎坷都被映照得燦爛。

(2)譬如在園中最爲落寞的時間,一羣雨燕便出來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蒼涼。

(3)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腳印,總讓人猜想他們是誰,曾在哪兒做過些什麼、然後又都到哪兒去了。

(4)譬如那些蒼黑的古柏,你憂鬱的時候它們鎮靜地站在那兒,你欣喜的時候它們依然鎮靜地站在那兒,它們沒日沒夜地站在那兒從你沒有出生一直站到這個世界上又沒了你的時候。

(5)譬如暴雨驟臨園中,激起一陣陣灼烈而清純的草木和泥土的氣味,讓人想起無數個夏天的事件。

(6)譬如秋風忽至,再有一場早霜,落葉或飄搖歌舞或坦然安臥,滿園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那現在大家來看一下這些景物有怎樣的共同之處?

明確:六個譬如所描寫的景物大多都有某種不好的境遇,但他們卻能或永恆或坦然面對或勇敢抗爭。(板書:形體改變、精神不變)

解讀:從“譬如祭壇石門中的落日,寂靜的光輝平鋪的一刻,地上的每一個坎坷都被映照得燦爛”這句話可以看出落日即將隱入地平線,但它仍然集聚渾身力量,向人們展示最後的輝煌;從“譬如秋風忽至,再有一場早霜,落葉或飄搖歌舞或坦然安臥,滿園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可以品出紅葉雖落卻依然保持美麗的姿態,生命雖逝,卻能換來另一個生命的誕生,因此它安然。這正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而雨燕的高歌、孩子的腳印蒼黑的古柏、草木和泥土的氣味和落葉都證明了這院子裏還有生命的氣息。面對這樣的一個古園,作者從中找回生存的勇氣和決心。從古園的遭遇中,作者悟出面對苦難要勇敢地活下去。(勇往直前敢於抗爭)

三、總結

地壇荒蕪但並不衰敗,在被人們肆意雕琢後仍然精神不變,作者從地壇那裏看到了自己的身影,在地壇裏進行了對生命的思考,但是,關於應該怎樣活下去這個問題,在這一節中作者並沒有很明確地給出答案,而這個問題,也不是由作者一個人解決的,在他思考生命的真諦的時候,有一個人,始終站在他的背後,支持着他,這個人就是他的母親。那麼,關於自己的母親,作者有做了怎樣的描述與追憶呢?我們下節課將一起學習,請同學們回去之後預習第二節的內容。下課。

四、板書設計

地壇荒蕪不衰敗形體改變精神不變

我與地壇

我身殘志不殘勇往直前敢於抗爭

第二課時

(一)導入

母愛,是天地間一種至真至純至深至厚的感情。古今中外抒寫母愛、讚頌母愛的作家不勝枚舉,作品也層出不窮,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首詩,表現的是一位母親對即將遠行的兒子的擔心,那麼史鐵生又是如何表現母親對自己的愛的呢?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課文第二節。

板書課題

板書我與母親

(二)講解

1、作者說他“總是獨自跑到地壇去,曾經給母親出了一個怎樣的難題。”那麼作者以前的行爲到底給母親出了一個怎樣的“難題”呢?我們來看一下第二自然段,請大家仔細閱讀並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總結。

明確:

這是一種無法調和的矛盾,母親疼愛兒子,擔心兒子,但同時她又理解兒子,面對兒子說承受的痛苦,他想問卻又怕會觸碰到兒子的傷口。

2、那面對這樣的苦難,母親又是怎麼想的、怎麼做的呢?我們來看第三自然段,請同學們從中找出答案。

明確:

她思來想去後準是對自己說:“反正我不能不讓他出去,未來的日子是她自己的,如果他真要在那園子裏出了什麼事,這苦難也只好由我來承擔。”

母親沒有退縮、沒有消極的對待、更沒有放棄,而是“承擔”這“苦難”,堅毅地走下去,母親希望直到兒子找到一條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

3、那麼,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母親”是一個怎樣的人?

明確:疼愛並理解兒子。

其實,在這一段的最後一句話,作者給自己的母親做了一個評價,這個評價是什麼呢,請大家一起讀出來。

學生齊讀:“這樣一個母親,註定是活得最苦的母親。”

請大家來說說,爲什麼,史鐵生覺得他的母親是活得最苦的一個母親?

學生回來,教師總結。

明確:因爲母親不光是會疼愛兒子,而且她理解兒子,她知道兒子心裏的苦,但是兒子卻不理解她的愛,她整日活在痛苦與擔心當中。

4、作者說,他當年不曾想爲母親想過,那他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去思考母愛,感受母愛的呢?他又用了怎樣的方式?

明確:在她猝然去世之後纔有餘暇設想。

在母親猝然去世之後,作者纔開始去領悟、去理解母親對他的愛,所以,他只能用回憶和設想的方式。

5、作者通過回憶和設想體會到了母親的愛,在課文中有三個情節直接或間接的表現了母親的愛,請同學們找出來並談談自己的看法,這些情節是怎樣表現了母親的愛。

明確:

(1)一回我搖車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麼事又反身回來,看見母親仍站在原地,還是送我走時的姿勢,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處牆角,對我的回來竟一時沒有反應。

母親在兒子走出家門後還在望着兒子遠去的背影,久久不去做別的事情,證明他對兒子愛得深沉,又害怕兒子這一次出去會不會出事,所以她就一直保持着面對兒子離去的方向的姿式,內心矛盾交織,纔會對我的回來“一時沒有反應過來”。

(2)有過好多回,我在這園子裏呆得太久了,母親就來找我。她來找我又不想讓我發覺,只要見我還好好地在這園子裏,她就悄悄轉身回去,我看見過幾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見過幾回她四處張望的情景,她視力不好,端着眼鏡像在尋找海上的一條船,她沒有看見我時我已經看見她了,待我看見她她也看見我了我就不去看她,過一會兒我再擡頭看她就又看見她緩緩離去的背影。

表現出母親對兒子的擔心,她始終不放心剛剛經歷如此巨大打擊的兒子,總害怕他會出事,所以她就去尋找兒子,但是她又理解兒子,她覺得應該給兒子一個獨立的空間,讓她思考問題,所以在確定兒子沒事之後她又悄然離開。

(3)有一年,十月的風又翻動起安詳的落葉,我在園中讀書,聽見兩個散步的老人說:“沒想到這園子有這麼大。”我放下書,想,這麼大一座園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兒子,母親走過了多少焦灼的路。

表明母親的愛,一個很大的園子,母親不怕累,在焦灼的心情裏一遍又一遍地尋找她的兒子,證明她的愛的深沉。

總結:從這三個情節,可以看出母親對兒子的愛的深沉與理解,也就是作者在前文說到的:她不是那種光會疼愛兒子而不懂的理解兒子的母親。並且他希望兒子能找到一條屬於自己的幸福之路。

板書:理解和希望

6、作者在第四自然段中寫了他與疑問作家朋友的一次談話,講到了寫作的動機。同學們仔細閱讀以下這一段,作者從中透露出自己的寫作動機了嗎?

明確:有,他通過寫朋友寫作是爲了讓母親驕傲來告訴我們他也想通過寫作來使自己找到生活下去的路,也就是母親一直希望他能夠找到的一條幸福的路。

7、我們來看下一段,在這一段中,作者說,在他的小說第一次獲獎的時候,他多麼希望他的母親還活着,所以他又跑到了地壇去思考,這一次,他思考的是什麼呢?

明確:母親爲什麼就不能再多活兩年?爲什麼在她的兒子就快要碰撞開一條路的時候,她卻忽然熬不住了。

那作者的出結論了嗎?

明確;:“她心裏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

好,作者思考的結果是,母親太苦了,所以應該早點到天堂享福,可是,對於這個結果,作者說,我似乎得了一點安慰。請大家說說,爲什麼,這個安慰是一點點的?

學生回答,教師在學生回答基礎上總結。

明確:

現在作者還是希望母親能夠看到自己現在自立自強的模樣,希望母親能夠分享自己的快樂。

8、我們來看一下課文的第九自然段,作者在這裏提到了母親的愛給自己的啓示,請大家集體朗讀出來。

明確:母親生前沒給我留下過什麼雋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誨,只是在她去世之後,她艱難的命運,堅忍的意志和毫不張揚的愛,隨光陰流轉,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鮮明深刻。

請同學們說說母親給了我怎樣的啓示。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總結。

明確:對待生活給予的苦難,我們要堅強面對。

9、現在,請大家看到最後一句話:

多年來我頭一次意識到,這園中不單是處處都有過我的車轍,有過我的車轍的地方也都有過母親的腳印。

請同學們說說對這句話的理解。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

明確:母親的愛伴隨着作者在地壇中感悟生命,母親的愛支持着他走過人生最苦難的階段,使得他對苦難有了深刻的理解。

板書:追憶與痛苦

總結:

非常概括地說,寫母親,實際是寫“我”(史鐵生)對母親的“理解”,寫史鐵生對母親對待生命、對待命運的態度的“理解”。開始,史鐵生是不理解母親的,逐漸地,隨着思考的深入,隨着精神追尋的深入。精神閱歷的廣泛,隨着年齡的增加,史鐵生終於理解了母親,讀懂了母親。母親完全是在苦難的折磨中度完了她自己的生命。看來,命運的造就也就決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擔的方式,有些人彷彿生來就是爲了承受苦難,在苦難中默默地忍受着命運的重壓。也就是說,母親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應該怎樣活、怎樣面對命運、怎樣面對苦難的問題,就是‘“活法”的答案之一。

好,我們這篇就講到這裏,請大家回去之後預習下一篇課文《花未眠》。

《我與地壇》的教學設計 篇五

一、教學目標

1、篩選信息,理解作者對生命感悟的內容;

2、學習本文寓情、理於景的寫作方法;

3、評價作者在文中表達的對生死和生活的態度。

二、教學重難點

在景物描寫中所傳達的對地壇的情感和對生命的逐步理解。

三、教學設計

1、教學方法:啓發式教學

2、媒體設計:powerpoint課件演示

3、教學課時:一課時

四、教學過程

1、導語設計

課前聽音樂。說出音樂名和作曲者?

學生回答:《命運》,貝多芬。

引入:貝多芬,28歲開始耳朵有病,聽力逐漸衰退,到32歲基本已經喪失聽力。《命運》交響曲是在他完全喪失聽力的情況下創作的。面對不幸,貝多芬“扼住命運的喉嚨”,譜寫了音樂史上光輝的樂章。生活中像貝多芬這樣勇敢抗爭命運的人很多,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我與地壇》的作者史鐵生就是其中一個。

2、作者簡介(幻燈片)

史鐵生(1951~),生於北京,18歲去延安插隊。21歲時,因腿疾住進醫院,這一天是他的生日,從此他再沒站起來。他在做了7年臨時工之後,轉向寫作。1983年他發表《我的遙遠的清平灣》,一舉成名。現爲專業作家,中國作協會員,其作品多次在全國獲獎,並有英法日文譯本在國外出版。

3、解題

介紹地壇(幻燈片)

(1)有關地壇的圖片:方澤壇

(2)文字介紹:地壇,又稱方澤壇,建於明代嘉靖九年,整個建築羣呈方型,象徵大地,是明清兩朝皇帝祭地的場所。課文第一部分寫了史鐵生在地壇的所見所聞與所思。

過渡:他有什麼見聞?

生找出集中寫古園風景的段落(3、5、7)

4、研習課文

(1)出示“曾經”的地壇和“現在”的地壇,請學生概括各自的特點。

曾經:浮誇的琉璃 炫耀的硃紅 高牆 玉砌雕欄

現在:剝蝕 淡褪 坍圮 散落

明確:輝煌→荒蕪(幻燈片)

(2)“我”第一次來到地壇是怎樣的心情?

明確:失魂落魄。地壇的變化就像作者從“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殘廢了雙腿”,而地壇外形的“荒蕪”剛好與作者“失魂落魄”的心情相吻合,所以“我”與地壇一見如故。

(3)進入地壇以後,作者發現它除了“荒蕪”還有什麼特點?(原文回答)

明確:荒蕪但並不衰敗。

(4)哪些景物體現了“不衰敗”?是怎樣體現出來的?

明確:蜂兒、螞蟻、瓢蟲、蟬蛻、露水草葉;作者寫了它們的動態。

(5)當時的“我”處於怎樣的狀態?

明確:“幾乎什麼都找不到”——被社會遺棄,生存面臨危機,這樣的時候最容易想到死,他爲了“逃避”而來到地壇,但地壇讓他感受到了勃勃的生機。

過渡:以後15中他常常來,發現地壇對他的意義遠不止這些。請學生朗讀第七段。

(6)“這古園的形體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東西是任誰也不能改變的。”“有些東西”指的是什麼?

明確:與“形體”相對的古園的“神”——永不改變的、生生不息的精神。

(7)是哪些東西體現了古園的“神”?(朗讀有關內容)

明確: 落日的燦爛

雨燕的高歌

孩子的腳印

蒼黑的古柏(幻燈片)

暴雨中草木泥土的氣味

秋風裏落葉的味道

配音朗讀相關內容。

教師概括:人們可以改變古園的外形,但它的精神不能改變;命運可以奪去“我”的雙腿,但不能奪去“我”的意志。古園歷久而彌堅的活力正是激勵作者勇敢地面對不幸,採取積極人生態度的取之不盡的源泉。作者的靈魂已皈依地壇,地壇成爲一個精神的家園。他說,“所以我常常要到園子裏去。”(幻燈片)

(8)由上述內容整理出作者“對地壇的感情”和“對生命的態度”兩條線索:

親近→喜愛→皈依

頹廢→豁達→頑強

(9)在這樣的一個古園中,作者思考了哪些問題?(幻燈片)

明確:爲什麼生?怎麼活?

(10)雙腿的殘廢,使得史鐵生一切的理想、一切的前途都化爲泡影,所以他一心想死,但這個時候,地壇勃勃的生機衝散了他想死的念頭。史鐵生說,他還要感謝卓別林大師,“卓別林”在電影《城市之光》中救起一個要自殺的少女時說了一句很棒的話:“你着什麼急呀?”這句話史鐵生一生都忘不了。用幻燈片出示該材料,請一生模仿卓別林的語氣——喜劇大師對死亡的幽默感。史鐵生也具有這種幽默感,請學生找出類似的表述並齊聲朗讀:

“最後事情終於弄明白了: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個事實的時候,已經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

(11)請學生分析這段話的含義

討論明確:不必急着死;不必害怕死。

(12)第二個思考不是由他一個人完成得了的,他精神跋涉的每一步,都有人伴隨,原文的二、四、五三部分作者超越自身,寫來到地壇的其他人。他發現這世上有許多人在受命運的捉弄,在承受不同的苦難,而不僅僅是他一個,特別是苦難而偉大的母親,教會了他怎樣去面對苦難,怎樣去生活。

(13)請學生自讀讀本中的相關內容,討論地壇人物及他們對作者的影響。

5、總結:放音樂《命運》

和史鐵生相比,在座的每一位都是幸福的,因爲我們都是完整而健康的人,所以,請珍愛生命,珍愛健康。假如有一天你遇上了苦難,也請記得史鐵生曾經說過:“無論多麼痛苦,也要勇敢地活着,而且要活得有意義”。(幻燈片)

6、板書設計

我與地壇

史鐵生

對地壇親近→喜愛→皈依

對生命頹廢→豁達→頑強

《我與地壇》的教學設計 篇六

一、地位與作用:

《我與地壇》是高中語文教材第二冊第十一課,也就是第三單元的第三篇課文。從教材體例的系統上來說,從第一冊的“整體感知”、“理清思路”、“概括要點”到第二冊的“篩選信息”、“研究探討”、“分析評價”,是將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作爲訓練要點,其目的性更突出,也更能適應新世紀的素質教育的要求。從這個方面上來說,《我與地壇》正處在這個訓練體系的較高層級上。從單元的安排上來講,前面已經有了兩篇文章對“分析評價”這一訓練點進行了鋪墊,那麼在這一篇文章的教學上就更需要體現出較強的目標訓練意識——需要注意的是,越是到了更高的能力層級,它所要求的綜合語文能力更加突出,而不僅僅是一個訓練點這麼簡單。

二、教學目標:

1、理解本文獨到的人生感情及作者對生命的認識。

2、抓住文中的關鍵句,揣摩語言。

(設計依據:通過對本文的學習,不但要訓練學生的語文能力,也要讓學生在情感心智上得到啓示。)

三、教學重點:

理解地壇和母親在作者頑強求索中的作用,解開“我(作者)”、地壇、母親三者的關係。

四、教學難點:

感受作者作爲殘疾人對生命的感悟及對“生與死”的思考。

(設計依據:課文的第一部分更注重“生命”的意義,而第二部分更注重“情感”的意義,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對“情感”的理解和思考又回答了對“生命”的疑惑而母親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應該怎樣活、怎樣面對命運、怎樣面對苦難的問題。這是文章的精髓,也是課文理解上的難點。)

五、文章特點與關鍵:

《我與地壇》是新教材的新課文,本篇課文超過7000字,是本學年度最長的一篇課文之一;教材同時將其確定爲“自讀”課文,在課時的安排上和文章的長度構成了一對矛盾。它所講述的是有關生命本身的問題:人該怎樣來看待生命中的苦難。作爲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普遍存在着心理疲勞週期較短的現象;而課文說的是一個相對“沉重”甚至“沉悶”的話題。怎樣在45分鐘裏將學生的注意力儘量吸引到課文本身上來,完成對7000字的文章的比較深刻的解讀,選擇一個有特點,有吸引力的教學切入點是確保實現教學目的的關鍵。

六、教學方法:通過提問—啓發—討論—評價的步驟學習課文。

(設計依據:作爲自讀課文,大部分的課堂活動還是要學生自己來完成,教師只能起到一個引導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鑑於本篇課文所涉及的特殊的“情感”意義,如果能讓學生自己領悟,自己體會到,完成感情的自我昇華,很顯然比教師直接將所謂的“經驗”“教訓”告訴給他們要來得深刻得多。教師如何才能完成這樣的“引路人”的角色。——那就是問題,一環扣一環的問題,是將學生領到新境界的最佳途徑之一。因此本文主要採取提問式的教學方法,然後通過討論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

七、教學方式:

(使用依據:本文是通過學生默讀、誦讀去理解課文,感知具體的語言信息。通過討論加深對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因此在本節課中利用明膠片和投影儀將幾個需要討論的問題顯示出來,並要求學生緊緊圍繞它去思考。)

八、課時安排:1課時

九、指導學習:課前自學與課堂討論相結合。

(設計依據:根據本文篇幅較長的特點,課前預習,自學是必須的。自學指導的要求是通過作者直接的語言去理解文章。在課堂上,通過討論去推動學生思考,感受文章的內容,發揮他們自主學習,探究的能力。)

十、教學過程:

1、導入課文

挫折對於每個人來說幾乎是必將經歷的。有些人面對命運中的挫折望而卻步,使成功從手中流逝;有些人卻能夠勇敢面對,昂首前行。這些人最終成爲生活的強者,爲人們所尊敬,例如:司馬遷、張海迪、貝多芬等人。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的作者史鐵生在其“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上”失去了雙腿。他歷經磨難,經過一番苦苦的掙扎最終成爲了一個著名的作家。

史鐵生有這樣一句話用來解釋他的名字:“心血傾注過的地方不容丟棄,我常常覺得這是我的名字的昭示,讓歷史鐵一樣地生着,以便不斷的去看它,不是不斷的去看這些文字,而是藉助這些躊躇的腳印不斷看那一向都在寫作着的靈魂,看這靈魂的可能與大向。”

到底他的這些文字是怎樣體現出他的靈魂,讓我們一起進入課文,進入作者的內心,去獲得我們自己的體會。

(設計依據:通過作者自己對名字的解釋,可以深切的感受到作者在特殊經歷下的特殊情感,使學生感受更爲真切。)

2、讀準下列字詞:

宿( )命 坍圮( )( ) 玉砌( )雕欄 亙( )古不變 撅( )

捋( ) 蟬蛻( ) 窸窸窣窣( )( ) 嘈( )雜 熨( )帖 猝( )然 倔強( )( ) 雋( )永 恪( )守 焦灼( )

(設計依據:明確學生需要掌握的一些基礎知識。)

3、思考問題:

第一部分:

①文中哪幾小節是對地壇景物的描寫?作者爲什麼要描寫地壇的景物(作用)?

②作者是怎樣理解地壇的意圖?(用文中的話)

③比較3、5兩段的景物描寫,有無發生什麼變化?如果有,這種變化意味着什麼?(請位同學朗讀課文第5節,其他同學思考)

④在地壇,作者思考了哪些問題?地壇又爲作者解決了哪些問題?

第二部分:

①第二部分哪幾小節是對母親的描寫?

②作者通過哪些場景去描寫自己的母親?反映了母親怎樣的心境?

③通過作者對母親的描寫,我們體會一下,作者的思想發生了哪些變化?(討論)

4、重點研討,總結評價

①通過這堂課的分析理解,請同學們概括一下母親的做法給了作者一個怎樣的啓示?(思考)

②文中有段“設想”非常耐人尋味,可以說這是作者思想上的一次跨越,如果沒有這樣一個“設想”,作者是無法得到這樣的啓示的。就讓我們通過這個“設想”共同去體會“母親的偉大”。

③課文最後寫道:“這園中不單是處處都有我的車轍,有過我的車轍的地方也都有過母親的腳印。”從全文看,此處的“車轍”“腳印”是可以有象徵意義的。那請同學們思考一下,它到底象徵了什麼?

(設計依據:按照

(五)作業:有人說寫作是“本於內心的鬱積,發乎情性的自然”,這堂課的作業就是以《地壇給我的啓示》爲題寫一篇類似讀後感的文章,不計長短,關鍵要發自於你們的內心。

板書設計:

附一:

我與地壇:絕望——思考——希望(怎樣活)

我、地壇、母親

我與母親:頹廢——理解——堅強

附二:

送“我”——理解——(行爲描寫)

憂“我”——堅忍——(心理描寫)

找“我”——焦急(關愛)——(側面描寫)

我與地壇教學設計 篇七

一、導入

師:生命就像燦爛的太陽,每天都會升起;死亡則像黑夜,當黃昏落日的絢爛過後,層層黑幕必將會籠罩在我們身上。少年不會想到死,因爲他的生命還剛剛開始;青年不會想到死,因爲他初嘗人生的滋味;中年也很少想到死,因爲他總以爲自己還有夠長的日子。可是,二十來歲的史鐵生卻幾次想到死。爲什麼?本節課我們繼續學習他的散文《我與地壇》(板書課題)

誰能用課文中的語言來告訴大家呢?(強調用課文中的語言)

生:“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殘廢了雙腿”,“長到20歲上忽然截癱了”。

生:“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間幾乎什麼都找不到了”。

師:這種不具普遍性的殘酷事件落到了史鐵生的頭上,使他的精神幾乎崩潰,他很自然的想到了死。也正是在這不尋常的心境中他“走”進了地壇。地壇,是他凝思的對象,是他逃避一個世界的另一個世界。

那麼史鐵生在地壇中都考慮了哪些問題呢?(用文中原話回答)

1、該不該去死

2、爲什麼出生

3、怎麼活

關於前兩個問題作者想明白沒有?誰能用文中的語句來回答一下。

作者最終感悟了生死,生,不可辯論,死,必然降臨。

過渡:作者對於生死的體悟和地壇有十分密切的關係,地壇是怎樣給作者以啓示的呢?下面我們共同品味文中的三處景物描寫。

現在請同學們快速找出第一部分中的三處景物描寫。

哪位同學能朗讀一下文中的第一處景物描寫?其他同學體會:作者是從什麼角度對地壇進行描寫的,這樣的地壇給你一種什麼樣的感覺呢?

從什麼角度?(從整體的角度來描寫地壇)

什麼感覺?地壇顯得很破舊

地壇昔日是什麼樣的呢?明確:曾一度輝煌

這一處從整體上寫地壇的荒蕪破舊有什麼作用嗎?

烘托了落魄者頹唐的精神狀態和悲苦的命運。

古園歷經四百多年的變化,昔日的輝煌已不復存在,但是它丟掉的都是些什麼東西呢?

剝蝕的是——浮誇的琉璃

淡褪的是——炫耀的硃紅

也就是說,地壇失去的只是外表的虛榮與浮華,只是昔日的榮華和顯耀。

雖然昔日的輝煌已不復存在,雖然現在已無人關注,但是園中的老柏樹卻愈見蒼幽,到處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蕩,也就是說,地壇雖然荒蕪破舊,但卻仍然透露着——一種生命的活力。

這樣的地壇對於一個失魂落魄的人來說,會有一種怎樣的啓示呢?

(讓“我”覺得——萬物盛衰皆自然。)

(地壇這種頑強的生命力使作者的心靈有一種強烈的震憾,他彷彿覺得地壇就是自己的影子,並以此爲起點,開始長久的思考自己的命運)

對於一個失魂落魄的人來講,最應該找尋回來的是什麼呢?

(是丟失了的、殘落了的靈魂,這也是一個人之所以爲人的最精粹的東西)

地壇以“剝落豪華見其真醇”的方式讓人感悟到了生命的真諦!

哪位同學能讀一下文中的第二處景物描寫?其他同學注意:第一處是從整體的角度來描寫地壇的,這一處是從什麼角度來寫地壇的?都寫到了哪些景物?

(從細微處落筆,描寫了小昆蟲的動態和草木的生長)

師:作者筆下的蜂兒、螞蟻、瓢蟲甚至露珠它們都有着怎樣的共同點呢?(它們都是和我們一樣平等的生命。)

你認爲這段景物描寫中寫得最精彩是哪一句呢?精彩在哪兒呢?四個人一組討論一下!記住:無論你認爲哪一句寫得最精彩,都要說出自己理由,說出自己獨特的感悟,只要能自圓其說就可以。

生:在我眼裏,螞蟻搖頭晃腦,捋着鬍鬚,像個思考的老學者,而且似乎想了好久,終於想通了,想好了就馬上去做。

蜜蜂,比喻的修辭手法,雲和霧的構成是一樣的,但是雲給人一種飄忽感,而霧把人籠罩期間,感覺很穩,蜜蜂的穩和作者的煩燥不安恰好形成了對比。

生:蟬蛻這一句很深沉,蟬脫皮的時刻是十分痛苦的,但它完成了再生,得以飛翔,我想,這會對作者擺脫舊我走向新生有啓示。

瓢蟲,擬人的修辭手法,積蓄自己的力量,勇敢的飛向新的高度。

生:我想到的是,蟬蛻皮的過程雖然是痛苦的,但它把寂寞的空屋留下,意味着內在的新生命騰飛了。這像佛家的“涅槃”。

生:露珠,它在葉子上不斷的滾動、聚集,露珠越來越大,大到葉子不能承受時就掉下來了,這時又有陽光的照耀,真的是太美了。我覺得像露珠這樣普通的事物都在不斷的積蓄自己的力量,然後在合適的時間內展現自己的美。那我們人類更應該這樣。

師:我想問,露珠墜地的聲音很大嗎?爲什麼說是“轟然墜地”?

我認爲這是作者心靈中的聲音。像露珠這樣普通的事物都在不斷積蓄自己的能量,並且尋找時機釋放自己的美。這種墜地的聲音在史鐵生聽來是有震撼性的!

草木生長能發出窸窸窣窣的聲音?

而草木競相生長,充滿着生機、活力,作者本來長期的籠罩在死亡的陰影中,這草木的競相生長又激起了他內心深處對生活的熱愛。

從這兩處景物描寫中,你能感覺到地壇具有一種什麼樣的特點嗎?誰能用課文中的一句話來概括一下?

荒蕪但並不衰敗

師:如果把這兩處景物描寫拍成兩幅畫面,一起放在你面前,你會覺得這兩幅畫有什麼不同呢?(提示:從作者描寫地壇的角度入手)

生:我覺得,第一處是地壇的全景,這兒則是一個特寫的昆蟲世界。

師:前面是四百年滄桑濃縮在一個畫面,這裏是生命的瞬間被一個個地放大在我們面前,把這兩幅畫放在一起,我們會感到一種對比,一種震撼,一邊是地老天荒,一邊是生命的剎那。地壇荒蕪並不衰敗,歷盡滄桑卻依然寧靜,地壇中的小昆蟲和草木雖然卑微,但卻都能自得其樂的按自己的方式生存着、活動着,都在無言地訴說着生命的美麗。那麼人呢?遭遇挫折與不幸之後,究竟是選擇活着,還是選擇死去?

雖然不能一一的對應說螞蟻教會了作者什麼,蟬、蜜蜂教會了作者什麼,看了一下露珠他便如何如何,但幾年的觀察和思考,還是會影響作者,便於作者展開對於生命的思考的,他最終明白了——人可以殘廢,但不能頹廢。自己也應該像那些小昆蟲和一草一木那樣珍愛生命,爲世界增添一分活力、一分亮色。

對於生死的問題作者想明白了,但還有一個最關鍵的問題,就是怎麼活的問題,這個問題卻不是在某一個瞬間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能夠一次性解決的事情,所以十幾年裏他還是常常要到園子裏來,這十幾年中,他所看到的園子裏的景物是什麼樣的呢?大家出聲的朗讀第三處景物描寫,看這一處都寫到了園子中的哪些景物?

這些景物都有什麼特點呢?試着分別用四個字來概括一下

落日燦爛;雨燕高歌;冬雪留痕;古柏靜立;驟雨激香;秋葉安臥

提示:石門落日,容易傷感,史鐵生卻看到光輝燦爛,最爲落寞的時間,他看到的是雨燕的高歌;冬雪覆蓋一切,看不到一點生機的時候,孩子們的腳印卻讓他產生了豐富的聯想;蒼老而孤獨的古柏樹,讓他看到了亙古不變的寧靜之美;暴雨驟臨園中他聞到了灼烈與清純;秋風忽至,似乎滿目淒涼,然而,他看到的落葉飄搖歌舞或坦然安臥。

都蘊含着一種生命的激情,一種生命的永恆。這些景物本身恰恰就是對生命的最好的解讀。

作者長時間的觀察這些景物,他會感悟到什麼呢?也就是說,一個人,應該怎麼樣去活?

勇敢的面對生活中的挫折!

俗語說:一切景語皆情語,文中的景物描寫無疑是作者心緒的表達,那麼文中的景物描寫對於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什麼作用呢?

第一、有利的烘托了作者的心境;

第二、爲作者的思考提供了特殊的背景,便於作者展開生命的思考。

第三、景物描寫本身就是對生命的最好的解讀。

總而言之,是地壇使史鐵生從絕望中看到了希望,地壇給了史鐵生第二次生命,地壇成了史鐵生無言的母親。

四、第一部分寫“我與地壇”,你認爲“我”與“地壇”的關係是怎樣的?

師:也就是說,“地壇”還是一般的人文景觀嗎?寫一句話,簡潔地表達你對文中“我”與“地壇”的關係的理解

生1:生命——地壇之魂

生2:地壇——作者精神的家園

生3:我與地壇——生命與宇宙的對話

生4:地壇——“我”人生的導師

如果把題目換成“地壇與我”,你認爲可不可以?爲什麼?

通過對文章第一部分的學習,給了你哪些深刻的啓示呢?

(試着任選文中所寫到的一種景物,用即使------也-------這樣的句式表達你對生命的感悟)

即使是落日,也要把餘輝灑遍世間每個角落。

即使天地落寞,只要我們縱情高歌,也會演繹生命的豪情。

即使是落葉飄零,也要葉落歸根,化作春泥肥沃土。

誰能試着把剛纔幾位同學的句子連接在一起,組成一組排比句呢?

看來同學們都有了自己對生命的獨特的思考、獨特的體驗、獨特的感悟。

不錯,即使是一棵小草,也要染綠整個春天;即使是一滴水珠,也要折射太陽的光輝;即使是曇花,也要讓生命在瞬間綻放燦爛;即使是流星,也要用自己的光和熱劃破沉寂的夜空。這何嘗不是對生命最好的解讀呢?

我與地壇教學設計 篇八

一、情境導入:解說(配《生命》主課件圖片)

青年是一首詩,這是因爲處在這個年齡段的生命總有着絢麗多姿的夢想和火一樣燃燒的激情。而有這樣一位青年卻在“21歲最狂妄的年齡殘廢了雙腿”。詩化的歲月瞬間凝固成冰冷的現實,他一度徘徊在生與死的邊緣。終於有一天,他把輪椅搖進了地壇,在這古老而又充滿無限生機的古園裏,他找到了自己精神安棲的家園,聆聽心靈的聲音,感悟生命的真諦,完成了生命中最爲壯麗的一次突圍,而這次突圍的過程,竟長達十五年。1989年5月,《我與地壇》誕生了,字裏行間噴灑的全是作者15年來積聚在心中的幽思,這位作家就是現任北京作家協會的副主席史鐵生。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我與地壇》,走進史鐵生,用心靈去丈量他從痛苦中掙扎而出的腳步。

相關的常識:地壇的簡介(課件)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主課件(框架圖)

過渡:作爲一篇散文,把握了作者的情感線索才能領會形散下的神聚。史鐵生對生命的思考有着一個變化軌跡,請大家用文中的話表述一下。(篩選感情性語句){失魂落魄、逃避、考慮死、不急於求死、如何活得好一些。}

我們每個人都渴望成功。他人的成功往往我們關注的焦點。史鐵生由一個失魂落魄的殘疾青年成長爲一個頗具哲學家氣質的作家,他成功的祕訣是什麼?文章雖長。但突顯的只有三個因素:我、地壇、母親。透視這三個因素是解答這一問題的關鍵。爲了更真切的走入史鐵生的內心世界,我們先來進行一次

仿真模擬,角色互換的採訪:共同去感受成功背後那個頑強的生命。

採訪的基本要求:

1、分成兩組(東半球,西半球)採訪史鐵生。東半球同學爲史鐵生、西半球同學爲記者。

3、採訪時角色定位,仿真模擬,儘量從文中提取問題。用文中話作答。可適當加入個性化語言。交流時要聲音洪亮。準備一下。

附:採訪史鐵生:

1、記者:您好,史鐵生,我曾經拜讀過您的很多作品,《合歡樹》《秋天的懷念》您的作品總是充滿了理性的光輝,讓我們從中感悟到生命的真諦,現在您做爲一個知名作家,成功的背後一定有着艱辛的歷程。請問您在21歲失去雙腿後的感受是什麼?

2、記者:據說您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來到地壇。自從那以後,就再沒長久地離開過它。您最初去地壇的動機是什麼?

3、記者:看來,地壇對您吸引並非偶然,地壇給你帶來了哪些生命的啓示?

4、記者:在地壇中您曾連續幾個小時思考關於生與死的問題,你想明白了嗎?

5、記者:你用十五年時間思索生與死的問題,是不是太長了,人生有多少個十五年啊。(只有在滄桑的歲月中才能參透哀與樂;生與死。)

通過以上分析:能否爲一二節擬一個總標題。說明理由。

總結:三者之間的關係:地壇是我虛化的母親,母親是我心中永遠的地壇。她們都是作者由自卑走向自強的精神之源。

真情的流瀉,心靈的獨白,生命的徹悟,殘疾作家史鐵生用他的苦難提高了我們對生命的警惕,用他的諄諄告誡啓示我們要更好地生活。做爲一個健康成長的青年人,我們應如何珍愛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呢!(悟)通過《我與地壇》的學習,你一定會有很多感想?請大家談談

對花季雨季的青年,能有一次對生命的感悟已足夠,感謝《我與地壇》,感謝史鐵生。

詩朗誦:凡高散文:對生命的熱愛(視頻)(隨機)當我畫太陽時,我希望使人們感覺到它是在以一種驚人的速度旋轉着,正在發出威力巨大的光和熱的浪。當我畫一塊麥田,我希望人們能感覺到麥粒內部的原子正朝着它們最後的成熟和綻開而努力。當我畫一棵蘋果樹時,我希望人們能感覺到蘋果裏面的果汁正把蘋果皮撐開,果核中的種子正在爲結出自己的果實而努力。

結束語:人有悲歡離全,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在智者的眼中,月圓是畫,月缺是詩,快樂和悲傷都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風景。有句話說得好“苦難是人生最好的老師”。當然我們不必要刻意製造苦難,但當苦難來臨時,要學會勇敢面對,永不屈服。

我與地壇教學設計 篇九

[設計說明]

《我與地壇》第二節寫的是“母愛”這樣一個永久性的話題。這節文字,極盡筆墨寫出了母親對“我”的愛。通篇字裏行間流露出的全部是緣於失去母愛的一種悽苦和對母親的追思。

史鐵生的文字向來有一種穿透力。這種穿透力不同於用鏽蝕的刀子切割鮮嫩的豆腐,而是像用剛韌鋒銳的利器穿剔金剛石。穿剔的過程中,不見利器的耗損缺失,不見切面的參差不齊,不見聲響的喑啞啁哳,而是讓人體會到一種善始善終。於是,利器輕輕一揮,承受物中潛含的內核便展露無遺了。

本案設計正是要通過閱讀文章,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來感悟文中所表現的偉大而又無私的母愛,並學習課文的獨特的敘述語言,提高敘事性作品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

[教學過程]

一、欣賞影音,創設情境。

課前印發滿文軍的歌曲《懂你》的歌詞,課堂上播放影音文件,以創設學習課文的情境。

(歌詞)離去/一步一步孤獨的背影/多想伴着你,告訴你我其實多麼的愛你/花靜靜的綻放/在我忽然想你的夜裏/多想告訴你,其實你一直都是我的奇蹟/一年一年,風霜遮蓋了笑臉/你寂寞的心有誰還能夠體會/是不是春花秋月無情/春去秋來,你的愛已無聲/把愛全給了我,把世界給了我/從此不知你心中苦與樂/多想靠近你/告訴你我其實一直都懂你/把愛全給了我,把世界給了我/從此不知你心中苦與樂/多想靠近你/依偎在你溫暖寂寞的懷裏/花靜靜的綻放/在我忽然想你的夜裏/多想靠近你/告訴你其實我一直都懂你/一年一年,風霜遮蓋了笑臉/你寂寞的心有誰還能夠體會/是不是春花秋月無情/春去秋來,你的愛已無聲/把愛全給了我,把世界給了我/從此不知你心中苦與樂/多想靠近你/告訴你其實我一直都懂你/把愛全給了我,把世界給了我/從此不知你心中苦與樂/多想靠近你/依偎在你溫暖寂寞的懷裏/多想告訴你,你的寂寞我的心痛在一起。

這首歌,唱出了對母親的深沉的愛,其內容和感情基調十分契合史鐵生的這篇文章。學生可以邊聽邊觀看畫面上的母親的形象,尤其要注意一些細節部分,並與史鐵生這篇文章中的母親的形象作對比。

(欣賞之後,老師導入)母愛,是天地間一種至真至純至深至厚的感情。古今中外抒寫母愛、讚頌母愛的作家不勝枚舉,作品也層出不窮,但都很難有史鐵生對母愛的感受那麼深沉獨特。這一節極盡筆墨寫了母親對“我”的愛。通篇字裏行間流露出的全部是緣於失去母愛的一種悽苦和對母親的追思。對於“活下去是爲了生存” 的“我”來說,失去母愛,就等於失去了全部的天空,因爲偉大而無私的母愛就是“我”的全部。讀這部分文字,讓人感到有一種壓抑不住的傷感嫋嫋升起,瀰漫成盈目的瑩瑩淚光。

我們今天就來賞析史鐵生的這段抒寫母愛的文字。

二、誦讀課文,整體把握。

老師先讀文章的前兩段,奠定閱讀的感情基調,讓四位同學來讀剩下的段落,其他同學注意聽。這部分文字篇幅比較長,抒寫也是別具一格的,讀起來要求能夠把感情充分顯露出來。

朗讀文章可能需要較長的時間,但這是一個必不可少的過程。因爲只有通過閱讀才能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內容,才能了理解史鐵生在文章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三、換位思考,體悟母愛。

這部分文字是以追思的形式悔恨在母親過早去世後才理解了母愛的無私與偉大。文中有很多地方是用換位思考的方式寫出了在兒子截癱以後母親的所作所爲和所思所想。把學生分成學習小組,一起找出這些內容,用心去體會母親的心情,並和同學交流感受。每個小組都要形成一份學習報告,歸納小組最後的一致感受。

示例:

她知道我心裏的苦悶,知道不該阻止我出去走走,知道我要是老呆在家裏結果會更糟,但她又擔心我一個人在那荒僻的園子裏整天都想些什麼。

體會:

面對處於青春年華卻失去了雙腿的兒子,母親也真夠痛苦的了。可是,僅僅痛苦是無補於事的,還必須找出一種方式去讓兒子紓解痛苦,於是兒子搖着車子出去“走走”,母親沒有阻止,但又擔心兒子心裏想不開:這是一種多麼矛盾的心情啊!母親就這麼默默地承受着種種矛盾心情的折磨。

四、精緻品讀,揣摩細節。

文中共有三個情節,或直接或間接地寫母親對“我”的關愛,請同學們自己找出來,體會母親對“我”的愛,並和同學交流感受,形成思想的碰撞。

1、一回我搖車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麼事又反身回來,看見母親仍站在原地,還是送我走時的姿勢,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處牆角,對我的回來竟一時沒有反應。

2、有過好多回,我在這園子裏呆得太久了,母親就來找我。她來找我又不想讓我發覺,中要見我還好好地在這園子裏,她就悄悄轉身回去,我看見過幾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見過幾回她四處張望的情景,她視力不好,端着眼鏡像在尋找海上的一條船,她沒有看見我時我已經看見她了,待我看見她她也看見我了我就不去看她,過一會兒我再擡頭看她就又看見她緩緩離去的背影。

3、有一年,十月的風又翻動起安詳的落葉,我在園中讀書,聽見兩個散步的老人說:“沒想到這園子有這麼大。”我放下書,想,這麼大一座園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兒子,母親走過了多少焦灼的路。

五、探究學習

史鐵生抒寫母愛的方式。這是本文的學習重點,也是一個難點,學生必須對全文進行整體把握,在此基礎上來研究抒寫方式。

提示:

史鐵生對母愛的感受是深沉、獨特的,抒寫也是別具一格的。他的文本就像是經冬的小溪,雖水面冰封,但在冰層下面,卻涌動着冒着溫熱的水氣的溪水,這多像他們的母子感情啊!他的敘寫是十分成功的。

“我”只是以一個曾經被疾病折磨得幾近瘋狂的兒子的身分追思母愛,想念那些讓“我”感到徹心徹肺地疼痛的點點滴滴。這時候,不需要什麼故作高明的手法,避開矯揉造作,毋庸故弄玄虛,壓制流動的筆觸,冰封縱恣的情意。“我”所能做的就是記下這麼多的點點滴滴,否則,只能是對母愛的褻瀆。

作者寫母親,用了冷處理的筆法,只是很平靜地敘述母親的艱難處境,對母親的心理活動做一些猜測,娓娓述說母親找我的情景。平靜的敘述下面,母愛的博大深切慢慢地凸現出來。作者對母親的懷念是傷痛狂熱的,他偏偏用了剋制的筆調,敘寫了一次次緬懷母親的場景。沒有情感的撲面巨浪,這點點滴滴建立起來的情感的火山,雖不噴勃而出,也正在於它的內斂,才叫讀者經久不息地體驗着情感的波濤。

六、閱讀拓展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的命運可能不像史鐵生那樣殘酷,但是我們的母親也通過種種方式來關愛子女。我們可以想一想母親關愛自己的細節。請兩三位學生口述。

七、模仿寫作

通過學習這篇文章,我們基本上對“母愛”又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對史鐵生的寫作風格也有了基本瞭解。課後,請每位同學模仿史鐵生的文章,以“母愛”爲話題寫一篇文章。

八、結束課堂

再一次欣賞滿文軍的歌曲《懂你》,在這首歌曲的旋律中結束這堂課。

[課後補充閱讀]

秋天的懷念

雙腿癱瘓後,我的脾氣變得暴怒無常。望着望着天上北歸的雁陣,我會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聽着聽着李谷一甜美的歌聲,我會猛地把手邊的東西摔向四周的牆壁。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着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邊紅紅的,看着我。“聽說北海的花兒都開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總是這麼說。母親喜歡花,可自從我的腿癱瘓後,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

我狠命地捶打這兩條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麼勁!”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孃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可我卻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經到了那步田地。後來妹妹告訴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來覆去地睡不了覺。

那天我又獨自坐在屋裏,看着窗外的樹葉“唰唰啦啦”地飄落。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北海的菊花開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臉上現出央求般的神色。

“什麼時候?”“你要是願意,就明天?”她說。我的回答已經讓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說。她高興得一會坐下,一會站起:“那就趕緊準備準備。”“唉呀,煩不煩?幾步路,有什麼好準備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邊,絮絮叨叨地說着:“看完菊花,咱們就去‘仿膳’,你小時候最愛吃那兒的豌豆黃兒。還記得那回我帶你去北海嗎?你偏說那楊樹花是毛毛蟲,跑着,一腳踩扁一個……”她忽然不說了。對於“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兒。她比我還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沒回來。

鄰居們把她擡上車時,她還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鮮血。我沒想到她已經病成那樣。看着三輪車遠去,也絕沒有想到那竟是永遠的訣別。

鄰居的小夥子揹着我去看她的時候,她正艱難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艱難的生活。

別人告訴我,她昏迷前的最後一句話是:“我那個有病的兒子和我那個還未成年的女兒……”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紅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我懂得母親沒有說完的話。妹妹也懂。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

我與地壇教學設計 篇十

教學設計理念

解讀《我與地壇》

《我與地壇》(節選)這篇散文第一部分寫地壇,寫自己在地壇對生命的思考和感悟;第二部分寫母親,寫自己感受母愛後對生存有了更深層的領悟。這篇課文最突出的藝術形式是借景抒情。思想內容與藝術形式決定了這篇課文解讀的核心內容是感悟生命,品味生存;學習並借鑑借景抒情的寫作手法。

解讀學生:

國中階段學生已經接觸到有關生命話題材的文章,如張曉風的《敬畏生命》、蒙田的《熱愛生命》。現實生活中也瞭解一些像張海迪、海倫·凱特等勇敢挑戰生命的人物,所以對於史鐵生的人生經歷敘述有一定的認知基礎。結合高中學生對生命的意義與生存的價值開始進行深入思考這一現實,及其學生平時學習生活中的態度與表現,我想通過史鐵生的人生經歷讓學生明白:苦難增加了生命的厚度,賦予生命凝重悲壯的色彩,人,就應當在這冰冷而又燃燒着的有限世界中帶有傷痛地生活。痛苦,有時是證明我們活着的惟一方式。痛,並快樂地活着。……總之,給學生一點關於痛苦的哲學觀點,給他們自以爲痛苦的高中生活鋪墊一點理論基礎。

國中階段,學生已經通過爲數衆多的散文學習,熟練地把握了“借景抒情,融情於景”的寫作手法,在這篇課文的學習中,“借景抒情,融情於景”的寫作手法本身也不會構成學習的難度。而關鍵在於“景爲什麼能成爲情的依憑所在?”這個問題。學生在解讀《我與地壇》時,可能會對地壇爲什麼能給予作者生命的啓示這裏形成閱讀障礙,一方面是因爲地壇包蘊的歷史內涵與人文精神本身的豐富性;一方面是因爲學生的人生體驗與經歷具有一定的侷限性。由此造就了學習中的難點,教學過程要視情況給予一定的關注。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通過課堂得到不同程度的感悟與啓發。

教學課時與教學目標的設計

基於對教材與學生的分析,我安排了兩課時完成這篇自讀課文。並設計瞭如下教學目標:

1、說出作者對生命和生存的理解。

2、找出融情於景、借景抒情的句子若干,品味其中包蘊的情感。

3、學習此文後,能產生勇敢面對生活的信心,有親近關心母親的衝動。

教法與學法的設計:

教法:啓,拔,導

學法:自讀感悟、交流討論,練筆強化。

下面,我重點給大家談一談我在第一課時的教學策略及實施過程。

教學過程的設計:

第一課時:感受生命,品味生存

教學設想:完成教學目標1、3。分四個環節展開。重點放在第三個教學環節。

第一個教學環節:導語引懸念,激發出興趣。學生在大目標的指引下展開與文本的第一次對話。(約11分鐘)

教學步驟如下:

1、教師導語:“有一位青年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殘廢了雙腿,於是,退家靜思,努力讀書,苦練寫作,終於從一個只有國中文化底子的工人成就了一名頗具哲學家氣質的作家。你們想知道他是如何從痛苦中解脫,完成由工人到作家的蛻變過程嗎?”(教師板書課題:我與地壇)(1分鐘)

[設計意圖]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於興趣。”興趣對學生學習有促進作用。因此,我設計導語時儘可能引起學生的閱讀文本的興趣。

2、教師要求學生在5到8分鐘內快速閱讀全文,並且用幾個詞歸納出這篇散文的核心內容。(約10分鐘)

第二個教學環節:在學生初步感知文本的基礎上,出示具體學習目標後,引導學生展開與文本的第二次對話。(約7分鐘)

教學步驟如下:

3、教師出示具體學習目標:(約1分鐘)

(1)在文章的第一部分,作者對生命的理解是什麼?

(2)在文章的第二部分,作者在母親的人生經歷中得到的生存啓發是什麼?

4、學生第二次深入文本閱讀。(約6分鐘)

[設計意圖]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倡導問題教學法,認爲這種方法可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有利於學生遷移能力的形成,有利於學生創造性的培養。因此,我向學生出示了具體學習目標,引導學生獨立地深入地探究文本。

第三個教學環節:在學生深入理解探索文本的基礎上,展開生生對話、師生對話。(約20分鐘)

教學步驟如下:

4、逐一落實具體學習目標。

(1)落實具體目標1,並給定學習方法:找,讀、議。(約10分鐘)

教師在第一個問題的基礎上,深入引導學生談一談“你對生命的理解

與史鐵生有無相同之處?你對生命的理解是什麼?”

[設計意圖] 由於學生個人經歷與人生體驗不同,決定了各自對文本的解讀,對生命的理解也不會相同。讓學生充分發表看法,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人體驗,重在讓每一個學生有所領悟與體會。貫徹素質教育課堂要面向全體的要求。

(2)落實具體目標2,並給定學習方法:說,議。(約10分鐘)

教師設計了兩個小問題,啓發引導學生。其問題依次是:讀了文章的

第二部分,你最大的感受是什麼?你從母親的人生經歷中得到的生存啓發是什麼?重點放在第二個問題,根據學生髮言情況,我適時補充三個素材引導學生感受、品味生存。第一個是“夸父追日”的故事,第二個是“西西弗的神話”,第三個是老子的名言“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設計意圖] 讓學生品味到生存的凝重悲壯,明白生命只有在負重的時候,才能展示出其不凡與可貴,以此消融平時學習與生活中感受到的挫折與痛苦。通過師生對話,展開心靈的交流,提升學生的精神與情感。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的悲哀,產生愛戴母親的情愫。實現情感薰陶和思想教育的目的。